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遵命!”
传令兵小步跑出了舰桥,看着被三条轻巡洋舰包围起来的商船,帕西法尔愉快的哼起了荣耀进行曲。
自成功穿越战线,切入拉普兰湾展开破袭战以来,帕西法尔舰队已经俘获、击沉了二十三条各种商船,排水量吨位高达十二万吨之巨。从船只上俘获的各种名贵烟酒、手工刺绣、主副食品更是极大丰富了船员们的生活质量,一时间整个舰队都有些乐不思蜀了。舰队成员们在战后将这段日子称之为“愉快狩猎季”,一些舰长甚至要求对圣彼得堡进行炮击——这不是出于爱国心,也不是功劳的诱惑实在太大,纯粹是因为圣彼得堡夜间完全不实行灯火管制,导航浮标和灯船像平时一样亮着,港口设施和城市也都灯火辉煌,实在是绝佳的靶子。
帕西法尔当然不可能同意这种要求,他的目的是适当的刺激,适当的羞辱,迫使公国下达一些指令给高尔察克少将,进而推进整个战略计划。在这里炮击公国首都,只会让公国彻底抓狂,不顾一切的升级战争,同时还会让原本有利于拉普兰的国际舆论发生转向。
所以,绝不能有一发炮弹落在圣彼得堡的土地上。
“话虽如此,公国贵族们耐心还真好,我们都做到这种地步了,他们还未能施加足够的压力,是不是应该突入港口击沉船只,还是布雷呢……”
在帕西法尔大胆的发言中,旗舰“冯.德.坦恩”号大型巡洋舰开始降低高度,这条新锐战舰慢慢融入浓雾之中。
“冯.德.坦恩”号是战前拉普兰向帝国订购的大型浮空巡洋舰,当时帝国已经签订了《海军军备控制协议》,所有大型主力舰的设计和建造都已被冻结。为了避免浪费吨位余额,一些用于技术验证目的的船舰都准备拆解回炉,“冯.德.坦恩”号正是其中之一。正好拉普兰上门下单,公国和拉普兰之间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帝国索性就把这条大型巡洋舰转手卖给了拉普兰,如今和其它几条带有明显技术验证性质的小型舰艇一起成了拉普兰浮空舰队的中坚。
“冯.德.坦恩”号大型巡洋舰是帝国空军对快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尝试之作。和阿尔比昂一样,帝国需要能快速应对本土和殖民地的突发事态,这就需要一种高航速、长航程、重火力、建造和使用成本低于主力舰的舰船,也就是战列巡洋舰或高速战列舰之类的快速反应战斗舰。
为了验证这种舰船是否可以造出来,实际使用是否能实现设计师们“经济实惠”的目标,帝国空军下单建造了“冯.德.坦恩”号,试图通过这条大型化的巡洋舰来完成论证工作。
因为下水没多少时间,整条战舰不仅各种设备簇新,各种帝国官方语言的标牌随处可见,上面还有一些对拉普兰海军军官来说惊为神物的设备。比如说舰载雷达和无线电通信设备,正是依靠这两件利器带来的优势,整个舰队才能有惊无险的借助迷雾穿过公国军防线,顺利突入拉普兰湾。接下来又藏身浓雾之中,在距离圣彼得堡不足二十海里的范围内屡屡袭击得手。
帕西法尔一点都不担心公国会发现自己的意图,要是这么明显的调虎离山都看不出来,帕西法尔也只有咬牙认栽。早知道公国上层全都是智商低下的白痴,他还不如直接登陆圣彼得堡,请沙皇陛下和他的重臣立即结束这场闹剧一般的战争。
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个诱人的计划,而且他很有可能实现。
“冯.德.坦恩”号是一条大型巡洋舰,其主炮口径也只有210mm,但其装备了四座三联装主炮炮塔,即12门210mm主炮,外加16门155mm高平两用副炮,论火力几乎可以和公国主力舰掰一下手腕,其装甲防护能力也与早期无畏舰不遑多让。再加上一票轻巡洋舰、驱逐舰,要强袭登陆圣彼得堡不是做不到。
不过这也只能想想而已,包括帕西法尔自己在内,没有谁会看见这种事情上演。
所以他只能继续这种游猎,直到袭击由量变引发质变,或是公国耐心耗尽,又或是袭击某个具有指标性的目标……
正当他还在盘算应该袭击什么目标时,传令兵带着一脸怪异的表情跑了进来。
“阁下。”
传令兵抑制了一下情绪,将文件夹递给拉姆齐上校,然后大声报告到:
“轻巡洋舰‘埃尔宾’号来电,他们发现了一条六千吨级的客货两用船。依照交战规则,他们向那条船发出了停船接受检查的命令。可那条船不但掉头加速逃跑,还无视警告炮击,用步枪和冲锋枪朝‘埃尔宾’号射击。”
疯了。
这是全体听众的唯一感想。
尽管公国军人在伏特加的加持下经常会有出人意表的表现,比如说某个醉鬼炮手一炮命中敌军弹药库什么的,还有炮手公然宣称多给他一公斤伏特加,他能把火炮射程延伸出几千公里……可实战当中这种奇迹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况且就算一名步枪手一口气喝下一整桶伏特加,步枪子弹也不可能击沉巡洋舰。
无视警告,而且还用轻武器还击——这只能说明两件事,首先这条船的船长和乘客们非常勇敢,比他们到目前为止遇上的所有商船都表现的更有勇气。其次,那条船上运载的绝不是普通的违禁物资,而是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东西:军队、武器、弹药。这正是帕西法尔舰队一直期待的大猎物。
有那么一瞬间,帕西法尔舰队的指挥官们对这条船的身份和运载的货物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不过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立场和任务。
“没有必要浪费时间。”
帕西法尔摇摇头,仿佛要摆脱一只让他心烦意乱的苍蝇。
“通知‘埃尔宾’号,轰沉那条船。”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14.亚姆立扎(十一)
自公国建国以来,还从未有过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的痛恨一个人过。哪怕是和人类阵营陷入最严重的敌对状态时,他们也没有做到这个地步。如今帝国驻拉普兰军事顾问,帕西法尔空军少将却享受了这一空前殊荣。
整个公国都在诅咒他,都在痛骂他,一些加了恐怖素材的小道消息在大街小巷流传。这个来自帝国,如今给罗斯联合公国带来几百年最大耻辱的男人成了每个公国国民谈论和痛恨的对象。
不过虽然大家都很痛恨帕西法尔和他率领的拉普兰舰队,但这仅仅是基于不同立场产生的敌对情绪延伸。对这位以弱胜强、勇敢大胆、且充满人情味的敌将,从军人到普通百姓依然对其抱有起码的尊重和敬意。相较之下公众和军队内部对自家军人,特别是负责拉普兰湾防务的圣彼得堡分舰队司令卡尔.彼得洛维奇.叶森海军少将和海军参谋部参谋长齐诺维.彼得洛维奇.罗杰斯特文斯基海军一级上将就不那么友善了,这两位承受了众多的口水和辱骂。
二十三条商船!数万吨货物!这足以让任何人抛弃理智和矜持,化身为歇斯底里的骂街泼妇,更不要说那些货物里不乏高价的私货。其造成的损失之巨,足以让贵族和投资商发狂。
如果是外海遭遇到拉普兰舰队拦截,或许也会让这些人感到肉疼,但绝不至于发狂。真正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所有袭击都发生在拉普兰湾周边空域,距离公国首都圣彼得堡最远的大约一百五十海里,最近的只有二十海里。
这就让人很尴尬了。
我们的舰队在哪里!全世界都想知道!!
从上层贵族到底层民众都在狂呼这句话,一些狂热的激进分子不但给叶森少将送去了“敌探提督”、“带路提督”等侮辱性绰号,还两度聚众捣毁了少将的私邸。上百名男女老幼向少将的私邸投掷石块和燃烧瓶,将这栋漂亮的洋房变成了千疮百孔的废墟。更有甚者在私邸大铁门前留下手枪、绳索、毒药,要求叶森少将以死谢罪。
面对一边倒的指责,无可辩驳的叶森少将只能委托好友将妻小送去乡下安置。尽管事出无奈,但以公国大男子主义的风气,这也差不多等于承认自己无法保护和赡养家人,人生最大的屈辱和悲哀莫过于此……
而这还不是结束,甚至还没有到达最高点。当昨天“希望”号客货两用轮被击沉,船上搭载的一个步兵营、整整八门280㎜攻城臼炮、配属的辎重队、一百四十八名船员、四名海军军官,合计一千二百三十八人全部葬身冰冷的拉普兰峡湾,而船只被击沉的位置距离圣彼得堡只有十三海里的消息传来时,忍无可忍的陆军把事情捅了出去。战死的军人家属及亲朋好友堵在海军部大门口叫骂,还强迫海军部收下并转交给叶森少将和罗杰斯特文斯基一级上将一件骇人的礼物——装满激愤家属小指头的玻璃罐和几十把短刀,附带按着上千双血手印的血书。
不难想象,两位将军在面对这些“礼物”和气势汹汹的舆情时,其心情会是如何。所谓生死两难,大抵便是如此了。
实际上,这两位并非无能之辈,从其履历来看,可以称得上是当今公国海军的中坚人才。任何一个掌握实际情况的人,包括沙皇陛下在内,都不会苛责两位将军。要知道在能见度不足三百公尺,严重时甚至不足一百五十公尺,且动辄就是持续两三天的浓雾中发现并摧毁一群狡猾的敌军是极为困难的。尽管要搜索的空域范围其实并不大,但恶劣的天气不但限制了侦察搜索能力,还严重制约了可以使用的战术。更麻烦的是并不是每艘船都配备有魔法师士官来负责联络,在时不时遭受干扰的情况下,配备了也没多大用,所以浮空船大部分时间只能悬浮在云雾之上进行巡逻。如此一来想要搜寻到藏身浓雾中的帕西法尔舰队自然困难极大。
一面是国人皆曰可杀的指责,一面是每天都在增加的袭击和全然无果的搜索。即便叶森海军少将和罗杰斯特文斯基一级上将都是受到过良好教育,心胸开阔的绅士。面对当前的情势,他们也开始发自心底的想要找到帕西法尔,并且把他撕成碎片。
不过这注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他们缺少情报,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援,缺少好天气……总之除了舰队数量和规模,他们缺少一切能获得胜利的要素。
这种漫无目标的搜索注定不会有好结果,截止目前为止,圣彼得堡分舰队唯一截获到的,是帕西法尔舰队的魔法师士官发出的不加密广域通信,内容为“雾是值得信赖的盟友”。
该通信内容被公开后,帕西法尔舰队赢得了一个“雾之舰队”的诨号而声名大振。后世描写这段历史的文学作品中,“自浓雾中出现的迷之舰队”也成了帕西法尔舰队的标准出场模式。而在那些演义作品中,叶森少将总是以反应迟钝、思考问题抓不到重点的形象出现。
“可怜的人。”
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叹了口气,站在他面前的高尔察克也是一脸感同身受。
他们并不是看戏的旁观者,舆论风暴的主流涌向圣彼得堡分舰队司令和海军参谋长的同时,也没忘记本应直接面对帕西法尔舰队的亚姆立札驻留舰队。“亚姆立札驻留舰队放任敌舰队穿越封锁线袭击后方”的指责声中,马卡洛夫和高尔察克的日子也不好过。而且只要帕西法尔舰队还在拉普兰湾发动破袭战,他们的日子就注定会持续恶化下去,总有一天,发生在叶森少将及其家人身上的那些事也会轮到他们去体验……
这真是太糟了。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如果你站在叶森少将的位置上,你要如何去解决目前的困境?”
“没有办法,阁下。除非我们能获得帝国方面的技术情报,并且有间谍就在帕西法尔舰队的参谋班子里,同时有能力自行建造并已经拥有那种快速装甲巡洋舰,我们才有机会追逐并干掉那支舰队。”
高尔察克的声音依然坚定,如同金属般的声线更能让人清楚感受到事态的艰困程度。
天气和敌人高超的指挥艺术固然是此次作战的难点,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完全没办法克服的。而机器性能的差异——那些用冷冰冰的数字展现出来的差距才是此次作战中的最大问题。
目前公国严重缺乏能击溃以“冯.德.坦恩”号大型巡洋舰为首的快速机动部队的装备和战术。
其实公国很早就知道拉普兰向帝国下单订购了一批巡洋舰和驱逐舰,连帝国将本应拆毁的舰船出售给拉普兰,并且提供人员培训服务的事情也知道的一清二楚。但首先那是开战前就签订的合约,公国没有理由阻止这笔生意,其次那个“大型巡洋舰”的称呼和帝国方面提供的一些基本参数严重迷惑了公国海军,以至于他们完全未能发现,帝国提供给拉普兰的不是几只用于看家护院的看门犬,而是一群精悍的饿狼。
以“冯.德.坦恩”号为例,帝国官方称呼是大型巡洋舰,火力、装甲防护和机动力也符合巡洋舰的特征。但这些数据未能展现这样一个现实:和公国海军新锐主力舰的305㎜主炮相比,该舰的210㎜主炮显得威力不足,但却强于公国海军巡洋舰的152㎜主炮,其航速和航程更是凌驾于公国所有现役主力舰。唯一被诟病的是与其吨位相比,其装甲厚度严重不足,近两万吨的排水量,主装甲带厚度只有薄薄的82㎜,颇有浪费吨位之嫌。实际上这正是帝国设计师们的精明所在,他们很清楚自己要设计的是一条拥有重火力和高航速的“袭击舰”兼“巡洋舰杀手”,其主要任务是猎杀敌国商船和护航的巡洋舰,而不是展开舰队对决。因此自持力与抗沉性是必须放到优先考量的事项。通过优化水密结构和隔舱设计,在获得丝毫不输早期无畏舰的抗打击能力的同时,还获得了大量舱室用于装载物资设备,进而获得更持久的海上作战能力。
帝国舰船设计师们的努力,使得“冯.德.坦恩”号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军舰,其航速远高于各国主力战列舰,其火力又强于所有航速能追上它的任何一型巡洋舰、驱逐舰。可以说“比我强的没我快,比我快的没我强”这一快速战斗舰核心思想在该型舰船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面对这样一个难缠的对手,公国显然一时半会儿是拿不出什么有效的解决措施了。
“我们需要时间,只有时间才能解决问题。”
高尔察克摇摇头。
“最理想的办法是圣彼得堡那边坚持下去,我军按照计划启动攻势,敌舰队只能掉头对亚姆立扎发动强攻,在要塞与舰队的夹击下覆灭。但这已经无法实现了。”
圣彼得堡的耐心已经完全被耗光了,所有人眼睛里都只盯着那支舰队,除此之外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进“消灭雾之舰队”之外的任何合理意见。
“次善的策略是重组圣彼得堡和亚姆立扎的分舰队,通过调整舰队组成结构,确保圣彼得堡分舰队有足够的力量对付帕西法尔舰队,同时亚姆立扎驻留舰队也能保护交通线及支援陆军作战。但这同样需要时间,而且对心急火燎的后方来说,这个策略依然显得太过消极。”
长叹了一口气后,高尔察克以沉痛的语气说出了最坏的选择。
“如果圣彼得堡下令抽调亚姆立扎驻留舰队增强圣彼得堡分舰队的实力,搜寻并歼灭帕西法尔舰队。我们必然会陷入既找不到敌舰队,又没有足够兵力死守的困境。这势必会——”
没等他说完,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不等他们回过神来,马卡洛夫的副官突然走进房间。他草草敬了一礼,一路小跑到了海军上将身边,将一张纸交到他的手上。马卡洛夫一边对部下惊慌失措的举止感到困惑和不满,一边将视线转移到纸上。
三秒后,他大叫起来:
“不!”
“阁下?”
头一次见到老爷子如此失态的高尔察克有些茫然。
海军上将似乎没有听到他的问题,一直盯着手里的纸,身体剧烈的颤抖着,嘴里咕哝着各种各样的脏话和诅咒,眼睛完全失去了焦点。
高尔察克更迷惑了。他知道问题就在那张纸上,上面有一些很不好的消息,但那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海军上将既不放手,也不回答他的提问,高尔察克只能把目光转向一旁的副官。
“出了什么事?”
“圣彼得堡分舰队的最新战报。”
副官低声回答:
“我们损失了两艘巡洋舰。”
“中校,你不是在开玩笑?”
高尔察克叫起来,两艘巡洋舰?这是他今天听到的最荒诞不经、最恶劣的消息了。
然而那还不是最坏的。
“巡洋舰分队指挥官威廉.卡尔诺维奇.维特格夫特少将战死。”
“神啊。”
除了这句感叹,高尔察克已经说不出任何话来了。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14.亚姆立扎(十二)
公国在与帕西法尔舰队的交战中损失了两条巡洋舰,而且还是在自己首都门口。
这条消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成了全世界舆论的头条,传媒连篇累牍的报道,组织专家学者分析讨论,派遣媒体工作者前往双方新闻发布会和军方进行采访,各种“军事专家”著书立说,推销各种各样的八卦和脑洞。普通大众则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注视着这场传媒的狂欢盛宴,将那位红茶提督的优秀表现与公国军的愚蠢颟顸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不过经历了最初的震撼和惊讶后,不管持何种立场,所有人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一样的。
——那个幸运的小子是怎么做到的?
诚然,帕西法尔舰队拥有一些优势,但这不足以弥补他和公国海军整体规模、数量上的绝对差距。被击沉的两条伊兹梅尔级巡洋舰也不是什么软弱可欺的角色,它们实际上应该算“冯.德.坦恩”号大型巡洋舰的公国同类。
当帝国着手研究高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可行性时,他的潜在竞争对手们也没闲着。像公国海军参谋部就提出了自己的“排列在战列线中的装甲巡洋舰”概念。
拉普拉塔河口之战中,防卫军海军运用航速较高的重炮巡洋舰压迫查理曼铁甲舰,并集中火力逐次消灭了排列在战列线的主力舰。在战后的分析中,公国海军认为防卫军海军的战术代表了未来战列舰决战模式。为此他们要求新式装甲巡洋舰能够独立作战,可以高速包抄封闭对方战列线,同时集中火力射击敌先导战列舰。这种所谓“战列线中的装甲巡洋舰”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战列巡洋舰的基本特征。
同时期也在摸索战列巡洋舰的阿尔比昂王家海军则认为战列巡洋舰的任务是用来对付敌人的装甲巡洋舰,因而她们航速很高,但防护性能相应低些。而公国对战列巡洋舰的定位是用来对付敌战列舰,因此必然是航速较高,但防护也比较强的更具平衡性的军舰,造价也相对更高。为了验证这种昂贵的战舰(初步报价4000万金卢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实际运用是否能实现预想中的性能,于是公国拨款建造了两条伊兹梅尔级装甲巡洋舰,伊兹梅尔号与纳瓦里诺号。
从出发点和用途上来看,这两条装甲巡洋舰实际上和“冯.德.坦恩”号是同类。只是受制于公国的技术水平,伊兹梅尔级装甲巡洋舰的性能参数要逊于“冯.德.坦恩”号,但如果同时遭遇到两条该级舰,即便帕西法尔身边带着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要击沉这两条战舰并全身而退也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实际上根据帝国海空军制定的破袭战训令,为了避免暴露行踪及被对手纠缠住,导致被占据数量优势的敌舰队包围,应避免和实力接近或超过自己的对手进行交战。
两条巡洋舰发现了帕西法尔舰队的踪迹,帕西法尔舰队迅速隐入迷雾之中,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才是正常的剧本。
可事情并非如此,帕西法尔不但赢了,还赢得干脆利落,这就让人们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了。
就算是一位老谋深算的苏联将军,听到他的手下开着一辆慈父2型重战车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中干掉两辆虎王时,他也会愣一下,然后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谁都想知道这一点,并且自行脑补出一些精彩、华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似乎不这样就无法称之为合理解释。可实际上真相却异乎寻常的简单。
“敌舰队在被发现后迅速转向,同时降低高度试图潜入雾中,我军装甲巡洋舰分队立即予以追击,结果冲入了敌军布设的雷区,两条装甲巡洋舰因触动浮游机雷引发大火,伊兹梅尔号因火灾引发弹药库殉爆沉没,纳瓦里诺号轮机舱被大火吞没,失去动力后坠入海面,当场断成两截。”
高尔察克放下报告,摇了摇头,办公桌对面的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军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软弱,哪怕是露出类似软弱的反应都是不被允许的,眼下这两位更是堪称“真正的军人”。可他们此刻却表现的颓丧、消极、无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他们并不想去指责已经战死的维特格夫特少将和他的部下,但因为少将的冲动、鲁莽,两条宝贵的装甲巡洋舰和众多优秀的水手、军官被一个老掉牙的陷阱葬送。公国海军再一次在世人面前丢尽了颜面。
比面子、人才、军舰的损失更令人痛心的是,这场战斗不但让圣彼得堡分舰队更加缺乏可以用于搜寻和歼灭帕西法尔舰队的快速打击力量,还给了公国海军的敌人们一个绝佳的攻击借口。物质上和舆情上的损失必然迫使公国上层和海军部做出反应,他们会越加倾向高尔察克设想的三种情况中最糟的选项,而且还很快。
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沮丧的了。
高尔察克清楚帕西法尔的陷阱,并且为了回避这些陷阱尝试了每一种能想到、能办到的努力,可最终他还是不得不按照帕西法尔的剧本起舞,并最终一步步走上早已准备好的断头台。
不管是身为一个军人,还是身为一个对手,这种感觉都太糟了。
一直以为自己是棋手,最终发现自己是棋子,这真的会让人郁闷,甚至是发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