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因此各邦国的官僚集团,都是坚定的反对派。
奥古斯特首相摇了摇头说:“巴泽尔先生,我想你误会了。我只是反对直接站出来反对奥地利,并不是说我们就要支持他们。
不想看到神圣罗马帝国重新出现的人那么多,我们有必要跳出来拉仇恨么?凭什么好处大家一起得,黑锅要我们一家背?
我们现在的立场,应该是和大多数邦国保持一致。如果大家都不反对奥地利人的计划,我们也不反对。
把所有的邦国政府全部拖下去,要么大家一起反对重建神圣罗马帝国,要么大家一起重回帝国时代。”
“首相阁下,恐怕没有这么容易,现在德意志各邦国都想要我们出头,就连英法俄三国也希望我们站出来反对。
想要蒙混过关怕是不可能了,至少在外交上我们交代不过去。”外交大臣巴克豪斯反对道
简单的说,就是巴伐利亚想要退缩,也有这么多个老大在逼他们往前冲。把列强的意见当厕纸,巴伐利亚政府还没有那么牛气。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眉头一皱,凭什么奥地利人搞出来的事情,大家都向他们施加压力,还不是在欺负软柿子。
普鲁士王国自己不想出头,就推巴伐利亚王国上前;英法吓不到奥地利,也左右不了普鲁士政府决策,就逮着他们欺负了。
俄国人推他们出来反对,完全就是为了给奥地利添麻烦,拖延盟友的统一步伐。
所有因素加在一起,巴伐利亚政府就被大家推到了最前线。面对外交压力,那怕是激烈反对的奥古斯特首相,也不得不认了。
有列强的支持,巴伐利亚王国才能够保住在联邦中的地位,本质上他们只是一个小国,综合国力和比利时有得一拼。
可小国就是小国,地狭民乏,不得不依赖于大国生存。
这也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想要整合德意志诸多小邦国的原因,只有把这些小邦国拉到了一起,他们才是一个中等国家,才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中等国家只要发展好了,那也是一个小强,就像是现在普鲁士王国,就以中等国家的国力,跨入了列强的门槛。
想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巴伐利亚就要获得列强的支持,没有英法俄压制奥地利和普鲁士,巴伐利亚哪里有机会去整合德意志众多小邦国?
在思想大碰撞的时候,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也提出的以巴伐利亚为核心的小小德意志计划,可惜连巴伐利亚民众都缺乏兴趣。
原因非常的简单——太小了,不符合大家“大国梦”的期待值。
只要是祖上阔过的民族,都有一个大国梦,德意志民众怎么可能没有呢?既然是大国梦,那就必须要够的大,这也是现在奥地利受欢迎的原因。
新版的神圣罗马帝国真的够大,一旦建立起来面积就超过了110万平方公里,各方面都超过了隔壁的邻居——法国人,这就满足了很多中二少年的大国梦。
德法矛盾是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人死磕了几百年的结果,历史上的普法战争,只是这一矛盾的延续。
超越法国人,这里面还蕴含了德国人的特殊感情。这也是普法战争过后,为什么普鲁士可以把松散德意志邦国整合起来的原因。
大家的虚荣心满足了,民族自豪感出现了,对这个国家认同感也上去了,然后德意志就从地区名词变成了一个国家。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冷笑着说:“既然大家都要巴伐利亚和奥地利为敌,那么我们也只能走下去。
这也是一个机会,只要我们站出来反对奥地利,就可以获得列强的支持,那么整合德意志地区各邦国就不再是梦。
英法俄都不想要看到一个庞然大物的德意志帝国出现,我们的计划整好符合他们的利益,有他们的支持,最终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胳膊拗不过大腿,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捏着鼻子认了,他还在畅想美好的未来,可不知道这一脚就踏入了不归路。
神圣罗马帝国 第九十五章、时机成熟
1853年3月16日,费利克斯首相抵达慕尼黑,经过了长达一个星期的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
巴伐利亚政府明确反对重建神罗帝国,费利克斯的外交努力宣告失败。
迫于舆论压力,巴伐利亚政府在3月27日提出了重开联邦议会,决定是否重建神圣罗马帝国。
3月28日,费利克斯首相还在慕尼黑大学发表了演讲,公开回应巴伐利亚政府。
“我有一个梦想,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德意志地区实现统一。是真正的德意志民族统一,而不是名义上挂牌的德意志联邦,联邦就是一个笑话。
今天是一个糟糕的日子,巴伐利亚政府关闭了重建神圣罗马帝国的大门,我们所做的努力全部失败了。
看来我的梦想想要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我看不到了,希望你们能够继续走下去,作为德意志地区的精英,这是你们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都知道重建神罗是德意志地区统一的最佳选择,这是唯一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国家统一的办法。
德意志诸多邦国分裂已久,都已经自成体系,这就决定了想要实统一会很困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让联邦议会表决?实际上我们都清楚,这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活动,更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
重建神罗必须要获得所有邦国的支持,如果有人不同意,我们勉强合并一个帝国出来,也会因为矛盾重重而最终破裂。
强迫的后果大家都清楚,瑞士独立了、比利时独立了、荷兰独立了、卢森堡也独立了,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历史原因我们今天没有必要去考究。
现在如果我们做的不好,新一轮的独立浪潮又会出现。不要怀疑,已经有国际势力在策划分裂德意志了,甚至他们还和德意志内部的势力勾结了起来。
因此我不得不谨小慎微,生怕一步迈错就成为了德意志的罪人。
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必须要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帝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就只是一个联邦,而不是帝国。
我知道很多人反对重建神罗是觉得这个帝国太松散了,地方政府权利太大、中央政府权利太小,这样的体制不符合大家的胃口。
可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想要获得全体民众的认可,那就不能流血,至少不能流太多的血。
如果因为统一爆发内战,大家杀的血流成河,战后还能够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么?
答案是否定的,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这种仇恨很快就会生根发芽,最后走向分裂。
……”
费利克斯进入了状态,开起了嘴炮模式。
台下巴伐利亚政府的官员已经气的脸色铁青,却又不好发作,外交礼仪还是要有的,费利克斯虽然在狂喷,却也没有指名道姓的骂巴伐利亚政府。
他们要是站出来阻止演讲,那不是说明心虚了么?
况且,学生们的情绪已经调动了起来,这个时候去刺激一下,天知道会不会有中二少年喊革命了。
这不是没有先例的,欧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革命,都是中二少年随口一喊,然后就盲从的发动了。
比如法国二月革命、维也纳三月革命、柏林三月革命等等,这些革命事先都没有严密的组织,热血上头口号一喊,大家就盲从的跟着闹了。
自从巴伐利亚政府做出了决定的时候,他们就加强了戒备,严防中二少年作乱。
就比如说现在,慕尼黑大学内就有超过三位数的警察,美其名曰是保护费利克斯首相的安全,实际上这也是在监视他接触的人群。
要知道费利克斯首相现在可是巴伐利亚王国最不稳定的因素,身份地位又太高,巴伐利亚政府只能期待他快点儿滚蛋。
政府有多讨厌他,民间就有多欢迎他,大部分巴伐利亚民众对这位和平主义的奥地利首相都非常尊重。
大约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费利克斯停止了演讲,进入了互动交流环节。
一名青年学生激动的说:“尊敬的费利克斯首相,我想请问如何能够保证,神圣罗马帝国可以公平的对待每一个邦国?”
这种问题,一路走来费利克斯已经回答了很多遍,他再次重复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靠制度、一个公平的制度。我不相信所谓的人治,因为人都是有私心的,天生就有倾向性,只有靠公平的制度来解决问题。
这个制度将由所有的邦国共同参与制定,并且在全国公示,由大家共同来评判是否公平。”
扯淡模式开启,场下的掌声响起来,巴伐利亚政府的随行官员闭上了眼睛,似乎是要眼不见为净。
又一名年轻学子好奇的问:“首相阁下,这种完美的制度存在么?”
费利克斯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不存在!”
不理会现场的哗然,他继续说道:“世界上根本没有最完美的制度,今天看起来美妙的制度,到了明天可能就过时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不断更新制度,让它变得更加适合我们。
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开始,最早的部落文明,母系氏族然后到父系制度,然后进入奴隶制时代,最早的国家出现……
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都是在自我修整、完善社会制度。在我们今天看来,现在的制度比过去更先进。
可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祖先,采用了现在的先进制定,德意志民族已经变成了历史,甚至是在历史书上都找不到了。
这是制度的问题么?显然不是的!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制度,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的抨击过去社会体制腐朽、落后,至少在当时,那些制度是符合需要的。”
跑偏了,没有办法大家的思想太活跃,问题太过刁端,费利克斯不得不往远处引,尽可能的控制住节奏。
……
“首相阁下,神圣罗马帝国建立过后,奥地利就会成为新的中央政府,这对其它邦国是否不公平呢?”
一名青年学生的问话,再次把话题拉了回来。
“你错了,中央政府是由各邦国共同组建的,如果奥地利充当中央政府,这个中央政府能够指挥的动谁?
至于公平,我想只能靠一部公证的宪法来保证。大邦国和小邦国在政治上的话语权肯定不一样,如果非要拉到一样,实际上对大邦国又不公平了。
真正的公平只是一视同仁的待遇,而不是特权,我理想中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没有特权的世界。
你为这个国家做了多少贡献,就可以获得多少回报。这个回报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社会地位。
换句话说,就是打开通往上流社会的大门,尽管这个门可能开的只是一个小缝。”费利克斯首相继续忽悠道
真真假假真真,反而让他的演讲更加有说服力。
公开的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各邦国都没有特权,但是个人社会地位的差距依然存在。
这种演讲模式,是奥地利政府幕僚团们苦心研究出来的结果。既要能够调动民众们的情绪,又不能让这种情绪失控。
这个度可不好把握,万一把狂热的民族主义引爆了,奥地利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
由于巴伐利亚政府太过警惕,费利克斯首相除了做了几次演讲外,就踏上了归途。
毫无疑问这次外交行动失败了,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德意志邦国表示支持重建神罗外,剩下的大都是在隐晦表示反对。
尤其是在巴伐利亚政府公开表示反对后,德意志地区更是掀起了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抨击热潮。
当然各国政府都没有去翻黑历史,地方政府对抗中央,对他们来说也是污点,属于绝对的政治错误,不能够提出来的。
维也纳
听了费利克斯的汇报,弗朗茨发现德意志地区的局势比他想象中还要复杂的多。
德国民众大都是脑袋一根筋,一旦认准了的事情,想要拉回来就难了。
这就意味着,必须要让他们信服才行,如果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统一德意志可以说是在做梦。
一个操作不好,最后很可能如费利克斯演讲中说的那样——独立浪潮爆发。
“陛下,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发展的非常快,如果现在挑起民族情绪的话,靠政治手段我们还是有希望实现统一的。”费利克斯首相提议道
或许是入戏太深,现在费利克斯真的在考虑用政治手段统一德意志的问题。
弗朗茨摇了摇头说:“这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要是真的把神圣罗马帝国搞出来,英法俄恐怕马上就要休战,掉头过来寻我们的晦气了。”
德意志地区统一,俄国人的欧陆霸权就没有了,法国人的欧陆霸权梦断了,英国人的大陆平衡政策也破产了。
这是核心利益上的冲突,关系到了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生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肯定会采取行动,没有万一。
就算是现在英法俄在近东地区打的不可开交,实际上三国政府的秘密接触从来都没有断过。
弗朗茨可以肯定,英法已经不想打了。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被逼的骑虎难下,他们多半会和俄国人妥协。
现在他们想要妥协,前提条件是俄国人做出让步,不然国内无法交代。
沙皇政府想继续打下去么?答案是否定的。战争的残酷已经打醒了很多人,他们同样是骑虎难下。
让步说的简单,可是做起来难啊!一旦沙皇政府做出妥协,内部矛盾就会爆发,尼古拉一世自然是想要打个漂亮仗收尾了。
现在君士坦丁堡就在眼前,只要拿下了这座要塞城市,沙皇政府所有的危机都迎刃而解,他也会成为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
至于别的利益,黑海舰队都完蛋了,就算是进入地中海,他们也不能靠游泳啊?
吞并奥斯曼帝国?打仗也是要钱的,俄国人有这份儿军事实力,却没有相匹配的财力。
甚至他们还可以边打仗,边干涉德意志地区。有普鲁士王国在,英法俄只要吼上几嗓子,神圣罗马帝国又解散了。
被弗朗茨指了出来,费利克斯马上清醒了过来。神罗帝国距离真正的帝国还差的远呢,没有外力威胁还可以慢慢解决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内外勾结。
……
梅特涅开口说:“陛下,现在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可以开起下一步计划了。”
弗朗茨点了点头,表示了默认。
奥地利还没有强势到一言不合就开打地步,要是没有能够让大家接受的理由,到时候犯了众怒,那就便宜了普鲁士人了。
仅仅只是政见不和,还不能构成战争理由。现在还需要再加上一把火,给巴伐利亚政府做最后的历史定性。
神圣罗马帝国 第九十六章、战争借口
随着弗朗茨的一声令下,巴伐利亚就热闹了起来。
费利克斯首相在慕尼黑演讲还是有作用的,巴伐利亚的年轻一代大都被套路了,一个个都在思考德意志地区该如何统一。
这一想就出问题了。以他们的社会阅历,根本就不能够全面考虑问题,看问题非常容易走极端。
如果没有人带节奏也就算了,可惜早有准备的弗朗茨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呢?
一个个专家学者纷纷跳出来发表意见,抨击巴伐利亚政府当权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正在破坏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在大多数人看来,重建神罗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最适合的选择,当和平统一的路被堵死了,就只剩下武力统一了。
或许有人渴望在战争中建功立业,但这绝对不是内战。
受费利克斯首相演讲的影响,这些自诩精英阶层的学生们忍受不住了,他们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统一做点儿什么,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政府乱来。
游行示威,这种有意义的活动,就被他们当做发出自己声音的最佳方式。
大家都是知识分子,就算是游行也能找到法理依据,前任国王路德维希退位前发表了演讲,就成为了大家的旗帜。
(受大革命影响路德维希退位,为了收拢民心,他公开表示:王室将致力于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头疼了,这颗政治炸弹引爆了。即便是欧洲没有祖宗家法不可变的说法,但是老国王退位前的言论,同样拥有政治效力。
现在大家要国王出来给个说法,既然王室致力于德意志地区的统一,那么现在政府背道而驰的做法,又做何解释呢?
受到质问的不光是国王,内阁大臣也遭到了国民的质问。大家的态度很明确,反对建立神罗可以,但是你总得拿出一个德意志统一的计划方案吧?
不管可不可行,起码要能够在理论上说服大家,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焦急的问道:“诸位现在怎么办,外面的国民正等着我们答复?”
他们不是没有准备,可是之前的应急预案,都是用来对付有人闹事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人没有闹事啊?
这次参加游行示威的人群,质量可比平常要高的多,不在只是工人和学生,还有中产阶级、资本家、社会学者、贵族参与。
覆盖面之广,涉及到了巴伐利亚王国的所有群体,就算是巴伐利亚政府怀疑这是有人组织的,他们手中没有证据,也不敢轻举妄动。
大革命才刚刚过去不久,大家都心有余悸,不敢乱来,生怕引起了社会动荡。
首相奥古斯特回答道:“陛下,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拿出一套德意志统一方案来,尽可能的说服民众。”
实际上现在整个德意志地区,各个邦国政府都在准备自己的统一方案,既然要反对重建神罗,必然就要有新的代替品。
不然就是费利克斯抨击的那样,“整天不干实事,就知道为了反对而反对”。
“首相,有什么想法?”马克西米利安二世问道
奥古斯特回答道:“陛下,我们可以改变一下之前的计划,把三国内阁计划重新改头换面就行了。
理由还是一样:德意志地区的邦国太多了,要是大家一起参与进决策中,天天就剩下吵架了。
最佳选择是由巴伐利亚代替诸多小邦国,在中央政府中和奥地利普鲁士形成一个平衡,共同主宰这个帝国。
当然这个提议,肯定不可能获得别的邦国支持,但是用来说服国民确是可行的,巴伐利亚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
只要奥地利人能够接受组建三国内阁,我们就支持重建神圣罗马帝国。”
犹豫了一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下定了决心,说:“好,就这么办。”
这么做会得罪小邦国,可是两权相害取其轻。得罪了这些小邦国,也无非是抗议几句而已,要是不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就要影响统治基础了。
自从获得列强的支持后,巴伐利亚政府的胆子就大了很多。如果不是普奥太强了一点儿,他们都想要武力统一德意志众多小邦国了。
况且,这次巴伐利亚政府还为大家出了头,粉碎了奥地利的神罗计划,就算是现在口号喊过分了一点儿,想必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
1853年3月4日,英法就点燃了克里米亚战争,一出手就打乱了俄国人的部署。
英国人的战略没有错,沙皇政府真的在疲于奔命了。新增一条战线过后,巴尔干半岛上俄军的后勤补给都落到了奥地利身上。
令联军惊喜的是,投入到克里米亚战争中的俄军,不但战斗力低下,就连武器装备也烂的出奇,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叫花子军队。
没有办法,沙皇政府也很无奈。俄军的精锐部队,大都填了巴尔干战场,要不也去了高加索战场,剩下的都是二线部队,或者是预备役部队。
训练不够、武器装备不行,战斗一爆发,俄国人自然就吃了大亏。要不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地形、气候,坑苦了不适应的联军,现在就双方分出了胜负。
维也纳
财政大臣卡尔沉声说:“陛下,俄国人再次向我们申请贷款,沙皇政府的债券销售在市场上遇冷,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担心他们会违约。”
弗朗茨都懒得吐槽俄国人了,信誉差到这个地步,也没有谁了。就算是拿出了抵押品,投资者都担心他们违约。
这还不是杞人忧天,毛熊是有先例的。普通债务赖账就算了,就连有抵押品的债务,他们同样可以制造借口赖账。
比如说抵押了矿场,他们可以专门针对这座矿征收乱七八糟的税收,逼投资者自己退出去。
又比如说抵押了税款,结果就让债主自己去收,前提条件是你能够收的上来。
……
祖宗做的孽,现在了轮到尼古拉一世还了。血淋淋的教训太多,搞的现在资本市场对他们还是心有余悸。
即便是尼古拉一世在努力恢复信誉,依然是于事无补。没有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信用很难令市场所接受。
看看欧洲各国都在发行纸币,唯独他们还在直接使用金银做货币就知道了,不光是国际市场上缺乏信誉,就连国内的资本市场一样怀疑沙皇政府的信誉。
弗朗茨毫不犹豫的说:“告诉俄国人,我们的财政也非常困难,无力给他们提供巨额贷款,建议他们去中立国的资本市场试试。”
他是怕了,俄国人前前后后已经从奥地利借出了2.02亿盾,其中政府贷款1.3亿盾,民间借款7200万盾,弗朗茨的皇家银行就发放了500万盾巨额贷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