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十多名大同军,一时间根本发应不过来,对旗兵的恐惧,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直到看见王忠清怒杀一人,又被旗兵逼得连连后退,将退到他们身前,才回过神来。

    “嗖”的一声,一支箭矢射来,挥刀砍来的旗兵,闷哼一声,扑倒在地。

    “杀啊!”十余名大同军,终于反应过来,抄起家伙,便向旗兵杀来。

    大同军平时打仗磨洋工,在辽东老是吃败仗,不过他们也都是经历明末风云的人马,并非乌合之众。

    十多名大同军,立时列阵而战,长短兵器和弓箭配合,而旗丁只是拿着战刀,立时就落了下风。

    剩下四名旗丁,没想到绿营兵居然敢反抗,被杀了个错手不及,接连被砍倒,被箭矢射倒。

    车圈住的圆圈内,民夫惊得呆立,旗奴郭浩儒没想到绿营兵居然敢杀旗丁,吓得惊呼连连,“大同兵反啦!大同兵反啦!”

    郭浩儒见旗兵被杀,骇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其余民夫也一阵骚乱。

    王忠清用刀架在一名被箭矢射倒的旗兵的脖子上,用力一拉,鲜血飙射,栽倒于地。

    八旗大爷气势虽然凶悍,不过在关内享乐十多年,其实都是色厉内茬。

    他们身体早被酒色掏空,垮得厉害,都涨了肥膘,动作也不利索,六人居然被十二名大同兵,杀了个干净。

    “老子曾经也是大明的边军!”王忠清收了带血刀,环视地上尸体,忽然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正翻过大车。

    “狗东西!”王忠清顿时大怒,夺过手下的弓箭,张弓搭箭,一箭直奔郭浩儒的后心。

    “啊!”一声惨叫,郭浩儒便从大车上栽倒,民夫瞬间大乱。

    王忠清顿时怒吼一声,“不干你们的事!想活命的给老子安静!”

    旗奴在满清的统治下,早已经习惯了被奴役,被强者控制,他们看见王忠清凶神恶煞的模样,根本不敢反抗,甚至不敢逃跑。

    王忠清见他们安静,沉默片刻,沉声道:“过来收拾一下,打撒干净!”




第681章死里逃生
    旗奴们清理着尸体和血迹,王忠清则与满脸惶恐的属下聚集在一起。

    “头儿现在怎么办?”杀了八旗兵,众人冷静下来,都是后怕不已。

    “早知道这样,就不该放走高鼎!”有士卒抱怨道。

    王忠清冷笑道:“高鼎是将军插进来的,你们还不明白吗?不放他,回去将军肯定找借口,把我们宰了!”

    众人沉默,王忠清恨声道:“现在人都杀了,只能南下投靠吴越军了。”

    “这可不成,我婆娘和儿子还在盛京了。”有士卒立时惊惶道。

    “俺娘也在城里!”士卒们惊恐懊悔。

    清廷在整顿姜襄、王永强、高第等汉族军阀时,为了控制他们麾下的绿营兵,不仅将他们的兵马分散,连家眷也从汉族军阀控制的地盘迁了出来,通过控制家眷,来控制绿营兵。

    王忠清的家眷,也在盛京,不过他心比较狠,婆娘死了可以再取,儿子没了可以再生,但他属下十多名士卒,却没他这么狠心,不想连累家人。

    王忠清见属下都不同意,脸颊鼓动着沉默半响,他若坚持,这些人或许会杀了他,再者现在清军就要大举南下,看情势清军势大,辽东的吴越军未必能顶住,或许会大败。

    这个时候,去投靠吴越军,就犹如1363年鄱阳湖大战投靠陈友谅,1402年投靠朱允炆,1644年投靠崇祯一般,时机错得离谱。

    王忠清见此沉声道:“那就只能追上那几名旗丁,把他们都杀了!”

    众多大同军将士,脸上阴晴不定,半响有人道:“俺听头儿的!”

    “那这些人怎么办?”有士卒看向正清扫的旗奴们。

    王忠清残忍道:“全部杀了!”

    “头儿,这些人也都是命苦之人,不给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往南跑吧~”有人于心不忍。

    王忠清瞪了他一眼,沉声道:“我对他们不放心,除非你想让我们死,否则就听我的!”

    终究自己的性命比较重要,大同军士卒们闻语不再坚持,纷纷垂首低头。

    王忠清冷声道:“等会人全部杀光,粮食烧掉,伪装成遭受吴越军斥候袭击。然后我们向南追,若是能够灭口,便返回辽阳,若是不能,就南投吴越军。”

    ~~~~~~

    在王忠清处理善后之时,高鼎正在道路上,纵马狂奔,而在他身后,几名八旗兵正骑马紧追。

    “嗖嗖”八旗兵奔驰之中,射出一箭,擦着高鼎身子,落在马前,骇得他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驾!”高鼎疯狂的抽打着战马,想要摆脱身后的旗兵,可是旗兵各个马术高超,他纵马狂奔,不仅没有拉开距离,反而被旗兵追了上来。

    这时,奔驰许久,高鼎胯下战马,力气衰竭,速度逐渐降低下来,旗兵将距离进一步拉近。

    拔什库看着高鼎伏在马背上狂奔的身影,冷笑一声,奔驰之中,将弓箭扯开,“嗖”的一箭射出。

    “啊!”高鼎一声惨叫,臂膀中了一箭。

    眼见这无法逃拖,高鼎忽然一拔马缰,冲下官道,奔到一座破败的荒村,飞身下马,窜入废墟之中。

    八旗兵都是双马,继续奔逃,迟早要被追上,高鼎看见道路旁的荒村,便逃入村内,想要接着夜色躲避。

    拔什库领着六名旗丁,在荒村外勒住马缰,“巴勒赫,你在外监视,别让他逃了。”

    拔什库吩咐一声,便领着五人,翻身下马,徒步进入荒村,进行搜查。

    漆黑的夜晚,村落外响起几声野兽的嚎叫,高鼎躲在一堵土墙之后,手臂滴着鲜血,满头大汗的喘息着。

    他听见骑兵的动静,急忙一手捂着受伤的手臂,往村子中心窜去。

    荒村并不大,加上夜里四周寂静,任何微弱的声音,都会引起旗兵的注意。

    高鼎在荒村的土墙之间,缓慢的移动,忽然脚踩断一根枯枝,远处拔什库顿时一声怒吼,“在那边,围住他!”

    村子就那么大,旗兵锁定了高鼎的区域,立时从四面围了上来,满头是汗的高鼎,靠着墙壁,摸了下藏在腰侧的手铳,然后手扶住刀柄,探查头来,看见一名旗兵,提着战刀,脚步缓慢的逼过来。

    “杀!”在旗兵走到土墙旁边之时,高鼎猛的拔刀,照着旗兵斜劈过来,旗丁举刀格挡,谁知高鼎虚晃一招,手腕一转,刀势一转,向上提砍,顿时就在旗兵胸前划出一道口子,将旗丁砍翻。

    这时,高鼎正要举刀上前,结果了这名旗丁,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满语怒吼,劲风刮来,一刀当头斩来。

    高鼎大惊失色,连忙转身,举刀挡住旗丁砍来的战刀,那旗丁却一脚飞出,踹在高鼎胸前,将他蹄得倒飞,重重撞在土墙上。

    旗丁一击得手,满脸残忍的提刀上前,却没想到“呯”的一声铳响,胸前腾起一团血雾,直接被手铳打得倒飞,撞在墙上,而后扑死于地。

    高鼎受伤的手臂,颤抖着举着冒着硝烟的手铳,他还没来得及庆幸砍伤一名旗丁,打死一名旗丁,拔什库便领着两名旗丁赶来。

    高鼎慌忙将手铳砸出,然后拖着受伤的身躯,便往黑暗中一闪。

    拔什库侧身躲开砸来的手铳,回头不见高鼎踪迹,又见地上的伤员,还有尸体,瞬间大怒,“该死的蛮子,找出来,我要活剥了他!”

    远处一片密林里,一队吴越军斥候,正借着夜色,向海州方向渗透。

    “有铳声!”一名斥候低声惊呼,“听声音,像是我们的手铳!”

    刘迁皱起眉头,举起右手,示意身后士卒停下脚步。

    “在东北方!看看去!”刘迁当机立断。

    “头儿,会不会是清兵设下的陷阱!”有斥候担心道。

    吴越军与清军在辽东交战数年,双方斥候相互渗透和反渗透是常有之事,吴越军曾经设下陷阱,伏杀过清军斥候,清军也同样设过陷阱,令吴越军斥候损失惨重。

    刘迁沉吟片刻,便沉声道:“我们分成两股,一前一后,若真是陷阱,你接应我!”

    荒村外,留守的八旗兵骑在马上,警惕的盯着周围,只要高鼎出来,立时纵马上前,一刀削掉高鼎的脑袋。

    荒村内,拔什库和两名旗丁,四处纵火,将高鼎往村外赶。

    这时,随着火势蔓延,高鼎已经无处可躲,眼看着旗兵就要发现他,高鼎探出头来,朝村子外面看了一眼,没看见游走在外的骑兵,忽然从村子中窜出,便向南奔跑。

    可是,他刚露出身影,“嗖”的一箭,便从后射来,正中他的大腿,高鼎惨叫一声摔倒在草丛之中。

    正黄旗的拔什库,收了弓箭,提着战刀,残忍的走过来,“狗蛮子,你跑啊!”

    高鼎手撑着地面,身体向后移动,可是拔什库,却领着两名旗兵,一脸残忍的走了过来。

    这时,高鼎已经绝望,落入清军手里,必然没有好下场,清军会用各种手段逼他开口,而作为军情司的斥候,面对此种情况,他早就接受了训练。

    高鼎脸色忽然狰狞,一把抓起旁边的战刀,便要自刎,可就在这时,却“嗖嗖”几声,几支弩箭,破空袭来。

    身前两名旗丁发出一声惨叫,便扑死于地,拔什库胸口正中一箭,闷哼一声,神色大变。

    这时,他才发现,留守在外的骑兵,没有出现,顿时骇得一滚,躲避又一轮弩箭,向黑暗之中逃窜。

    刘迁带着五名斥候,从黑暗中出来,扶起高鼎,“兄弟,没事吧!”

    高鼎惊魂未定,反应过来,顿时急声道:“我是军情司细作,有要事禀报都督!”

    天色渐亮,王忠清领着属下向南追踪,正绝望之际,忽然看见前方道路上,一个跌跌撞撞的身影。

    拔什库被一箭重伤,远远看见一队绿营兵走来,顿时大喜过望,“快救我!”

    王忠清等人见了,不禁精神一振,冷笑的围上来,拔什库看清几人,顿时满面惊恐,“是你们!”

    王忠清冷笑连连,一刀挥下,砍下了拔什库的脑袋。

    一个时辰后,官道旁的荒村,王忠清看着被属下抬来的尸体,听着属下禀报,“头儿,都在这儿,全被砍去脑袋,是吴越军斥候的手笔。”



第682章盖州决战
    盖州吴越军大营内,谢迁正召集将领议事。

    大帐之中,众将穿戴整齐,吴越军将领陈友龙、党守素、贺登云、张光翠、李企晨,江北军李元胤、阮进,朝鲜都元帅林庆之、倭兵头领坂本银太,五军都督府参军张家玉、虞胤等,共计二十余人齐聚一帐。

    这时,众人围在沙盘前,正商讨着,如何夺取辽河平原,帐帘却忽然被挑开。

    “都督,细作有紧急军情禀报!”刘迁进帐,单膝跪地,急声禀报。

    众人目光立时投来,谢迁放下木杆,沉声道:“军情为何?”

    刘迁看了帐中众多将领一眼,谢迁会其意,挥手道:“都是自己人,但说无妨!”

    吴越国扩军之后,人马增长到二十余万,翻了几倍,大量降将和新归附的将领,加入吴越军中,像陈友龙就是何腾蛟的部将,而党守素、贺登云、张光翠则是收编李过的顺军。

    刘迁闻令,立时道:“细作禀报,满清秘密调集两蓝、两黄四旗精兵两万人,科尔沁、察哈尔外藩骑兵近十万,集结于辽阳,不日就要南下,突袭盖州!”

    这话一出,满帐皆惊,谢迁挥手制止帐内喧哗,张光翠不禁咋呼道:“十余万骑兵!这如何得了!”

    顺系在湖广与清军也交过手,打过硬仗,可通常情况下,都是人数众多的顺军,围攻人数较少的清军,几乎从未以少胜多。

    李元胤、阮美等人,也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谢迁见此,不禁沉声道:“消息属实吗?”

    “军情司细作传回的消息,赵千户已经对上暗语,确系我们的人。”刘迁道。

    谢迁整个人都严肃起来,目光投向沙盘,五军都督府参军张家玉、虞胤反映过来,立时在辽阳插下代表清军兵力的小旗。

    张家玉不禁忧心道:“都督,辽阳距离盖州不到三百里,骑兵两日就能杀到,海州的清军,更是一天就能兵临城下。”

    张家玉被赵铭任命为参军,派往辽东历练,不想刚到辽东,就发生这样的大事。

    谢迁阴沉着脸不语,张家玉继续道:“都督,清军大军秘密集结,意在突袭,随时可能杀至。现在大军远离旅顺,失去依托,都督必须立刻决断。”

    虞胤道:“若是情报属实,加上岳乐之军,关外清兵增加到十五万众,三倍于我。都督,如今要么进入盖州坚守,要么迅速撤往旅顺。”

    关外从属于吴越军的兵力,其实接近十万,不过半数都是朝鲜仆从军,战力低下,加上远离盖州,所以虞胤没把他们算进来。

    盖州城池残破,不易坚守,旅顺被吴越军经营成为一座要塞,岳乐曾经围城十三个月,都没将旅顺打下来。

    大军要是撤回旅顺,凭借城池坚守,仗着海上物资增援,完全可以再来一个防守反击。

    大帐中,众多将领之中,不少人都赞成虞胤之言。

    毕竟,不少人都是新加入吴越军,算是新军,还没有信心与数倍于己的清军决战。

    谢迁在沙盘前来回踱步,然后停下,扫视众人,沉声问道:“你们都这么看?”

    众将相互看了看,李元胤抱拳出列,朗声道:“都督,末将不同意虞参军之言。”

    谢迁抬手示意,“李将军且说!”

    李元胤指着沙盘,“盖州残破,不可守,大军若是入城,立时就会被清军围起来,届时如大凌河、锦州一般,挖壕围困,大军便陷入死地。”

    谢迁颔首,他也不会选择进入盖州丘墟,吴越军与清军在辽东拉锯,双方都经常挖壕对战。

    要是吴越军被围在盖州,清军必然如同在大凌河、锦州时一样,挖掘深壕,将盖州围的水泄不通。
1...222223224225226...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