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余人
随着邸报的到达,引起了各方的人心惶惶。
虽然他们在去年之时,通过首辅徐阶恢复了淮盐旧例,但朝廷再度卷土重来,已然是坚持要从中再度分开一块蛋糕。
让他们感到更是不安的是,跟着去年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董威明显不同,新任的左副都御史林晧然明显是来都不善。
不论是林晧然的前途,还是他一直以来的改革派先锋,亦或者在京城所拥有的背景,都已经完爆董威,甚至跟昔日的鄢懋卿都不相上下。
亦是如此,他们不可能像去年那般,能够轻松地将林晧然给打发走,甚至要跟去年一般给朝廷拿走一百万两的心理准备。
只是他们千辛万苦才走通徐阶的门路,让到淮盐恢复好不容易恢复昔日的旧例,又岂会甘心再向朝廷上缴一百万两呢?





寒门祸害 第1374章 险境
一轮洁白的圆月悬于半空,月色如水银般泻在扬州城的街道,令到这里光如白昼。
在新城的一座宅子中,此时灯火通明,江浙的盐商代表正聚在议事堂中,不断有声音从里面传出。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由姓林的胡来!”
众人按着顺序而坐,在面对林晧然即将到来的消息,却是有一个年轻公子哥旗帜鲜明地反对道。
齐聚在这里的江浙盐商有八位之多,个个都是腰缠万贯的大盐商,不过最显著却是王家和翁家。
王家世代经商,王彦祥和其第三子王惟贞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这一脉更是出了一个历明宪、孝、武三朝,官至内阁大学士的山中宰相王鏊,令到王家一举跃居浙商的领军人之一。
翁家,发迹于商业奇才翁笾。翁笾少时即挟赀,渡江逾淮,到山西清源经商,治邸四出,临九逵,招徕四方贾商,生意兴隆。并选子弟童仆中有心计强干者,指授方略,以布缕、青靛、棉花货赂,往来荆楚、建邺、闽粤间,甚至辽左、江北,从而积下诺大的家业,更是在当地得到了“言富者,必首称翁”。
今日发起聚会的正是翁家,而翁员外年过五旬,在浙商群体颇有威望。
翁员外继承了祖辈经商的精明,却是持反对意见道:“林文魁有谋略和胆识,其背后还站着吏部尚书吴山,甚至皇上对他亦很是宠信。陆公子,切不可胡来!”
陆公子却是不以为然地翻了一个白眼,却是表明态度道:“那又如何?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一旦由他顺利推行票盐法,我陆家定是首当其冲!”
“陆公子,这林雷公跟董威和鄢懋卿不同,且其后台很硬,咱们应当从长计议!”王员外认真地劝道。
“据我所知,林晧然在联合商团占有很大的份额,恐怕不容易收买,此人当真不好对付了。”许员外显得忧心忡忡地道。
陆云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显得杀气腾腾地道:“实在不行,咱们干脆……”
翁员外看到陆公子这个举动,吓得冷汗直冒,当即进行制止道:“陆公子,这玩笑可是开不得!”
许员外虽然早知道这个陆公子无法无天,但看到他竟然生出这种心思,眼睛颇为复杂地打量着这个年轻气盛的公子哥。
陆家以陆炳而兴,陆炳的二个儿子陆绎和陆炜都得到了官荫,其中陆绎更是在京城出任北镇抚司佥事。
不说现在陆家已经大不如前,哪怕陆炳还在世之时,这谋害钦差亦是一项大罪。
若非到万不得以,绝对不能动这种手段,不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甚至会招来灭顶之灾。
陆公子正想要申明自己并不是开玩笑,旁边的申员外却是一把扯了他的衣服,并瞪着他眼睛责备道:“陆公子,你喝糊涂了是不是?当真祸从口出!”
申家是江浙和大富商,其子弟都是经商居多,只是随着去年的状元郎认祖归宗,他们得到了一个便宜的状元子弟,令到他们申家的地位大大邗提高。
陆家跟申家往来比较亲密,听到申员外的善意提醒,陆公子知道刚刚是说了不该说的话。
心高气傲的他自然不会主动认错,而是将问题抛回去道:“那你们说说,现在人家铁了心要到扬州推行新盐法,你们说怎么办吧?”
申员外等人听到这个问题,亦是大为头疼,便是纷纷扭头望向了翁员外。
翁员外心知事情棘手,显得老诚持重地道:“现在格局不明朗,咱们还是先静观其变!”
陆公子的嘴角噙着不屑,显得不以为然地道:“静观其变?我伯父昔日便屡屡教导于我,遇到事情莫要回避,不然事情只会越来越糟。”
申员外虽然不喜欢陆公子这种惟恐天下不乱的性子,但却不得不承认这话有几分道理,便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翁员外。
翁员外心里暗叹一声,便是将心里的打算全盘托出道:“陈会长日前已经传来书信,他不日会回到扬州!这淮盐关系着各方的利益,咱们纵使是想要行动,那亦要拉着他们一起。”顿了顿,显得老谋深算地道:“若是万一出了事,咱们可以一起扛,这样会大大降低我们要承受的风险!”
“不错,咱们不能有事我们扛,得拉他们一起应对林晧然!”王员外当即表示赞同地道。
申员外等人交流了一下眼神,亦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一个决议。
淮盐并不是他们一家独吃,除了晋商,还有徽商,以及一些躲在暗处的勋贵等。
现在面临着大有来头的林晧然,他们固然是要解决掉林晧然这个麻烦,但最明智的做法是联系各方一起行动。
“一群孬种!”
陆公子看着王员外等人释怀的模样,脸色却显得很是阴沉,心里对这帮人深深地鄙视道。
翁员外虽然看出陆公子对这个方案不满意,但却选择故意忽视这个乖张的公子哥,对着其他人微笑着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话,那我们就这么定了,先看看陈伯仁那边会拿出什么样的方案,咱们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
“好!”
申员外等人交流了一下眼色,纷纷表示赞同道。
他们倒不是对陈伯仁多少拥护,对淮盐商会有多么信任,而是希望这个各怀心思的组织能够再次发挥一些作用。
前年的鄢懋卿,去年的董威,现在的林晧然。虽然前两位亦是来势汹汹,但这二个都是贪婪之徒,将他们喂饱即可,只希望这个林文魁别太过份便是。
众人在定下基调,便是决定继续等待,等待其他势力解决林晧然,或者是等到陈伯仁归来再商讨对策。
“你们都等着,看看小爷的手段!”
陆公子并没有选择吭声,而是冷漠地望着在场的同伴,心里却是已经打定了主意道。
在林晧然前来的消息以官文的形式传出,整个扬州城变得惶惶不安,亦是有人打算要对付林晧然。
这个繁荣之所,已然成为了林晧然的一个险境。




寒门祸害 第1375章 水浸街
四月,一个雨水充沛的季节。
泰兴县被一大团乌云所笼罩,整座城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末世之感。
随着一阵凉风刮起,一场大雨悄然降临。黄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地打在房顶上,顺着青瓦的水道流了下去,在屋檐形成了一道道水帘。
泰兴县衙自然无法幸免,很快被这块突如其来的雨水所吞没。不仅是县衙破旧的屋舍,县衙后花园的假山、树木和花草都遭到了雨水的肆虐,令到整个天地成为了雨水的海洋。
正是这个被大雨肆虐的天气,在县衙一处花厅传来了敲击碟盘的声音,并伴随着朗朗的男声传出。
蒙诏很喜欢这种下雨天,正在用筷子敲击着碟盘,并是朗声地唱道:“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
这是流行于广东的歌谣,颇的岭南风味,却是蒙诏的最爱。而今看着外面的雨景,却是触景生情,却是在这里演奏了起来,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好!”
石知县很是配合地拍手称好,虽然蒙诏的唱腔很是一般,但仍然很给面子地表现着津津有味的模样。
“石知县,献丑了!”
蒙诏看着石知县给力地拍掌,心里显得很是高兴,并由衷地拱手表示感谢道。
石知县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跟着蒙诏相谈甚欢,但眼角频频地观察着林晧然的反应。
他能够从泰兴县的泥泽中爬出来,能够品尝到权力的一丝味道,却全然是受眼前这位大人物所赐,心里亦是想要千方百计地巴结这位大人物。
林晧然没有太强的官瘾,今天仍然是一副书生装扮。他的头戴着四方平定巾,身上穿着一件蓝色的儒补,整个人显得是温文尔雅,正是安静地坐在这里喝茶,同时欣赏着这雨景。
跟着很多上位者般,他亦是越来沉默寡言,正所谓“刑不可知,威不可测”,沉默是一个上位者的必修课。
此时此刻,他丝毫没有参与话题的意思,显得出神地望着正在被雨水冲刷的一座假山。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
石知县不敢轻易打扰这位上官,却是继续跟着蒙诏自娱自乐,面对着院中的青竹,像模像样地吟诵了方岳的古诗。
在将诗念出来,他却是有意无意地睥了林晧然一眼,想看看林晧然的反应。
这诗既是应景,又是提到了竹,已然是要投竹君子林晧然所好。
只是他注定是要失望,因为林晧然还是无动于衷。林晧然的眼睛深邃,似乎是被院中的雨景所吸引,频频地凝视着后花园中的那一座假山。
咦?
蒙诏发现了林晧然心不在焉,只是却不敢打扰,只好继续跟着石知县谈论诗词。
上位者的好处在于,不需要照顾其他人的感受,能够随心所欲地选择沉默和忧郁。
“林大人,奴家做的点心如何?”
在花厅还有石知县的夫人,她看着林晧然频频地望着雨幕,却是微笑着询问道。
虽然石知县相貌平平,但似乎受到上天的眷顾,却有一个貌若天仙的夫人。
石夫人年仅三十岁,正是女人最有味道的年纪,皮肤白皙,拥有一张精致的脸庞,身材甚是迷人,笑起来还露出可笑的虎牙,特别有着一双勾人心魂的桃花目,不失为一个风情万种的少妇。
却不知是因为昨日跟林晧然相谈甚欢,还是自持女人的身份,却是壮着胆子对林晧然进行询问道。
石知县虽然显得夫人有些放肆,但还是希冀地望向林晧然,亦是希望通过他这个漂亮的夫人打破林晧然这种沉默。
“这糕点味道不错!”林晧然将一块糕点不知不觉地吃掉,显得礼貌性地回应一句道。
蒙诏发现石夫人有些逾越,在跟石知县交谈之余,亦是好奇地朝着石夫人望了一眼。
他心里有着浓浓的不解,不明白石知县为何让石夫人作陪,而石夫人偏偏穿着不甚得体,还频频娇媚地望向他的恩师。
致使他不无恶意地进行联想,传闻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巴结上司,却是将自己的妻妾送去共度春宵。
“林大人既然喜欢,那还请多吃一些!”石夫人端起那个碟子,微笑着递过去含情脉脉地道。
林晧然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多谢,便是挑了一块糕点,仍然是慢吞吞地吃了起来。
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他还想多了解泰兴的一些情况,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却是将他困在县衙之中。
石知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却是一直在关注着林晧然,却发现他这位师兄简直深不可测。
林晧然吃过一块糕点,看着雨水还没有停歇,不由得轻轻地叹了一声。从座位站起来,以看书为由,他直接离开了花厅。
这……
石知县看着林晧然突然离开,虽然知道应该不是生气,但心里却是有一种莫名的忐忑不安。
“石知县,我先回去温书了!”
蒙诏看着林晧然离开,亦是仅了一小会,亦是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这个花厅。
“莫非为夫做错什么了?”
石知县看着蒙诏离开,却是还在意着林晧然,便是喃喃自语地道。
石夫人那双漂亮的眼睛显得很聪慧,却是进行判断道:“依我看,问题应该出现这场大雨上,而你偏偏在这里不着调!”
“这雨不是赋诗的好日子吗?”石知县深知自家夫人聪慧,显得疑惑地反问道。
石夫人扭头望向丈夫,显得奇怪地询问道:“夫君已经不是士子,而是官场中人,为何还以为林大人还会喜欢风花雪月?”
“还请夫人赐教!”石知县仍然困惑不解,显得认真地拱手道。
石夫人心里暗叹一声,但还是用纤纤玉指沾了一些茶水,在桌面写了两个字。
“当真?”石知县抱着一丝怀疑,抬起头认真地询问道。
“应该八九不离十!”石夫人收回手,显得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寒门祸害 第1376章 心有所忧
这场暴雨初时像是谁把天捅破了般,但下午雨水明显变小,将晚时分雨水则停歇下来。
经过这场大雨的冲刷,整座泰兴城显得很是干净,街道的青砖露出光滑的磨痕,地面的积水清晰地映现行人,空气亦很是清新。
林晧然带着铁柱和林海走在泰兴城的街道中,前后都有人在暗中保护着,宛如一个普通的公子哥游荡在这座城中。
泰兴在南直隶并不起眼,只是身处于江南之地,这里彰显着富庶和人文气息,街道的青楼和酒楼显得很是热闹的模样。
林晧然走到一处青楼前,恰巧见到曹县丞手搂着两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一并走进了青楼的大门。
正是犹豫着要不要进这间青楼,结果又见张管家从一个轿子下来,显得轻车路熟地进了里面。
看到这二个人聚到一起,他自然猜到这些人不会善罢甘休,恐怕又是密谋着什么。
林晧然没有朝着青楼而去,而是到了不远处的酒楼,直接到了两楼大堂。
虽然事情已经过了一天,但大堂的几张桌子都在谈论着张家和石知县的事情。
“真是想不到,张家竟然会向石知县低头!”
“这不能算是低头,石知县是以向扬州府求援相要挟,张家这才被迫退让!”
“依我看,这个事情的根源其实还是在那位举人身上,听说那位举人的来头极大!”
……
却是不乏消息灵通之士,很多人结合着得到的一些消息,便是慢慢地归结出他们所认为的真相。
林晧然坐在临窗的座位上,听着旁边士子和商贾对蒙诏的身份进行种种猜测,却是苦笑地摇了摇头。
很多人都是相信他们所听到的只言片语,凭着自以为是的经验进行推测,从而往往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
不过这亦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他仍然躲在暗处,倒想看看张家和曹县丞还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听说了吗?朝廷派林文魁来整顿盐政!”
“当今的大明早已经病入膏肓,派谁来都是一个样!”
“林文魁此人的名声不错,应该不会跟那些人同流合污才对!”
“哪怕不同流合污,这里牵扯了多少人的利益?这不是他能够搬得动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管事情怎么样,受苦受累还是我们百姓!”
……
几个书生在那里几碗下肚,有一个年长的书生像是无所忌惮愤青般,在那里表达着他的高论。
林晧然原本亦算是愤青,只是随着对这官场的接触,却是少了那份戾气,多了一份做事的淡定与从容。或许是所处的位置不同,他更倾向于默默地做事,而不是在这里夸夸其谈。
“十九叔,事情已经安排妥当!”林福的衣服已经半湿,来到身旁轻声地说道。
林晧然轻轻地点了点头,便是下达决定地道:“若是明天早上天色尚可,咱们便启程吧!”
“好,我这便安排!”林福答应一声,便是转身离开了。
林晧然在酒楼又呆了一会,听了一些泰兴县的新鲜八卦事,看着宵禁时分将至,便是领着人朝着泰兴县衙而回。
终究是追求诗词歌赋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这城中的治安良好。
从县衙的后门进入,穿过那处庭院,则是走进了县衙的正堂房,这是石知县坚持让给他的居所。
林晧然刚回到房间,正想使唤林海送来热水,结果石知县屁颠颠地跑了过来。
石知县从外面小心翼翼地走进来,手里攥着一份地图道:“师兄,今日的暴雨令下官深感不安,泰兴县当务之急是疏通河道!昔日,师兄的束水冲沙法甚为奇妙,故而下官冒昧请教!”
林晧然原本还有些厌烦这个如同巴结狗般的石知县,但听着他的来意,便是意外地望了一眼石知县。
江南的水系丰富,故而不怕干旱,最怕的是洪涝。
明朝有鉴于此,第一次利用了泄洪渠和水库综合治理,解决了持续千年的江南水患问题,更是令西方经济学家将明朝和宋朝定为生产力的两个马鞍形的至高点。
只是治理的方法是否正确,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始终是朝廷和人心。
两年前,东南发生了水淹七府,令到百姓蒙受巨大的损失,很多百姓因此而破产,直接暴露江南水利工程的问题。
只是在这一场水灾中,富户却是从中得利,不仅通过哄抬物价赚了一大笔,而且还能够借机低价购入了田产。
虽然两年时间过去了,严嵩亦是从首辅的位置退了下去,但朝廷的财政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甚至盐税收入还相当削减。江南的水利工程虽然有所重视,但朝廷批下的款项并不多,恐怕亦是无法面对前年那种规模的水患。
今天他确确实实为这场暴雨所担心,担心江南再度发生水灾,故而心里一度觉得石知县有些失职。
却没有想到,这个石知县竟然直中了他的下怀,猜到他在担心会发生水灾。
石知县看着林晧然无动于衷,便是忐忑不安地询问道:“师兄,可是下官有何不当,还请恕罪!”
“你能为水患而忧虑,我很是欣慰!”林晧然轻轻地摇了摇头,显得一本正经地赞许道。
“师兄,谬赞了!”石知县的脸微微发红,若不是夫人提醒他水患,又岂能急这位上官之所想。
不过从这件事上,他亦是真正意识到林晧然跟着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大佬不同,他是一位真正为民着想的好官。
一念至此,他亦是暗暗地下定决心,好好地治理好这个泰兴县,紧紧地跟随这位大人的脚步。
林晧然不理会石知县的心思,显得正色地说道:“泰兴的古马干河、羌溪河、季黄河等河流均小河,而束水冲沙法适合于大江大河,此法并不可用也!”
“师兄,那当如何是好?”石知县的眉头微微蹙起,有着失落地道。
林晧然语重心长地教导道:“很多事情并不在大功大绩,而是做好每件小事便足矣。若是你竭尽所能,善待于徭役,动用徭役兴水库修泄洪渠,定然亦能造富一方,得一方百姓的拥护!”
“下官谨遵师兄教诲!”石知县恭恭敬敬地拱手道。
林晧然轻轻地点头,便是将决定说出来道:“明日若是无雨,我便启程前往扬州府,今后有何难事,则可遣人修书到扬州府寻我即可!”
“师兄是做大事之人,下官不敢挽留,在此祝师兄此行无往不利,早日回京交差而入六部拜侍郎!”石知县由衷地祝愿道。




寒门祸害 第1377章 影响力
夜渐深,一盏明月悬挂在半空上。
石知县轻步退出正堂房,并小心翼翼地将门带上,然后显得兴奋地朝着签押房而去。
却不管是想要平息内心的兴奋,还是想要再表现得更好一些,都让他都有理由没有选择入眠,而是到签押房翻阅起相关的资料。
正是他挑灯夜战之时,一个颇有风韵的妇人从外面进来,那双漂亮的桃花目透露着几分聪慧。
她先将汤盅轻轻地在桌面上,接着小心地装到了碗中,这才将盛好的汤碗款款走向正在翻阅资料的石知县,到近处便轻声道:“夫君,奴家刚刚熬了参汤,你快趁热喝了吧!”
“谢过娘子!”石知县正是微微感到困乏,抬头看到自家的娘子送来参汤,便是温和地回应道。
石夫人将汤碗递过去之后,却是没有离开,而是打量着书桌上的资料好奇地询问道:“夫君,你在忙些什么呢?”
“为夫在找季黄河的文献,想弄清历年灾情和治理情况!”石知县轻轻地吹了吹热参汤,显得有些自鸣得意地道。
石夫人的眼睛闪过一抹聪慧,当即抬头对着石知县认真地询问道:“夫君,钦差大人今日果真是为水患之事所虑?”
“正是!”石知县轻呷一口热汤,显得兴奋地点头应道:“幸得夫人提点,为夫这才茅塞顿开!正如算命先生所云,得夫人这位贤内助,为夫三生有幸矣!”
“就会油嘴滑舌!”石夫人白了他一眼,却又是忍不住好奇地询问道:“你跟奴家说一说,钦差大人都跟你说了啥?”
石知县喝着参汤,整个人恢复不少精气神,亦是没有丝毫的隐瞒,当即便是将刚刚的会谈详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石夫人听得入神,听毕便是重重地叹了一声,显得正色地对着石知县道:“钦差大人能为民之所急,确确实实是难得的一位好官,亦是一位真正想要做事的官员!夫君,你若是想要得到他的提携,今后走上更高的位置,那你务必要在泰兴做出一些政绩。”
1...433434435436437...6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