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风雨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安化军

    吴克久越想越觉得不对,心中恐慌。只是身边的几个人凶神恶煞一般,好似吃人的样子,又不敢出声反抗,只好随着前走。等到太阳升起来,一行人已到了八角铺。

    看着路边卖吃食的摊子,吴克久道:“清早出城,肚子着实饿了,不如吃点东西。”

    牛二道:“此去路远,丝毫耽搁不得。我们带得有干粮,随便啃几口充饥即可。”

    听见这话,吴克久心中越发惊慌,觉得这些人怎么都不像官面上的人。只是路上行人不多,身




第62章 追查
    杜中宵提出西北来人可能和张源家人有关,此时京中查党项奸细甚严,一时间竟无人敢做主。直到下午,权知开封府吴遵路下朝,才亲自审问此案。

    开封府比不得一般州军,城内管理极严,一般治安案件,先由厢,再军院,再到推官,非是惊天大案到不了知府面前。吴遵路下了早朝,又饥又累,立即前来办理案子,以为是什么要案。

    杜中宵恭立阶前,把自己昨夜遇袭,丢了一本册子的经过说了,吴遵路不由心头火起。

    重重拍了拍几案,吴遵路喝道:“不过是蟊贼盗窃,着几个精干的吏人,排查周围的西北客人便就清楚,怎么拖到现在!本府多少大事,却来听你们这种鸡毛蒜皮之事!”

    周围的一干公人只觉得头皮发麻,不敢说话。

    杜中宵朗声道:“相公,此案虽小,却牵涉西北,一个不好还有党项奸细牵涉其中,是以专候相公下朝,才敢来报。西北事重,相公担待。”

    吴遵路心烦气燥,厉声道:“开封府每年从西北买数万只羊,多少贩羊的客人!其间有几个不成器的,也是人之常情。你们不要希冀赏赐,什么事情都向党项那里扯!近几日朝旨,若非十分大事,不要动不动就敲登闻鼓,闹到中书枢密院,你们不知道么!”

    自西北战起,近一两年,自觉有文韬武略投书自效的,献奇门武器的,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奇人异士都到京城来。其中确实有真本事的,但更多的是浑水摸鱼。朝廷不胜其烦,近日才有旨意,这些人不许随便接驾,动不动就拦皇帝出行,什么事都先审报衙门。今日朝上,又有人提起,吴遵路心烦,先就把杜中宵等人认作小题大做,因为做案的是西北人就当成大案来报了。

    杜中宵也有些犹豫,心中把事情理了一下,强自镇定,拱手道:“相公,不是我们小题大做,实在此事十分可疑。若是被学生猜中,朝廷要大失颜面。”

    吴遵路看着杜中宵,好一会不说话。等到平定了心神,轻叹一口气:“说,你猜到什么”

    “学生住在大相国寺那里,周围是有不少西北客人,但都是来京投效,得了官身的。昨夜到房里的贼人,学生依稀记得,日前恰好有一面之缘。他们抢的那本册子,刚好是有想要收买,那几个人在一边听到。想买册子的,是一个本乡人吴克久,相公可以派人去看一看他在不在。还有,住在隔壁的,是一个彭提辖带了叛逃党项的张源的家人,要去西北接降张源的。诸般联系起来,学生是怕这伙贼人,本就是党项派人到京城,想要劫取逆贼张源家人的,抢册子不过是顺手而为。为何这册子学生本就要上交朝廷,大宋国土,想靠着册子里的法子发财断无可能。相公,案子虽小,如果张源家人有失,那——”

    吴遵路沉着脸,对身边人道:“那个姓吴的住在哪家客栈派人去看一看,带来问话!”

    说完,对杜中宵道:“你们先在衙门等候,等姓吴的来了,我再问你们!”

    自清早上朝,吴遵路粒米未进,吩咐完了,自回后衙去先吃饭。

    杜中宵和苏颂对视一眼,只好随着公人出去,在一间空房等候。

    开封知府不是地方官,每天上朝,固定奏对,官员排名中非常靠前。苏颂的父亲苏绅是知制诰,官位不低,但开封知府并不会给他什么面子。特别是苏绅在朝中并无根基,士大夫中的风评一般,吴遵路这些人最近正看他不顺眼,就像没看到苏颂



第63章 阴错阳差
    郑州城外,马大对一边闷闷不乐的吴克久道:“你莫要焦躁,忍得路上饥渴,等到了西北,相公高兴,不定就让你做个小使臣。依你出身,又不用上阵厮杀,白得一个官身,还有什么担心的”

    吴克久无力地摇了摇头:“西北正是打仗时候,不上阵拼杀能做什么官!”

    其他几人一起笑了起来:“正是阵前,才正需要你这种人。军中处处用钱,钱从哪里来实话说与你知,各级将帅,都是靠着回易才能衣食无缺。你家里是开酒楼的,到了西北,自然是仍开酒楼。只要生意做得让主官高兴,升官比阵前拼杀还快呢!”

    吴克久听了,心情稍稍有些振作。这一路上,他一直觉得不对劲,怎么看马大这些人也不像西北军前来的。不过有陈虞侯一群禁军相随,吴克久又觉得说不清楚。路上吴克久几次要给家里寄信,都被马大用各种借口拦住了。最后实在没办法,答应他等到了河南府,派个可靠的人去送信。

    正在几个人说闲话的时候,一个兵士快马奔来。到了跟前,向马大叉手:“提辖,虞侯到郑州去缴还军令,不想又出事了!”

    马大吃了一惊,翻身而起:“你细说一说,又出了什么事情”

    “先前派我们运货的阉宦,新近又得了一个差使,提点京西路剿灭盗贼张海一伙。那厮见虞侯做事乖巧,不问青红皂白,让我们送粮草去福昌县,而且即刻起运!”

    马大听了,不由目瞪口呆,怔在那里。

    这一小拨党项兵马,伪造的是陕西禁军的身份,不想被那个中使盯上了。陕西来的禁军,在中原无根无底,出了事没人替他们说话,一个差事接一个差事派下来。一路上他们穿州过县,留了痕迹,只要还没出宋境,就可以被追查到行踪。这些差事,不接也得接,不然一封公文,就会让他们原形毕露。

    附近州县的禁军,基本属于三衙直辖,各自有上面的衙门,地方调动不得。反倒这种外地来的,因为仰仗地方供给,被地方抓住了,就向死里用。他们拿不出枢密院的公文,便是没有任务,地方上什么差事都压到他们身上。除非有了枢密院的调令,地方才会放手。

    好一会,马大才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运粮到福昌,别说费多少时日,到了那里只怕还是脱不开身。听说张海一伙已经到了京西路,正是那个地方,多半又被调去剿贼了。”

    其他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福昌在西京洛阳西南山区,正是陕西来的张海一伙活动的地域,到了哪里,负责剿贼的主官还会放人

    想了好一会,马大对来人道:“你回去告知虞侯,不管用什么办法,拖上两三日。依我估计,这些日子彭提辖等人也该到了。等他们到郑州境内,我们只管劫了人,沿太行、王屋山口北去,管他娘的!”

    一边的吴克久听见,惊慌失措地道:“什么劫人!你们是西北韩相公属下,怎么听着像贼”

    马大恶狠狠地道:“我们是西北来的,到了中原,不合各种鸟人都欺我们。你莫担心,出了事自有帅府担待。只要平安回了西北,便只有好日子!”

    吴克久哪里肯信,不过看这几个人恶狠狠的模样,再不敢多说。

    那个兵士策马而去,马大对其他人道:“此事等不得了,派两个人到来路看一看,彭提辖一行到了哪里。只要出了开封府界,就不管了,尽快做事归去!”

    人人称是,有两个精明强干的,翻身上马,向来路驰去。

    彭提辖与十几个兵士,



第64章 自投罗网
    收拾妥当,彭提辖倒头便睡。西北路遥,这一趟不是什么好差事,彭提辖心中郁闷,这几日都是大醉。到现在还在害酒,身体难受,一步都不想多走。

    太阳刚刚落下山去,两骑从官道上奔来,到了马铺前,对守在门口的兵士高声道:“押送张源家人的彭提辖,是在这里安歇么我们从京城来,有紧急公文!”

    吃罢了饭正在那里消食的兵士听了急,忙一骨碌爬起来,道:“在的,在的!两位稍等,我进去通禀!提辖路上走得乏了,正在里面歇息。”

    不大一会,彭提辖睡眼惺忪地从里面出来,揉着眼睛,看着两人道:“却是作怪,怎么又有什么公文我押这几个男女去西北,不是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两个士卒从马上下来,取出腰牌给彭提辖看了,原来是枢密院派来的。查验过彭提辖的身份,取出一纸公文递过来,口中道:“枢府有令,你先暂住些日子。等再来公文,再定行止。”

    彭提辖看了看身后,摇头道:“这不是苦。两位早些来,我正在中牟,晚一天来,我在管城。现在正在中间马铺,没有驿馆,怎么安歇不如,我明天赶去管城驿馆,在那里停住”

    一个兵士不耐烦地道:“你哪里许多麻烦!便就在这镇上寻间旅店住些日子,又有什么!周围几处县镇都有禁军大营,难道还怕有人劫了你!”

    “哥哥说笑,这里中原腹地,哪里来的盗贼。”彭提辖陪着笑,收了公文。这个小镇人口不多,住处不便,让十几个人在这里等着,实在让人气闷。

    两个士卒缴了公文,自顾自去了,留下彭提辖一行十几人。

    杜中宵与三个开封府的公人,从城门问起,一路追着吴克久出了城。直到第三天,才堪堪出了开封府界,到了圃田镇。远远看见马铺外面的人群,杜中宵喜道:“好了,看见彭提辖了!”

    几个公人听了都振奋起来,催马到了跟前,让士卒进去通禀。

    彭提辖听说又有公人来,心中老大不耐烦,出了马铺,也不问候,只是站在那里听来人讲。

    杜中宵拱手:“提辖,在下是自许州到京城游学的杜中宵,前些日子一起吃过酒。”

    彭提辖点点头:“我记得你。此来何事”

    杜中宵道:“前两日,有贼人进了我的房里,盗走一本蒸酒的册子。这书一般人盗来无用,左思右想,可能与党项来的人有关。在那左近,只有提辖押了张源家人,跟党项人有些关联。在下生怕有歹人来打提辖的主意,是以急急寻出城来,一是追拿贼人,再者知会提辖一声。”

    彭提辖皱着眉头道:“这里是中原腹地,禁军大营密布,什么贼人不长眼敢到这里来!小官人,你这是杞人忧天,想的太多了。许是你失了册子,心中不愤,编这些话来让公人随你追查吧。”

    “提辖说哪里话。那册子我记在心里,随时再写一本便了,又有什么。实在是此事过于蹊跷,才巴巴赶来知会提辖,路上千万小心。”

    彭提辖哪里肯听这种话,强忍着不耐听杜中宵说完,便自转身回房歇息。

    杜中宵摇了摇头,对几位公人道:“这里已出开封府界,需缴换公文才好继续追查。天色已晚,不如我们到镇里寻住客栈住下,明日再接着前行。”

    几人自无异议,离开马铺,到了镇里一个客栈住下。

    第二天一早,杜中宵起来出了客栈,一个人沿着



第65章 介绍进学
    “啊呀,原来是你!”坐在地上抱头痛哭的吴克久,猛地抬头看到杜中宵赶来,不由大叫。

    杜中宵叹了口气:“自然是我。虽然你多次寻我麻烦,但终究是同乡人,你在异乡遇到难处,我又怎能不帮。唉,小员外,得了这次教训,以后回乡老实做人吧。”

    吴克久看杜中宵神色淡然,也不知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只是不住抽泣。

    杜中宵当然只是随口敷衍,此次一路追来,只是因为自己前世有些印象的一个故事,跟吴克久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既然已经把人救了出来,杜中宵也不介意做好人。

    案子并不复杂,抓住了牛二,很快就把其他人的藏身处问了出来。马大等人藏身的地方离汴河口不远,那里本就有浚河的厢军,跑都跑不掉。一旦暴露了身份,这些人便无所遁形,很快全部落网。

    杜中宵本欲转身离去,却被郑州知州狄棐留了下来。此案说起来简单,对朝政却有不小的影响,杜中宵是最早提出来的人,怎么可以不论功行赏。既然张源派人来迎接家人,那就说明完全没有回归宋朝之心,先前提议用高官厚禄诱他归宋的官员要被追究责任的。看似小事,对朝政的影响却不小。甚至一时甚嚣尘上的与党项议和,也难免受到影响。

    吴克久与何中立是表亲,狄棐则是何中立的岳父,此次他牵涉其中,也要杜中宵帮着说句话,免得被立功心切的官员,打成党项人同党一员。

    杜中宵顺水推舟,同意吴克久是被奸人所骗,本人并无叛国之心。

    进士出身的官员便是如此,各种亲戚连着亲戚。哪怕小门小户出身,通过连姻,也会收获一大堆官场上的各种关系。吴克久攀何中立这门亲,出了本乡,得到了不知道多少好处。

    在吴克久身边站住,杜中宵淡淡地道:“小员外,梁园虽好,终非久恋之家。此事之后,你还是尽早回乡去吧。想着给大户人家蒸酒,攀附权贵,靠不住的。”

    吴克久抹了一把眼泪,猛地抬起头来:“你说的什么话!我比你差在哪里偏偏是你,蒸酒得了无数好处,人人奉承,现在又立如此一件大功。我一般替人蒸酒,最后却沦为阶下囚!”

    杜中宵听了,不由笑出来:“我替人蒸酒,是不得已而为之。若不是推辞不过,这种机会我早就全都给你了。我们本是读书人,却靠着替人蒸酒巴结权贵,没来由让人笑话!此番回去,我便把蒸酒之法献与朝廷,想来以后想替别人蒸酒也难了。不如归去。”

    吴克久又觉得杜中宵说的是真话,又不甘心,只是抱着头抽泣。

    杜中宵看得心烦,踱到一边,看着天边出神。其实自己早该带着买的书回乡了,结果在京城一拖再拖,最后卷进这样一件案子来。说是立功,有什么用哪怕朝廷赏自己个武职小官,自己就会去做考了进士才有前程,与考进士无关的,最后终究无用。哪怕加上献册子,朝廷免了自己发解试,对杜中宵来说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发解试本来不难,免了之后一样要过省试、殿试,最后还是一场空。

    抽泣了一会,吴克久抬起头来道:“我本来事事强过你,自你家蒸酒,便遇到了克星一般。现在又闹成这样,我回到乡里,如何见人”

    杜中宵道:“当日你欺压我和韩家,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我还不是熬下来了。讲真话,那时我恨不得把你打倒在地,踏上一只脚,千万年都不得翻身。到了今日,却只见你可怜,反生不出那种心思了。小员外,以后不要仗势欺人。这次你遇到我好脾气,不与你计较,以后就不见得了。”

     



第66章 三州卖酒
    大相国寺旁边的客栈里,苏颂打量着杜中宵,笑道:“没有想到,你关于张源的奇思妙想,竟然能够成真。此番拿了党项奸细,是大功一件,朝廷必然重赏。”

    杜中宵道:“赏格开在那里,无非是钱罢了。昨日李官人问起,我直言相告,若是朝廷真正有心赏赐我家,不如在许州左近再划一州两州,许我家专门蒸酒。我与苏兄不同,自小苦过来的,最怕的就是饿肚子。家里有点产业,才能心安。有两三州的地方卖酒,这一生就衣食无忧了。”

    苏颂大笑:“这个时候,你提这样条件,朝廷必定会答应的,蒸酒之法本就是你家献上。此事我最想不到的,你竟然能与吴克久相逢一笑泯恩仇,没有趁机找他麻烦。”

    杜中宵沉默一会,才看着苏颂,认真地道:“苏兄,你要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苏颂一怔,道:“自然是真话。”

    “放过吴克久,不是我大度,是思索再三,与他纠缠没有益处罢了。在京城,他有何官人这一门表亲,又有郑州的狄相公回护。最后无非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而已。若非如此,我岂会就这么轻飘飘放过他。从在县里的时候,便逼得我差点家破人亡,到京城又处处拆我的台。人都有三分火气,我又不是泥捏的,岂能容他一而再再而三找我麻烦。哼,此一时彼一时,经过此次挫折,他回到乡里,必然没了从前的气焰,最后到底如何,就看他的造化了。”
1...1516171819...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