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12、13、14结婚,可能要断更几天,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第693章先下手为强
    北京城,皇宫内。

    御书房里,顺治坐在皇位上,披着一件貂裘大衣,胸前还抱着一个手炉。

    这时,索尼跪地磕头,“奴才,拜见皇上。”

    语毕,五体投地的拜服于地。

    顺治刚听了布木布泰一阵唠叨,正心烦意乱,不赖烦的道:“什么事情?”

    索尼听出顺治的不快,不过事情紧急,不得不说,“皇上,鳌拜、科尔沁蒙古被吴越国牵制,京师兵力空虚,若是阿济格得到消息,恐怕~”

    顺治年轻的脸上浮现一丝慌色,失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阿济格会造反?”

    不只顺治变了脸色,济尔哈朗、满达海、勒克德浑,也都是神色阴沉。

    这些年来,顺治本来要斩草除根,彻底铲除多尔衮一系,但是由于阿济格拥兵三十万,雄踞徐州,控制山东和豫东之地,实力强大,所以一直都没有出手。

    阿济格因为支持顺治的人马众多,也不敢贸然起事。

    双方势力上暂时达成平衡,可是因为盖州之战,这种平衡打破了。

    现在无论是顺治,还是济尔哈朗和满达海,都是很担心阿济格会像他们推翻多尔衮一样,趁机将他们赶下台,甚至斩尽杀绝。

    济尔哈朗沉声道:“皇上,阿济格拥兵三十万,多尔衮的余党,大多依附于他。这些人多对皇上和朝廷怀恨在心,他们要是知道京中空虚,难保不会借机生事。”

    满达海和勒克德浑,也趁机添油加醋一番,成功将阿济格描绘成宇文化及式的人物。

    顺治本就恐惧多尔衮、多铎、阿济格这些叔王,现在更是吓得说不出话来,遂即又满面怒容,双目赤红,嘴唇颤抖,“盖州吃了败仗,折损满旗近两万人,肯定瞒不住阿济格。他若窥视朝廷空虚,发兵叛乱,如何得了。”

    顺治发泄一通,目光看向几人,忙又问道:“众王爷可有对策?”

    几人交换了一下脸色,满达海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为今之计,怕只有先下手为强,趁着阿济格不知盖州之事,设法招入京师,然后诱杀之。”

    当年刺杀多尔滚,满达海就是主谋之一,现在又想办了阿济格。

    顺治早有除掉阿济格的意思,可是阿济格是大清英亲王,拥兵众多,却令福临不敢妄动。

    现在要诱阿济格入京,然后以莫须有杀之,难度很大,不过一旦事成,却也事半功倍,一举解决压在顺治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虽说,顺治等人现在只是怀疑阿济格,可能会起兵,但是却已经下定决心,铲除阿济格。

    对于顺治还有满达海等人来说,阿济格怎么想,其实不重要,重要的事,阿济格现在威胁到了他们。

    顺治闻语有些意动,“要如何招阿济格入京?”

    这确实是个难题,多尔滚的死因,满清虽进行隐瞒,但是八旗之间关系复杂,阿济格早得知了真相。

    阿济格知道多尔衮是被满达海等人刺杀,并非坠马而亡,为了防止自己被病逝,被溺水,阿济格自多尔衮死后,就没有回过北京。

    勒克德浑道:“阿济格热衷于权势,可去旨,声言皇上要在五理政王之中,选摄政王,总览朝局,阿济格必至。”

    济尔哈朗却皱起眉头,摇头道:“阿济格虽少智暴躁,但是并非傻子,且多尔衮身边不少智囊,都南下徐州,依附于他,他见此诏,必然拖故不来,甚至会提起警惕。”

    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一派斗了几十年,对多尔衮还有阿济格,都十分了解。

    顺治闻语,“那怎么办?”

    这可就难住了众人,阿济格一系,盘踞徐州,割据地方,他要是不来北京,那还真没办法杀他。

    顺治见众人沉默,两只眼睛凶光毕露:“难道就等着阿济格得知朕的虚实,然后动手。当年刺杀多尔衮,你们可都有份~”

    满达海等人,一时无言以对。

    跪在地上的索尼,却面目凶狠道:“皇上,如果阿济格不来京师,那就只能派人前往徐州,将其刺杀!”

    顺治眼前一亮,这不失为一个办法,可谁那么有种,去阿济格和两白旗的巢穴,刺杀勇力过人的阿济格呢?

    满达海不禁赞叹,“索尼之言,很有想法。”说完向顺治抱拳,“皇上,奴才以为此计可以一试。”

    满清朝政向来比较稳定,主要是因为其内部,有三股势力,一是皇太极留下的两黄、两蓝旗,一股是多尔衮、多铎的两白旗,令一股,便是代善的两红旗。

    这三股势力之中,皇太极留下的势力与多尔衮一派,势不两立。

    满清若是只有这两派,早就大开杀戒,之所以没打起来,便是因为有代善一派。

    两红旗作为搅屎棍,在皇太极暴毙,豪格得到两黄、两蓝拥护之时,选择了占边实力相对弱小的多尔衮,而在多尔衮势大,豪格被鸠杀之后,满达海等人又选择占边皇太极一系。

    正是有这个骑墙派的存在,才造成满清内部能够达成一个平衡。

    相比之下,明朝内部,大多数时候,都只会形成两个大派,然后相互攻击,直到一派倒下,然后得胜的一派,又会分化。

    不过,从满达海刺死多尔滚开始,两红旗等于直接上场,参与争斗,满清原有的政治格局,便发生了变化。

    顺治并未考虑太久,便问道:“若是阿济格不来,那只有派人前往刺死,可谁能担此重任。”

    这个人选确实不易,满达海和勒克德浑,几乎同时将目光,投向提出此议的索尼,另索尼顿时背后一寒,菊花一紧,忙抢先道:“皇上,在徐州刺杀阿济格,除了要杀掉阿济格之外,还需要控制阿济格手下三十万兵马,否则徐州兵必然暴乱。因此奴才建议,派遣一位,威望极高,等镇住场面的人前往。”

    这话一出,另满达海和勒克德浑,只能悻悻收回目光。

    顺治道:“依你之言,只能派遣一王前往!”说完顺治目光扫视殿上三王,满达海等人,却当即避开了顺治的目光。



第694章刺杀阿济格
    多尔衮和多铎死后,阿济格成为两白旗贵族之首。

    如今统领三十万雄兵,雄踞徐州,顺治要在阿济格的大本营,刺杀他,难度可想而知。

    这不仅是怎么刺杀阿济格,还有怎么善后的问题。

    毕竟,阿济格一死,三十万大军就失去了掌控,他们是会叛乱,还是举兵投降南明,都是未可知的事情,而无论是叛乱,还是投靠南明,都是满清朝廷无法承受的。

    因此,索尼之言,还是很有道理。

    刺杀阿济格的人,首先是能够接近阿济格,有能力刺杀阿济格,其次,还需要有足够的威望,能够镇住三十万大军,尽量避免动乱。

    顺治目光扫视众人,见几人都避开他的目光,不禁恼怒,“平时都不是说,愿意为大清,为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怎么,现在都不说话了。”

    济尔哈朗抬起头来,正色道:“皇上,不是奴才不愿意去,而是奴才年过半百,不是阿济格的对手。”说完,他看向满达海和勒克德浑,“巽亲王和承顺郡王,年轻体健,又是理政亲王,可以担此重任!”

    满达海和勒克德浑闻语,猛然抬头,满达海忙道:“皇上,多尔衮之死的内幕,早已经传入阿济格耳中,他早欲杀奴才,两白旗的人也恨奴才,奴才去不得。”

    顺治满脸愠色,又看向勒克德浑,看得承顺郡王勒克德浑额头冒汗,眼珠乱转,急道:“皇上,奴才有一人推荐,定能担此大任。”

    顺治对这三人,都比较失望,冷声道:“谁?”

    勒克德浑道:“岳乐!”

    “岳乐?”顺治皱起眉头,“为何是他!”

    济尔哈朗、满达海眼前一亮。

    满达海忙道:“岳乐乃是博洛之弟,而博洛曾是多尔衮在宗室中的党羽,岳乐去,能够博取阿济格的信任。”

    顺治点了点头,遂即却又道:“经历盖州之战,岳乐心中是否会有怨言?”

    盖州之战后,为了保全鳌拜,还有顺治的威望,顺治、济尔哈朗等人,拿了岳乐顶罪。

    这让顺治有些担心,怕岳乐不会去刺杀阿济格,或者临阵倒戈。

    岳乐曾经与多尔衮一派交情颇厚,他去见阿济格,确实能放松阿济格的戒备,有机会刺杀,而岳乐又是五大理政王之一,阿济格死后,有他在徐州,或许能够镇住三十万清军,稳住局面。

    可是关键,岳乐会不会帮助顺治去刺杀阿济格。

    见众人沉思,跪在地上的索尼再次发言,“皇上,奴才以后,岳乐会答应下来。”

    几人不禁都向他看来,顺治问道:“为何?”

    索尼道:“同当初岳乐背叛多尔衮一样,他不想大清乱。奴才以为,只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岳乐会同意去刺杀阿济格。”

    北京城,安郡王府邸。

    天空下起了雪,雪花在空中飘舞着,慢慢覆盖王府花园。

    岳乐披着一件貂皮披风,站在庭院长廊内,目视着雪花旋转着的落入池塘中。

    “唉!”岳乐拉了拉肩头披风,长叹一口气,心事重重的样子。

    盖州之败,岳乐被秘密押回北京,软禁在王府里,准备接受审理。

    现在,盖州大败的消息,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但岳乐心里清楚,一旦消息传来,他将迎来什么后果。

    而,相比于他要承受的,岳乐其实更加担心,满清朝局内部面临的危局。

    此时,许多人或许还看不清盖州一战带来的影响,但岳乐却已经看明白,随着满清内部势力失衡,一场动荡即将到来。

    不过岳乐固然为满清着想,但也为自身的遭遇,有些不满。

    这时,岳乐正有些失神的注视池塘上,已经落了一层雪花,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将他从深陷的思绪中拉了回来,定睛看去,却是看守他的将领,领着勒克德浑前来。

    这时将领从庭院跨过来,禀报道:“王爷,承顺郡王来看您了。”

    岳乐闻语一愣,没想到自己现在一身骚,勒克德浑居然会来看他。

    当初,勒克德浑和满达海有想过拉岳乐一把,让他倒向两红旗,那么理政五王之中,他们就有三王,便能逐渐获取满清朝廷大权,不过在顺治和布木布泰表态后,两人便没有联系岳乐,也从未看望过他。

    说话间,承顺郡王勒克德浑,已经走了进来。

    “安郡王进来可好!”勒克德浑行至长廊,微笑道。

    岳乐苦笑道:“戴罪之人,有什么好不好的。承顺郡王来此,怕不是来看本王,有什么事,大可直说。”

    勒克德浑见此,遂即道:“这次前来,确实有事关大清安危之事,前来与你说。”

    岳乐疑惑道:“本王如今戴罪之身,天下大事,还问本王?”

    勒克德浑忧心忡忡道:“安郡王在王府,对外界情况有所不知。现在想来,或许只有安郡王能救大清。”

    岳乐一脸问号,“本王无兵无权,如何救?”

    勒克德浑沉声道:“皇上收到消息,阿济格得知盖州之败后,在徐州招兵买马,准备谋反夺权,天下将乱,大清危矣啊!”

    顺治与理政三王商议后,决定不告知岳乐实情,转而污蔑,阿济格正秘密谋划起兵,挑起内讧。

    “什么?”岳乐听完,不禁惊呼一声,脸色阴沉,果然随着大清朝廷内部失衡,实力强大的一方,想要出手了。

    勒克德浑看了看岳乐的神情,立时又道:“朝廷现在内忧外患,赵杂毛之军在关外肆掠,牵制了朝廷十余万精兵,而今北京空虚,要是阿济格起兵谋反,大清必乱。”

    盖州之败,八旗损失近两万,若是阿济格起兵,那满人要死多少人。

    如果满人自相残杀,倒在自己人的屠刀下,实力衰弱,南明的其他势力不好说,吴越国肯定会趁机出手。

    岳乐沉声道:“皇上想让本王做什么?”

    勒克德浑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遂即一脸正色道:“皇上希望安郡王能够前往徐州,刺杀阿济格,制止徐州军叛乱,保大清平安!”



第695章淮江酒肆
    近百满洲骑兵在漫天飘舞的雪花中奔驰,慢慢接近银装素裹的城池。

    岳乐看见远处,一座巨兽般的城池,勒紧了马缰,注目凝视。

    “王爷,前面就是徐州!”护卫领催,扬鞭指到。

    徐州本就是大城,阿济格撤到徐州后,又精心经营,修整城墙,筑造敌台,城中垒起数百个高仓,已然将徐州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岳乐微微颔首,感慨一声,“英亲王能独挡南朝,并非没有道理。”

    说完,岳乐想起此行的任务,神情又一阵黯然,他勒马驻立半响,才一夹马腹,奔向徐州城。

    岳乐一行人到了徐州北门,禀明身份,守门将领立时派人去禀报英亲王府,不多时,便有王府侍卫,领着大队兵马前来迎接。

    一时间,身穿灰布褂子,胸前和背后白圈内,写着“兵”字,头戴红顶斗笠的清兵,手持鸟铳,站在街道两侧,将百姓拦在街边,封锁道路,令人议论纷纷。

    岳乐乃是五大理政王之一,身份尊贵,大批绿营兵警戒,以保证岳乐一行人的安全。

    这时,在两侧街道上的人群中,几名穿着灰布长衫,头戴满帽,拖着一根细辫儿的汉子,注视着岳乐一行,而后悄悄离开。

    徐州城中,北市大门外的一家酒肆,终于有了几个客人。

    这家酒肆名叫江淮楼,据说是一名山西商人的产业。

    自从晋商,绑上满清后,晋商的实力,便飞速增长,清军打到哪里,他们的脚步,就到哪里,接手当地的盐业、丝绸、茶油、米面等买卖。

    地方上的官员,知道晋商背后有人,也不敢动他们,为其提供便利,甚至与之勾结,侵夺当地士绅商贾的资产。
1...228229230231232...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