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但有了张肃的这般表态之后,就足以是让赵俊臣在兴州境内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是转守为攻了!
于是,赵俊臣当即是面现敬意,再次拱手道:“张总兵不愧是朝廷百官的第一忠臣!就是这个道理!这项农务改革新政,固然是出自于本阁的提议,但陛下当时也表达了支持态度,还颁布圣旨制订了相关政令,这件事情又岂能说是恶政、酷政?认为农务改革是恶政、是酷政的人,无疑是居心叵测,想要诋毁陛下的圣明!”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以吕文升为首的一众兴州官员皆是面色大变,而张肃则是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赵俊臣完全不给别人留下插话机会,继续说道:“陛下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农务改革一定要毫不动摇的继续推行下去!张总兵肩负着守护京畿之重任,自然是消息灵通、很清楚庙堂中枢的近期动态,自从兴州境内爆发民乱以来,就有大批官员纷纷表态,趁机抨击农务改革新政,意图一举推翻这项政策,但陛下至始至终也没有松口同意,反而是屡次表现出了维护之意……
张总兵,既然你是满朝百官之中的第一忠臣,至此关键时期,就绝对不能站错队伍,一定要认真揣摩陛下圣心、为陛下的雄心宏图保驾护航才对!若是无意间阻碍了陛下的大计,为陛下招惹了更多麻烦……正所谓忠臣论迹不论心,又岂能还算一位忠臣?”
实际上,德庆皇帝之所以是暗中阻挠宋启文推翻农务改革新政,不仅是为了趁机报复“周党”近期以来的阳奉阴违,也确实是出于顾全大局的考虑。
赵俊臣离开京城之前,就曾是屡次向德庆皇帝强调,明朝的粮荒隐患已是愈发严重,还趁着德庆皇帝微服私访之际,带他走访了京城境内的各家粮行,所以德庆皇帝也很清楚,唯有推行农务改革才可以缓解明朝的粮荒困境,否则迟早都要闹出大乱子。
只要没有涉及内帑的支出,德庆皇帝在这种事情上还是相当靠谱的。
而张肃闻言之后,也不由是眉头越皱越紧。
对于张肃而言,趁机报复赵俊臣、为梁辅臣雪耻,固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若是这件事情违背了德庆皇帝的圣意、阻碍了德庆皇帝的大计,那就绝对是舍本逐末了。
赵俊臣则是再接再厉,又说道:“至于兴州民乱之事,柳子岷究竟有没有责任、又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本阁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之后才可以做出论断!
毕竟,自从兴州民乱爆发之后,距今已有近两个月时间之久,但陛下他至始至终也没有传旨降罪于柳子岷,显然也认为这件事情还有许多疑点需要深入调查!张总兵你认为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到这里,张肃终于是彻底改变了立场。
虽然他依然敌视赵俊臣,但至少在兴州民乱这件事情上,他已经不会再次故意针对赵俊臣了。
于是,张肃缓缓点头道:“所言有理!如果陛下认为兴州民变之事尚还不能盖棺定论,我等臣子就应该为陛下进一步查明真相,一直查到陛下满意为止,然后再交由陛下圣断!这件事情,就由本将亲自负责!”
然后,张肃认真观察了赵俊臣一眼,补充道:“在此期间,若是赵阁臣不急着返回京城,也可以与兴州知州吕文升一同协助本将调查!”
说话间,张肃在“协助”二字上面加重了语气。
赵俊臣已经达成目的,自然是不会纠缠这些细节,含笑点头道:“本阁虽然也急切想要返回京城、协助陛下稳定朝野局势,但兴州民乱之事同样是至关紧要,所以本阁会在兴州境内多留几天,协助张总兵查明真相!”
听到赵俊臣与张肃之间的这场对话,再看到张肃的立场变化,一众兴州官员皆是面色再变。
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无法扭转局势了。
*
接下来,张肃以及一众文武官员,就把赵俊臣迎进了兴州府城。
相较于兴州府城之外的各种狼藉景象,兴州府城之内依然是秩序井然、民心安定,显然是没有受到这场民乱的太大冲击。
而就在赵俊臣进城之后暗暗观察之际,张肃则是迅速告辞离开了,显然是想要尽快联系德庆皇帝、打探德庆皇帝的心意。
而以吕文升为首的一众兴州官员,则是假惺惺的摆下了宴席,想要为赵俊臣接风洗尘。
赵俊臣没时间与他们虚以委蛇,就直言拒绝了这场宴席,也拒绝了兴州官府为自己安排的府邸,选择暂住于柳子岷的府中。
而吕文升等人看到赵俊臣拒绝赴宴之后,也皆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们同样是时间紧迫,不愿与赵俊臣虚以委蛇,急着想要联系各地缙绅、一同商议张肃转变立场之后的对策,也想要尽快把相关消息通报于吏部尚书宋启文。
就这样,在柳子岷的带路之下,赵俊臣很快就抵达了柳子岷的府邸。
柳子岷的这处府邸,看起来颇是奢华气派,倒也配得上赵俊臣的身份,很显然柳子岷在担任兴州同知期间捞了不少好处。
而赵俊臣进入柳府之后,就立刻派出禁军护卫,接管了柳府之内的一切安全事宜,还驱赶了所有闲杂人等。
在赵俊臣看来,以柳子岷的能力与心智,他的府内必然是被人安排了眼线,需要格外谨慎。
等到禁军护卫完全控制了柳府局面之后,赵俊臣终于是迈步进入了柳府正堂,想要与众位心腹商议后续对策。
坐在柳府正堂的主位之上,赵俊臣的表情面色依然是极为凝重。
虽然赵俊臣已经顺利化解了蓟镇总兵张肃的敌意与针对,还争取到了张肃一定程度的支持,但赵俊臣依然不认为自己可以随意操控兴州局势。
拥有了张肃的支持,也只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不败”与“完胜”之间,显然还存在着一定距离。
赵俊臣固然是一位权高位重的阁臣,张肃也是手握蓟镇兵权,但赵俊臣与张肃二人加在一起,也只是代表着皇权与中枢权力罢了!
古语有云,“皇权不下县,县下惟缙绅,缙绅皆自治”!
根据赵俊臣的推测,兴州境内的后续局势变化,很快就会演变为皇权与缙绅之权的冲突!同时还会伴有中枢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冲突!
自古以来,这种冲突屡见不鲜,但皇权与中枢权力也不是次次占据优势、讨到好处!
更何况,赵俊臣并不愿意在兴州境内拖延太久时间,也不愿意让兴州境内的乱局进一步扩大。
而若是想要迅速、平稳的解决兴州之事,为这场民变盖棺定论,就需要赵俊臣展现出极高的政治智慧与政治手腕才行!
所以,当赵俊臣坐在柳府正堂主位之后,当即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与此同时,赵俊臣手下的两位心腹幕僚李传文与牛辅德,皆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之辈,也皆是了解这种事情的棘手之处,同样是表情严肃、沉默不语,认真思索对策。
许庆彦近期以来成长迅速,又提前好几天赶到了兴州境内,更是清楚兴州境内的复杂局势,也是默不作声,耐心等待赵俊臣表态。
众人之中,唯有柳子岷一人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自从赵俊臣决定暂住柳府之后,柳子岷就一直是兴奋无比,认为赵俊臣的这般决定就是对自己的偏爱、想要公开为自己撑腰!
所以,柳子岷在兴奋之下,也就完全没有察觉气氛凝重,只是大呼小叫的吩咐仆从为赵俊臣等人准备房间与茶水,随后就屁颠屁颠跑到了赵俊臣面前。
“阁臣您当真是手段高绝、不同凡响!嘿嘿,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张肃拉拢到了咱们这一边!有了张肃的兵权,再加上您的朝野权势,咱们很快就可以控制兴州局势了,然后就可以盖棺定论、扭转朝野舆情,把一切罪责皆是推到兴州知州吕文升的身上!
到时候,学生受您庇护,自然是高枕无忧,而您的农务改革新政,也不会再有人胆敢质疑!嘿嘿!一群不开眼的东西,与阁臣作对又岂能讨到好处……”
听到柳子岷的滔滔不绝,赵俊臣只觉得吵闹,不由是皱起了眉头。
但柳子岷犹不自知,依然聒噪道:“阁臣您的那一番话,实在是说到学生心坎里去了!学生就是一位纯臣,不仅是朝廷的纯臣、陛下的纯臣,也是您的纯臣啊……”
听到这里,赵俊臣终于是彻底听不下去了。
此时的柳府正堂之际,已经再无外人,赵俊臣也不必继续掩饰自己的心中恼恨。
所以,不待柳子岷把话说完,赵俊臣就直接站起身来,抬脚狠狠踹到了柳子岷的身上。
这一脚力量极重,直接就把柳子岷踹到地上,滑出了一丈多的距离。
震惊与惶恐之下,柳子岷完全忽视了身体疼痛,只是惊恐万分的看着赵俊臣。
赵俊臣犹不解恨,快步追到柳子岷的身前,再次狠狠踹了几脚,怒声训斥道:“我的纯臣?我的纯臣?这种话你也敢说出来?本阁是臣子不是君王,哪来的纯臣?你还嫌你给本阁招惹的麻烦不够大?
本阁是要庇护你,但你还真以为本阁已经原谅了你?像你这种蠢货,本阁恨不得亲手掐死你!对!本阁是说过,要你全力推行农务改革新政,但本阁给了你三年时间,没让你一年就办成此事!你究竟知不知道,这场麻烦究竟有多大?本阁又需要付出多大心血才能摆平这场麻烦?”
就这样又踢又骂之后,赵俊臣终于是稍稍平息了心中怒意,转身返回了座位,把柳子岷留在原地不断疼痛抽搐着。
但这一次,柳子岷终于学乖了,再也不敢出声。
随后,赵俊臣扭头看向了许庆彦。
许庆彦的伤势与病情,显然还没有痊愈,依然是面色苍白、有气无力。
赵俊臣轻叹一声,问道:“庆彦,这段时间辛苦你了!看到你的用心表现,我也是无比欣慰!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是否还能坚持?”
自从喉部声带受损之后,许庆彦一直是声音嘶哑、惜字如金,简练答道:“身体无碍,可以坚持!”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赵俊臣稍稍安心,点头道:“我也不想一直累着你,但咱们必须尽快掌控兴州局势,所以还不是休息的时候,待返回京城之后,我再安排温神医亲自出手为你疗养……而现在,你先讲一下自己这些天所收集的兴州境内情报。”
赵俊臣所制定的各种对策,皆是依据于吴三桂所提供的情报消息,但赵俊臣并不会完全相信吴三桂的情报,所以还要与许庆彦所收集的情报消息进行对比、相互印证。
……
……
摄政大明 第1370章.杀鸡儆猴.
……
……
说完之后,赵俊臣突然间想起了什么,当即是面现悔态与歉意。
刚才赵俊臣看似是关切慰问了许庆彦的身体状况,但实际上心中依然专注于思考兴州局势,所以也就忽视了许庆彦颈部声带受损的现状。
许庆彦现在不仅是声音沙哑、含湖不清,而且说话之际牵动颈部肌肉依然会产生各种不适症状,所以这个时候强行要求许庆彦长篇大论的讲诉兴州境内的各种情报,不仅是强人所难,也是冷漠无情。
许庆彦也看到了赵俊臣的表情变化,却不等赵俊臣表态,就再次主动强调道:“我身体无碍了,不必担心!”
随后,许庆彦抢在赵俊臣说话之前,就继续说道:“兴州境内这场民乱的引发,一方面是因为吕文升勾结‘周党’躲在幕后推波助澜,另一方面是因为蓟镇总兵张肃刚开始的坐视不理,但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境内各大缙绅家族的纷纷出力!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兴州境内有三家缙绅影响力最大,分别是北部刘家、南部宋家、以及东部李家!这三家缙绅加在一起,明面上拥有良田八万多亩,雇农与长工高达近两万户……但实际数字一定更高!因为兴州民变的缘故,这三家缙绅的核心成员最近皆是留在兴州府城之内,今天也都有现身迎接。”
说到这里,许庆彦端起茶盏浅饮润喉,然后就详细讲诉了兴州境内三大缙绅的具体情况。
“其中,刘家在兴州驻军之中影响力最大,族中多位子弟担任蓟镇武官,刘家家主名为刘家河,性格霸道骄横,他的胞弟刘家锦乃是蓟镇的一位千户,据说张肃刚开始坐视这场民变不断闹大就是出于刘家锦的提议!与此同时,兴州境内的骡马商队、驻军补给、驿站经营,也皆是由刘家垄断;
南部宋家在京城之中人脉最广,对兴州官府渗透也最深,家主宋嵩公是一个笑面虎、伪君子,据说还是吏部尚书宋启文的远房亲戚,只是宋启文一直没有承认,兴州拥有两位同知,除了柳子岷之外还有一人名为宋吉成,就是宋嵩公的堂弟,吕文升的首席幕僚何仁功也是宋家女婿,兴州府城最繁华的那条南厢街,基本全是宋家产业;
东部李家当年也算是书香门第,一度没落过,但近年来崛起势头极快,做事风格也最没底线,但没人胆敢招惹他们,因为李家家主李慈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给了兴州境内的皇庄太监孙韦,成了孙韦的对食,孙韦曾经是皇贵妃万氏的随侍太监,还是御书房秉笔太监程胜的干儿子,可谓是背景深厚,李家插手了兴州境内的许多产业,尤其是兴州境内的粮价,几乎是由李慈一句话说了算!
总而言之,若是想要彻底掌控兴州局势,就一定绕不开这三大家族,那些实力较弱的缙绅家族皆是对这三大家族马首是瞻,吕文升也对这三大家族极为依仗,否则就坐不稳自己的位置,这场民变更是他们三家带头出力,‘周党’为了争取到这三家缙绅的支持,据说也付出了不小代价……”
随着许庆彦的详细讲诉,赵俊臣等人的表情也是愈发严肃。
地方缙绅势力的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在这一番讲诉之中可谓是完全毕现了出来。
他们往上可以勾结中枢,京官、禁军、宦官皆有门路;往下可以控制百姓,粮价、物价、租金皆是由他们说了算;中间还可以渗透地方官府与地方守军,境内的文武官员唯有争取到他们的配合才可以稳固地位,否则就无法政令通达……
这就是古代缙绅势力的可怕之处!
*
许庆彦最近以来固然是成长迅速,但这种成长主要是心性方面的成熟,但他的见识与才能依然还有不足。
许庆彦也知道自己的短处,讲诉完毕之后就当即是闭口不言了,只是坐回原位、抿茶润喉,静静等待赵俊臣与李传文、牛辅德这两位赵府核心幕僚发表意见。
赵俊臣沉思片刻后,心中终于有了决定。
但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率先看向了李传文与牛辅德。
李传文的相关经验最为丰富,也就优先表态,摇头叹息道:“唉!大明朝的朝野局势,根据地域不同,具体情况也是有所不同;整个北部疆域,无论如何也绕不开九大军镇的影响,西北疆域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晋商的影响,东南疆域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徽商、浙商的影响,中部疆域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藩王们的影响……
但无论是哪里,皆是避免不了缙绅势力的影响;尤其是兴州这种地方,距离京城不远不近,也就变成了商贾势力、藩王势力、军镇势力、还是京官势力之间的缓冲之处,谁也无法一家独大,反而是让缙绅势力可以不受压制的迅速扩张!也是兴州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
顿了顿后,李传文的表情愈发凝重,继续说道:“自古以来,若是想要与缙绅为敌,最难之处共有两点:其一是缙绅势力渗透了地方官府、控制了境内百姓,官府的吏役们相较于朝廷更忠于缙绅,百姓们则是完全依附于缙绅,也天然抵触外地人,所以就难以利用地方官府与境内百姓实现自身意图,但如果完全抛开本地官民的协助,那就是人生地不熟、可谓是浮泛无根,同样是事倍功半……
其二是需要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缙绅阶层皆是极为傲慢,在他们眼里,自己就是县下各乡各庄的土皇帝,皇帝也只是全天下的最大缙绅罢了,历朝历代的江山就是由他们与皇帝共同治理,县以上皇帝说了算、县以下他们说了算!所以缙绅们对于皇权下县的事情也就极为敏感,一旦阁臣对付缙绅之际闹大了动静,就会迅速引发全天下缙绅势力的集体反弹!缙绅们一向是积极供养族人读书入仕,天下间的大半读书人皆是出自缙绅阶层,一旦是缙绅们激烈反弹,就一定会造成地方不稳、民心思变、还会招致士林舆论的抨击,任谁也承担不起这般后果!”
最终,李传文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所以,赵阁臣若是想要对付兴州缙绅,就一定要速战速决,也一定要于无声之处听惊雷,无论是拖延时间太久,还是动静闹得太大,皆是会后患无穷!”
随后,牛辅德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道:“正是如此!但学生还想要提醒阁臣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陛下的态度!根据阁臣的想法,陛下一定是支持农务改革新政的,但自从兴州境内爆发民乱以来,陛下就一直拖着这件事情没有表态定性,似乎是有意维护农务改革新政,又似乎是敷衍推诿、模棱两可……
依学生的看法,陛下这般做法主要是出于两层考虑,其一是陛下深知这件事情的棘手之处,不愿意亲身卷进这场风波之中、招致天下缙绅的紧张;其二是……陛下算准了阁臣您很快就会奔赴兴州境内亲自解决此事,也必然会与兴州缙绅产生矛盾,待阁臣出手惩治了兴州缙绅之后,陛下就可以趁机挑起整个缙绅阶层对阁臣的敌视!要知道……因为农务改革的事情,缙绅们原本就已经对您心存不满了!
李前辈刚才也说了,天下儒生有大半人出身于缙绅阶层,若是阁臣招来了整个缙绅阶层的敌视,您好不容易才稍稍扭转的朝野声誉,就会迅速毁于一旦!自古以来,哪怕是开国皇帝、贤臣名将,无论他们实现了怎样的伟业,但只要是得罪了缙绅势力,历史评价就皆是不佳!
所以,不仅要速战速决,也不仅要于无声之处听惊雷,还要尽力避免造成任何争议与误会,绝对不能引发整个缙绅阶层的敌视!”
赵俊臣缓缓点头,完全认可了李传文与牛辅德的意见,又追问道:“两位先生所言有理!却不知……可有解决之道?计将安出?”
李传文与牛辅德相互对视一眼之后,异口同声道:“如今之计,当是杀鸡儆猴!”
李传文补充道:“在兴州三大缙绅家族之中,挑选一家赶尽杀绝,同时又要放过另外两家,甚至还可以联合另外两家缙绅一同瓜分前者所留下的各种利益好处,也就可以释放善意、最大程度的化解敌视!与此同时,只针对其中一家,还可以减轻阻力、节省时间,不会闹出太大动静,尽量减少争议!”
这般对策,也与赵俊臣想法一致。
于是,赵俊臣又问道:“那两位先生认为,应该挑选哪一只鸡杀来儆猴?”
牛辅德则是笑道:“阁臣您早就在兴州东部各地埋下了大量棋子,又何必是明知故问?咱们从山海关带回来的那些流民,皆是出身于兴州东部,您已经说服了他们与本地缙绅为敌,而兴州东部的最大缙绅就是李家,所以咱们很容易就可以寻到下手机会!
事实上,即便是没有那些流民作为棋子,兴州东部的李家也是最佳选择!这个家族近年来做事最没底线,引发民怨最大,家主李慈还把亲生女儿送给了内廷宦官,这种事情一旦是公之于世,就一定会受到各方唾弃,而且李家的后台只是内廷一位宦官罢了,阁臣您出手敲打内廷、让内廷高层低头服软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也不必担心引起太大反弹!”
闻言之后,赵俊臣笑着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首先宰杀李家这只肥鸡,让咱们试探一下猴子们的反应吧!”
*
与此同时,兴州府城的南厢街,有一家酒楼名为青山阁,乃是兴州境内价位最高、名气最大的酒楼。
兴州知州吕文升原本是在青山阁内安排了一场洗尘宴,但因为赵俊臣的敬谢不敏、以及总兵张肃的直接离开,所以这场酒宴也就变成了兴州官员与境内缙绅的聚会。
趁着这场聚会,吕文升想要与兴州境内各方势力详细商议一下后续对策。
只见吕文升首先起身举起酒杯,愁眉苦脸道:“唉!本官今天率领各位迎接赵阁臣,竟是好心没好报,被赵阁臣当场噼头盖脸的训骂了一顿,可谓是下马威啊!各位皆是兴州境内有名望的贤达,一定要出手搭救本官,这位赵阁臣可不好招惹!”
听到吕文升的恳求之后,三大缙绅家族的家主们相互对视一眼之后,显然是早有准备,很快就给予了准确答复。
李慈也举起了酒杯,慢条斯理道:“那位赵阁臣有下马威,咱们这里也准备好了下马威!相较于赵阁臣的下马威只是胡搅蛮缠的讲歪理,咱们的下马威绝对是合情合理,可以让他有苦难言!”
“哦?计将安出?”吕文升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从明天开始,兴州粮价会提升三倍!”李慈面现冷笑,缓缓答道。
……
……
摄政大明 第1371章.各怀鬼胎.
……
……
“从明天开始,兴州粮价会提升三倍!”
闻言之后,不仅是吕文升当场吓了一跳,在场众人也纷纷是面色大变。
甚至就连兴州境内另外两大缙绅家族的家主也是深感意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