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高立功听着蒙古人笨拙无比的马屁,心中一阵反胃,不过,看到进攻顺利,心里虽然疑惑满人的战力为何会如此差,对这些蒙古人也不便喝斥,只是朝高杰道:“未必,满人可能还有力量没有拿出来,若我是满人的首领,必会将精兵藏在下面,防止被我军的火炮消耗。”
高立功的话声一落,就看到先上城的蒙古人步步后退,许多人返身栽下了城墙。
“长生天保佑。”满人同样用他本族的语言说着这句话,无数的满人精兵从下面杀了上来,挡着了正在势如破竹的蒙古人攻势,将蒙古人杀的节节败退。
蒙古人能上去的人数毕竟还少,满人的精兵一出击,他们便抵挡不住,满人的骑射已超过了蒙古人,他们的利箭将上城的蒙古人一一射倒,刀锋向蒙古人步步紧逼,许多刚刚杀的顺手的蒙古人突然发现对面的满人一下子就占了压倒性的优势。
许多无法走脱的蒙古人,不顾城墙的高度,翻身下跳,若下面能找到一个幸运的垫背,那就可以毫发无伤,若下面是刀剑,那刚好结束痛苦,最怕的是下面什么都没有,或者只是木刺,那会让跳城墙的人生不如死口
很快满人就将上城的蒙古人肃清,开始对城下的蒙古人和满人打击,无数的箭雨向城下射去,让靠近城墙的蒙古人抱头鼠窜,高立功身边州才大赞自己人勇猛的蒙古部落首领,难得一致脸红起来。
满人的大炮又响了,这次他们开得都是红衣大炮,这种大炮的射程远大于唐军的小炮,他们怕唐军将大炮拉到城下和他们对攻,所以将红衣大炮藏得远远的,只能靠城头上的令旗指挥来发射,严重影响了大炮的准度,不过,对于城下算得上是满蒙联军的撤退来说,有没有精度不重要,面对一群乱七八糟撤下来的队伍,只要炮弹打出去,总能炸死人。
不用将领下令,唐军的炮兵已经自行反击,呼啸着的炮弹重新朝辽阳砸去,满人还来不及欢呼自己的胜利,许多来不及躲避的人就被炸得粉碎,到处是炮弹的硝烟升起,城头的满人大骇,又急忙走下城头躲起来。
失去旗手指挥的满人大炮也停了下来,刚才撤下来的满蒙联军止住了逃窜的脚步,在唐军的整理下,转身重新向辽阳的城头攻去。
就这样。唐军依靠着蒙古人和俘虏地满人,反复对辽阳缠战,当攻城的人不敌时。唐军的火炮马上跟上,不但满人征来地青壮死伤惨重,就是满人的精锐也多有伤亡。仅仅五天时间。城中就有二千多的精锐力量被清灭。征来地三万青壮伤亡更是达一万多人,对于这一万多人,满人尚不伤心,毕竟城中还有十多万男丁可以驱使,此时已到了满人生死存亡地关头,除了小孩要给满人留下血脉外。危急关头,甚至妇女也可以上阵。
令他们心疼地却是这二千多精兵,这已是城中三分之一的兵力了,没有精兵的统领。单靠那些居民,恐怕唐军一攻就要崩溃了。
虽然城下伤亡同样惨重,仅仅蒙古人都伤亡了五千多人,而攻城的满人差不多更是伤亡殆尽,但唐军却根本没动,四万多唐军伤亡不到一百人,一旦城中支持不住,唐军就要扑上来。
辽阳城中已是一片愁云惨雾,每个人都知道这样攻下去,城池总有要破的一天,可是面对唐军的重兵包围,满人地重臣一再相商,却拿不出丝毫的办法,唐军的狠辣,满人已不抱可以投降的希望,竟然唐军可以驱使蒙古人,俘虏地满人来攻城,焉知投降后,不会把满人举族降为奴隶。
城下的唐军却是一片沸腾,明天就要总攻了,这五天来,本是主角的唐军却做了观众,如今手中的满人已伤亡殆尽,如果单独让蒙古人进攻,不免会有怨言,高立功与高杰,刘宗敏三人相商后,决定明天唐军也参与进攻。
天渐渐的亮了起来,清晨和晰的光晖静静的洒在辽阳城下,本来黝黑的土地已染成斑斑的紫色。那都是鲜血的颜色,城下的尸体虽然都是在当天夜里就运走掩埋,但这股血腥气却依然浓重得让人掩鼻。
数万名唐军列队在辽阳城数里外,他们身上闪亮的盔甲,如林的火枪,带来一阵冲天的杀气,蒙古人则列在旁边,禁若寒蝉,他们都已见识过这看似小小的枪管喷出来的死亡啸声,在唐军没有出营时,他们可以自夸自己的勇敢,可以嘲笑汉人只是靠火枪大炮的胆小鬼,可是一旦唐军把军队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唯恐多说一句就会招来灭顶之灾。
唐军的鼓声响了起来,这次冲锋的依然是蒙古人,知道破城就在眼前后,这次蒙古人都争先恐后,剩下的各族全部拿出了自己的力量,二万多蒙古人呐喊着向城头冲去。
城上依然静悄悄的,仿佛根本没有人影,唐军的炮兵却等不及了,开始对着空无一人的城头轰击起来,无数的硝烟在城头上响起,不时有人体身上的各个部件被唐军的炮弹掀了起来。
唐军的这一手出乎满人的意料,以前唐军的大炮总是在攻城部队败退后,对城墙袭击,以便掩护攻城部队的撤退,而且可以杀伤已经露面的满人,从来没有在冲锋时开炮的先例,这是因为若是开炮,免不了有炮弹会落入城下,将自己人炸伤,折了已方的士气。
若每次都要等到攻城部队到了城下,满人的精锐才上城头,未免会措手不及,辽阳已几次让蒙古人牢牢占据了一段城墙,满人拼死反击,付出无数的伤亡才重新把蒙古人赶了下去,所以满人后来都是先让人躲到城墙上,暂不露面,等攻城部队上来了才露头打击,果然,蒙古人再也不能轻易的爬上城头。
这次唐军的动静比以往都大,岳托不敢大意,特意遣了二千多精兵先行埋伏起来,没想到这次唐军却又不按常理出牌,无数的炮弹正落在满人精锐的身上。
此时满人却连退也不能退,蒙古人眼看城破在望,后面的唐军又随时会跟上来,都拼命的打马向前,唐军打失的炮弹也不时落到冲锋的蒙古人队里,蒙古人却眼也不眨,越过前面的尸体,照样前行。
这种情况下,就是岳托再心痛精兵的损失,也不敢下令撤退将城头拱手相让,还得忍受唐军的炮火,往上调兵去挨炸。
城里的红衣大炮拼命发射炮弹,一炮下去,往往就有七八个蒙古人丢了性命,只是红衣大炮威力虽然大,城里却只有区区十门,以二三分钟才能打出一发的速度,十门红衣大炮根本阻止不了蒙古人的冲锋。
蒙古人冲到了城下,马上跳下马背,依靠简陋的工具开始爬城,经过五天的炮击,辽阳的城墙已多处破损,许多蒙古人干脆不依靠工具,就踏着城墙的凹凸不平处,直接攀爬,此时,唐军的炮击才停止。
城头的满人惊魂未定,他们中的十停已去了五停,剩下的满人顾不得庆幸自己还活着,就有蒙古人从城墙下探出了脑袋,他们不得不冲上去和爬城的蒙古人拼杀起来。
蒙古人实在太多了,单依靠城上的满人根本阻挡不了蒙古人的爬城,满人只得拼命添兵。
“轰隆隆。”的声音响起,唐军的火炮再次发威,这次他们对准的不是城墙,而是城墙下满人的援兵,唐军趁着蒙古人攻城的时候,将火炮向前推进,要阻止满人的增援,望着增援的士兵死伤惨重,岳托不得不下令这几天一直未动的火炮反击。
首先尝到苦头的是城下正在进攻的蒙古人,城头无数的炮弹砸了下来,将一片片的蒙古人掀翻在地。唐军的火炮马上找到了目标,全部的炮口向满人的火炮砸去,不时将满人的炮台掀翻。炮兵炸死。
双方的火炮你来我往,城下的蒙古人终于挺不住了,城头的大炮固然一直是炸向他们,唐军也经常有失去准头的炮弹落到蒙古人的队列中,让蒙古人颇为丧气,城虽然眼看就要破了,马上可以大势抢劫,可是也要先把自己的命留着才行。
蒙古人一退,高立功一挥手,唐军一万名前锋跟着出动,此时城头的火炮已经哑了火,只有唐军的火炮还在不停的延伸射击,间或有满人红衣大炮的炮弹落在了唐军的队列中,唐军的前进却丝毫没有影响,见到唐军出动,正在后退的蒙古人一呆,顿时又返身杀去。
等到唐军到了城下时,密集的枪声马上将城头的满人压得抬不起头来,蒙古人趁着机会又爬上了城头,辽阳已是摇摇欲坠了。
总算没有食言,今天老茅的第二章送上来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五十四章 联床夜话
邢红娘与姐姐老父重新得以团聚,当夜一直兴奋难眠,姐妹两人几乎聊到快天亮才感到困顿,开始睡觉,邢秀娘找到了妹妹,放下心事,很快便沉入梦乡。
邢红娘却心中有事,虽然劳累,但天刚蒙蒙亮就醒来,见姐姐睡得香甜,不忍叫醒,想独自起身时,还是将邢秀娘惊动。
邢秀娘忙将自己的妹妹按下,道:“看你,这些天如此疲劳,昨晚又一夜没睡,再躺下睡会,今天就不用起这么早了。
邢红娘这些天都是披星戴月的赶路,身体早已疲惫不堪,昨天几乎又是一夜没睡,两只眼睛已成了黑眼圈,听了邢秀娘的话却不肯再睡,道:“义军的兄弟在河南受苦受累,还一日三餐不继,我到了这里,远比他们舒服多了,现在他们所有人都正在等我带消息回去,我又如何能安睡?”
邢秀娘拍了一下她的头,道:“傻丫头,如今你我姐妹团圆,我安然独享富贵,义军的事你就不要管了,我去跟你姐夫说就是。”
若有姐姐帮忙说项,自然最好不过,邢红娘一把掀开身上的满被,马上就要起身:“姐,那我们一起去吧。”
此时天气炎热,唐王府虽然绿树成荫,外面还是热的不行,卧事内却是清凉无比,邢红娘刚进入姐姐的房间时大为惊奇,李鸿基虽然造不出空调,但唐王府的卧房都被李鸿基命人改成双层。夏天里面用凉水和冰块降温,晚上若不盖着被子还会着凉。
邢红娘被子一掀,两人地身形马上露了出来。她们身上所穿衣物都不多,邢红娘这些来年统领数千手下,武艺一日不敢拉下。身材健美无比。腰肢纤小,胸部比被未出嫁前的邢秀娘要大的多,此时她身上只穿一件小衣,根本掩不住丝丝地春光。
邢秀娘的身材更是绝妙,浑身散发出成熟**的风味,此时卧室内若有男人,一定会看直了双眼。
看着妹妹地身材。想起那刚离家时,妹妹年龄尚小,只是一个黄毛丫头,邢秀娘笑道:“红丫头。你身材如此之好,不知那个有福气娶你?”
邢红娘脸上一红,这些年,她混迹于一群粗汉中,身边招地女兵也大多是农家女子,全都是粗技大叶之人,几乎让她都要把自己地女儿身忘了,对着姐姐羞到:“姐姐的身材才好。”
邢秀娘道:“傻丫头,那是姐姐嫁了人,没嫁之前可比不了你。”
邢红娘倒是不懂这和嫁不嫁人有什么关系,把身材的事丢开,只是让摇着姐姐的手臂,让她陪自己去见李鸿基。
邢秀娘懒洋洋的道:“别急,你姐夫现在还没有起床,我就是要去,也得等姐夫起床了才行。”邢秀娘被她妹妹摇得全身更是波涛涌动,却一点起床的意思也没有,这样地天气在卧房里最舒服不过,她也一夜没睡,又如何肯起床,重新拉过被子,盖过那诱人的春色。
听了此话,邢红娘大为惊讶,她以前统领不过数千人,尚是日日不得闲,攻下杞县后,她的主帅之位虽然让给了李岩,但因人马的扩招,她地事反而更烦忙,无乎无一刻得闲,李岩更是每天只能睡上二三个时辰,本来她以为李鸿基身为唐王应该更忙才对,听邢秀娘这么一说,李鸿基可能起床很晚,不由感到疑惑,问道:“姐夫起床很晚吗?”
邢秀娘笑道:“也不算太晚,再过半上时辰差不多就该起床了。”
邢红娘无奈,只得把娇躯重新藏到被子下,此时邢秀娘让妹妹一闹却没有了睡意,伸手在邢红娘身上掏了一把胸前要害之处,邢红娘不由惊叫出声:“姐姐,不可如此。”
邢秀娘吃吃笑了起来:“傻丫头,你已经是二十二岁了,姐姐在你这么大时已嫁给你姐夫四年,你也该嫁人了。”
邢红娘脸上已是通红一片,心头掠过李岩的身影,只是李岩的夫人刚刚去世,虽然对她有意,也万不会在此时谈婚论嫁,只能马上抛开,口中淡淡的道:“姐,此事还是过几年再说吧。”
邢秀娘道:“怎能不急,你以前无依无靠,才把终身大事担搁了,你放心,以后姐姐为你作主,不能让你再一个人过了。”
邢秀娘说完此话,妹妹却久久没有反应,她仔细看去,才发现邢红娘沉沉睡去,只好替她盖好被子,自言自语的道:“傻丫头,这么不会爱惜自己,这么困了,还硬要起床。
邢红娘得到姐姐的承诺,心事放下了大半,这一睡,竟然直到天快要黑了才醒来。
邢红娘大吃一惊,不由埋怨姐姐不该让她睡得如此沉,邢秀娘笑道:“傻妹妹,义军的事急也急不来,你姐夫还要在明天的朝会上和重臣们相商,才能最后定下来。”
邢红娘无奈,只得等待唐军明天朝会的结果,当晚邢红娘被邀请和唐王全家一起吃饭,李鸿基的三个妻妾全都到场,加上义女李慧梅,二个儿子,连同邢红娘和李鸿基一共八人,在饭桌上,李鸿基全无昨天接见邢红娘的威严,笑声不断,让见识过那些豪门大户吃饭时庄严肃穆气氛的邢红娘大感意外。
这饭桌上的气氛,堂堂唐王家中竟然不如一个一乡绅,不过,也让邢红娘开头的局局不安大为放松,邢红娘曾在李岩家中和他们全家一起吃过饭,一举一动莫不有规矩,家主没有动过的菜式,其他人一律不得乱动,吃饭期间严禁说话,让邢红娘别扭无比,从此再也不敢和李岩的家人进餐。
第二天,正是唐军朝会的时间,李鸿基将高立功地信件给大家传阅。唐军重臣看完高立功来信的内容后,一个个都喜形于色,若能凭借高立功所部就平了满人。势必会大大加快唐军统一中原的步伐。
虽然唐军地力量远比朝庭要强,但只要一日没有推翻朝庭,在多数人的眼里。他们依然是乱臣贼子。可只要打下京师。那朝庭也就变成了伪朝了,他们反而成了正统,如今实力有了,谁都想尽快转正。
周凤栖,宋献策,顾君恩三人首先向李鸿基道贺:“殿下。此仍大喜,当明发天下,普天同庆。”
“此事倘且不急,等高将军将北方全境扫平再发也不急。今天另有一件大事要与众爱卿相商,目前河南全省遭灾,各地饥民四起,其中最大的一股李公子部已派人来向我军接洽,希望我军能够接管他们地地盘,让我军派兵前往,各位看如何?”
李鸿基地话一说完,下面地嗡嗡声四起,众人群起反对,现在正是该用兵一统中原的时候,要打也要先拿下直隶,浙江,山东等地,或者直接进攻京师,怎么可以把河南数百万饥民的包袱背上。
洪承畴道:“殿下,不可,此仍天赐良机,我军可直取江南,将朝庭财赋之地拿下,到时朝庭内有饥民作乱,外无粮饷接济,不需我军攻城,恐怕京师也会支撑不下去。”
周凤梧道:“殿下三思,此时万万不可进入河南之地,否则会对我军造成巨大的拖累。”
顾君恩道:“殿下,河南之地得之无用,李公子的部众据说有数万人,恐怕真正的战力连我军一千人也胜不了,又何必为此影响到我军一统中原之大事。”
李守忠更是先捂紧自己地口袋:“殿下,此次我军全体俸禄增加二成,每月的开支要多出二十多万两银子,户部的盈余刚刚够用,若要救济如此多的灾民,我军地财政又要亏空。”
只有宋献策沉默不语,其中详细他最为了解,李鸿基先是拒绝,但又在朝会上提出来,那肯定是已拿定了主意。
李鸿基见众人反应如此激烈,问道:“如此,难道河南数百万饥民我们眼看着不救不成,如果他们全部饿死,该谁来负责?”
李鸿基此言一出,众人都哑口无言,此时谁开口,说不救这数百万人,以后史笔如钩,记道因某某人之故,致使河南数百万人身死,那岂不遗臭万年。
李鸿基接着道:“何况救人对我军也不全是坏处,你们看看这东北的地图,那里的土地如此广袤,我们拿下后,若是没有人守卫,迟早也要丢,若是移民,大家也知道,要想让汉人背井离乡是多么艰难,这救出来的数百万人刚好可以填充到新得的北方等地。
众人面面相觑,原来唐王作的是如此打算,洪承畴硬着头皮劝道:“殿下,只要我军统一了中原,我汉人上亿,移民东北,不愁无人可用,他们本来就是朝庭之人,又何必要我军来管,何况殿下不可将目光只放在河南一地,中原的战乱多出一年,死的人恐怕不止河南之数,殿下只看到河南数百万人可能要死于饥荒,何怎看不到各处战乱死的人恐怕更多。”
李鸿基点头道:“洪爱卿所说在理,只是若能从河南移民,他们都受到我军大恩,只会对我军感恩戴德,若是等到一统中原,又会有多少百姓自愿到北方苦寒之地,难道要强迁不成,即使强迁可行,百姓也会对我军抱怨,是数百万对我军怨恨的百姓好,还是数百万对我军感恩戴德的百姓好,而这中间差得只是一点粮食而已,诸卿心中都可以算一笔帐,何况若是不救这数百万百姓,日后各位就能心安吗。”
众人都沉默起来,洪承畴只得提一个折中方案,道:“若殿下的目的只是救人,我军可以暂不占领河南之地,只是出兵,将义军和灾民护送出河南,沿途所需粮草也由我军供应。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这样一来,沿途起码要有上百万人迁移,肯定会有不少人死在道路上,但比起让义军单独来投,救得人却要多得多,唐军也不会在河南担搁过多的精力,洪承畴此言一起,众人连忙大表赞同。
李鸿基思付了一下,点头应充,洪承畴说得不错,若真是为了河南的饥荒,明明有了统一中原的时机却白白错过,死的人只怕更多。
邢红娘和李仵两人得到唐军的结论,知道若是硬要唐军将粮运到河南救济,未免鸡飞蛋打一场空,也只能接受。
陕西的余粮自给尚且不足,并无多余的粮草接济河南的灾民,粮草只能从湖广调运,一时之间,湖南,四川的两省的粮队挤满了水道陆路,唐军先要把粮食调到湖北,其中一部分押运到陕西,一部分押到河南,最大的一部分留在湖北,等待灾民的到来。
其实在湖北与河南的交界处,白江关,丹江口等地都已有许多灾民涌入,粗粗一估不下十万人,这些人其实离湖北本来很远,他们首先逃到的地方是南阳,洛阳等河南大城,只是当地的官员全是见死不救,甚至因为怕引起灾民们的暴动,拒绝他们入城,不得已才继续西逃,进入唐军境内。
对于这些灾民的救济,唐军同样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法,湖广今年风调雨顺,丰收之后的劳力短缺,价格也大涨,这近十万灾民能够穿州过府来到湖北,当然绝大数是青壮,他们的到来,反而是湖广有廉价的劳力可用,比雇用本地的劳力要划算得多。
灾民们的要求很低,甚至低到不需要一文工钱,只要有一口吃食就能抢着做工,吃的东西也不挑嘴,只要能下咽即可,唐军境内的商人,矿主,闻风而动,纷纷抢雇,灾民来到湖北后,往往只要数天时间就会被人挑走,剩下的老弱,或者拖家带口之人才会唐军救济,十万灾民,真正需要唐军救济的只有四五万而已。
但真要等百万灾民来到,那就不是那些商人,矿主能够消化得了,何况若是唐军护送而来,大部分灾民都是拖家带口,整家整家的逃亡,并不是那些商人,矿主喜欢雇用的对象,他们要的只是精壮的劳力。
此次对河南的救济完全以湖北为主,李鸿基的命令一下来,整个湖北的官僚叫苦连天,忙得昏天黑地,刘芳亮的总督府全力运作,等待着大规模灾民进来的一天。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五十五章 佟氏毒计
白天的一场血战,让辽阳所有的满人都心有余悸,城都快要破了,是一场及时而来的暴雨挽救了他们,当时一半的城墙已经被唐军和蒙古人占了,天空突然黑了下来,接着就是电闪雷鸣,飘泼的大雨倾盆而下,见此情景,高立功果断的命令撤军。
虽然唐军的火药都有防水处理,但大雨多多少少会对火枪有影响,被雨水阻挡了视线的炮手更是一炮不能发,反正唐军占着极大的优势,没有必要冒险在大雨下继续进攻。
望着退下去的唐军,所有的满人都磕头感谢苍天,这一刻他们真正切切的感受到了长生天的存在,否则,为何会在如此关健的时刻降下大雨。所有的人突然对守住辽阳充满了信心,长生天必定不会让满人灭族的,他们却忘了,下面的蒙古人同样信长生天。
满人的高层却个个如考丧伙,夏天的雨来得快,也去的快,这场雨虽然大,只有不到半个时辰也就停了,唐军见天快黑了,没有再攻城,否则再攻下去,他们没有信心哪怕再挡住半个时辰。
白天的战斗,唐军先用火炮突如其来的打击,将城头埋伏的二千多精兵伤亡了一半,后来唐军到了城下,又用火枪一直压着满人打,以致守城的一方竟然没法靠近城墙,只有等蒙古人上城后,用人命拼命反扑,往往要牺牲五六人,才能换得一条蒙古人地性命。偏偏蒙古人看到唐军在后面参战,大受鼓舞,竟然悍勇无比。一日血战下来,城中男丁折损了一万多人,精兵又折损了一千多。此时城中真正的精兵只剩三千不到。明天唐军只要维持这个攻势。辽阳绝没有再守住的道理,除非能够下整整一天大雨。
岳托,叶臣,篇古,希福,鲍承先。终普智,杜度,多尔衮,多铎这些后金地文武大臣坐成一团。每天都是一脸的忧虑,只是议了半天,面对唐军的绝对优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此时,即使孙武复生,辽阳也是无可挽回了。
1...154155156157158...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