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平凡的明穿日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宁小钗
原本他就有了打算,等朱棣试探自己的时候,自己立刻婉拒他的招揽,继续加深对方的印象。因为他并不准备现在就投靠过去,毕竟距离靖难之役还有好些年呢,何况自动送上门去大表忠心,人家也得敢收才行?朱棣那是什么样的人?
适度保持和朱高炽兄弟俩的良好交情就足够了,等风云突变的时候再说。可是经此一事,他察觉到朱棣已经记住了自己,如果今后朱棣有意要用自己的话,就会悄无声息的作出安排,那时就恐怕是身不由己了。
用脚趾头来猜测,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所谓的密谍,就像电视剧中的那样,潜伏在京城收集情报,一想到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徐灏就觉得慎得慌。
风险太大貌似不值得去以身犯险,唯一摆脱的方法就是尽快远离金陵。徐灏心思电转,脑海中不其然的出现了那张清丽脱俗的美丽容颜,心里幽幽一叹,感慨到底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没有朱棣父子撑腰的话,自己根本没可能娶到她。
成长踏入社会的代价,就是会自动陷入一张无形的人事大网,不管你怎么挣扎,你都会惊讶的发现,必定会牵扯到和你有关联的人和事上。
后世有句名言,既然躲不过那个啥,那就干脆闭着眼睛去享受吧。徐灏决定闭上眼睛,他有预感朱棣一定会选择自己,因为历史可以明鉴,雄才大略的枭雄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用之人的。
权势是一柄双刃剑,既让人趋之若鹜又令人深感厌恶。这一刻,沐姑娘的动人身影逐渐在脑海中慢慢淡去。
再睁开眼时,徐灏的眼里已经没有了半点留恋。
不过回到住处的徐灏还是高调的把沐姑娘的笔迹亲自珍藏,一脸的喜气洋洋,许多丫鬟下人都瞧见了。
然后徐灏绞尽脑汁的想了半天,作了一首打油诗,觉得不美给撕掉,厚颜无耻的写上了些东西,都是当年为了初恋而用的,想忘都忘不了,让秋香送去算作回礼。
当天夜里,朱高炽父子低调的离开了徐府别院,一同离去的还有蒲城郡主朱巧巧。
缓缓行驶的马车里面,沐凝雪静静望着黑暗的窗外和满天的璀璨群星,一轮弯月高悬天际,也不知天上银河两端的牛郎和织女是否依然在苦苦等待着七夕的再次到来,那满天的喜鹊如今又在哪里?
不知不觉,沐凝雪再一次喃喃自语道:“一个是阆苑仙葩,白雪无瑕;一个是凡夫俗子,前世今生;前世人人都道金玉良姻,俺偏偏只念水雪前盟。恨只恨天意弄人,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夜夜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立誓来生举案齐眉,至死无悔!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上了她?若说有奇缘,又如何接近于她?
莫不是终究一个枉自蹉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晶莹的泪水无声无息的悄然滑落,佳人痴痴想象着那一段美好而又绝望的前生爱恋,不停地追问自己难道真的完全忘却了么?
纵使沐凝雪有着满腹才华,可又怎生禁得住曹大家一生心血写出来的一首枉凝眉,一首改良版的误终身?还有某个无良家伙专门针对多愁善感的年轻妹纸,之集玄幻,悲剧,言情,宿命于一体的词小说呢?
带着一肚子的伤感和疑问,可怜的沐凝雪惆怅离去,无疑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徐灏这个名字将满满的占据她全部的心。
而造了大孽的徐灏还犹自觉得写的少了,一样看着天上的那个月亮,后悔情节应该编的更加跌宕起伏,轰轰烈烈才好,起码得有梁祝的结局那么神话,当时怎么就没想到蝴蝶双双飞呢?真是白瞎了自己那么多年的影视经验。
忽然,徐灏睁大了眼自言自语道:“真是巧了,我的初恋名字里也有个雪字,难道老子天生和雪有缘?”
有心再接再厉,既然妹纸是个文青,那就继续以一支秃笔直到彻底攻陷对方的芳心为止,徐灏转身又苦苦构思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两眼通红的他才得知佳人早已是人去楼空。
失落的徐灏情绪无从发泄,无趣的随之告别了徐家别院,独自一人去了自家的田庄住下,打算学学诸葛孔明隐居避世,等着有心人也来个三顾茅庐。
金陵附近自古以来乃是有山有水的风水宝地,兼且这几年风雨调和,山光应水,水色连天,村子里民风淳朴,乡人和睦,自由自在的徐灏一时间有些流连忘返。
三秋是一年之中农家最忙苦的时候,黄灿灿的丰收季节,稻子和棉花等很多种谷物都熟了,徐灏不顾自家管事的劝阻,随着村里的百姓一起在田地里收割稻子。
农活无疑是最辛苦的,收完稻子,还要继续耕地种上麦子,割黄黑豆,打一切粮食;垛秸秆,摔稻穗,就算持续个昼夜,村里人也还忙个不停,所幸太平丰盛的时节,即使再累也心里快活。
十月初一徐灏被乡亲们一致推举为村里的祭酒,这在乡下可是很荣耀的好事。
徐灏没推辞,率领全村人一起敬天敬地,感谢土神,整个仪式下来,就算是对于一年来的农事做了个完备交代,
这一住,不知不觉秋天眼看就要过去了。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三十五章 隐居
黄叶丹枫,满平山万千紫绿。映湖光山水相连,落霞孤鹫。沆瀣天风驱剩暑,涟漪霜月清于浴。
十月中旬,各家各户开始上缴租子,一担担新打的粮食送入徐家谷仓。徐家对待佃户一向很宽厚,今年年景好,家家都有很多剩余,足够过上一个好年。
很快官府派人来收走一部分的秋税,分为粮食和布帛两种,村里家家都必须种植桑树以用来织布,又张榜分派今年的劳役,里长组织村里的男丁挖了十天沟渠,兴修水利。
有一件事令徐灏很震动,村里超过七十岁的老人,每个月都有官府送来的米面等食物,而且村里人人皆非常的敬老,有那不孝顺的子女,一经邻居检举轻则重罚,重则充军流配。
明朝的农民一年到头都不得闲的,刚刚完成今年的劳役,就得开始准备储存各种粮食,把旧粮卖给商贾或者用来做酒。大栏里养的猪因伙食好肥肥的,有的宰杀有的继续养着,大群的羊或卖或留。
至于成几十上百的鹅鸭,也不用自家喂它,清早全都放出去,等到了傍晚,着一个人到湖边一声叫唤,那些鹅鸭都是养熟了的,听惯了人的声音,拖拖的都跟了回家,数一数,一只都不带少的。
家家院子里都晾晒着腊肉,腌鸡,咸鱼,剥了皮的兔子等野味。墙根下的坛子里装满了咸鸭蛋,鸡蛋都拿去换钱了。
户户石台上晒着小螃蟹,虾米。各家的树上和山里结满了核桃,枣儿,柿子,栗子,桃子等,打下来等晾干了放起来留着慢慢享用。
此外还晒着葫芦,冬瓜,茄子,豆角,椿芽,黄花等蔬菜,晾干了后放着过冬,乡亲们还忙着把不成材的树木砍倒,烧成木炭堆放在柴房里储存,看似依然忙碌,其实比之农忙时要悠闲很多。
徐灏每天日头露红的时候起来梳洗,练练不着调的拳脚,吃上一杯暖酒,来三碗溪中甜水做出来的绿豆小米粘粥,拿到面前一阵扑鼻的香,雪白的连浆小豆腐伴着葱花,吃的饱饱,穿上一件厚厚的棉袄出门。
有时随着里长增长见闻和处理村里琐事的经验,有时满村子里到处串门,请教长者些农事上的问题,全都记在心里。有时村里来了说书艺人,徐灏就和大小孩子一起蹲在村广场,听些“莺莺小姐夜会情郎”,“唐王游地狱”,“赵子龙单骑救主”。
乡下的生活单调而充实,徐灏的爹娘对此乐观其成,几个月来徐灏从未从家里讨要过一文钱,也没有惹出一件麻烦事,即使将来没有什么出息,也肯定不是一个败家子。
大姐时常来信,信中说一些家里发生的琐事,比如蒲城郡主选中了大哥徐汶,上个月已经订了亲,等来年成了亲后,就要送二姐北上秦王府,给秦王世子做个嫔妃。
受到此事的影响,二哥徐济开始发愤图强,搬到京城国子监去了,立志寒窗苦读个三五年,参加科举。徐灏猜测二哥是打算等出人头地后,娶一个身份不亚于朱巧巧的官宦千金,也挺好的,起码有了目标有了理想。
鹤寿侯张家请了媒婆找上门来,据说张德一心一意要娶绿竹为妻,鹤寿侯张翼夫妇起初不同意,架不住儿子整日里在家里大吵大闹。
老太君对此欣然应允,下个月就要订亲了,正好最近老四徐淞在外面闯了不少祸,就打发他前往北平送信给三叔,告知女儿的喜事。
此外其他姐妹也开始物色合适的人家,但大姐信里只字未提自己的未来,字里行间有着淡淡的哀怨。徐灏轻轻一叹,因为朱高炽的缘故,谁敢把大姐给嫁出去?此事令他为难,朱高炽倒是尊重大姐尊重自己,对于徐家的暗示一直不松口,恐怕现在全家人都在期望着自己出面。
再等等吧,反正凭此一来,大姐在家族中的地位直线上升,先过几年养尊处优的日子再说。
老爷子徐达最近得了风寒,身子骨不好,这让全家人很紧张,老太太为此牵肠挂肚,也小病一场。
大姐又一次催促他早日返家,说便宜老爸去了杭州置办货物,担心丈夫有外遇的老娘最近脾气不太好,家里风声鹤唳的。
“杭州。”徐灏有些心动起来。
还有一件事令徐灏有种不好的感觉,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孙子们,下旨要选秀女了。难怪家里急冲冲的物色人家,红叶怎么办?
京城燕王府,因为皇帝命各地藩王送王子们进京一起受教育,朱棣就借此进京逗留了几个月,现在得返归封地了。
临行前,朱棣偶然想起了徐灏来,就命人唤朱高炽前来问话,而朱高炽一直有留意徐灏姐弟的近况,对答如流。
当听说徐灏一个人住在乡下,过着几乎隐居的生活,而且短时间内没有回家的意思时,朱棣笑了。
“有趣,这是在向本王表明心迹呢。”
朱高炽规规矩矩的问道:“孩儿不明白。”
看着长子越来越胖的身躯,朱棣有些看不顺眼,不过近段日子父皇频频夸奖儿子,不好斥责,遂说道:“你腿脚不便,坐着说话。”
等朱高炽慢慢坐下,朱棣笑道:“这徐灏有些意思,他故意离开家,是在借此告诉为父,他不屑于苟且专营。你说,是不是最近徐家派人提起过送青莲进王府?”
“是。”朱高炽神色复杂,老老实实的道:“孩儿不敢私自做主,本身也不想委屈了青莲,是以都回绝了。”
朱棣问道:“如果是徐灏亲自开口呢?”
“这。”朱高炽顿时低下了头。
朱棣暗骂一声没出息,皱眉道:“青莲那丫头最疼爱弟弟,可以说姐弟同心,如果是徐灏开了口,也就代表了青莲自己的心意,你就等着这一天吧?可惜徐灏那小子冥顽不灵,竟然跑到了乡下。”
朱高炽轻轻叹了口气,没敢搭腔。朱棣见状冷哼道:“一个女人而已,有什么好瞻前顾后的?”
朱高炽真想大声说,青莲不是一般的女人,我喜欢她。
还好朱棣没有继续说下去,毕竟身为过来人,也知情之一字最是奇妙,非人力所能左右,自己和老爹朱元璋还不是一模一样,尽管有着后-宫佳丽三千,但何尝不是只深爱着结发妻子一人?
自从太子朱标病死之后,朱棣原以为有成为太子的可能,可是皇帝却选择了不是嫡孙的朱允炆,这让朱棣深感失望并大为不满。
现在的朱棣还不敢生出什么野心,对于将来忧心忡忡,因为有些文臣已经对各地藩王府的权势表示出了忧虑,担心演变成汉朝的八王之乱,所幸父皇没有听得进去。
父皇已经老迈,也是时候在京城培植自己的势力了,未雨绸缪,省的日后被乳臭未干的侄子搞得措手不及。
一想到此,朱棣开口道:“多少人争先恐后的巴结你我父子,而徐灏却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那些自诩聪明人的惯用伎俩,沽名钓誉而已。念在岳父的面上,本王不与他一个孩子计较,到底还算个人才。对了,他是不是连沐家姑娘也从未联系过?”
“是。”朱高炽掩饰着心中的震撼,父亲竟然连此种小事都知情?
朱棣沉思道:“年纪小小就如此的有耐心,连心上人都能忍住不去相见,嗯!此子绝非等闲之辈。我有种感觉,他料定了为父会成全于他。”
“成全他?”朱高炽顿时大吃一惊,变得结结巴巴,“难道父,父王要让徐灏成为郡主驸马?”
朱棣傲然道:“区区一桩小事,有何不可?”
朱高炽觉得越老越看不透自己的父亲了,堂堂燕王却直接插手徐家小一辈的婚事,现在又要打算让徐灏攀上沐家的郡主,如此通过徐家联姻秦王和沐家,就不怕因此遭到来自皇祖父的猜忌吗?
朱棣一眼看破儿子的想法,冷道:“糊涂,我皇族之间的联姻,圣上岂会恼怒?反而沐家要是和其他勋贵豪门结了亲家,才是种上了灭门之祸。”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三十六章 来访
坐着马车,朱高炽一路打听来到了徐家庄子之一的桃花村,望着眼前并不大的小村落,青山绿水,炊烟四起,还在琢磨他父亲朱棣昨日所说过的话。
“既然那小子要学诸葛亮,那你就亲自顾一趟茅庐吧。”
他自然清楚父王拿诸葛武侯来比喻徐灏不过是一句戏言,他在意的,自己是否乃是父王心中的刘备,这令他又惊又喜,坐立难安。
因为自小他就不讨父母的欢心,倒不是因为他的胖,而是相比两个弟弟的淘气活泼,他太过斯文懂事加上身为长子必须要给弟弟们做出表率,就格外显得少年老成,沉默无趣。
父母疼爱幼子乃是人之常情,朱高炽心里不好受,一样也是人之常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受宠爱的二弟朱高煦在他面前越来越没有礼貌,经常出言不逊,甚至背地里屡次故意挑衅,而父王器重二弟整个燕王府人尽皆知,他时常恐惧有一天会被废掉世子的身份。
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全力做好每一件事,让父王认可我,朱高炽又一次在心里面暗暗发誓。
庄子前面有一条古堤,堤下是一溪活水,前人把土地平整拓宽,沿着堤坝种满了桃树,这是桃花村的由来,如今也不知多少年过去,桃柳都长到两个人勉强才能合抱。
看着桃树上累累残留的果实,朱高炽能联想到暮春时节桃花盛开时的灿烂如锦,马车从溪上的平板桥缓缓驶过。
“徐灏倒是会选地方隐居,好山好水好桃树。”
随从询问过路的村人,一提起徐灏的名字,那村人马上指着不远处门口载满桃树的一座小院。
沿路来到小院前,朱高炽被搀扶着下了马车,几步下来有些气喘吁吁,整理了下衣衫。暗道既然今日自己是刘皇叔,那干脆礼贤下士,一个人进门去拜访。
如此挥手命随从们守在门外,朱高炽一瘸一拐的走到木门前,见门是虚掩着,抬手轻轻推开。
咯吱一声门开了,朱高炽探头朝院子里看了看,就见一个小厮正蹲在地上摆弄黑黝黝的坛子,他依稀记得是叫做来宝的,徐灏的身边亲信。
“你家少爷呢?”朱高炽笑吟吟的开口问道。
“哎呀。”
来宝一见来人急忙扔掉手中的东西,几步走过来就跪在地上磕头,“小的见过殿下,我家少爷在屋里看书呢。”
“好!你站住,不必进去禀报,我自己进去。”
朱高炽好没来由的松了口气,他还真怕徐灏和诸葛亮一样不在家或者是在睡大觉,那自己可就要辛苦了。
来宝眨眨眼,为难的道:“就我一个人伺候少爷,屋里脏乱,别弄脏了您的衣裳。”
“就你们主仆二人在这里?”朱高炽闻言大吃一惊,没想到徐灏一介富家公子竟然能吃苦至此!怪不得父王对他念念不忘,果然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
正说着话呢,徐灏已经从屋里出来,笑着拱拱手:“兄长大驾光临,小弟有失远迎了。”
朱高炽笑道:“少来这套酸腐之相,这成天被朝中大儒谆谆教诲,实在是受够了文质彬彬的那一套斯文,自己兄弟说话随意些。”
徐灏哈哈一笑,指着地上的坛子道:“正巧弄到了一坛老酒,家里还有刚做好的豆豉腌鸡,葱拌豆腐,兄长不嫌弃的话,咱们喝一杯。”
“那就叼扰了。”正好有些饿了的朱高炽欣然同意。
如此二人进了屋里相对而坐,朱高炽随意看了眼周围,心中越发吃惊,普通人家的家具摆设,在他眼里自是非常的寒酸破旧,他不敢想象自己住在这里会是什么滋味。
稍后来宝暖了两大壶酒,把小菜一一摆好,朱高炽尝了一口地地道道的农家风味后顿时眼睛一亮,酒也劲道醇厚。
就着酒菜,彼此说了一会儿闲话,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这两个年轻人还是非常的有耐心。
又过了良久,一坛子老酒都快要见底了,朱高炽这才忍不住几次旁敲侧击,渐渐流露出招揽的意思。而徐灏顾左右而言他,一副听不懂的模样。
果然这小子得使出美人计,希望父王的猜测准确,朱高炽放下竹筷,决定使出撒手锏,笑道:“偶然间听闻凝雪得了一个宝贝,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不过是一张白纸,有趣有趣。”
徐灏顿时苦笑道:“兄长说的凝雪就是沐姑娘吧?明人不说暗话,小弟自从见过她一面之后,一直朝思暮想,只可叹门不当户不对,恐怕今生无缘了。”
“你好歹也是功臣之后,这身份倒也勉强够了。当然要想娶到意中人,还得费些心思,就不知你有没这份诚心?”朱高炽心怀大定,笑吟吟的举起酒杯。
徐灏马上正色道:“自是有诚心,兄长不辞辛苦来寻我,此恩此情徐灏铭记于心。”
“好!”朱高炽精神一振,就等着你这句话,父亲交代的任务总算达成了。
他们俩都是聪明人,自然不用把话说得分明,点到为止足矣!徐灏点出投靠之意,朱高炽欣然接受。
“为兄说与你听,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可就靠你自己了。”当下朱高炽在徐灏耳边小声说了半天。
徐灏听完后哭笑不得,一声长叹:“没想到我也要体验下唐伯虎的风流事迹了,幸好不用卖身为奴。”
“唐伯虎是谁?”
“哦,江南一个普通才子。”
朱高炽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提醒他:“沐家非比寻常,故去的黔国公那可是圣上夫妇最疼爱的义子,因此凝雪自小就出入宫闱不禁,兼且她才貌无双,皇祖母对她视如己出,地位比之寻常嫔妃所生的公主要高的多,圣上几次想把她指给皇太孙,不过后来就没有下文了。”
徐灏暗道一声好险,幸亏沐家乃是功勋武将,朱元璋那是心里有顾忌,不然就糟了。不禁好奇的道:“那皇上中意谁家?”
“光禄少卿马家的女儿,好像其祖上和皇祖母同出一源。”朱高炽含糊的道。
果然是文臣,而且还应该是很低调的人物,至于和马皇后是否有亲戚关系,或许有那么一点点吧?当下徐灏笑着点点头。
朱高炽有些同情的道:“凝雪数次被皇祖母当着那些大臣夫人们称赞夸奖,因此闹得在京城中名声很大,可谓是爱慕者众,一年到头媒婆络绎不绝。唉!兄弟你的情敌太多,你得好好思量下。”
徐灏立即傻眼,万万没想到沐姑娘还是这么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那历史上她到底嫁给谁了?完蛋,看来有些悬了。
眼见徐灏终于动容,一副霜打了茄子的模样,朱高炽心中偷笑,慢悠悠的道:“不过黔国公去年病死,凝雪有三年守孝之期!”
我了个擦!徐灏愤怒的瞪着大喘气的朱高炽,恨不能一拳把他轰飞。
朱高炽乐不可支的道:“因此为兄安排你近水楼台,至于能否摘取这天上的明月,就要靠你自己的本事了。”
徐灏平静下来,意味深长的道:“一切随缘,不强求。”
“说得好。”朱高炽伸手拍了拍他肩膀以示鼓励,笑道:“凝雪大哥沐春现今镇守云南,不去说他。二哥沐晟在后都督府任职,其人少言寡语,喜好读书,有真才实学。幼弟沐昂和高煦一样,最是顽劣,为此黔国公夫人伤透了脑筋,今后呢,就要轮到你来头疼了,哈哈!”
徐灏点头笑道:“还好,沐家人口挺简单的,不必去劳神其它。”
“好了,这几日你准备一下,我会派人来接你。”有些微醉的朱高炽缓缓站起,准备告辞而去。
徐灏扶着他一直送到门口上了马车,笑着摇了摇手。
目送马车渐渐远去,徐灏深吸了一口凉爽的空气。他有种非常古怪的感觉,似乎是从此刻开始,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历史的漩涡中。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三十七章 回家
福建遭受大水,皇帝派国子监的五百学子下到地方,用意是锻炼人才,不料据锦衣卫暗查,这五百人中竟然有一多半接受当地官吏宴请,收取礼物。
朱元璋龙颜大怒,下旨一个不留全部当街问斩。此外还查出大批工部官员营造皇陵时做手脚,贪污工程款项,随即又是一大批官员的人头落了地。
近几年京城的戾气太重,使得很多豪门不堪忍受,纷纷搬到近郊的庄园暂住,其中就有黔国公一家。百官则活得战战兢兢,更有大臣上朝时给家里留下遗嘱,家人守在门口,一等看到自家老爷平安归来,马上放炮庆祝。
京城的风风雨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影响,甚至大多人还会拍手称快,人人都希望贪官死的越多越好。
1...1011121314...5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