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虽然今天不是重大的节目,但一些富户会时常掏钱买大烟花,在城隍庙指定的区域燃放,以此庆祝和宣扬自家的喜事。
“我不去了!”吴秋雨当即摇头道。
似乎都不是出自于她的思考,而是出于本能就拒绝。到城隍庙就相当于抛头露面,晚上更不宜出门,单是这两点就让她无法答应虎妞。
虎妞亦没有沮丧,然后又朝着林晧然问道:“哥,你去吗?”
爬在床上的林晧然眼睛充满着幽怨,发现这丫头的智商直线下降了。就他如今这种情况,别说去城隍庙看烟花了,哪怕走到门口都得掉半条命。
这二十大板虽然没有要他的命,亦没有伤到骨头,但却难免伤到了经脉。这两天不适合下床走动,现在只能像乌龟般活着。
在吴秋雨离开之后,虎妞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举起肉肉的小手重重地拍一下额头,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林晧然。
林晧然疑惑地接过书信,摊开发现这竟然是一封“家书”。
这封信是老族长寄来的,内容亦很是简单。信中报了一下村子的平安,祝贺他高中状元,问虎妞到京了没有,然后说了染坊和酒楼的经营情况。
虽然信中的内容不是很多,但却让他突然涌起一份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跟着这繁华的北京城相比,长林村无疑是贫穷、落后。
只是那里有着京城所没有的东西。那里有着他最初的家,有着可以聚餐的晒谷场,有着相处和睦的族人,还有着四季常青的竹林,以及一些美好的回忆。
但京城跟长林村离得实在太远了,这封信是得知他中得状元时所写的,而如今他都已经官至翰林侍讲,这信才刚刚到达。
正是如此,他想要回去一趟很难,只能默默地将这份思念压抑下去。
夕阳落在外面的庭院中,长条形花圃的一株牵牛花开得正艳。
林晧然站在书桌前,打算给老族长写一封信。
关于虎妞这丫头平安到京的事,他先前已经修书回去,这次倒不用再进行汇报。
正是如此,他在信中先是道明他们兄妹平安,然后说了他升官的事,还有跟礼部尚书之女订亲的事,让老族长不用担心他们。
虽然屁股有些疼,甚至影响他的笔法,但书信很顺利就写好了。只是让他蹙了蹙眉头,总觉得信中少了一点什么。
虎妞的腰板挺直,像模像样地坐在另一张桌子前,两人正划着楚河汉界,她突然抬头望过来问道:“哥,杖字怎么写?”
“哪个杖?”林晧然将信叠好准备装入信封,疑惑地问道。
“就是打你屁股的棍子,杖二十的杖呀!”虎妞蹙着眉头,认真地解释道。
“虎妞,你究竟写什么内容了!”林晧然心里咯噔一声,当即决定破坏互不干涉的约定,想看看这丫头都写了什么内容。
别人的家书都是报喜不报忧,但这丫头似乎不是这样认为,看着她如今这个架势,恐怕是想要将他被打屁股的事捅回村子里了。
虎妞看着他走过去,身子当即压着纸张,据理力争地埋怨道:“哥,不是说的吗?你写你的,我写我的,咱们互不干涉吗?”
“这个约定作废,我的给你看,所以你的也得给我看!”林晧然将写好的书信丢给她,然后便索要虎妞所写的书信,想看看她写了什么内容。
虎妞蹙着眉头思忖了片刻,然后便痛快地点头,她的心里可没藏着什么秘密。





寒门祸害 第361章 图穷匕现
虎妞的字很丑,歪歪扭扭的,但很大,可以让人看得很清楚。
只是翻开她的信,林晧然当即感到一阵恶汗。
这丫头问个好,结果将伯娘、三伯娘、五伯娘、三婶、四婶……足足罗列下了二十多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浪费纸张。
信中的内容就更令人无语了,京城也有城隍庙了,有专门报时的鼓楼了,有八层高的八宝塔了,这摆明就是严重的跑题,谁会关心京城会有什么啊?
更令人无语的是,这丫头关心的事还不少。在信里警告狗子不许欺负小鼠,问起七婶的病好了没有,还关心五伯娘那头猪找回来了没有,净说些没用的。
在信的最后面,林晧然的猜测没有错,这个丫头果然想要将他被打屁股的事情传回到村里,而信正是卡在这里。
这封信无疑是一无是处,还有一堆狗屁不通的句子,撕了亦不过分。
林晧然的眉头微蹙,先是看着虎妞的信,然后又看了看他的那封工整且有文采的信,突然发现虎妞这封信更像一封家书。
“虎妞,我被廷杖的事,你就不要在信里说了嘛!”林晧然决定不将信撕掉,但冲着虎妞责怪道。
“为什么呀?你说廷杖是好事,很多官员想要还要不到,为什么不能说呢?”虎妞拿回自己的信,脆声地反问道。
“我想要低调?”林晧然脸不红气不喘地说道。
“为什么要低调呀?”虎妞拿起笔,准备埋头继续写下去道:“老族长他们又不是外人,好事就应该分享,像我得到皇上赏赐麒麟服,我也会跟他们说的!”
“虎妞,别逼我不讲道理!”林晧然发现这丫头越来越难对付了,弄着指响威胁道。
“你又要跟我打?你的屁股还没好,等好了再说啦!对了,哥,麒麟怎么写呀?”虎妞淡淡地睥了他一眼,然后又是请教道。
林晧然又爱又恨地掐了掐她肉肉的脸蛋,最终选择了退让,将“麒麟”两个字写在纸上。只是这丫头端详了半天,最后要求他直接帮写在信上。
第二天,他屁股的伤势好了不少,可以下床走走动。只是还不能坐,想要休息还得在床上爬着或许小心地侧卧着。
虽然呆在家里养伤,但林晧然亦关注着朝局的变化。而当下最大的新闻,无疑是廷议的结果出炉,开海派取得了胜利。
只是林晧然这个始作甬者却不是这般认为,虽然重开市舶司确实是打开了海禁的口子,但这个成果远远谈不上胜利。
重开市舶司,放在江浙那种富庶之地,绝对值得弹冠相庆。只是放在广东那种地方,只能说是鸡肋,甚至连鸡肋都不如。
电白港和广州港的海禁已经是形同虚设,现在要在粤西重设市舶司,当地的豪强绝对不会稀罕这合法的纸张,甚至还会遭到他们的反对。
哪怕能够将当地的豪强镇住,亦很难将市舶司发展起来。市舶司相当于海关,若这个平台没有商品贸易,哪来的税收?
很不幸的是,粤西根本没有手工业基础,不可能生产出足够的商品满足海外市场,这个平台的交易额注定会令人感到失望。
有趣的事情亦随之传来,开海派这边很想派一个能官去担任雷州知府兼主持重开市舶司,但第一被选之人却选择了拒绝,不愿意将自己的仕途押在那上面。
林晧然得知这个消息,亦是淡然一笑,发现这大明的官员都很懂得趋利避害。
只是这一切都跟他无关,而他从杨富田的口中得知,虎妞当日垒的城墙被严世藩派人搬回府中,他要钓的大鱼似乎就要咬钓了。
就在他如同姜太公般等着严世藩,结果严世藩人没有来,一个太监却敲响了他的家门。
纸条是从宫中送出来的,是一连串的数字。
林晧然得到纸条后,便很是紧张。在关紧门窗后,他翻开了一本书,很快就在纸上写下:“徐推哥往雷州!”
“这……不可能!”
看着这六个大字,在短暂的失神后,林晧然却坚定地摇头,甚至怀疑冯保是故意给他假消息捉弄他。
在前世,林晧然曾经看过一部香港的电视剧。说一个年轻的书生中得进士后,直接分配回家乡担任知县,这其实就是扯谈。
不得不说,香港的很多导演并不懂历史,明朝跟宋朝的制度还会经常混淆。
在大明初期,有着“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流官制度。虽然后来的尺度放宽了,宣德年间的陕西左布政使杨恭就是陕西人,但这是罕见的例子。
林晧然的籍贯在广东高州,所以就不可能回广东任职,这种任职跟“祖制”相违。
正是这个原因,虽然这次的廷议结果跟他在殿试的答卷基本一致,但他却从来不觉得广东市舶司会由他来主持。
“消息或许是真的,极可能是徐阶对我的致命一击!”
在稍作冷静后,林晧然选择相信冯保没有捉弄他,而是徐阶对他“出尔反尔”的一次大反击,想要将他从天堂直接踩到地狱。
一念至此,很多事情都能够解释得通。
徐阶是看出了嘉靖的意图,所以故意主推这种鸡肋方案,在讨得嘉靖欢心的同时,亦是为林晧然这个方案的始作甬者埋下了一个地雷。
林晧然必然是方案是最初提出者,若是徐阶极力推荐他,那还真可能打破吏部的阻力,让他去担任雷州府知府兼广东市舶司提举。
很多人都会觉得,一个正五品的知府要重于一个正六品的翰林侍讲。但这样计算是不对的,别说雷州府只是下府,哪怕一个中上府的知府亦比不上。
林晧然现在是翰林侍讲,只要熬下去,那么就是翰林侍读侍讲学士,然后就是到九卿过渡一下,接着就是礼部侍郎、礼部尚书、阁臣。
现在若是外放到知府兼广东市舶司提举,这明显就是一件极苦的差事,将来能不能重回京师,都是一个未知数。




寒门祸害 第362章 底牌
无逸殿,檀香袅袅。
身穿蟒袍的严嵩如同往常一般,一大早就到值房票拟奏本。咳嗽病症已经痊愈,这让他的精力好上了不少,工作效率亦得到提高。
只是他拿起一份奏本后,眉头却是紧锁着,仿佛被施了定身咒,迟迟没有下笔进行票拟。
这官员俸禄的事情得到解决,修建城墙的银子亦凑足,但新的问题又出现。如今夏汛将至,各地官员纷纷上本要求尽快修固河堤。
虽然这里肯定有想趁机捞一笔的官员,但更多却还是为民请命的官员,估计他们并没有夸大其词,河堤已经到了非修不可的地步,再不修就会发生溃堤。
针对这种奏本,他以前都会尽量写下同意的票拟意见,但如今却是紧蹙着眉头。他这边痛快地写了,圣上估计亦会同意,但户部那边却拿不出银子,实质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大明现在最急迫的问题,都已经不是北边的鞑靼、东南的倭患,而是大明这糟糕的财政问题。
现在每一个政务都需要马上解决,但解决每个政务都需要银子,但大明哪来那么多的银子呢?
踌躇再三,他还是写下了同意拨款的字条贴在奏本上。
若是拿不出银子修河堤,夏汛高峰期来临的时候,一些河堤肯定会被冲垮。那样的话,很多百姓将会流离失所,甚至又有人举起造反的旗帜。
只是在写下去的时候,他亦是一阵头大如麻,知道麻烦事会在后头。特别这贾应春明显不如方钝,这钱恐怕亦要他亲自想办法去解决。
只有身在他这个位置才会明白,如今的大明确实是问题重重,很多事情已经不是他不想去办,而是逐渐没有能力去办了。
“司直郎林晧然求见!”
正想继续票拟奏本,一个阁吏进来禀告道。
听到是林晧然求见,他便将奏本放下,让阁吏将人叫进来。只是他的眉头微蹙,思忖着这个在养伤的属官为何急匆匆找他。
随着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对这个大明文魁极为欣赏,办事能力远超他所接触过的司直郎,甚至都已经能胜任六部侍郎。
只是经他观察,发现这年轻人少了一些文人的刚直,多了一些官场老油条的圆滑。却不能论好与坏,只能说他的公心会轻一些、私心会重一些。
现在突然来找他,他用脚趾头思考都知道,这个年轻人必定不是赶着回来向他汇报工作,而是为着其他的事情而来的。
“下官参见元辅大人!”林晧然进来后,便恭敬地行礼道。只是动作明显不够自然,那屁股的伤势并没有痊愈,以致弯腰的幅度并不标准。
严嵩自然看到了这一点,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温和地抬手道:“坐吧!你可以多养些时日,不必急着回来办差!”
“谢阁老关心!只是下官一想到阁老如此勤勉,在家亦是寝食难安,现在总体没有太碍,所以不敢再偷懒了!”林晧然小心地用半边屁股坐下,一脸的诚恳地道。
“难得你有此心意,这早点回来办差亦好!可是外城重修的事情存在猫腻?”严嵩微微点头,然后正色地望着林晧然道。
这阵子以来,他将重心放在财政用度上,所以才将林晧然派到外城监工。现在林晧然突然回来复命,所以他难免往着工程偷工减料的方向去想。
“不是!”林晧然急忙摇头,然后一脸正色地道:“下官这次急着回来,是想要跟阁老汇报的另一件事,这事跟城墙修建的工程关系甚大!”
“哦?”严嵩的眉毛微挑,亦是来了兴趣。
林晧然换另半边屁股就坐,然后侃侃而谈道:“下官在工地中发现,修建城墙造价之所以居高不下,皆因所用的三合土费用高昂!特别所用的糯米,这糯米比大米还要低产,所以百姓都不愿意种植,以致价格比大米要高出数倍、甚至十倍之多。”
“这事我亦了解过,当地官府总以大米的产量征收糯米的税收,这更让百姓不愿意种植糯米。但若朝廷下文鼓励百姓种糯米,没准会造成米价上升,反而害苦了百姓,这鼓励加大种植糯米却不是什么良策。”严嵩端起茶盏,轻轻摇头道。
林晧然却是一愣,没想到严嵩真深入地了解过这个问题,旋即微笑道:“阁老怕是误会了,下官不是提议加大糯米的产量,而是下官无意间发现了一种新的三合土配方。虽然效果可能要略低于三合土,但成本却不到三合土的十分之一。”
“果真?”严嵩正想将茶水送到嘴中,但这时满脸震惊地抬起头望着他道。
林晧然迎着他的目光,郑重地颌首,并打下保票道:“阁老只要给下官两个月的时间,下官必定会研制成功!”
“你肯定?”严嵩将茶盏放下,郑重地望着他问道。
林晧然目光很是坚定,一脸诚恳地说道:“下官不敢欺瞒阁老!若阁老能给下官两个月时间,下官必定会将配方献上!”
“好!我给你两个月!”严嵩深深地打量了林晧然一眼,痛快地应承道。
“谢阁老,那下官先行告退了!”林晧然站起来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严嵩看着林晧然离开,如何还不明白这年轻人的来意。
新三合土的配方必然已经在他手里,他明着是要“两个月时间”,实质是不想被外放到雷州府,固而才急着来找他谈条件。
亦是不得不佩服这年轻人的消息灵通,竟然这么快就知道徐阶向皇上推荐他出任雷州知府兼市舶司提举的事情,而且还能被他找来破解之策,从而让自己出面帮他“化灾”。
只是他手里的新三合土配方真如他所言,那简直是无价之宝。建筑工程成本必将会大大降低,城墙的工程造价亦不会再居高不下,大明财政的压力亦会大大减轻。
严嵩考虑了一下,便是吩咐道:“让严世藩来见我!”




寒门祸害 第363章 利益之外
从无逸殿出来,林晧然望着沐浴在阳光中的院子,暗暗地松了一大口气。
这一次,他算是领教官场的险恶。
在他的计划之中,先将未来岳父吴山推入内阁,从而成立“吴党”,然后他到裕王府担任侍讲,摘下这个“从龙之功”。
这两件事一旦办成了,那他在大明的官场拥有竞争的资本,不需要担心徐阶将来找他算账,以后亦能够争夺首辅之位。
事情本来进行得很是顺利,严世藩几乎就是上勾了,结果偏偏杀出了徐阶,向皇上力推将他进行“外放”。
这无疑扰乱了他力推未来岳父入阁的计划,更让他错失摘取“从龙之功”的机会。
特别是后者,他毕竟才十七岁,在本朝不可能获取高位或者入阁,他的未来属于隆庆朝。正是如此,如今早早下注裕王亦得极为重要。
拿高拱和张居正而言,还不是因为有了“从龙之功”,所以才能先后官至首辅。
不过这一次亦怪他掉以轻心,在徐阶力推他在殿试答卷的方案时,他竟然没有半点警觉,竟然看不穿徐阶是对他赤裸裸的“报复”。
第一,徐阶本来是一个禁海派,虽然态度没有吴山那般坚定,但亦从来没有表达过开海的意图。但这一次,却突然选择支持开海,成为了开海派的领军人物。
第二,徐阶对他的方案进行了调整,将拥有电白港的电白县归到雷州府,而不是直接力推高州府,这里亦可以看出端倪。
如今细细想来,他若能够多一点警惕,那就能猜到徐阶是要给他“致命一击”。若提前做好防范,就不需要如此的被动,就不会让到徐阶的计谋得逞。
不过好在,他先前的布局还是有了一些效果,这次能够请动严嵩为他出手,避免他真落下“外放”的悲惨命运。
经过这一次,他亦算是见识了官场的险恶,更看到了徐阶的政治手腕,真是不动手则已,一出手就能够要人命。
如此看来,严嵩被徐阶所取代,还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
林晧然没有回属官厅,而是直接向着宫门走去。现在他不仅还保留着监工的任务,还有着研制新三合土的光荣任务,所以并不需要呆在这里供人差遣。
只是在离开无逸殿时,却跟着从万寿宫回来的徐阶打了一个照面。
“下官见过徐阁老!”林晧然顿住脚步,朝着徐阶恭敬地行礼道。
不管心里如何痛恨面前这个瘦小的老头,脸上还得装着恭敬有加的模样,想要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带着面具是一门必修课。
“若愚,不必多礼,你身体还没痊愈吧!”徐阶上前制止,温和地望着他道。若论到戴面具,徐阶明显是祖师爷,毅然是一个和蔼、慈祥的老者形象。
“谢阁老关心,下官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林晧然的手腕被他用力抓着,亦是装着感激地回答道。
“这样就好!”徐阶像是松了一口气,然后又故作疑惑地问道:“不过你还没痊愈,就应该在家多休养,怎么这般急着回来了呢?”
这话看似关心,但其实是在套话,想知道林晧然突然回内阁的原因。
“有些公务上的事,需要尽快跟阁老汇报?”林晧然的政治智慧虽然不如这种老狐狸,但亦不算是蠢人,一脸诚恳地说道。
徐阶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又是追问道:“外城工程的事务?”
“不错,正是跟这事有关!这不,严阁老又让我到外城去了!”林晧然点了点头,然后又是摊手道。
徐阶似乎相信了他的话,抓着他的手微微松了一些,便是温和地说道:“元辅的事重要,那我这老头子就不拉你到值房一叙了,你去办差吧!”
“那下官告退!”林晧然对这位没有架子的阁老,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在离开的时候,他明显感到后面有一双目光在一直在盯着他,只是他不想暴露什么,所以步伐保持着一致,慢吞吞朝着宫门而去。
虽然已经请动严嵩出手,但他不想暴露太多,不能让徐阶有所警觉从而再度出手。若是圣旨下达,哪怕严嵩都不好出面帮他了。
从西苑出来,他便是坐着马车直接回家了。
其实他本想找吴山的,但考虑到礼部那边人多嘴杂,那里不是议事的地方,打算傍晚再到吴府,将今日会面的结果告诉吴山。
穿过幽深的巷道,林晧然回到家中,发现虎妞这个丫头在庭院兴致勃勃地晾晒衣服,便疑惑地问道:“虎妞,你怎么将我冬天的衣服都搜出来了,搞大扫除吗?”
虎妞回头看到林晧然,眼睛当即一阵雪亮,整张脸蛋都是红彤彤地问道:“哥,你是不是要被调回雷州担任知府了?”
“你听谁说的?”林晧然先是一愣,不明白这个丫头如何得知。
“我在房间找到了这个!哥,我猜得对不对嘛?”虎妞从腰带的夹缝掏出一张小纸片,眼睛满怀期待地望着林晧然。
不仅是虎妞,在一旁的阿丽亦是望去林晧然,想知道事情的真伪。
“你很想回去?”林晧然打量着这张兴奋的脸蛋,认真地询问道。
“我当然想呀!”虎妞将小纸片塞回去,一脸认真地说道:“前天写信的时候,其实我就想带着阿丽一起回长林村看看的,但我不想将你一个人丢在这里,所以我才没有跟你说!”
林晧然的眉头微蹙,在得知他将要被外放的时候,他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却没有看到这件事亦藏着极大的好处。
若是外放回雷州担任知府,那无疑离长林村会相当之近,亦能够跟自己的族人团聚。
虽然这丫头在京城不愁吃喝,而且有很多地方让她玩,但在京城呆久了,恐怕亦会很想长林村的人与事。如今,这丫头为着他而不提想家的,而他却由始至终地没有考虑过这个小丫头的愿意。
一念至此,他的决定突然间动摇了,发现外放亦不全是坏处。




寒门祸害 第364章 像一棵海藻
“虎妞,雷州府那边的酒楼很少,菜品又不多,你确定想回去?”
“确定呀!我们多开几间酒楼,请厉害的大厨做菜,不就能吃到好吃的吗?”
1...105106107108109...6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