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以共和国当前的境况,就算全民勒紧裤腰带搞建设,不吃不喝大建船厂和军舰。同时天佑共和国,在谈判期间帝国不上门搞事,谈判又拖上个两三年才谈成,组建联合调查团的过程又一堆扯皮角力,拖上个半年才出发检查。等调查团到达共和国,估计也只能看见遍地饿殍和疑似船渠、船厂的废墟。这种东西是完全不可能被登记承认的。
造船是一项涉及到上百种技术以及无数配套加工企业的系统化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经过仔细的论证、设计、辩证、竞争、改进等多个阶段才能进入实际实施阶段,期间还要根据现场反馈做出调整。单单一条能建造大型战列舰的船渠,看似简单,实际上里面的技术含量丝毫不亚于修建水电站拦河大坝。要是凭着热血上头硬上蛮干,最终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信可以去看看那些海军强国的历史,有多少冤魂成了缺陷设计的牺牲品,为了搞出这些缺陷品和弥补缺陷,他们又前后投入了多少。
国力强大、技术先进如帝国在海军扩军计划中尚且极为小心谨慎,建国才三年,好日子没过几天就被帝国海军堵大门,闹到国家经济社会动荡的共和国凭什么敢放出“七成论”这种豪言壮语,又凭什么让帝国答应这种明摆着坑他们的条件?
“军备控制谈判中,我方的底线以社民党的提案为基础,在此之上尽量争取,能争取到三成半或四成的份额最好,实在不行就以三成为目标,至于学生们的请愿和演讲……”
正要说到最头疼的部分,密涅瓦突然停住了。
只见已经改名安妮的兜虫推开办公室的大门,带着一脸兴奋又有点促狭的笑容大步走来,手里夹着一张电报纸。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7.前往共和国(十三)
技术的进步总是会第一时间体现在各种交通工具上,特别是那些跨洋邮轮,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国国力和技术力的综合体现。能否打造快速、舒适、奢华的邮轮被视为大国的标杆。
在远洋豪华邮轮方面,帝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梯队,这年头凡是有钱的,远洋航行都会选择帝国豪华邮轮的头等舱或二等舱。食宿方面的品质保证不必多说,遇到事故逃生时也能获得一定的优先权。最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别国海军还是不知道哪来的海盗,几乎没有谁敢选择帝国的船只当成下手目标,敢这么干的家伙不是被打爆了,就是被绞死了。只要胆子不够大,不够疯狂,没有谁会挑帝国的船下手。
第二梯队是阿尔比昂,作为老牌的海洋大国,阿尔比昂一向对和海洋有关的各种技术保持高度敏感性,加上从帝国进口的工作母机和共和国提供的技术,阿尔比昂如今也能建造蒸汽推进的远洋邮轮,虽然舒适度和安全度比不上帝国的大邮轮,但在王家海军的威名下好歹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
剩余国家基本都处于第三梯队,基本都是些没钱、没技术或两者兼有的问题。譬如共和国就是有技术,但缺少资金,公国则是缺少技术,卡斯蒂利亚和拉普兰是两者兼有。
于是乎,偌大个海洋上航行的远洋邮轮只剩下两家,要么是帝国的,要么是阿尔比昂的。而其中会开入共和国的,只有阿尔比昂邮轮。
也正因为如此,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跑共和国航线上的阿尔比昂船长们心情都不大好。
大战结束之后,海上破袭战也随之告一段落,各国船长再也不用时时刻刻瞪大眼睛搜寻海面,不会把浪花看成潜望镜,看见浮筒或海豚也不会像见了鬼一样嚷嚷着“鱼雷!左舵三十!”。要知道那些个群狼闹海的不眠之夜,有多少船长因为过度紧张罹患神经衰弱,有些了望手甚至因此落下夜盲症和鱼雷恐惧症的病根。如今不用再承受那种可怕的压力,不知有多少船长长舒了一口气。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因此放松警惕,更不代表他们会就此解开对帝国潜艇的恐惧心结。
约翰.布鲁船长就是其中之一。
前阿尔比昂王家海军上尉曾隶属于殖民地舰队,当时他是一条撑杆雷击舰s13号的舰长,一次例行巡航途中,他和部下们亲眼目睹,一个查理曼商船团连带武装护卫舰是如何被亚尔夫海姆防卫军海军的海空夹击送进海底的。十五条木质风帆商船和五条明轮铁甲护卫舰在三条潜艇和七个波次mds的轮番突袭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只挣扎了二十分钟就全军覆没。在战斗的最后阶段,布鲁上尉和他的手下亲眼见证了查理曼水手的勇敢与对手的冷酷无情,当他们亲眼目睹断了腿的查理曼水手躺在木板碎片上用单发步枪向空中射击直至被大口径机枪打成碎片的时候,他们也终于彻底理解了什么叫“总体战”。
战后在本土海军部述职时,布鲁上尉曾有幸拜读过一份经特殊渠道搞到的亚尔夫海姆防卫军海军对潜艇艇长们下发的战时通告,其中有一条十分露骨的写到“……不需要俘虏,不接受任何投降,杀死有经验的船员水手对彻底击垮查理曼海军人力资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十分合理的。”
布鲁上尉对此的回应是用力将文件拍到桌上,奉上“去你x的合理性!”的亲切问候。
什么合理性,什么重要意义,在布鲁上尉这样的老海军看来全都是借口,尖耳朵们不过是把“不择手段”包装一下端出来而已,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用尽一切手段打到对手,同时让自己的行为看上去像是无害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正当防卫。
这真恶心。
任何国家,任何战争都充满了虚伪,阿尔比昂王国也从来不是什么高尚的绅士,道貌岸然、两面三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他们的天性,可是面对精灵们这种能将极度残暴的事情说得理直气壮,甚至还能让别人认同的本事,岛国蛮子们不得不服之余也感到心惊肉跳。要知道今天用在查理曼身上的手段,将来未必不能用到阿尔比昂身上。一想到那个被机枪打成两截,胳膊整个被打飞还在用剩下的一只手朝天空挥舞拳头的查理曼水手,再看看帝国在战时的所作所为和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势头,从那一刻起,布鲁上尉就将帝国定位为阿尔比昂王国最危险的敌人——不存在妥协和投降的选择,必须有一方彻底倒下的那种。
由于有这样复杂的因缘,所以不难理解,当一条巨型u艇拦住“奥林匹亚”号的去路,并且要求登船临检时,布鲁船长会何等的愤怒。
“这群流氓!杂碎!海里的疯狗!他们怎么敢这样?!!他们以为自己是谁?!”
布鲁船长一边大骂着,一边在舰长室里来回踱步,活像被踢了一脚却找不着肇事者的斗牛犬,只能皱着脸来回转圈。
某种程度上,布鲁船长还更可怜一点,起码斗牛犬能随便发飙,撕咬任何靠近它的人,布鲁船长却只能骂骂人,不能有任何超出这之上的动作,更不要说将他心中“撞死对面那个龟孙”的冲动付诸实施。
那可是帝国的潜艇,你敢撞,信不信二十分钟内附近海面上就会被帝国的军舰和航空器挤得水泄不通。在之后的外交谈判中,上面那些大人物为了安抚帝国一定会把他这个责任人给抛出去,绝不会看在他为王国辛劳多年的份上有任何犹豫。
为祖国献身是军人的宿命和荣耀,如果能在面对面战场上以身殉国,布鲁舰长甚至会觉得那是一种光荣。可作为罪犯被移交给尖耳朵鬼畜,受尽屈辱和恐怖后被处刑还要曝尸示众……这就未免有点……
“该死的尖耳朵,该死的帝国!”
用力一跺脚,认清现实的布鲁船长大声命令到:
“让旗手打出信号!本船接受临检!”
###############
一条巨鲸横卧在奥林匹亚号前方约八百公尺,灰色铁鲸凸起的脊背——流线型指挥塔顶端,约阿希姆.布兰迪中校扶着围栏,叼着海泡石烟斗,细长的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大家伙,今天的第四个临检对象。
说起来有些可笑,直到共和国成立一年后,帝国海军才想起要搞海上临检。结果此时帝国海军赫然发现,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他们对临检根本没有准备,如何应付临检的措施流程和经验倒是有一大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老问题,投入不够,专业不对口。
帝国海军的前身是亚尔夫海姆防卫军海军,当时精灵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搞死查理曼,然后独立建国,对建设海权强国热情有限。此外为了不刺激阿尔比昂这个战时盟友,展示结盟的诚意,限制海军规模是军方、独裁官、评议会一致的意见。在这种战略导向结构下,防卫军海军发展出来的是一支“破袭舰队”,或者说“海盗舰队”。其战略任务和今日的共和国海军高度相似,即以破坏敌人的海上交通线,断绝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的海上联系,使敌人无法获得来自海外的资源补充本土的损失。
简言之,其主要任务就尽可能多快好省地把一切悬挂查理曼旗帜的船只沉入海底。从各种军舰的技术指标,到船员和指挥官的训练,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他们在战时的表现也充分证明了这种海军战略的有效性。问题是,要让这帮每天琢磨如何把商船沉下去的家伙去客串海上警察,要做到熟悉海上规则,各种法律,与各国船员打交道,如何搜查出精心藏匿的违禁品和人员……显然不是靠突击补课就能做到的。
于是大量渔政和海警执法者被充实到海军负责巡航临检的船只上,由这些老江湖来手把手的教海狼们该怎么去合法临检别国船只,靠着这种现学现卖的方式,帝国海军总算培养出了一支专业临检队伍,布兰迪中校指挥的u-52潜艇也是其中之一。
u-52是战后新造的大型潜艇,说是潜艇,实际上说这大家伙是潜水航母还差不多。标准排水量一万八千吨,满载排水量三万四千吨,搭载水中型mds十二台,预警型航空mds四台,标准型航空mds十台,大型快速突击艇两条,小型交通艇2台。由于将大部分空间让给了舰载机、海军陆战队和包括旗舰指挥设备在内的电子仪器,加上体格庞大,水下机动不便,因此该级舰取消了鱼雷发射机构,专注于充当舰队旗舰和舰载机母舰的职责。
以该型舰的性能参数来看,其完全不必亲自上阵来执行临检邮轮这种“打杂任务”。但这次情况有些特殊,光靠周边附近的潜艇和驱逐舰未必能镇得住场面,走程序从其它海区调集援军时间上又来不及。于是这条负责wh海区封锁行动的分舰队旗舰屈尊降贵,出现在了奥林匹亚号面前。
“舰长,陆战队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登船临检。”
大副戈德哈特上尉走上指挥塔,利落的敬礼后垂手站定,此时从艇艏发出一阵机械运行声,巨大的水滴形头部正缓缓开启。
“很好,让陆战队登船,一切为了帝国!”
“皇帝万岁!”
指挥塔上响起整齐的跺脚声与口号,两条满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突击艇扑向无助的奥林匹亚号。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7.前往共和国(十四)
“例行检查,他们是这么说的。”
奥林匹亚号大副安东尼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压低声音说到:
“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当然没那么简单,否则哪会劳驾这么大一头‘奶牛(阿尔比昂对帝国大型潜艇的称呼)’出来临检一条客船,哪怕这条是阿尔比昂最新最大的远洋邮轮。”
布鲁船长用冰袋按住腮帮子,嘴里发出呜噜呜噜的声音。
照道理,本来应该是身为船长的布鲁先生与登船的布兰迪中校见面,可恰好在此时布鲁舰长犯了牙疼的老毛病(牙病是水手常见病,有条件的船只都会在船上配备牙医),为了不失礼数(更可能是不想碰面),布鲁船长在指挥舱内静养,交涉事宜全部推给了大副。
也正因如此,布鲁船长能够居高临下看到一些安东尼忙于应对而未能看到的东西。
“看看这家伙的个头,比我们大上整整一圈,还有舰上搭载的海军陆战队、突击艇、mds。安东尼,这不是一般的大型潜艇,这恐怕是一条分舰队旗舰。”
“您确定?”
安东尼对此多少也有所察觉,但一贯会做人的大副很清楚,这种时候故作惊讶更能让上司感到舒服。
“这是经验的差距,安东尼先生。”
果不其然,布鲁船长一直阴沉着的脸露出了一丝微笑,随后就被整张脸都在痉挛般的疼痛掰回龇牙咧嘴的模样,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你看看那些陆战队,他们第一时间控制了上层甲板出入口,空中和海上也布置了流动哨,之后又拿走了乘客名单,说是临检……倒像是在找什么人。”
“抓壮丁?”
说到海上抓人,安东尼大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件事。
抓壮丁在现代人眼里是荒唐又邪恶的事情,可如今在帝国和共和国领土之外随处可见。因为从平民中抓捕壮丁一直是各国用来充实军队,解决人力资源不足问题的主要手段。眼下虽不是战时,但帝国的威胁却是与日俱增,加上为了能在之后的军备控制谈判占据优势,诸国都在拼命往军队里塞人,当征募不到足够人数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抓壮丁。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抓壮丁是各国的传统,不分陆海军都抓得乐此不疲,但其中风评最差的当属阿尔比昂王家海军无疑,其名声之臭已经越过被家庭主妇用来吓唬小孩的境界,就连最铁杆的阿尔比昂爱国者也不敢为本国海军的横暴行为辩护。
阿尔比昂王家海军抓壮丁之所以风评极差,除了抓捕行动中的粗暴,最主要在于三个问题上:阿尔比昂王家海军士兵的恶劣待遇以及酷烈的军纪;蔓延到其他国家船只上的抓捕行为;有侵犯别国主权之嫌的抓壮丁法律依据;
第一项实在没什么可说,阿尔比昂王家海军士兵工作辛苦,居住环境差,工作环境恶劣,伙食极其低劣(请自行想象一日三餐都吃干硬发霉的面包和有蛆虫蠕动的燕麦粥是什么样的生活),最恶劣的是船长和军官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用“九尾猫”把水手抽到半死。由于恶劣的待遇,经常有军舰或商船上的水手开小差,登上其它国家的船只谋求更好的待遇。他们将阿尔比昂船只上各种骇人听闻的故事添油加醋一番讲给别国水手听的时候,也直接导致阿尔比昂王家海军抓壮丁和逃兵的行动开始向其它国家船只蔓延。
不同于陆军,阿尔比昂在和平时期也必须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舰队,借此维护其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遍布各地的军港,其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长期的。放任逃兵和开小差现象显然不利于其维持海军规模,更不利于其填补人员缺口的目标。为了阻止人员流失,同时也是为了以儆效尤,王家海军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抓壮丁和逃兵的行动。
阿尔比昂王家海军的行动依据是其国内法,这本来有什么问题,但其中关于执行对象国籍的部分容易引起争议。阿尔比昂法律不承认本国公民变更国籍的行为,从法律角度一律视其为非法。即所谓“生为阿尔比昂人,永为阿尔比昂人”。既然是阿尔比昂人,就有义务在必要时接受国家武装力量的“就地征募”——不管他是在本土还是外国客船上。
当以上三条互相结合作用时,人们——特别是被王家海军扣留船只没收货物的走私船船主,被强征过手下的船老大,在关税和临检问题上吃过亏的贸易商,以及成百上千因为丈夫、儿子、兄弟被抓了壮丁而濒临破裂的家庭等等,是绝对会将阿尔比昂王家海军邪恶、粗鲁、贪婪、傲慢的形象传遍整个世界的。
综合以上背景,说到海上抓人,安东尼大副第一个想到是不是抓壮丁,一点都不值得奇怪。
“抓壮丁?帝国?到这条船上?”
布鲁船长苦笑着摇了摇头,似乎将这三个词串联在一起就成了拙劣的笑话。
“帝国那些家伙从来不会抓壮丁,那些尖耳朵大爷是不会让四等公民在军队里翻身的。况且这帮家伙最近一直都很低调,不会在这种时候去别国船只上抓壮丁来制造舆论风波的。更不要说这艘奥林匹亚号。”
奥林匹亚号是阿尔比昂倾举国最尖端技术力量打造的万吨级客货两用远洋邮轮,注册吨位是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六吨,营运速率十四节,有三套推进装置:二具船边明轮,一个艉螺旋桨,六根张帆的桅杆,船帆总面积有六千五百平方码。该船一等舱共能容纳四百五十名客人,二等舱两百名客人,三等舱一千七百八十名客人。此外,还有四百名船员。
从性能参数上看,和帝国那些动辄四五万吨,随随便便能飙出二十七八节的超级邮轮相比是难看了点。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阿尔比昂凭借自身工业体系打造出的第一艘万吨级国产巨轮。在下水仪式上,伊丽莎白女王亲自打碎香槟,在举国欢庆般的热烈气氛中,挂满彩带的巨轮缓缓滑入大海,之后关于奥林匹亚号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全体国民关注的焦点。
这条船是阿尔比昂的骄傲,任何对其不敬和玷污的行为都会招来阿尔比昂人的怒火。
“也就是说……”
“这条船上有什么让他们不惜冒着风险也要出动这种兵力来抓捕的人或东西吧……”
##############
“发生了什么事情?”
女孩半掩着门怯生生地问到,望着那双惊魂未定的眼睛,服务生暗自歉疚之余给尖耳朵们送去一句问候。
——该死的尖耳朵鬼畜。
“是临检,女士。”
服务生的语调诚恳、温和,听上去让人安心不少,但他接下来说的话可一点也没法叫人安心了。
“帝国的潜水艇要对本船进行临检,他们的人已经上了船,现在所有人都要到上甲板接受检查。”
“所有人?”
女孩抖了一下,显然她对帝国士兵并不抱有什么好感,可以说充满恐惧。即便如此,在看了太多沮丧、愤怒甚至是歇斯底里的表情的服务生眼里,这位女士也称得上极其勇敢和镇静了。
在茫茫大海上接受异国水兵的检查,将自己的命运交给连人类都不是的异族和全能的母神手中——面对这种突发情况仅仅只是抖一下的女性并不多。
“是的,女士,所有人都要在30分钟内到甲板上集合,如果您要漱洗和换衣服,请抓紧时间。”
“好的,非常感谢你的提醒。”
将五十便士硬币塞进服务生的手里,女孩笑了笑关上了门,紧贴着舱门听见脚步声远离后,她朝身后做了个“安全”的手势。
“就像你们听到的,帝国那帮家伙要对这条船进行临检了。”
“冲我们来的?”
“夜莺”将袖珍手枪收进怀里,压低声音问到:
“情报泄露了?”
“不知道,现在手里的情报太少了,对方到底有多少兵力,目标是什么,完全不清楚。唯一能确定的是,这里距离共和国领海只有二十七海里。”
二十七海里,以“奥利匹亚”号的十四节航速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航行完毕,如今看上去却显得遥远无比。
“是例行公事?还情报泄露?”
“知更鸟”一边梳理着头发,一边将当前最迫切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摊在桌面上。
如果是例行公事,他们只要设法蒙混过关就行了,如果是情报泄露,他们就不得不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了。
放眼周围都是茫茫大海,空中和海里又有mds巡逻,任何逃亡的企图都只会引来集火攻击,至于藏身船舱内,直到检查结束,且不说弄到乘客和船员名单后,帝国方面只要清点人数就能发现是否存在异常。以那群强迫症患者一贯的表现来看,恐怕船內船外都有各种传感器在监视船舱内的一举一动,加上帝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一定会进船搜查,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蒙混过去,难度似乎不小。
“总而言之。”
披上外套,拿好船票和证件,“知更鸟”沉声说到:
“现在是在最敏感的位置和最敏感的场所,被最麻烦的家伙给截住了,在弄清楚情况之前我们不能轻举妄动。虽然不愿意,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7.前往共和国(十五)
“请拿好船票和证件,不要遗失。”
“家长请看好自己的孩子。”
“检查完毕的请立即移动到另一侧,不要停下。”
手持扩音器的海军陆战队员用不会引发反感的语调复诵临检中的注意事项,时不时还维持一下秩序,在他们的努力和乘客们的配合下,现场秩序井然,以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临检看上去更像是大使馆里排队递交签证申请书。
然而从个人意愿上来讲,任何一国国籍的乘客都不喜欢这种不请自来的临检,其中又以阿尔比昂籍乘客的情绪最为恶劣。身为海洋民族的他们本来就不喜欢在海上被别国船只临检或者说不喜欢看别人脸色,这个民族骨子里是桀骜不驯且极其反感对他们有威胁的大陆强权的,这种性格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他们为了“弄清楚谁是君,谁是臣”这种事情和查理曼人打了足足一百多年。
强烈的海权意识、对大陆强权的反感,加上这条奥林匹亚号在他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和爱国情怀——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阿尔比昂籍乘客朝着帝国海军陆战队员的背影比划中指和吐口水也变得情有可原了。
维持秩序的帝国士兵对这些小动作当然心中有数,早已对此见怪不怪的士兵们专心于手头的工作,军官们则忙着和奥林匹亚号的管理者们处理各种行政手续,同时应对他们的抗议和要求。
乍一看或许人们会对眼前乱中有序的氛围感到安心,但真正感觉敏锐的家伙却能察觉到人群之中酝酿的躁动和焦虑。而躁动的源头,就是站在海军陆战队后面,身穿黑色制服,左臂袖管上缝着盾剑臂章的军官。
1...567568569570571...6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