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另一边,福王府内,因为太子朱和堉的亲自坐镇,厂卫们审问查案之际愈发是不敢怠慢、态度异常积极。
根据调查,朱和增死于昨晚子时左右,死亡原因是鹤顶红的投毒,因为鹤顶红是一种迅速发作的毒物,所以厂卫们接手案件之后,就开始挨个审问福王府众人,尤其是那些昨晚子时左右无法证明自己行踪的人员,更是被列为嫌疑人尽数控制了起来,每一个人都受到了严格审问,若有任何一点细节交代不清楚,就是一场大刑伺候,丝毫没有顾及他们福王府的背景。
朱和堉亲自坐镇之后,为了尽快调查真相,对于厂卫们这种有牵连无辜之嫌的做法也是视而不见,就这样沉着脸安静旁观,偶尔还会亲口询问一些细节。
然而,哪怕是这样的大范围搜捕与审问,这场毒杀案依然是没有丝毫进展。
这般情况下,朱和堉不由是眉头越皱越紧,心底深处也不由是出现了一丝紧迫与急躁之意。
“若是无法从这些福王府的管事与婢仆身上查出线索,那我也就再无选择,只能是亲自审问福王与王世子他们了!这样一来,必然是要引起轩然大波,但无论如何,朝廷一直有风声说是父皇要安排新的钦差大臣接替于我,赶在新任钦差大臣抵达洛阳接手调查之前,必须要查明这场毒杀案的真相!否则,局势就要彻底脱离掌控了!”
而就在朱和堉暗暗思索之际,厂卫们已经开始提审另一位涉案嫌疑人。
此人名叫赵磊,乃是福王府内的一位看似不起眼的管事,他原本并不在嫌疑人之列,厂卫们也没有重点审问他的意思。
但就在不久之前,厂卫们在提审朱和增的一名贴身婢女的时候,却是得到了意外线索,说是这个赵磊看似只是一名不起眼的福王府管事,但实际上则是与朱和增本人关系匪浅,经常会与朱和增私下联络,所以厂卫们就立刻派人控制了赵磊、进行审问。
却说,赵磊被厂卫们押进审问房间之后,则是立刻就发现了太子朱和堉亲自坐镇于此。
然而,见到朱和堉亲自坐镇之后,赵磊不仅没有面现敬畏与恐慌,原本还有些迟疑犹豫的表情,顿时是变成了欢喜与轻松之意,就好似见到了救星一般!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小人这里有紧要情报!小人表面上与王长子关系疏远,其实早已是成为了王长子的亲信,只是王长子他出于某些考量,刻意瞒下了这层关系,让小人隐藏在暗中协助于他,但实际上小人乃是王长子在福王府内最为信任的人之一!小人这里有一份关键情报,必须要亲手呈交于您!”
就好似连珠炮一般,赵磊向着太子朱和堉快声喊道。
听到赵磊的呼喊,朱和堉顿时是眼睛一亮,迅速站起身问道:“你的话当真?是何关键情报?”
赵磊显然是一个快嘴皮,依然是语速极快、滔滔不绝,摇头答道:“小人也不知道具体内容,但自从太子殿下抵达洛阳城开始调查福王府之后,王长子他就会时不时把一些书册与信件交由小人秘密保管,但小人只是负责保管,却从来都没有翻看过!
王长子曾经说过,若是他今后有了意外,就由小人把这些书册与信件尽数交给太子殿下,但必须要亲手交给太子殿下,绝不能经手他人!小人刚才还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些东西通过厂卫交给太子殿下,但这般做法显然是违背了王长子的交代,如今既然是太子殿下您本人就在这里,自然是最好不过!
这些书册与信件,前后加起来足有二十余份,如今都已经被小人锁在箱子里,埋在自己房间里衣柜处的地底下,太子殿下若是想要知晓其中内容,就立刻安排人手挖出来就是!”
赵磊所提供的线索,可谓是关键至极,房间内不论是太子朱和堉还是厂卫众番子,一时间都是大感振奋。
所有人都有预感,朱和增交给赵磊秘密保管的那些书册与信件,必然是如今的破局关键!
然而,或许是所有人都只顾着兴奋了,又或许是赵磊的积极表现降低了他身上的嫌疑,所以也就无人注意到,赵磊开口解释之际眼神间的不断闪烁。
也许,赵磊还隐瞒了某些关键信息。
......
......
摄政大明 第1079章.幕后之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得到了赵磊所提供的情报之后,太子朱和堉不由是大为振奋,没有耽搁任何时间,当即是亲自率人赶到了赵磊的房间。
然后,在赵磊的提示之下,厂卫的番子们搬开了房间角落处的衣柜、挖开地面,向深处挖了大约两尺之后,就见到一只小箱子,搬出箱子打开之后,就见到箱子里面装满了书册与信件。
箱子内的最显眼处,摆放着一封书信,信封上写着“太子殿下亲启”六字。
朱和堉连忙是亲手拆开信件,细细审读,很快就已是面现喜色。
原来,福王长子朱和增虽然是已经决定要站出来大义灭亲、揭发作证,但出于各种考虑,这段时间以来依然是选择隐而不发、装作一副继续效忠于福王的样子,以此来争取时间搜集更多证据、顺便是降低福王等人的戒心,打算等到关键时刻再站出来给予藩宗势力致命一击。
然而,这般做法固然是好处多多,但对于朱和增本人而言,却也要冒着极大风险,一旦是朱和增在此期间被福王府的人发现了底细,必然会受到福王等人不折手段的报复。
所以,在这封书信之中,朱和增表示他早就想到自己今后有可能会被“某些幕后黑手”所害,所以也就提前把自己手中所掌握的证据整理起来,秘密交给自己的心腹赵磊负责保管,一旦是他当真是发生了意外,就由赵磊把这些证据转交给太子朱和堉。
这些证据不仅是数量极多,而且覆盖范围很广,有福王府的钱粮账册副本、有福王府库存珍宝的部分目录、有八王船行与福王府之间的钱粮往来记录,更还有朱和增本人代表福王府与各地藩宗势力进行暗中勾结的书信,甚至还包括一份有可能成为破案关键的人员名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看到这里,朱和堉也是心中大喜,但很快就再次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这是因为,朱和增所收集的这些证据,终究是比不上朱和增本人亲自站出来作证有说服力,那些账册与记录大都只是手抄副本,那些书信也只能代表朱和增本人的一面之词,福王等藩宗势力今后还能找到许多可以推诿扯皮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有了这些证据在手,朱和堉立刻是扭转了此前的劣势,不必再担心朱和增身死之后,自己就失去了最为关键的证据,他当初对于藩宗势力的弹劾依然是证据确凿、有的放矢,任谁也不能说他诬告,反倒是各地藩宗接下来必然是要阵脚大乱。
想到此处,朱和堉又亲手翻阅了箱子里的所有书册与信件,神态间也多了一丝放松,然后就把目光转向了赵磊,问道:“增弟他交给你的所有证据,已是全都在这里了?”
赵磊连忙点头,答道:“小人深受王长子的大恩大德,一向是忠心耿耿,王长子所交代的事情,小人自然是不敢怠慢,他安排小人转交给太子殿下的所有东西,如今已是全部都在这里了。”
说到后面,赵磊稍稍低头垂下眼帘,再次掩饰了他眼神间的闪烁不定。
但朱和堉并没有怀疑赵磊说谎,毕竟赵磊如今为他立下大功,态度也一直是积极配合,在朱和堉看来,赵磊在这般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说谎。
最重要的是,亲眼见到朱和增所收集的这些证据之后,朱和堉心中对于朱和增已是充满了敬佩与惋惜之情,甚至还掺有一丝愧疚,认为朱和增实在是一位公忠体国、有情有义的好宗室。
在朱和堉看来,若不是因为朱和增心思缜密、布置周全,提前准备好了这批证据,如今随着朱和增的中毒身亡,自己必然是要在这场与藩宗势力的较量之中落入下风!而且,若是朱和堉当初没有说服朱和增站出来大义灭亲举证福王等藩宗,朱和增如今也不会死于非命;朱和增明知道自己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却依然是全心全意为朱和堉考虑,提前布置好了一切,这份心思更是让人感动。
而赵磊作为朱和增最为信任的心腹,朱和堉也就把自己对于朱和增的一部分感情,下意识的投射到赵磊身上,对于赵磊颇是有些好感。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和堉并没有发现,这件事情至始至终都透着一些蹊跷。
比如说,赵磊每当是回答朱和堉提问之际,时不时就会眼神闪烁,颇有一些含糊其辞之处,在他的表态之中,箱子里的那些证据只是“王长子安排小人转交给太子殿下的所有东西”,而不是“王长子交给小人的所有东西”,这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表述。
又比如说,朱和增既然是已经在暗中收集到了这么多的证据,这段时间以来又经常有机会与太子朱和堉碰面,又为何不把这些证据直接交给朱和堉,反倒是秘密交给心腹赵磊负责保管,直到自己被害死之后才让赵磊负责转交?
再比如说,朱和增写给朱和堉的书信之中,表示他已经提前预料到自己今后有可能受人所害,但朱和增从来都没有明确提及谋害他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至始至终都只是用“幕后黑手”这四字来代指,似乎是在暗示除了福王朱慈佟等藩宗势力之外,也许还有另外的势力想要谋害于他。
只可惜,因为今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朱和堉的心情大起大落之下,并没有及时察觉到这些蹊跷之处,这也就为今后的大变局埋下了伏笔。
此时,朱和堉的心情既是轻松、也是沉重,轻松是因为他寻到了大量证据,沉重则是因为他很是遗憾朱和增的殒命。
这般情况下,朱和堉不由是叹息道:“有了这些证据,所有的涉案藩宗皆是难逃朝廷律法的责罚,再是如何的推诿狡辩,也必然是要受到重惩!只可惜增弟他明明是一片公心,不惜是站出来大义灭亲,却还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受人所害……
增弟乃是宗室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既有公心也有能力,眼下若是没有增弟的周全布置,我只怕就要被藩宗们倒打一耙了……唉!若是增弟未死的话,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举荐他继承福王之位,不仅是报答增弟的恩义,对于朝廷百姓也是一桩好事……实在是太可惜了!”
说到这里,朱和堉连连摇头,目光再次转向赵磊,眼神愈发是温和友善,又道:“你如今向我转交了这批证据,可谓是大功一件!增弟他并没有信错人,你做得很好!你放心吧,增弟他绝不会白白死去,我一定会抓到幕后真凶为增弟报仇!
至于你,京城那边一直有风声传来,说是父皇他有意安排一位新的钦差大臣接替于我,也许我很快就会返回京城中枢,你到时候也随我一同返回京城,一方面是作为证人向朝廷证明这些证据的来历,另一方面也能让我在京城里为你设法谋一份前程!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增弟想要大义灭亲的事情再也瞒不住,你身为增弟的亲信,恐怕是再也无法留在洛阳了。”
听到朱和堉的这一番话之后,赵磊顿时是眼眶一红,连忙是跪伏于地,泣声道:“小人多谢太子殿下的提携,还望太子殿下您一定要寻到真凶、为王长子主持公道!”
朱和堉只觉得赵磊身为朱和增的亲信,果然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忠仆,一时间愈发是感慨万千,对赵磊的观感也是更佳。
*
接下来,虽然赵磊表示自己已经把所有证据尽数交给了太子朱和堉,但朱和堉与厂卫番子们离开这处房间之前,出于谨慎依然是仔细搜查了一番,然而并没有寻到更多收获。
最终,朱和堉等人很快就离开了房间,而赵磊当然也是跟在朱和堉的身后一同离开。
就在迈步走出房间之际,赵磊却是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房间角落处被挖开的地面,表情间闪过了一丝放松之色。
或许是灯下黑的缘故,厂卫番子搜查房间的时候,并没有再次搜查那处已经挖出了大量证据的地面。
但实际上,那处地面并不仅仅只是埋藏着朱和增要交给朱和堉的证据,若是厂卫们能够更为仔细一些,继续向深处再挖两尺,还会发现一个油布包裹,里面封存着十余封密信。
而这些密信,全都是这些年来朱和增与七皇子朱和坚二人进行秘密联系的书信!
这些密信一旦是曝光出去,就足以让朝野官民们认识到七皇子朱和坚隐藏在谦和温良外表下的狼子野心!
而这些密信,朱和增也同样是暗中交由赵磊负责保管!
只不过,朱和增并不准备把这些密信交给朱和堉,因为朱和增认为朱和堉的心机手段皆是略有不足,并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些密信打击朱和坚,所以就让赵磊把小箱子里的那些证据交给太子朱和堉之后,趁机谋得朱和堉的信任、跟随朱和堉一同返回京城,然后再把这些密信交给朝廷中枢的大人物。
根据朱和增的说法,京城中枢有资格被称作“大人物”的人,不外乎就是德庆皇帝、首辅周尚景、阁臣赵俊臣罢了,这些密信交给这三人之中的任何一位都行,让赵磊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离开房间之前,赵磊再次看了一眼埋藏着那些密信的房间角落,心中暗暗想道:“事到如今,太子殿下已经完全信任于我,对我的监视应该不会太过严密,今后几天我就要寻机会返回这里,暗中取出那些密信……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王长子的交代!”
暗思之际,赵磊的脑中不由是回想起了一个月前的那天晚上,王长子朱和增与他秘密见面的场景。
那天晚上,朱和增突然间召来赵磊暗中见面,把包裹着油布的十余封密信交给了赵磊负责保管。
当时,朱和增的表情极为严肃,甚至还有些阴冷。
然后,朱和增就说了一番让赵磊心底发冷的话语。
“赵磊,你是我最为信任的心腹,所以我也不瞒你,我已经决定要趁着太子他抵达洛阳调查福王罪行的机会,主动站出来揭发福王等藩宗的罪行,而我之所以要这样做,乃是出于京城中那位七皇子的鼓动,七皇子向我承诺,只要是我能左右逢源、搅乱局势,让太子与藩宗势力两败俱伤,他登上储位之后就会全力保举我继承福王之位,与此同时,一旦是我站出来大义灭亲,太子他也会支持我继承王位!这将是我继承王位的最佳机会!
所以,接下来这段时间,乃是决定我未来命运的关键时期!若是计划成功,我不仅是可以顺利继承福王之位,说不定还能以藩王的身份参与朝廷政事,但若是计划失败,许多人必然是无法容忍我继续活下去,十有八九就要身死命陨!我已是下定决心,大好机会不容错过,定然是要出手一搏!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在所不惜!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有些事情必须要提前布置,若是我最后计划失败了,我也绝不会束手就擒,哪怕是受人谋害殒命,也绝不能让那些谋害我的人好过!
今后有可能会出手谋害于我的人,并不仅仅是那些想要杀人灭口、隐瞒证据的藩宗,还包括一直都隐于幕后的七皇子朱和坚!我知晓了他的太多秘密,若是七皇子他眼见到大势已成、我已是没有更多利用价值之后,说不定也会为了洗白自己、掩埋真相、设法谋害于我!此人心性阴毒、手段狠辣,我不得不防!
所以,这些书信乃是这些年来我与七皇子暗中联络的证据,如今就交由你来秘密保管,一旦是我今后发生意外,你就把那些藩宗的罪证全部转交给太子,然后再把这些书信转交给京城里那些有能力与七皇子为敌的大人物!
嘿!若是我今后当真是受人所害、死于非命,我下了地府之后自然也没有能力调查幕后真凶究竟是何人,到了那个时候,我要让那些有嫌疑出手谋害于我的人,尽皆是为我陪葬!”
摄政大明 第1080章.多方博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会缺少野心家、阴谋家。
所以,有资格执棋落子布局的人,也从来都不会只有一人。
或是迫于无奈、或是心甘情愿,成为野心家与阴谋家们手中棋子的人,则是数量更多。
这段时间以来,各派势力皆是密切关注着洛阳官场的动向,为了各自的利益与意图,皆是小动作不断。
太子朱和堉与藩宗势力的这场较量,明面上的博弈双方只是太子朱和堉与福王朱慈佟二人罢了。
但实际上,躲在幕后的玩家还有很多。
河南巡抚张博真的身后,是首辅周尚景;
福王长子朱和增的身后,是七皇子朱和坚;
负责具体调查做事的厂卫,身后则是站着德庆皇帝;
哪怕是如今已经中毒身亡、看似是为七皇子朱和坚做事的朱和增本人,其实也有自己的算计。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无疑就是福王长子朱和增,哪怕是中毒身亡之后,他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幕后推动局势之人。
朱和增身亡之前,一直是左右逢源,同时为福王朱慈佟、太子朱和堉、七皇子朱和坚三方效力。
就像是后世的俄罗斯套娃一般,朱和增的身份也是一层套着一层,表面上是福王朱慈佟的孝子,实际上则是暗中联合太子朱和堉、随时准备着要站出来大义灭亲,而促使朱和增做出这般决定之人,则是躲在幕后推动一切的七皇子朱和坚——当然,朱和增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而朱和增这次中毒身亡的幕后真凶,也正是七皇子朱和坚。
在朱和坚看来,这个时间害死朱和增的好处有很多,不仅是可以再次给予太子朱和堉致命一击,还可以掩盖自己幕后主使、狼子野心的真相。
而且,朱和坚成为准太子之后,已经不再需要朱和增的暗中资助,太子朱和堉与藩宗势力的矛盾也已经变得无法缓和,所以就认为朱和增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但实际上,朱和坚的这一步棋,无疑是失算了。
他终究还是小觑了朱和增,这个看似是甘愿成为他手中棋子的人!
他只是把朱和增视为棋子,却不知朱和增一直都把自己视为棋手,也一直都有自己的布局与棋子!
朱和坚当初选择与朱和增暗中联手,是因为朱和坚认为他们二人的性格、境遇、诉求皆是相近,但出于心底根深蒂固的傲慢,却又会下意识的认为朱和增的性格心机、手段作风虽然与自己极为相似,却又皆要比自己逊色几分,所以他们二人暗中联手之后,朱和增就必然只能依附于自己、无法反抗。
也正是出于这种根深蒂固的傲慢,朱和坚眼看到朱和增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就毫无犹豫的害死了朱和增。
可怜朱和增,其实也能算是一个枭雄人物,但还不等他走上台前、施展手脚,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于非命了。
然而,朱和坚早就应该想到,既然朱和增的心机手段、性格作风皆是与他相似,那他们二人也必然是信奉相同的处世准则!
譬如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譬如说“大丈夫不为鼎食当为鼎烹”的决绝;又譬如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冷漠;再譬如说“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的绝情……
所以,当朱和增预料到自己今后有可能会受人所害之后,也就提前布置好了后手,又因为朱和增自私无情的性格,所以他并不会认真考虑害死自己的幕后真凶究竟是何人,他只会让所有想要害死他的人一同为他陪葬,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这般做法是否会牵连无辜!
朱和增当然也有自己的棋子,正是福王府的管事赵磊。
从某方面而言,太子朱和堉今后的行动方向,同样会受到朱和增的影响,也算是朱和增的半枚棋子。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当赵磊这颗棋子落入棋盘之后,无疑是立刻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任谁也无法想到,像是赵磊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福王府管事,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直接决定庙堂局势的走向。
赵磊所掌握的那些密信,究竟能否成功送到京城里那几位大人物的手中?若是成功送达的话,又应该是交给德庆皇帝、赵俊臣、还是周尚景?
每一个选项,都代表着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毫不夸张的说,不论是太子朱和堉、各地藩宗、七皇子朱和坚、乃至于德庆皇帝、赵俊臣、周尚景等人,他们今后一段时间的命运走向,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赵磊的影响。
这些举足轻重、以天下为棋盘的大人物,如今却交由一个微不足道的棋子决定命运,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情况。
*
这段时间以来,洛阳城的局势不可谓不复杂、不热闹,赵俊臣同样作为一名野心家、阴谋家,又岂能冷眼旁观、稳坐钓鱼台?
实际上,自从赵俊臣收到消息、发现太子朱和堉出乎意料的大肆弹劾各地藩宗之后,就立刻向洛阳派去了自己的心腹使者,哪怕是不能掌控局势,也必须要及时掌握第一线的确凿消息。
却说,就在太子朱和堉寻到了关键证据之际,洛阳知府郑以诚也乘轿赶到了洛阳城西的桑家酒楼。
在轿子里,郑以诚为了隐瞒行踪、低调行事,还特意换上了一身便服,抵达桑家酒楼之后,就匆匆进入了顶层的包间,与两位神秘人物相见。
这两位神秘人物,皆是读书人打扮,年纪相差悬殊,一人是老年儒者,一人是年轻书生,老儒生看起来睿智沧桑、经验丰富,年轻书生也是精明干练、举止稳重。
这两人看似皆为白身,但郑以诚见到他们之后却是不敢怠慢,主动拱手问好道:“李先生、肖先生,两位这几日在这里可还住得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