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上面不管这事儿?”
少尉整张脸皱了起来,不远处干瘪的尸体还在晃来晃去,挂在脖子上的木牌用红色油漆写着“我是一个可耻的逃兵”。
抓逃兵和执行战场纪律确实是宪兵的工作,在逃兵和开小差的越来越多时,用杀一儆百的手段来遏制逃兵很常见。其中碰上个把冤假错案也是常有的,而且战局越不利,滥杀和错杀就越多。
自从战事陷入僵持对峙以来,逃兵越来越多,除了各种公共场所、交通设施加强管制,交通线上的关卡很大程度上也兼职抓逃兵。碰上个把没有证件或是命令书的倒霉蛋,因为说不清楚状况吃苦头乃至丢掉小命的也是有的。再怎么说现在也是战时,平常会觉得“这样也可以?”的混账事在战时都是司空见惯,要是敢有意见,直接去宪兵队或是奥克拉纳的刑讯房里和行刑手探讨人生。
但这次不一样,先不说这本身就是冤案,宪兵居然敢抢落入奥克拉纳边防军手里的人,还当着所有人的面执行绞刑。这已经不是什么执行战场纪律,压根就是对奥克拉纳示威了。
公国宪兵向来以残暴凶狠闻名,军队系统对其的厌恶程度也仅次于奥克拉纳,但宪兵几时吃了虎豹胆,敢来招惹奥克拉纳?还是说——
“据说负责管理登记与核对的二等文官,是某个将军的儿子,所以——”
上士很识趣的没有说下去,少尉也不再深究。
说到这里还弄不清楚这就是一桩为了掩盖过失,索性杀人灭口的“吃案”事件,那也未免太蠢了。
如今公国上下从政府机关到军队,全都弥漫着官僚主义气息,一个简单的行动可能要经历好几道手续,找一堆没有必要存在的部门盖章。一个因为被弄错名字而被错误征召的老头——不过是庞大官僚机器为了维护自身那一堆乱七八糟利益的诸多牺牲品之一。面对这台硕大无朋的官僚主义怪兽,心狠手辣的奥克拉纳都不得不有所顾忌。
官僚集团的盘根错节是主要原因。几百年来贵族门阀的触手早已遍及各个角落,举国上下但凡重要部门皆有贵族子弟把持,一些完全不必要存在的部门里更是塞满了混吃等死的贵族。面对这样一个庞大又强势的利益集团,奥克拉纳当然不可能轻易出手。更不用说奥克拉纳内部本身也有相当数量的贵族军官及文职官僚,要奥克拉纳出手打击官僚集团,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当遇上这种事情的时候,奥克拉纳也只能保持沉默,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真是个倒霉的家伙。”
叹了口气,少尉吐掉快烧到嘴唇的烟卷,用力踩灭。然后从上衣口袋里掏出证件递给上士。
“保卫公共安全与秩序局第233独立内务营,鲍里斯.安德列耶维奇.沙布林少尉。”
上士低头翻了翻证件,瞥了一眼照片,又抬头看看沙布林少尉。
“我们接到命令,前往亚姆立札据点执行任务。”
接过递还过来的军人证,沙布林少尉掏出怀表,看看指针,有些不快的问到:
“我们在赶时间,上士,这是上面交代的重要任务。”
“我明白,但我们接到亚姆立札据点指挥部的命令,暂时封锁通向据点的道路。除非有据点指挥部或保卫公共安全与秩序局总部的书面命令,否则只能等待新的指令。”
上士一脸的歉意,这是他今天第四次说出同样的制式回答了。
也不知道蹲在据点里的那些大官们突然抽了什么疯,从昨天下午开始就下令封锁交通线,所有试图靠近亚姆立札的人员、部队,都必须在关卡原地待命,等待所属部门的上级主管单位核实身份之后再予以放行。最后还特别注明,哪怕就是国家安全部门和王公贵族也不得例外,任何试图冲卡之人可以不经警告立即予以射杀。
有这样一道命令在,虽然下面执行单位会比较难做人,但也算是免掉了一部分责任。被拦下来的即便满腹怨言,也不好当场发作。眼前这位沙布林少尉也是如此。
“真是该死,我们该早点出门的。”
“不用着急,少尉先生,核对一结束,您就能过去了。”
上士耸耸肩,说到:
“要不要先去擦擦皮鞋?我的手下可是擦皮鞋的好手。”
“那好,反正总是要等的。”
少尉递过一根上好的卷烟,迟疑了一下,上士忙不迭的接过了那根烟。
烟草一直是公国军的固定补给品,公国军人的军营生活里除了“生命之水”,最不能少的就是每个月一百克的烟叶配给了。过去用烟斗或水烟抽,如今都用草纸卷着抽。像这种精心烤制包装的高级卷烟,陆军和边防军的中下层军官根本享受不到,也就奥克拉纳内务部队这种特殊存在可以搞到。
“你们是从普斯科夫过来的吧,少尉先生。”
点燃了香烟,上士猛吸了一大口,随手把火柴梗扔到了地上,伸出脚用力踩灭。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有一个在233独立内务营当勤务兵的表兄,您或许认识他,拉夫连科二等兵,高个子,脸上有条疤。”
“嗯……不认识。”
沙布林少尉掸了掸烟灰,努力思索了一下露出一丝苦笑。
“车后面运的是什么?少尉先生。”
上士拿着火柴盒的手放到了背后,叼着烟询问到。
“啊,也没有什么东西,就是一套设备……”
沙布林少尉说着转过身看了看卡车,就在他回身的那一刹那,手上多了一支莫辛纳甘转轮手枪,击锤已经被扳下,黑洞洞的枪口顶着上士的额头。
“一套叫‘恐怖分子’的设备。”
和蔼可亲的“沙布林少尉”露出带有些许遗憾的笑容,下一秒,早已蓄势待发的冲锋枪响了起来,刚刚想举起步枪或准备给机枪上膛的士兵瞬间被扫到在地。八十发子弹眨眼间一扫而空,没有一发子弹走空。
水冷式重型冲锋枪的射速和可靠性完全实现了设计者的预期,除了那名上士,两个班的边防军战士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全数倒在了血泊之中。
“上士,事情本可以用更和平的方式收场的。要不是你把手放到背后做手势,你身后的士兵又太笨,把什么都写在了脸上,我们其实不必面临这样的局面。”
“沙布林少尉”依然是一脸遗憾,被枪指着脑袋的上士似乎是已经接受了命运,脸上满是淡然。
不知道是出于同情还是敬佩,袭击者用温和的语气问到: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上士。”
“你为那个老头叹息的时候,从我干这一行开始,从没见过内务部队的人为死人叹息。翻开军人证的时候,盖章、签字、照片都没问题,可用来装订的是不锈钢钉,而正常情况下用的都是会生锈的铁钉。等到你踩烟、递烟的时候,我就更确定了。如今高级卷烟已经断货,就算是内务部队抽完烟以后也会收起烟头,把烟丝收集起来。另外你的软壳烟盒底部开了个口子,那是战场上才有的取烟方式。最后拉夫连科不是二等兵,是营部参谋。”
“你瞧我这记性,早就忘了这不是没厕纸上厕所的战场,总担心会抽到沾满粪便味的卷烟呢。”
被指出一大堆破绽的袭击者摇了摇头。
“我劝你最好还是投降,我的人这回应该已经到了亚姆立札据点,很快搜捕的部队就会抵达,你们没有任何机会。”
“也许吧,只是你没机会看到结局是怎样了。”
朝那张坚毅又勇敢的面孔点了点头,袭击者毫不犹豫地扣下了扳机。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14.亚姆立札(三)
“那群天杀的杂碎!要是我逮住他们,我一定剥了他们的皮,把他们叉在火堆上烤!!!”
拉普切夫大尉正将他所知道的所有脏话、诅咒、酷刑全部倾吐出来,一旁正在勘探现场的奥克拉纳探员们对视了一眼,耸耸肩,继续专注手头的工作。
熟悉拉普切夫大尉的人都知道,这个奥克拉纳密探头子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现实,尤其是威胁,每一次都会在受刑者和失手的部下身上应验。一具具被丢进乱葬岗的焦尸和绞肉见证了拉普切夫大尉的暴虐和“保卫公共安全与秩序局”的黑暗。
这一次,拉普切夫大尉的发言还是会应验,只不过应验对象还包括了他自己。
——大尉,你也是“奥克拉纳”的资深人员了,应该清楚我们是怎么砸断失败者和叛徒的脊梁的,不用我详细说明,你也知道要清除“无能”这种疾病,需要的是什么。
顶头上司那张爬满了烧伤疤痕的狰狞面孔再次浮现,拉普切夫大尉打了个寒颤,骂骂咧咧的走向正在讨论的搜索专家们。
一般人印象中,“奥克拉纳”办案从来不讲证据,一切都靠窃听和刑讯,反正三木之下没有什么供词是拿不到的。实际上这只是部分情况,大部分时候“奥克拉纳”还是很专业的。其内部有不少刑警和侦探系统出身的办案专家,靠着这些专业人士,“奥克拉纳”才能屡屡成功打击外国间谍网络。
但这一次,他们显然是遇上了非常扎手的硬点子。
“怎么样?”
向匆忙立正敬礼的勘察专家哥奇里科中尉回了一礼,拉普切夫大尉催促到:
“能看出什么东西吗?比如身份之类的?”
从昨天下午开始,亚姆立札据点周遭便发现了不明身份的小股部队出没,从痕迹和抹消痕迹的手法来看,其中一部分是专门从事渗透和破坏工作的武装间谍,还有一些像是反政府组织和走私犯。这些武装似乎相互之间毫无关系,但同时出没在亚姆立札周遭似乎又太突兀。
——会不会是国内的叛乱者和拉普兰相互勾结,想要故意让公国军战败,然后引发国内的不满和革命?
当某个专门处理国内叛乱组织的军官提出这种可能性时,会议室里顿时炸了锅。
换做平时,这种事情可以拿来当笑话看,奥克拉纳的大爷们甚至巴不得那些个不服王化的叛逆这么干,正好抓个先行。不管那些组织的口号和主张有多么正当,“通敌”的罪名压下来绝对能让这些叛逆成为过街老鼠,再也招募不到新成员。
可如今是战时,连圣彼得堡都开始实施配给制,民众开始承受物资匮乏之苦的战时。初期胜利带来的亢奋开始退却,战局僵持不下,更多年轻人被征召,大量的伤兵和棺材从火车站转运至各地,物价腾贵,工作时间延长,工资冻结……民众已经对战争失去了兴趣,他们现在只想着恢复有稳定收入和物资供应的生活。一些离经叛道的口号和主张正对民众此刻的胃口,各种曾经被视为大逆不道和异端邪说的玩意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如果这时候前线再传来大败的消息,那……
想到这里,强硬如奥克拉纳的诸位军官大爷也不寒而栗了。
——无论如何也要抓到并搞清楚这些武装的身份,绝不能让亚姆立札据点有任何闪失,否则诸位就自裁谢罪吧!
面对快要抓狂的叶若夫少校,与会的各级主管唯有低头应是。
可话是这么说,真要执行下去就要了这群大爷的老命了。
要对亚姆立札及周边地区实施戒严抓捕?听上去很诱人,实际上完全没有实行的可能性。亚姆立札可是军队的地盘,海陆军、宪兵、后勤……所有的丘八都不喜欢秘密警察把爪子伸进他们的地盘,要不是确实需要这票鬼鬼祟祟的家伙处理一些军队不擅长也不方便处理的事情,亚姆立札根本不会有奥克拉纳的地盘。想管到军队的头上?不说海陆军会不会在奥克拉纳大门口把大炮架起来,光宪兵下绊子就够他们喝一壶了。
眼下正是准备新一轮攻势的节骨眼上,之前又有了多个弹药存储点被打爆的事件,如今军队和政府高层对亚姆立札的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各军兵种这才勉为其难的与奥克拉纳展开合作,可秘密警察们在合作与交涉的过程中还是能很明确的感受到来自军方的排斥和挤兑。
当前这种重要关头都无法实现行动脚步一致、情报互通有无,想强行实施全面戒严,展开以奥克拉纳为核心中枢的搜捕行动?这种事情也就只能想想罢了,那群老丘八是绝不会答应的。即便母神垂怜,让那群花岗岩脑袋突然开了窍,亚姆立札据点内的奇葩二元指挥系统能否步调一致,确保秘密警察和军队能够实现情报共享和分工协作也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于是乎,军方和奥克拉纳在“精诚团结”的大旗下继续各行其是,各管一块,有什么线索情报都自己藏着掖着,时不时还去刺探一下对方有没有掌握到什么线索,最新进展怎么样了。可想而知,这种各怀鬼胎,互相提防的“合作”会有什么样的进度了。
为了不被骂成是废物、米虫、国贼、非国民,奥克拉纳也算是豁出去了,他们直接从圣彼得堡专门调来了刑侦和反间专家,试图从神秘渗透者留下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最起码先弄清楚那帮人的身份。
然而还没等各路人马调查出个子丑寅卯,那群渗透者直接跑来给了奥克拉纳一个响亮的耳光。
当亚姆立札据点内的奥克拉纳指挥部收到消息,一个边防军哨卡遭到袭击全军覆没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整整十二个小时。一个补给中队在路过那个哨卡时发现空无一人,地上有血迹和弹壳,不远处堆着一叠焦黑的尸体。带队的中尉立即派人前往亚姆立札报信,自己则在原地警戒和保护现场。事后那位中尉对此的解释是在不明白周遭是否还有敌军的情况下贸然行动非常危险,不过大多数人相信这位中尉其实是被吓破了胆,没有足够的护卫到达之前,绝对不敢挪动脚步。
在接到报告后,拉普切夫大尉立即召集他的精兵悍将准备出发,结果公国的官僚风气再次发挥作用,足足过去四个钟头后,大尉才办完了全部手续,带着一叠盖了戳子的行政命令和憋了一肚子气的部下出发。
抵达现场后,大尉当场就炸了。不是因为死者都是奥克拉纳系统的边防军人,也不是因为这次袭击有多么成功,而是因为袭击者毫不遮掩的蔑视——对方留下的痕迹满地都是,完没有任何掩盖和清场的意思。显然对方是用满不在乎的态度来表达对奥克拉纳的轻蔑和挑衅。
于是乎,大尉先生跳着脚大骂起来,一直到现在才冷静下来,开始询问勘查结果。
“大尉先生,我们仔细勘察了现场,比对弹道和血迹后,初步确认,哨卡内所有士兵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到密集的弹幕射击。”
维诺格拉多夫高级探员用钢笔指着地面上用白粉笔圈起来的弹痕,又指指不远处同样圈起来的弹壳。
“从射入角度、弹头比对来看,他们是遭到了来自高处的水冷重型冲锋枪射击,根据地上的卡车轮胎印和发现弹壳的位置来判断,对方很可能是站在卡车车厢上,至少有两支冲锋枪同时射击,所以两个机枪掩体和岗亭内的士兵才会连反抗都来不及。有一个人是头部近距离中枪,初步判定是带队的上士,从弹头痕迹来看,应该是从转轮手枪里打出来的。”
“水冷重型冲锋枪、转轮手枪……全部都是军用重型武器,加上死者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中枪。也就是说,袭击者是装扮成军人,搭乘军用卡车,使用我军制式武器?”
拉普切夫大尉本身也是经常处理各种恶性案件的老手,高级探员的报告在他脑内勾勒出了事情的大概——身穿军队制服的化妆袭击者来到哨卡,出示了证件,并且要求通过,结果哨卡根据上级指示,在核实对方身份和命令书的真实性之前,不得放行。接下来可能是为了强行冲卡,也可能是什么地方暴露了真实身份,袭击者痛下杀手,杀光了哨卡里的所有人,临走时又把尸体堆在一起,浇上油后放了一把火。
要说拉普切夫大尉不亏是老干探,只凭零散的情报基本就将事态分析的八九不离十。只是他并未因此感到宽慰或兴奋,一股强烈的恶寒开始在他心中翻腾。
“对方是受过专门化妆袭击训练的特殊部队,还不清楚是乱党还是拉普兰的贼军。总之这不是我们能够应付的对手,立即联系亚姆立札,让他们通知军方加强戒备,并且多派点人手过来!”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14.亚姆立札(四)
亚姆立札据点有一套神奇的指挥系统。
说神奇,不是这套系统有多么高效,能摆脱官僚主义和腐败堕落的桎梏,化腐朽为神奇。而是这套系统明明臃肿迟缓,冗官冗员的现象十分严重,但一到战时,运作效率却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时候甚至是爆发性的增长。最后最奇葩的是亚姆立札据点的指挥体系居然是二元体系及多部门共治,俨然是一条两个脑袋特别大,下面依附着众多小脑袋的多头蛇。
最大的两个脑袋分别是陆军和海军。
不同军种存在不同的想法,有侧重点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行动方式,加上争夺预算和发言权之类的竞争,导致军兵种之间存在矛盾可以说是极为正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只要没闹到旧查理曼陆海军那种每天拿百分之三十的精力对付外敌,用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去防备另一个军种背后捅刀子,基本上都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像公国这种陆强海弱的国家,矛盾还会更少一些。毕竟再怎么说,决定公国生死的必然是陆军,而海军既不用守护海外殖民地和保护海上交通线,缺少海外基地和辅助船只也让其无力进行海上破交战,基本上只要守住峡湾,不要让敌国冲进拉普兰湾攻击圣彼得堡就算是完成任务。正是基于对国家重要性的差异,这才确立了“陆主海从”的话语权结构。
大部分时间里,陆军都压着海军一头,然而随着空中力量的兴起,没有空中掩护的战争已经越来越难以想象,凭借浮空舰队的重要性,海军的地位和话语权逐渐提升。尽管一时半会儿还无法达到全面和陆军平起平坐的地步,但在亚姆立札据点,双方绝对是分庭抗礼的状态。
一个要塞里有两个上将——这种情形极为罕见,更奇怪的是两位上将分属陆海军。
一位是要塞司令官阿纳托利.米哈诺维奇.斯特赛尔陆军上将;
一位是海军北部战区司令兼亚姆立札驻留舰队司令官斯捷潘.奥西波维奇.马卡洛夫海军上将;
两位上将之间的关系绝对称不上亲密,基于军种之间的矛盾和平行行政衍生而来的各种龃龉,双方就算想搞好关系也不可能。两位最高指挥官之间的对立自然而然也会影响到部下乃至基层士兵。守备要塞的陆军士兵视驻留舰队为颐指气使、厚颜无耻的食客。不但鸠占鹊巢霸占陆军的地盘,还毫无建树,一旦遇到危险还立即缩回安全的巢穴,活像一个大头症发作的败家子;而对舰队官兵而言,驻守要塞的陆军不过是天天窝在堡垒里打牌、酗酒、吃饭、睡觉、上厕所——就是不会打仗和干正事的废柴。
要不是身为军人的自我约束和纪律尚存,加上如今正是战时,有同仇敌忾的外在氛围环境充当粘合剂,没准哪天酒吧里的士兵斗殴就会发展成陆海军之间的大火并。
而在陆海军之下,后勤、宪兵、奥克拉纳、警察、政府、贵族……各种势力为了不同的目的和各自的利益,又各自盘踞着不同的行政领域,使得整个亚姆立札的权力版图完全是一堆乱麻。
公国军也一度想要解决这个莫名其妙的事情,譬如成立联合司令部,或者任命一名皇族为最高司令官。可一方面陆海军都不愿意让渡出各自的权力,也不喜欢头上突然多出一个管理机构,另一方面皇族中有从军经历的不少,可有管理才能和经验,同时又能镇得住军头们的实在不多。尼古拉大公可能是个例外,可大公本身是陆军出身,对海军的管理和运用知之甚少,另外出于防微杜渐的考虑,轻易也不可能让大公去担任这个职位。最后最关键的因素是迄今为止这套二元行政系统没有产生什么致命的问题,缺少大刀阔斧改革的迫切性。
当身处平行系统顶端的两位上将接到奥克拉纳的报告后,立即在军官沙龙内召开了碰头会。
之所以会选中军官沙龙,主要是这里同时对军队系统和奥克拉纳系统开放,不用为“到底在哪里开会不会受气”这种无聊的问题发愁,此外这里提供各类高档烟酒美食,乐队杰出的演奏更是受到斯特赛尔陆军上将的推崇(陆军上将原本更青睐马卡洛夫的海军军乐队,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上将从不表露出任何羡慕的想法,直到军官沙龙来了一支高水平的乐队)。
乐队是一流的,酒水食物也是一流的,只不过如今是开会时间,不然斯特赛尔上将一定会再找点漂亮女人以及最重要的,能够让这里的每个军官痛快喝上一整天的伏特加——少了伏特加就不能称之为公国人了。
“……真可惜。”
斯特赛尔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嘟囔了一句,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正在进行的讨论中。
“所以,奥克拉纳的意思是陆海军配合扩大搜索范围,同时要塞进入战备状态,对所有进出人员货物严加盘查?太混账了,陆军不会同意这样的无理要求。”
为了强调他的立场和意见,陆军上将用力拍打着桌子。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即便不考虑是否要以奥克拉纳为主导的问题,全面提升人员和物资的盘查也会严重影响到正在进行的物资储备和转运工作。如今后勤和前线已经是焦头烂额,这种时候再进一步增加混乱?陆军绝不可能同意的。
不过与会者都知道,如果陆军明确对某件事情表示反对,那么海军很大概率会对此表示支持。
“陆军对此次战争的贡献和牺牲有目共睹。”
马卡洛夫上将没有让大家失望,他用一种非常官方的语气说到:
“但海军建议陆军仔细审视小股部队渗透、破坏,造成亚姆立札据点蒙受重大损失的可能。不管最终是否能达成一致,对保卫公共安全与秩序局的提案,海军表示赞成并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配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