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再然后,西门盛就可以得到赵俊臣的更多支持,也就能有更大机会坐稳辽东镇总兵的位置。
这类话术,赵俊臣自然是一听就懂。
当然也有可能,西门盛是故意使用这种话术,想要误导与麻痹赵俊臣,但赵俊臣却是毫不担心,只要西门盛表明了这般姿态,在未来三五年内愿意一定程度上配合自己做事,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赵俊臣自然不会直接拆穿西门盛的真实想法,稍稍沉默片刻后,肃容道:“近些年来,本阁饱受朝野各方的非议与猜忌,所以很是厌恶这种自证清白的事情,但既然西门参将是这般的恩怨分明、有情有义,本阁也是深为感动,所以就为西门参将破例自证一次吧!”
说到这里,赵俊臣已是抱拳向天,用稍大声量缓缓道:“本阁现在向天发誓,自从本阁进入辽东境内之后,虽然是与何总兵屡次相互算计,一直想要压制何总兵的威势,但至始至终都没有产生过任何要谋害何总兵的想法!至于何总兵的死于非命,也与本阁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赵俊臣的这番誓言并没有任何虚假,他确实是至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害死何宇,何宇之死对于赵俊臣而言只是一场意外,赵俊臣也是事后才知晓了何宇的死讯,既没有亲手杀害何宇,也没有亲口传达过杀害何宇的命令,所以何宇之死也确实是与赵俊臣没有直接干系。
没有任何意外,听到这段誓言之后,西门盛看似是目光炯炯的盯着赵俊臣的表情变化,似乎是想要探究赵俊臣的誓言究竟是否发自真心,但他很快就收敛了目光,再次垂头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卑职愿意相信赵阁臣的誓言,今后将会尽力报答赵阁臣的恩情!只要在卑职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为赵阁臣全力效劳。”
赵俊臣注意到,在两人谈话期间,西门盛已是多次提及“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这句话了。
很显然,西门盛所言的“尽力报答恩情”,态度始终是有所保留的。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以赵俊臣的年纪、权势、以及功绩来看,谁也不无法预判他未来究竟会做些什么大事,西门盛自然是不敢毫无保留。
但赵俊臣依然是并不在意,终究只是一个过渡人选而已,只要不给自己添乱就行。
于是,赵俊臣轻轻一笑后,就抬手指向西门盛手边的那杯茶盏,意有所指道:“既然如此,西门参将是不是可以安心饮下这杯香茗了?本阁亲手所沏的这杯茶水,若是再不饮下,就要凉了。”
西门盛当即是举起茶盏,把杯内茶水一饮而尽,然后点头道:“茶水依然温热,此时饮用恰是时候……好茶!”
随后,西门盛已是开门见山,问道:“还望赵阁臣明示,您对于辽东镇究竟是抱着怎样的想法,又需要卑职配合您做哪些事情,也好让卑职心中有数。”
赵俊臣再次亲自出手,为西门盛续了一杯茶水,态度似乎是愈发亲近了。
等到西门盛再次拿起茶杯、即将饮用之际,赵俊臣也缓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到赵俊臣的说法之后,一向是沉稳干练的西门盛,却不由是心中大惊,身体也为之一震,杯盏内的茶水当即就泼落了许多,洒在了手上。
……
……





摄政大明 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
……
……
“既然西门参将这般坦诚,那本阁也说一句心里话……”
赵俊臣并没有接着话茬切入正题,反而是摆出一副想要继续深入谈心的模样,脸上笑容也是愈发温和亲切。
但赵俊臣的后续话语,却是内容恶毒,简直是刻意羞辱。
“其实,本阁并不喜欢西门参将,如今之所以是选择把你推上总兵之位,也只是因为辽东镇另几位参将的能力与心性实在是更为不堪,本阁也是别无选择……简而言之,本阁愿意支持西门参将上位,并不是因为西门参将你有多么的鹤立鸡群,而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罢了!”
西门盛原本还以为,这场谈话接下来就应该进入正规流程,双方“化解误会”之后相互恭维、拉近关系、提出各自需求、然后讨价还价……却万万没有想到,赵俊臣根本就不打算按照常规套路出牌,竟是突然间表达了对自己的不满、甚至是不屑之意。
赵俊臣这般表态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想要敲打自己?还是想要警示自己?又或是是突然间反悔了,想要另选别人接任辽东镇总兵之位?
心中震惊之下,哪怕是滚烫茶水泼洒在了手上,烫伤了皮肤,西门盛也依然是毫无知觉,只是霍然抬头紧紧盯着赵俊臣,想要探究清楚赵俊臣的真实意图。
让对方总是处于一种彷徨不定、迟疑不决的状态之下,趁机牵着对方鼻子走、增强自己的说服力,绝对是谈判交涉之际屡试不爽的策略之一。
西门盛思索片刻后,问道:“赵阁臣对卑职的不满,可是因为辽阳城的走私贸易?卑职也知道这种走私贸易与资敌无异,但……”
在西门盛看来,自己虽然不能算是传世名将,但这些年来也积累了不少军功战绩;行事作风虽然不能算是多么高明,但也堪称是果敢坚定;立场原则虽然不能算是军中楷模,但也绝对要远胜于那些蝇营狗苟的卑劣小人……
所以西门盛思来想去之后,还以为赵俊臣的不满是因为自己所主持的辽阳城走私贸易,就想要尽量解释一二。
但不等西门盛把话说完,赵俊臣已是挥手打断道:“辽阳城的走私贸易,确实是搬不上台面,也违背了朝廷法规,但于本阁看来,也算是情有可原……自古以来,中原汉人王朝总是一边与游牧民族打战、一边与他们私下互市,早已经形成了惯例,更何况贸易封锁这种事情本身就极不现实,即使是遍览古今中外,也寻不到几次成功桉例……”
这一番话也是赵俊臣的真心之言,就以几十年后的欧洲为例,哪怕是拿破仑的巅峰时期,即将要控制整个欧洲大陆,又拥有着隔海相望的优势,对英伦三岛的封锁也是成果寥寥,更遑论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一向是陆地相连,想要经济封锁就更是痴心妄想了。
稍顿之后,赵俊臣摇头道:“本阁对于西门参将的不满,并不是因为辽阳城的走私贸易,也不是因为曾经的那些矛盾与冲突,而是本阁认为西门参将你在心性方面存在极大缺陷,并不是独当一面的最佳人选……你太软弱、也太自私了!”
西门盛闻言之后,自然是大不服气。
别的理由也就罢了,但软弱?自私?
在西门盛眼里,自己绝对不是一个软弱之辈,虽然不似何宇一般霸道独尊,但做事之际也向来是雷厉风行、当机立断,极少会向任何人示弱让步;
至于自私,就更是无稽之谈了,西门盛认为自己的每一项决定,皆是出于大局考虑,极少会因为私利而影响最终决定,许多时候还会为了顾全大局而主动牺牲自己,若是这种做法也算是自私,那这个世上还有几人能被称作无私?
看到西门盛的不服表情,赵俊臣轻轻一笑,面现讥讽道:“这个世上,软弱有许多种表现,并不只有向别人服软示弱才能算作软弱;自私也有许多种表现,并不只有牺牲全局为自己谋取好处才可以称作自私!”
说到这里,赵俊臣紧紧盯着西门盛,道:“而西门参将你的自私与软弱,则是另一种表现方式,其实也并不算罕见,那就是……你虽然不会向外人示弱让步,但你总是会向自己示弱让步,拘泥于自己的某些原则,不敢逾越雷池一步;你虽然不会只顾着一己私利,但你依然会为了自我感动与自我满足而牺牲全局利益!在本阁看来,这样的表现就是软弱与自私!”
不等西门盛反驳,赵俊臣就再次问道:“西门参将若是还不服气,那你不妨再仔细想一想,你从前为何要愚忠于前总兵何宇?是因为何宇的权势实力远大于你?还是因为何宇曾经对你有恩?显然都不是!你从前之所以是愚忠于何宇,只是出于一个更简单的理由,就因为何宇是你的结拜义兄,所以你就必须维护自己的兄弟义气,不愿意让别人说你背叛了结义之情,对不对?
虽然你许多时候明明是拥有更佳选择,虽然你也明知道何宇他其实一直都在暗中防范着你,但在所谓的‘兄弟义气’面前,你退怯了、让步了,于公你背叛了国家大义,于私你放弃了自身志向,只是沉溺于自己的义气与忠心而自我满足、自我感动,这不是软弱与自私,又是什么?”
西门盛当即是怒声反驳道:“早就听说赵阁臣好为人师,喜欢夸夸其谈一些歪理邪说,如今一看,果真如此!”
赵俊臣缓缓摇头道:“歪理邪说?其实更多是对你感同身受、怒其不争罢了!
西门参将你仔细想一想,何宇他当初为何要让你掌管辽阳城的走私贸易?只是因为信任你吗?错了!是因为何宇他很清楚辽阳城的走私贸易必然会引发朝野各方的非议与抨击,负责此事之人也必然是要声名狼藉、饱受争议,也就再无可能威胁到他的权势地位!
事实上,西门参将你也很清楚,如果不是本阁刻意送给了你一场泼天大功,你根本就就不可能顺利接任辽东镇的总兵之位,因为辽阳城的走私贸易,早就让你毁誉参半、饱受争议了!
你再仔细想一想,辽东镇为何不似别的边镇一般设置副总兵之位?若是设置了副总兵之位,除了你以外还有谁人可以胜任?所以何宇他故意不设副总兵,究竟是防着谁?还有,前段时间胡家庄所发生的那些事情,何宇他对你究竟是信任更多?还是猜忌更多?
一切迹象皆是表明,何宇并不似你一般重视所谓兄弟义气,他不仅是暗中防范着你,还私下里屡次打压于你、往你身上不断泼脏水、不遗余力的想要断送你的前程……
这种境遇,本阁也是感同身受,你我二人的各种非议皆是代人受过,也皆是因为自身能力与功绩而饱受猜疑……但本阁并不似你一般懵懵懂懂,也不似你一般自私与软弱,本阁敢于打破各种自我限制,也愿意为了自身志向而牺牲一切,包括那些虚假的自我满足,但本阁在你身上却没有看到类似的勇气与牺牲,所以就不免是对你怒其不争了!”
强忍着心中怒意,好不容易听完了赵俊臣的长篇大论之后,西门盛面无表情的质问道:“赵阁臣你究竟想要说什么?就是想要挑拨卑职与何总兵的兄弟情谊?”
赵俊臣再次摇头,道:“何宇已经死了,你我二人也已经化解了曾经的误会,本阁又何必是多此一举、刻意挑拨?本阁之所以是要讲这些道理,只是为了让西门参将认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罢了!”
“卑职的真实想法?”
“对!现在何宇已经死了,你不必继续愚忠于他,也不必事事皆要维护他的利益,你即将要代替何宇成为辽东镇的新一任领袖,那么……你究竟想要如何控制辽东镇?又是想要如何改变辽东镇?辽东镇这个庞然大物,对你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你又想要利用辽东镇为自己做什么事情?”
顿了顿后,赵俊臣叹息道:“若是不能探究清楚西门参将的真实想法,本阁自然是不敢轻易透漏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场谈话也无法持续下去……只不过,本阁看西门参将的情况,却依然是懵懵懂懂,似乎还没有想到这一步,就只好是恶言棒喝,直接点明西门参将的不足,拔除西门参将的迷思,让西门参将真正认清自己……然后,这场谈话才可以继续下去。”
闻言之后,西门盛的表情间果然是闪过了一丝茫然。
就像是赵俊臣所言一般,西门盛最开始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维护何宇的权位与利益,等到何宇遇害身亡之后,西门盛又自暴自弃了一段时间,再等到赵俊臣送给他一场泼天大功之后,西门盛则是出于本能,想要全力把握机会,为自己争取最大好处……
但等到自己顺利成为辽东镇总兵之后,又应该秉持怎样的立场、做些什么事情,西门盛则是一直都没有深入考虑过。
对于赵俊臣而言,西门盛尚未明确自己的立场与方向,自然是一个变数,但也是一个机会。
趁着西门盛茫然之际,他完全可以为西门盛指明一个“正确”方向!
静静等待片刻之后,见西门盛依然是迟迟不语,赵俊臣终于是图穷匕见:“既然西门参将无法在短时间内理清思路,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究竟应该做些什么,那么本阁这里倒是有些建议……西门参将不妨是姑且一听!”
……
……




摄政大明 第1358章.功成身退(七).
……
……
闻言之后,西门盛当即是心中闪过了一丝警惕。
他并不是蠢人,隐隐已经发现了赵俊臣的意图。
但最终,西门盛还是缓缓道:“请赵阁臣赐教。”
见到西门盛的这般回应,赵俊臣满意点头。
这也算是赵俊臣最为“欣赏”西门盛的一点,这个人看似是坚定强硬,面对弱小人物的时候也是说一不二的性子,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立场与追求,乃是外因驱动的性子,总是会下意识的寻找一个更强大、更坚定的人物作为自己的主心骨。
从前,何宇就是西门盛的主心骨,但今后……赵俊臣却没有多少自信,可以让自己可以代替何宇,成为西门盛的主心骨。
毕竟,像是西门盛这样的人物,就算是存在极为明显的性格缺陷,想要彻底降服也不是一件易事。
赵俊臣当然是比西门盛更为强大坚定,若是赵俊臣有时间长期留在辽东境内,不断为西门盛洗脑灌输、施加影响,倒是很有信心可以让西门盛彻底臣服自己、对自己马首是瞻。
只可惜,赵俊臣很快就要离开辽东境内了,今后与西门盛的接触机会也不会很多,所以他想要代替何宇成为西门盛的主心骨,虽然不能说是毫无机会,但确实是机会不大。
所以在赵俊臣的心目之中,西门盛就只是辽东镇总兵的过渡人选罢了。
但此时此刻,随着何宇的遇害身亡,西门盛已经失去了曾经的主心骨,又因为赵俊臣的暗中扶持而极有机会接任辽东镇总兵之位,所以赵俊臣也就暂时变成了对西门盛影响最大的人。
西门盛对赵俊臣的看法也是极为复杂,既有感激,也有猜疑,既想要亲近,又暗自戒备……但无论如何,西门盛还是会忍不住认真考虑赵俊臣的意见。
*
赵俊臣一边是再次为西门盛续了一杯茶水,一边是不紧不慢的说道:“其实,西门参将现在还没有理清思绪、想不明白自己的未来方向,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你也是最近这几天才发现自己有机会接任总兵之位,自然是不可能把所有事情皆是考虑清楚,但……
在我朝九大边镇之中,辽东镇的实力最强、边防任务也最重,未来随着辽饷改革的逐步落实,又即将要迎来诸多巨大变化,所以你接任总兵位置之后,就绝不能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否则辽东局势就会迟迟无法稳定,还会陷入无穷无尽的内耗与混乱之中,对所有人皆是没有任何好处。”
闻言之后,西门盛点头表示同意,但他看向赵俊臣的目光则是愈发戒备,认为赵俊臣经过这一番话的铺垫之后,就该要趁机向自己灌输某些想法、为自己指明“正确”方向了。
西门盛认为,自己接下来必须要谨慎筛选与甄别,绝不能轻易让赵俊臣误导了思路。
注意到西门盛的戒备之意后,赵俊臣则不由是微微一笑,突然问道:“西门参将是不是认为,本阁讲到这里之后,就会向你灌输某些想法、为你指明未来方向,趁机引导你的思路与决策,所以你才会忍不住面现戒备?
哈哈,无需是这般多疑,本阁也不是那种无时无刻都在玩弄人心、算计他人的狡诈之辈……实际上,本阁对你的建议,并没有夹杂任何私货,它只有四个字——以稳待定!”
“以稳待定?何意?”西门盛微微一愣后,疑惑问道。
赵俊臣似是漫不经心、又似是推心置腹,继续笑道:“本阁并不打算向你灌输任何想法,也不想要为你指引未来方向,你未来想要如何驾驭辽东镇、又想要带领辽东镇走向何方,本阁并不准备干涉,你现在虽然还没有理清思路、寻到方向,但你并不是一个笨人,相信你迟早都会理清思路、寻到方向,到了那个时候,究竟要怎样做事,一切皆是由你做主!
但本阁希望,在你理清思路、寻到方向之前,绝对不要盲动,既不要去做任何没把握的事情,也不要随意与人冲突树立政敌,一切皆是以维稳局势优先,只要辽东局势得以稳定,你就可以坐稳总兵之位,然后就能有更多时间思考观察,慢慢理清思路、寻找方向,迟早都可以实现自身抱负,完全不必急于一时!
而所谓‘以稳待定’,意思也很简单,就是优先稳住辽东局势、稳住自身权位,耐心等待自己理清思路、寻到方向,然后再做决定!虽然本阁也很希望,西门参将的未来想法会与本阁相符,但本阁刚才也说过了,并不会干涉你的想法,一切由你决定。”
顿了顿后,赵俊臣表情间闪过了一丝讥讽:“世人很容易陷入一种思维误区,马有四条腿,羊也有四条腿,所以马就是羊;我需要做点事情证明自己,如今又正好有这样一件事情摆在眼前,所以我就必须要做这件事情……本阁希望,西门参将你千万不要陷入这样的思维误区之中!”
闻言之后,西门盛不由是再次愣住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赵俊臣只是提出了这样一个中庸持稳的建议,完全没有趁机向自己灌输任何想法,也完全不打算趁机引导自己的思路。
但仔细思考之后,西门盛又不得不承认,赵俊臣的这项建议确实是没有任何害处,甚至可以算是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最佳应对之策,可谓是一片诚心。
所以,西门盛沉思许久之后,终于是点头答应道:“赵阁臣所言有理,卑职一定会谨记阁臣的教诲,以稳待定、绝不盲动!”
闻言之后,赵俊臣则是心中暗暗得计。
*
赵俊臣所建议的“以稳待定”之策,看似是中庸寻常,全盘为西门盛考量,似乎也没有夹杂任何私货,但实际上西门盛还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被赵俊臣引导了思路方向。
只要西门盛愿意依计而行,赵俊臣对辽东镇的布局与设想就算是彻底成型了。
要知道,等到辽饷改革逐步落实之后,辽东镇总兵就会失去大部分财政权力,各路参将与各地守备也不再像是从前一般只能依赖辽东镇总兵为他们分配粮饷物资,自主权力皆是大幅增强。
但在最开始的时候,辽东镇总兵的权势地位并不会迅速衰落。
这一方面是因为何宇的余威尚存,各路参将与守备早就习惯了对辽东镇总兵惟命是从,无法轻易下定决心对抗下一任的辽东镇总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西门盛原本就是威望最高、根基最深、实力最强的辽东镇高层武将,当他顺利接任成为辽东镇总兵之后,依然有能力轻易压制绝大多数的反对意见。
所以,若是西门盛接任辽东镇总兵之后,就迅速出手制造事端、压制异己,全力为自己树立威信、不折手段的增强权势,那就算是辽饷改革顺利落实,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辽东镇总兵依然会是说一不二、唯我独尊。
西门盛虽然存在性格缺陷,总是下意识的想要为自己寻找一个主心骨,但他面对弱小之辈的时候依然是态度强硬、咄咄逼人,而辽东镇的其余几位参将显然是不会被他放在眼里,所以若是没有赵俊臣的暗中干涉,西门盛很容易就可以维持辽东镇总兵的权威。
正是出于这般考量,赵俊臣才会向西门盛提出这样一个“以稳待定”的建议。
这般建议看似稳妥,但西门盛依计而行之后,就不会随意出手打压异己,也不会擅自制造各种事端,反而是会为了稳定局势而更多主动征询他人意见。
但李泽荷、甘成、徐郃等人,却皆不是安分守己之辈,甚至可以说是一身贱骨,若是西门盛上位之初就迅速出手敲打他们、强迫他们做事,他们必然是会心存敬畏、不敢轻易违抗军令,但若是他们发现西门盛接任上位之后,不仅没有敲打他们树立威信,反而是毫无动静,还经常向他们征询意见,这几人的敬畏之意就会迅速消解,胆子也会越来越大,很快就敢与西门盛争锋相对了!
这样一来,辽东镇就会逐渐变成全体高层武官的共治格局,也是赵俊臣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虽然赵俊臣经常在心中暗暗嘲讽所谓“分权共治”的种种弊端,也曾经利用这一招彻底瓦解了辽东镇的团结一心,但实际上赵俊臣对于“分权共治”的政治制度并没有任何偏见。
这世间万物,总是有利也有弊,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际上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多东西都是自成体系的,好处与坏处也是相伴而生,不可能占尽好处却又杜绝坏处,只能是尽量扬长避短,不同体系也只有合适与否之分,并无高低之别。
“分权共治”的弊处是更容易被外部势力寻到抓手、分而治之,行政效率也会更为缓慢,但好处是所有人都可以表达意见、寻到自己的代言人,决策考虑之际也会更为全面,不敢明着“抓大放小”;
与之相对应的集权主义,也同样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处与坏处,好处是决策效率更快,更容易动员自身力量、挖掘全部潜力,但坏处则是行政者的所有权力皆是源于更高层的权力,所以也只会向更高层的权力效忠负责。
在赵俊臣的心目之中,未来的辽东镇就更为适合分权共治的情况,这种格局一旦成型之后,辽东镇的任何一方势力若是还想要让己方占据优势,就只能前往朝廷中枢寻找靠山,而掌握着财政大权的赵俊臣无疑就是最佳选择之一。
1...669670671672673...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