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糖酥
不过明年就要成丁了,搁在旁人家说不得就该顶门立户了。就是自家,这么个能挑能扛,一顿饭能吃三大碗的半大小子,既是不念书了,就断然没有叫家里白养着的道理了。
旁的都没有说,只是问着他:“那你说说,你是想种地,还是想学门手艺?”
大晚上的闹出了这样的事儿,长一辈的兄弟妯娌都被惊动了,小丫头小小子们虽然好奇,却不敢听壁角。唯有花椒,仗着自己年纪最小老早就蹬蹬蹬地跑进了堂屋,又被祖母搂在了怀里,就窝在祖母怀里一动不动地张着耳朵安静听着。这会子听到祖父发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睁大了眼睛。哥哥姐姐们的志向,她倒是知道了个大概了。只是不知道,自家这小叔又志在何方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五十二章 影响
秦连凤看着自家老爷子久久没有说话,心里自然煎熬。正在忐忑不安之际,忽听这话,却是一愣,不禁抬眼去觑老爷子的眼sè。
秦老爹就淡淡斥道:“男子汉大丈夫,看就看说就说做就做,这样藏头露尾,却是鼠辈所为。”
秦连凤面sè涨得通红,不禁大声道:“我想学打牮!”
……
其实说起来这前后也不过两刻多钟的工夫,可若是不出意外的话,秦连凤的前程也就这样落定了。
各自回去歇息,花椒又赖进了姐姐屋里,却是打定主意从今往后就同姐姐睡了。
好在姐姐的小床也并不小,她们姊妹俩睡着还宽绰的很的。
拉着茴香的衣袖不撒手,眨巴着眼睛望着她:“我和姐姐睡!”
茴香心都软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秦连豹和罗氏亦是一见她团着两手拜拜的模样就拿她没办法,只好作罢。
不过饶是如此,罗氏还是等把她哄睡了,才回屋歇息。
秦连豹正坐在床沿上想事儿,见到罗氏,就起身问她:“椒椒睡着了?”
罗氏点了点头,却有些犯愁:“这小丫头也不知怎么了,怎么好好的就不要同我们睡了?”
秦连豹就笑:“小孩子嘛,还不是想到一出就是一出的,估计就是想和姐姐玩儿吧!何况有茴香带着她,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话是这样说没错儿,罗氏对长女也素来再是放心不过的,何况小女儿也从来就是个省心的。可女儿“不要”自己了,罗氏这个当娘的心里就是别不过这个弯儿来。
秦连豹看着就岔开话题,同她道:“我以前还老觉着老五还是个孩子,哪里想到他竟然也有自己的主意了,倒是长大了,反而是我们小看了他去。”
却是真心为他高兴的。
说到这个罗氏也有些感慨:“我也没想到。不过或许是经了事儿了的缘故吧,我瞧着家里的这些个孩子可都是懂事了不少了呢,都知道心疼人了。”又笑道:“二嫂都不习惯,说是小四好些天都没惹事儿了。”说着又告诉丈夫:“我把该老五的那份文房还是给了他了,他说什么都不肯要……”
不过推让了许久,到最后罗氏还是坚持叫秦连凤把那份文房收下了。就算不念书了,也不是就用不上这些了,何况就算当个念想,也是好的。
秦连豹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一直都知道,妻子在这些人情世故上头是从来不用他cào心的。
他cào心的是另外一桩事儿。
细细告诉罗氏:“……想来爹爹也知道他是个顺毛驴,原本还耐着心思同他理论,结果好话歹话说尽了,他反倒摇起尾巴来了,竟还叫嚷着要告官……”
居家戒诤讼,讼则终凶。好好的人家,如何会打官司,尤其还是姻亲乡里。以前秦连彪再怎么胡闹,看在他过世的老子的面上,秦老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了。却没想到纵得他更不知道轻重深浅了,当即就火了。
“……爹爹不但狠狠训斥了他一番,还把家训请了出来,按着咱家的家训,和乡里、戒贪财、戒械斗、戒诤讼,十八则里他足足犯了四则,爹爹当即就要鞭打杖责,这才把族兄给震住了,族伯娘也不敢再哭了。”秦连豹告诉罗氏,说着不禁又苦笑道:“只是不知道又能消停几天的。”
秦老爹自打四五岁起就开始背诵《秦氏家谱》,虽则这么多年过去了,可那一字一句都已牢牢刻在心底了。自打成家后,更是把家训十八则白纸黑字的列了出来,也是一直这样教导子孙的。
敬祖宗、睦宗族、和乡里、孝父母、序长初、勤生业、崇节俭、别男女、谨婚姻、勉读书、慎丧葬、禁邪巫、戒yín行、戒匪僻、戒刻薄、戒贪财、戒械斗、戒诤讼。
秦连豹兄弟几个打小就是背着这些个家训长大的,到了花椒这一辈,亦是如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家训就是金科玉律,教诲、警示和约束的作用自是比天都大的。
可对于秦连彪和黄阿婆来说,到底作用几何,秦连豹却不敢肯定了。这回能依靠家训把他们压制下来,其原由或许还在于自家老爷子从未发过这样大的脾气。
可等哪一天这余威消散了,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却是不好说的。
只这会子,也论不到这些了。
这一晚,一大家子自是各怀心思的。不过第二天一大清早的,秦连凤就跟着父兄出门去了。
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昨儿夜里刚说要学打牮,结果老爷子眼睛都没眨就答应了。
不过又同他说好,明儿一早就开始上工,搬搬扛扛的,从杂活做起。
这当然不成问题了,秦连凤虽说年纪太小没有亲眼见过,却也知道自家大哥二哥,甚至于隔壁那个老虎腰上长翅膀的家伙,当年可都是这样过来的。
而且那时节家里还没有牛车呢,走街串巷的,可都是兄长们扛着二脚架纤绳的走着去的,自己可比他们当年省力儿多了。
越想越兴头,抱着文房也不知道夜里究竟几时才睡的,反正天没亮就窸窸窣窣地起来了。眼圈都是青的,可整个人的面貌却是焕然一新。
还兴兴头头的说是昨儿太高兴了,忘了给老爷子倒洗脚水了。既是学徒,自当鞍前马后地伺候着,今儿却是再不能给忘了端洗脸水了。
小狗似的围着老爷子团团地转,一脸的谄媚。端茶倒水盛饭夹菜,可他一个老幺,往日里都是由哥哥嫂嫂甚至于侄女儿照顾着的,哪里会服侍人,尽是添乱了,闹得秦老爹哭笑不得,只能干瞪眼。
大伙儿却是忍俊不禁,可看着他一副神清气爽的模样,又不禁颇为感慨。
用罢早饭,家里的小小子小丫头们习惯性地送了他们出门,四堂哥看着小叔赶着牛车,走路都带风的模样,心里别提多羡慕了。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幽幽道:“要是我也能跟着祖父和我爹出门打牮就好了。”说着想了想,又小声嘀咕道:“我也不想念书了,我也想和祖父学打牮。”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五十三章 杂草
正踮着脚看着渐行渐远牛车的花椒听了这话不禁转过身来,仰着小脑袋从几个哥哥脸上挨个看过去,看着一脸不赞同的几个哥哥,又看了看听得糊里糊涂却小脑袋直点的七堂哥,再看看耷拉着脑袋的四堂哥。
倒是没有料到,小叔退学一事还是对这些小子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的。
不过心里也明白的很,四堂哥估计也就是心里白想想罢了,再是不敢有所行动的。
毕竟家里头经过两辈人的努力和推动,现如今到了年纪就要上学堂开蒙念书已是常态了。规矩就是规矩,是必须遵守不容破坏的,这从上次哥哥们的交谈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二了。
而丁香听了这话却斜了四堂哥一眼,凉凉道:“那你再等几天罢。”
四堂哥一脸困惑:“什么意思?”
丁香就道:“好歹等我从山上移两株瘌疙篱回来你再说,免得你被二叔拿笤帚竹枝子打烂了pì股。”
四堂哥先是一愣,随后鼻子都气歪了:“什么叫打烂了pì股,你就不能盼我些好的?”
“不能!”丁香才不理他:“你自己找打呢!小叔已经是大人了,你才多大点子的人,就敢说这样的话不上进,等我告诉二婶,看她怎么揍你。”说着话儿,又冷冷看了他一眼,就领着花椒香叶回去了。
花椒知道丁香口中所说的瘌疙篱其实就是木槿,这种guàn木植物花椒认识,在莲溪也非常常见,遍地都是。而且大多庄户人家都喜欢将它密密的种上一圈,围成篱障。再加上它的主枝又疙里疙瘩的,花椒猜测,或许这就是莲溪当地称之为瘌疙篱的原由。而这瘌疙篱除了围篱观赏食用入药洗头之外,在当地还额外有着一个非常特殊的功用,那就是用来揍孩子。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反正家家户户多有这样的习惯。花椒之前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有幸旁观了几次之后就明白了,应当是这瘌疙篱枝条繁多的缘故。看着虽然厉害,可真正等打到身上,力道已经被叉枝卸掉大半了,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并不像那些个笤帚、竹枝子、扁担、鞋底子,打起来可真是要人命的。
家里头祖父祖母虽说历来不主张打孩子,尤其是吃饭的时候教训孩子,却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而且一旦孙儿孙女挨打,老俩口也很少出面,毕竟管教孩子本来就是娘老子的事儿。
小丫头们自是罢了,俱是乖巧懂事很少挨打。而家里这么多tiáo皮捣蛋的小小子,难免挨打,而这其中挨打最多的又数四堂哥,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好几回都是兄弟姊妹们一道求情,才把他救下来。
不过四堂哥也知道,这家里头最不可能告他状的就是丁香了。瞪了眼捂着肚子笑弯了腰的五堂哥,在当地跳了会儿脚,可一眨眼的工夫,又三步并作两步追了上来,腆着脸问丁香:“我们待会都到埂上筑埂去,你去不去?”
丁香也知道他不过嘴上说说罢了,却是再没有这个胆量的,只不过泼盆冷水给他烧糊了的脑子降降温罢了。见他又凑了上来,自然不会再给他颜sè看,摇了摇头:“我先陪祖母进趟山,回来了再说。”
到底是高乡山里人家,秦老娘打小就有一个习惯,只要天公作美,每天早上都会进趟山。或许不会走太远,却是一定要上山走一走看一看的。只要一天不去,心里头就得记挂着。而这一走一看的,一年到头,却是多多少少都能带些野菜山果回来的,就是大冬天的,山里头也也藏着冬笋呢!
而受秦老娘的影响,家里人多多少少也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尤其是杜氏和丁香,亦是几乎每天都要进山一趟的。
四堂哥听到丁香这话却是瞪大了眼睛,“刷”地一下就把她拖到了一旁,朝歪着脑袋望着自己的两个小妹妹笑了笑,咬牙切齿地同她咬耳朵:“我告诉你,不许把那瘌疙篱给我弄回来,听到没有。”
“没听到!”丁香却不肯,不过倒也愿意解释给他听:“我喜欢拿瘌疙篱的叶子洗头,祖母我娘,还有婶娘姊妹们也都喜欢。”
四堂哥又要跳脚了:“我不喜欢!你没挨过打你当然不知道,那玩意儿打在身上可难受了。”
丁香就白了他一眼:“那你别惹事儿别挨打不就成了。”
“这怎么能怪我!”四堂哥这回是真的在跳脚了:“我爹我娘要打我,我有什么办法,你以为我想挨打啊!”说着又道:“你别没良心,你自己想想,多少回可都是我替你背的黑锅。”
这个丁香还真不否认,想了想,就道:“那你想好了,没有了瘌疙篱,下回你再挨打的话,家伙什可就是竹枝子扁担鞋底子了,你想十天半月下不来床吗?”
四堂哥听着丁香的假设,不禁“斯”了一声,又挠起了头来,丁香不再理他,直接牵着妹妹们回家,花椒在一旁听了个全场,不禁笑得打跌,可随后看着丁香上山,又羡慕了起来。
香叶也很羡慕,可她走不来山路从来不敢进山,花椒倒是没什么不敢的,家里人却不敢让她进山。
两个小姊妹手牵手的在房前屋后转了一圈,捡了会儿草抱了会儿柴,打量着祖母他们还没回来,就一径溜达着出了门。
叔伯兄弟们正在门前的溪埂上筑埂,二伯娘也在帮忙。
地里的活计已是料理的差不多了,家里的门窗家什还待慢慢收拾,留在家里专门负责收拾房子地的秦连虎和秦连龙兄弟两个商量后,就决定先把门前坍塌了大半的溪埂修筑起来。
秦家的房舍地基距离溪埂也就十来步地,平日里出入都得从溪埂上过。可这会子原本就不甚宽阔的溪埂又塌了三分之一,出入都得留神。尤其家里还有这么些个孩子,就更得小心了。想来想去,总不能就这样随它去,它又不会自己个儿长起来,还是自家出些力气将它修起来才是正经。
再加上溪边自家的小码头也被洪水彻底冲垮了,虽说这会子莲溪里的水仍旧浑浊不堪,不敢吃用,可这码头却也得赶紧筑起来的,否则等到天寒地冻的,就更不好做手脚了。
莲溪边的临水人家,几乎三五家就共用一个小码头,像秦家这样单用一个的也不再少数。平日里洗衣吃水的,可都是从这里来的。
兄弟两个说干就干,地里的活计收尾后,就运来土石开始筑堤,家里的小小子们自然跟着忙活。其余家里人但凡得闲,也会过来帮忙。
只两个小家伙刚手牵手的走到埂上,就被哥哥们拉着站在了溪埂内侧,就差学着孙大圣的模样画个圈儿把她们圈上了。
花椒和香叶也不做声,乖乖的站在当地,看着他们忙活。花椒瞅着机会,也会打个下手。
不得不说,杂草的生命力真是旺盛的叫人咋舌。经了大水和大旱,菜园子里jīng心种下的菜蔬刚刚冒了个头,可莲溪边的杂草都已长出来了,嫩嫩的绿sè铺陈两岸一望无际。花椒知道,这些还只不过是那些个秋冬萌发的植物而已,春夏萌发的种子还在土里冬眠呢!
眼睛贪婪地看着久违的绿sè,突然指着溪边的那一团团的“杂草”,问着香叶:“四姐姐,那是什么?”
ps:周末,姐妹们都在家干嘛啦,我发现我的生活中好像就只剩下码字这么一件事儿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五十四章 种菜
花椒盯着那一团团的“杂草”,根本舍不得移开目光。
生怕自己一眨眼,“杂草”就消失不见了。
而香叶听到花椒的问话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却只看到一丛丛的杂草,不解地道:“就是草呀!”
花椒就拉着小姐姐往前走,两个小东西不知不觉地就一步一步渐渐走出了保护圈。又齐齐歪着脑袋,盯着看了半晌。
香叶更是蹲在了地上,细细打量,半天才反应过来花椒说的究竟是什么。杂草堆里确实有几株长的不大一样的植物,虽说还未长成,不过三四寸高,密不透风的长成一团一团的。可光看那叶子却已是足够她分辨出来了,小手指着歪着小脑袋告诉花椒:“就是水芹菜呀!”
她是觉得没什么稀罕的啦,可看花椒直愣愣的模样,以为她是没见过这种菜。又生怕她还不知道水芹菜到底是什么,倒是cào碎了心了,细细解释给她听:“是一种菜菜,可以炒来吃。”想了想,还告诉她:“祖父祖母大家都很喜欢吃。”
或是因着莲溪是山上来水的缘故,水源充足水质也尤为清新,至于溪里的水草、螺蚬这样的水生生物资源自是极其丰富的。
莲藕、茭白、慈姑、荸荠、水芹、菱角、蒲菜、jī头米等等的在北方地界煞是少见的水生菜蔬,在莲溪里却是随处可见的,甚至于还不乏品质上佳的珍品。
只要老天爷还算赏饭吃,甚至于平日里都不需要怎么打理,只要等到收获的季节肯花工夫肯下力气,就不愁没有收获的。
香叶年纪虽小却也是莲溪边长大的,上头又有这么多哥哥姐姐,见识却不弱。
而至于花椒,前世今生都是圩乡湖区长大的“野孩子”,旁的或许不行,可捞个螺蛳摸了田螺钓个青蛙还是不成问题的。而这溪沟、田边,但凡cháo湿地界随处都能疯长的水芹菜,自是不在话下的。
今生她长到三岁,也不是没有见过水芹菜。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在刚刚那一眼之间,她的脑子里就突然就冒出了一个念头来,整个人豁然通透,从未有过的通透。心跳越来越快,却是就连鼻尖都有密密的毛毛汗沁出了。
香叶侧头看着妹妹,只觉得小东西怪怪的。又比划着手指顺着她的视线看去,见她还在定定的看着那些水芹菜呢,心里很是纳闷,忽地又想起了什么,就看着花椒嘻嘻笑了起来。
香叶觉得自己已经摸准了妹妹的脉了,原来是想吃水芹菜了呀!虽然她并不爱吃那味道怪怪的菜菜,还是站起来大声喊着“爹爹”,又冲着他使劲儿地招手:“你来,你来,爹爹!”
正在一旁填着土石的秦连龙早就注意到这两个小东西蹲在溪埂边上,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些什么了,听到女儿叫自己,撑着锄头,侧着脑袋用搭在脖子里的手巾抹了把汗,走上前去笑着蹲了下来:“你们两个怎么了?”
花椒则是不解地转过头来看着香叶,就见香叶指着那些水芹菜,脆生生地道:“椒椒想吃菜菜,爹爹,我想要那个水芹菜。”
秦连龙顺着女儿的手指看过去,顿了一顿,不由诧异:“还真是水芹菜啊!”又纳闷道:“这里怎么会有水芹菜的?”
两个小脑袋就齐齐摇头。
秦连龙就又凑近了打量,他是打小在莲溪边长到这么大的,哪里有鳝鱼洞,哪里能捕到痴鮕昂公鱼,哪里能找到能吃的菜蔬,自是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的,也自是能够确定自家门口长过菱角jī头米,却是从来没有长过水芹菜的。
正挑了担子走过来的杜氏看了也很是诧异:“怎么会有水芹菜的?”
若是旁的或许杜氏还不会这样稀奇,植物种子的生命力是远远要比人来的顽强的。
可水芹菜却不比旁的菜蔬,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通常都是不结种子的。就算难得结了,也必是空瘪的。没有种子,于是也就迫使它孕育出了旁的繁殖方式来,就是以母jīng各节上的腋芽来进行繁殖。
也正是因为如此,之前的大旱已经把莲溪里的水草植物全部旱死了,这又是哪来的水芹母jīng做种的,难不成是顺着之前的大水飘过来在此生根的?
杜氏一壁想着已是一壁三步两步过去拔了两株水芹菜上来,又细细打量了一回,jīng上没有绒毛,叶齿jīng杆俱都细长。确是水芹菜,不是毒芹。
更是纳闷了起来了。
明明昨儿都未见了,怎么一夜之间就长出来了?
又顺着溪埂走了一段路,看着遍地的水芹菜,倒是欢喜了起来了。
家里头已经几月不见青头菜了。有了这水芹菜,可不就能给家里人添道菜了么!
自是不会掐尽了的,杜氏很有经验,都是捡着过密的水芹菜才掐上两株,倒是正好给它们间一间苗,腾出地方来正常生长。而且不过勉强够了一碗菜,也就收手了。
顺手拿了一株水芹菜捆扎了起来,就递给了一路跟着她的花椒和香叶,叫她们送回家去。
两个小东西齐齐伸手去接住水芹菜,连连点头,花椒又仰着头问她:“二伯娘,我想拔几根水芹菜。”又告诉她:“我要种菜,把它们变成好多好多的菜。”
杜氏听了,看着眼睛晶晶亮的花椒就笑道:“我们椒椒还知道种菜呢,不过这是水芹菜,得长在水里呢!”
花椒也不辩解,只是冲着杜氏呵呵地笑。
杜氏也没多想,只以为她们两个小东西是想过家家呢,就又顺手拔了几株递与花椒:“拿去玩儿吧!”
花椒就连连点头,团着小手朝二伯娘道谢,却已是忍耐不住心头的雀跃,牵着香叶就往回跑。
把那一小捆水芹菜送去了厨房,正在灶上忙活的秦老娘几个看到水芹菜也是一喜。花椒这会子倒是有些庆幸自己的表达能力还非常有限了,勉强解释了两句,就急急忙忙地拉着香叶去了菜园子:“我们去种菜!”
ps:上午看比赛,实在是太沸腾太激动太感动了,眼泪哗哗的,我估计我今天是没有心情码字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农家记事 第五十五章 壅制
被花椒一径拽进了菜园子,不禁皱着眉头望着她:“二伯娘说了,水芹菜只能长在水里。”
花椒看着香叶小脸儿皱成了一团,煞是可爱,忍不住踮起脚尖在她脸上香了一口,又连连点头:“我们给它们浇水就好啦!”
香叶捂着脸嘻嘻地笑,一听这话也对,看着花椒一副兴冲冲的样子,自个儿也跃跃欲试了起来。
可跟着花椒在菜园子里转了两大圈,见她只是时不时地蹲下来捏着泥土细细打量,却迟迟没有种菜,香叶就又纳闷了起来了:“椒椒不种菜了吗?”
听得香叶发问,花椒摇了摇头。
当然要种!
只是她不知道应当把这水芹菜种在哪里,或者说菜园子里的土壤到底适不适合这芹菜的种植的。
虽说她前世几乎不曾亲手种过菜,当然偶尔的撒种采摘浇水这样的零碎事儿自是不算的,她说的种过菜是指的从播种到收获,全部亲力亲为的整个过程。
不过虽说没有种过菜,但她勉强也算是个植物爱好者的。自打掉入了这个坑,绿植、多肉、香草、空凤、食虫、苔藓等等的植物都曾养过。后来又迷上了水果种子的种植,苹果橙子、金橘柠檬、芒果桂圆、火龙果猕猴桃的,也都种的有模有样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