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李笠耸耸肩:“说了很多次,赛马,古来有之,至于博彩,一直都是司空见惯,没什么好担心的。”
“朝廷大张旗鼓行赛马博彩,这不好吧?”黄姈知道现在说这个已经没有用,但还是要说。
“权衡利弊,既然利大于弊,我觉得就可以。”李笠一脸问心无愧的样子,“为了推动民间养马,就只能以利益刺激。”
“然而,寻常的马匹买卖,其利润比起赛马博彩的利润,可就差远了...”
“南方不比北方,民间养马的积极性相对较差,当然,一些豪强大户倒是养马,不过也就满足自己使用。”
“只有靠着利益刺激,才能激发这些豪强大户养马的积极性,扩大养马规模。”
“由此,带动民间养马的风潮,加上官方养马规模的不断扩大,两淮乃至河南地区的养马规模,才会快速扩大。”
“马群数量大,军马的数量就有保证,只要凑够一定数量的军马,官军的骑兵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我们就能...”
黄姈盯着李笠:“从黄河边突击邺城,三百里不到的距离,需要额外花好几年时间凑马?火炮是摆设么?”
“女人,你今天话很多啊..”李笠忽然痞气满满,右手握拳,在黄姈面前晃了晃。
黄姈眉毛一挑,把肚子微微向前一挺:“打啊,你敢打,他阿耶不会放过你的!”
李笠轻声笑起来,右手拉着黄姈的手:“好嘛,其实我是想赚钱,行了吧,带着地方豪强、武勋们赚钱。”
“当然,还要顺便刺激民间养马的积极性...”
“别人只会说,是妾的几个兄长撺掇的...”黄姈抱怨起来,李笠不以为意:“有谣言说我后宫佳丽数百,难道我也要计较?”
“也不能这么带着他们赚钱,名声不好。”黄姈还是耿耿于怀,她纠结自家出身,是因为担心连累李笠的名声,不想让人再把“赌”和黄家联系起来。
当朝皇后娘家是开赌档的!这说出去多难听!
“什么叫名声不好,赛马古来有之,如今依旧流行,又不是我发明的,对吧?”李笠搀着黄姈拾阶而上,往出口走去。
“放心,等赛马会办起来,步入正轨,财源广进之际,既得利益群体庞大,就不会有人敢公开嘲讽了。”
“朝廷检籍、检地,断了许多地头蛇的财路,好歹好一条新财路给人家走不是?”
“主持赛马会事宜的,是王使君,不是黄使君,你担心个什么劲哟。”
黄姈说不过李笠,只好沉默,因为有了身孕,没精力想那么多。
以博彩为目的赛马会,得朝廷许可,已经正式成立,筹办人,是李笠的故交王琳。
当然,具体规则和赛马会结构,需要集思广益,李笠根据自己道听途说的后世赛马规则,也提了不少建议。
赛马会这个半官方机构,在两淮有几个分赛场,其中就包括淮阴。
而淮阴分赛场的场地规模宏大,因为这里也是主赛场。
分赛场的季度优胜赛马会会员(商社),会派出各级别最好的赛马,到淮阴行在赛马场,进行年度决胜。
相关制度,已经拟定,待得实行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
因为涉及公开博彩,所以肯定有弊病,不过李笠觉得,利大于弊,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毕竟比起搞“福彩”,赛马博彩好歹能促进民间养马业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只有官方、民间都积极养马,楚国的马匹“存栏数量”才能有保证。
骑兵,就是这个时代的坦克,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战术机动作战力量,李笠觉得既然自己要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那么大规模养马就势在必行。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骑兵方面不落下风。
他虽然有火炮,但不敢盲目自大,因为己方骑兵数量相对齐国居于劣势,对上周国,可能也不占优。
那么,在大平原地区作战,就容易被对方以快打慢,或者被对方骑兵主力凭借速度优势,大范围迂回,实现奇袭。
敌军骑兵可以避免和他的军队交战,转而去袭击粮道各节点,或者袭击运粮队,若己方骑兵不够多,碰到这种情况会很难受。
当然,用火炮堡垒群推进的战术也行,但耗时太久,成本太高,与其花钱修堡垒,还不如花钱养马。
登上牛车,打道回宫,李笠见黄姈还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觉得奇怪:“怎么了?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
“三郎,真的不和世家高门联姻么?”黄姈问,李笠摇摇头:“没必要,新朝宗室,没必要靠这个洗白家世。”
“我就是渔家子出身,就是士族眼中的贱民,这是洗不掉的,所以不需要忌讳什么,当然,江夏李氏这个名号,还是要在公开场合喊的。”
“历代皇族和世家大族联姻,无非是要以姻亲为衬托,衬托自己的家世高贵,因为世家高门只和门当户对的家族联姻。”
“但这样的联姻,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我能有今天,靠的不是世家大族,而是无数寒族子弟的生死相随,靠的是能打胜仗的军队。”
“所以,儿子也好,女儿也罢,他们要娶的,要嫁的,是武勋的子女。”
“楚国的其权力基础,现在是来自武勋,将来是来自寒族子弟,唯独不会来自世家高门。”
“因为世间没有不灭的王朝,却有延续数百年的世家,他们只在乎家族利益,不会和楚国共存亡,我拉拢他们做什么呢?”
“我自己组建了基本的执政团队,团队还在壮大,必要时能拉出一支吏员队伍,维持部分地方官府的正常运转,”
“所以才不稀罕士族子弟入仕给我做事,也不需要世家高门装点门面。”
“和他们做亲家,名气是大了,但又有何用。’李笠说到这里,摸摸黄姈的面颊:“我鄱阳李三郎,有个家里开过赌档的内人,那又如何?”
“当火炮摧毁城池,铁蹄踏遍山河之际,那些高贵的世家门阀,天生贵种们,都要向我,和我的儿子,跪下,唱征服!!”
乱世栋梁 第二十七章 耕马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艳阳高照,大地一片炙热,知了在树上尖叫,让人烦躁不已。。
黄垣现在心很烦,不过不是因为旁边树上知了叫,也不是因为天气炎热,而是因为昨日在赛马场下注,赌了十场,先赢后输,输了十贯。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谁曾想,这直线冲刺速度最快的‘卷毛虎’,居然在直道输给了‘一丈虫’!明明‘一丈虫’绕圈快,跑直线的速度不行啊!”
黄垣抱怨着,旁边几名侍卫也唉声叹气:他们昨日跟着黄垣下注,自然也是先赢后输。
“莫不是有人搞假吧?”一名侍卫抱怨着,被黄垣敲了一下脑门:“搞你个头,谁敢搞假,怕不是要倒大霉。”
“那怎么会输呢?”那名侍卫揉着被敲的脑门,一脸不解,“明明‘卷毛虎’的胜率是最高的。”
“我觉得吧,和赛道有关系。”黄垣说完,左顾右盼,见姨父和大臣们在远处田边琢磨着什么玩意,四周也没什么可疑情况,便蹲下来,用树枝在地上画赛马场的赛道示意图。
其他几个侍卫也蹲下来,听黄垣分析。
淮阴赛马场,有多个赛道,赛道地面分为泥地和草地。
不过平日里赛马训练、参赛主要赛道,大多是泥地赛道,原因是草地经不起马匹经常踩踏,保养时间较长,使用频率较低。
既然主要赛道是泥地赛道,那么,赛道地面状态,就会影响赛马的发挥。
确切的说,泥土的湿润程度很关键,而这和天气有关。
“泥地有几种特性。”黄垣侃侃而谈,“连日晴天,泥土干燥,地面较硬,所以马在上面疾驰,跑得很快,这时的泥地赛道,对于赛马来说是快地。”
“若有零星降雨,使得泥地有些湿润,地面软硬适中,为好地。”
“若连日降雨,使得泥地过于湿润,地面偏软偏滑,就是湿地,马匹在赛道为湿地状态时跑弯道,相对比较费力,毕竟容易摔倒,要发力维持平衡。”
“赛马在不同地面状况的赛道上奔跑,无论是转圈还是跑直线,速度都是受影响的,或快或慢...”
黄垣说到这里,从怀中掏出一张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许多字,还画着几个示意图。
“我琢磨了一晚,算是琢磨出来了...这几日,降雨较多,所以即便赛道排水不错,可赛道是泥地,所以,变成了湿地。”
“于是,擅长绕弯的赛马,在这种地面状态下,跑直道和连环弯道都有的复合赛,优势就上来了...”
“‘一丈虫’为何得名‘一丈虫’?它擅长绕弯啊!绕弯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所以省力,尤其那连环弯...到了最后的直线赛道,冲刺起来,力气够!”
“‘卷毛虎’呢?卷毛这诨号,是因为它身上的毛都是卷毛,直线冲刺猛得像老虎扑食...”
“但‘卷毛虎’在地面潮湿的时候跑连环弯道,因为相对不擅长绕弯,所以体力消耗较大,到了最后的直线冲刺,体力不支,当然就跑不过‘一丈虫’!”
黄垣这么一分析,其他几个侍卫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赛马会的赛马制度,和以往大有不同,而各参赛赛马的“能力”,也会对外公布。
其中包括赛马的身高(肩高)、体重,马蹄尺寸,“父母”的身高、体重,也包含在内。
又有直线冲刺、弯道速度的最好成绩,以及最近十场训练赛的直线、弯道成绩。
也就是将速度,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外界,让参与赛马博彩的“彩民”了解各匹赛马的身体素质和能力。
当然,这多亏有了精确计量时间的机械——“钟表”,人们才可以将马的速度量化,而不是用形容词来形容。
一匹马跑得有多快?若用形容词来形容,就是“快如闪电”。
那么,好几匹马在一起,都是“快如闪电”,只会让“彩民”一头雾水。
现在好了,每一匹赛马,都有直观的数字来表明其直道、弯道速度以及耐力,于是,大量“彩民”就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来规划自己的下注策略。
但是,赛马的结果,不止取决于赛马本身的能力。
在保证赛事公平的情况下,骑手的临场发挥、骑手和赛马的配合,以及骑手之间的斗智、比赛策略,都会影响比赛结果,给比赛结果增加变数。
所以,赛马会的博彩十分刺激,一匹平日里表现很好、胜率很高的赛马,在比赛时是“热门”,却很可能会因为一些意外,导致落败。
而那些事前不被看好的“冷门”赛马,却有可能因为临场发挥出色(包括骑手),获得优胜。
然后因为赔率的原因,这种冷门赛马一旦获胜,投了注的“彩民”,收益会很大,一百文赚几千文,这样的事自开赛以来,已经发生很多次了。
正是因为这种以小博大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赛马场的生意十分火爆,每到“赛会日”,赛马场都是人满为患。
与此同时,许多地下赌档,也以赛马场的每次比赛结果来下注:每次一比赛结果,赛马场都会立刻张榜公布。
所以,进一步带动了赛马的人气。
因为赛马的“血统”、身体素质、训练赛成绩、胜率,以及骑手的胜率都被赛马会做成资料对外公布,所以很快便有“赛马经”出现。
无数“彩民”根据赛马会提供的赛马资料,加上自己的“经验”,不断总结着自己的“赛马经”,试图增加自己博彩获胜的胜率。
黄垣自己就根据赛道地面状况,总结出了心得:如果连续下雨,赛道湿润,那么复合赛的时候,擅长跑弯的赛马,最终获胜的几率会增加。
他和同伴分享了这一心得,几个年轻人激动不已,摩拳擦掌,要在下一次“赛会日”有所作为。
“咳咳咳咳!!”
忽然响起的几声咳嗽,让几个蹲在地上研究赛马的年轻侍卫一个激灵,赶紧站了起来。
黄垣定睛一看,却见不远处,另一个姨父驻足而立,看着他,脸上似笑非笑。
“讨论赛马?怎么,昨日输了多少?”彭均问,黄垣有些尴尬的摸摸头:“输了十贯。”
“输了十贯?”彭均想了想,又问:“你们买的,莫非是卷毛虎?”
“哎哟,就是‘卷毛虎’啊,没曾想直道跑不过‘一丈虫’...”黄垣嬉皮笑脸的凑上去,彭均和左右对视,然后看着黄?笑起来:
“这几日雨水足,泥地赛道湿,自然是擅长跑圈的赛马,容易在复合赛跑出好成绩,你们呐,还是不懂马!”
“谁说不是呢,日后还得姨父多指点指点...”黄垣要拉近乎,彭均摆摆手:“行了行了,令尊就很懂马,你在执勤,就不闲聊了...”
彭均和随从往远处田边走去,那几个和黄垣研究赛马的侍卫,见黄垣和有名的“大鲶彭”如此熟稔,真是羡慕。
没办法,谁让黄垣的姨父是天子,另一个姨父“大鲶彭”是封疆大吏呢?
黄垣之父黄?,如今接任徐州刺史,也是封疆大吏。
但最关键的一点,黄垣的表弟是皇太子。
这样的皇亲国戚,他们只有仰望的份。
黄垣经提醒,没敢再和同伴蹲下来,不过,依旧琢磨着“赛马经”。
彭均来到田边,见一身常服的李笠,和梁森等几个文武官员,正在琢磨“耕马用轮犁”。
用马耕地,需要专门的耕犁,譬如,眼前这“轮犁”。
淮北、河南地区,已经开始尝试用马来耕地(旱地),以增加耕地效率,所以彭均对马耕、轮犁很熟悉。
耕马借助轮犁,相对耕牛,可以快速犁开大量平地(旱地),这是优点。
河南、淮北地区是大平原,大量田地种植的都是麦子而不是水稻,所以都是旱田,开展马耕,收益不错。
但要开展马耕,却不容易,因为要解决不少问题。
蹲在轮犁面前的李笠,见彭均来了,站起身,说:“马耕的优缺点都很突出啊。”
“是,诚如陛下所言...”彭均接过话茬,讲述自己对马耕的看法。
马耕,古来有之,但千百年来,未见大规模普及,各地用于耕地的牲畜都是牛。
原因有几个,彭均仔细调查过。
一,水田不适合马耕,所以,只有种植粟、麦的旱地,有用马耕的可能。
二,用马来耕地,马蹄极易磨损,所以必须钉铁马掌,并需要定期更换磨损的铁马掌,相对牛耕来说,比较麻烦,而且打马掌、钉马掌要花钱。
三,养马的开支比养牛贵,前汉时有名的《盐铁论》,对于马耕和牛耕的优劣,就有过论述
养马一匹,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之事。
意思是养一匹马,消耗的粮食,顶得上中等人家六口的口粮,还得一个劳动力来伺候。
四,马比牛较贵,一旦照顾不好,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五,这是一个百姓不会明说的理由:民间养马,一旦遇到战事,民马必然被征发,有去无回。
即便官府征马时说会有赔偿,但这种赔偿,按照官府的‘传统’,基本上是不用指望的。
饲养成本、使用成本较高,导致百姓养马耕地的积极性不高,担心自己养耕马却被官府事实上的无偿征用,则是另一个主要原因。
李笠听彭均这么一说,觉得有些尴尬:没错,我打算在河南、淮北旱田区域推广马耕,就是想增加民间养马量,必要时,可以征用民间马匹..
但我征用民马是给钱的,没想过白嫖啊...
“没道理让百姓来体谅朝廷的难处。”李笠拍了拍手,将手上的泥土排掉,“马耕的推广,不能让小家小户的百姓承担风险。”
“马耕再好,对于百姓来说,耕马和轮犁,也养不起,造不了。”
“正所谓‘养不如买’,‘买不如租’,应该组织“马耕队”,以合理的价钱,在农耕时,对各地百姓提供马耕服务...”
“用集体的力量,在大平原地区,实现旱田的大规模马耕作业。”
乱世栋梁 第二十八章 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教室里,新一届行政班学员正在听课,一个个坐姿很正,看上去精神抖擞。
李笠如同后世无数学校班级的班主任那样,在后门处偷窥,看着教室里的学员,有没有开小差的。
然而并没有,这些曾经的厮杀汉,现在就像战线第二、第三排的兵卒,全神贯注,仿佛即将与敌人交战。
李笠从后门走进教室,对着讲台后的讲师摆摆手,示意对方继续讲课,自己静静站着。
如同普通学员那样,认真的听着。
这堂课,讲的是公文写作,李笠听着听着,仿佛回到后世,成为一个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的学员,学习如何备考。
公务员,是近现代的一个词,在古代并没有这种说法。
如果要找一个相似的角色,那就是吏。
不是吏役的吏,是有编制(有俸禄)的吏。
有一句话,叫做“治国先治吏”,这里面的“吏”,可以理解为官、吏合称。
最初,官吏合称,后来慢慢的官和吏就分开了,不过常见的一个词“吏治”,指的依旧是官吏。
在这个时代,照办后世公务员制度不现实,但李笠认为,要“治吏”并加强吏的管理和职能,倒是可以参考后世制度的一些做法。
所以,李笠建立新朝之后,开始组建截然不同的“吏员队伍”,要慢慢替代士族、地方豪族把持的中层、基层政府机构。
强化中枢对地方基层的控制,摆脱士族、豪族对整个政府机构的渗透和影响。
提刑司和转运司的设立,就是措施之一,但增设的这些机构,需要大量有“工作经验”的基层吏员来维持运转,这些人从哪里来?
两个来源:其一,从军队中选拔;其二,从现有基层吏员里选拔。
李笠带出来的军队,有一个特点,就是日常训练中,教授将士们读书写字,所以,徐州军的将士,都具备基本的文化水平,会基础的算数。
然后,徐州多年的地方施政,抽调不少军中人才担任吏员,所以,这些“军转吏员”,成了李笠宝贵的“行政人才”。
无论是屯田、组织厢兵,还是组建、扩建总税司,加上后来的组建提刑司、转运司,实施检寺,李笠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们,都挑起了重任。
但还不够,所以培训班一直在办,将军中选调上来的人、从各地基层选调上来吏员,以及寒族子弟作为学员,通过培训,变成合格的行政人员——吏。
然后作为生力军,投入到新朝的行政队伍之中。
所以,李笠可以在三吴地区大规模实行检籍、检地,不怕当地官府出问题,因为他派出的人马,随时可以接管州、县公廨。
维持公廨运转的同时,扛起检籍、检地的重任。
那么,当李笠手中可用的“行政人力资源”越来越充裕的时候,士族们深度影响官府运转的时代,就可以结束了。
没有士族子弟当官,新王朝一样能够通过不断培训吏员,来确保各级官府的运转。
淮阴的培训班,不断选拔、培训出合格的吏员,补充到各个官署中去。
然后,这些吏,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依附于主官,成为其“故吏”。
因为想要出头,就得有人提携、给机会,高高在上的皇帝,哪里会记得无数期培训班中,某一期的某个学员?
这些人来到新的“战场”,若无依无靠,就只能另找靠山。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所以,若干年后,他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吏员队伍,会被官场腐蚀、同化,一切照旧。
什么是一切照旧?
那就是吏的地位很低,除非贵人相助,否则升迁无望,很可能十几二十年时间,都是原地踏步的一个基层小吏。
而地方官府的一个现象依旧不变:流水的主官,铁打不动的吏员。
譬如一个县公廨,县令及主要佐官每几年一换,但中下层吏员,基本上十几二十年,都是老面孔。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历代王朝,对于“吏”这个群体是歧视的,自汉以后,想要以吏的身份转为官,那是越来越难。
甚至专门有吏籍,如同贱籍。
所以,升迁无望的吏们,自然就一门心思专营、捞钱,名声愈发恶臭,愈发被人鄙夷。
但各级官府的运转又缺不了吏,所以,吏这个群体,就成了夜壶,虽然日常生活离不开,名声却很臭。
百姓讨厌胥吏,官也讨厌这些“败类”,但却甩不掉,稍有不慎,还会反受其害。
譬如,新上任的县令,若不通事务,就很容易被下面的县吏耍得团团转。
而这些县吏,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根深蒂固,人脉众多,新官想要整治,若一不留神,反而会“打虎不死反受其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