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做皇帝那些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小竹窗
李沅隆道:“而今不得已,先行发丧为上,再不然……”
韩尚齐见到李沅隆脸上的狠色也是一怔,以往李沅隆在朝中的形象还是温和谦卑,远没有眼前的狠辣。他听李沅隆的意思,既然赵康玥已经半死不活空有一口气在,倒先不如直接“弑君”一了百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我做皇帝那些年 第51章 天子驾崩
雍城城门戒严,就算朝廷并未公告详情,城中百姓仍旧能感觉到风声紧迫,清晨开始东城大营人马自东邯门进城,城内兵荒马乱。&【//小说 更新快 请搜索】朝廷大臣皆都聚集在各自衙门内等候皇宫指示,尚书台并未收到风声,两丞府也未有任何动静。却在此时有个谣言已在朝中散开,说是天子临终,太子即将继位。
最初时消息仅在很窄的范围内传,但因皇宫消息不通畅,再加上城中兵荒马乱人人自危,消息便愈传愈烈。起先只是说天子在病榻前传位于太子,后来衍生出皇帝委命辅政大臣的说法,而且逐渐为中上层官员所证实,而后谣言便一发不可收拾,但所传根本在于继位者为太子而非建王,之后更有太子被软禁和出城两个说法。但随着东城大营人马进城的消息落实,更多的人倾向于太子被囚,而左丞府倒行逆施准备篡位之事也在官员甚至是民间百姓中传开。
越在大事发生时谣言越容易传播,等消息传到有心人耳中,再将事情呈报到皇宫中时,谣言已遏制不住各种版本漫天飞。李沅隆和韩尚齐尚在尚书阁等候消息,听到风闻言事官员呈报的民间谣传,李沅隆当即站起身道:“将以讹传讹之人皆都拿下法办,着刑部严加问罪!”突然想到如今皇帝尚未驾崩,而他虽为左丞,但负责的却是审核政令,发号施令有越权之嫌,回头望着韩尚齐道,“大将军以为如何?”
韩尚齐道:“陛下临终,朝中有流言在所难免。陛下尚在你我辅政之责尚不能履行,朝中大事皆都需尚书台全权负责,当下该与胡太傅商议,与他作出妥善安排。”眼下韩尚齐和李沅隆,一个是负责兵权的大将军,一个是左丞,虽然韩尚齐有赵康玥的授权征调了东城兵马进城,但在朝廷政令之上非需要尚书台来下发六部不可,胡袁明昨日被委以中书令,虽然也无下达命令的权力,但却可在临危时审核左丞府上呈天子的奏文,等于是不过天子审核关卡便可代天子发号施令。
赵康玥本非皇室正统,在他夺权之后很注重收拢权力,虽然两丞府保留,但两丞府只有议政而无参政之权。李沅隆身为左丞,很清楚朝事,只要赵康玥一时没咽气,他就不能作为顾命大臣出来主持大局。
本来与胡袁明商议并非难事,但他本身与儒学派出身的胡袁明便有芥蒂,眼下作为五名顾命大臣之一的胡袁明与周兴走的很近,明显是不给他面子,他恨不能在时局平稳后立时将这个惹眼的老顽固铲除掉,现在让他去找胡袁明商议,他倒宁肯越权直接下达政令。李沅隆道:“事急从权,陛下垂危,朝事总需要人主持大局。眼前城中流言蜚语皆都对储君不利,再不做决断,恐受其乱,不若马上处置,令城中戒备,再将传谣者法办!”
韩尚齐稍微想了下,说道:“既如此,李左丞还是与司马右丞商议过再做决断。”
李沅隆点头同意,有左丞有右丞同时定下城中戒严政策以平息流言,虽然没有经过帝王的御批,但非常时期下面也不敢有任何妄论。李沅隆当下便要让人去传右丞司马举进宫,却见席公公一路小跑过来,等席公公站定还抹了把眼泪,道:“陛下……陛下宾天了。”
李沅隆先是愕然,很快脸上露出些微的喜色,随即喜色被掩盖,但还是松口气道:“马上安排发丧之事,去传太后和新皇陛下前去正殿,召百官进宫!”他已经迫不及待要扶建王赵邵宁登基,等了这么久,原本以为是大石落定,可偏偏太子突然离城,本来太子无兵无权不足为虑,却因一些变故令楚军和涪陵军两路人马胁迫京师,此时更是要急于将建王扶正,而将太子篡位之名落实。
韩尚齐道:“如此是否太操之过急?”
李沅隆用疑窦目光打量韩尚齐,虽然从昨日开始,这对儿女亲家之间算是亲密无间,但李沅隆终究不相信韩尚齐。李沅隆自问手上有兵有权,不但城防自中门将军之下都听他号令,还有东城大营的人马归他驱驰,本来领兵大权可以委任于他而不是韩尚齐,现在关键时韩尚齐突然质问,令他心生反感。李沅隆忍住心头火气,道:“此时不急,更待何时?这就派人去通传百官!”
韩尚齐虽然能理解李沅隆让建王登基的急迫,但心中总觉得不妥,眼下御林军、城防两处兵权都在他控制之下,东城大营的人马也进城,据李沅隆说也可信任。照理说兵权在手,还有天子的遗诏和左丞府的人脉支持,建王登基势在必行,可有太子离城不稳定的因素在,以他年老之后的老成持重,自然觉得应该稳妥为上,先将各处环节落实再行新皇登基仪式为上。但李沅隆脸上已经换上大势已定后的傲慢,根本不停他劝解,与之前事事跟他商议的态度大相径庭,也是韩尚齐所未预料到的。
在五名顾命大臣中,虽然韩尚齐居于次席,李沅隆居于其四,但眼下还是由李沅隆做主,韩尚齐并未有太多抵触。李沅隆先是安排人前去朝中各衙门传召百官进宫,同时传在京师所有有爵禄的王公贵胄进宫,二人却是要先去帝王的寝宫先行证实天子宾天的消息。等他二人到寝殿之前,太医院的御医皆都在,李贵妃母子都在里面,赵邵宁哭的声音很大从外面便可听到。李沅隆和韩尚齐马上进内,在确定赵康玥的确是咽气之后,韩尚齐心中终有君臣不舍之情,而李沅隆却不拘礼,马上对一旁怵然的妹妹交待事情,让她在御林军护送之下前去皇宫正殿,举行简单的登基仪式之后再行发丧。
李沅隆想的很周全,若是提前发丧再传召百官进宫,百官中难免有异心者会提前将消息泄露出城,会令城外的太子等人查知而在城中作出安排,可等在百官面前将他外甥赵邵宁皇位扶正之后,就算消息再泄露已无关痛痒,只要有赵康玥的遗诏,以及五名顾命大臣的众口一词,就算太子身上有一千张嘴,也只能落得个篡位的逆名。
席公公匆忙进来,边啜泣边道:“左丞、将军,韩统领在外求见。”就算席公公也心知按照顾命大臣的排序应该是韩尚齐在前,眼下在称呼上也要将李沅隆排先。
李沅隆点头道:“来的正好,着令御林军韩统领亲自护送新皇陛下和太后前去正殿!”说着拉跪在**榻之前哭喊不止的赵邵宁一把,低声道,“陛下节哀,还请更衣前往正殿,以防奸佞作祟!”
赵邵宁哭喊道:“我不去,我要在这里陪着父皇!父皇……“嘶喊之声在寝殿之内回响。
李沅隆眼看这外甥太顾念父子之情,心中有些恼火,却赶进对李贵妃使个眼色。李贵妃上前拉起赵邵宁,母子牵手走出寝殿门口,作为御林军统领的韩洛却是亲自带着御林军侍卫在外候命,此时的韩洛一脸肃穆无任何其他表情。跟出殿外的李沅隆对韩洛微微点头,道:“有劳韩统领。”
“末将定不辱命!”韩洛上前作出恭请之状,扶赵邵宁和李贵妃上了銮驾。在一众小太监和宫女簇拥,大队御林军侍卫的护送下,銮驾起行往皇宫正殿方向而去。
李沅隆目送銮驾走远,才回寝殿之内,韩尚齐仍旧对着宾天的帝王暗自垂哀。李沅隆道:“韩将军等甚,还不速速往皇宫正殿去?”
韩尚齐道:“左丞是否该先请礼部过来酌定,再行助少主登位?”
“韩将军到现在还这般迂腐?难道韩将军心中还向着城外那奸邪不成?韩将军,大局为重!”李沅隆满面狠色,好像韩尚齐敢说个不字,马上就要让人将韩尚齐拿下问罪。虽然韩尚齐也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却也没想到李沅隆翻脸不翻书还快。
韩尚齐长长叹息道:“既如此,一切由左丞做主!”
连其他三名辅政大臣都未通传,便将已经是“先皇”的赵康玥遗体留在寝殿内,连孝服都来不及穿,只是扎上象征性的白色头巾,便往皇宫正殿方向而去。




我做皇帝那些年 第52章 瓮中捉鳖(上)
临近午时,雍城丰乐侯府,得知李信逃走的消息后周兴勃然大怒,后李信露面被捉,周兴才未问罪于胡袁明。周兴原准备进宫,方得知白世宁的楚军投靠了太子,随后东城大营的人马进城,令他觉察事态紧急,马上让人请胡袁明过来商议对策。
“……皇宫内不透任何消息,城中流言多不胜数,眼下眼看无法弹压,侯爷此时不是应该下令全城戒严?兵马进城,离雍城大乱不远矣。”胡袁明怎么说都是文臣,在眼前境况下他所能提出的建议只是让全城戒严。但他不知眼下虽然五名顾命大臣中以周兴居首,但实际兵权并不在周兴手上。周兴倒是与景惠营中军统领左东禄关系紧密,在赵康玥二十年前登上皇位后,有很长时间景惠营是由周兴把持,之后几任统领多少都算周兴的嫡系。
周兴沉色道:“这就进宫,去请奏陛下。”
说着二人便要出府门,却有从吏部衙门匆忙而来的属官快步跑来,到二人跟前站定后急道:“尚书且先回府衙,宫中召集六部官员进宫,说是有大事发生。”
胡袁明神色一怔,望着周兴道:“莫非是陛下……”
周兴迟疑半晌,面带忧色道:“若陛下宾天,眼前尚未发丧便召集百官进宫,于理不合。这到底要作何?”
胡袁明急道:“侯爷,这不明摆着的,宫里的贵人想早些令建王登基,现在陛下恐怕已经……侯爷我们还是快些进宫,若去迟了只怕会为贼人所趁,您可是陛下钦命的首席辅政大臣,可别为左丞府篡权,外戚当政你我和朝中百官都要遭殃。”
周兴气的将拳头握紧,现在李沅隆跳过他这个顾命大臣之首,与韩尚齐一个掌文政,一个掌兵权,是要将他架空将顾命大臣的五卸其三。李沅隆我行我素所针对的分明是他跟胡袁明,胡袁明本就为李沅隆眼中钉,而他跟李沅隆关系也称不上好。周兴对身后的随从吩咐道:“立时拿我的手令往城外景惠营,与左统领,令他进城勤王!”
随从讶异道:“侯爷,如今城门戒备,兵马恐难进城。”
周兴怒道:“李信昨日在北门之下被擒获,如今尚不是被拘禁中?与他一道往北城门,令景惠营人马从北门入城,若中门将军敢有阻拦,格杀勿论!”
周兴的话说的极为果决,好像中门将军韩跃齐在周兴眼中不值一提,连旁边的胡袁明都清楚韩跃齐早就投靠了左丞府,周兴此举等于跟左丞府撕破脸皮,而且也将代表周兴准备以武力来弹压城防人马。胡袁明道:“中门将军毕竟为陛下委派,侯爷是否太鲁莽了些?”
周兴冷笑道:“左丞府准备大权独揽,何曾将你我放在眼中,就许他调东城大营人马进城,而不许景惠营进城?一个小小的中门将军,真就放在本侯眼中?”
眼前周兴脸上的狠毅之色令胡袁明有几分惧怕,也是这些年周兴圆滑世故经常与人笑脸,加上基本不再管朝中事,才会令人忘记当初赵康玥登基可是以周兴为首功而封侯。赵康玥也曾自夸,他文有周兴,武有韩尚齐,计从白世宁,这三人是他的股肱之臣。这些年来,白世宁南去湘楚,韩尚齐赋闲在家,而周兴则不问政事,李沅隆崛起之后人人归附,竟忘记周兴曾乃是无冕之相,执掌朝政多年。
随着周兴的调令一下,丰乐侯府亲卫策马往北城门而去,周兴看着皇宫的方向,道:“既然想闹,便让他闹下去!”他却未言明在说谁,胡袁明立在旁边不敢有任何议论,他能觉出,原本周兴是站在建王立场上准备遵从赵康玥的嘱托辅助少主登基,但前提是周兴作为顾命大臣之首,眼下李沅隆想跳过周兴大权独揽,周兴当是遵照赵康玥“不得令外戚独大”的遗命,顺势扫除李沅隆。
袁明问道:“侯爷到底准备如何?”
周兴道:“陛下之命不可违。只要左丞一党铲除,太子不用自危本侯自有办法令他归心于朝廷,到时遵照陛下遗命将太子封王,可保京师安定。”
胡袁明苦笑道:“恐非易事。”眼前太子兵马在城外,就算周兴真的能通过收拢兵权而将李沅隆铲除,周兴也很难辅佐建王登位。胡袁明很清楚这一点,但又知道周兴一向有勇有谋,在这等事关权力更替的关键时刻,他全然以周兴马首是瞻,就是看准周兴能主持大局。
周兴马上让人备好轿子,与胡袁明一同进宫,眼前皇宫之中即将举行建王登基的简单仪式,之后便会诏告天下,周兴不想在这次权力交接中落于下风,那只会令李沅隆阴谋得逞。二人刚到宫门之前,皇宫戍卫非常严密,胡袁明提醒道:“如今御林军尽在韩氏父子所掌控中,侯爷此番进宫怕有危险。”
周兴冷笑道:“谅他无如此胆色!”不做迟疑马上进宫。
进到宫内,皇宫戒备重重,御林军兵马自宫门之前开始便设下重重关卡。周兴仍旧大步而行,到皇宫正殿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准备进大殿听候消息的文臣武将,但到此时正主一个都未露面,百官交头接耳,都不知发生何事。在这些人中,很多人都是昨日进宫参加建王大婚的观礼之人,周兴四下环视,却是未发觉其他三位辅政大臣的身影。
“侯爷,是否前去陛下寝宫探望?”胡袁明心下警惕,现在别说李沅隆,连韩尚齐和司马举这两位顾命大臣都不在,他跟周兴在此有些势单力孤。虽然周兴已经调兵马入城,但兵马能否进城遑论,就算兵马进城也未必能控制的了皇宫局势,留在宫门前等于是给李沅隆机会。
周兴却是目光灼灼打量着殿门方向,好像是察觉到什么。
周兴正觉有异要转身而去,突觉得一个身影拦在身前,周兴抬头打量着拦下他的御林军统领韩洛,道:“韩统领这是作何?”
韩洛道:“国舅既然进宫,不得轻易离去,要等殿前将朝中大事宣召,国舅方可出宫。”
周兴冷笑道:“本侯乃是陛下委命的顾命大臣,韩统领如此可是要僭越谋逆?”
韩洛不多废话,一摆手便出来十几名亲卫将周兴去路堵上。周兴正要发作,却在此时皇宫正殿之门打开,一名传令太监出来高喊道:“百官进殿!”
周兴回头看了眼,仍旧没看到韩尚齐和李沅隆的身影,那就是说现在一切尚未落定。眼下韩洛挡住去路,周兴不与其理会,转身与百官一同进到殿内。等百官立稳,却都是回头看着殿门的方向,御林军数百名侍卫将宫门前重重围困起来,百官想再出门不易。胡袁明急道:“侯爷,这当如何是好?”
周兴微微摇头,未置可否。此时李沅隆和韩尚齐才一前一后来到皇宫正殿门前,当李沅隆看到正殿前御林军的安排,对韩洛满意点点头,像是很赞许。可当李沅隆进到正殿内,未见到本该已经在玉阶龙椅前就坐的李贵妃和建王,才察觉到有异,等他转过身时,韩洛却是抽出佩剑,百多名御林军士兵鱼贯而入,于两侧散开,将大殿内的百官困于中央,刀兵相向。




我做皇帝那些年 第53章 瓮中捉鳖(下)
李沅隆闻言勃然大怒道:“韩统领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对本相说话。你口中的陛下,是哪个陛下,要造反不成?”说着扫旁边的韩尚齐一眼
韩尚齐怒喝道:“孽子,还不退下?”
韩洛神情冷漠拒不遵从。却在此时,苍老而平缓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李左丞口中且有两个陛下不成?”
所有人将目光落在正殿门口,一名老臣缓步而进,不少人认得他正是御史台御史方鹤信。方鹤信一身麻衣孝服,比之李沅隆和韩尚齐头上仅扎白布更显肃穆庄重,很多人心中一沉,这应预示着皇帝驾崩。但皇宫至今未发丧,百官皆已到此,于大礼不合。方鹤信与李沅隆本为一党,李沅隆为御史尚为方鹤信所荐,李沅隆升任左丞后与方鹤信过从甚密,此等情况着实出人预料。
李沅隆怒目相向:“尔不过小小御史,敢口出狂言!御林军何在,将方御史拿下!”话语气势虽足,但话音落却无任何人听命上前拿人,李沅隆扫视当场众人,但见方鹤信孑然而立大有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变色的气度。方鹤信于江陵一战后回朝颇受皇帝青睐,私下都曾揣度将来都御史的职位非方鹤信莫属,眼前方鹤信便以谏官不屈傲骨而立,李沅隆无计可施。
方鹤信道:“礼部尚书何在?”
从百官中走出身形消瘦的老臣,是礼部尚书景胥,恭敬道:“方御史可有赐教?”
方鹤信道:“敢问景尚书,按武靖朝典制若遇国丧,该由何人主持治丧大礼之事?”
“这……”景胥心头惊愕,天子驾崩作为礼部尚书竟未收到任何风声,他只能照本宣科,“由先皇委命,或由新皇委派治丧大臣。”
方鹤信道:“本官乃新皇钦命治丧大臣,百官听令!”
方鹤信昂首举起一道御旨,在场百官不明就里皆都不跪。李沅隆突然大笑道:“如此荒唐,陛下临终废赵济太子位立建王为太子,如今太子尚未登基,何来新皇?”
“本官且有新皇委命御旨,李左丞口称先皇废太子,可有遗诏?”
李沅隆一惊,他虽列于五名顾命大臣之列,但位列其四,赵康玥遗诏是交给周兴保管的。可在之前李沅隆急于将赵邵宁扶上大位以正视听,顺带也是想趁乱打压周兴令其做不成首辅大臣,便擅作主张调兵入城,根本未与周兴有过任何商议。李沅隆望向周兴,却在此时一个婀娜身影从人群中走出来,喝道:“李沅隆大逆不道,假传先帝御旨,将其拿下!”正是身为长陵君的长公主赵苑瑜,而周兴立于赵苑瑜身前,根本没有给他遗诏的意思。
李沅隆原本还是气定神闲以为不过是几个狂妄之辈想搅乱局势,到此时他才感觉到危机降临,眼下他虽有东城大营和城防人马,可远水解不了近渴,皇宫戍卫毕竟为韩洛所把持,而之前他将李贵妃母子交给韩洛护送,他已经意识到二人可能已为韩洛所转移别处。李沅隆有些慌张看了在场的亲信大臣一眼,没一人敢上前为他说话,就连韩尚齐同样哑口无言,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李沅隆身上。
“太子驾到!”随着门外太监的长喝,鼓噪的大殿登时鸦雀无声。在李沅隆惊异目光中,原本应该身处在城外被定为叛逆的太子赵济,一身孝服走进殿门,跟在赵济身后的除了御林军将士,尚有楚军主帅何崇喜及朝中一众老将。
百官皆都俯首,而作为眼前一切事情主导的我,则好像局外人冷眼旁观缓缓步入大殿之内。赵苑瑜便好像护驾者一样挡在我身前,高声道:“新皇驾临,何人敢有不从?”
方鹤信作为先露面的治丧大臣,先行叩拜,口称“天子”。百官多有犹豫,但在见到御林军统领单膝跪地行礼后,有许多看清楚形势的大臣下拜,从零星至多。我走上前,看着仍旧立着的丰乐侯周兴,伸出手在他面前,一脸温和之色道:“国舅为先皇委命顾命大臣,无须大礼,却不知国舅是否愿拨乱反正,为朕扫清奸佞?”
周兴脸色怪异,想来在他进宫之前是不会料到我出现在此,眼下雍城内兵荒马乱,楚军兵临城下,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城外楚军之时,我却瞒天过海出现在皇宫内,除了令李沅隆所作付诸东流,连周兴调兵入城稳定大局的计划也不能奏效。周兴手摸到怀中赵康玥废太子立建王的诏书之上,迟疑半晌,我的脸色比他想象的更要冷毅,若他不肯将遗诏相与,眼前的御林军将士会将他连同李沅隆一并拿下。我已宣称他为赵康玥所委派顾命大臣,与他名与贵,他是要继续我行我素还是与我相安无事,全在他一念之间。
周兴无奈闭目叹息,将怀中遗诏拿出举过头顶,跪地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当我拿到于我登上皇位最大阻力的传位诏书时,心头大石总算稍微放下,但我还不能放松警惕,虽然周兴迫于形势屈服于我,但眼前雍城之内我所能控制的只有皇宫。我已下令让韩洛将皇宫各宫门紧闭,早先入城的东城大营人马还有城门各处的城防人马随时都会杀奔皇宫,相比而言周兴从北城门调入城内的景惠营人马威胁更大,毕竟东城大营的人马仅在南城城郭,要杀奔皇宫尚要过内城城门关口。得周兴相助,或可免去一场兵灾。
“国舅请起,朕虽得父皇遗命继承大统,但国舅为三朝老臣,将来还须国舅指点。”我很礼重将周兴扶起来,周兴脸上并无感激隆恩之色,反倒有种无奈的苍凉。他之前所算计的都是跟李沅隆争夺首席顾命大臣权位,要遵从遗诏辅佐少主赵邵宁,却偏偏忽略了被隔离在皇宫权力争斗之外的我,如此失策且非他之过,量他老谋深算又岂会料到我会放着大军在城外,冒着重重危险进城到皇宫里来,夺皇室正统之名?
李沅隆见大势已去,紧忙叫嚣道:“韩大将军,你乃是陛下钦命殿前都指挥使兼顾命大臣,眼前奸邪篡位,还不领兵勤王?”
眼前的韩尚齐沉浸在被儿子背叛的恍惚中,且他只有空头殿前都指挥使的名头而无实际兵权,眼前皇宫戍卫皆都在韩洛之手,他又能有何作为?
我环视当场,除了少数李沅隆的嫡系之外,其余连同早前投靠了左丞府的将官也都俯首,我已没必要再对李沅隆客气。我喝道:“左丞李沅隆,罔顾先皇恩典,于先皇宾天后秘不发丧企图篡位,实乃大逆不道。来人,将此贼拿下于殿前问斩!”
李沅隆没想到我在控制局势后会马上痛下杀手,他原本还奢望我以往所标榜的仁慈暂且放过他一命,令事态有所转机。就算我心中不愿造杀戮,但眼前城中兵祸未除,留他就是要留有后患,岂能容他存活于世。李沅隆身单力孤,连身边的韩尚齐都帮不了他分毫,他本还想夺侍卫的长剑上前来跟我拼命,却被韩洛一剑刺穿了脖颈,血洒宫廷。
1...1617181920...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