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我儿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仙楂
他偷偷翻看了一下云及的籍贯。嗯,父十里塘村姜氏族嫡支脉姜汤臣,母十块田村姜黎氏,有长辈姜贺氏。苏徐宁脑袋中闪过一丝熟悉,似乎这姜黎氏之名听过,还有姜云及,莫不是之前有见到过
苏徐宁又瞟了一眼云及,却没任何熟悉之感。
陆陆续续有人交了卷儿,也容不得苏徐宁再多想了。他又翻看了几人的试卷,年纪大点儿的墨义和诗都做的不错,年纪稍小一点儿的就不是那么如意了。但没有一人的诗作可以和第一份姜云及的比肩啊。
苏徐宁自然不能武断,这些卷子至少也得有三人同阅,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出结果。
三日后便是县试最后一轮——面试。他倒是对这个只有七岁的小娃子好奇得很。若是一个可造之材才,那可就意味大了。培养一个厉害的读书人,可比上交的赋税多一成更有价值。
要是自己的地盘儿出了个大文豪,苏徐宁不敢想象自己的前途有多光明。咳咳,何况自己也不是挺有文化的么,至少现在比那小孩儿强多了。
终于等到了考试结束,大门一开,又是欢声笑语,又是怨声载道的。云及乖巧的提着考篮儿走着,忽的一人拍了他的肩膀一下。
“这位,我看你是第一个交卷的,不知答的如何”
“这位大哥,问问题前不应该自报家门吗”云及白了他一眼,反问道。
“抱歉,是在下疏忽,在下乃乐旭县中管家书铺管尚轩,今年十一,目前跟随父亲学习。”管尚轩俯身一礼。
云及亦是礼道:“我是十里塘樗夫子的学生姜云及。”
“等等,小兄弟说自己是姜云及,请问你父亲可是名唤汤臣”管尚轩惊喜道。
“正是。”云及诧异,这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父亲
“家父管飞鸿,乃是令尊的同窗好友,家父在家时时常提起这位英才,可惜天不随人……”管尚轩忽觉得云及的脸色不太对,立即转口道:“抱歉,我……呵呵,我们不说这件事了,我只是想问问你,这次考的怎么样”
云及道:“感觉还行,若是没考上,我便明年再来。”
“别这么说,我相信云兄一定能考上的。”管尚轩笑呵呵道。
“借你吉言。”
管尚轩不管云及怎么想的,自顾自的攀上了云及的肩膀,做出了哥俩好的样子。
云及觉得这人仿佛有些自来熟,令他不太自在。
见着了姜氏和黎清,云及从管尚轩手臂下挣脱出来,对他一礼,道:“管大哥,我家长辈在外等候,不便多叨扰,再会。”
“好,下次再会。”管尚轩挠了挠脑袋,笑道。
两人拜别之后,云及提着篮子到了黎清身旁,刚到篮子就被姜氏拿走了。
“娘亲,这次我提前做完了,题目里还叫作诗,我写了一首,觉得还不错,等会儿我背给娘亲听呀。”云及开心道。
“好啊,那娘亲可要听听,咱们家小白小可爱写了一首什么诗呢。”
黎清摸着云及的头发,云及七岁,还扎着两个**,若是眉间点上一颗朱砂痣,便像极了善财童子。如果再带个项圈,哪咤也别跑了。
就是该死的萌萌哒。
每次黎清见到都忍不住撸两把,直到云及头发快要乱了才罢手。
“三日之后前两场考试结果会张榜,上榜之人才可参加第三场面试,娘,我们是家去还是在此地等待呢
第46章
云及面带笑容,迈着小步子走进面试场。且不料今日来的不是很早,前面排了几十人。于是这个队伍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情况,一个小矮子站在队伍里,生生的使得长队出现了一道堑。
一旁维持秩序的衙役偷偷抿着嘴笑,这种情况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那个小矮子就是云及,云及因为年龄的缘故,特别的凸显出他的矮。
每一个人面试出来的人面部都似乎意味不明,这让外面等待的人莫名的多了几分紧张。
云及也如他们一样心里没底。每个人进去时间有长有短,大概等了一个多时辰,轮到了云及。
主考官依然是苏徐宁,他身旁坐了几位副考官。有面色严肃的,也有淡然的。苏徐宁坐在主位上,不过三十几岁的他看起来正泰安然。
“你是十里塘村姜氏族姜云及,祖父姜景言,父姜汤臣,两代秀才。”
苏徐宁此话说的既是问句也是陈述句,对于云及来说他只需回答便好。
“回大人,正是。”
早在齐太宗时期,就已经取消了对主考官老师的叫法,以促成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天子的门生。
“你师从何处如何学习”
副考官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和缓不要吓着了云及这孩子。
云及就算天赋再过惊人也是一个村娃子,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县里,还是因为考试。平日里相处的人物都相对单纯,除了村子里针对于自家的一些不良因素之外,云及确实没有经过任何的大风大浪。
忽然面对几个有深厚官气的考官,内心都慌了,不过他强装着镇定,回答道:“学生师从村学樗夫子,平日里家母多有教导,夫子有好解时,家母会责令学生虚心学习,夫子之不足,家母亦会提点一二。”
“噢这么说来你的老师有两位一是村学的夫子,二就是你的母亲”副考官颇为惊讶,没想到一介女流之辈竟有这般能力。不过想一想,整个天齐朝皆是如此,举国上下的母亲都恨不得儿子多读书考状元,看来这位母亲也是如此了。
“是的。”
苏徐宁见云及礼数很是周全,小小年纪身上竟然带有公子气概,与之前进来的那些都大有不同,对云及的好感又上了一个度。
没想到十里塘一个村子竟然能够养出这般孩子,甚好啊!之前也听说过十里塘桑神显灵,看来这还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空可去考察一番。
“可是读完了《四书经义》”
“学生在夫子的教授下,粗略的读完了《四书经义》。”云及答道。
“那本官便考考你。”苏徐宁道。“何谓君子有三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学生认为,人在世并要讲求一个孝字,双亲健在,有孝可依,此乃父母俱存之乐也,加上兄弟无故,兄友弟恭,是所谓家庭安康,这是人活在这世上最基础的,最后便是乐教于天下,即先闻道理,而后再传承,我想最后乐教育天下,应当是一份广阔的胸襟与情怀,学无所类别,教也应当广而教之,这是王天下都不能体会的快乐。”
“你七岁稚龄便有如此的见识,着实令我们惊艳了一把,确实很有天赋。”苏徐宁微微的点头,心道:“此子前途无量。”
几位考官对视了一下眼神,纷纷点头,随后朝着苏徐宁看了一眼,苏徐宁正襟危坐道:“你回去吧!等张榜。”
第47章小河淌水
面试自然比前两场笔试快的多,天快要擦黑的时候,县试最终的结果已经张贴出来。
一群学子伸长着脑袋,盯着墙上的榜单,期盼找到自己的名字。
黎清带着云及在一旁看了看,见到云及的名字排在第二。一大一小两个人跑到一个小胡同里笑了大半天。
“好了,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回家告诉奶奶和夫子这个好消息,你奶奶一定会非常高兴的,说不定下次不会抽走树屋上的梯子了,哈哈哈。”黎清抚着自己笑疼了的肚子对云及说。
云及:呃
算了,习惯就好。
自从树屋建成以后,每一次姜氏都会以各种理由把云及哄骗上去,然后抽走梯子。云及已经从刚开始的反抗到最后的麻木,姜氏很热衷于这样做。
黎清把这件事归咎于上次云及出事,姜氏怕了。
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县试的前两场榜上有名,第三场一般不会被淘汰。因为几百个人的笔试,最终只有一百来人上榜。而这些上榜的人面试之后也会留下几十,最多淘汰十来人。被淘汰的人也是极其幸运的人,这么小的淘汰概率,给撞上了,除了说幸运还能多说些什么呢
“云及,云及,你在第二呢!”管尚轩朝着云及招了招手。
黎清困惑的看着云及,云及道:“娘亲,这就是管叔叔的儿子管尚轩。”
云及主动迎了上去,道:“管兄。”
“云弟。”管尚轩这个自来熟听到云及叫他管兄,他便顺着叫了云及弟弟。
黎清看这个名叫管尚轩的少年,五官长得周正,有一双笑眼,让人一看便觉得很好相与。身上的衣裳布料比起自家身上的可好多了,整整齐齐的。他并没有带着有色眼光看自家傻娃子,可见确实是个可结交的。
云及也不想为了这点儿小事而纠结了,何况自家娘亲还在呢。
“这是我娘。”云及为管尚轩介绍道。
“清姨好。”管尚轩笑着与黎清打招呼。黎清点头回道:“尚轩好,长得真是一表人才,我家云及生的愚笨,也没结交过什么朋友,就拜托你多加照顾啦。”
既然能够开口便叫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么自己应当是管家时常提到的人物,没想到姜汤臣与管飞鸿关系竟然这般要好。再结合自家婆婆之前与管大娘的交情可以判定出,姜家与管家的关系整体来说都不错。唯一让黎清疑惑的是,自己对这个管尚轩却只存在观念上的知道,其人并未见过。
“放心吧,清姨,云及弟弟小我四岁,我一定会好好相待的。”管尚轩做出一副大哥保护小弟的样子,拍了拍胸脯,向黎清保证道。
“乖,吃饭没清姨请你到食栈吃餐饭。”黎清指了指背后的一家餐馆。管尚轩顺着望过去,旋即道:“多谢清姨,只不过今日尚轩考得第三名,需向家人报喜,不能接受清姨的邀请了。”
“真好,是个能干的孩子,既然你要回去报喜,那么清姨也就不留你了,明日一早我们便回十里塘了,有空过来玩儿啊。”黎清笑道,心里对管尚轩这孩子越发的喜欢。
管尚轩摸了摸脑袋,被黎清一夸奖,耳尖都红了,道:“有空我定会来拜访。”他看了看云及,拍了拍云及的肩膀,又道:“云及弟弟,有空我来找你玩儿,你要是上县城了,来我家书铺找我
第48章天气异常
这条支流的名字叫观月河,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传说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只是在每年八月十五这一日,观月河就会莫名的平静,倒映出天上的月亮。
观月河发源于泉机山脉深处,流到十里塘村的时候,由于地势平缓,其水流也略微的平缓。
可以确保的是观月河的上游没有几户人家,那么这河水的水位下降的如此厉害,并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造成的。
黎清打算去看看渡口的宁河主干,她和姜氏说了一声儿,便背上背篓,打着伞独自乘上了小舟去了渡口。
果然,渡口的水位也有所下降。一般水会留下来的印记之下两尺,才是现在的水位。整条宁河的水都比平常要少。
从四月初开始到月末,老天爷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接下来将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干旱会持续下去,二是不久以后将会暴雨连连。
黎清最怕的就是古代的天灾,如果是现代,不论是干旱还是洪涝,众志成城,总会有解决方法。但是在古代,没有救济的日子只能等死。所以她才会对自然如此重视,谁不愿意好好的活着呢
从河流走向田地,再从田地走向山林。黎清一点一点观察,发现草木确实与之前有所不同,好似丢了几分精气神。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从这些微妙的变化开始,黎清总觉得这片土地想告诉她什么。她好像能理解但是又不能理解,处在似懂非懂的状态。
姜氏看着这几天黎清神神叨叨的,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地,拿着根棍子跟个神婆似的。
“阿清,你怎么了”姜氏怕黎清病了,关切的问道。
“娘,你有没有觉得今年有什么不对呀”黎清半眯着眼睛,皱着眉头嘘视着姜氏。
“没有啊!只是这天热的太早了些,往年好像不是这样的,这也正常,我们可是环水而居,不怕老天不下雨。”姜氏手中拿着蒲叶扇,遮着刺眼的阳光。就这说话的空当,她背上的汗水都快浸湿衣裳了。
“是不怕下雨,就怕雨下个不停。”黎清默念道。忽然黎清眸光一闪,干旱和暴雨,热极必然雨极。这两种极端适用于自然界,是一个恒古的真理。
黎清决定接下来几天瞬移到天齐其它地方看看。
果见很多地方干旱,没有河流穿过的地方大地已经开始龟裂,只是现在裂缝尚小。等过了六月还不下雨,田里的庄稼便会惨遭毒手。
大概干旱分布的范围在整个宁河流域,也就是小半个湛江。
宁河是湛江的一个大型支流,湛江发源于西部荒古山脉,流经泉机山脉,与宁河相接,宁河的水注入了湛江,湛江东流至东海。
湛江中上游旱极,宁河作为其中上游的一条特大支流,影响颇深。
转眼便已经是六月半,老天爷仍然没有落下一滴雨,眼见的河里的水越来越少,天气越来越热,甚至这几天闷热得慌。
就连后院儿的井水都逐渐降下去了。
黎清害怕热极而雨,便在后山寻了一处岩洞,暗中布置,以防万一。黎清每晚如同做贼一样,悄悄地将自己买来的物什往山上搬。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不知道怎么的最近开始心慌了。
好像山上的草木都在诉说着同一件事:要出事啦,要出事啦。
但是她又觉得草木无灵。
一次又一次的纠结之后,黎清才开辟的这处岩洞。
这处岩洞十分向阳,里面很干燥,也没上什么杂草,除了挂了几根藤蔓之外,便只剩下乱石。黎清用锄头勾了两天才清理干净。
丧心病狂的黎清连姜氏后山的窖洞都撬开了,从里面偷拿了一筐子土豆,埋在岩洞里。
没出事的话,大不了拿回来。黎清是这么说服自己的。
有时候
第49章暴雨连连
姜氏早已经被雷惊醒了,急忙起身,将屋子里的长宽凳子收拾了,再从柜子里拿出一条褥子铺在上面,让云及睡在宽凳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