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汉儿不为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傲骨铁心
得到李定国突破田州防线向安龙进发的消息,孙可望大惊失sè。急派大将白文选前往安龙。他给白文选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把永历君臣搬入贵阳,置于自己直接控制之下。
白文选虽然是孙可望的旧部,但却不赞成孙可望取明自代,因此他总是或明或暗加以维护永历君臣,甚至每次到安龙府入谒永历时。都股栗汗下,不敢直视。
接到孙可望要他将永历君臣搬到贵阳的命令后,白文选不以为然,人虽到了安龙,但却迟迟不肯行动。孙可望见白文选不肯把永历君臣押来贵阳,又派亲信百户叶应祯去安龙催促。
孙可望一再派兵马来安龙督促永历移住贵阳,永历帝朱由榔知道此行凶多吉少,宫中妇人也是吓得哭泣不止。白文选见状心有不忍,便对叶应祯安龙地方僻小,召募民夫不易,移驾之事事关重大,不能轻率处置,还是再等几天,等人手齐全了再移驾也不迟。
叶应祯虽是孙可望亲信,但所带兵马不及白文选,便不敢违白文选的话,只能耐着性子等待,却不料就这几天李定国已亲率兵马赶到。
李定国在距安龙不远处传令休整,他命参将杨祥身藏密疏前往安龙和永历君臣先行取得联系。结果李祥却在离城五十里的板屯江被刘镇国部兵擒获,解送到白文选处。
白文选亲自询问杨祥来意,杨祥道:“我传宣参将杨祥也,国主令我来督催道府州县预备粮草,以候国主之至耳。”完从衣甲内取出龙牌一纸,上写“为仰安龙道府备糗粮之具”,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白文选明知杨祥口中“国主”不是孙可望,但他假装糊涂,命人以酒食款待后即任其自由行动。
就这样,在白文选的秘密帮助下,杨祥得以入城谒见永历帝,呈上衣甲后心所藏李定国呈给永历的密疏。至此,永历才知道李定国大军即将到达安龙,一直紧悬的心终于放下。杨祥谒见后便立即乔装回到李定国军营。
李定国率军前来行迹再如何掩藏也终是被发现,叶应祯听李定国大军将至安龙,急忙带领士卒戎服贯甲入宫,bī迫永历帝、后立即骑马前赴贵阳。因为担心李定国突然杀到,叶应祯对待帝、后态度极其恶劣,吓得宫中又是哭声响彻内外。
关键时候,还是白文选赶到,他见叶应祯蛮横无状,便把他叫过来恐吓他道:“国主是怕李定国降清,所以才要将天子移到贵阳,为的就是避免天子遭李定国毒手。现李定国还未到,你又如何敢如此bī迫天子?事分缓急,若你执意bī迫至此,天子乃玉叶金枝,天下万民之主,不同你我性命,万一变生意外,你能担得了这个责任?”
此番话得叶应祯愣在那里,毕竟来前孙可望也未对他明言可对永历帝如何,心下恐慌,害怕回去后会遭到孙可望斥责。
白文选见叶应祯脸有惧sè,又安慰他道:“我已派人去探李定国了,若他真的带清兵前来,你再移跸未晚。若李定国没有投清,他和国主还是一家人,我等又何必为他太过bī迫天子,自取罪戾!”
如此,终在白文选的连吓带哄下,叶应祯被迫退让,不再bī迫永历移驾。结果凌晨时分大雾弥漫,忽然有几十名骑兵直抵安龙城下,马上骑兵绕城喊道:“西府大兵至矣!”
城中永历君臣、百姓听闻叫喊都是欢声雷动,叶应祯不敢与李定国为敌,仓促率人逃回贵阳。
天亮后,李定国亲统大军到达安龙,随后便入城朝见天子。
永历帝一见到李定国,就泣声道:“朕久知卿忠义,恨相见太晚!”
李定国也是激动得泪流满面,道:“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欲取两粤以迎銮舆,乃不惟不副臣愿,且重贻陛下忧,至万死无能自赎!”
至此,李定国取得安龙控制权,由于他在去年的新会战役中损失兵员较多,贵州地区又是孙可望的势力范围,因此李定国在朝见回营后就同白文选商议移跸事宜,两人一致意见以迁往云南昆明为上策。
定议后,李定国自选帐下五百人卫宫眷先行,两天后亲自护卫永历君臣离开安龙向云南进发。到达云南曲靖后,因为驻守昆明的大将刘文秀、王尚礼等人是听命孙可望的,故而李定国请永历帝暂时停留在这里,由自己带领jīng兵前往昆明和刘文秀等人商议迎驾之事。
刘文秀其实和李定国一样也是拥护永历朝廷的,且因为入川作战同孙可望有矛盾,他地位虽高,兵权却不大。李定国保驾至曲靖的消息传到昆明,刘文秀和王尚礼、沐天波等人会商应付办法,拿不定主意。因为若是开门迎接永历帝近于背叛孙可望,可是出兵相拒又显然不恰当。
尽管永历帝在王尚礼等人心目中不过是个傀儡,但又不能不奉他的“正朔”,承认他的皇帝地位,何况护驾而来的李定国是大西军仅次于孙可望的人物,其影响也不可忽视。正在王尚礼等人左右为难之际,李定国已亲统兵马来到昆明城外。
得知李定国已在城外,王尚礼顿时慌了手脚,在刘文秀的劝下这才勉qiáng随众出城迎接。李定国同刘文秀定议迎接永历帝入昆明,王尚礼既不便违抗二王,又不清楚李定国带来多少人马,故而不敢轻举妄动,同意迎永历帝入城。(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
天子移跸昆明的消息让周士相和陈奇策对视无语,前者自是早知孙、李内讧及其后孙可望兵败降清之事,早在罗定时他便一直为这一天做着准备,后者却是浑然不知,现听这等大事如何能不震动。
水师偏将郑成魁刚从江门回来,自梁标相逃亡不知其踪后,清军的广东水师就名存实亡了,不仅谭江上再也见不到清军的一艘船只,就是珠江上能看到的清军船只也是屈指可数。因此郑成魁率部上溯至江门后并没有遭到江门清军拦截,驻于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上面的清军绿营许是已经知道新会战败的消息,故而对于出现的明军水师也没有胆量开炮,任由郑成魁部在他们眼皮底子下四处征粮。
征完粮草后,郑成魁因为不放心新会战事,便在焚毁了清军水师于江门修建的一处营盘后率部回返。刚进城,没等他喝上一口水,天子移跸昆明的消息就传了过来,吓得他失手就将大碗打落在地,发出“咣当”的碎瓷声。
郑成魁失声道:“皇上怎么跑到昆明去了?李定国要干什么,他大西贼要干什么!”因为刚回来,他还不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只以为李定国是流贼本性难改,把天子绑到昆明去了,气得直想把李定国绑来砍了。
在场的水师将领忙低声将天子移跸昆明的内情和郑成魁简短了,只听得他惊得一张嘴巴合不拢。半响,才咂巴嘴转而担心道:“这么,李定国这是要和孙可望开战了?”
“孙可望贼子野心欲害天子自代,也不想想自个是什么东西,就凭他这泥腿子也配当天子,我呸!西宁王保驾擎天,是大忠臣,孙可望这贼子就是和西宁王开战。他也打不过,除非老天爷是瞎的才让这贼子赢了西宁王!”
骂孙可望的是水师将领王朋志,此人长了一脸络腮胡子,粗一看倒和战死的太平军百户葛正有些相像。(前文有误,执行杀俘的是葛正弟葛义,又名葛六)
王朋志越骂越气,抬腿走到堂外就指着贵州方向骂起孙可望家祖宗十八代了,若不是被人拉过来,还不知要骂出些什么难听的话。
想是骂得不过瘾,王朋志干脆走到陈奇策面前请令。他叫道:“大帅,皇上都叫孙可望bī到昆明去了,那孙可望兵多将广,咱们不能让西宁王一个人去对付孙可望,大帅这就带着咱们去昆明勤王保驾吧!”
“胡闹!”
陈奇策被这浑人气得一拍桌子,怒道:“你勤王就勤王了,你可有天子的勤王诏书!”
王朋志没想到老将军会发他的火,他不敢顶撞,有些心虚的嘟囔道:“皇上不是都被孙可望bī到昆明去了么。这勤王诏书肯定能下来,或许这会就在路上呢。”
“既然咱们还没有接到勤王诏书,你就给我老实呆着,再敢瞎嚷嚷。老夫就让你滚回上川岛去!”
完,陈奇策哼了一声,他这话既是给王朋志听,也是给在场的其他将领听的。天子移跸昆明还是小事。要命的是谁也不知道这后面会发生什么。以孙可望的跋扈,他定不会甘心天子脱离自己的控制,因此可以预见。孙、李二人的大战就在眼前。这可是事干永历朝廷能不能存亡的大事,更是事关大明能不能中兴的大事,在这等大事面前,陈奇策绝不能容部下擅作主张,更不能容忍部下有别样的心思。他把丑话在前头,后面真要是有人以身试法,他虽人已老,可手中的宝刀还未老!
打心眼里,陈奇策未必不想率部勤王,可他的部下都是水师,昆明离新会又远隔重山千里远,真等他排除万难率部赶去,黄花菜都凉了!更何况他也没有接到朝廷的勤王诏,没有诏书,他陈奇策就是驻防广东的凌海将军,未得诏而勤王,往大了是欲图不轨,往小了也是失地弃守之罪。
陈奇策为大明尽了一辈子忠,他断不会临老犯这错误,事情究竟怎么办,还是要等雷州那边的消息。反正一句话,朝廷若真要他陈奇策勤王,他二话不就走,哪怕死在半道他也要去,可朝廷没要他陈奇策勤王,他就守在新会,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他的汛地内!
上川岛可比不得新会,那地方贫瘠得要死,又孤悬海外,现主力都在新会,王朋志哪里愿意回去那鬼地方,因此吓得赶紧退了回去,再也不敢吱一句声。
将军发了火,又摞明了话,水师诸将再有心思,这会也都明智的闭嘴不语。太平军这边以周士相为首,周士相不吱声,一众军官自然也不会乱话。
胡德玉轻咳一声,上前对陈奇策道:“将军,李定国将天子迁到昆明,孙可望可不会善罢甘休,只怕这会他已点兵奔昆明而去了。生听大西军的jīng锐都在孙可望手中,能打的战将也都在孙可望麾下,两相对比,李定国虽也是大将,可未必就能打得过孙可望,若事情真到了最坏局面,还请将军早作打算。”
“做何打算?”陈奇策叹了口气,摆手道:“我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朝廷要没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先帝能在煤山殉国,我陈奇策又何惜这老躯。”
胡德玉见陈奇策误会自己的意思,忙要劝,却见周士相开口道:“老将军切勿悲观,事情还不至此。在晚辈看来,孙可望真要和西宁王兵戎相见,最终失败的一定是他,而不是朝廷和西宁王!”
“周千户何以如此肯定孙可望会败?”
胡德玉有些诧异周士相何以如此肯定孙可望会败,毕竟孙可望所部乃明军最大的主力,有20余万人,而李定国的兵马不过4、5万人,两者实力相差数倍,单从地盘和兵力来看,李定国基本上没有赢的可能。周士相却站出来孙可望必败,李定国必胜,这有些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大义!”
周士相很自信的看着众人,掷地有声道:“因为大义在朝廷,所以孙可望必败!”(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二百五十四章 广西
历史告诉周士相,孙可望没能打得过李定国,反而众叛亲离,最终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四川、贵州,从而彻底葬送南明。●⌒,.而他的对手李定国则作为明末的汉民族英雄彪炳史册,为后人所敬仰、所怀念、所唏嘘。
孙可望明明地盘比李定国多,兵马比李定国多,部将也比李定国多,同为大西军的孙部战斗力更是不比李定国部低,但为何失败的偏偏是他?
两世为人的周士相毕竟不是历史者,他无从详细探究孙可望的失败过程及具体原因,但他清楚一点,那便是人心不在孙可望身上,大义也不在孙可望那边。
名义上仍被永历朝廷所拥有的地盘有云南、贵州、广西大部、湖南一部、四川一部、广东沿海部分以及闽、浙沿海地区,这些地盘包括被孙可望控制的地区都是尊奉永历帝的,哪怕是不听tiáo、不听宣的闽、浙沿海鲁王朱以海系和郑成功系也都是遥奉永历为正朔,清廷也是一直视永历朝廷为明朝的正统延续。
当年李定国两蹶名王时,顺治便是想以江南土地全给永历做为明清划江而治的谈判条件。由此可见,永历朝廷所代表的南明正统观何等的深入人心,远不是流寇出身的孙可望所能代替。
若孙可望真的取永历自代,第一个不服的便是各省的明朝官员,他们能接受联顺抗清、联西抗清,却绝不能接受一个并非朱家子弟的新皇帝诞生,更何况此时正是明清相争,决定汉家气数的最后时侯。在这节骨眼闹出汉民族最后抵抗力量的自相残杀,无疑是提前结束还能残喘苟延几年的南明政权。让人无奈的是,即便孙可望失败了,南明还是没能撑住,李定国艰难支撑了五年,终是无力阻止大厦倾倒,自己也忠魂埋骨边陲之地。
孙可望的可耻不在于他想取明自代。有野心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野心遭到打击后,孙可望竟然投降清廷当了汉jiān!做为一个长期领导大西军,又受封秦王的大人物。他的降清对于南明军心士气的打击巨大,由此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用金钱衡量!
正是因为孙可望的降清,清军才能了解南明的虚实,也让大西军出滇后在各处战场针对清军的防线全部崩盘,清军几乎是没什么损失的就夺取了他早几年想取而不得的南进要地。
每想起此。周士相都恨不得将孙可望活吞生剥!
眼下,他无力干涉孙、李相争,也无力改变孙可望投敌,但他却能让局面不致于崩塌得那么快。他要影响这个历史进程,在新会,他做到了,接下来,他要做得更多。
……
孙可望不得人心,他的部下也不会跟他一条道走到黑,更不会跟大西军四雄之一的李定国为敌。也更不会跟他们心目中的天子为敌,也许数月,也许年许,孙可望肯定会败亡,远在昆明的天子也定不会有事。
周士相以大义和人心分析孙可望必败,陈奇策听着颇是有理,虽还是疑虑担心,但心中担心还是稍稍去了些。
不过周士相只以大义和人心来道孙可望必败,不提现实双方力量对比,这让胡德玉心下颇有微辞。但他是忠于明室的,自然不想看到孙可望赢,也不想看到水师诸将因此事而意见不一,刚刚获得新会的大好局面再次分崩离析。因此也了几点看法以支持周士相的意见。
经周、胡二人这般分析,水师诸将也定了心思,没有了刚才听闻天子移跸昆明时那种天好像就要塌了的恐慌感,各自都开始分析此事对抗清局面的影响了。
但随即周士相又提了个迫在眉睫的大事,他对陈奇策道:“安龙府一直是被孙可望的人马控制着,西宁王却自年初从新会退兵后便一直在两广交界休整。现在他率本部兵马去保驾,这广西岂不是要重入清军之手?”
闻言,胡德玉摇摇头,道:“广西的线国安是孔有德的部将,孔有德死后,他同总兵马雄、全节带领清廷委任的那些府、州、县官逃到梧州负隅顽抗,后来见挡不住西宁王的兵马,便又退到了肇庆。三年前西宁王奉孙可望之命统领兵马自广西进抵湖南衡阳,参与攻打满清亲王尼堪之役,结果留在广西的我军兵力非常单薄,广州的尚可喜就趁机令线国安、马雄、全节挑选jīng兵会同广东水师副将qiáng世爵等从广东封川出发,水、陆并进,重新占领了梧州。”
稍顿又道:“后来线国安又乘桂林空虚一举击败宗室安西将军朱喜三,在平乐击败义宁伯龙韬、总兵廖凤部,再次占领了桂林,之后线国安、全节和清廷委任的广西巡抚陈维新便一直盘踞在桂林和梧州地区。西宁王在第一次攻打广东前曾想把这颗钉子拔掉,他率部再次进攻桂林,可惜这一次却未能奏捷。不过线国安虽然据有桂林和梧州,但这两年西宁王也驻在两广交界,所以线国安等人只敢采取守势,不敢派兵四处攻掠。但是现在西宁王带本部兵马去了昆明,留在广西的兵马肯定不多,线国安还会不会老实躲在桂林就难了。”
到这,胡德玉的脸sè暗了下去,显是不认为线国安会放着李定国这只老虎不在广西的大好机会不有所行动。
陈奇策缓缓道:“若是广西被清军全部占领,我等和朝廷的音讯也就彻底绝了,前有广东清军,后有广西清军,我们的处境比任何时候都要困难了。”
周士相还是第一次听人讲解广西局势,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孔有德战败后,广西便全数落入明军之手,现在听胡德玉一,广西竟然还有清军势力存在,更要命的是广西首府桂林还在清军手中,这不是之前李定国在广西和孔有德的大战全做了无用功吗!
重创了敌军,迫使敌军主将自杀,又尽夺战略要城,结果却不派兵肃清敌军残兵,最后更是将主力tiáo走,使得前番所有努力全白费,这仗到底如何打的,李定国又是如何想的?
周士相很是难以理解李定国的广西战略观,他别的不知道,但知道广西要是丢了,广东的明军就成了孤军,将有可能受到来自广州和广西两个方向的清军进攻。换句话,尚在广东境内坚持抗清的明军队伍全都身陷绝地了。
“广西完了,我们也完了!”
“桂林的线国安就是条饿狗,看到骨头能不上来咬?”
“广西若是丢了,清廷肯定会命尚可喜、耿继茂西进,湖南的洪承畴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若是吴三桂那个狗贼再从四川南下,这仗还要不要打了?”(未完待续。)




汉儿不为奴 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
与陈奇策定下新会战略后,周士相终率太平军于初十日渡江。⊙,
长达数月之久的新会之战,太平军共战殁百户以下官兵1420人,伤570人,后征保安团丁联同新会民夫青壮、清军俘虏850人,伤亡达全军四分之三多。至决定渡江,太平军五大营只存官兵1165人,后营老弱7800余人,另有伤兵320人。
做为太平军补充的2000民夫在太平军的“要求”下随同太平军行动。周士相从中择1500年轻力壮者补入各营,余下者归入后营保安团和公库军。
1700名清军俘虏在经过几天的整编甄别后,也分批补入太平军和保安团。800名广州各府县的绿营兵被第一批补入太平军,600余非辽东出身的清军第二批补入,余下200多辽东出身的汉军旗兵则被拨入新建炮军营充为炮手使用。
此去香山,关键在于立足,而香山对于太平军太过陌生,故而原属香山县的100多绿营降兵得到了周士相的重视,分别将他们安在各营担任副旗头,以为各营占据香山时为向导。
1500名民夫联同1700名清军的补充,使得太平军的军力达到了4000余人,不但之前的五大营全部满员,新建炮军营也达到了600众,如此不但太平军六大营兵力达到3200人,属后营的保安团和公库军也有了近2000人的编制。
长达数月的守城战和出城决战使得太平军的军官大量阵亡,现在又一下补入如此多的民夫和降兵,指挥和管理上面难免出现问题。周士相对此的解决办法是大量提拔作战有功的士兵担任小旗,更从民夫和俘虏中选了20人担任小旗官,幸存的小旗又大量升总旗,总旗升试百户。此外,对于降兵的补充和改变,周士相还有另外的手段,那就是安军使的存在。
安军使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后世军队的政委,周士相前世又是人民军队的一员。军史战史多少有些了解,自然知道解放战争时人民军队是如何吸纳改造那些国民党军队俘虏的。在将前世的一些改造手段告诉宋襄公后,便由后者物sè安军使人选一一补入各营,在降兵进入军营第一天起。安军使就开始发挥作用。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安军使的工作很有成效,至少,加入太平军的清军俘虏总体还是安静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自己身份的改变。甚至有一些俘虏开始主动找到安军使,将自己是如何成为清兵,又如何在军官的带领下作恶一一道出,最后请求太平军的宽恕,决意和清军不共戴天。
虽然各营军官对安军使的突然出现有些不满,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命令会受到另一个人的质疑,自己对部下的惩罚会被人阻挠,甚至这个人还会越级上报他的不是,让他这个主官很没面子。但不管怎么,安军使对于军心的稳定作用还是被各级军官们看在眼里的。因此他们也勉qiáng接受安军使的存在。
长达数月的恶战虽然让太平军伤亡巨大,但同时也算是真正将太平军打造成了一支百战jīng兵,活下来的人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比从前qiáng得太多,经历过血海尸堆的太平军将士已经堪比jīng锐。补充的兵员已经超过原有官兵总数,但在这些太平军将士的凝聚统带下,战斗力和忠诚性并没有下降太多。接下来周士相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一支成分复杂的军队彻底改造,将其打造为一支能左右局面的qiáng兵。
雄威营百户仍由邵九公担任,震虏营则由原百户葛正弟弟葛义正式担任百户一职,陷阵营百户继续由铁毅担任,近卫营百户秃子蒋和因为脚板受伤无法行动。周士相便改命公库军的赵四海担任近卫营百户,蒋和则tiáo公库军,等到他伤愈后再作决定。虎捷营百户则仍由秦智生担任。各营阵亡的试百户也分别由各营百户报上人选,周士相无一不准。
新建的炮军营百户人选周士相定了齐豪。齐豪从前虽是大西军的总兵,但现在只是太平军的一员。在买盐和炸营上立了大功的齐豪出任太平军的高级军官也是应有之意,对他的任命没有引起其他将领的反感。炮军营的炮手全部是被俘的汉军旗炮手,起先在出任炮营百户后齐豪还担心这些汉军旗兵不服管制,但让他惊讶的是,根本不必他这百户动作。原先那些先加入太平军的汉军旗兵就能压制住新加入的旗兵,把他们管得服服贴贴,这让齐豪大是轻松。
1...6162636465...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