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李双喜沉吟了一下,拒绝了这个诱人的建议:“眼下情况不明,还是看看再说。”
大昌军三十万大军,也不是说退就退,尤其是为了攻城,大昌军在城下屯积了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要运送走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们当然不甘心留给唐军,一把火烧掉又实在舍不得,经过一个多月的战争,大昌军境内的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若是烧掉,他们自己只能喝西北风。
大昌军用了三天时间,才将物质全部运走,人马也撤了个干净,谷英,布里等人几次请战被都李双喜压了下去,大昌军退得如此镇定,皇帝的大军即使来援也肯定还没有到附近,兵力大昌军绝对占扰,张献忠也是身经百战,一个不好,追击的唐军就要落入大昌军的陷井中。
外围的马世耀,贺人龙两人见大昌军解围,也是吃惊非常,他们与李鸿基的大军相隔并不太远,只是中间隔着张献忠,道路不通,通信不畅,并不知皇帝已率军渡江,不过,看过张献忠的大军离去,他们也不敢率军阻拦,而是趁机进了丰城,与李双喜汇合在一起。
马世耀,贺人龙两人的伤亡反而比李双喜更加惨重,他们有通畅的补给线,不用担心弹药不足,可是他们为了解救城中的李双喜,只能硬攻张献忠防守坚固的大营,比起李双喜的守城来,自然吃亏不少。
汇合之后。李双喜地炮弹,手雷得到了补给,唐军实力大增。战斗人员有近二万五千余人,马世耀,贺人龙都跃跃于试。想吃掉张献忠的尾巴。
李双喜见张献忠已兵马尽撤。虽然还没有得到李鸿基大军的消息。已经不怕张献忠耍诈,遂点头应诺,他在城中只留下五千人,亲自带着二万人追去。
只追了三十余里,已经看见了张献忠地断后人马,此时的大昌军完全可以用丧家之犬来形容。张献忠撤兵的顺序不依常规,他让物质先走,把精锐部队放在中间,后面全是老弱病残。士兵在丰城下已苦战了一个多月,伤亡无数,却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撤兵,士气早已大丧。
见唐军追来,许多人丢下武器就走,后队乱成了一片,断后地将军却知道了大昌军为什么撤军地愿因,更是没有胆量抵抗,拨马就带前逃去。
贺人龙追在最前面,他见大昌军连抵抗地意识也没有,不由大喜过望,一马当先,率军冲进张献忠的后队中,大砍大杀起来,大昌军不是徒劳无功的逃跑,就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投降。
李双喜大吃一惊,历来部队撤退都会留精锐部队断后,以防敌军追击,那会留如此脓包的队伍,他还怕是张献忠的诱敌之计,止住本部的人马,只看着贺人龙、马世耀和布里等人对大昌军追杀。
大昌军地后队十余万人,整个队伍长达二十里,被马,贺,布里三人的骑兵轻轻松松的从头杀到尾,一路上伏尸累累,血流成河。
李双喜越看越不象是陷井,看到倒在地上的大昌军多是老人和小孩时,心中不忍起来,传令马世耀等人停止杀戳,唐军才开始喝令大昌军地士兵投降。
大昌军的士兵其实早有投降之心,无奈唐军不分青红皂白,一路只管冲杀,无论降与不降,唐军都毫无怜悯之心,只得四散奔逃,此时听到唐军投降不杀的声音,刹时如闻仙乐,路上,沟里,草众中,跪满了大昌军的士兵。
布里等人正杀的痛快,他们完全找到了昔日进入中原内地抢劫时,汉人如绵羊般铺伏在他们马蹄下的感觉,被李双喜叫停,每个人都如同到了**被人强行制止般难受,布里更是愤愤不平,他拨转马头来到李双喜面前:“总督大人,未将正杀的过瘾,为何叫停。”
李双喜指着那些跪地的老人,小孩道:“他们都是老弱,根本不是士兵,既然一喝就会投降,又何必多作杀伤。”
布里不以为然,撇了撇嘴:“总督大人心肠太好了,这些人老的已经无用,小的已快要长成,他们和我军作战多日,焉知没有亲人死在我们手里,留着他们徒耗粮草,还要落下仇恨,不如杀了痛快。”
布里身后的蒙古战士都笑了起来,“是啊,杀了痛快……”“汉人就是心软。”“那是什么妇人之仁吧。”
听到身后的战士都赞同自己的话,布里信心满满,更是大笑起来。
当年成吉思汗剿灭他的仇敌后,凡高过车轮的男子一律杀无赦,除了成吉思汗本身残暴外,也有他的道理,高过车轮的男子基本上已经记事,两族的仇恨不是那么容易消除,只有杀了才一了百了,而不懂事的小孩却可以留下来抚养,成为自己的族人,蒙古人就是靠这种方法,才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壮大起来。
后来的蒙古人在部族中仇杀中也几乎奉行成吉思汗的这一策略,把强壮的人留下来当奴隶,其他懂事的人全部杀光,不懂事的孩子留下来养大,以后再为自己杀人,在布里看来,眼前的这些人显然没有一个符合留下来的标准。
李双喜听到这些蒙古人的哄笑,脸色铁青,正要开口,李双喜身边已传出了一个声音:“放肆,总督大人如何行事,还要你来教训不成。”
狼无血见布里和李双喜说话还坐在高高的马背上,手中滴血的长刀甚至没有收起来,又敢出言讥笑汉人,太过无礼,不由大声对布里喝斥。
布里这些天来屡屡出战,自认为功大,当初投降唐军时的惶恐全然不见,反而对其他唐军轻视起来,才会如此无理,听到狼无血的喝斥,才意识到自己现在是汉人的手下,眼前的这个人是唐军的总督,只要一句话,就能让他和他的族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连忙惶恐的下马,跪了下来:“末将无理,请总督大人恕罪。
李双喜望着跪在地下的布里,不由想起皇帝以前的交待,蒙古人是好用,但终究是狼,狼性难改,在没有训成狗之前主人都要时时留心,否则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遭到反咬,要时时敲打才行。
当时大部分唐军将领都深以为然,因此招进队伍中的蒙古人都不会太多,除非肯和汉人融在一起的蒙古人,否则单独组队的蒙古人都是使用冷兵器,固然有蒙古人习惯弓箭的原故,也未尝不是唐军对蒙古人防备之意。
布里这些年一直跟着自己,都差点忘了他是狼了,现在布里刚刚打了几次仗,狼性就了露出来,李双喜从马背下取下了马鞭,恨恨的抽向布里,连忙打了十余鞭才停了下来,布里伏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李双喜抽完,布里背上已是血迹斑斑,衣服破损:“记住,这里是中原,不是草原,就是草原,现在行的也是中原的规矩,他们投降了,就是大唐的子民,大唐没有杀自己子民的道理,以后草原上的什么臭规矩,你提也不要再提。”
布里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见李双喜说完,才松了一口气:“是,总督大人。”
李双喜这才向布里身后的蒙古战士看去,刚才李双喜鞭打布里时,出言附和布里的蒙古人都闭上了嘴,看着布里被鞭打,有人眼中已闪过怒火,布里是他们的族长,鞭打布里等于让他们全族都颜面无光,不过,想到唐军的强势,没有个人敢妄动,见到李双喜的眼光望过来,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见他们服软,李双喜才没有打算追究,训斥却免不了:“记着,你们现在拿的是大唐的军饷,捧的是大唐的饭碗,事事都要按大唐的规矩办理,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总督大人。”李双喜如此说,这些蒙古人反而舒服起来,拿了人家的钱财,自然要听人家的令,到哪里都是这个道理,应此回答的格外大声。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六十五章 攻占南昌
李双喜望着押过来的一队队俘虏,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对狼无血道:“你去询问一下,这些俘虏中谁的官职最大。”
不一会儿,狼无血就带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他全身穿的破破烂烂,还有一只脚没有鞋子,另一只脚上穿着的也是一只草鞋,已烂了半边。
李双喜皱着眉头:“你在大昌军中担任什么官职?”
“回大人,皇上封我为殿后大将军。”
“你是殿后大将军?”李双喜的眼中充满怀疑,这个老头哪有一点大将军的样子,大昌朝的大将军有他那么穷吗,何况什么殿后大将军,怎么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官职。
李双喜的亲兵听到他的话喝斥道:“什么皇上,那是张贼,只有大唐皇帝才是真正的天子。”
“是,是,我被张贼封为殿后大将军。”那个老头到是挺配合,一点也没有大将军的气度。
李双喜越看越怀疑:“你是什么时候封为殿后大将军的。”
“回大人,三天前。”
李双喜哭笑不得,这个三天前才封为大将军的人就是这十多万人的最高指挥官,张献忠留下来断后的是什么人啊。
看来这些都是张献忠的弃子,他故意要放掉这些人,恐怕是怕这些人回去耗光他的粮饷吧,唐军再仔细一询问,发现这些人九成九是张献忠攻打丰城后才拉来地农民。参军最长的也不到半年。
在唐军到来之前,倒还是有一队大昌军的精锐对他们进行监视,只是唐军来后。大昌军地那队精锐丢下他们就全跑了,唐军只顾杀戳,也没有派人追赶。毕竟那部分人骑了马。而且溜得太快。唐军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们。
李双喜对这些俘虏再也没有兴趣,只是再追击大昌军却是不可能了,这些人虽然都是农民,又以老弱居多,但毕竟还有**万人,聚在一起也是一股力量。唐军不可能放任不管。
何况死在唐军刀下的有二万多人。
这些人不免和活着的人沾亲带故,就是以前攻击唐军是被大昌军所迫,现在恐怕对唐军也有了仇恨。若放任他们离去,被有心人挑拨。唐军也会有麻烦。
唐军只好花时间一一将他们分开遣散,有些路太远地还得送给他们一点粮食,否则他人们到了半跑,恐怕得饿毙,张献忠对这些人也够狠,留给他们地粮草仅够一日之需,其余补给让他们到南昌再拿,那是估算这些人有可能会落到唐军手里,一点物质也不留。
安顿好这些百姓后,李双喜已经得到了李鸿基地大军到了九江的消息,李双喜才真正知道了张献忠退兵的原因,张献忠一定是自知不敌,才率军缩了回去。
只是这天李双喜得到斥候的回报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按理张献忠的精锐大部分得以完整回去,南昌城应当重兵云集才对。可是斥候的回报却是南昌城空虚。
李双喜反复询问这名叫常小咖地斥候:“你确定南昌城空虚,是不是判断错了?”
常小加和李双喜的级别虽然天差地别,站在李双喜面前却一点也不拘束,见李双喜质疑他的专业,大为着急:“总督大人,若是卑职说错了,甘愿接受总督大人的任何处罚。”
李双喜看到常小加已是面红脖子粗,心中就已信了几分,但还是不放心,问道:“你凭什么判断城中空虚,就凭城楼上见不到人。”
常小咖道:“当然不止,还有南昌城已是四门紧闭,这不是空虚是什么,卑职等人曾接近过城下观察,也没有人也驱赶,而且对着城墙放枪时,城墙上只探出数个人影马上就缩了回去,难道这么多还不足矣说明南昌城空虚。”
李双喜迟疑不已,南昌城是大昌朝地都城,本来就是有名的雄城,又被大昌军经营了数年之久,大昌军没有放弃之理。
谷英在旁边听得不耐,建议道:“总督大人,南昌空不空虚,攻一次不就清楚了,若真如所说兵力空虚的话,我们就攻下来,作为献给皇上到来的大礼,岂不更好。”
马世耀也道:“总督大人,不管真假,试上一下总没有坏处,若是南昌城驻有重兵,咱们就等皇上到来后再攻城,这里离南昌快马只有数个时辰的路程,还怕贼军使诈不成?”
李双喜终于心动:“传我命令,大军集合,向南昌出发。”
刚刚回城没几天的唐军又全体出动,数个时辰后,二万多唐军已来到了南昌城的西门,果然大门紧闭,城墙上也没有见到人影。
李双喜看着自己的数名部下:“你们谁先进攻?”
一个如此大的南昌城,却看不到人影,确实显得诡异,马世耀、贺人龙、布里等人一时怔怔出神,谷英抢着道:“我来。”
李双喜点了点头:“好,我先给你三千人马,你只要试出城中的虚实即可,不必硬攻。”
谷英点了点头,挑选好自己的队伍,手中的长刀一举:“弟兄们,跟我冲。”他轻轻用脚一磕马肚,已率先冲了出去。
“冲。”
三千名骑兵呐喊着向南昌的城墙冲去,尽管城下喊声震天,城上依然没有一丝动静,到了城下,谷英等人不得不止住马步。
“下马,抬云梯。”见城上没有反应,谷英只能无奈下令骑兵变步兵,用云梯登城。
已经准备好了的云梯抬了上来,架在城墙上面,数十名唐军士兵开始战战兢兢的往上爬去。
未知正是人类最大的恐惧,若是此时城墙上突然钻出无数地大昌军来。唐军反而不会害怕,至多是放弃攻城,跳上马退走。可是偏偏城墙上没有一个人影,整个南昌就象是一座死城,不知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不能不让士兵害怕。
“吱呀。”一声作响。所有的唐军都朝声音来源处看去。见城门正在缓缓地打开,谷英吓了一大跳,以为大昌军要突击:“快!全体上马。”
唐军反射性的跳上了自己的战马,城墙上地唐军已爬了一半,连忙也“吱溜”一声滑了下来,翻身上马。举起了自己地马刀。
门口出来地却并非是大昌军什么突袭的兵马,而是只有三个作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身后还有十数个家兵模样的身影,一个个挑着一担重物。
大门已经趟开。从外面已经可以看到城中直街的大部分情景,街上空荡荡的,照样看不到一个人影。
空城计?还是里面有埋伏?
唐军一个个都愣了起来,看着这十几人这么直直地走了过来,到了唐军近前,谷英的亲兵才喝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大出唐军意料之外的是,这十几人突然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我们投降,我们向贵军投降。
谷英反应不过来,向自己身边的亲兵问道:“他们说什么,要投降?”
亲兵愣愣地回答:“没错,将军,他们要投降。”
“没打,你们大昌国就要投降?”谷英恍若梦中,若不是跨下的骏马喷出一丝丝热汽,冲向了他的面门,他肯定要掐自己几下,看看是不是做梦。
“大人,不是大昌国要投降,是我们南昌城要向贵军投降?”跪在地上首领模样的一名文士回答道。
“南昌城和大昌国不是一样么,南昌难道不是大昌国的都城?”
“大人,南昌已经是一座空城了,大昌军一个也没有留,留下的都是我们这样的普通百姓,是大大的良民。”
这三人全身凌罗绸缎,从上至下,无一不是精致之极,手指上还有几颗大大的板指,腰间也挂有玉佩,白的如羊脂,青的如翠竹,谷英纵然不懂玉器也知“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配齐这身东西,恐怕就要千儿八百两银子,如何会是普通百姓。
“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人连忙将原委说了出来,原来张献忠的大军从丰城撤出后,并没有回到南昌,只是派出一部偏师将南昌所有的财物转移,唐军一直以为张献忠会固守南昌,又忙于遣散俘虏的大昌军数万断后部队,也没能顾及到南昌的动静。
三天前,连张献忠的偏师也离城而去,南昌城中只留下了不足千名大昌军,他们主要负责维持城中秩序,防止有人逃离,城门开始关闭,只是一千人实在维持不了城中的防守,连装摸作样也不成,才让唐军的斥候发现了破绽。
而唐军来到城下后,连这一千人也撤走了,他们三人却都是本地的大户,大昌军攻下南昌后,他们及时投靠了大昌军,幸免于难,还被委任为城中的官员,大昌军走后,他们在南昌根深蒂固,却是走不了,思前想后,还是开门投降了唐军。
谷英突然面色一变:“不对,你们骗我,大昌军走了,那百姓到哪里去了,为何全城会没有声音。”
三人咚咚的磕头:“我们不敢欺骗将军,实在是大昌军从昨天开始就宣布禁止百姓出行,有擅自出行者,杀无赦,百姓们都躲在家中,谁也不敢出来。”
谷英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他的一个亲兵突然在谷英身边道:“将军,有问题,百姓既然禁止出行,他们又如何会知晓大昌军走了,我军到了。”
谷英勃然大怒:“你们敢欺骗本将军,城中是不是埋伏有兵马,若真是如此,待我军调集大炮,将他们轰成齑粉。”
三人连忙磕头:“不敢欺骗大人,事实上我们也是大昌伪朝的官员,大昌军离去之时,还吩咐我们一定不能开城,只是贵军是天命所归,又岂是我等区区几人能抗,才马上向贵军投降,还请将军恕罪。”
这三人刚才所说都是事实,唯独隐瞒了他们在大昌军中为官的经历,此时被迫不过,只得如实的道了出来。
这才比较合理,谷英还是不敢大意,望着大开的城门,他叫了几名亲兵:“你们进城去看看。”
“得令。”五名亲兵成一组,轻催跨下的战马,旋风般的冲进了城门,眨眼就踏上了城中的长街,所有的唐军都睁大眼睛盯着几名唐军。
那几名唐军骑着马走了数百米才返回,到了城门口就大叫:“将军,城中果然没有大昌军。”
谷英松了一口气,对跪在地上的几人道:“起来吧,你们献城有功,我等下会报给总督大人,给你们记上一功。”
三人爬了起来,诺诺点头,其中一人掀开了带来的箱子:“将军,贵军远来辛苦,我们特意献了一点微薄的心意,犒劳贵军,请将军笑纳。”
箱子一打开,发出耀眼的光芒,箱中全是黄白之物,谷英粗粗一估,价值不在万两白银以下,唐军的军费耗费巨大,竟然对方主动送上来了,谷英也就毫不客气,代李双喜收下,也算可以弥补一下唐军的军费。
只不过谷英的一句话却让三人心惊胆跳:“这还是微薄心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你们的诚心诚意啊。”
见到三人色变,谷英哈哈一笑:“说笑了,三位能及时献城,已足见诚意。”
三人忙赔笑:“那是,那是。”
谷英意气风发,叫过来一名传令兵:“告诉总督大人,我军前锋顺利拿下南昌城。”
又向身后的士兵挥手:“进城!”三千唐军浩浩荡荡的走进了城中。
李双喜等人的大军一直在数里外等着接应谷英,却看见谷英根本没有攻城,城门已经打开,出来十几个人和谷英交谈后,三千唐军就直接进了城。
马世耀等人都惊得要掉了下巴,一个个彼此注目相询,谁也没有想到南昌城会不战而降。
直到谷英的传令兵到了,李双喜等人才真得确认南昌就这样落到了唐军手中,马世耀,贺人龙,布里等人都相视苦笑,这次谷英简直走了狗屎运,他们只是一愣神的功夫,任务就被谷英抢去,不然,哪会轮到谷英最先进入南昌城。
等到唐军都进了城,南昌城仿佛才重新恢复了生气,热闹了起来,南昌的百姓到底被张献忠统治了多年,呆在家中一天,猛然间换了主人,开始不由战战兢兢,见到唐军军纪严明,才敢重新走出家门。
好久没有拉票了,同志们,看在这几天老茅勤快的份上投票吧点击,收藏吧推荐票,月票统统投刺看盗版的兄弟是不是也都到支持一下老茅毕竟点击一下投一下票花不了金钱,只担搁一点时间。现在老茅的封推正是关键时刻,急需人气支持。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六十六章 新的目标
李双喜进城后,特意召见了打开城门的三人,这三人分别叫金声桓、王得仁、杨清,前面二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在另一个时空一人是左良玉部将,一人是李自成部将,清军南下时,金王二人皆叛明降清,据守九江,未费清军一矢斗粮,为新朝孤军传檄而取十三府七十二州县数千里土地。
二人以为自清朝入塞以来,功未有高出于己者,早晚会得到厚封,不说封公封王,封个侯总是不成问题。岂知收取江西的奏疏批复下来,金声桓仅得了个提督军务的副总兵之职,比旧官更贬,而王得仁由于出身低微,封赠就更不如金声桓,只捞了个把总的头衔。
二人因此怏怏不乐,对清朝逐渐产生怨恨之情,后经隆武帝旧部策反,二人举兵反正,金声恒自称豫国公,王得仁称建武侯,并邀请宏光阁臣姜日广做为谋主。
金、王反正恰好与李成栋在广州反清复明同时,大局频为震动,“俨然有中兴光复之机,“但是由于他们是凭一时冲动起事,又没有政治上的远见和军事上的谋略,一个个都忙于贪功邀赏。
九江克复后,他们未能溯江而上,控制长江上游,反而率师攻打赣州,并想拉拢守赣诸将,最后却误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结果清朝的固山额,谭泰率大军赶来,金、王二人俱兵败身死。
金、王二人反清并非为了忠义。后来文人徐世溥作《榆溪集》记载此事时,尽管徐世溥用语多倾向于明,也只说他们是芶且趋功名。冀侥幸于万一。
李双喜当然不会知道他们几人日后地丑事,好言安慰他们,并表示唐军会保护他们的财产不受侵犯后。才放他们离去。
金声桓、王得仁、杨清三人感激涕零。此时他们能保住家财已是万幸。并不敢奢望能在大唐军中取得官职。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南昌城,李双喜却高兴不起来,开战前大家都以为攻下南昌城就是灭张取得了胜利,可是张献忠显然已放弃了这几年的安稳生活,重新流动起来,李双喜已经预感到下面灭张地行动不会太顺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