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云诗诗诗
梅兰芳微笑道:“既然南京留不住好角儿,你为什么留在南京呢?”
露生把脸一红,慢慢低下头去,转着手里的扇子道:“我没有什么大志气。”
梅先生又是一笑, 也不再问他, 心想这个孩子骨气是有的, 只是小时候没有遇到良人, 孤苦伶仃, 既无父母、又无兄弟,坎坷磨难, 养就的哀伤自怜的心性, 这点其实于表演是不利的。戏是假的, 做人却是真的,要先有对生活的信念和热情,才有真正杰出的表演。
感动观众的戏不是做出来的, 是灵魂的碰撞与共鸣。
再想想,也难怪他一直唱昆曲,昆曲里多是这些痴男怨女,死死生生,这倒是歪打正着。
这些经验是年长的艺术家们凭着生活的磨砺点点滴滴摸索来的,也是艺术上艰难困苦体味来的,无法对后辈的年轻人们直言诉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人生宛如一段路,有些曲折是要自己走过才知道的。
想到此节,他缓缓站起身来,就将手中蒲扇当做宝剑,对空深深一拜,轻声吟道:“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露生神往道:“霸王别姬,我听过您的这个唱片!”
梅兰芳淡淡一笑:“这也是打仗的戏,你那天为什么不唱这个呢?”
露生见他考校,思量又思量,琢磨着道:“虞姬也是烈女,但我觉得她凄凄惨惨,不得善终,于抗战鼓励上似乎缺了一点儿,再者说她追随的是霸王项羽,不像红玉追随的是韩世忠,咱们抗战要图吉利,做霸王……好像有些没彩头?”
梅先生摇头笑道:“难道梁红玉抗金就成功了吗?说到底大宋江山还不是断送金人之手?”
露生被他问住,一时呆了。
梅先生将蒲扇送在露生手里,一如虞姬献宝剑:“虞姬也好,红玉也罢,咱们今时今日歌颂她们,不是因为她们追随着谁,而是因为她们自有一股刚正之气,不屈不挠。项羽和韩世忠的确是英雄,虞姬和红玉却也不逊于他们。”
露生仿佛听懂了,又似乎没有懂,不明白梅先生为什么忽然说起这个。
“咱们选《战金山》,不选《霸王别姬》,是因为红玉有一个地方胜过虞姬。四面楚歌,虞姬只能洒泪殉情,红玉却能激昂战鼓,夫妻携手同战黄天荡。”他温和地看向露生:“一个人誓死追随他人,自然是感天动地,但真英雄却是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把自己的路走出来。”
露生心中仿佛一片冰壳,哗啦一声叫人敲开,迷迷茫茫道:“虞姬是好女儿,红玉却是真英雄。”
梅先生微微颔首。
“世间之人,无分男女,个个都可是英雄。英雄是互相成就,不是谁托付谁。”
这一番话说得露生心中思量,总觉梅先生是在指点他什么,可一时又想不清楚。晚来寻着求岳,求岳早在床上睡着了,看看座钟已经是凌晨一点,难怪他困了——把一只胳膊留在旁边枕头上,是等露生回来,能钻进他怀里,就这样等到睡着了。
床头摊着一本小书,金求岳跟梅夫人借阅的,《说岳全传》的上半本,不过是小孩子看的,字大、且有插图,说的自然是岳飞与韩世忠的故事,也说梁红玉。
后面又有一张白纸,是算上海这边的棉市行情。
歪七扭八的净是错别字。
露生看着那张纸,一点清泪涌上来,说不尽的惭愧,更多是酸软的温柔。原本是为他才来了上海,谁知变成他陪着自己。他为自己这样能忍耐,几天里一句抱怨都没有,还为自己看起《说岳全传》。
心里也奇怪,梅先生不是专横跋扈的人,明知自己有求而来,却总也不问,若说他会错了意思,想要收徒,这几天也没听人提起过这件事。
此时要推脱了、和求岳回去句容,似乎有些不讲道理,难道人家不肯帮忙,你就翻脸走人?但要是再不开口,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总不能就此长住上海啊。
想来想去,心中拿不定主意,见求岳睡得沉熟,又舍不得叫醒他。自己脱了褂子,含羞搂住他的脖子,轻轻在他脸上吻了一吻,交颈缠绵地睡去了。
灯灭了,爬墙虎的影子映在窗户上,一片碧绿的幽暗,就仿佛这里是一个临时憩息的、甜蜜的巢。
如是又过了两天,金总早上起来总是闹个大红脸,露生却有些撒娇,要在他旁边偎一会儿。金总心道我的妈啊小祖宗,你当这是如家快捷吗?这是梅兰芳家里!你这是硬把我往方向盘上送啊!
金总不敢啊!
露生给他扣着衣服领子:“实在是梅先生殚精竭虑,无一日不专心于剧本的修改,无一时不费心于舞台的设计,我想要开口,又不知如何开口,要么我去找姚先生说一说。”
求岳笑道:“急个屁?我告诉你,昨天我去上海棉市兜了一圈儿,觉得这也许是老天爷特意叫我们有耐心。”
“什么耐心?”
求岳不肯说,光是笑,揉揉黛玉兽的脑袋:“生意的事情我来,你忙你的去。”
露生还是半信半疑地看着他,求岳将他屁股一拍:“赶紧下去。”
露生搂着他脖子,娇声道:“不下去!”
“……”
你是真不知道金总是个行走的大jj啊?到底是对他有什么错觉啊?你这是在侮辱金总作为男人的尊严啊!
金总“嗷”了一声,无奈地拧他的脸蛋:“下去吧!老子求你啦!”
露生觉得下面什么东西一动,脸也红了,飞快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逃命似地跑了。跑到门口,又探个头回来:“你今天还去逛街?”
求岳从床上爬起来:“嗯啊,我想去看看上海这里的零售环节,去百货商店玩一下。”
露生咬着指头道:“能不能给我买上次那个蛋糕回来?”
“老大昌的?”
“嗯,给梅先生也带一份儿。”
求岳笑道:“好,我给大家都买。”
露生甜甜地冲他一笑:“给你自己也买一份。”
说完他就跑了。
这里金总蛋疼地坐在床上,心里有点儿酸,可是又很甜。
真的,露生在这里确实很开心,人找回了梦想,会从内心里发光发亮。
他喜欢看他有光芒的样子。
只要肯动脑筋,办法总会有的。梅先生不肯开口,这件事急不得,金求岳去上海棉市看了一圈儿,心里又有了新想法。
实在不行,自己先回句容也可以。
只是想到分离,他又有点鸵鸟,把头埋进被子里,郁闷了半天,决定先去厕所解决一下问题。
这里他二人心内打鼓,梅先生却是一心扎在《战金山》的改编上,这部新戏决定改名叫做《抗金兵》,又请了徐兰沅、王少卿二人来做唱腔和身段。这对露生其实也是无声的栽培,最好的示范莫过于排练时言传身教,亲眼看一部作品在讨论中逐渐成型。
若是平日无事,露生愿意这样看一辈子。
他心知这还只是初稿阶段,等到大本成戏,如能全套排演起来,不说主角是梅兰芳,单说配角就必定会有王少亭姜妙香等一干梨园名家,一人演戏是练习,高手们过招是练习的平方,那是把表演里的诀窍拆开了给你看——此中经验奥妙,错过实在是人生大憾!
只是厂子里的事情,他始终悬心不下,眼看击鼓这段重头戏初成形状,忍痛暗暗拿定了主意,要跟梅先生告辞。辞别前就把自己的真正来意说一遍,不管成与不成,都要为求岳试一次。
谁知这日梅先生却找他说起闲话,问他南边儿演员是怎样化妆,梅先生随和笑道:“我看上海这里的旦角,眼线都画得很浓,显得眼睛格外有神,越剧也是这样画,不知南京是什么画法儿?”
室内寂静无声,只有电风扇吱吱吹着,落地窗照着藤蔓的碧沉沉的影子,但闻见静静的一缕幽香,是风扇前点的檀香炉。
露生虽然焦急,仍然恭敬温柔:“南京也画这种眼睛,另外秦淮河因为有花船的旧俗,贴片子和鬓角是比北边更柔和、更媚气,青衣也贴小鬓角。”
梅先生显出很感兴趣的样子,露生便接了他的画笔,细心给他画了一遍南派的妆容。梅兰芳见他眼中忐忑,手上却丝毫不乱,不禁露出微笑,悠悠问道:“你来找我,是为什么事呢?”
露生登时画错一笔。
梅先生看他手忙脚乱,更加笑起来:“你这孩子耐性真好,这么些天我不问你就不说。”
露生涨红了脸,急急用手帕沾了水,把画错的油彩擦去,口中嗫嚅道:“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我也是这样想,你这样费尽心思来见我,不会是为了些须小事。我也并非故意苛难你。”梅先生缓缓道:“我不欠你人情,你也不好求我,如今你在我这里帮了许多天的忙,我欠下你的人情了——孩子,无论什么事情,你尽管说吧。”
“梅先生……”
露生不料他这样善解人意,把自己的难处全想到了,这些天不动声色,原来是送给自己一个人情!想起这些日子梅夫人照顾周到,多少大家亲切教诲——这哪里算是帮忙的人情,分明是爱护又爱护!
一时间心内五味杂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梅先生见他哭了,和蔼一笑:“嗳,你这个孩子,就是太喜欢哭了。男儿立于天地,有泪不轻弹,你喜欢演杜丽娘,也不能像丽娘一样哭个没完呀?”说着,接过手帕子,给他眼泪擦了。
他越擦露生就越哭,眼泪都是暖的,从心地喷泉似的往外冒。梅先生打趣道:“哎呀,再哭可就哭丑了!”
露生破涕为笑,坐在梅先生身边,把自己来龙去脉,巨细靡遗地都告诉了,说完仍是惭愧:“我、我知道梅先生名振四方,要求您作个代言,实在是高攀又高攀,不敢说要您怎样费心,哪怕您说句话儿,都是救了我们厂子了!”
梅兰芳这里却是越听越奇,当初以为他是要来拜师,后来却是福芝芳与他说:“也许这两个孩子还有别的事情求你。”
总也没有猜到竟然是为了振兴国货。
他站起身来,踱步沉吟。露生见他踟蹰,以为此事难成,心里有些冰凉,因他教诲在前,不再哭泣,也不肯放弃希望,耐心沉默地等在一旁。
梅兰芳沉吟许久,将手一拍:“一日生意一日金,更何况是这样你争我夺、针锋相对的时候。是我耽误了你们!”他向露生道:“这是一件大事,我这作用倒不算什么,应该请六哥来说一说。”
玲珑月 62|陶朱
梅兰芳所说的“六哥”,即是上海滩著名的金融家冯耿光。他出身行伍, 曾任北洋陆军标统, 又任袁世凯政府高级参议, 之后投身银行事业, 此时为中国银行常务董事、新华银行董事长。
即便向后再数八十年, 冯六爷也仍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金融巨子。
梅党不是徒有虚名, 可以这样说, 这是当时中国、也是历来中国史上最杰出的粉丝团体。再也没有任何一位流量能像梅巨巨这样紧密团结文化与金融的各界人才了。
他们不仅是繁盛的艺术之花,也是璀璨的金银之海。
冯先生就是梅党中核心的核心——也是1932年的中国金融核心,他手中的中国银行有四亿存款,这位巨巨随便动动手指都能给安龙厂带来百万千万的贷款,如果他高兴的话,随便来个上千万的风投也是小意思啊。
用金总的话来形容, 这是真正的民国霸总!
金总是真没想到峰回路转, 会有这样大的机会。他甚至觉得梅巨巨你是不是有点杀鸡用牛刀?只是清个兵线而已普攻就好你不要开大啊!
我们只想要个代言, 没想被钱砸死啊?!
一曲《战金山》换来真的大金山, 喵哒金总真的紧张到后背出汗。
过去谈上亿的案子他也没这么慌过, 因为过去的钱不是自己挣的钱,自己付出的劳动只有签字而已。可现在的安龙厂, 是他和露生用汗水和心血一点一滴浇灌长大的。
想到它真的就要起飞, 金总跟他妈要被破处一样激动。
冯霸总接到梅大爷的电话, 当天下午就赶来了。他比王亚樵年龄还大些,只是生活优渥,保养得宜, 因此望之如三四十许。穿一件光洁的丝衬衫,袖口上别着银嵌贝母的袖扣,灰色的薄西装搭在手上,一条细细的白金表链缀着钻石,从胸前的口袋里柔软地垂落。
大约来得急,没换便服,下班就从办公室过来了。
众人见他都称“六爷”,冯霸总却只看梅先生,好不耐烦道:“你在家里不好好休息,改个戏就罢了,又为这些闲人操什么心?”
梅大爷莞尔笑道:“你要是嫌烦,不来就是啦?”
冯霸总郁闷道:“那我就回去。”
梅先生笑着拉他:“吃个茶再走?别人面前,六哥不给我一点面子。”
冯霸总挑剔道:“我不喝泡的茶。”
梅先生好像妙玉献茶,忍着笑道:“知道,给你煮大吉岭的红茶,如何?”说着便叫梅夫人:“芝芳看茶煮好了没有,不要搁糖,叫六爷自己放。”
他两人说话亲密,把金总和黛玉兽看得有点傻。
金总刚从霞飞路逛回来,露生跑到路口去迎他,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冯先生很重要,千万要礼貌对待——其实也都是刚听姚玉芙八卦的。这位冯六爷是梅先生的恩人,梅先生能有今日,冯六爷居功至伟,不但花钱捧他的人场,更在许多表演和剧本上为他联络人脉,多年襄助,两人可谓是知音中的知音。时人迷恋梅先生,不免要在他们身上说些闲话,是诽谤,可也是见证,当时就有人写诗说“梅魂已属冯家有”,这个“冯”字说的正是冯耿光。
姚玉芙叹道:“他两人好比孔明遇着刘玄德,孙策遇着周公瑾,只是畹华身在梨园,又担盛名,旁人心中妒忌,编许多下流谣言来毁谤他们,我却知道他两个知音相惜,这份儿情意岂是庸赖俗人可以理解?”
这种关系让金总有点眼熟,此时站在冯梅二人面前,忽然有种山寨见正版的感觉。
这是怎么肥四!
金总跟黛玉兽咬耳朵:“你说他们俩,像不像你跟你那大少爷?”
露生掐他一下,小声道:“休胡说!”
“真的很像啊,正版plus的感觉。”
露生恼火道:“梅先生才不是那样人。”
“卧槽……那你是那样人?”金总要炸了。
露生扶额道:“我也不是!”说着把他掐了好几下:“你再胡说,我打你出去了。”
金总怂道:“不说不说。”
他俩这头窃窃私语,那边冯耿光回头看过来——他在办公室就听梅先生把大致情形说了一遍,心里有些不以为然,觉得畹华这个人,心地又软、耳朵又轻,别人说两句好话,他无有不应承的,傻白甜的总是遭人骗。又想起金世安这个名字,仿佛在哪里听说过,再一想,忽然记起这人曾经来中行办过事情,一副油盐不进的滚刀肉样子,嘴里酸话甚多,手腕却还过得去,脸上带笑、做事锋利,当时他心里就觉得这人不是善与之辈。
唯可恨是此人把戏子养在家里,行那等男色之事,叫人说他是“小六爷”,那戏子也沾光叫个什么“小兰芳”,哪来的这些沽名钓誉之徒?玷污他冯六爷与小梅的清名!眼前不就是他们两个?还有脸跑来梅府上打秋风!
只有畹华不长脑子,这些事全不放在心上,光听“振兴国货”四个字就忙不迭地义不容辞,真把冯霸总气得肠子抽筋。要骂他吧,当着外人的面,又当着福芝芳的面,算了算了;要说凭梅大爷一句话,就要冯霸总赏这个脸面——
冯六爷心道:“呸!”
他心中不赞成这个援助,又不好直接拂了畹华的面子,看看金求岳举止粗糙,呆头蠢脑,这样的人谈什么振兴国货?不知他何以失了过去的气度,更觉得这人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称不上,是败絮其外,更多败絮其中,倒可说是一个败絮的实在货了!。
想到此节,冯六爷唇边不禁勾出冷笑。
原本不是刻薄的人,此时偏要刻薄他,记起别人曾说他是剑桥留学归来,信口用英语奚落道:“要钱是吗?畹华开了这个口,我也不愿意跟你们啰嗦,三万块拿着,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他这头说,梅兰芳就有些嗔怪地看他,因为露生解释过,金求岳生了病,所以改了名字,过去的事情完全不记得,想来英语也不记得了,这事儿他也跟六哥说过了。此时冯六爷拿英语问人家,不是有意捉弄人家吗?
上前一步,就要代为解释。
金总甚至没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英语,因为冯六爷的英语真的很纯正,没有一点亚洲腔,金总在澳洲生活多年,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堪培拉,先读一年预科,才开始混学士,别的都狗屎,英语真的没问题,因此本能地站起来,脱口也是道地的土澳口语:“冯先生,我不是来骗钱的。”
冯六爷眼皮抬起来了。
金总心知冯耿光根本不会给他投资,用外语就是不想令梅先生难堪,要他们知难而退。
金总偏要顺杆爬。
“就算要给我投资,也应该先听听我的项目报告吧。”
梅先生:“……哎呀。”
白小爷:“……!。”
冯六爷:“……唔。”
冯霸总有点意外,冯霸总玩味地摸摸下巴,下一句换了日语问他:“阁下准备了项目报告,那就拿来看看。”
——巧了,金总唯二会的两门外语,除了英语,就是日语。
这事儿说起来还很恶心,金海龙后来娶的那位二奶,就是日语翻译,2000年前后中日外贸急剧升温,海龙要跟不少日本客商打交道,金海龙甩了儿子的学姐,勾搭上了还在念大学的小二奶,聘她做翻译。
她为了接近老的,经常醉翁之意不在酒地给小的“补习日语”——金总当时对阶级敌人完全没有敏感性,还觉得这个小姐姐身娇体软人又甜!
就这样,他学会了一口咸水鸭味儿的日语,可能听上去还有点儿关西腔?
没想到会在这里派上用场。
于是冯六爷惊讶地听他用一口不大纯熟、但很清晰的日语,慢慢地说道:“我来这里的本意,是想找梅先生为我的产品做个宣传,没想到能见到冯先生,更没有想到会变成项目投资,所以我没带书面报告。如果冯先生有耐心的话,我可以现场给您介绍和演示我的项目内容,这是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商业模式,我相信它不会令您感到失望。”
这个日语还是跟英语杂交的,所有想不起来的单词都用假名式英语代替。
冯六爷听得一头省略号。
好容易说完,金总崩溃地擦擦汗,换了英语道:“可不可以继续用英语谈话,我真的不喜欢说日语。”
“日语怎么了?”冯六爷似笑非笑地,英语也不用了,就用汉语问他。
“跟鸭子叫一样很难听啊。”金总实话实说:“而且我这种塑料日语,算了吧,再说日语罗里吧嗦的,英语说五分钟的事情,日语能说半小时。”
金总自认做不到脚盆鸡那个哔哔哔的语速啊!
梅先生掩口而笑。
大家不知道为什么,全笑起来了,冯耿光意料之外,又听他几句话条理清楚,态度也恳切,不知不觉气也消了,只是霸总形象不能崩,大家都笑,就冯六爷冷漠地喝茶。
须臾,他将细瓷描金的百合杯轻轻放回茶碟里:“那我就洗耳恭听,请你把这个新商业模式说一说。”
金求岳就等他这句话。
过程就不说了吧,大家都懂。金总才干或许不足,忽悠技能是点满的。
冯六爷猝不及防地被演示了一遍mebike,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从金求岳和他英语交谈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知道这人不是个草包,剑桥回来的没有草包——只是没有想到剑桥这种循规蹈矩的地方,会培养出这种敢想敢干的学生,这人不像是英国回来的,倒很像野蛮的美国人,赚钱不择手段,但又充满天马行空的奇想。
这个商业案,一方面的确能打击日货的气焰,另一方面,它也真的是一个捞金的骚主意!
冯六爷越听越喜。他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对日商的手段再熟悉不过,它们不仅顽强,而且认真——投身商海这些年,他和日资几番过招,有输有赢,要真说找一个剿灭日商的办法,实在难之又难。
可眼前似乎就是希望!
冯六爷琢磨又琢磨:“这个mebike是什么意思?我自行车?”
金总临机应变道:“就是随便取的名字,意思是有了这个循环毛巾,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冯六爷:“……”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算了,只是个名字,叫猫叫狗都无所谓了。
他素来谨慎,哪怕心中动意,面上也丝毫不露笑容,平心静气地问道:“说得很好,但这种毛巾有没有?我需看过才知你所说的究竟是否可行。”
求岳与露生欣喜对望——这个准备他们当然有!
从句容来的时候,露生就特意带上了两条纬编毛巾,一条完整的,一条梳开的。这毛巾在旅行箱里揣了好多天,他们自己用的毛巾也是纬编新产品。求岳就从屋里捧出两条样品,送到冯六爷眼前,自己将梳开的那条拆线给冯六爷看:“我们做过很多次实验,机器都已经改装完毕,消毒环节也有专人顾问。”
“消毒顾问是谁?”
“汤山军医院的副院长,郑海琳,他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医学博士。”
“哥廷根……这倒是确实的名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