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猛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高月
动大商人就等于动权贵外戚,这个决定他做不了主,刘丰想到的唯一可以动手的人群,就是洛阳大户,主要以朝中文武百官为主,这帮人已经没有实权,家境普遍都不错,就是一群待宰的羊。
想来想去,这件事还是要先禀报天子再说,刘丰心中有点底了,不再像刚才那样焦虑,他又问道:“疫情怎么处理?”
杨密不慌不忙道:“现在疫情到底怎么样,我们也不清楚,但卑职相信,不会无缘无故出现一个病人,肯定有不少人已经感染,只是被隐瞒住了,从调查得知,这些感染的人和他们家眷害怕被抓或者被处死,都急于逃出洛阳城。
而且我们要吸取宋城县的教训,仇敬忠不肯放百姓出城,结果导致宋城县疫病全面爆发,卑职认为只要城中人口减少,传染就不会那么迅猛,所以卑职建议,放底层百姓出城。”
刘丰点点头,“先生的想法是对的,就怕天子不肯答应放百姓出城!”
杨密淡淡笑道:“相国放心,天子肯定会答应。”
“为什么?”
“天子关心的是军队和他自己安危,况且感染疫病的百姓逃往晋军控制地,天子一定非常期待晋军全线崩溃,撤回关中。”
刘丰顿时醒悟,连声道:“好!好!我现在就进宫。”
杨密刚转身要退出,他忽然如电击一般,他一下子明白了,‘以黄金为刀’是什么意思。
.........
虽然仇敬忠被剿灭了,但朱泚依旧闷闷不乐,不高兴的原因也很简单,剿灭仇敬忠他得不偿失,大部分领土都被晋军占领了,而且侄子朱遂生死不知,他曾派人去长安索要仇敬忠和朱遂的首级,长安把仇敬忠父子的首级给他了,另外却答复他,他们也没有找到朱遂的尸体,战俘中也没有发现,朱遂生死不明,
另外中原疫病爆发让他也很被动,他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就怕疫病闯过虎牢关,进入洛阳。
最近看来,疫病似乎没有传染过来,让朱泚稍稍松了口气,但与此同时,巨大的财政压力,又让他寝食不安,一个月十几万贯的军俸,让他去哪里找?
这几天朱泚忧心忡忡,他除了逼相国刘丰想办法搞钱外,他也无计可施了。
可实际上,朱泚也并非没有钱,他的内库不知储存了多少财富,连他自己都记不太清楚了,但有一点他毫不含糊,公是公,私是私,他不可能用自己内库的钱给军队发俸。
这时,有侍卫禀报,“陛下,刘相国求见!”
“宣他进来!”朱泚心中有点期待,不知道刘丰给自己带来什么好消息。





猛卒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决之道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不多时,刘丰匆匆走进内书房,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相国免礼平身!”
朱泚吩咐赐座,又道:“相国给朕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朱泚的言外之意便是说,他可不想听刘丰诉苦,或者是筹措不到军俸的消息。
刘丰着实为难,但又不能不说,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微臣带来两个消息,一个是筹措军俸,已经有点眉目了......”
不等刘丰说完,朱泚便打断他的话,“什么叫有点眉目,你把话说清楚,眉目究竟是指什么?朕不想听虚言!”
“陛下,眉目就是指微臣想到了筹措军俸的办法,但需要陛下批准!”
“什么办法?”
“陛下,微臣考虑在商家中募捐,两百户商家每户捐一千贯,那就是二十万贯,加上其他税费收入,微臣估计能凑集两个月的军俸。”
朱泚可不含糊,他很清楚洛阳大商家的背景,就是三十三家权贵,包括朱泚自己在内的皇商,还有眼前这位相国,所以刘丰这个办法分明就是让权贵出钱。
“难道税收没有一点作用?”朱泚有些不高兴道。
“陛下,微臣也很希望能收到大笔税收,可事实上,那些底层百姓人家连几十文钱都拿不出,买不起粮食,很多很多人家去城外挖野菜为生,指望他们养活军队,无异于画饼充饥,唯一的希望就是从中层百姓收点税赋,但也不会太多,凑不够军俸。”
朱泚并不是傻瓜,他也是从底层过来的,他很清楚刘丰说的是事实,他眉头一皱道:“这些商户会有钱吗?”
“陛下,这些年我们铸造了几千万贯钱,这些钱不会流去郭宋那边,那现在它们在哪里去了?”
刘丰说得很清楚了,钱都在权贵手中。
“朕明白你的意思了,除了商家募捐,还有别的办法吗?”
朱泚一点都不傻,这三十三家权贵是他统治的根基,动摇了根基,他就别想再混下去了,所以不到迫不得已,他绝对不会对自己人动刀。
“陛下,要不然就是把大商户梳理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全捐的商户。”
“这个办法可以!”
朱泚也立刻想到了,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是权贵开的,也有一些大商家只是依附权贵,他们自身还是独立的,可以对这部分商家下刀,比如绸缎商朱启发,他对外自称是自己的族侄,每年给自己一万贯孝敬钱,自己也默认了,像这个朱启发就可以拿来开刀。
他心中迅速估算,搞不好能弄到百万贯钱,他欣然道:“像冒充皇亲国戚的朱启发,朕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刘丰心领神会,立刻躬身道:“微臣明白了。”
朱泚又叹了口气,“这样弄钱,一次两次可以,以后怎么办?刘相国有好办法吗?”
刘丰犹豫一下道:“陛下,微臣还真有一个长期弄钱的好办法!”
朱泚大喜,“有什么好办法,快说!”
“陛下,现在黑市上一两黄金可以兑换两百贯钱,一两白银可以兑换二十贯钱,我们只要拿出一万两黄金.......”
朱泚吓了一跳,“怎么回事,黄金和白银如此暴涨?”
这就是郭宋告诉杨密‘以黄金为刀’的意思,用自己手中的稀缺资源去换钱,这就需要朱泚不断提高黄金的珍稀性。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只是刘丰不敢说真实原因是大家都不看好朱泚王朝,只得含糊道:“估计是受疫情影响,大家心里都比较害怕。”
朱泚负手来回踱步,他们国库之前有三十二万两黄金,去年下半年向郭宋买粮食和盐,已经耗费了一半,现在还有十五万两黄金左右。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拿出一万两黄金就能兑换到两百万贯钱,这个办法倒是很不错,这总比发行大钱要好得多。
一转念,朱泚忽然明白了,这分明就是在变相掠夺权贵们的财富,只不过手法比较巧妙而已,这个办法他需要再想一想。
有了两个办法承底,朱泚心中也轻松下来,他点点头道:“黄金之事朕再考虑一下,还有什么消息,刚才你说有两个消息。”
刘丰叹了口气道:“第二个消息确实不是好消息,昨天下午的消息,城内发现了疫病!”
这个消息让朱泚惊得差点从软榻上滚下来,他挣扎着要坐起身,浑身肥肉简直要失控了,两名宫女连忙左右扶住他,好容易才让他坐起身。
“你说什么?”
朱泚无比震惊道:“城内发现疫情?”
朱泚最害怕的就是这个消息,一旦疫病进入洛阳,皇宫也将难以幸免,他的小命就保不住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情况怎么样?”朱泚声音都颤抖了。
“究竟是怎么传进来的,原因不详,微臣派人调查,现在城内出现了至少七八例疫病死者,但估计还有很多人已经染病,只是没有发作,目前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都在向城外逃命。”
“这....这该怎么办?”朱泚急得原地打转,他完全束手无策。
这时,有侍卫禀报,“虎贲卫肖大将军来了。”
朱泚连忙道:“速速宣进!”
片刻,虎贲卫大将军肖万鼎满脸焦急地走了进来。
“陛下,微臣有急事禀报!”
肖万鼎忽然发现刘丰也站在一旁,又问道:“刘相国可是为疫病之事而来?”
刘丰点点头,“正是!”
肖万鼎躬身对朱泚道:“陛下,城内发现疫病,军队也十分紧张,微臣下令士兵不准出营,也严禁百姓进营,这样短期可以,但长期下去也不行,微臣就想和陛下商议一下,军队该怎么应对疫病?”
刘丰在一旁忍不住讥讽道:“大将军应对疫病的经验应该很丰富才对,还需要向陛下请教?”
刘丰的言外之意就是说,疫病不就是你弄出来的吗?你还要问别人?
自从肖妃被册封为皇后,儿子被册立为太子后,刘丰和肖万鼎的矛盾表面上算是和解了,但两人的暗斗依然不止。
争夺内库的控制权是两人斗争的焦点,目前朱泚的内库是由肖万鼎的侄子肖涤负责管理。
刘丰不止一次抨击肖家从内库偷窃财产,但因为拿不出证据,也无从盘点,最终都不了了之。
肖万鼎也随之反击,最近一次反击是说服朱泚将左藏库的三十二万两黄金移到内库,由朱泚亲自掌控,朱泚还真照办了,导致刘丰掌控的朝廷失去了压舱石。
不过今天肖万鼎是有求于刘丰,希望刘丰能够加强疫情的控制,所以肖万鼎脸胀得通红,却忍住了,没有发作。
“刘相国过奖了,我虽然对疫病见识多一点,但真正防控疫病,还需要刘相国来主持。”
朱泚已从最初的慌乱中稳定下来,他也问道:“刘相国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
刘丰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宋城县疫病爆发,死亡惨重,主要原因就是仇敬忠封闭城门,不准百姓出逃,导致城内疫病肆虐,最后完全失控,微臣考虑我们首先要吸取宋城县的教训,把城内百姓疏散到乡下去,把官府的土地分配给他们,让他们在乡下种田,这样城内人口减少,传染源头减少,疫情就会减弱,军队的风险也会小很多。”
刘丰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实际上漏洞百出,把百姓疏散到乡下,他们吃什么?住哪里?这需要朝廷拿出大量钱粮资源来安置,而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能解决。
朱泚迟疑一下问道:“如果他们不肯种田,逃到晋军那边去怎么办?”
刘丰微微笑道:“这些带有疫病的人逃去晋军大营,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是陛下所期待的?”
旁边的肖万鼎也很喜欢‘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最好是晋军自己溃败,使他们不战而胜,收复崤函重地。
“陛下,刘相国说得有道理,凭实力,我们恐怕夺不回崤函,但有疫病相助,希望就大了。”
朱泚点了点头,“朕同意颁布疏散令,但前提是,解决了军俸问题后再说。”
朱泚就是在提醒刘丰,先把该捞的钱捞足了,再考虑疏散百姓。




猛卒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舆论之剑(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上午时分,郭宋来到了晋昌坊,大门旁边原来清虚宫的地皮上正在大兴土木,一座三层高的主楼已初现雏形,飞檐斗拱,气势壮观。
这里就是《京都快报》新馆,占地十五亩,包括报馆、捡字房、仓库四部分组成,但印刷坊不在这里,而是在城外。
原来的金身阁和清虚宫在很多年前被一把火烧成了白地,以至于清虚宫重新在崆峒山崛起,留下很多回忆的这片土地郭宋也不再留恋,以五万贯钱的价格卖给了报馆,而这五万贯钱郭宋也没有拿走,而是大姐郭萍以追加投资的方式,投给了报馆,使报馆有资本在各地设立分馆。
无论郭萍还是张雷,或者李安,他们也只是名义上的三大股东,真正的报馆掌控者是郭宋本人,这一点总管事李联和主审杜崇都心知肚明。
李联到太原查看分馆的新馆址去了,主审杜崇陪同郭宋巡视新报馆的建设进度。
“启禀殿下,我们的报纸在十天前已正式更名为《京都快报》。”
郭宋微微笑道:“我看到了,改名的效果如何?有没有什么反对或者抵制?”
杜崇摇摇头道:“在长安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就好像理所当然一样,我现在才发现,好像大家都不关注报纸叫什么名字?”
“那你觉得是什么缘故?”郭宋笑问道。
杜崇想了想道:“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它没有失去‘快报’这个名字,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大家称为快报,只要‘快报’两个字还在,大家都不会在意它前缀是叫长安还是叫京都;第二个方面是报纸太少,一共只有两家,很难弄错,大家就不太注意报纸名称,以后报纸多了,或许就会注意它的名字了。”
这两个理由郭宋都比较赞成,他又问道:”
“上次我提到的月刊你们准备好没有?”郭宋又问道。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是样刊,请殿下过目!”
杜崇取过一本册子递给郭宋,郭宋接过这本刊物,名字就叫做《快报月刊》,是自己给他们题写的名字,装订方式是经折装,也就是折叠在一起,打开来是长长一串,有封皮和封底,又叫折本,朝廷的奏折都是这个样子。
“怎么没有采用我上次教你们的线装?”郭宋问道。
杜崇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教的线装我们还在反复试验,月刊比较急,所以暂时用折本的方式,等我们搬了新馆,再研制出一种比较便利的装订机,然后就正式改为线装了。”
郭宋倒也不勉强,他知道自己嘴皮子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必须要反复试验,光是装订线的选择就很麻烦,自己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但要落实却需无数次的试验。
郭宋翻看细看,首先纸质不错,很厚实,韧性也好,第一页上面写着《洛阳调查报告》,这是郭宋的要求,他要求《天下信报》和《京都快报》从今年开始,要加大对洛阳的报道,让长安百姓能深刻了解朱泚统治下的洛阳百姓是多么悲惨。
郭宋翻了翻,足足写了七八页,很全面详实,用了大量数据说明情况,内容严肃,笔调犀利,郭宋沉思片刻道:“你们考虑过谁看这本月刊吗?”
“这个....卑职还没有考虑到。”
郭宋缓缓道:“我建议你们第一刊全部写成《洛阳调查报告》,把这一份编为军政刊,给关心天下大事的人看,然后再编一本生活刊,给平头百姓看,实际上一期编成两本,明白我的意思吗?”
“卑职明白殿下的意思,我们会立刻着手改进。”
郭宋笑了笑又继续道:“但报纸上可以刊登一些洛阳的情况,简单贴近生活的,比如老百姓要交多少税,米价多少,盐价多少,布价多少,这些内容,普通百姓肯定敢兴趣。”
杜崇点点头,“不瞒殿下,我们已经访问了一些从洛阳逃难过来的百姓,把访问的内容集合起来,具体针对几家人的情况,他们家要交多少税,为什么要逃难等等,和殿下说的内容一样,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家,非常真实,准备在后天的报纸刊登,必须殿下有兴趣,可以把稿子先给殿下过目。”
郭宋沉默片刻道:“我就不用过目了,但你是主审,这些涉政的文章必须要你来把关,之前我和你谈过,你们就是我的喉舌,你们说的话,就是我想说的话,《天下信报》和《京都快报》是我的左膀右臂,你们最终是为我效力,我会把我想说的话告诉你们,然后你们用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杜崇肃然道:“卑职一直牢记殿下的嘱托,从不敢忘记!”
郭宋又笑道:“你和李管事可不是什么掌柜,你们都是朝廷五品文官,过几年新人接替你们后,你们就将直接入朝为官,说不定去地方为刺史,施展胸中抱负!”
这就是直接许官收买了,杜崇心中感动,连忙躬身行礼,“殿下厚恩,卑职铭记于心!”
........
杜崇回到报馆,直接召集主笔们议事,十几名主笔济济一堂。
“今天晋王殿下看了我们月刊,提出改进建议,我们写《洛阳调查报告》,深度是足够了,但不够生动有趣,普通百姓不会喜欢,一般只有关心天下大事的人看,所以殿下建议我们编两本刊物,一本是军政刊,一本是生活刊,读者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购买。”
房间里顿时议论纷纷,出两本月刊,兼顾读者的需求,这个方法确实不错。
“主审,现在分成两刊,恐怕时间上来不及了。”负责编撰月刊的主笔王柔十分担忧道。
杜崇摆摆手,“时间不是问题,向后延迟一个月就行了,关键是要把第一本月刊做好,虽然晋王殿下没有明说,但我能感觉到他不满意。”
房间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没有想到,晋王殿下竟如此关注这本月刊。
“另外,晋王殿下对折本不太满意,希望用线装本,王管事,线装本什么时候才能拿出来?”说到最后,杜崇的语气也有点不满了。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一个中年男子,他叫王寿,是工匠世家出身,粗通文墨,专门请来负责研究月刊和书册装订。
王寿起身战战兢兢道:“线装本已经做出来了,但手工装订很费力,我想研制一种专门装订的工具,使装订变得很简单,现在研制这种装订工具需要时间。”
“那我再给你一个月时间,如果研制出来我有重赏!”
.......
杜崇回到房间,他取出访问稿子再重读修改,他已经完全明白了晋王殿下的意思,报道朱泚治下百姓的悲惨生活不是目的,要让百姓意识到晋王殿下的仁政才是关键。
所以让要读者读到这篇文章时,一下子联想到长安,这篇文章才有意义,文章首先就必须真实,访问的对象都是化名,杜崇决定把他们改成真名。
然后用文章中又选用粗粮价格,粗盐价格,粗布价格,这样就能直接对比三粗店,还要他们的收入和物价折算成老钱,这样对比性就更直观更强烈了,在最后标注一下。
最后,他还得再重新想一个标题,原标题是《洛阳流民访问录》,这个标题不行,太平淡了,看起来就像科举的对策文一样,让人提不起兴趣。
杜崇办报多年,他很了解百姓的心理,标题一定要惊悚、要简单通俗、要夺人眼球,要稍微夸张,要让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杜崇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反复揣摩,最后他停下脚步,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标题:《揭秘:猪羊不如的洛阳平民》
杜崇修改了三遍,自己满意了,这才交给手下重新抄写、捡字。




猛卒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舆论之剑(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猛卒最新章节!
上午时分,数百名报童从报馆领了报纸,四散奔跑出去,这也是长安一景,无数报童在街头奔跑送报,高声叫卖。
一张张报纸送入千家万户,送进了店铺酒楼,送到每一个期待的读者手中。
和《天下信报》不同,《京都快报》走的是休闲生活路线,贴近生活,深受普通民众欢迎,它已经成为无数人每天最期待的事物,尤其是深居内宅的大户人家女眷,这份报纸成了她们了解外界的一扇窗户,成为她精神的最大寄托。
中午时分,西安门外大街的明珠酒楼内坐满了酒客,众人一边喝酒,一边谈论报纸上的内容。
在二楼靠窗旁的小桌前,坐着韩愈和陆楠,韩愈是回来述职,他的职务很可能又要有变动,这让韩愈颇为苦恼。
陆楠依旧出任左藏令,职务很稳定,用他的话说,左藏令是朝廷最稳定的官职之一,历任左藏令都要做十年以上,很多前任明明升官了,但职务却没有变。
陆楠端起酒杯笑眯眯道:“职务变动难道不好吗?说明吏部记得你,再变动一次就要提升了。”
韩愈叹口气道:“你哪里知道,我刚刚把河口港理顺,想深入做下去,做出点政绩出来,我一点都不想调动。”
“不想调动就去找独孤明仁,你好像一直和他们家族打交道吧!”
韩愈点点头,“独孤家族在河口港有一座造船工场,能造三千石的大船了,独孤明镜长驻那里,我和他很熟,但这是私交,和公事无关!”
独孤明镜是独孤长秋的次子,负责独孤家族的造船产业,目前独孤家族有两个造船工场,一个在北方的河口港,还有一个就在南方的明州港。
“老萧怎么样了?”韩愈岔开话题问道。
陆楠笑道:“也说不上他是好还是不好,他上次把世子的身份揭穿了,不久就调到襄州,他现在是乐乡县县令,看起来好像是因祸得福,但以后怎么样谁能知道呢?我得到小道消息,他的吏部评价好像不高,只是中下。”
韩愈吃了一惊,中下是很低的评价了,地方官五年一届,每年都要考评,其中四次吏部考评必须为上,允许一次为中上,任期届满后才有机会升迁,如果其中一年评到中中或者更低,那就意味着本届升迁无望了,下一届要连续五年评分为上才有机会。
看似严格,但实际上考评尺度还是比较宽,一般得中下评分的官员还真不多,除非有重大问题,坐赃、失德、行恶,不知萧臻业是哪一项?
“他出什么事了?”韩愈问道。
1...457458459460461...4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