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如果共和国从政府到民间全都是您这样的人,帝国或许应该为此感到恐惧了吧。然而幸运又不幸的是,共和国内多得是浅薄的傻瓜和急功近利的利益动物,他们让很多事情变得容易的时候,也让很多事情变得棘手。所以——”
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皇帝的声音中不只有冷漠,细细听来还带有怜悯的余韵。
“朕要让共和国上下看到现实。”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8.观光旅行(三)
专.制.帝.国还真方便。
这句一语双关的刻薄冷笑话像病毒一样在过去24小时内在共和国政府、议会、法院、国防部、检察院、内政部、警察总局、国家宪兵等所有单位迅速扩散开来,上至部会首长,下至基层员工,每个人都在念叨这句话,每一个字都满溢着恶意的毒汁。
他们口中的“方便”有两重含义。一是字面意义,二是指随心所欲。
“行动缓慢”是民.主.共.和.政.体不可避免的痼疾,尤其是在重大事项的决断上,总是无法摆脱因为程序和协调带来的迟缓。而专.制.帝.国——只要不是腐败烂透——很大程度上可以回避这一问题。尤其是当前的帝国,与其视其为国家,不如说是拥有皇帝这个超一流中央处理器的超大型机器。
不同于任何国家,在帝国,没有任何能够牵制皇帝的力量存在,皇帝可以凭借其个人判断,随意调整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而且一旦做出决定,就没人能够对此做出改变。同时在帝国以行政效率为最优先绩效考核标准的行政体系下,但凡不想去苦役营砸石头的,都会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去完成皇帝交代的事项。
是故,从皇帝下令到全部安排就绪,帝国只花了十七个小时,而在昨天早上接到帝国经由第三方传达的通告后过去了整整二十六小时,共和国议会甚至还没讨论出个子丑寅卯,更不要说提交具有颗行星的提案或下达什么具有意义的指令。在此期间,满载包括共和国使团在内的诸国使节与皇帝本人的大帝号浮空战舰就停在共和国领海外,仿佛大剧院二楼包厢里的观众一般,悠然自得的欣赏共和国的迟钝与混乱。
当然了,即便借助先进的观测设备,从大帝号上也不可能看见共和国政府机构和议会里乱成什么样。但如果连上位者都沉不住气,陷入近乎毫无理智的混乱和争吵之中,那种茫然和惊恐必然会蔓延基层,连与大帝号对峙的一线人员都难逃波及。
“看看这些人。”
马尔博罗公爵划亮长长的桦木火柴,点燃嘴上的雪茄,火光忽明忽灭,带有苹果芬芳的烟雾迅速弥漫开来。
雪茄的烟雾并没有让缠绕在公爵身上的烦闷气氛消散,随着公爵再次将双眼贴上观景台专用高倍径大型望远镜,共和国海军巡防舰上萎靡不振的水手再次出现在他的视野里,近乎于险恶的气息愈发膨胀了。
“他们要是我的部下,我一定挑出里面最不像样的五十个人,选出其中表现最差劲的十个,每人赏五十鞭子,剩下的每人十鞭子,之后全部关一个礼拜禁闭。”
阿尔比昂军队向来以酷烈的军纪著称,王家陆军在森严冷酷方面更甚于恶名昭彰的王家海军,靠着足以让人生不如死的惩戒手段,大批在社会上活不下去的农夫白丁、地痞流氓被培养成威名赫赫的龙虾兵。经过九尾猫和钢制军刀刀鞘的“教育”之后,身着大红色军服的士兵排成整齐的战列线,顶着枪林弹雨,肩扛步枪高举军旗踩着《掷弹兵进行曲》的鼓点,犹如闲庭信步般前进,哪怕身边的战友被子弹射中倒下,甚至被一发不长眼睛的炮弹削掉脑袋,他们都不会为此多眨一下眼睛。
从军经历加上陆军和海军之间长久以来的兵种之争,马尔博罗公爵会对下方共和国海军士兵恶言相向并不令人意外。
“可他们是共和国的士兵,不是您的部下。更何况——”
罗斯联合公国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伯爵摇了摇头,环顾四周后,压低声音说到:
“他们面对的可是皇帝。”
公国语中,“沙皇”的词源本意就是“大皇帝”,为了和帝国进行区分,他们在称呼沙皇时使用本国语言,称呼帝国皇帝时则使用精灵语的“kaiser”。
崇尚暴力和强权的兽人在提到皇帝时,语气中也会带上近乎于恐惧的敬畏。
“公爵阁下,有面对千军万马也不动容的勇士,有面对灾难也咬牙忍受的强者,但面对皇帝还能保持镇定的人,就吾辈迄今为止的所见所闻,一个都没有。”
马尔博罗公爵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反驳,但最终什么也没说,继续抽他的雪茄。
面对无可反驳的事实,唯有沉默。
可能是想要改善一下尴尬的气氛,也可能是有感而发,戈尔恰科夫伯爵转换了话题。
“话是这么说,但已经过去整整一天,他们连个正式的回应都没有,这真是……”
“让一群没有文化,没有经验,也没有原则的家伙来管理国家,有这样的下场值得奇怪吗?”
猛抽了一大口雪茄,马尔博罗公爵从牙缝里挤出恶狠狠的声音。
贵族从不屑于平易近人,阿尔比昂贵族尤其如此。贵族老爷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祖辈积累的管理经验告诉他们等级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下层阶级必须服从上层的强者和精英,任何企图改变或破坏这一点的家伙都应该被无情的消灭掉。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如果一个官员在平民面前表现得谦虚和善,反而会被那些无赖当成是你无能软弱的表现。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王家海军里那些水手对士官实习生的态度,对那群兵痞客气的最后都会被挤兑到待不下去,不是自己主动申请退役就是抱上一颗炮弹跳海自尽。相反,那些展现出足够强势的士官生反而会得到水手的尊敬和服从,最终成长为优秀的海军军官。
身为顶级贵族的马尔博罗公爵当然不会对让民众能够议政甚至左右政局走向的共和制感冒,甚至可以说极端厌恶。要不是有帝国在,恐怕公爵心中“阿尔比昂头号假想敌”的桂冠就要归共和国了。
阿尔比昂贵族、保守倾向、军人出身——集以上三大要素于一身的公爵殿下看由查理曼人组建的共和国当然不会有什么好感。但他之所以会对共和国恶言相向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从一开始,阿尔比昂就将共和国定位为一件牵制帝国的工具。只要共和国存在一天,帝国就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用来关注共和国,从而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扩张霸权上。所以维持共和国的存在,使之成长为帝国无法忽视的威胁,借此机会从两国的敌对中谋求利益就成了阿尔比昂的外交战略。
扶持二号强国攻击头号强国——这看上去是阿尔比昂一贯的搅屎棍战略。但现实的阿尔比昂人从不指望共和国能扳倒帝国,这超出了除帝国之外所有国家的能力,只要共和国能牵制一下帝国,并且持续提供技术和市场给阿尔比昂就足矣。可就眼下共和国的表现来看,实在是……
当不了骑兵用的战马也就算了,连拉来牵引大炮都不行,看着大笔投资砸下去,得到的是近乎与废物无异的马匹,谁的心情都不会好的。
“公爵阁下,现在再怎么责骂共和国的迟钝也于事无补,我觉得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
“你的意思是……”
“皇帝到底想得到什么?”
气压瞬间降低不少。
皇帝在想什么?他的这次行动目标是什么?他想得到什么?
这是如今所有国家首脑都在琢磨的问题,在没有弄出哪怕一个大概方向前,任何一方都不敢轻举妄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能服众的答案。
向共和国示威;
这是最广泛的推测,结合大帝号与皇帝亲临带来的巨大压迫感,似乎也很合理。可一旦深思就会发觉根本禁不起推敲。
示威是要达成某种目的,一般是摆出威吓的姿态压迫对手接受自己提出的某种条件。但如今共和国对帝国对处理莱茵兰号事件的全部要求都已经照单全收。不管是否示威,共和国都会签字认栽。这个时候示威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给共和国民众造成不必要的恶劣观感,引发对政府的强烈不满,甚至会酝酿出压迫政府拒绝接受谈判的压力。
准备军事入侵共和国;
煽动人群制造事端,一口气升级为国际冲突,然后寻找借口发动战争是帝国惯用的手段。结合前面的推论来看,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仔细一想这种事情就算不出动大帝号和皇帝,随随便便调支舰队侵门踏户也能达到效果。相反,因为皇帝驾临,共和国民众压根就不会有多少反抗的念头,人们只会因为过去的噩梦再度降临感到恐惧。根本不可能形成开战所需要的狂热气氛。
其它还有诸如兴师问罪说,恐吓合并说等等假说,但没有一种说法能让人信服。皇帝设下的谜题折磨着每一个人的好奇心,就像一个从未有人解开的智慧环,撩拨着他们前去挑战,最终却全部铩羽而归。人们在垂头丧气之余不禁感叹,不亏是帝国皇帝,母神在世间的代理人,想要揣测他的思路和行动背后的深意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用以上理由来说服自己的人们并未发现,在诸多假说之中,有一个太过离奇而被所有人拿来当笑话看的假设,就连提出者自己在说出假设时也是抱着类似开玩笑的心态,转头就忘了自己说过的笑话。
“皇帝会不会就是想去共和国观光旅游的?”
提出这个假设的人永远都不会想到,他这句无心的玩笑话比任何专家学者的推论都接近事实真相。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8.观光旅行(四)
当诸国首脑揣测皇帝的谋略,拟定各种各样的对策之际,共和国众议院正处于异常的安静之中。
极度的安静,连呼吸和咳嗽都不存在,近乎真空环境一般的死寂。
明明现在不是午夜凌晨,所处之地也并非空无一人,所有议员无一人缺席的众议院却极度安静,盘踞在现场的气氛极度凝重,仿佛正在出席一场葬礼。
如果真的只是葬礼,恐怕现场人员会相拥而泣吧。
这并非是对死者不敬,或是共和国议员有着和正常人不一样的道德价值观。只是他们面对的问题和压力实在过于沉重,与之相比,痛失亲人或挚爱固然会让人哀伤,但绝对不会让他们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好几位头发茂密的议员一夜之间就谢了顶,几位年轻议员则两鬓斑白。
停在领海外的那艘战舰和舰上的那一位就是恐怖如斯,犹如断头台上高悬的刀刃,共和国则是等着被斩首的受刑者,逃不掉,躲不了,只能等着不知何时会启动的刀刃落下,默默祈祷着神明能够展现奇迹拯救自己。
这已经不能算是压力了。
悲剧,惨剧,最后的晚餐,断头饭。
用这些词汇来形容当前的状况或许更形象生动些。
环顾着昔日生龙活虎上演全武行,如今个个如同行刑前夜的死囚一般的众议员,密涅瓦用平稳的语气说到: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清亮的声音在众议院内回响,昔日的雄辩者们此刻全成了哑巴,低着脑袋死盯着桌面。
或许他们认为只要这样,问题就会消失,压力也会不见。可世界上并没有那么轻松美好的事情。
密涅瓦的声音还在持续回响,每一个字都化作难以承受的重量,不断积累在所有人身上。
“过去的二十六小时里,由帝国带队的诸国使节观光团就在领海外欣赏着我国的反应,他们喝着香槟,吃着冰淇淋,对反应迟钝又笨拙的我国指指点点……我直说了吧。丢人已经丢了,但继续丢人是不可接受的,关于大帝号的入境访问要求,希望各位踊跃发表意见。”
在场的议员每一位都是能言善辩之士,每个人都曾在众议院和街头演讲台上博得满堂喝彩,如今他们却成了一群被恐惧攥住心脏的胆小鬼。除了沉默、祷告、惊慌失措,连个像样点的意见都提不出来。
可能是不想被冠上“无能”的头衔,也可能是畏惧坐以待毙的氛围,一名议员颤巍巍的起身说到:
“现在唯一能说的是,答应对方的要求是不可能的。”
合情合理的说辞,毋庸置疑的废话。
不管是外交惯例、对等原则还是基于共和国国内的政治生态考量,答应皇帝的要求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原本就是对方突然单方面提出的要求,事前完全没有沟通协调,也没有给共和国任何思考该如何回复的余地,直接就把主力战舰停在领海外。以上行为完全不符合外交惯例,摆明了没把共和国放在眼里,说是“展现期许和平的诚意”,实际上根本就是炮舰外交。
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考量,共和国理当对这种无理要求予以断然拒绝,并且对帝国的无礼行径公开抗议和谴责。可一想到大帝号上的某一位……或许外交部里有悍不畏死的公务员在,可议员老爷们可不像他们自己声称的那么勇敢。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还有很多美好的规划,其中一些几乎触手可得,在这种时候戛然而止可不是他们想要的……
在众议员里痛骂邪恶的帝国是一回事,在全世界瞩目下驳了皇帝的面子是另一回事,那完全是在找死,顺带还要拉上所有人一起陪葬。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没人想找死,他们还会死死看住身边的人避免有谁发疯牵连到自己。
既然如此,那么低下脑袋老老实实认怂吧?
也不行。
先不说面子问题,答应这种强加于人的要求本身即意味着共和向专.制屈服,此前共和国关于共和优于专.制的种种说辞等于不攻自破。人们会认为“嘴上说的再怎么漂亮,实际上还不是性命要紧”、“弱肉强食才是真理”、“所谓共和主义者只会耍耍嘴皮子”。尽管这是身处安全之地说的风凉话,但这些失礼之言无可反驳也是事实。
此外姑且不论外国政府和民众怎么看,共和国公民一定会沮丧、愤怒,然后在皇帝离开之后找议员们算总账,到时候那些暴民可不会在乎你是社民党还是国家党,他们只知道众议院里的统统都是国贼,统统都该挂上“卖国贼”、“失败主义者”、“非国民”的牌子吊死在路灯下,然后一把火把他们烧成灰。
那样的结局同样不是在座任何一位议员先生所乐见的。
“反、反正是帝国先违背国际外交原则的,咬定这一点,就说我国亦有意和平,但我们不接受无礼的造访,若是真有诚意,为何不按照正常外交程序进行?”
说话的是一位国家党议员,这位平日里满嘴好战言论的议员此时俨然成了祈求和平的天使,不禁引来大家的侧目。
不过众位议员可不是惊讶他的表现反差,而是震惊于这位先生的智商之低。
“阁下要和皇帝讲道理?”
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飘来一句诘难,所有的目光越发像是在看白痴了。
皇帝不是不讲道理,但没人可以质疑他的命令,更不可能对他已经决定的事情讨价还价。
别说断然拒绝,就连多拖几天都不可能。
也有人想过要借觐见皇帝的机会进行刺杀,只要没了皇帝,帝国立即就会陷入分崩离析。共和国不但能摆脱危机,还有可能顺势复国。
可这个想法连进入具体规划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放弃了。
刺杀暴君的戏码自古以来是不少,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可……面对一己之力便凌驾整个世界所有武力之上的皇帝,有哪个傻大胆敢接这个任务?就算有人接了,有几个人敢相信刺杀能成功,有几个人敢于承担刺杀失败的后果?
一个又一个提案被提出,接着又被一一否决,没有人能拿出一个具备可行性的提案。
所以只能这么僵着,拖着,重新陷入沉默,没人发言,没人承担责任,等着大帝号看够了热闹掉头回家或是皇帝失去耐性,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然而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共和国公民们不会允许,密涅瓦不会允许,皇帝也不会允许这帮家伙就这么一直占着茅坑不拉屎。
“十五分钟前大帝号上再次发出通讯。”
密涅瓦从衣袋里取出一份电报,在所有人面前晃了晃,朗声读了出来。
“尊敬的议长阁下及众议员诸公,朕怀着渴求和平的决心和意志前来访问,事出突然,以致礼数不周,还请贵方多多见谅。然朕决意和平之决心绝非虚假,为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解除对峙,携手共襄军备控制之盛举,以和平曙光驱散战争阴霾,故特此安排新奥尔良之行。期待贵方能以贤明之举予以回应。”
安静许久的众议院顿时炸了锅。
交头接耳,讨论争辩,一时间众议院似乎又回到了往常的日子。
皇帝开出的条件非常优渥,优渥到足以抵消他的无礼举动。
解除封锁是共和国上下早已翘首以盼的,能够参加国际军备控制谈判更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如今两个条件同时能够达成,已经足以让人忘掉大帝号突然出现带来的不快。现在阻挡大家取得共识,接受皇帝突袭式访问的,也就只剩下些许面子问题了。毕竟大家都是体面人,还是要讲矜持的,跪的太快太干脆总会让人感到难堪。
万幸,皇帝总是体贴周到,对于这个问题,他也给出了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
“追申。”
密涅瓦的声音再次想起,乱哄哄的会场再次安静下来,议员们死死盯着停下来的密涅瓦。
他们的视线全部聚焦在密涅瓦手中的电报上,满心期待着接下来的内容,盘算着如何从中获得更多利益。谁都没有注意到,密涅瓦的嘴角微微上扬,原本平和的微笑看上去有些酷似冷笑。
“至密涅瓦.劳.德.波旁殿下。如果贵方议员无意和平也无妨。朕依然会贯彻决心,访问会在二十四小时后依照预定行程进行。”
众议院瞬间再次炸锅,哀嚎和惨叫差点就掀翻了华丽的穹顶。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了。不管共和国答不答应,二十四小时后大帝号都会进入共和国领海。届时要是前线有哪个热血上头的马鹿朝大帝号进行射击,哪怕只是打出一发子弹,共和国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就算共和国军队纪律良好,官兵自制力优良,让大帝号就这么无害通过,一路进入新奥尔良停泊。政府和军队的颜面也必定荡然无存,再加上之后皇帝的各种活动里来点嘲讽什么的……等皇帝一离开,愤怒的民众就会冲进众议院,让议员们领教一下什么叫滔天怒火,什么叫无产阶级铁拳。
“好吧,就‘是否允许大帝号及其成员入境’进行举手表决,同意的请举手。”
一瞬间,一切矛盾和党争消失得无影无踪,会场里刷的一声,几百支手臂高举如林。
众议院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票通过某个提案,前后耗时不超过一分钟。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8.观光旅行(五)
巨大的东西总是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以巨大的规格形成冲击力,以恢弘气度凸显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差距,营造出压迫与震撼的气息,借此将意图表达的东西烙印进观众的脑海里——这是古已有之的做法。古代帝王的巨大陵寝,超规格的建筑物可算是最早实践“大就是美”这一观点的产物。到了近代,随着技术进步,各种各样的机动平台也加入这一行列,超重型战车、战列舰、飞艇,巨型邮轮等等都是人们眼中“巨大之美”的写照。
在众多钢铁巨兽中最能体现巨大压迫感的,一定非空中巨舰莫属。
集厚重装甲、澎湃动力、凶猛火力、超常规格于一身,加上根据空气动力学进行优化处理的流畅外形。空中战舰在这个时代就是力量的象征,人们说到天空的霸主就会联想到一艘艘有着显赫名字的战舰,以及那些混合了优雅与力量的外形轮廓。
在众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空中战舰之中,大帝号更是让所有见过这艘战舰的人终生难忘。便是后世的历史学家也常常会提起这条艨艟巨舰异常庞大的规格与其显赫的地位,对其屡次作为重要历史时刻见证者的传奇更是津津乐道。
这是一条生来就注定不凡的战舰,就算是对她恨之入骨的共和国军人都不愿否认这一点。
从引导入港的引水员到聚集在港口的政府官员、军人、平民,无一不被展翅巨鹰的雄姿所折服,被凌驾一切,睥睨万物的气魄所压倒。当大帝号开始降低高度,驶入为她预留的泊位时,激起的浪花更是惹来吃瓜围观群众的一阵惊呼。
“这真是个大家伙!”
一位女士掩住嘴巴低声惊呼,身旁的同伴光顾着吃惊,全然没有反应过来那句惊叹语并不适合从淑女口中说出来。
看惯了木制或铁壳浮空船的简陋外形,再看看眼前有着近乎要塞般大小与强力武备,同时有着近乎艺术品般洗练外形的大帝号,强烈对比之下共和国的人们在自惭形秽与羡慕之余更对能打造出这等巨舰的帝国感到恐惧。
虽说因为是皇帝专属御召舰和帝国三军总旗舰的原因,大帝号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投入可谓爽快无比,全然没有建造常规军舰时的锱铢必较。但反过来说,作为帝国的门面,大帝号即是帝国财力、技术力、工业实力的象征。光有雄心壮志,没有财政、技术水平和强大工业体系的支撑,绘图板上描绘的军舰再性能超群威武强大,也不会从线条变成实物。
看看阿尔比昂倾举国之力打造的奥林匹亚号,不管是性能参数、内部装潢还是服务水平,被帝国那些动辄四五万吨的超豪华邮轮足足甩出好几条大街,更不要说与大帝号相比。至于连打造奥林匹亚号的财政都难以负担的共和国……说多了都是泪,还是别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