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岳托在满人中一向以足智多谋见长,此时坐上大汗地位子只有十几天,却不得不面临满人有可能举族被灭地现实,他地神情更是沮丧,沙哑着声音象是自言自语,又象向下面的重臣询问:“难道我们满人真要亡了吗。”
岳托的话声音不大,却重重的敲在众人的心上,有几人忍耐不住,呜咽出声,篇古大为恼火:“老子都没哭,你们哭什么丧,我们满人还没有死光,要想哭,去将你们的家人宰了再哭不迟。”
篇古一直冲在最前线,白天死在他刀下地蒙古人至少有二位数,还杀了一名唐军,可惜他却不是刀枪不入之身,不但伤痕累累,若不是他的小儿子替他挡着了数颗唐军射来的子弹,篇古的尸体早已硬了,只是他儿子救了他,自己身上却多了几个窟窿,当场身死。
此时篇古全身包扎地向个木仍尹,身上还到处可见渗出的血迹,样子特别凶恶,篇古一喝,无人敢再出声。
鲍承先看了众人一眼,见所有人都无法可想,抬头朝岳托道:“大汗,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讲。”
尽管满人的重臣大多看不起大汗身边的汉人,但范文程和宁完我都死后,此时没有了这两个汉人最重要的智囊,众人才又想来了以前二个汉人在时的好处来,此时在殿的除了鲍承先,就只是终普智是汉人,鲍承先虽然不是以计谋见长,而是在内政上极有见地,众人这时无法可想,只能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一个个热切的望着鲍承先。
岳托首先道:“鲍大学士,有何想法快快讲来。”
鲍承先看着众人都盯着自己,又缩手缩脚:“大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我军与唐军实力相差悬殊,硬拼肯定不行,不如……不如……”
篇古首先不耐烦:“不如什么,快说。”
篇古一开口,鲍承先更是不敢讲,岳托瞪了篇古一眼,篇古却毫无顾忌,这个大汗还是他和叶臣两人所立,他有议事之权,并不真正把岳托放在眼里。
岳托只好温言向鲍承先道:“鲍学士有话尽管道来,无论何事,我不怪罪就是。”
鲍承先才道:“不如我们降了吧。”
鲍承先说完此话,全身大汗淋漓,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满人是什么心态,鲍承先心里一清二楚,若是在唐军攻东京之前就到了如此地步,满人还可能有投降的想法,经过东京和城下这些天的遭遇,投降的满人被唐军当成了炮灰,投降已被满人当成了禁忌,谁还敢提。
“放屁,都是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汉人坏事,我们满人才会落得如此地步,我先砍了你。”
果然,鲍承先的话一说完,篇古就要拨刀砍了鲍承先,许多死了子侄的满人也对鲍承先怒目而视。
叶臣忙将篇古的刀按了回去:“在大汗面前动什么刀子,你坐下,此事自有大汗作主。”
在大汗面前动刀,这条罪名可大可小,当初莽古尔泰就是因为在皇太极面前拨刀,被皇太极以此为借口,废了他议政贝勒的位子,篇古听到叶臣相劝,只得悻悻的坐了下来。
岳托却没有心思去收篇古之权,如果满人都没了,他这个大汗又有何用,摆了摆手:“投降也是亡族,我们满人绝不放下兵刀让唐军能随便砍,此事再也休提。”
鲍承先见岳托并没有对他怪罪,不死心的道:“大汗,我军只是暂时屈于唐军之下而已,古时尚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今日我后金何不效仿此举。”
岳托摇了摇头:“今日之唐军不是夫差。我后金更不是越国,我族若投降,最好地结果是举族为奴。最坏的结果可能一个不留,又何必再降。”
鲍承先还想再说,岳托摇了摇头。鲍承先看到篇古对自己怒视。不敢再劝。却打定主意,只要唐军进城,他就第一个投降,反正自己是汉人,再降唐军说不定还能捞一个官当。
杜度提议道:“大汗,为保留我族血脉。不如明天冲出城去,进入黑山山脉,或能逃出一部分人。”
黑山山脉在辽阳的南部,主脉虽然离辽阳有数十里。但余脉却已推到了辽阳附近,唐军在那边地包围圈也比较薄弱,若要逃进山中,还是有几分可行,只是满人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一条。
山中太艰苦,他们好不容易从山中出来,又如何肯重进山中,再说满人已发展到了数十万人,山中又能容纳多少,进去的人一多,只有唐军将外面一封死,里面的人只能饿死,进去地人少了,恐怕族群地繁衍都成问题。
此时与其全族死在一起,却不少为一个解决地办法,岳托正要点头,终普智马上拦住道:“大汗,不可。”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着他,终普智继续道:“若大汗存了此心,士兵们有了活路,明天不用唐军来攻,辽阳立马要破,到时唐军一追击,恐怕没等进山,已是全军覆灭了。”
岳托一惊,吓出了一身冷汗,杜度反问道:“那终大人有何策可用。”
终普智道:“我城中尚有近十万汉人,不如明天驱汉人为前锋,我族人随后,若唐军有所不忍,我们马上可以冲破唐军的包围,到时无论再往哪里逃,总有人能逃出去。”
努尔哈赤曾言:“无建州便无终半朝,无终半朝亦无我建州。”那是赞扬终普智老子,后金额驸终养性的话,终普智这条计策又狠又辣,比起他老子来也不稍多让。
只是辽阳的汉人已归附后金十多年,已算是女真的自己人,还有许多放了旗,这次守城地青壮也有许多是汉人,他们并没有对攻城的蒙古人或唐军留情,拿自己人的性命去赌唐军手下会留情,未免太想当然。
鲍承先马上反对:“大汗,不可,城中之人都已归附我后金多年,唐军怎会留情,再说他们无论风俗习惯都与我后金融为一体,唐军又如何分辨满人与汉人,如此一来,不是要逼各族内乱吗?”
终普智将鲍承先的话一一反驳:“唐军以蒙古人为前锋,对我后金大势屠掠,只是独留汉人不杀,唐军怎会不容情,要唐军分辨是否是汉人也容易,明天就让所有地汉人喊话,他们自然会清楚,至于各族内乱吗,没这么严重,明天可对汉人说,我们愿放他们出城,让他们向唐军投降,汉人怕死,自然会照做,又怎会内乱。”
鲍承先哑口无言,不过,马上又让他找到了一条反驳的理由:“若汉人真降,又如何会引起唐军的混乱?”
终普智道:“这有何难,我后金的精兵藏于其内,唐军招降时,趁势鼓动,传出谣言,说唐军要屠尽投降之人,再突然攻击唐军,唐军受到攻击,自然会反击,到时不乱也不行。”
岳托紧锁的眉毛总算稍为舒展:“此计大妙,就依终大人之言,各位看如何。”
众人拿不出更好的办法,纷纷赞同,明天弃城的决定就此定了下来,众人回去后,纷纷将府中的事情安排,准备明天的突围。
多尔衮却被岳托留了下来,他此时心急要见到布木布泰,告诉她今夜众人的决定,好护着她逃走,此时见岳托留下他后却久久不说话,忍不住问道:“大汗,若有事尽管吩咐。”
岳托道:“十四叔足智多谋,若是八叔不如此防备十四叔,能让十四叔即位,我满人或许不会落到今天的地步。”
阿巴泰才能虽然不如多尔衮,但多尔衮自付到了如此地步,他也不一定会做得更好,岳托更不可能把大汗之位传给他,对岳托的奉承并不在意,只是道:“多尔衮无德无能,当不起大汗此言,若是大汗无其他事吩咐,我就要回去了。”
岳托道:“十四叔莫急,有一件事事非十四叔办不可,才要将十四叔留下来。”
多尔衮大讶,到了此时尚有何事非要自己办,只听岳托继续道:“我满人本来只是大明辽东卫属下的一个附庸,历经天命,天聪两代大汗,才崛起于这白山黑水之间,不但可以和大明分庭抗礼,并屡败大明,可惜汉人偏又崛起了一个唐军,归化一役,我后金由盛转衰,但天聪汗的功绩不可抹杀,十四叔以为如何?”
尽管皇太极对多尔衮屡次打压,但他也不能佩服皇太极的雄材伟略,多尔衮点头道:“此次征明,若是八哥没有殁去,我军无论如何也不会败于明军之手,八哥实在我后金了不起的大汗。”
岳托道:“天聪汗如此英雄,明天眼看辽阳就要城破,我不能眼看他的妻妾,女儿会遭到汉人的凌辱,十四叔可明白我的意思。”
多尔衮道:“大汗放心,我必定会全力保护八哥的妻妾,女儿,明天我自己的妻子一个不带。”
岳托盯着多尔衮:“十四叔是真不明白还是在和我装糊涂。”
多尔衮如何不明白岳托的意思,他自身都难保,即使真拼尽全力,又如何能将皇太极的妻女全部护得周全,只有将人杀了,才真的不会落到唐军手中,他对府中的妻妾毫不留恋,打算回去后就将她们全部赐死,只是想起布木布泰腹中已有他的孩子,他又如何下得了手。
只是万一布木布泰真得落在汉人的手里,他们能放过她吗,想起死在他手上的汉人女子,多尔衮打了一个冷颤,不,我决不能让布木布泰也落到如此地步。
岳托拍了拍多尔衮的肩膀:“十四叔,我们是天聪汗的晚辈,天聪汗的妻妾都是我们的长者,叶臣,篇古等人又都是臣子,此事不交给十四叔,我又能交给谁?”
多尔衮已听不清岳托下面所说的话了,他昏昏沉沉的走出了岳托的府第,岳托又追了上来:“十四叔,错过了今晚就再无机会了,千万不能让我们女真人死后尚被汉人嘲笑。”
不能让我们死后还让汉人嘲笑,多尔衮无意识的重复着这句话,望着皇太极妃嫔们住着的府第,此时尚留灯火点点,其中有不少是布木布泰吩咐点的吧,他的大玉儿一定在等着他,杀,还是不杀?多尔衮脑里已成了一层乱麻。
总算码完了,老茅的肚子已唱起了空城计,吃饭去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五十六章 惹火上身
**辣的太阳照在赤热的土地上,天地之间仿佛成了一片枯黄,到处是白骨森森,让人仿佛置身于地狱,这就是进入河南的唐军眼前所看到的情景。
这队唐军是由湖北总督府派出护送粮草和灾民的军队,总共一万名骑兵,还有二万民夫组成,主将由总督府幕僚牛金星担任,副手分别分赵顷和钱项,他们两人都是出身于商洛军校,从大别山时就在刘芳亮手下任职,当时刘芳亮是五品的宁远将军,他们尚是骁骑上校,如今刘芳亮贵为湖北的总督,他们也水涨船高,成为四品的宣威将军。
邢红娘也随在军中,李鸿基虽然是她的姐夫,但作为李岩的使者,她要亲眼看到唐军的粮草起运才放心,而李仵已先一步回去,向李岩报告此次与唐军联络的详细情景,让李岩作好准备,为唐军的到来作好接应工作。
牛金星自认为才高八斗,投降唐军后,以为唐王一定会对他重用,哪知最后却派他到了大别山,成了一个五品将军的幕僚,开始不由感到万分委屈,牛金星为人贪财好色,在这山中,无论是财物还是女人都缺泛,让牛金星几次起了离去之心。
只是遍观各路义军,最具实力的只有张献忠一路,他昔日在军中的地位尚在张献忠之上,并不甘心屈于张献忠之下,何况,张献忠身边已有徐以显,潘独鳌等人。人家要不要他还是个未知数,其他义军牛金星又看不上,至于官府吗。如果能给他做官,他倒是想投,只是他没这个胆量自投罗网。无奈之下只好在大别山留了下来。
后来。刘芳亮依靠大别山为基地。攻下多个州府,山中地唐军也渐渐壮大,各种物质和女人都不缺,牛金星才死心踏地的留下来,替刘芳亮出谋划策,他出的计策又狠又辣。却是见效非凡,开始刘芳亮倘不太愿意用,到了后来却感觉到身边离不开他。
拿下湖广后,唐王将湖广分成湖南。湖北分治,刘芳亮一下子提升到总督,牛金星更是春风得意,他地小妾如今都有二十多个,在湖北,俨然是除了刘芳亮外的第二号人物,本来这次出军,只是护送粮草和灾民而已,并不需要他这个总督大人的左膀右臂出马,牛金星也没有打算接这个苦差事,只是他看到刑红娘时,却眼睛一亮,非要向刘芳亮讨这个差事,刘芳亮只得给了他。
牛金星相貌清瘦,长得也很清秀,额下地一绦胡子给人多智地感觉,在一众粗汉中更显出众,又最善察言观色,才能得到历史上高迎祥和李自成地信任,他看到邢红娘美艳,又打听到邢红娘是唐王侧妃的妹妹,打定主意要娶到邢红娘为妻和唐王拉上关系,才会如此自高奋勇。
唐军的这一万人,正是湖北最精锐的野战军,那二万民夫,多是从河南过来的灾民,听到唐军要对河南救济,都感激万分,争先恐后要求参加,许多本来已有工作的人都宁愿辞工不干,他们虽然从河南逃了出来,许多人却都有亲人失散,他们抱着万一地希望,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亲人。
此时粮食成了河南最珍贵的东西,象洛阳,开封这样的大城,已经卖到斗米一个银币了,而陕西地一斗米才需二十文,湖北更是只需要十五文,不过,一向无孔不入的唐军商人却不敢做这个生意,没有军队的护送,无论运多少粮食到河南,不到半路就会被饥民,或土匪,或打着各个旗号的杆子,甚至官府亲自动手,将他们的粮草抢个精光,甚至派出的人也会被杀了,吃过几次亏后,商人谈河南色变,让河南的米价进一步推高。
虽然唐军对朝庭军队的战斗力不屑一顾,但却丝毫不敢大意,饥民之间常为了一小口粮食就能暴起伤人,何况这次唐军运送的粮食达二十万石之多,足可以引起河南各方的关注,唐军行军的路线是从新野起运,经过唐河,驻马店,然后再到达归德府。
新野和唐河,正是左良玉的防区,左良玉部挟十万余众,声势浩大,一旦左良玉对这批粮食起了心,唐军就不得不战,所以一路唐军都是小心翼翼。
只是过了唐河,却一直风平浪静,他们在路上,除了遇到许多逃荒的人外,一个官兵也没有遇到,唐军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南阳郡靠近湖北,有丹江,长江水灌溉,受灾并不严重,不过,以南阳郡一郡之地,养左良玉十万人马,很是吃力,听到唐军有二十万石粮食过境,左良玉如何不心动,只是他顾忌到唐军的战力,又怕唐军名为救济灾民,实际上是引他上钩,更是不敢乱动,只是下令全军严加戒备,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唐军过了唐河,左良玉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一出唐河,过了左良玉的地盘,灾民陡然增多,开始他们见到唐军的大军都急忙躲避,后来有饥民跟在大军后面,捡大军宿营过后,丢充的废物吃,见唐军并没有驱赶,到最后竟然有人围着队伍讨要吃的。
同时受灾之人,那些运粮的民夫见到饥民们瘦骨伶凌的身影,想起自己以前的遭遇,忍不住拿出一些粮食分给饥民,这些粮食反正是运来给饥民和义军的,唐军见到饥民也实在可怜,并不阻止。
几天后跟在大军后面的饥民越来越多,不下数万人,这么长的队伍,恐怕等唐军到了归德府,所带的粮食也要耗光一大半,牛金星干脆,下令将饥民驱散。
邢红娘忙阻止:“牛大人,且慢。
牛金星连忙满脸堆笑的道:“红将军有话请讲。”
邢红娘强忍厌恶:“牛大人。唐王殿下是让我们来河南救济灾民,可不是要驱散他们。”
牛金星每天借故与她接近,还在她面前显示各种才能。自命潇洒,不时吹嘘他在唐军中地地位多么重要,打的是什么主意。邢红娘一清二楚。只是牛金星是此行主帅。邢红娘无论内心多么厌恶,也不能不应付。
牛金星道:“那总不能让他们一直跟着吧。”
邢红娘道:“饥民所求只不过是点吃食,我军不如分发给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自行向湖北而行,岂不更好。”
牛金星道:“这批粮食可是给李公子所用,如果分给饥民。到时没有粮草,我如何与李公子交差。”
邢红娘道:“我是义军的副帅,此事我自与李公子禀报,不关牛大人之事。”
牛金星要讨好邢红娘。故作沉吟了一下,才道:“既然红将军同意,自然可行,就按红将军意思所办就是。”
邢红娘嫣然一笑:“多谢牛大人了,这些灾民必定会感谢牛大人地活命之恩。”
邢红娘这些天来,一直冷冰冰的,这一笑,仿佛百花齐开,连四周焦黄的草木也生色不少,牛金星骨头都酥了起来:“他们地感谢本座不稀罕,只要红将军能理解本座就行。”
邢红娘收起了笑容,向旁边地赵顷和钱项道:“还请二位将军协助一下,出动军队发粮。”
两人应了一声,邢红娘多次给灾民分发给粮食,经验丰富,唐军又训练有素,数万饥民很快在唐军地整编下分成一个个小队,排队领取粮食,每个饥民都领到了一斗左右的粗粮,这些粮食若是省着用,足够走到湖北,分到粮的人都千恩万谢,磕着头走了,数万饥民,半天时间已散得干干净净,总共用去了唐军五千石粮。
花费这么多粮食,能救数万名饥民的性命,也算值得了,无论是唐军还是运粮的民夫都松了一口气,继续往前行。
可是过了几天,围在唐军身边的饥民却越来越多,刚刚打发了一批,马上又有人来,刚出唐河时,饥民都是跟着唐军地粮车前行,唐军虽然发粮,但消息散得不快,随着得到粮食的饥民四散离开,唐军发粮的消息传得到处都是,甚至有些土匪也化装成灾民过来领取粮食,更多的土匪不敢对唐军动心思,却将主意打到灾民们身上,许多灾民刚领到粮食,就被各地地土匪杆子劫走。
唐军虽然知道了一些还情况,又不能派兵护送,只得听之任之,等唐军到了驻马店时,唐军的粮食已散去了五万多石,饥民还依然一批批涌入,各种土匪,杆子夹杂在其间,围住唐军的驻地,竟然不下二十万之众。
这下邢红娘也没有了主意,二十多万人,若是再分,起码也需要二万多石粮,过了驻马店,还有数百里路要走,以现在行军的速度,没有十天时间,休想赶到义军的驻地,若是一路放粮,加上唐军和民夫自己的消耗,等到十天后剩下的十三余万石粮食可就要全部用尽了,到时莫说接义军和辖下的民众去湖广,唐军自己的粮食都成问题。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淮河流域。这里自古为交通要冲,因历史上秦朝在这里设驿站而得名,秦丞相李斯就出身于驻马店的上蔡县。
驻马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境内河流众多,本是河南粮仓,可是随着干旱,淮河的流量越来越小,黄河的水流不过来,境内的大小河流纷纷干枯,粮仓变成了灾区。
驻马店此时分属大明的汝宁郡和南阳郡,为两郡的分界线,这里成了灾荒之地后,汝宁和南阳都推给了对方,被一股杆子趁机占领,杆子头目为李际遇,手下号称有数万人,李际遇占据了驻马店的所有水源之地,李岩在归德府崛起后,李际遇左拒官军,右拒李岩的义军,但谁也不敢往深里得罪。
唐军被二十多万灾民围在驻马店的上蔡与汝南之间,饥民们没有得到粮食不肯离去,唐军又不能动手,若是照样分派粮食肯定不行,唐军一时竟然动弹不得,可是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
这二十多万饥民之中,不泛有常年的悍匪,还有一些恐怕是李际遇派出的人马,若是饥民等得不耐烦,被人一骟动,暴动起来,恐怕这十多万石粮食就会一颗不剩,唐军也不免灰头土脸。
一万唐军全部紧张的监视着四周的饥民,他们的统帅赵顷和钱项两人都没有了主意,赵顷向牛金星提议道:“大人,不如发给他们粮食,让大家散去吧,我看到他们的目光都有一种可怕的感觉。
赵顷虽然在军中多次出生入死,但被二十多万人盯着,每个人都发出对食物渴求的光芒,也不由不让他心悸。
牛金星狠狠的道:“不行,今天一发粮,明天还发不发,后天呢,我们有多少粮食。”
赵顷想起这些天来发放的粮食,灾民仿佛无穷无尽,唐军一路过来,至少救济了四十余万人,而饥民越来越多,今天更是集起了二十余万人,赵顷不敢想下去,明天会是多少,后天又是多少。
邢红娘紧皱着双眉,以前看着那些灾民又怎忍心不放粮,只是没想到会让全军陷入如此的境地,她提议道:“牛大人,要不今天就减半发放。”
牛金星道:“红将军,你要考虑好了,你要全放或减半放我都不管,可是若到了归德府没有了粮食,可不关我之事。”
牛金星见不发粮食,实在是脱不了身,只好先将责任推个一干二净。
邢红娘道:“自然不关牛大人之事,此次粮食的消耗全是我一个人作主,我自会向唐王殿下,李公子解释清楚,不会担搁大人的前程。”
牛金星被说中了心事,讪讪一笑,道:“我个人事小,影响李公子归唐事大,还望红将军三思而行。”
邢红娘见自己愿承担责任,他还要故意挤对自己,对牛金星的观感又差了数分,正要说话,一名唐军来报:“大人,前方的饥民已有骚动现象,要不要派兵察看。”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五十七章 辽阳大火
见到多尔衮进来,布木布泰欢喜的迎了上去,“多尔衮,你来了。”突然看到多尔衮阴沉着脸,不由有点不安:“发生什么事了,多尔衮,为什么你的脸色如此之差。”
“大玉儿,辽阳守不住了,大汗与众臣商议,明天要驱城中的汉人为先驱,趁着唐军混乱,大家各自杀出重围。”
布木布泰心中一惊:“杀出重围,唐军重重围困,这个重围能杀出去么?”
“不知道,只有死马当活马医,白天唐军的攻势太猛了,辽阳绝对守不住明天,不杀出去,难道等死吗?”
1...155156157158159...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