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状元是我儿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仙楂

    “所有人,拜!”

    姜奎浑身颤抖,跪了下去。

    众人不管地上湿漉漉的,天还没有停止下雨,直接双膝跪地,双手贴地。

    “呜呜呜,我们的家啊,我们的十里塘啊。”

     




第53章提防
    二十几年前的那场瘟疫是干旱造成的。难道二十几年之后,十里塘又要承受一次灭顶之灾么?

    姜奎做了大半辈子的村长,管着十里塘几十户人家两百多口人。其实二十几年前十里塘有百来户人家,都是因为疫病,只剩下几十户了。

    如果再来一次疫病,恐怕十里塘就要消失了。

    “想必姜爷爷经历过,也知道如何提防,我在这里便不多说了,我想应当尽快组织我们村的人,做好足够的预防准备。”黎清福了福身道。

    “是黎娘子,黎娘子谢谢你,若不是你恐怕现在我们全家都困在那洪水里了。”

    “是啊是啊,黎娘子真是好人。”

    “是黎娘子把我从水里拉出来的,要不然我早就不知道被洪水冲到哪儿去了。”

    黎清刚要走,一群人将她围住,一直说感谢的话。黎清笑了笑,摆手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后面姜爷爷会组织好的,大家都平安便好。”

    草丛后面,李氏这个老婆子死死抱着自己发了高热的孙子,听着村子里的人对黎清的感谢,心里就像插了一根刺似的。

    她为什么要针对姜家呢那是一段几十年前的往事了,不提也罢。

    李氏家里的男丁都在城里干苦力挣钱,李家成的母亲在生他的时侯血崩而死,其父并未再娶。

    李家成便是由李氏带大的,李氏本来就是个胡搅蛮缠,心眼儿颇多的人。带出来的娃子也如她一般的没见识。家里有点儿钱便送了李家成上了村学,成绩一塌糊涂,还经常欺负人。

    云及在村学刚开始没少受此人欺负,只是他一直没说。直到这个李家成越来越过分,云及便打了他。

    当得知姜家的人虽然失去了顶梁柱,但依旧不好惹之后,这个李家成才在李氏的教唆下有所收敛。至少在村学里不敢对云及怎么样了。

    李氏暗地里作妖的事情,姜氏也是云及出事儿后,在村子里听来的。黎清那会子正忙着做她的事情,没太关注。

    姜氏在村子里这么多年,早就有一套消息的来源。李氏做的事情分毫没有翻过去,姜氏全都知道了。不过她并没有告诉黎清,姜氏并不想要黎清去躺浑水,这是她与李氏的个人恩怨。

    几十年前的旧事便不再重提,眼下都在关心着如何渡过此次难关。

    黎清表示并不想和村子里的人待在一起。她离开后,姜奎正式开始编织队伍,采药、摘取果实的妇女队,伐木的男子队,打猎的猎户……

    姜奎组织能力是很强的,再加上他在村子里的威望,一路过关斩将,麻烦渐渐减少。

    这一段时间村民们表现出高度的凝聚力,偶尔因为分配不均有小小的摩擦,大的事故却是没有的。

    在生与死这个问题面前,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不是小气的人。十里塘的风俗自来如此,别家有事众人相帮。这也是历代传承的家训。

    古人可爱便是可爱在此处,绝大部分人都遵守着老祖定下的家规,走了一条仁爱之路。

    纵然有几个耗子屎,还没有落下来的时候就已经被踢出去了。

    黎清回到岩洞,王氏正在修补衣裳。姜氏按照黎清的吩咐和洪氏采了很多草药。黎清虽然不学医,却知道一些草药消毒的方法。

    花椒水可以消毒,艾蒿烟熏也可以……

    黎清觉得有必要去寻找几本医书,她决定瞬移到那个有淮水的地方去,寻找几本医书,最好是带图那种。

    整个锦州几乎都浸在洪水里,而黎清才知道那个有淮水的地方叫上京。原来这是天齐朝的都城,天子脚下,果然繁盛。

    &



第54章庙堂上
    上京,皇宫,朝堂。

    大殿古朴而威严,雕栏玉砌,彩彻云檐,无一不精。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一旁的首领太监高声喊道。

    台阶下方站着几排朝臣,官服颜色不相同。

    “臣有本奏。”

    皇帝高坐在上,面无表情,却眼神生动。已经四十六岁“高寿”的他威严的声音中涵盖着一丝沙哑:“顾爱卿有何事”

    顾审言端着自己的笏板给皇帝磕了个头,随后起身拜道:“今年四月开始直至七月,锦州和横州大旱,本以为会一直干旱下去,谁曾想中元节时两州忽降大雨十几天,导致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责请户部和工部立刻调拨粮食与太医院前往赈灾。”

    “此事怎么如今才上报这么大的事,朕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收到,你们是干什么吃饭的”皇帝一听,当即大怒。

    “陛下,早在六月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大旱的准备,只是没想到七月半,锦州和横州竟然突降暴雨,导致宁河泛滥,洪水成灾呀,再加上锦州和横州本就地处偏远,消息快马加鞭传到上京,也已经过去了十余天,等我们的人赶到,恐怕已经月余,陛下此事再也拖沓不得。”

    “责令下去,令户部与工部立即准备,调拨粮食和药材前往救灾,一定要与当地洽谈好,切不可出现灾民动乱才是。”

    “臣遵旨。”户部尚书与工部尚书拜言。

    “还有什么要紧的事还不速速道来。”皇帝眉头紧皱,生怕又出什么乱子。

    底下的大臣一时之间面面相觑,嘴唇蠕动,却又不肯对皇帝说话,皇帝只能表示没啥事了。

    早朝结束,丞相顾审言、工部尚书李涛以及户部尚书沈雁被皇帝单独留下来。

    “陛下,这是锦州那边传过来的折子,这次洪灾不同于往年,这场大雨实在来得蹊跷,直接淹了锦州和横州大部分县村,再加上锦州那边穷山恶水,地处偏远,我们的粮食和资源恐怕难以到达。”工部尚书李涛拱手道。

    “到不了也得给我到,而且必须快马加鞭。这可是两个大州,我天齐突然遭此大祸,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岂不是寒了天下的心。”皇帝重重的搁下折子。

    “陛下,陆路不好走,其实我们可以走水路,锦州有湛江跨过,大河罗网,我们大可以从京华运河直入湛江,通过水路运输各种物资。”顾审言道。

    “我想他们户部和工部的人还没傻到那个程度,知道我朝开辟了两条运河。”皇帝差点儿翻了白眼,但出于良好的教养,他仍然表情严肃。

    “谨防瘟疫,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要像二十年前那样,举国之力才灭了那场瘟疫,简直不敢想象。”

    “是。”一听到瘟疫两个字,底下的三人立刻面色严肃。

    皇帝伸手抚了抚额头上的皱纹,随即挥了挥手,三位大臣自动退了出去。

    “不知李大人准备派哪位得力干将去呢”户部尚书沈雁问道。

    “你也知道,锦州与横州都是半斤八两的货色,一个进去不易,一个进出都太难。要说走水路,去锦州还可以,但是那横州,山里头怎么进去的了”李涛的眉头皱的都可以夹死苍蝇了。“要说这派人嘛,你懂的。”

    沈雁表示:“……”我不懂。

    顾审言在一旁冷脸听着,一句话也没说,出了宫门便坐上自家的轿子回了顾府。

    三日后,一大批物资从上京、苏州、沐州出发,往锦州而来



第55章自救
    “我们不是没有希望,而是我们太有希望,因为我们还活着,活着才是最大的希望。”黎清对云及道。

    “娘亲~”

    云及抱着黎清,他心里害怕极了。村子里的小胖死了,莲姨才出生三个月的宝宝死了,还有二大奶奶也死了。他们都是遇水着凉,而后风寒,再加上伤口未愈合病死的。娘亲的药也没能救回他们,云及心里很难过。

    “云及你要坚强,你不要忘了,你是我们家唯一的男子,是我们整个家的顶梁柱,你是我和奶奶的希望。”

    黎清第一次说出这样的话,她原本不想说的,可是云及这一次真的吓到了。

    她是一个妇人,姜氏也是。若放在平日,姜氏撒泼,自然是无人敢欺的。但是一旦触及到了人底线之下的本质,姜氏的那点战斗力还不够人家嚼的。

    所以自己必须要显现出独当一面的能力,至少在人性之下,能够有自保的能力,还有保护人的能力。

    十里塘的大部分人都是极幸运的,但不代表十里塘之外的人是幸运的。十里塘的人要面对的并不是内部的矛盾不可调和,而是外部的敌人。

    等洪水退去,整个锦州都会乱糟糟的,原先所建立的秩序混乱。这时候反派因素最容易煽动,暴民突起。

    卖儿卖女的,趁机拐卖的,拦路抢劫的……自己生活的很富足,并不代表别人就能吃得起饭,无论在哪一个世界,贫富差距始终是两个极端。朝廷所维持的,只不过是表面的安宁。他们只需要看到百姓听话便可以了。

    黎清不敢再想像下去,古代没有想象的那般安全。

    这么多天,一直被困在山上,消息闭塞,也不知朝廷有没有做出相应的对策。

    听村长说,锦州距离上京走水路按平常的速度也需要半多个月。若是因为情况危急,而加快速度,至少也要十天。

    当他们准备好,调动物资过来的时候,恐怕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从暴雨那一日开始到现在已经半个多月。前两天这雨才彻底停了,还阴了一天,今日老天爷才露出久违的阳光。

    最开始大家都还有米吃,渐渐的粮食吃完了,便开始啃树皮,吃野菜,甚至没有成熟的小浆果,土里面植物的根茎。

    这周围的野菜连根都快被掏光了。

    黎清一直没有和村里的大部队在一起,不只是他们一家,还有其他人。因为没有粮食了才逐渐逐渐的散开,形成自己的小团体。

    好在山足够大,物产也足够丰饶,纵然是干旱了几个月,也没有消灭干净山上的食物。

    所谓雁过拔毛,一毛不留。当然这山上可不止十里塘一个村子,还有山后头的大叶柏村,以及隔壁横州的一些村庄。

    平时几个村子也打不到一个罩面,因为姜家的族人大部分都在大叶柏,大叶柏宗祠派了些人来找过姜奎,问了问是否安好。

    得到了平安的消息,他们便回去了。

    再过几天,地面应该就会露出来了。推测高处的田里的稻子应当还能够再长一长,但是桑田和低矮的田地却是没有救了。

    除此之外粮店的粮价肯定会暴涨,药材会供不应求,布料家具等也会有钱也买不到。

    黎清将目光投向了山上的树木,这片山林应当是属于县府的,没有人买卖占领,那么上面的树也是可以砍的。

    想来这山上的树也会遭到一次大清洗。



第56章朝廷赈灾(一)
    其实这种崇拜心里,给了黎清很大的便利,至少在做事的时候没有更多人反对,以及少了几个为什么。

    这其中也有黎清很佛的缘故,若是换了个睚眦必报的,谁还愿意和颜悦色的听从指挥呀

    黎清又带着云及去采药,甚至带着村子里的一群妇女去采药。之前她们也采过,但由于认识的药草种类不多,并不能满足需要。黎清本就奔着预防的心态去得,所以只要有一定功效的草药她后教她们认,然后采集几大箩筐,找树枝灌木进行晾晒。

    姜奎等族老们也是支持的,村子里大多数老人或者是中年人都见识过二十几年前那场疫病的厉害,防着点儿准没错。

    在黎清的建议下,村子里制定了严格的条例。必须注意个人清洁,以及食物的干净。不能随便乱吃,也不能随地大小便,以防重蹈覆辙。

    之前好几个人都没能挺过去,特别是老人,没法子做法事道场,只能当场砍树钉成棺材寻了块儿风水宝地埋了。至于死去的小孩,自然没那么隆重,寻了个地方拿匣子装了,便埋了。

    又过了几天,洪水退去,露出泥泞的陆地。

    被水淹过的房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垮塌,有些人家的房子是石头堆砌的,比较坚实。有些人家的房子是土垒起来的,一冲就没了。

    黎清拉着云及和姜氏站在自家门口,双脚深深的陷进了被水泡涨的土地。院子里的石板地面上全是泥土和其他渣渣。竹屋塌了一半,屋顶的茅草乱糟糟的,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缺口。

    但愿不要进屋就遇到了什么尸体之类的,黎清祈祷。

    黎清准备抬脚进入院子,她回头一看,只见姜氏满脸泪痕,直愣愣的盯着自家的房子。黎清心里瞬间就酸涩了,

    姜氏的心一定很痛吧!

    这房子承载了她半生的心血,一砖一瓦,一草一菲,无不倾注了她的感情。

    姜氏自己应该很硬气的,但是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流了眼泪。姜氏拉着黎清的手哭的像个孩子。

    “会好的,烤面团子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会好的,娘。”黎清跟着姜氏一起哭。

    “奶奶,等云及长大,建大房子给你们,奶奶别哭,娘别哭。”

    “云及~”姜氏一把将云及抱在怀里,仿佛有了他就拥有了全世界。

    这一幕并不只在姜家发生,整个十里塘村都上演着这一幕。

    在哭过,伤过,痛过之后,人们更多的是挽起袖子重建家园。

    姜家花了三天才把屋子前前后后都收拾了。

    这几天老天爷很给力,没有下过一滴雨,天天太阳,该晒的都晒干了。

    河水和井水还是浑浊的,所以没地儿洗衣裳,只能先把他们晾在那儿了。板凳、桌子、锅碗瓢盆上全是泥。黎清和姜氏去山上挑了山泉水回来洗的,吃喝都是山泉水。

    黎清可不敢喝井水,谁知道里面有什么

    因为下过雨,山上的泉水很充足,整个村子的人都去挑那一汪泉,那泉水的水位居然没下降多少。
1...1314151617...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