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云诗诗诗
秘书官吓得抓着茶盘就往外退,石瑛沉声道:“我和金会长说话,不叫你不要进来。”
秘书官察言观色,喀啦一声,把门也带上了。
两个绅士装扮的民国男人,一间中西合璧的民国风味的办公室, 红绒窗帘垂着, 把屋里照出一种权谋剧的装逼色调, 此情此景此人物, 拿到八十年后可以直接拍一场商战政斗的名场面。金总自恨在气质上没投好胎(二次投胎也失败), 导致场面看起来不像政斗剧,像青春偶像剧, 学生逃学被班主任抓来谈话的那种剧情。
金小学生硬着头皮:“说, 说, 说什么啊?”
石瑛严肃:“说说你为什么擅自独立账目,另开公司逃避监察?三月份你送了一笔款子过来,自那之后就销声匿迹, 报纸上倒是天天见你出风头,我不知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金总摸着头道:“一言难尽的怎么说啊,我也不是故意的。”
“行事论迹不论心,你不要这个时候跟我谈故意不故意。当初提起合营的是你,毁约自专的也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你把市政厅当成什么?”
金总给怼得垂头吃茶。
句容的安龙厂和南京的靡百客公司分账,厂子只管出货,公司只管收钱,导致政府的账目监管形同虚设。老虎养大了总是要吃肉的,石瑛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像分手也相出轨,终究要有个对质的场面,有时候不是真要你怎样,石市长只是想要一个说法,让市政厅不至于太难堪。
亏得他能忍,憋了三个月。
金总只想出轨,不想分手,想要跟众多棉纺织同行长期快乐出轨,就得回头把市政厅这个糟糠之妻安排好。在爱情上一向坚持晋江耽美的金总,万不料在生意场能有种马的体验。
他心知此事早晚要东窗事发,搅浆糊是没用了,干脆掏出渣男回头的真诚:“你想知道,我也没什么不能说的,都是被逼出来的。”
这一下午市长办公室大门紧闭,秘书官说到做到,对外只说石市长“开会去了”。金求岳就把自己一年来的情形,巨细靡遗地都跟石市长和盘托出。
这些经历其实是他第一次对人提起。跟露生没必要说,都是一起过来的;跟金忠明不敢说,怕金忠明听了担心;演讲的时候更是只字未提,因为说了别人也听不懂,更怕其中细节为人所曲。
说到情真处,自己把自己感动了,这半年来干成了多少大事儿!想起春天里自己句容南京两头跑,把路上的一草一木都看熟了;怕营销部的民国爷爷们表达不了新概念,近百个客户是他亲自领着签的协议;行会的几个大厂倒没什么造孽的,后头进来的小商户活像新进宫的贵人们争风吃醋,屁点儿的利润都搞得龇牙咧嘴,他和露生只好循着情况设定细则,没有电脑,几千字的细则全凭手写,他写露生抄,困得头对头在桌上就睡着了。
创业难,难创业,做的时候不觉得怎样,说出来才知道,原来自己居然这么努力的。
求岳揉揉眼睛,发现自己很久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石瑛见他默然:“怎么不说了?”
金总心酸道:“我感觉自己吃了好多苦!”
石市长:“……你是来道歉还是来诉冤?”
金总委屈:“本来是道歉的,现在觉得有点冤。”
石市长:“……我看你是和白老板混得多了,也会唱戏了。”
金总吱儿哇哭了:“石市长,你体谅我,真的不是我故意要甩开你,实在是上头借款把我逼得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你当初拉我一把我都记着的,所以我答应你的分成永远不会变。春天的十万我不是送来了吗?我也没赖账啊,夏天是因为还没盘点完啊,我好累啊!”
石瑛只好说:“你也不容易。”
金总一边哭一边偷看:“那你还怪我吗?”
石市长头都大了:“行了你别哭了,你把我这当什么了?这是市长办公室!”
金总赶紧地见好就收。
石市长:“你假哭?”
金总慌忙又哭——强挤的眼泪实在挤不出第二波了,挤出来一点鼻涕,恶心且滑稽,自己兜着鼻涕说:“是真的。”
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笑了。
石瑛是真拿这个不要脸的玩意儿没有办法,绞了毛巾递给求岳,语气也缓下来:“其实我早知道你会来说这件事,算了,算了,既然你有这么多难处,那我也不勉强,这个账你要分就分吧。”
“……”金总平生第一次装娘炮,未想效果如此卓越,惊喜之余有点难以置信:“不是,石市长,你可以跟我提一笔保证金,就是每年我交一个固定的数额。”
石瑛摇摇头:“那成什么了?政府跟你打秋风?我当初给你作担保,不是图你这一点钱,我只是气你用人可前、不用人可后。”
金总要感动哭了:“那多不好意思,这弄得我人情还不清了。”
晚生五十年,石市长你就是焦裕禄啊!
石瑛笑道:“好矫情的话,你是个大姑娘?”
金总害羞。
“有时觉得你甚有魄力,有时又觉得你像个孩子,办事叫人没辙。”石市长见他窘迫,也觉好笑,语重心长地又说。“其实你早打个招呼,怎么都行。合营不过是立个榜样,通账封账,都好商量,你一句话不说,撂开市政厅,叫底下的人多说闲话呀。”
金总乖顺:“这个确实是我不对。”
有点明白黛玉兽为啥爱哭了,因为哭是真鸡儿有用啊!
话说开了,大家又很兄弟情了。求岳想起来要说金公馆的事情,感觉更不好意思,因此结结巴巴地说了,又补充:“房子我拿回来,合营的牌子咱们保留,我这边每年拿出二十万,这个钱不多,表明合营的性质——石市长你千万不要再推辞,我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石瑛根本没有推辞的意思,笑吟吟地受了:“二十万还‘不多’,看来你的苦也没白吃,今年是真发财了。”
“我是个生意人,不违法的条件下,当然是怎么钱多怎么来。”
石市长:“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突然马云,金总窘死:“哎好好说话行吧,干嘛又怼我?”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你说的话,当时对着报纸看了半天,以为是谁冒充你。”石市长意味深长地冷笑:“还是我看人太轻率,想来你这道貌岸然的品行也非一日之功了。”
这话忽然触着金总的心:“你说我以前?”
“可不是么?”石市长拨着茶叶,“好会给脸上贴金!怪道人说你惯会说漂亮话。”
金总突然虚荣,揣着小心思问:“那你喜欢以前的我,还是现在的我?”
问得肉麻,石瑛心说真小人当然强过伪君子,更何况你只是举止俗陋,论品行却也有些侠气的,若比起那等沽名腐儒,其实倒真有魏晋名士之遗风。别人看你或许病傻了,在我看来其实返璞归真,做人真诚些总比八面玲珑的好。
只是这话说出来仿佛谄媚,石市长不肯也不屑于说,终究只是含蓄宛答:“我没有见过你以前是什么样,选也没得选。”
金总小小地失望。
石瑛见他期期艾艾的表情,又笑了:“我的评价很重要?反正别人多半是喜欢你那道貌岸然的样子,财政部不是也给你发了函么。”
金总呆了一下:“你听说了?”
石瑛抿茶,但笑不语。
政客果然没一个吃素的,个个耳听八方。
从上海回来之后,金家的门房就没歇过,除了各个大学发来的演讲邀请,各个商会、同业会、地方名流也发了一堆的邀请函来,表面是“欢迎金先生加入我们的小团体”,实质是“请金先生给我们分点钱”。
露生总结说:“这些打秋风的蚂蚱,扎了堆儿了!”
金总看看就罢了,这种东西他上辈子也没少见,无非是有兴趣就参加、没兴趣就装死。唯有一个东西让他意外:孔祥熙给他发了一封公文信,以财政部和实业部的名义,“拟请金先生出任两部参议”。
后来财政部办公室还来了一个电话,内容也是一样的,就问金求岳“是否有此意向”,财政部官员在电话里是客气的公事公办:“这个职务有民间推举,也有上峰委任,是个很光彩的美差。十月份恰逢换届,金先生如果有意,委任可比竞选出来的腰杆儿硬,对你生意也有帮助。”
求岳摸不清对方的套路,没敢随便答应,客气地说:“我生意比较忙,要跟家人商量一下。”
客气归客气,态度太小学生了,又不是大闺女小娃娃,还“跟家里商量一下”!对面差点儿笑出来,估计也确认金总沙雕无疑,忍着笑说:“那您就考虑考虑,别拖太迟,十月份我们这儿收不到您的回馈,这一届可就错过了。”
许多商人的都是走了商达则通政的路线,令金求岳意外的是孔祥熙的态度——国民政府没有表现出对行会的敌意,甚至表现得很欢迎,这种欢迎之中又有一点例行公事的漫不经心。
信甚至都不是孔部长的亲笔信,是他的秘书代笔,孔祥熙只是盖了个章。
露生问他:“怎么办?”
金总道:“什么怎么办,凉拌。”
现代有句玩笑话,叫解放前入国民党,金总觉得,如果去国民政府当官,那跟解放前入国民党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没想到石瑛会问起这个事儿。
石瑛给茶壶里加了热水:“我希望你能接下这个邀请,到实业部来担任参议——有件事不妨先告诉你,孔祥熙叫你去实业部,是想在明年推行经济改革。”
“……改革什么?”
“工商贸易,提前贴税,所有交易无论到账与否,成交即贴税。”石瑛平静地抬起眼睛:“你是生意人,应该理解这个政策对你的打击力度。”
——金总当初逃税的思路,就是把营业税变成个税,然后借当下不征个税的政策避开税收、但成交即贴税,就等于票据贴现完全作废了。不管你钱走到哪里,只要账面成交,就产生税款。
“这不是明摆着搞我吗?”求岳服了,“还叫我去实业部,我去了搞我自己?”
“所以他会给政府扶持的企业税收豁免,只要企业同意政府监管财务,可以一年内免征营业税。”石瑛道,“擒贼先擒王,孔祥熙希望能从你开头。”
金总不是傻子——向政府公开财务?一年缓行,秋后问斩,一旦江浙财团接受这个改革,以后就要被国民政府成年累月地吸血。孔祥熙现在能搞交易改税,一年后就能继续加税。
更大的后果,如果自己为虎作伥,那好不容易联合起来的江浙纺织业,很快又会变成一盘散沙。
高招,孔先生!
求岳干脆地说:“我不干。”
“由得你干不干?这封公事函,就是试你的态度,你识趣,孔祥熙也许能给你豁免的特权,不识趣,那就整个江苏一起整改。”石瑛不疾不徐,“江浙财团逃税,你以为他能轻轻放过?”
棉纺织业是浙江最重要的轻工业之一,七月份,江浙商团执行票据贴现,疯狂逃税,要说生意人别的热情没有,就是占便宜的激情最高,努力到几块几毛都不放过,把个江苏和浙江的财政厅弄得目瞪口呆。
“你现在的资金方式,我已着人调查过,不仅我在调查,财政部也在查,不然你以为他们拉拢你是为什么?正为着拿你无可奈何,但又不肯放你野纵于民间。”石瑛从书架上里拿过文件:“自己看吧,他那头电话说十月为限,不是开玩笑的。十月份实业部换届,年底之前新政策就会出台。”
这就让人很不爽,金总将文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越看越冷笑:“别人说这话都行,孔祥熙说这话,自己不脸红吗?”
石瑛玩味地看他。
金总是今年才开始关注税款的问题,自从把账目从石瑛那里独立出来,金总才发现,热点营销那次赚的根本不止十万,光扣税就扣了一大堆。中华民国的苛捐杂税夸张到什么程度?我们举个肥肠简单的例子:
以1933年的江苏省为例,如果一个人家养了一头牛,那么这头牛要缴纳牛税、牲畜税、两头以上还有“牛集税”——是的你没看错,金总当时都觉得自己瞎了,一头牛反反复复,捐了三次各种姿势的税!你以为完了吗?不,还有更萌的,叫牛棚税(牛住的屋子也要交税)!
感情这年头连牛都要当房奴啊。
好的,金总想,那我不养这头牛可以了叭,杀了吃肉还不行吗?
回答是可以的,杀牛吃肉所需的税款了解一下(以下不是重复):杀牛先交“屠宰税”,屠户还得交“屠户税”,然后要交“宰牛税”(专项),牛皮还有“牛皮税”,你的牛肉要交“第某区肉铺税”,作为肉还要再交一次“肉税”。
金总:“……”
不,还没有结束喔。
金总:“还有啥?!”
作为一头江苏地区人文水土养育的牛,生活在安乐稳定的民国,这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在牛生的最后时刻,还需要向教育厅缴纳“蹄角学捐”、向警察厅缴纳“屠宰警捐”,向卫生厅缴纳“卫生捐”。
牛:我是一头讲卫生、守法纪、还有文化的牛。不信我死给你们看。
——民国万税万万税,真的不是夸张。
“我办个棉纺厂,营业税印花税这我都能理解,棉税、纱税、棉花税、两个字拆开合起来总共收三次!加个警字(棉花警捐)又一次,加个学字(棉花学捐)再一次!保卫捐、公益捐、棚捐栈捐出口捐,桥道捐、浚河捐、行捐轮捐绅富捐,灰捐会捐土产捐!运货还来个船照捐?我他妈天天不用做生意了,就交税了是吧?”
难怪之前江苏纺织业起不来、吭哧吭哧那么辛苦,这些苛捐杂税,再加上营业税和印花税,就问各位老板们底裤还在吗?
金总理直气壮地问:“我就逃一个个人所得税,很过分?”
——这是最搞笑的,收了这么多税,唯独针对大买办和大资本家的个人所得税,迟迟不开征收。为什么?大家心知肚明!要收个人所得税,宋子文和孔祥熙不先出来走两步?
金总越说越怒:“搞我,嫌我逃印花税?有本事他孔祥熙就开征个税,他敢开我就敢交。”
房间一时陷入寂静。
求岳看着石瑛,石瑛也看着他,两个人谁都不说话,也不知过了多久,石瑛忽然很痛快地大笑起来。
金总被他笑得莫名其妙。
“算我没看错你,等的就是你这句话。”石市长缓缓旋动手中的茶杯:“你如此敞亮,那我也敞亮于你,明卿,你敢不敢跟我一起,在南京做一次真正的税改?”
金总懵了。
他从来没有见过石瑛这样的表情,那一瞬间是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许多年后回想起来,他在一切划时代的实干家身上都见过相似的表情,充满野心,但又十分坚定——他只是没想到这种神情会出现在一个民国官员的脸上。
夕阳垂落,把办公室的红绒窗帘拉出极长的影子。他觉得今天来要房子的自己,何止是傻透了,简直是太天真。
玲珑月 95|野马
早在八月份的时候,江浙商团就聚过一次, 金总的风格, 不搞铺张, 就在夫子庙的永和苑弄了个包间, 大家吃饭兼看景。
当时谈的也是税款的问题。
金总在酒桌上道:“避税的钱, 大家也别想着吃一辈子, 这个迟早还是要交的。”
朱子叙立刻就说:“那这对我们还是挺大一笔损失。”朱老板搓搓手:“能不能写个联名信, 呼吁一下免税?毕竟我们影响力不小。”
金总想翻他白眼。
当初露生说朱老板是袁绍之流,金总现今读了两本书,觉得朱子叙这脑子是辱袁绍了,给袁本初提鞋都不够——你逃税已经惹得上面牙根儿痒痒,你还自己送头要求减税?
谁批准你谁是傻逼啊。
穆藕初道:“这样不妥,其实过去我和刘鸿生都呼吁过减税, 光靠民间呼吁、并无什么效用, 再者我们逃税在前, 若是主动发难, 岂不是立个靶子给人打吗?回头该落下话柄, 叫人说江浙商团为富不仁,窃国富以徇私。”
花纱大王到底是花纱大王, 阅历丰富拎得清, 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一点就通。
金总向他眼神respect。
另一位理事沉吟道:“但要是真的按条纳税, 以我们现在的吞吐量,恐怕有些伤。”
荣德生平日很少出席聚会,那天也去了, 闻言冷笑道:“窃国富以徇私?这话说的是谁,各位心里难道不清楚?”
荣德生所刺者,当然是指孔祥熙与宋子文,穆藕初闻言笑道:“荣兄说差了,他二人是以国为家。”
这话辛辣极了,大家互望一眼,不禁都笑起来。金求岳领会了荣德生的意思,心头一亮:“其实我们可以统一要求开征个税。”
众人都看向他,唯荣德生含笑不语。
金总叫人拿过纸笔:“我算一下你们看,我们现在所有税项,加起来差不多是40%,但21年的时候试行的个税标准,最高也只征20%。个税比营业税划算多了。”
抠王朱子叙又上线了,朱抠王呆道:“可20%也不低啊。”
……猪脑子就不能闭嘴吗?
“不是真的要缴个税,我们是拿个税逼孔祥熙同意减税。”金总只能耐心跟抠王解释:“如果直接要求减税,孔祥熙肯定不会同意,但他贪了那么多没门路的钱,个人财产远在你我之上,如果收个税,他受的打击比我们大得多——要是逼他在减税和开个税中间选择一项,你觉得他会选什么?”
这是逼着孔祥熙跟大家坐一条船。
他一定不敢引火烧身。
朱老板懂了,朱老板眼亮了:“明卿啊!睿智啊!”
金总想让他退群。
计策虽然好,可惜没门路执行。穆藕初琢磨道:“政策的事情,需要的是官场上的力量,孔宋两家姻亲密结,又手握重权,实在难以撼动。若是能有与他们资历相当、声望又高的人,与我们里应外合,那这件事情就有眉目了。”他看向求岳:“要是五年前,令祖父倒是请得动张静江,但现在恐怕他说不上话。”
便有人道:“荣老是省议员,穆老是农促会的主委,这也算有权力在手的。”
朱子叙见他们个个都有官做,自觉矮人一头,酸不溜道:“可这两样都算不得高官,可惜我们徒长几岁,竟没有一个人做过中央委员。”
骚操作,强行把大家拉低到同一水平,众人心中皆是好笑。只是这话虽然酸,却也是实话——江苏和浙江是经济重镇,如果在这两个省改革税制,一定会经过中央决议。
然而现在的中央委员会里,没有江浙商团的自己人。
大家就有些气馁。
荣德生徐徐道:“这不急在一时,以我们商会现在的影响力,不妨以静待动——姜尚在山,还怕没有文王来请吗?”
——现在文王来了。
金总万不料居然是石瑛来做周文王,更尴尬是自己来做姜子牙!但仔细想想,石瑛历任两大校长、湖北建设厅、浙江建设厅,又是同盟会元老、中央委员,更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铨叙部(组织部)部长。他身后金光灿灿的title可有一大把!
张嘉译只是低调,要论资历和人望,孔祥熙还真不敢跟他拿大。
“今年江浙两省税收异常,上峰很是不满,但在我看来,财政入不敷出,根本不是营业税的问题,真正的弊端在于两点,一是军费苛征,二是不开个税。”石瑛拿起茶盘里的银刀,将一块酥饼一切为二:“上面要征军费,这我不能说什么,但个人所得税从民国十年起就在试行推广,推广到今日,居然推成了废除,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正如明卿你所言,不征个税,无非是在保护一干资本豪强的财产,不肯得罪这些人罢了。”
英雄所见略同,金总心中踊跃,但又觉得前方有坑,他小心翼翼地吃饼:“那大哥的意思是?”
“加税,就是继续压榨江浙工业,这我万万不能同意。自淞沪抗战以来,两省工业备受重创,好容易爬起来,若是再行重税,只怕将一蹶不振。”石瑛锐利地望向求岳:“我也不怕明说给你,我就是要和他孔庸之(孔祥熙字)背道而行,他要经济改革,我也有一套方案。”
“你想开征个税?”
“不光是开征个税,同时还要给工商业全面减税。”石瑛从抽屉里拿出极厚的一叠手稿,“中国并不穷,至少南京我调查过的城郊两地是绝对不穷,买得起西洋车、火油钻的人大有人在。在我看来国内经济疲软,问题在于国人观念不对。许多人投机一笔生意、发了财,回家就买房置地,再也不用心做生产,因此钱被圈死在深宅高院之中——你听说过山西人没有?”
“山西人咋了?”
“山西出晋商,但也出抠门儿。老西儿有个传闻最是好笑,说他们赚了金银回家,都熔成金水银水,泼在大老婆屋里的地砖上,长年累月,泼成金山银山。子孙后代就可以靠山吃山,要花钱的时候,就从山上敲一块金子下来——”石瑛说着一笑:“孔庸之就是山西人。”
第一次听石瑛说别人坏话,文化人槽人都比别人有技术,金总乐了:“扯远了。”
“笑话是笑话,但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工业发展实在大有不利。”石瑛亦笑,将烟斗点上,“税收,不能只是财政增收的手段,在我看来它是引导民众生产的一个风向杆。把杂税和交易税减下来,个税提上去,商人们为了保护资产,就会把越来越多的钱投入生产当中。我要这个钱活起来、到市场里来,而不是锁在老婆的床底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