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所以,高得捷不由是心中不甘,品尝过了独当一面的滋味之后,他只觉得这段时间以来统领三军、全权掌管清河堡防务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而现在失去了防务大权、只能继续对吴家惟命是从的自己,就只是一具浑浑噩噩、虚度时日的行尸走肉罢了。
而高得捷这次亲自赶来谈判地点与赵俊臣相见,除了是向赵俊臣禀报清河堡的种种变故之外,也是想要趁机感谢赵俊臣近期以来的信任与重用,顺便是当面断绝两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于是,高得捷很快就收敛了表情间的不甘之色,肃容道:“这段时间以来,卑职追随赵阁臣一同行动,期间虽然多次受到阁臣的挟制与逼使,但也一直深受阁臣您的信任与重用,还时常与赵阁臣交流火炮使用心得,让卑职受益匪浅、深为感激……
但现在,随着方光琛方老先生亲自赶至清河堡,他乃是吴家的心腹幕僚,深受历任吴家家主的敬重,几乎等同于吴总督亲临,所以卑职接下来必须是以方老先生马首是瞻,再也不能直接听命于赵阁臣了,还望赵阁臣见谅!”
说完,高得捷向赵俊臣深躬行礼,态度很是诚恳。
赵俊臣正在思索清河堡的种种变故,见到高得捷这般直话直说之后,表情间也闪过了一丝激赏,点头道:“这是自然,你是山海关的千户,随着吴家核心成员的抵达,你自然是该以吴家马首是瞻,若是再听命于本阁,与本阁联系密切、关系不清不楚,就只会让所有人皆是觉得尴尬难堪,这般干脆利落的讲清楚利害关系、直接断绝关系,也是一件好事。”
说话之际,赵俊臣注意到了高得捷表情间所残留的不甘之色,也很清楚高得捷此刻的心中想法。
稍稍思索片刻之后,赵俊臣突然问道:“高千户,你对于海事有多少了解?是否钻研过海上战舰的火炮攻防之法?”
高得捷闻言之后不由一愣,不知道赵俊臣为何会突然询问海上战舰的火炮使用之法,但还是老实摇头道:“若是岸防火炮的使用之法,卑职倒还有些研究与心得,但海战之际的火炮攻防之法,卑职就毫无经验了……山海关也拥有几条海船,但主要是用以载运士兵物资,极少会遇到海战机会。”
赵俊臣并不介意高得捷的无知,只是认真建议道:“不懂没关系,整个辽东地区应该也没几人懂得海战之事,但本阁认为你接下来这些天应该临阵磨枪的认真思索一下海战之事,也许……很快就会寻到用武之地!若是吴家突然间开始搜寻海战人才,只要你到时候准备更为充分一些,积极讲出自己的心得想法,表现强于其他人选,就很有可能会受到重用,也将会再次拥有独当一面的机会!”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建议,高得捷愈发摸不着头脑了。
根据高得捷的想法,山海关吴家压根就没有动机也没有余力发展海军舰队,更不可能毫无预兆的特意搜寻海战人才。
但高得捷更清楚,像是赵俊臣这样的大人物,言行之间皆有深意,绝不可能是无的放失,所以他稍稍犹豫之后,就表情郑重的点头接受了赵俊臣的建议。
而赵俊臣也没有向高得捷透漏更多消息,他已经把一个机缘送到了高得捷面前,但能否把握住这次机缘,就只能看高得捷自己了,若是高得捷明明已经坐拥先机,却依然是错失良机,那高得捷也不值得赵俊臣投入更多关注。
*
接下来,赵俊臣也不再多留,很快就离开了谈判地点,带着姜泉、高得捷、李彦、以及数百名各军护卫,奔向了清河堡方向。
又过了不久之后,赵俊臣终于返回了清河堡内。
与此同时,辽东镇中路参将李泽荷与山海关吴家的核心幕僚方光琛二人,早已是等待多时。
向赵俊臣行礼问安之后,这两人就先后暗示,表示他们想要与赵俊臣单独会面、私下密谈。
但赵俊臣却没有理会他们的暗示,而是选择了一处隐蔽房间,同时召见了李泽荷与方光琛二人。
随后,赵俊臣就向他们讲诉了自己想要联合建州女真出兵远渡日本劫掠钱粮的计划。
听到赵俊臣这个胆大泼天的冒险计划之后,李泽荷与方光琛二人皆是深为震惊、良久无语!
玄烨此前也震惊于赵俊臣的激进与异想天开,认为赵俊臣的这项计划实在是冒险至极,但他只是认为这项计划极有可能会让双方所投入的种种资源皆是血本无归罢了。
但李泽荷与方光琛则是不同,他们皆是明朝的文武高层,更明白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所以他们也就更为清楚,赵俊臣在这项计划之中究竟是投入了多少本钱!
简而言之,在这项计划之中,赵俊臣简直就是押下了自己的全部政治生命!
要知道,无端侵犯友邦、擅自劫掠领国,这般做法在儒家思想之中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所以,这项计划一旦是曝光出去,就必然会遭到明朝所有读书人的一致谴责与批判!
到了那个时候,在全体士林的群情激愤、纷纷指责之下,别说是赵俊臣这个原本就毁誉参半的朝廷权臣了,就算是德庆皇帝说不定也会皇位不稳。
一时间,李泽荷与方光琛二人皆是震惊失语。
他们二人之所以是匆匆赶到清河堡与赵俊臣相见,原本皆是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李泽荷是想要脚踏三条船,利用赵俊臣来影响辽东局势发展,而方光琛则是想要设法说服赵俊臣向山海关吴家割让一部分利益。
而现在,听到赵俊臣的这项计划之后,他们二人震惊之下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最初来意,也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回应赵俊臣,更不知道赵俊臣的这项计划究竟是雄心勃勃,还是利令智昏。
但最终,赵俊臣还是说服了他们。
一方面,赵俊臣夸大了日本藩主们的富裕程度,表示这项计划一旦成功之后,辽东镇与山海关吴家皆是可以瓜分到天文数字的财富。
另一方面,赵俊臣又表示,一旦是这项计划泄露曝光、遭到朝野指责,那赵俊臣就会主动承担全部责任,绝不会牵连到山海关吴家与辽东镇。
这样一来,李泽荷与方光琛也皆是忍不住心动了。
不仅是因为赵俊臣所许诺的庞大利益,也不仅是因为辽东镇与山海关吴家在这项计划之中并不必投入太多资源,可谓是稳赚不赔。
最重要的是——这项计划一旦执行之后,辽东镇与山海关吴家就相当于捏住了赵俊臣的重要把柄与政治生命,随时都可以利用这件事情要挟赵俊臣,这无疑是一个更为庞大的利益。
所以,李泽荷与方光琛这两个聪明人自以为占尽好处,自然是表态支持了赵俊臣的这项计划,还表示他们愿意代表赵俊臣游说辽东镇与山海关吴家,共同参与这项冒险计划。
被赵俊臣说服之后,李泽荷与方光琛就皆是放弃了他们的原本目的,其中方光琛第二天早上就匆匆离开了清河堡,再次返回抚顺战场向吴应熊禀报消息去了,而李泽荷虽然依旧留在清河堡,但也派出了快马信使匆匆赶去了抚顺方向,向辽东镇众位高层通报消息。
与此同时,赵俊臣则是再次前往清河堡以东十里之外,与玄烨再次会面,继续磋商双方的合作计划。
很显然,玄烨昨天结束谈判之后也没有闲着,已经向朝鲜使节确认了日本幕府的相关消息,知道赵俊臣所提供的种种情报并无太多虚假之处,所以也就减少了许多疑虑,两人之间的后续磋商也就愈发顺利了许多。
就这样,赵俊臣与玄烨二人连续三天会面密谈,而且每次密谈皆是持续了整整一天时间,经过漫长磋商与谈判之后,终于是议定了种种细节,不仅是达成了停战协议,还约定了后续的合作计划。
根据停战协议,建州女真接下来不仅是会退兵停战,还会公开向德庆皇帝低头请罪,表示这场战争至始至终皆是缘于误会,建州女真并不是想要撕毁盟约再启战火,而是误以为辽东境内发生叛乱,所以想要帮助德庆皇帝平叛罢了,全是出于一片忠心。
至于双方死伤的士兵与百姓,就算是彻底翻篇了,根本不值一提,也根本不能深究,这场战争必须是、也只能是一场误会,否则建州女真刚刚称臣就再次反叛,德庆皇帝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而赵俊臣与建州女真的后续合作计划,则是要更为复杂许多,在玄烨的坚持之下,许多细节也与赵俊臣的预想之中有所不同。
……
……





摄政大明 第1341章.授人以柄.
……
……
根据赵俊臣的最初提议,建州女真应该是从本部抽调精锐一千人,再从朝鲜王朝征召四千兵力,总计派遣五千兵马远渡日本取粮。
但玄烨则是针对这一条进行了修改,从建州女真抽调一千本部精锐依然不变,但从朝鲜李氏王朝所征召的兵力则是从四千人降为了三千人,另外再从蒙古左翼各部落挑选一千名精锐加入远征军中。
很显然,玄烨并不希望朝鲜王朝的军队战力趁机增强太多,所以就把其中一千人换成了蒙古战士,这种变化也可以进一步强化远征军的战斗力,增加远征日本的胜算。
毕竟,无论是哪个时代,朝鲜的民族自尊与军队战力总是有些不匹配,建州女真曾经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逼着朝鲜王朝签下了城下之盟,对于这般情况尤为是体会深刻。
事实上,若不是远征日本之际必须要借用朝鲜港口,甚至还需要征用一部分朝鲜海军,同时还要暗中防范赵俊臣的翻脸毁约,否则玄烨一定会直接抛开朝鲜王朝,只选择建州女真与蒙古部落的军队完成远渡日本取粮的任务。
与此同时,玄烨下定决心参与这项计划之后,态度就变得格外急切,希望尽快完成首次出兵远渡日本取粮之事,但这种事情根本由不得玄烨与建州女真做主,虽然他们很快就可以派遣兵力抵达朝鲜港口,但必须还要等到赵俊臣这边把方方面面的事情皆是安排妥当之后,后续计划才可以顺利推行。
为了敦促赵俊臣尽快安排远洋大船赶至朝鲜港口,玄烨也在利益分配方面做出了让步。
玄烨明确表示,在今后一年时间以内,每次从日本境内所劫掠的钱财粮草,建州女真只会分走四成粮食,钱财珍宝则是分文不取,而一年之后的历次劫掠收获,他们就要分走五成粮食,钱财珍宝也要分走三成,这般做法就是想要诱使赵俊臣尽快行动起来。
很显然,建州女真的饥荒之灾已经极为严重,根据玄烨的态度来判断,最多再坚持三五个月时间,建州女真境内就会出现大规模饿死现象,军力民力也会大批流失,所以玄烨的态度才会这般急切,希望尽快有所收获。
除此之外,玄烨还提出了许多项新要求,譬如建州女真可以派出更多商队进入明朝境内,用以售卖他们从日本境内所劫掠的珍宝;又譬如建州女真强化朝鲜军队武装之际,赵俊臣也需要提供一部分支持;再譬如建州女真想要在双方合作推行计划之际,顺便进行人口贸易等等。
对于玄烨的这些要求,赵俊臣几乎全部都答应了,只是坚决拒绝了人口贸易的提议。
之所以是拒绝人口贸易的提议,倒不是赵俊臣有道德感,认为这种贸易过于肮脏血腥。
实际上,只要有利可图,即使是更肮脏更血腥的事情,赵俊臣也可以毫无心理负担。
但考虑到日本民族面对强者之际一向是顺从乞怜的特性,以及建州女真特别擅长驯化外族的强大手段,一旦是让建州女真掳掠了太多数量的日本百姓,这些日本百姓说不定很快就会彻底臣服于建州女真,争先恐后的为建州女真卖命出力,到时候建州女真的实力也就会迅速增强、彻底弥补自身族人数量不足的缺陷。
赵俊臣确实是不希望建州女真的实力衰败太快,但更不希望建州女真趁机增强实力,所以就态度坚决的拒绝了这项提议,没有任何商议余地。
*
在谈判第三天,当一系列细节问题皆是商议完毕之后,最后一场会面即将就要结束。
但赵俊臣则是节外生枝,毫无预兆的提出了一项额外要求,道:「本阁为了展现诚意,几乎是答应了玄烨大汗的全部条件……但正所谓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本阁这里也有一件事情,希望玄烨大汗出
手相助。」
玄烨眉头一挑,问道:「哦?不知是何事?」
赵俊臣似笑非笑,道:「接下来,双方停战之后,建州女真从抚顺战场撤离退兵之际,明军必然会派出一队兵马尾随监视,本阁希望……玄烨大汗到时候可以调转兵锋,假意想要全歼这支明军,但最终则是羊败一场,让这支明军以少胜多、收获一场赫赫战功!」
玄烨稍稍思索片刻后,很快就猜出了赵俊臣的真实意图,若有所思道:「没想到……赵阁臣虽然与西门盛之间关系不睦,却依然愿意抬举此人!」
随后,玄烨理解点头:「也对,除了西门盛之外,辽东镇的其余高层武官皆是目光短浅、不堪重用,所以在赵阁臣的心目之中,西门盛也就是下一任辽东镇总兵的唯一人选了!」
赵俊臣摇头叹息道:「说实话,本阁原本也曾对西门盛寄以厚望,认为这个人顾大局、善战事,而且很在乎义气信誉,所以一直都想要扶持他成为下一任的辽东镇总兵……
但近期以来,本阁越是了解辽东镇的具体情况,就越是厌恶于辽东镇的糜烂,对于西门盛也是愈发不满,认为此人格局太小,只会考虑辽东镇的小集体利益与他自己的义气信誉,却完全不懂得家国大义,辽东镇的糜烂现状与他也脱不开关系!
只可惜,正如玄烨大汗所言,相较于辽东镇另外那些高层武官,这个西门盛也算是矮子里拔将军了,本阁也寻不到更佳人选,所以就只能捏着鼻子设法扶持于他了!」
玄烨思索片刻后,点头同意道:「既然赵阁臣已经展现诚意,那本汗当然也愿意报李投桃,本汗会在退兵之际刻意羊败一场,让西门盛收获一场彪炳战功!除此之外,一些伤重难治的蒙古战士、朝鲜士兵,本汗也会留给西门盛,让他的这场战功更加令人信服!」
赵俊臣态度诚恳的拱手致谢:「多谢大汗!」
*
赵俊臣与玄烨皆是心思敏锐的聪明人,只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就可以迅速猜出对方的真实意图。
不久之前,赵俊臣迅速猜出了玄烨想要进行人口贸易的真实意图,而玄烨这个时候也立刻就猜到了赵俊臣这项要求的真正用意!
根据玄烨所收到的情报,西门盛虽然是辽东镇的北路参将,却早就受到了蓟辽总督吴应熊的软禁与架空,但吴应熊不可以一直软禁着西门盛,迟早都要放归西门盛自由。
再等到建州女真从抚顺战场退兵撤离之际,吴应熊就必然会派出一位军中大将率军尾随监视,这个时候正是山海关吴家、辽东镇、以及赵俊臣等等各方势力瓜分战后利益分配的关键时机,所有人皆是会担心自己领兵外出行动之际无法参与战后利益分配、让别人抢走好处,自然是都不愿意接受这个尾随监视建州女真的任务。
这般情况下,西门盛就是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既可以趁机放归西门盛自由,也可以让各方势力瓜分利益之际屏绝西门盛的干扰,而且以西门盛的资历威望,也完全可以胜任这项任务。
所以说,赵俊臣希望建州女真在退兵之际羊败给尾随监视的明军,其实就是想要送给西门盛一场赫赫战功!
要知道,明军与建州女真野外作战之际,一向是败多胜少,就算是偶有胜绩,也是以多胜多、自身损失惨重,所以若是让西门盛率军于野外交战之际,以少胜多的正面击退了建州女真,自身则是伤亡寥寥,西门盛的军中威望就必然会迅速攀上顶峰,升任辽东镇总兵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玄烨很快就想明白了,而赵俊臣则是心中暗暗警惕之余,也就没有藏着捏着,坦诚交代了自己的真正想法。
对于玄烨而言,答应赵俊臣的这项要求并没有太大压力,毕竟建州女
真近百年来经常与辽东镇演戏打假仗,也算是驾轻就熟了,许多辽东镇将领的军功战绩就是这样刷出来的,虽然像是这样夸张的演戏造假还是头一次,但玄烨考虑到双方的后续合作,也就顺水推舟的卖给赵俊臣一个人情。
就这样,又议定了一项合作事宜之后,眼看着太阳已经西斜,这场会面也即将就要结束。
而就在双方起身告别之际,玄烨稍稍犹豫片刻之后,终于是忍不住问道:「既然赵阁臣的态度这般坦诚,本汗这里还有一项疑惑,已经盘桓于心中许久,还望赵阁臣可以不吝赐教!」
「哦?究竟是何般疑问?大汗请说就是,咱们现在也算是合作愉快,所以本阁一定会知无不言!」
表态之际,赵俊臣的表情澹定从容,似乎已经提前猜到了玄烨的后续问题。
「赵阁臣与本汗合作出兵劫掠日本,看似是收获不小,但相较于种种风险,实则是铤而走险、得不偿失!难道……赵阁臣你就不担心这件事情泄露出去之后,自己会招惹非议、身败名裂吗?」
……
……




摄政大明 第1342章.自掘坟墓.
……
……
对于玄烨的疑惑与询问,赵俊臣并不觉得意外。
实际上,最近已经有不少人提出类似的质疑了,不仅是包括政治智慧较为高明的李传文、牛辅德等等心腹幕僚,就算是姜泉这样官场经验不足的禁军武官,也曾经忍不住提醒过赵俊臣,皆是认为赵俊臣的这项计划各方面风险太大,实在是得不偿失。
建州女真会同意这项计划,是因为他们受迫于粮荒困境,早已是别无选择了,只能是铤而走险,但赵俊臣主动提出这项计划,就属实是不智了。
联合建州女真远渡日本取粮的计划一旦是正式执行之后,就相当于参与这项计划的各方势力皆是捏住了赵俊臣的把柄,任谁都可以利用这个把柄威胁赵俊臣,说是自掘坟墓也不为过。
玄烨显然是早就心存这般疑惑了,但一直忍到谈判彻底结束之后,才终于忍不住向赵俊臣询问了这个问题。
因为李传文、牛辅德、姜泉等人的陆续质疑,赵俊臣对于这个问题也已经解答过好几次了,或真或假的答桉也都是现成的。
但面对玄烨的询问,赵俊臣依然是沉吟许久,认真编织了答桉语言。
然后,赵俊臣反问道:“大汗你善于游猎,自然是亲手养过猎犬……那些猎犬在大汗面前为何会刻意躺倒露出肚皮?在猎犬尚幼之际,冲着大汗张牙舞爪的咆孝几声,大汗一定不会在意,但若是成年猎犬冲着大汗张牙舞爪的不断咆孝,大汗是否还会容忍?但同样的事情,为何幼犬就可以容忍,却不能容忍大犬?”
见玄烨若有所思,赵俊臣则是感叹道:“这是因为,大犬可以伤人,所以它的咆孝威胁就不能容忍,而幼犬无法造成伤害,随时都可以抬脚踹到一边,所以它张牙舞爪的威胁就只会显得可爱滑稽罢了……”
说到这里,赵俊臣似乎是面无表情,又似乎是暗藏讥讽,一字一顿道:“而现在,本阁就希望自己显得可爱滑稽一些。”
赵俊臣乃是明朝庙堂之中仅次于周尚景的权臣,他的一言一行皆是可以在不经意间影响到无数人的命运生死,实在是与“可爱”、“滑稽”这类词汇不沾边。
实际上,赵俊臣与玄烨交谈之际竟是用“可爱”这个词汇描述自己,本身就极为滑稽,更还有些荒诞。
但玄烨是一个聪明人,当即就明白了赵俊臣的意思。
*
在德庆皇帝眼中,赵俊臣就是一条家犬,但随着赵俊臣的权势影响迅速扩大,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只牙尖爪利、凶相毕露的大犬,而且还拥有了自主意识,时不时就会反抗自己。
更有甚者,赵俊臣这只家犬已经恢复了野性,彻底转化为一只恶狼,随时都有可能咬伤德庆皇帝,若是不慎让赵俊臣这只恶狼咬中了喉咙要害,德庆皇帝说不定还会死于狼口。
赵俊臣并不知道周尚景的推波助澜,在他看来,德庆皇帝正是出于这种顾虑,才会刻意安排令狐光试探自己的忠心。
而令狐光的出现,也就让赵俊臣深切意识到,德庆皇帝已经准备好了对付自己的手段,对自己的容忍也已经濒临极限,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近些年来,赵俊臣一直都想要消除德庆皇帝对自己的猜疑与戒备,为了让德庆皇帝安心,提升德庆皇帝对自己的容忍,他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各种手段皆有尝试过。
最开始,赵俊臣的方法是“惟命是从”,甘愿成为德庆皇帝的夜壶与傀儡,对于德庆皇帝各种各样不合理的旨意皆是百依百顺,为了完成德庆皇帝所交代的各项旨意,甚至是不惜损害自身利益。
在那段时间,也是德庆皇帝最为宠信赵俊臣、对赵俊臣态度最好的时候,每次遇到事情皆是会刻意偏袒赵俊臣,也会把一些机密任务交由赵俊臣负责,譬如是让赵俊臣担任西厂厂督。
但很快,随着赵俊臣的权势越来越大、朝中朋党越来越多、自身利益越来越复杂,赵俊臣已经不可能再对德庆皇帝惟命是从了,他必须要维护自己与朋党的利益,否则他的朋党们很快就会背弃赵俊臣,辛苦经营的朝野势力也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所以,赵俊臣渐渐开始对德庆皇帝阳奉阴违了,甚至还会当面反抗德庆皇帝的某些决定,而赵俊臣的这般做法落在德庆皇帝眼中,就相当于自己的家犬已经开始对自己张牙舞爪了。
于是,赵俊臣只好是变换方法,不断利用各种方式向德庆皇帝示弱,譬如是特意推动一些争议政策,引发朝野各方的纷纷抨击,让德庆皇帝误以为赵俊臣势单力孤,根本威胁不了自己。
1...661662663664665...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