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我的村子也不算富裕,也有很穷的人家。哪怕是迪拜,都有乞丐,不是吗?”华仔安慰道。
去迪拜当乞丐,已经成为一种调侃。
胡杨苦笑:“我要知道阿婆是你们村的,刚才就顺便载她回来,不用花钱坐其他车。”
“她不会坐车的,肯定走路回来,三五公里的路,她几乎天天走。”贺文清脱口说道。
大家听后,又是一阵沉默。看来,老阿婆家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一点。
一路往村里走,遇到一些小孩子,胡杨等人总把香蕉、番石榴等送出去。到贺文清家的时候,发现一大纸箱的香蕉、番石榴都差不多送完。
贺文清家里,爷爷奶奶两位老人都还健在,爸妈则是出去工作,要到晚上才能回来,大哥大嫂也一样,还有两个侄子侄女。
他家还算好,是一栋两层高的自建房,没有装修得很漂亮,但还算过得去。
“贺爷爷,您以前当兵的?”胡杨看了一会屋内的情况,问道。
老人见这些人是孙子贺文清的朋友,所以也很热情,亲手给大家泡茶,据说是他到清远搞回来的好茶。
说到当兵,老人家脸上满是自豪:“是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那场战争打得太惨了,差点回不来。看,我这还有一个弹孔留下的疤。”
男人,似乎都会炫耀自己身上的伤疤,似乎那是值得自傲的资本。
贺文清则是小声透露:“我奶奶就是朝.鲜人。”
直播间的观众先是一阵赞美,可听了贺文清的透露,全都笑了。
看来,贺爷爷这波不亏,拐了个老婆回来。
鉴宝直播间 第四十章 战利品
因为朝.鲜的国情,贺文清的奶奶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去过,甚至都不了解娘家现在是什么情况。老人家的心愿,就是能在临终前回去一次,看看娘家还有什么人。
俗话说乡音难改!
但其实,贺文清的奶奶对家乡话已经很模糊,都不知道能不能正常交流了。
“应该不难的,现在那边也开放旅游。”华仔说道。
据他所知,朝.鲜虽然有点闭关锁国的意思,可对中国那边,还是开放旅游的。他们那边的人,也可以跑到中国来开餐厅等等。
“好像是这样,搞个护照,表面上去旅游不就行了吗?”唐宥也觉得华仔说得有道理,出主意道。
胡杨却摇头:“没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可以去旅游不假,但到了那边,是不能随便走的,只能在一定的线路徘徊。”
直播间的观众,有些懂行的人也纷纷赞成胡杨的说法。而实际上,就是那样的情况。到那边旅游,路线基本上都是规定的。
贺文清也点头:“是呀!我们去问过的,旅行社的人听了,都很为难。”
胡杨安慰道:“虽然麻烦,但还是有机会的,好想要签什么同意书之类的,具体的忘了。不过,那么多年过去,你奶奶还记得怎么回去吗?”
而且,还要保证那么多年过去,娘家没有搬去其他地方,否则根本不好找。
贺老爷子自信道:“那个国家不大,找个地方不难的。就怕搬了家,要找那边政府帮忙查的话,几乎不可能的事。”
他在那片土地,留下很深刻的记忆,所以不可能忘记的。
“改天,我帮您老人家问一问。”胡杨说道。
要是举手之劳,他不介意帮老奶奶实现这个心愿。他心甘情愿做这个事,主要还是出自对老兵的敬重。
“多谢胡哥。”贺文清连忙道谢。
自己家能力不足,但胡哥不一样,家里肯定有点来头的。说不定,真能帮忙找到奶奶的娘家,然后他们花点钱回去探亲就可以了。
直播间的观众见主播“多管闲事”,都挺感动,有人纷纷出主意,应该怎么做等等。
“客气!”
贺文清没有忘记自己邀请胡哥来的目的,走开一下,将家里一些老旧之物搬出来,是他早就收拾好的。
“胡哥,帮忙看一下吧!”
得!贺老他们才知道,这小子前面翻箱倒柜的,将有点年头的东西都收拾起来,还以为他要干嘛呢!
贺文清跟自己爷爷他们稍微解释,胡哥的职业。
“胡哥,你看看这是不是袁大头?”解释完,贺文清又从口袋里掏出两枚银元,还是昨晚询问自己奶奶,然后翻出来的。
这也是他唯一觉得是值钱的古董,毕竟网络上经常有新闻,某些袁大头价值上百万。
袁大头在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胡杨接过来,发现两枚银元的面值都是一样的,均为壹圆。
银币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民国三年版的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民国八、九、十年版的为“中华民国x年造”;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
“确实是袁大头,而且还是面额最大的袁大头。可能会有人在一些小摊上,看到伍元的,那绝对是假的。”
胡杨介绍,袁大头一共就四种面额的银元,分别是壹圆、中圆、贰角、壹角。
“不过,这种版本的袁大头不怎么值钱,很普通的民国三年造,市场价就七八百元左右。”胡杨补充道。
由于袁大头银元铸造的时间长,参与铸造的造币厂多,因此,存世的袁大头银元的版别是非常多的。
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的“袁大头”因为存世量多,且大多在市场上流通过,因此其在收藏投资市场的价格长期以来比较平稳。
一些特别版本,比如“o”记版、粗发版、三角圆版、开口贝版、签字版等等,发行量都比较少,所以就会珍贵很多。
“粗发版的话,上面头像的头发比较粗,发型呈波浪状,嘉禾结带没有形成纵横交‘8’的结花,右边则是一束嘉禾结带形成的一个不规则的圆。那个版本的袁大头,价值已经突破百万。
当然,最值钱的,还属于签字版的袁大头,目前市场价在四百万上下。”
因此,很可惜,贺文清寄予厚望的袁大头,也就那么一两千元,作用不大,还不如自己继续留着。
“有一千几百元,也不便宜了。”贺老反倒表现得很淡然。
胡杨转头和他说道:“袁大头不值什么钱,但贺老你手上的手表是件古董表,起码十万以上,能摘下来让我仔细瞧瞧吗?”
此话一出,所有人大为吃惊,这才注意到老人家手腕处的手表。
贺老也很意外,也很震惊,从没想过,自己天天戴着一块超过十万元的表。其没有犹豫,马上摘下来:“这玩意,还是我的战利品,从一个美国人尸体拿下来的。”
他当时是立了点功,连长做主,让他将这块表留下来。
胡杨笑道:“这是万国表。说到名表,最出名的还是欧洲本土的品牌,尤其是瑞士的名表,全世界闻名,万国表,正是瑞士的品牌名表。
这个品牌的表,不要说古董,就算是新产品,也得好几万、上十万。
十多二十年来,古董钟表的收藏很火热,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有些人是纯粹为了收藏,而有些人则是看中它的升值空间,特意投资的。
一块古董钟表的价值,首要问题是要弄清楚其产地、年代、质量、功能、款式及机械构造等方面的情况,耐心查看表盘和机芯后板,以及表壳等。
其次,要注意其品相,包括机芯和轮轴是否完好、外表是否有裂痕、配饰是否齐全、走时是否精确,并选择式样奇特、少见,或镶有珠宝、彩绘以及珐琅等。
像我们看到的这块表,万国品牌表,产自莱茵河边的小镇工厂,这个世纪40年代生产的,功能、配件、品相等都很完整。
可惜,没有镶钻、珠宝等等。
然而,哪怕是这样,它的价值也有四十多万,五十万的样子。”
一番分析下来,直播间的观众又羡又慕。而贺文清等一家人则是惊呆,良久没有回过神来。
鉴宝直播间 第四十一章 桃符
两个直播间的观众亲眼所见,带来的冲击非常大,这就是为何古董也代表着财富。
“我的天!”
“好想胡哥也来我老家看看。”
“可惜,我家建了新楼后,老旧的东西全部扔了。”
“古董名表,可以理解,毕竟名表就算是新的,现在也很值钱,毕竟是奢侈品,一百几十万都很正常。”
“确实,我表哥买了一个,十多万,听说还只是一般的名表。”
……
半晌,贺文清一家才反应过来,激动万分。
能不激动吗?他们家现在存款都没有五十万。而一个战场上搜刮的战利品,竟然那么值钱。有了这笔钱,以后想要做点什么事,也宽裕很多。
“胡哥,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卖给谁?拍卖行吗?”贺文清问道。
胡杨点头:“拍卖行也可以,让他们做个鉴定,然后等待拍卖。不过,这样的话,可能要花费不少时间,需要耐心等待。如果不急用钱的话,拍卖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鉴定费,以及拍卖行抽取佣金,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我也可以给你提供个渠道。你不是看了我直播吗?孙志东先生,他是个拉纤,也就是中间商的意思。我可以帮你介绍,让他给你找个买家。
不过,这样的话,他也会抽取佣金。行规,一般都是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也就是说,交易价是一百万,你要给他三万元。
两种方式,有好有坏,先好好考虑,不用着急。”
“胡哥,给个建议吧!你也知道,我家对此一窍不通。”贺文清开口。
贺老两夫妇也目光灼灼,得知那表如此值钱,已经是打定主意卖出去。那么贵的表,自己戴着,也心惊胆战,生怕弄坏了。
胡杨听了,也有点为难,苦笑道:“如果是价值好几百万的,我建议你们拿去拍卖。但价值太低,比如只有几万、十多万的,就没必要拍卖。一方面是麻烦,需要等待;另一方面,拍卖抽取的佣金挺高的。如果物品本身的价值不高,被拍卖行抽了一部分,剩下的也就不多了。
还有,拍卖行进行拍卖,低档次的艺术品,很可能会造成流拍。
可是,你们家这只名表,五六十万之间,无论是拍卖,还是我给你们介绍渠道,其实都差不多。”
说完,不理会贺文清和自己爷爷奶奶他们商量,胡杨继续查找贺文清搬出来的那一堆老旧之物。
“胡哥,这是什么?”唐宥捡起一块巴掌大的木牌子,上面有人物的浮雕,看着有点眼熟。
胡杨扫了一眼,没有回答,而是对直播间的观众说道:“各位,有知道这玩意的兄弟吗?答对有奖,一个价值十万币的流星雨礼物。”
又是有奖问答,大家最喜欢就是这活动。不少人之所以蹲守胡杨的直播间,等的就是这种福利。
重赏之下,大家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一个个盯着镜头里面的那块木质牌子,纷纷猜测,各种答案都有。
“桃符?”唐宥迷惑道。
胡杨转过头去看她:“你知道?”
唐宥一愣,对了?
她连忙摇头:“不是我,是我直播间的哥哥猜的。”
“哦!那让他到我直播间来。华仔,你给他刷个流星雨。没错,这就是桃符,我们现在熟悉的春联,就是它发展而成的。”
其实,桃符可能很多人没见过,但几乎都听过,以前读书的时候,语文课本就有诗句: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里的新符还旧符,说的就是桃符。
唐宥直播间的哥们自然是激动,乱猜都猜中了。价值一千人民币的流星雨,到手他只有五万直播币,也可是在直播间潇洒一下了。
大家不得不感叹胡哥的豪气,哪怕不是自己直播间的,也给刷,一点都不含糊。
“这属于比较早的桃符样式,长六寸,宽三寸。木牌的浮雕,是神荼,中国民间传说中能制伏恶鬼的神人,最开始出现在上古神话中。
它一般位于左边门扇上,身着斑斓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手执金色战戢。
简单来说,他是一个门神。
那么,也就是说,本来还有一块的。另一块的浮雕,肯定是郁垒,也是古代最早的门神。相传,他们是一对兄弟。”胡杨说道。
古代人们为了驱凶,在门上画神荼、郁垒,亦有驱鬼避邪之效果。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
贺文清已经和自己爷爷商量好,有了决定。
他听见胡哥的话,似乎那块牌子又是一件宝物,连忙开口:“本来是有两块的,另一块后来裂开,所以就给烧了。”
“那可惜,这种东西,只有成对才最值钱。少了一块,价值就不是减半那么简单了。
你这一块,是桃木做的,清朝末年的东西,雕琢还算可以。如果是一对的话,可以卖五万以上。现在,顶多就是一万多。”
听完,贺文清跟贺老都是脸庞一抽,显然是很肉疼。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惊呼,这掉价也太狠了吧?
一双要五万,单只就只有一万多?
“老贺心里滴血了吧?”
“正常,毕竟那本就是一对的。就好像鞋子,少了一个,还有人要吗?还亏那是艺术品,所以才有人要。”
“是呀!有一万多,也不错了。我想要,都没有。”
……
见自己爷爷朝自己轻轻点头,贺文清才跟胡杨说道:“胡哥,我们决定找孙志东先生,还请你帮忙。这块桃符,也顺便出手,留着也没有用。”
他们家,就没有懂欣赏的,也不想玩什么收藏,还是将真金白银落袋比较实际。
“嗯!可以,我给他电话吧!”
此时,刚才答对的哥们要求,将礼物直接刷给他家的主播唐宥。
要是刷给他的话,他再刷给唐宥,最后唐宥只能拿到25000币,平台吃了两次。那么,干脆直接刷给唐宥,就有50000币。
“多谢二哥。”唐宥开心道。
答对的人,正是她家的二哥,算是最早支持她的哥哥。
于是,华仔用胡杨的号进入唐宥的直播间,刷了一场流星雨,礼物的特效做得不错,被玩家赞为全平台礼物特效做得最好的一个礼物。
其余的物品,胡杨翻了一会,摇头:“这些都不值钱。”
鉴宝直播间 第四十二章 危房
贺老虽然年纪大,但手脚还很麻利,身体健朗。
胡杨帮了他家大忙,肯定得好好招待一番,他让孙子招呼人,毕竟同龄人,话题也多,聊起来没那么多规矩。
他则是到鸡舍捉了个鸡,顺便把番鸭也杀一个,还打电话给儿子,让他请半天假回来,顺便买点东西回来,告诉他家里发生的事情。
贺文清的老爸接到电话,差点都要以为自己家人被人骗了。
听完解释后,他才确认,家里真的要发财,立即向领导请个假,还让老婆也请假回家。
“胡哥,现在太阳有点毒,真的要出去?”贺文清问道。
胡杨想要到村里走走,一方面是想要看看这村子的景致;另一方面,是打算看看其他家有没有古董,总不能空手而归吧?
“唐妹子,你要一起吗?”胡杨转头问唐宥。
毕竟女孩子才最介意的,就算太阳不晒,她们好多出门都会带伞,生怕皮肤被晒黑。
“去,肯定去吧!”唐宇没有丝毫犹豫。
这次跟着胡哥,她收获很大。先不说那枚铜钱,仅仅是直播间,关注增加了好几百不说,礼物收入更是以往的十倍以上。
要不是还要脸,她都想以后缠着胡哥,跟着他一起到处走。
不过,这种想法肯定不现实,人家能带自己一天,已经是非常给面子,自己要懂得识趣做人。
“行,那就走吧!”
既然胡哥都这么说,贺文清先在家里找出几把伞,然后在前面带路。
“这屋子看样子都快要塌了,还能住人?”唐宥见路边的一栋屋子,门口还晒着一张被子,以为有人住。
那栋屋子破破烂烂的,恐怕是一百几十年前的老产物,怎么看都像是危房。
贺文清摇头:“早就没人住了,被子应该是那家人的。”
他指着不远处的另外一栋屋子,虽然是楼房,但只有一层,而且外面还赤裸着红砖,没有一点装修。
贺文清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透露:“这家人,以前在我们村是挺有钱的。听说我还没出生之前,就搬走了,好像说是去了香.港那边。
你们也知道,一百几十年前,香.港比较繁荣,很多人冒险都要偷渡过去混生活。
这家人不同,惹了事,只好全家人收拾东西跑路。”
至于惹了什么事,贺文清没有说,似乎是村里的一个忌讳话题。
“啧啧!墙上都长了一棵树。”华仔笑道。
直播间的观众也都惊叹,只见那栋屋子的墙上,还真长了一棵差不多手臂那么粗的树,还有点枝繁叶茂的意思。
胡杨走过去,大家以为他是去看那棵树。
但胡杨来到屋子的门前,大门没有锁,闯开的。他在门前蹲下来,用手抚了抚门前的的一块石碑状的东西。
“看得出,这户人家以前确实是大户人家。”胡杨说道。
他介绍,那是门当,古代大户人家才会这么弄。
门当石一般放置于古代传统建筑大门两侧,用于显示古代标志主人等级和身份地位的门庭装饰艺术品,与门簪、门槛、门扇、门框一起产生古朴典雅的整体艺术装饰美感,有吉祥、祈福、避邪之象征。
它与建筑物相互辉映,和谐统一,起到门庭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传统民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雕琢,叫蝶入兰山,很经典的门当雕刻。你说,这家人以后都不回来?那这栋屋子,应该也算是无主之物了吧?”胡杨问道。
贺文清摇头:“也不算无主之物,算是村里的公共财产,好像说那家人走前,将土地之类给了村子。”
看来,人家走的时候,就没打算再回来,所以才会抛弃得如此干净利落。
胡杨轻轻点头:“那你得告诉村里,这门当不要损坏,算是件古董。可以进去吗?”
贺文清愣了愣,随即点头:“可以,你们先进去,我回去一下。”
他得把这个消息,跟家里的爷爷说一下。这栋屋子,算是村里的财产,既然有值钱的东西,当然得通知村里的话事人,比如村长什么的。
“嗯!要做什么,你去忙吧!我们随便看看。”
屋子里,可能太久没有人打理,有点潮,角落还有蜘蛛网之类,墙上原本贴着一些东西,已经面目全非。
除了一张八仙桌,空荡荡的,没什么好看。
“这桌子值钱吗?”华仔问道。
按理说,如果是贺文清说的那家人留下来的,也有几十年,既然没有一点损坏,木质应该还算可以吧?
“橄榄木做的,算是中高端木材,值点钱。一两万块的样子吧!”胡杨观察了一会说道。
橄榄木密度高,木质非常坚实,硬度较高,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在欧洲是一个贵族般的木材,也算是奢侈品。
胡杨知道,欧洲的一些珍贵的收藏刀具,刀柄就是橄榄木做的,还有一些高级成衣的纽扣也采用橄榄木等等。
而在国内,结合其本身优美的纹路,再加上传统的精湛木工、雕刻技术,橄榄木可以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美妙花纹、图案,其如橄榄木碗,橄榄木棋牌,橄榄木立钟,橄榄木胡椒磨等等。
直接做成八仙桌,比较少见,毕竟这样耗材比较多。
“不得不说,用橄榄木做八仙桌的人很没有品位,完全就是浪费。这八仙桌,做工非常一般,算不上艺术品,所以只能拆了卖木材比较实际。”胡杨继续说道。
可以卖给一些木雕工匠,肯定要的,毕竟这八仙桌的木材可不少,还都是大料,回收利用的空间比较大。
不一会,贺文清领着自己爷爷走进来,后面还跟着一头汗水的中年人。
“这位是我们村的村.委陈主任。”贺文清介绍道。
陈主任还有点疑惑,看着胡杨,那么年轻,怎么看都不靠谱呀!会鉴定古董?
不过,表面上不露声色,乐呵呵地和胡杨握手。得知这栋屋子有值钱的古董,他就赶了过来。
在门外的时候,他还得知,贺老的一个手表就价值好几十万,心中更是震惊。
鉴宝直播间 第四十三章 豆青釉
村委陈主任直奔主题:“刚才听贺老说,门口的两块石头是古董?”
“那叫门当。”华仔提醒道。
其实,除了胡杨,也没有多少人能叫出那玩意的名称。或许,大家在电视剧、电影里面见过,可没有人会去研究那是什么。
胡杨点头:“刚才看了一下,门当的雕刻挺不错,应该是有名的雕琢师雕刻出来的。两块门当,应该价值三万多吧!”
唐宥指着面前的那张八仙桌,告知道:“这张桌子也值钱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