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以后这些浑话就不要再说了!”吴山端起茶杯,带着警戒的语气说道。
林晧然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过来,这却不是吴山不跟他讲道理,而是他的话完全站不住脚。虽然明成祖亦是“祖”,但却是到了本朝才封上去的,地位要远逊于太祖朱元璋。
所谓的祖制,亦是指太祖时期的法令,跟成祖这个“祖”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林晧然作揖,重新整理思路又是说道:“弟子曾查太祖的禁海谕令,共有六道。而第一道是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第六道是申禁百姓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不错!”吴山喝了一口茶,目光中带着少许欣赏之意。
林晧然的话峰一转,却是问道:“老师,您这‘片板不下海’是不是过于片面?哪怕到了第六道禁令,大祖只是重申不与国外互市而已。”
吴山放下茶杯,深深地望了林晧然一眼,微微摇头道:“虽说‘片板不下海’的解读确实不准确,但太祖的确是希望断绝跟国外互市的!”
林晧然发现吴山没有想象中顽固,便又是趁热打铁地道:“国朝初建,百业待兴,商品只能自给自足,这海禁在当时是明智之举。防止国朝的粮食和商品流于国外,让百姓陷于水火,足见太祖的高瞻远瞩!”
吴山的嘴角噙着笑意,静静地望着他,自然知道这个弟子是话中有话。特别发现这个弟子拍马屁很是生涩,突然感觉很是有趣。
林晧然又是接着道:“老师曾经支持鞑靼互市,想必您应该看得出,如今互市对大明其实是有利的。海外之国跟鞑靼不同,他们有着大量的金银,一旦重设市舶司,那户部仓库里面的木材、胡椒和布匹,通通可以换成海外白银,大明的财政得到进项,边境的军费亦能得到支持,甚至有财力支持收复河套。”
吴山心里咯噔一声,深深地望了林晧然一眼,然后认真地告诫道:“收复河套的事,以后不要在任何人面前提起!”
“弟子遵命!”林晧然认真地拱手,知道这事虽然深得吴山的心意,但在本朝却是一件犯讳的事情。
吴山又是有所顾忌地问道:“互市确实可能带来好处,但会不会造成大明的沿海不宁,甚至还会招来其他海外之国的强盗?”
“不说有实力的海外之国离大明太远了!若我为海盗,是该攻城掠寨抢一地之财物,还是应该洗劫海上的船只?”林晧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
其实在吴山叫他过来,他就知道这个海禁派已经是动摇了,而如今打的经济牌,似乎很有效果。
吴山沉思片刻,他确实是有些心动了,绕回原来的话题道:“你觉得此次廷议的结果会如何?”
林晧然犹豫了一下,然后正色道:“弟子原本是支持重开三市舶司的,但圣上向来都不是冒进的人,恐怕这次最多只重开广东市舶司。现在圣上选择举行廷议,估计就是这个意思。”
“我应该怎么做呢?”吴山蹙着眉头道。
林晧然这时不适合回答的,但还是忍不住道:“您作为礼部尚书,自然是要坚持海禁,但这事亦不能太……死板!”
“你不是希望重开市舶司的吗?”吴山哑然失笑道。
林晧然摸了摸鼻子,低声说道:“您是我的老师,以后又是我的岳父,我的意见哪能忤逆你啊?”
吴山爽朗大笑。
虎妞和吴秋雨过来叫他们二人吃饭,听到这个笑声,吴秋雨先是一愣,然后俏脸浮起一抹羞色。在虎妞疑惑的目光中,竟然往回跑掉了。
寒门祸害 第354章 廷议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整个朝廷都在讨论着开海事宜。
争执的双方亦为此事各自奔走着,三位阁老、六部的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等,都成为这帮人想要拉拢的对象,希望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只是这一切,跟林晧然这个小小的正六品翰林侍讲无关。
虽然他是最耀眼的“文魁”出身,前程亦是一片光明,但终究还是属于小字辈,远远够不上资格参加此次的廷议。
近些天,他反而越来越不安,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即将降临他的头上。
到了举行廷议的这一天,他干脆不到外城监工,亦没有返回西苑报道,而是直接选择到翰林院上衙。
翰林院,修检厅的值房内。
这是一个坐东朝西的书房,面积不大,但林晧然很是满意。特别在见识严嵩等人的值房后,他完全没有挑剔的理由,这个办公待遇简直比首辅的规格还要高。
由于升了职,所以他在翰林院的办公地点已经发生了变更,从修检厅搬到了讲读厅,而他亦从一个史官变成了一个讲官。
林晧然这个翰林侍讲的主要职责是给天子或太子讲学,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只是很可惜,当今天子却专心于修道,而太子却仍然处于空缺。
随着两位皇子各自开邸受经,都在王府中受学,已经有具体的老师授教,所以他连到大本殿给两位皇子讲课的机会都没有。
正是如此,林晧然这个翰林侍讲很清闲。只有到了重要的经筳之日,才能博得一个露脸的机会,而这个机会还得看嘉靖当天的心情。
不过林晧然亦没有沮丧,他亦是乐于清闲。打算过些日子,谋取进入裕王府讲学的机会,成为真正的帝师,争得一份从龙之功。
孙吉祥看着林晧然过来亦是很高兴,给林晧然送上了一杯参茶,他作为林晧然的属吏,亦是从修检厅跟了过来。
林晧然喝了几口茶,屏气凝神片刻,便静静地翻阅史籍,弥补着自身的短板。
不得不承认,他对大明的历史还是有所欠缺,不想在将来的政治斗争中吃暗亏,这时就应该抓紧时间进行弥补。
在翻阅史料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一个史实,朱棣的儿子朱高炽竟然一度公开承认迁都北京的错误,并打算还都南京。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自唐宋以来,汉族的经济重心往南移,北京城又地处北疆,经济早已经衰落,京城所需要的粮食和高端消费品都要从南方供应过来。
这时代的运输成本并不低,而这条过长的供应线无疑造成成本的高昂和损耗浪费,而且还需要对京杭大运河进行疏导。
只是很可惜,朱高炽在位仅九个月便去世了,他这项决定却来不及推动。
林晧然却是摇头苦笑,却亦不能说定都北京是错误的决定。
若不是国都在这里,朝廷不可能如此重视北边的军防,历来的军费不断。哪怕到了如今挥霍无度的嘉靖朝,亦不敢真削掉北边的军费,只敢将军费战略转为以守为主。
如果本朝的国都在南京,还真不好说如今北边是什么情况,军费会不会被克扣得只剩下一文钱。
只能说,任何一个浩大的工程,都有着利与弊。
若是大明由靠谱的皇帝执政,那定都于南京为好;若是大明由不靠谱的皇帝执政,那还是定都于这北京城为好。
“不知结果怎么样了?”
林晧然将一本书翻完,抬头望向西边的天空,眼睛涌起淡淡的忧虑。这一次廷议的结果,无疑影响甚大,甚至能会影响整个大明朝局的走向。
重开市舶司,这事无疑是有利与弊。若是将市舶司办好,绝对会演变成一件大好事,甚至能助长大明资本萌芽、直接参与到大航海时代中去。
他可以想象得到,西苑的紫光阁必然是争论不休,但却不知道会是哪一方占据上风。
事实上,确实如此。
嘉靖已经十几年不上朝,很少有这般热闹的时候。在紫光阁的大殿上,三位阁老到场,还有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等官员齐聚一堂,很多官员都特别的兴奋。
刚宣布议事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轮流着发言,但却不知道谁开始插话,争论便开始了。声音亦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嘈杂,有尚书跟尚书争,亦有侍郎跟侍郎对骂。
兵部的左侍郎和户部的右侍郎争得面红耳赤,突然对吐口水,然后在大殿中直接就扭打在一起,场面很是火爆。
身穿素白色道袍的嘉靖看着下面嘈乱的朝堂,脸上亦是阴沉似水,但却没有发言,而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只是林晧然并不知道,此时最热闹的不是西苑,而是紫禁城的门前广场。
在即将午时的时候,这里来了两伙人和一大帮围观者。
让人感到稀奇的是,两伙人都是由小女孩带队。
一个是长得虎头虎脑的可爱小女孩,手持着木棍;一个是长相漂亮的骄横小女孩,手里持着马鞭。她们顶着烈日,分东西站立,遥遥相望。
“你这个低贱的草民,我今天非要好好教训你不可!”
“哎呀!你是小反贼,比我还差呢!我今天也要教训你一顿!”
……
两个小女孩都不是软弱的性格,两人相互指责后,那持鞭的骄横小女孩先动了。
她抖动一下响亮的马鞭,向着对方直接冲过去。对面的小女孩亦是不惧,握着棍子,迈着小短腿迎了上去,大战一触即发。
“什么?虎妞跟徐国公的孙女在紫禁城门口约架?”
林晧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眼睛当即瞪大,大脑一片空白。却是没有想到,这个丫头再度惹祸,竟然要捅徐国公这个马峰窝。
在得知消息的时候,他便匆匆向着紫禁城那边赶去,知道这次恐怕是惹下大祸了。而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何有不好的感觉,敢情是虎妞又要给他惹事。
寒门祸害 第355章 关宫门
“赞成吴尚书的出列!”
“赞成徐阁老的出列!”
……
西苑紫光阁的大殿中,黄锦逐一进行唱道。廷议的结果即将接近尾声,所有参与廷议的官员都拥有一张投票权,最终以人数多为胜。
当听到“吴尚书”时,有些人不屑地冷哼一声,有些人则毫不犹豫出列,但亦有些人左右观望。
当听到“徐阁老”时,有些人同样是满脸不屑,有些人是倨傲地站出来,同样有人选择观望。
还有两套备选方案,但站出来的人数寥寥无几。
在投票完毕,大家回想方才吴山和徐阶的投票人数,心里便知道了结果。有人欢喜若狂,而有人则满脸沮丧,亦有人感到迷茫。
午时已至,烈日挂在紫禁城的头顶上。
自从圣上搬到西苑后,紫禁城的城墙仍然坚固,但里面却已经渐渐败落。特别三大殿被天火所毁,这紫禁城的上空都飘荡着颓败之气。
但在这一刻,那宽阔的广场很是热闹。
随着一个小女孩的哭声传起,两伙人突然就缠斗在一起。
虽然一方的人多势重,但另一方的黑大个如同巨人般横扫千军,一名精壮的男子亦是强悍无疑,而一个少女显是出手狠辣。
不一会,地上就倒下了一片,胜负昭然若揭,让到围观的群众亦是目瞪口呆。
“完蛋了!”
林晧然赶到的时候,看到地上倒下了十几人,很多人在地上痛苦地哀嚎,而饭缸、铁柱和阿丽,却没有一个受伤,顿时感到一阵头疼。
这徐国公是出了名的护短,而且脑子就一根筋。
这聪明人还会有所顾忌,比如担心他这个最有前程的官员将来掌权会清算他们徐府,但蠢人却不会忌惮这么多,恐怕敢在他们家门口埋伏人背后拍砖。
虽然大明对宗藩是当猪来养,但只要不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皇上还是会偏袒于他们。
只是林晧然的目光落在虎妞的身上时,心里却是一沉,那丫头白皙的额头上多了一道鲜艳的鞭痕,有血液渗在头丝那里。
在这一刻,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涌上心头。看着被虎妞骑在身上嗷嗷直叫的小女孩,他没有半点要制止虎妞的意思,反而想上去将她踩成渣。
“服不服!”
虎妞将小女孩骑在身上,虽然很生气地咬着牙,但却没有选择下重手,甚至连木棍都不要了,只是狠揍着那个小女孩的屁股问道。
“你这个低贱的草民,我不服!你打我,我爷爷和爹爹肯定会剥了你的皮!”小女孩虽然眼泪直流,但脾气却是不改,嚣张地叫嚣道。
林晧然脸色阴沉地走了过去,捡起地上的鞭子递给虎妞道:“抽到她服为止!看谁剥谁的皮,我就不信,我还斗不过一个没了兵权的国公!”
他不想惹事,但事情真缠上来,他亦不会怕事。
先不说这徐国公无法在官场上打压他,而且他现在亦是被夺了兵权,实力已经大损。
另外,他手里有着严世藩所需要的水泥配方,完全可以跟严党进行一笔交易,借助严党的力量打击徐国公。
在他的政治观念中,一切都以利益为重,能忍则忍。只是事关到虎妞,那他就能不计成本地将筹码砸下去,直至将对方弄死。
在此时此刻,他被怒火支配着,丝毫不畏惧徐国公的权势。
“哥,这会不会太重了呀?刚才她抽我的时候,真的很疼哦!”虎妞接过那条鞭子,却是皱着眉头望着林晧然道。
林晧然很是无语,这丫头连鸡都敢杀,怎么如今却妇人之仁了,当即怂恿道:“没事!要的就是她疼,哥会帮你善后!”
“不要……我服了!我服了!呜呜!”
小女孩原先就仗着虎妞会怕她,不敢真对她动狠的,但却没有想到,她这个哥哥竟然不怕她们家,那个眼神一点都不作伪。
其实她亦打听过,这个野丫头出身是差,但她哥哥在翰林院做官,是大明朝最有前途的年轻官员。听说她哥哥很快又成为礼部尚书的女婿,将来很可能会入阁,会成为比她姥爷还厉害的大人物。
“哼!你以后做我的跟班!”
虎妞举起马鞭,眉头微微扬起,提出要求道。
看着她的目光睥过来,虎妞当即板起脸,为了不被她识破,还故意轻哼一声。她其实不想用鞭子抽她,这鞭子打人实在太疼了,主要还是想吓唬一下而已。
小女孩似乎深诣“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竟然点头应承了下来。
林晧然看着正哭泣着的小女孩,眉头却是微微蹙起。这个哭声太假了,这恐怕是一个腹黑的小箩莉,回头绝对不认账了。
笃笃……
正是这时,十几匹快马从远处而来。
林晧然听到马蹄声,暗叫一声不好,当即拉起虎妞朝着西苑那边跑去。虽然他是朝廷命官不需要害怕,但虎妞这个丫头不是,她可不能再让这丫头吃亏。
骑在马上的是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这时看着地上被蹂躏过的女儿,再看到准备逃窜的两兄妹,心里当即涌起一股莫名的怒火。
从广场的那一头向着这边冲来,还是有一段很远的距离。徐宏远亦是一个火爆的性子,看着那对兄妹离西苑越来越近,马速亦是越来越快。
“关宫门!徐国公要反了!”
徐宏远听到这番话,魂都被吓坏了,这人怎么能污蔑他是来造反的呢?只是想着后面还跟着二十几个亲兵,他死的心都有。
只是他正要勒马停下之时,却不知道哪里窜上来的小金猴,先是朝他的大腿抓了一下,然后又朝着马屁股一抓,让他的座骑发疯般朝着西苑的宫门方向冲去。
在这一刻,他想死的人都有,这不更坐实他要“造反”吗?
在城墙之上,冯保却是刚好出来凑热闹。
虽然他不明白具体是什么情况,但听到林晧然的话后,亦是没有做任何的犹豫。当即就急忙吩咐下去,将西苑的宫门关上。
寒门祸害 第356章 面圣
西苑,紫光阁的大殿中。
黄锦站在嘉靖的旁边,尖锐的声音再度响起道:“经票数统计,徐阁老一共获得十五票,徐阁老的方案通过!”
随着这个声音落下,此次廷议的结果亦是尘埃落定,徐阶取得了胜利。
只是大殿的气氛很是古怪,无论是禁海派,还是开海派,都没有过于开心或悲伤,甚至都看不出是哪一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像吴山这一方阵营中,大理寺卿并没有沮丧,眼睛反而闪过一抹幸灾乐祸之色,甚至还有心情跟旁人开玩笑。
“臣等恭送皇上,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廷议刚结束,嘉靖便有些急不可耐地离去,众大臣当即行三拜九叩之礼,恭送这位一年难得见上几次的大明国君。
随着嘉靖离开,众大臣亦是结伴出宫。
这次难得齐聚一堂,自然有着说不尽的话,亦有人趁机攀些交情。特别刚升任户部尚书的贾应春,成为不少人交谈或巴结的对象。
当然,话题太多还是落在这次廷议的结果上。
徐阶的这次方案,其实可以说是文魁林晧然的方案,因为方案内容跟林晧然殿试的答卷大致相同。
这个方案仅重开广东市舶司一处,而重设的地点还不在广州府,而是选在粤西的雷州府,一个偏远、贫穷的下府。
雷州府地处大明的南疆,没有纺织、陶瓷、制茶等大作坊,那里向来是朝廷的流放之地,有数伙海盗盘居辖区中,更时有瑶民作乱。
可以这么说,那里已经是坏得不能再坏,哪怕被倭寇占去了,亦不会让他们感到可惜。
如今到那里重设市舶司,简直就是要无米生炊,而且随时会性命不保。
正是如此,海禁派虽然对这个开海的结果失望,但说不上多么悲伤,毕竟那个选址实在太偏远了,这跟继续实行海禁差不了太多;开海派这边亦不见得会多高兴,他们一直希望江浙这种富庶之地重开市舶司,而不是偏远的广东省,更不是素来流放犯人的雷州府。
但不管如何,大明重新打开了海禁的一道小口子,这是开海派争取到的一个成果。
“你们说谁去比较合适?”
“谁去都不合适,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
在谈论该派谁去主持重开广东市舶司之时,新任的刑部尚书郑晓当即指出了这里的玄机,这个市舶司提举的位置其实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只要有经济常识的,都知道到雷州府主持重开市舶司,必败无疑。
不管谁去做广东市舶司提举,最终都会遭到开海派办事不力的指责,而禁海派这边又不会得到侍见,甚至会让到皇上感到失望,仕途肯定要栽在那里。
或许是这个原因,禁海派这些没有过于沮丧,反而有些幸灾乐祸,而开海派这些亦是忧心忡忡。
“我是冤枉,我只是想抓那个小贼!”
“这话你跟皇上说吧!”
“赵九钱,你是公报私仇!”
“宫门前纵马,试图领兵造反,你还有理了?”
……
众人说话间,已经来到西苑的宫门,却看到赵将军将徐国公的儿子徐宏图押进来,而徐宏图正在那里大呼冤枉。
经打听,大家又是一阵愕然,这定国公府实在是太嚣张了。
“宗藩造反”风波刚刚消停,定国公府又闹了这一出,竟然带兵卒纵马出现在宫门前。虽然所带的兵卒甚少,但确实有造反的嫌疑。
徐宏图被押下去的时候,心里很是委屈,更是带着满腔的怒火。
他一心只是想教训那个小贼而已,但却没想到勒不住马,更被扣上了这种罪名。在这个关节上,他们定国公府恐怕真要彻底失去兵权了。
大家穿过宫门的时候,却见徐国公带着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匆匆走了进来,脸色显得很生气的样子,对他们这群人亦是不打一声招呼。
吴山望着擦肩而过的徐国公,眉头微微蹙起,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当看到站在宫门旁边的那对兄妹,他知道恐怕是麻烦找上门了,便主动朝着那对兄妹走了过去。
听到林晧然讲述事情的经过,他的脸上却是更加凝重,郑重地对林晧然说道:“徐国公不笨,他的矛头必定指向你,你……恐怕有麻烦了!”
林晧然先前叫关宫门,想要将事情搞大。但如今细细想来,却有着拖皇上水的嫌疑,确实是一个有些愚蠢的行径。
对于定国公府造反的指控,更是信口雌黄,这亦会成为一个被攻击点。
“我该怎么办?”林晧然亦是意识到这一点,当即认真地求教道。
吴山抬头望着西苑的宫门,目光亦是充满着忧虑,然后又徐徐望向了他们兄妹。
万寿宫,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檀香。
身穿素白道袍的嘉靖刚回到万圣宫时,便知道宫门前所发生的事情。
关于徐国公的儿子徐宏图领兵在宫门前纵马,这事说大不大,但说小亦不小。只是该如何处置,这却很讲究帝王心术。
正考虑该如何处置的时候,徐国公已经在宫外求见。
“我徐氏先祖徐达追随大祖南征北战,立下霍霍战功,被太祖追封中山王。我祖徐增寿舍身助成祖,成祖施恩,封我祖定国公。我定国公一脉,世代忠良,如今遭奸人所陷,请圣上作主!”定国公跪在万寿宫,老泪纵横地打起了感情牌。
“定国公一脉是大明的忠良,这点毋庸置疑!定国公还是先起来,具体怎么回事,还请一一言明!”嘉靖温和地说道。
徐国公站了起来,然后将他孙女拉出来,将二个女娃约架的事情抖了出来,然后矛头直指林晧然造谣生事、污蔑忠良。
正是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跟黄锦低咕了几句,黄锦便来到嘉靖跟前道:“林侍讲带着她妹妹前来求见,说要状告定国公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