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时代1902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文笔刀法
名为昆仑源的喷泉不停朝半空中撒射出水柱,底下清水慢慢顺道流淌。傍晚的夕阳照射在微微泛起波浪的清水上,反映着阵阵橙光。
此间主人,现年六十岁的巴格达出生的犹太人,silas·aaron·hardoon,汉名哈同正持着一杯威士忌从挹翠亭内望向流水,对自家刚刚兴建而成、美不胜收的园林非常满意。
“尊敬的总督大人,您对这间园子可感到满意吗?”哈同的酒杯与在他一旁,比其高出大半个脑袋的刘继业手中玻璃杯轻轻碰撞。
哈同虽然说的英文颇为流利,但是却带有较为明显的阿拉伯腔调,甚至还有些印度口音的痕迹。此人虽然是英国国籍,但本身却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理下的巴格达一个落魄的犹太世家。尽管他发迹后一直努力地朝英国上流社会靠近、改穿洋装、学会喝上威士忌、努力学习英文,也凭借财富获得了上海犹太社交圈的认同,但是那些字正腔圆的牛津绅士们依然从未将其视作自己人。
相比英国人的装腔作势,哈同或许是受其笃信中法混血的太太罗迦陵影响,哈同也开始接触佛教、风水和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学习中文、开始与中国的上流社会交往。再加上哈同的主业房地产又与中国商界的繁荣息息相关,使得哈同本人成了上海外国商人当中对中国的方方面面最感兴趣的人。
这样的一位地产大亨,在他私人园林里面接待刘继业这位江苏都督,也就不足为奇了。
“非常出色。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园林!”
哈同得意之色一抹而过,轻轻抿了口加冰的威士忌后,很热诚地拍着刘继业的肩膀道:“我来上海也有三十多年了,也见过不少官人,也见过不少革命者。不过说实话,像总督你这样将中西文化的优点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我是第一次见到。”
“哈同先生过奖了。”刘继业保持着淡淡的笑意,对眼前这位可能是上海最有钱的大亨隐约透露出来的殷勤并不反感。
“今天晚上过后,根据西历,明天就将是1912年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哈同如此感叹。
“五天前,我还在上海会所与一群绅士们庆祝耶诞……”刘继业顿了顿,忽然抬眼望向哈同问道:“不过哈同先生您是犹太人,似乎是不过此等节日的是吧?”
哈同点了点头:“我们犹太人与基督徒虽然都是上帝的子民,但是我们是特选的选民,跟他们不一样……”
刘继业换了个姿势,从背靠柱子转到站直身子,忽然在哈同意料之外朝其鞠了一躬,嘴中冒出了既不是英语也不是中文的词语:“chag~chanukah~sameach!”
哈同瞳孔顿时长大,完全没有料到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都督会知道、会在自己面前说出犹太教光明节的赞词。他愣了片刻后,赶紧回道:“chanukah~sameach!”
“贵教的光明节,应该在本月十日就结束了吧。”
哈同颌首:“是的。”
“在下一直对贵教的故事充满好感和同情,对贵民两千年来却居无所定甚为惋惜……若是有什么能够帮助到贵教的,请一定与我说。”
“当然!一定的!我会在全上海的犹太人中间宣扬总督大人您对我们宗教的支持!”
此次刘继业来上海,自然也会与一些重要的外国人见面;尤其是目前上海市政府归刘继业的江苏省管理,而且这位年轻地令人不可思议的都督,在中国政坛上隐然成了能够与袁世凯比肩的重要人物。对于这样一个有着西方教育背景、自身同时也是大实业家的政治新星,上海租界的洋人们普遍看好,也因此在刘继业来沪期间广为接触交流。
而对于这些洋人们,刘继业也是来者不拒,并广泛宣传江苏的稳定、江苏政府对发展实业的支持,希望能够吸引到一批外资投资江苏。为此,说些不要钱的好话是再简单不过了。
这几天刘继业参与了不少活动,而今天则是轮到上海地产大亨哈同在自家的爱俪园中宴请刘继业。
而经过刚才的小插曲,哈同的语气明显亲切了不少。作为一个犹太人,而且是长期被各方势力压迫的族群,哈同对愿意花心思了解自己的宗教、并且对自己宗教表达了善意的人,心里总是会多一些友善的意思。
待哈同将犹太人在中国的现状与刘继业简单介绍后,话题逐渐就转向了更为深入的领域。
“哈同先生开发南京路的远见,在下也是非常佩服的。”刘继业顿了顿,直视对方的眼睛,轻笑道:“如果哈同先生愿意将生意从上海租界拓展至整个江苏,在下也会非常欢迎的。而且,作为江苏政府的领袖,我愿意允许贵教在上海华界设立一座犹太会堂。”
哈同听后眼睛一亮。
在刘继业明显表露出了善意后,他也必须要有所表示了!
沉思片刻后,哈同硕大的身材动了起来,声音也变得更为尖锐:“听说总督大人最近准备筹划教育基金?”
“没错。”刘继业顺着哈同的话转换话题,心里却非常清楚对方的把戏。
哈同一合手,发出一阵响声,然后哈哈笑道:“正巧!我与夫人很早就想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来就想在爱俪园内设立两座学校专门传播中国文化……现在正好总督大人也愿意在教育事业中投入,不知道我能否有荣幸以我微薄的财产加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当中呢?”
“哈同先生愿意为中国的教育做出努力,在下非常荣幸能够接受您的援手!”
两杯威士忌再次碰撞在一起。
就像刘继业有求于哈同一样,对方也有求于刘继业。
哈同久在中国,可谓一个中国通。此人深知想要继续扩张自己的地产帝国、想要走出上海租界、染指中国的商机,势必要与中国的官府打好交道。此前他与清廷的不少高官都有往来,但是出于天然对落后的满清的不信任,他一直对进军江苏持谨慎态度。
辛亥革命后,由刘继业组建的新的江苏政府,这种完全跟上了时代脚步的新政府出现,令观望中的哈同嗅到了商机。
一个文明的、讲理的、而且又遵守西方游戏规则的政府,无疑是很好的合作对象。而目前江苏几乎空白的房地产开发,又如同裸露在露天的金矿那般,吸引着哈同的注意力。然而真正的决定,只是哈同在见到刘继业后的不久前才定下的。
哈同自是不会单纯地相信刘继业当真对犹太教有那么多好感,也不能排除对方只是说些好话而已。但是仅仅就刘继业愿意为了与自己合作而了解犹太教,从某种程度上就已表明出了对方的诚意。而愿意允许犹太人在上海华界建立会堂,无疑也是实质上欢迎哈同等人进入江苏的标志。
在这种情况下,哈同已明确了对方合作的诚意,进军江苏的不确定性已降至最低了。
而想要扩大自己的生意,进军江苏,那么哈同就势必要与刘继业这位年轻都督搞好关系。哈同知道,在中国,与官府之人搞好关系,就意味着行贿。然而刘继业并非旧式官僚,接触下来很明显发现这位年轻人深谙西方的政治手法、甚至连犹太教的习俗都知道不少,是一个‘现代’的政治家。此等人物,不是单纯用行贿就能解决的。
“五百万!”哈同竖起了五根手指。
“我愿意拿出五百万银元来注资教育基金,为中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哪怕知道哈同几乎富可敌国,其所控制的南京路地价翻了千倍,但是此刻听到这个金额数量时,刘继业也难免心中惊讶。
这可不是购买国债,还能有利息、最后还能拿回本金……这可是无偿捐献五百万出来……就连如今身价大涨的虞洽卿,一时让他筹集五百万现银也是做不到的。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而这位哈同,也着实舍得下血本、同时也意味着哈同认为与自己合作的未来能够赚到远不止五百万的数额。
表面上,刘继业自然要表露出极大的喜悦,不吝赞词地夸赞了哈同许多话,然后出于尊重提出了这笔巨款的用途:“原本,教育基金三分之一的金额会拿出来新建新的小学堂、三分之一金额改善现有的学堂并增添教材和扩大教室……最后三分之一用作赞助学生出国留学用……”
“但是现在,有了哈同先生您的慷慨资助后,我希望能够扩大留学生的数量!从明年,1912年夏天结束前,争取将江苏与安徽两省最优秀之六千名学生送出国外去!其中成绩最优的三千名学子去欧美各国,学习理科、工科、文科,学习西方的方方面面!剩下三千名学子,则送往日本求学东洋!”
“有了哈同先生的资助,我可以多修建五所小学堂、多修建两所中学堂和在江宁开办一所大学堂了!”
或许是被刘继业宏伟的教育振兴计划所感染,哈同情绪也异常高涨,两人就在爱俪园的亭内就留学计划展开了详细的讨论。
不知不觉中,时钟指向了午间十二点。
中国终于正式步入了民国元年。





大时代1902 第368章 浙
第三百七十章浙江
透着玻璃窗外望去,外面正下着淅淅小雨,使得原本逐渐往炎夏靠近的炎热气候顿时降温了不少。
这场春雨中,乡下的农户们欢呼鼓舞,期待夏季稻米能够有个好收成。城内的市民也在庆幸凉爽的日子又能多几天,免得过早进入炎热难耐的盛夏。而这场小雨又使得潮湿的气候再次降临在浙江省内。不单单是杭州,大半个浙江都被笼罩在这场不大却持续的小雨中。
雨水一滴一滴落在青石板上,一个人影穿梭在杭州寂静的街道上。
如今已是浙江都督府总秘书长的黄郛身形一贯的消瘦,留着山羊须,快步走过街道,一转角便来到了浙江都督府的后门位置。他无比熟练地拉开后门,一溜烟就钻了进去,不久就出现在浙江都督陈其美的书房当中。
“那宋某人如何了?”陈其美正在就着烛光仔细阅读一份报纸,见黄郛进来后头也不抬地问道。
此刻已是傍晚时分,天气阴暗,烛光在陈其美面前微微晃动,令其面孔有种阴沉补丁的感觉。
黄郛拍了拍身上衣物的水珠,抹了一把头发,上前半步低声道:“英士,那宋教仁还是顽固不化!硬是要在我们浙江大办拉选,根本不顾孙先生的意思!”
“如此啊……”烛光晃动了一下,陈其美的目光依然注视在报纸之上,只是‘咯嚓’一响,报纸封面却被两只手握紧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自从宋教仁‘重组’同盟会为所谓的‘国~民党’,又自任理事长,我就知道此人的狼子野心了!我们同盟会的理事长从来都只有孙先生,哪里轮的到他一个湖南小子说话的份儿!?现在他不单打着‘国~民党’的旗子到处招摇,挖同盟会的墙角,还不顾孙先生的反对要与那啥的统一党合作!!真是可恶!”
黄郛有些气急败坏。他之前奉了陈其美的命令来到宋教仁在杭州下榻的酒店,与这位来浙江竞选的国~民党理事长谈了一下午,要求对方在浙江竞选时要尊重孙总理的意见,和陈其美的意见,尤其是不要与一些与陈其美为敌的政党联合,却被宋教仁拒绝了。
“如此不识抬举的人,我真是第一次见到!”黄郛又上前了两步,来到陈其美身旁,语重心长地说道:“英士!此等小人,我们决不能轻视,也不能手软呐!”
“现在国~民党势大,若是让他们在浙江立了脚跟,对我们可是很不利啊……”
陈其美忽然合上了报纸,起身绕过黄郛,来到书架前沉思了起来。
低沉的声音在屋内响起:“宋钝初的国会行动我是不担心的……就算国会里面再怎样,他也只是一个没有刀枪的书生,只能依附他人而成不了气候。浙江也无所谓,本来我们就没有想过真的靠一个国会就能达成什么、他宋钝初想要玩国会,就让他去竞选就是了!”
“但是……”黄郛刚想说什么,却被陈其美回身打断道:“宋钝初真正让我忧心的,是他这样做下去,很有可能会动摇到孙先生的威望!现在国~民党内有许多许多的我们革命同志……若是不管不顾地让他们不断受到宋钝初的蛊惑,当真信了政党政治的话,我担心会动摇孙先生领袖的地位啊!”
陈其美表情严肃,甚至阴沉:“现在,国~民党内只知宋钝初、不知孙逸仙,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孙先生的领袖身份是怎样也不能动摇的!黄兴不可、赵声不得、宋教仁更不可以!!”
来到黄郛身旁,陈其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宋教仁最大的的罪行,是分裂革命和瓦解领袖之威信!正因如此,我们才必须要相处解决的办法来!”
“至于6月份的大选,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罢了!他宋教仁痴迷议会,就让他玩去吧!掀不起什么浪潮!昭甫,你要知道,革命想要成功,只有靠武力和暗杀!只有靠完全服从于领袖一人而已!!别的,都是虚话和空话!”
“空谈是没有用的。只有铁与血的暗杀主义,才能够挽救中国!”
“英士说的是……”黄郛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这个宋教仁该怎么办?把他……”
“不急……”陈其美摆了摆手:“还不是时候。杀了他简单,比杀一条狗难不到哪里去。关键是杀了他之后呢?杀人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啊!我们的目的,关键还是要重铸革命之魂!只有确定如何能够达到此目的,才是做出决定的时候……”
“……更何况,浙省之内,还有蒋尊簋这颗绊脚石在啊!”
提到如今在浙江与都督陈其美分庭抗礼,掌握了大部分军队军权的蒋尊簋,黄郛的脸色也难看了不少。
当初浙江光复时,出力最多的三方,光复会的李燮和、同盟会的陈其美和浙江新军协统蒋尊簋在光复后分别出任浙江都督、浙江民政总长和浙江军政总长。这三股势力中,光复会的李燮和根基最深厚,也最得名望,在光复杭州战役中又是率先率领敢死队冲入总督府、掌控了电报房后也是先一步通电全国,因此最终顺理成章获得了最高职位。
陈其美则是率领他从上海带出来的一干心腹参与到战斗当中,在三方势力中应该说是力量最弱小的一方,只是此人有股常人没有的狠劲,在杭州光复后运用了各种手段最终谋取到了民政总长的位置。
至于蒋尊簋,此人长期在浙江新军中任职,威望甚高。于浙江光复时,他作为浙江新军第二十一镇的协统,在杭州光复战役中最终率领麾下部队加入战斗中,并于战后作为军政总长成了浙江新军的实际掌控者。
在随后三方的政治斗争中,表面上势力最大、收获最多的李燮和成了陈其美暗算的对象。在通过各种手段最终迫使李燮和辞职后,陈其美成功接任浙江都督职位。如今摆在一心想统一浙江,操掌大权的陈其美面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实质上掌握了军权,与自己只是若即若离的蒋尊簋。
由于浙江省内一万多新军部队几乎全部掌握在蒋尊簋手中,这样的重要人物,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未表露出很强的野心、对陈其美也很客气,但是只是想到其可能具备的能力,就让浙江都督陈其美坐立不安。
相比犯嫌的宋教仁而言,蒋尊簋的重要性远胜之。
然而之前对付光复会党人屡试不爽的市井手段,在对付蒋尊簋时却没什么效果。相反,陈其美反而要注意自己的手法,免得逼得蒋尊簋狗急跳墙。毕竟目前虽然明面上他陈其美是浙江都督,但是浙江省内的实际力量对比中,拥有军权的蒋尊簋是占据了明显优势的。
而陈其美的优势则更多是在政治层面;他作为浙江都督又是同盟会的重要成员,与湖北、湖南和广东的联系都非常密切。
外部有江苏都督刘继业的威胁,对内还有宋教仁和蒋尊簋的压力,而最近陈其美还听说之前随着李燮和下台而惨遭失败的一群光复党党员并不甘心,似乎也在搞些小动作。
“听说王东等人,还留在杭州未走?”
黄郛想了想,回答道:“确实……自……李燮和辞职后,浙江的光复会也就形同解散了。大部分人都脱离,各自四散而去,不过还是有那么一小撮的人留在杭州,听说是准备重新组建光复党来,继续与我们斗。”
“哼!”陈其美冷哼了一声,不屑道:“不过是一群丧家之犬,不乖乖的滚出去,还痴心妄想?”
黄郛接话道:“听说组织者,姓王名东,也算是光复会的老人,也写过不少文章,是一个无治主义鼓吹者。”
“无治主义?王东?”陈其美眉头挑了挑。
“竟然会相信无治主义,真是何其幼稚啊!”陈其美曾在日本读过一年的书,接触了不少革命书籍,自然对无治主义又称无政府主义的这种当前在俄罗斯广为流行的革命理论有所涉猎。
只是无治主义所宣传鼓吹的无私、互助、拒绝威权、绝对平等这些,都与陈其美自身的观点格格不入。或许唯一二者共通的,就在于二者皆将暗杀视作达成自己目的手段的合理有效方法。
“不过是一群读书读傻了的酸腐书生罢了……”王东等人的活动并未引起陈其美的过多关注,毕竟此刻他还有太多其他事情需要处理了。此刻的陈其美,就如同置身于美艳绝伦的高塔之上,看起来风光,但塔身已经堆满了干柴,一丝火星都可能带来灾难。
在他这个浙江都督坐稳之前,怕是连一丝喘息机会都没有!
“不过……”然而陈其美转念一想,又吩咐了一句给黄郛:“此王东是何来历……昭甫你在提防蒋尊簋、准备宋教仁之余,也可以多加留心。这个光复党,终究也是需要消灭的……”




大时代1902 第369章 无治主义
第三百七十一章无治主义
“无治主义!!”
戴着眼镜,身材矮小的王东用力一拳砸在桌上,神态狂热地高吼了一句。
同样的窗外春雨绵绵,在一间有些破旧但是非常隐秘的民宅内,王东与十一名同志共坐,每一个人的情绪都显得异常高亢!
“无治主义!”在场众人回声。
随即,一个年纪不大,长得清秀婉约,身材修长挺拔,梳着两条粗粗的辫子的少女站了起来,英气逼人,用清脆的声音振臂高呼道:“同志们!现在浙江大局已经完全被陈贼所控制!我们光复党人用鲜血换来的革命果实被无耻地窃夺了!陈贼名为都督、实为汉贼!名为革命、实为*!他在浙江肆意贩卖鸦片、欺压民众!可怜民众随我等革命,未享到半分自由之福利,反而尝尽更劣于满清之*!”
“同志请看,这窗外之杭州城,被陈贼糟蹋的乌烟瘴气、民众疾苦不堪,陈贼不仅不废除满清鞑虏之苛捐杂税,反而变本加厉向民众索要所谓光复饷!此等贼子,窃据高位,是我等革命者之寇仇!不赶走陈贼,浙江民众永无出头之日啊!”
这少女一说完,室内就响起了猛烈的掌声。
坐在少女旁边,与她有着相似打扮,连脸上轮廓也极为相似的姐姐也站了起来,高喊道:“妹妹说的对!李柱中胆小怕死,竟为陈贼暗杀手段所恐吓,懦夫地放弃了都督位置!辜负了我们光复党人的牺牲、使陈贼在浙江独大!”
“现在浙江上下,能够解救民众于水火、能够驱逐陈贼者,只有我们这些还忠于革命之理想的光复党人了!大家都要团结一心,与陈贼一决生死!光复浙江!光复中国!”
又是一阵哄然掌声,在场众人都纷纷站起来表明态度,一个个都是慷慨激扬的模样、一个个都发誓将生死视之度外。
此时,王东再次站起,他个头虽然不高,确实在场众人中最有激情者,用嘶哑的嗓子高喝道:“同志诸君们!大家都要牢记!时至今日,我们光复党人之革命,必须是无治主义!”
“无治主义!”众人齐声高呼!
“大家都要记住!不光是我们浙江有陈贼,在全中国,有数不清的陈贼!这些贼子假借革命与自由之明目,为其实际强权*之本质遮掩!我们光复党人反对一切之强权!主张绝对之自由!盖因强权违背人类互助的本性,扼杀人类的自由,而人类若想获得幸福,则非拥有绝对之自由不可得!”
“待打倒了浙江之陈贼,我们还要冲出去!去打倒全天下之贼子!真正建立自由无治主义之革命中国来!”
“人人平等、人人自由、天下再无争端……若想达到此幸福阶段,只有无治主义而已。”作为众人当中最杰出的理论家,王东此刻轻轻推了推眼镜,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巴枯宁说过,家族是万恶之首、是进化之障碍物、是阻碍我们人类实现互助博爱天性!是使我们人类不得幸福的关键原因!腐儒鼓吹之三纲五常、父权和夫权就是*强权,使得子女和妻子沦为彼之奴隶!因此,我们光复党一定要废除它!把它扫入封建的垃圾堆中!未来的中国不应有一个一个的小家族存在,而是必须所有人将所有人都视作平等地朋友去互助!打破枷锁、打破壁垒,真正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王东看着在场的同志露出赞同的神色,尤其是尹氏姐妹更是用力点头,他更觉兴奋:“还有!克鲁特泡金提倡取消货币和私有财产!因为金钱使人产生*、诱惑人类偏移了互助博爱的本性,是罪恶的!一个理想社会,应该是大家各取所需,物资都公平公正地分给有需要的人。因此,我们革命成功后,一定要废除私产,推行财产公有!”
此时,年轻的光复党成员裘绍亦站起来高呼道:“还有宗教!还有法律!还有军队!还有监狱!这些不自然、非人性的道德都必须要铲除赶紧,才能够让我们人类和善友爱之天性发挥!”
“实行互助博爱,把一切不自然的道德废弃,而以人类天然的道德亲爱享乐,这就是我们必须信仰的革命”。
1...153154155156157...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