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但最终,赵俊臣只是轻轻摇头,已经不再多想这些事情了。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赵俊臣还需要再等待四五年时间的酝酿与布局,才能真正有时间与余力彻底解决辽东境内的各项隐患与顽疾。
而根据赵俊臣的未来计划,等到四五年时间之后,赵俊臣已经与德庆皇帝彻底决裂,也已经决出了胜负,最终结果或者是满盘皆输、身败名裂,幸运的话还可以远逃异乡,不幸的话则是身首异处;又或者是已经独掌大权、一手遮天,让整个明朝换了乾坤……
若是前者,辽东地区就算是彻底糜烂也早已经与赵俊臣再无关系;若是后者,以赵俊臣的手段,以及他到时候所拥有的力量,再加上辽东局势的酝酿,想要一举解决辽东地区的隐患与顽疾也不再是一件难事。
总而言之,对于赵俊臣而言,经过这一系列的私会交涉之后,辽东镇的种种事情皆已是暂时告一段落了,完全没必要继续自扰。
“现在我再怎样多想也没用,不妨是让自己稍稍轻松一下……接下来只需是再等一下西门盛那边的消息,然后就可以安心启程离开辽东了……”
喃喃自语之际,赵俊臣伸展了一下懒腰,心情也放松了许多,随后就起身离开了座位,向着后帐卧室走去。
*
时间很快就已是第二天清晨。
赵俊臣这一夜睡的很沉,当他起床之际竟已是接近辰时。
而赵俊臣起床之后,正在梳洗更衣之际,就收到了最新军情,说是抚顺关外的建州女真已经陆续撤退,很快就会离开大明疆土。
与此同时,西门盛则是根本没有经过吴应熊与徐郃等人的同意,就强行召拢了一批还愿意听命于他的北路守军,然后就率军一路尾随建州女真,负责监视建州女真的退兵,顺便是收复失地。
西门盛的这般做法自然是不符合军规,但考虑到赵俊臣与西门盛在救兵镇所爆发的那场激烈冲突,吴应熊与徐郃皆是没有表达异议,算是默认了西门盛的擅自行动。
收到这些消息之后,赵俊臣不由是微微一笑,似乎已经看到了吴应熊、徐郃等人接下来目瞪口呆、不可置信的模样。
昨天晚上,赵俊臣为了避免引起猜疑,秘密会见各方势力的时候唯独漏掉了西门盛一人,依然是摆出一副与西门盛势同水火的模样,但赵俊臣相信姜泉现在已经向西门盛讲清楚了事情缘由,也相信西门盛很清楚自己接下来应该如何做才能争取最大利益。
所以,赵俊臣只需是静静等待好戏上场即可。
于是,赵俊臣也就不动神色的随着全军离开了山谷,向着抚顺关方向挺进。
再等到赵俊臣随军抵达抚顺关之后,还不待全军将士进行休整,就收到来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大捷!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捷!
……
……
.
虫豸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摄政大明 第1355章.功成身退(四).
……
……
半天时间之后,西门盛所缴获的那些首级、俘虏、以及各种物资,终于被送到了抚顺关。
抚顺关内的文武官员们纷纷是亲自现身审验,结果自然是无法寻出任何破绽。
唯一值得挑刺的地方,就是在这些首级与俘虏之中,蒙古左翼与朝鲜王国的仆从军所占比例实在是太高了,竟是超过了一半,而真正的建州女真战俘与首级,绝大多数也皆是刚刚加入建州女真不久的野人女真。
不过,这般情况依然不能证明西门盛谎报了大捷。
尤其是西门盛所送回来的缴获物资之中,竟然还包括了一面残破战旗,这个旗号代表着建州女真镶红旗旗主莫勒,无疑是进一步证实了西门盛在正面击败了建州女真的主力大军。
前线战士与敌军战俘的证词也无法寻到任何纰漏,所以辽东境内的各方势力不论是真实想法为何,这个时候也只能承认了这场“传奇大捷”的真实性了。
而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抚顺关内的文武官员们不仅是诸事繁乱,更还是人心思变。
随着建州女真的彻底退兵,这场边疆战火终于是告一段落,文武官员们忙着打扫战场、清点战损、统计战果、安抚民心、恢复秩序,更还要忙着揽功诿过、争利止损。
与此同时,所有人也都看得明白,当西门盛拥有了这般赫赫战功之后,再加上西门盛原本就是辽东镇内威望最高、根基最深的高层武将,所以下一任辽东镇总兵十有八九将会由西门盛接任。
所以,辽东境内的各方势力也纷纷派出了密使,紧急奔往东方,想要尽快联系西门盛,或者是加强联系,又或者是修补关系。
虽然辽东镇的高层武官们目前已经同意了辽饷改革的事情,辽东镇总兵的未来权势必然会受到大幅削减,再也无法像是何宇生前一般说一不二,但辽东镇总兵毕竟是辽东镇众将之首,依然是十余万辽东边军的最高指挥,再加上西门盛本人的根基与威望,所以各方势力依然是不敢小觑,还是会想方设法的与他交好。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时间之后,西门盛终于是结束了自己的任务,率军返回了抚顺关内。
当西门盛遥遥望见抚顺关之际,所看到的景象却是与他当初率兵离开之际的冷冷清清、无人关注截然不同。
自蓟辽总督吴应熊、辽东镇代总兵徐郃二人以降,抚顺关的全体文武官员皆是出城十里相迎,所有人都是摆出一张笑脸、态度极为尊敬,更还组织了一支声势浩大的仪仗队,锣鼓喧天、炮鼓齐鸣,可谓是热闹非凡。
见到这般景象之后,西门盛的表情间不由是闪过了一丝讥讽,但很快就收敛了起来,恢复了他一贯以来的肃穆与干练。
与此同时,西门盛目光扫视之际,却没有在迎接队伍之中发现赵俊臣的身影。
很显然,赵俊臣明面上依然还是会对西门盛保持敌意态度。
想到这里,西门盛不由是眉头微蹙、面现沉思。
从心底深处来说,西门盛不仅是极为排斥赵俊臣的行事风格、暗暗警惕赵俊臣的立场态度,还强烈怀疑自己的义兄何宇之死与赵俊臣之间存在着莫大关系,所以心中也有仇视之意。
更何况,西门盛前段时间之所以是遭到夺权软禁,实际上也离不开赵俊臣的暗中推波助澜。
但现在,西门盛却又因为赵俊臣的主动襄助,收获了一场足以青史留名的泼天大功,十有八九也会因为赵俊臣的暗中扶持而接任辽东镇总兵之位。
所以,西门盛现在颇有些思维混乱,有些分辨不清楚赵俊臣究竟是自己的仇人、还是自己的恩人,也想不明白赵俊臣究竟是自己的政敌、还是自己的盟友。
虽然已经反复思索了好几天时间,但西门盛现在还是没有考虑清楚,自己接下来面对赵俊臣之际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所以,发现赵俊臣并没有现身迎接自己之后,西门盛心中竟是涌出了一种放松之感。
但与此同时,西门盛心中也有预感,认为自己唯有与赵俊臣相见深谈之后,才可以理清自己的混乱思绪。
而就在西门盛这样思绪百转之际,吴应熊、徐郃等人已是纷纷迎到了他的面前。
*
“恭喜西门参将凯旋而归!赫赫大捷!永垂青史!”
“赫赫大捷!永垂青史!”
随着全体文武官员与全军将士的齐声呼喝,吴应熊率先策马来到西门盛的面前,满脸笑意的拱手道:“西门参将这些天实在是辛苦了,不仅是驱走了建州女真的来犯,收复了抚顺关以东的全部失土,还完胜了建州女真的主力,维护了境内百姓的安危,大涨我明朝军民的士气,了不起啊!当真是了不起!这般丰功伟绩,让本督肃然起敬!”
下一刻,徐郃身为辽东镇的代任总兵,在西门盛面前却是摆出一副恭敬态度,甚至还带着几分讨好之意,连声道:“还望西门参将得知,本将已经与同僚同袍们已经反复检查了战果缴获,皆是验明无误,绝不可能存在任何虚假,足以是证实西门参将的赫赫战功,所以本将已经擅自做主,把那些战俘与首级送去了朝廷中枢,向陛下详细禀明了西门参将的丰功伟绩、全力为西门参将邀功请赏,相信朝廷的封赏消息很快就会传来!”
就像是赵俊臣的预想一般,徐郃并没有鱼死网破的勇气与偏执,当他认清了局势之后,现在终于是接受了现实,决定不再与西门盛竞争总兵之位,反而是主动向朝廷中枢为西门盛邀功请赏,趁机与西门盛交好,进而是为自己换取更多利益。
随后,甘成、李泽荷、李世杰等人也陆续出声恭维示好,自是不必多提。
西门盛虽然还没有想好自己应该如何与赵俊臣相处,但他早就设想好了自己与辽东各方势力的相处策略。
面对众人的恭维与示好之际,西门盛则是缓缓摇头,肃容道:“多谢各位同袍与同僚的支持,本将这些日子以来虽然也算是小有功绩,但并不算是多么辛苦,毕竟……我朝在抚顺关以东的领土,早就被建州女真蚕食了大半,离开抚顺关率军向东不到百里就已经是建州女真的势力范围了……唉,为了夺回全部的辽东失土,我辈辽东将士理应是谨记前耻,未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啊!
至于吴总督刚才说本将率军驱走了建州女真的来犯,就实在是给本将脸上贴金了,本将哪里有驱走建州女真的能耐,也就是负责尾随监视建州女真撤兵罢了,而建州女真之所以是要匆匆退兵,也全是因为全军将士的奋勇迎敌,让建州女真无法讨到便宜罢了!
虽然本将在监视建州女真撤兵期间,侥幸收获了一场大胜,但这场大胜也不全是本将一人的功劳,若是没有各位同袍前段时间与建州女真屡次大战,耗尽了建州女真的后劲余力,本将也没有任何机会正面击败建州女真的主力大军。”
听到西门盛的这一番说话,在场众位武将皆是面现喜色,对待西门盛的态度也是愈发的客气尊敬了。
西门盛的这些说法,看似只是寻常客套,但实际上每一段话皆是暗含深意。
西门盛说“我辈辽东将士理应是谨记前耻,未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言下之意就是强调了辽东镇的不可或缺,表示自己未来依然会全力为辽东镇争取利益——毕竟,若是想要洗刷前耻、夺回全部辽东失土,那辽东镇就需要继续强化自身战力,而辽东镇若是想要继续强化自身战力,那就需要朝廷中枢向辽东镇不断提供大量粮饷物资才行。
随后,西门盛又说“建州女真之所以是匆匆退兵,也全是因为全军将士这些时间以来的奋勇迎敌”,则是表达了他对于赵俊臣独吞平息边患之功的不满,意思是他将会全力维护辽东各方势力的利益,绝不会容忍像是赵俊臣这样的外人随意占他们的便宜。
最后,西门盛还表示“若是没有各位同袍前段时间与建州女真屡次大战,耗尽了建州女真的后劲,本将也没有任何机会正面击败建州女真的主力大军”,也是暗示自己并不是一个独吃自疴之人,愿意与辽东境内各方势力利益均沾。
听懂了这些暗示之后,在场的文武官员们皆是极为满意。
而西门盛则是刻意的再次扫视了众人一圈之后,又明知故问道:“咦?赵阁臣为何不在这里?”
李泽荷连忙答道:“我们原本也想要邀请赵阁臣一同前来迎接西门参将的凯旋,但赵阁臣他表示自己身体不适,所以就拒绝了。”
西门盛轻轻摇头,感慨道:“唉,赵阁臣如果真是身体不适、无法亲自现身,又岂会连一名使者都没有派来相见?本将很清楚,赵阁臣他就是对本将心存敌视罢了!所以才会屡次针对本将!
当然,赵阁臣的心中敌意,也是因为本将当初在胡家庄的时候做事不懂分寸、失了尊卑!发现何总兵遭到绑架之后,本将就一心只想着封锁消息、稳定局势,所以竟是以下犯上,擅自限制了赵阁臣的行动,也禁止了赵阁臣与外部联系,这种做法几乎是与软禁无异了,也难怪赵阁臣会看不惯本将。”
顿了顿后,西门盛的声音突然间放大了许多,又说道:“虽然本将当初也有苦衷,但终究是做错了事情,更何况冤家宜解不宜结,若是迟迟不能化解这场矛盾,于公于私皆是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本将已经决定,接下来会向赵阁臣诚恳认错,尽力换取赵阁臣的原谅……有些事情也该翻篇了,还是既往不咎为好,大家都应该向前看!”
听到西门盛的这般表态,不论是以吴应熊为首的山海关众将,还是徐郃、李泽荷、甘成这几位辽东镇高层,更是纷纷面现轻松之态。
毕竟,徐郃、李泽荷、甘成三人也曾经联手排挤过西门盛,想要夺走西门盛的兵权,至于吴应熊更是亲自出手软禁了西门盛一段时间。
而现在,西门盛明面上是说自己曾经软禁过赵俊臣的事情,但重点则是那句“有些事情也该翻篇了,还是既往不咎为好,大家都应该向前看”,意思就是自己今后绝不会追究徐郃、李泽荷、甘成三人的排挤与夺权,也不会报复吴应熊的软禁。
这般表态,自然是迅速化解了辽东各方势力的最后一丝疑虑,皆是认为西门盛有容人之量。
相较于前总兵何宇,西门盛的态度显然是更为温和,相较于代总兵徐郃,西门盛则是更多了几分魄力担当,果然是接任辽东镇总兵的最佳选择。
就这样,仅是三言两语之间,西门盛就已经稳定了人心、化解了疑虑、团结了各方势力,再次增加了自己接任辽东镇总兵的机会。
而接下来,西门盛也没有与众人继续客套,很快就在众位文武官员的拥簇之下,返回了抚顺关内。
进入抚顺关之后,西门盛也没有食言,第一件事情就是主动拜访了赵俊臣。
就这样,时隔多日之后,西门盛再次寻到了与赵俊臣单独相处的机会。
而这场碰面,则毫无疑问将会决定着辽东地区的未来局势走向。
……
……




摄政大明 第1356章.功成身退(五).
……
……
西门盛与众位文武官员抵达了抚顺关的守备府后,就立刻询问了赵俊臣的位置,得知赵俊臣目前正在抚顺守备府的大书房内。
再等到西门盛表态想要求见赵俊臣之后,众位文武官员则皆是忍不住心中好奇,想要亲眼旁观西门盛与赵俊臣的会面过程,也就可以第一时间探究清楚,这场见面是否会达成某些交易,以及这些交易的具体内容。
于是,众位文武官员很快就纷纷表示,想要陪同西门盛一同晋见赵俊臣。
当然,明面理由是他们想成为西门盛与赵俊臣之间的和事老,协助化解两人之间的敌意与矛盾,向赵俊臣求情、为西门盛撑腰。
面对众位文武官员的“善意”,西门盛并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表情不冷不热的撂下了这样一句话。
“本将已经说过了,这一次求见赵阁臣,主要是想要向赵阁臣低头请罪、乞求原谅,若是各位同袍与同僚真想要旁观这般场景,亲眼见证本将接下来的难堪模样,本将当然不会拒绝……本将与大家都是自己人,不会刻意向各位隐瞒任何事情,哪怕是本将的微贱窘态。”
说到后面,西门盛一贯冷肃的面容之间,还硬是挤出了一丝诚恳笑意。
但看到西门盛的“诚恳”笑意,包括吴应熊在内,众位文武官员只觉得自讨了无趣,皆是有些悻悻,然后就纷纷改变了态度,表示他们不会随同西门盛一同拜见赵俊臣,相信西门盛一个人就可以处理好他与赵俊臣之间的矛盾云云。
就这样,在众人瞩目之下,西门盛迈步走向了守备府的大书房位置。
*
“卑职西门盛,求见赵阁臣,还望阁臣接见!”
最近这几天时间,随着辽东局势已经接近于尘埃落定,赵俊臣也安闲了许多。
西门盛求见之际,赵俊臣也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独自一人坐在书房角落处的茶桌位置,一边是亲手煮茶,一边是捧着《资治通鉴》闲读。
听到书房门外传来的声音,赵俊臣微微一笑,抬头扬声道:“西门参将请进吧。”
当西门盛推门而入、抬眼看去,正好看到赵俊臣拿起一只早已经备好的紫砂茶杯,向茶杯之中沏满了香茗,然后就推到茶桌对面,笑眯眯道:“西门参将不必多礼,咱们一边饮茶、一边谈心。”
很显然,赵俊臣早就料到西门盛会第一时间拜见自己,所以已经在这里静候多时了。
西门盛闻言之后,却依然是没有失了规矩,先是恭恭敬敬的向赵俊臣行了一礼,才缓缓坐在赵俊臣的面前,态度似是恭敬、又似是疏远。
落座之后,西门盛也并没有饮用赵俊臣亲手所沏的那杯茶水,反而是刻意把茶盏推到了一旁。
“西门参将不喜欢本阁所沏的这杯茶水?”
“这杯茶水闻起来香气扑鼻,但太烫了,卑职不敢轻易饮下。”
赵俊臣并没有介意西门盛的态度,而是率先捧起茶盏自饮了一口,然后就抬头打量着西门盛的表情变化。
见西门盛依然是态度踌躇、表情复杂,似是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如何开口,赵俊臣的笑意更盛了几分,赞叹道:“其实,本阁私下里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对策,想要等到西门参将凯旋归来之后,秘密协助西门参将拉拢辽东境内各方势力、获取他们的支持,让西门参将拥有更大机会坐稳总兵之位……
毕竟,当初何总兵遭到绑架之后,西门参将在胡家庄的诸般做法,虽然也称得上是雷厉风行、当机立断,但政治手腕方面却并不算是多么高明,让本阁不由是看轻了西门参将,还以为西门参将只是一位寻常的边军武将,并不善于处理人情世故、官场关系……
却没想到,经过了各种波折与冷暖之后,西门参将竟是成熟了许多,在抚顺关外与众位文武相见之际,仅是寥寥几句话,就拉近了关系、团结了各方、化解了疑虑……嘿,倒是显得本阁多此一举了,各种事先准备也皆是变成了无用功。”
闻言之后,西门盛不由是表情微变。
在抚顺关外与众位文武相见之后,西门盛几乎是没有耽误任何时间,就立刻赶到了抚顺关内求见赵俊臣,按理说赵俊臣根本赶不及获知西门盛不久前的发言内容。
但赵俊臣依然是提前知晓了西门盛的详细讲话内容。
这就意味着,经过了这段时间以来的种种布置之后,赵俊臣对于辽东镇的渗透已经远远超出了西门盛的预想,甚至还建立了一套很有效率的情报系统。
西门盛稍稍沉默片刻之后,终于是垂头致谢,道:“多谢赵阁臣抬举卑职、看重卑职,还苦心为卑职这般充分准备!卑职现在看似是风光无二、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也非常清楚,这一切全是源于赵阁臣的安排,若是没有赵阁臣的全盘主导、与建州女真达成默契,卑职根本不可能正面‘击败’建州女真的主力大军,所以……卑职的泼天大功,全是拜赵阁臣所赐!”
随着话头开启,西门盛的混乱思绪逐渐清晰了起来,不像是刚才一般寡言与被动,讲话也更多了。
“卑职并不是一个迂腐不化之辈,阁臣您主动送给了卑职这样的天大好处,卑职自然是要全盘接纳,趁机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绝不会因为过往冲突与自尊自傲就拒绝您的好意;
与此同时,卑职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既然明知道自己的今日机缘全是赵阁臣所赠,今后也一定会涌泉相报,就算不能为赵阁臣赴汤蹈火,也必然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力配合赵阁臣做事。”
说到这里,西门盛已是目光灼灼:“但……正因为卑职并不是一个迂腐不化之辈,所以卑职也不会因为赵阁臣的这场恩情就完全抛弃曾经恩怨,彻底把自己视为是阁臣的犬马,有恩当然要报恩,但有仇也要继续报仇;而且卑职也曾经受过义兄何宇的诸多恩义,正因为卑职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所以卑职并不会轻易放弃义兄何宇之死的仇恨,将来一定是会全力为他报仇的!”
赵俊臣目光之中闪过了一丝讥讽,似笑非笑道:“……所以呢?”
西门盛的目光紧紧盯着赵俊臣的表情变化,语气愈发冷肃道:“所以,卑职希望赵阁臣可以给卑职一个准确答复,辽东镇前总兵何宇之死,究竟与您有没有关系?”
“若是有关系,你该如何?若是没有关系,你又该如何?”
询问之际,赵俊臣心底深处的讥讽之意更为浓重,但表面上则是不动神色。
西门盛表情坚定,缓缓道:“若是何宇之死真与赵阁臣有关系,卑职会首先想办法偿清赵阁臣的恩情,然后就会全力与赵阁臣为敌,为义兄报仇,就算是不死不休,也是在所不惜!但若是何宇之死与赵阁臣并无关系,卑职刚才也说过了,将会在能力范围内尽力报答阁臣,也不会与赵阁臣继续为敌!”
闻言之后,赵俊臣好不容易才忍住了表情变化,没有把嗤笑显露出来。
西门盛的这一番话,看似是恩怨分明、有情有义、原则坚定,但实际上也只是自我安慰罢了,想要给自己寻一个台阶下而已。
说什么“卑职并不会轻易放弃义兄何宇之死的仇恨”,但这句话换种说法其实就是——“只要各种条件皆是符合,卑职也只就能无奈放弃义兄何宇之死的仇恨了”。
又说什么“若是何宇之死与赵俊臣有关系,他将会如何如何,但若是何宇之死与赵俊臣没有关系,他又将会如何如何”,像是这种转折复句,那个“但”字之后的句子,往往才是说话之人的真实想法。
总而言之,西门盛的这一番表态,看似是大义凌然,但实际上是把主动权交给了赵俊臣,只要赵俊臣宣称自己与何宇之死毫无干系,他就会顺坡下驴,表示自己愿意与赵俊臣化敌为友、报答恩情。
1...668669670671672...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