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他当然明白对方买马是为了给楚国马监弄牡马,而不是什么“参加赛马,夺冠获奖”,不过,谁又会跟金银珠宝过不去呢?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方才之所以这么敲打对方,是为了让对方明白自己可不蠢,要是哪天不高兴了,这买卖可就做不成了。
想买马,可得把他哄高兴了,不然,他未必能成事,却一定可以误事。
南国没有草原,想要养马就颇多掣肘,而最缺少的,就是繁衍后代所需的优良马匹。
这几年来,南边的商贾,都在想办法在齐国这边弄好马,而不少齐国商贾为了逐利,暗地里向对方售马。
不是没有官员注意到这问题,多次上书,请求朝廷严加防范。
但对于和士开而言,这就是一条财路,所以,怎么能自断财路呢?
毕竟,烈酒就只有南方才有。
楚国能酿出烈酒,这烈酒真的很烈,让人喝过之后难以忘怀,不要说皇帝(太上皇),就连许多权贵都十分喜欢喝烈酒,奈何齐国国内酿不出来。
所以,来自南方的烈酒,能在齐国卖出高价。
要么直接卖,要么一坛兑成数坛后再卖,反正都能赚大钱。
所以,用北方常见的马,来换只有南方才能酿出来的烈酒,有何不可?
许多豪商,都做起了烈酒的买卖,和士开可不会犯众怒,劝皇帝严管马匹南贩的问题。
至于将来,楚军会不会骑着这些马在齐国境内肆虐...
和士开不觉得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反正“吴贼”之前就已经在黄河北岸肆虐,更早几年,还攻入邺城,所以,现在多几匹马少几匹马,有关系么?
曹钦见和士开心情不错,便再献上一份小小礼物:一份菜谱。
“菜谱?”和士开闻言不以为然,若论山珍海味,他可吃得多了,不觉得有什么菜谱,能让自己动心。
曹钦却夸起菜谱来:“君侯,这菜,当然比不上君侯府邸的菜肴,所用食材,也很常见,不过,还是破有一番独特风味的。”
“是么,这菜谱,可有名号?”和士开只是不信,曹钦回答:“名为‘佛跳墙’...”
和士开闻言一愣,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笑起来:“佛跳墙?好,好!我到要看看,这是什么好吃的菜肴!”
。。。。。。
傍晚,私第,一身疲惫的曹钦倒在榻上闭目养神,小妾在一旁给他捶背。
曹钦这段时间一直在忙,忙着给人送礼,忙着给人赔笑,忙着做买卖,买马。
好不容易忙完了,人也累得不行,是时候歇息歇息了。
不一会,厨子做好了饭菜,侍女端了上来,曹钦和小妾一道用餐。
主菜,盛在一个坛子里,香味扑鼻,端上来后才舀出来、分碗装,名字有些奇特,唤作“佛跳墙”。
小妾对这个名字感到十分好奇,也有些不安:感觉好像是把许多食材放在一起炖,怎么就取了这个名字?
曹钦心情不错,反正现在没有外人,没有“食不语”的讲究,便解释起来:
“这是形容菜肴好吃,香味四溢,即便是佛祖闻到了,都忍不住要翻墙跑出来吃一口。”
小妾觉得不妥:“如此对佛祖不恭,吃了会不会....会不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能有什么事情发生?”曹钦笑起来,“那些权贵,平日里信佛,也不妨碍他们巧取豪夺、欺男霸女吧。”
“可是这名字...”小妾还是觉得这道菜的名字不妥,拿佛祖来开玩笑,真不应该。
“没什么大不了的,名字要独特,这样才好记。”曹钦用筷子点了点碗里的菜,“鳆鱼(即后世所称鲍鱼)、干贝、鱼肚、牛筋、鱼胶、瑶柱、羊肘、蹄筋、鸡脯、鳖裙...”
“这些精选的食材,放入一坛,用高汤来炖,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吃起来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
“菜好吃,汤好喝,谁闻到了都要垂涎三尺,如何不能叫‘佛跳墙’?”
小妾吃了自己面前碗里的菜,觉得确实味道不错,好奇不已:“万一找不到其中一些食材呢?”
“‘佛跳墙’的用料,是活的,可以调整,但前提是食材之间,味道不能相冲...这很有讲究,不然,也不会定下这些用料了。”
曹钦说到这里,小小的炫耀了一下:“据说,这是当今天子潜邸时,琢磨出来的菜谱,可不简单。”
“是天子琢磨出来的?”小妾愈发惊讶,曹钦点点头:“据说是,不过只在府里待客用,因为确实好吃,便慢慢有人学了去,去年,寒山有食肆便拿这道菜当招牌菜。”
“不过,因为佛跳墙做起来十分耗时,得用文火炖许久,所以要提前订,可即便如此,在寒山,能做好佛跳墙这道菜的食肆,不愁食客不来。”
说到徐州寒山,小妾问:“那我们何时回去?”
“快了,马买了不少,该带回去了。”
“可这样一路上....也不容易吧?”
小妾跟了曹钦几年,知道说话要注意分寸,一如水上人家不能轻易说“沉”或者“翻”那样。
“肯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就怕有贼半路杀人越货。”曹钦一脸轻松的说着。
但心里并不轻松:到齐国贩马回南方,可不容易。
首先是买,买到之后还得平安将马带回楚国。
两国以黄河为界,虽然如今停了战事,互开边市,但往来黄河两岸多有不便,他们这些楚国商贾在齐国贩马,很容易被人盯上。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齐国找个权贵当靠山,有权贵庇护,买马方便许多,回去时,沿途的豺狼虎豹,才会收敛一些。
而能搭上和士开这个权贵,更能保证安全,所以即便为此付出了极大地代价(钱财方面),曹钦依旧认为划得来。
但即便如此,也得抖起精神,带着马匹南下途中,就怕某晚遇袭,人被杀光,马被抢光。
不过,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他们为了给朝廷贩马所受的磨难,是有丰厚回报的。
陛下兴马政,重金求良马,他们只要把良马贩卖回去,获利颇丰。
但仅仅是为了钱,不至于让曹钦这样的商贾如此频繁冒险。
给家族以及自己的后代谋个前程,才是最重要的。
美味的菜肴“佛跳墙”,据说能引得佛祖翻墙来尝一口,故而有此名。
而实实在在的前途,才是他们这些商贾,不惜“跳墙”也要到齐国贩马的原因。
曹钦感慨着:“陛下励精图治,又年富力强,想来,统一天下指日可待,等到将来天下太平、不打仗了,我们这些商贾,再想立大功,可不容易。”
“而现在,能给朝廷带回去数十、上百匹良马,可是大功一件呀!”
乱世栋梁 第三十二章 骑快马如龙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湖畔,一望无垠的草地郁郁葱葱,其上散落着一些小土坡,看上去仿佛被风吹拂的碧波,缓缓向四周扩散。
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许多毛色各异的马在草地里漫步,仿佛碧波上漂浮的浮萍,随波荡漾。
李笠站在一棵树下,看着眼前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骏马”情景,只觉花的钱值了。
这里位于钟离以南,是阴陵大泽边上牧场,面积大概有八千顷,养马二万余匹,是淮南规模最大的马监之一。
也是最拥挤的马监之一。
正常来说,一顷地对应一匹马比较合适,这包括了空间和牧草产出,多了就显得“拥挤”。
而阴陵监,一顷地对应将近三匹马,已经是明显的“马多地少”。
但是,按照计划,阴陵监马匹的“存栏数量”,还要上升到三万余匹。
很显然,按照传统的养马方式,让三万匹马挤在这面积不到一万顷的牧场里,只会让悲剧发生:大量马匹会因为草不够吃,逐步饿死。
与此同时,三万匹马每日产生的大量排泄物,会导致草地、水源被污染,使得马匹生病,然后传播,酿成“马瘟”。
所以,阴陵监采用新式养马技术,以确保在没有大面积草原的情况下,依旧能以密集(相对而言)饲养的方式,把马养好。
“八千顷荒地,辟为草场,先把野草都清除了,再种上苜蓿。”
李笠向陪同参观的武官们讲解着,熟练程度,仿佛一个有着几十年从业经验的牧场主。
他们身边,是一排排整齐、干净的马厩。
“苜蓿是好牧草,但就靠这八千顷草地长出来的苜蓿,根本就不够这么多马吃。”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李笠说到这里,指着不远处的草料库房:“是大量从外地运来的干苜蓿,以及豆叶、豆子,才养活这么多马。”
“道理,和养鱼一般,江河里的鱼,密度较小,鱼儿自己找吃的,而鱼塘里的鱼,密集许多,所以需要投放大量饲料,才能把这些鱼养大。”
“而且,要保持水质干净,及时清理死鱼、病鱼,或者发臭的饲料,养马也是如此。”
“草料要适当烘干,太湿的话,马吃了会生病...”
“病马要单独饲养、照顾,以免疾病传染,马厩一定要搭好,即便是雨季,也能让马干干爽爽的过日子。”
“每一匹马都要进行认真护理,洗刷身子,修剪马蹄,更换蹄铁,如有小伤,要及时处理。”
“而日常锻炼,则在专门的跑马场进行,有绕圈跑,有直线冲刺。”
“但场地有限,所以还要辅以遛马机、跑马机,让每一匹马,每天都保持足够的运动量...”
李笠指着远处的“马训练场”,武官们看得入神:如此养马,得花多少钱?
人群之中,萧摩诃愣愣看着不远处一大群马,这些马低头舔地上的许多带孔大土块。
他看来看去,百思不得其解:怎么马吃土的?这到底是饿的,还是马种不同?
许多人也注意到这点,李笠见状,让饲养员讲解。
马为什么喜欢舔这些方块状的土块?
很简单,这些土块其实掺了大量粗盐,名为盐砖,中间有大孔,这是压“砖”时特意弄的,为的是方便搬运,如铜钱的孔一般用途。
马想吃盐(咸),就会自己来舔(一开始需要人引导)。
盐很重要,人若长期不吃盐,全身就会乏力,马也是如此。
但是,马不会说话,马监养这么多匹马,饲养员不可能弄清楚每一匹马缺不缺盐,所以,用这种法子,让马自己来补盐。
这里的每一匹马,都在马厩里有单独“房间”,每天的作息都很有规律,锻炼、溜达、喂养、护理,全都不落下。
每日的数次进食,都有粗、细饲料/草料搭配,也就是既吃粥,也吃干饭,伙食很不错,应付每日的运动量绰绰有余,足够养膘。
这么一说,大伙就明白了,萧摩诃见这里养马如此讲究,不由得咋舌:难怪赛马会各“会员”(商社)养马都按着马监的“标准”来。
干净得仿佛人住的马厩,清清爽爽,没有多少异味,既有环道也有直道的跑马场,还带着顶棚,所以即便雨天,马也能坚持训练。
专门烘干草料的窑炉,专门备料的草料房,专门伺候马的“饲养员”,专门给马护理马蹄的蹄匠。
这一项项开支加起来,可是不得了的费用,不是寻常人家可以承担的。
但是,巨大的投入,能收获巨大的回报:赛马会各分赛场,每个“赛季”的每一次比赛,都会给赛马场及分会会员带来丰厚的收入。
这收入,来自赛马博彩,虽然赛马会“营业”不过一两年,但“生意”十分红火。
无论是“会员”、会员的骑手以及员工,还是参加博彩的“彩民”,都能从中获取大大小小的收益。
萧摩诃平日里,也拿出一些闲钱来博彩,有赢有输,但能不能赢钱倒是其次,他最痴迷的,就是开赛后,看自己下注马匹疾驰时那种刺激感觉。
研究赛马,现在成了他的一项爱好,和“同好”聊“赛马经”,成了萧摩诃迎来送往之际,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参观结束,比赛开始,陪同天子参观阴陵监的武官们,开始以骑射竞技,以成绩定名次,然后,依次从马监里选马。
挑了骏马,带回家,怎么养,就看个人自己本事了。
正所谓“宝马配英雄”,对于武人来说,一匹宝马,就等于自己的第二条命,所以,今日能在养着大量好马的阴陵监选马,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临时设置的校场上,武官们陆续献技,在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武艺。
李笠看着一个个威猛的武官策马疾驰,在马上左右开弓,十分满意。
看着那一匹匹疾驰的骏马,他忽然想起一段话。
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
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肉,甜如甘露浆,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
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
这段话,为梁国开国武勋曹景宗所说,让人听了,顿生唏嘘。
昔日,血气方刚的少年郎,鲜衣怒马,策马疾驰在家乡的原野里,风驰电掣。
射箭、打猎,逍遥快活。
当少年郎成了开国勋贵,离开家乡,到了繁华的京城做贵人,再不能策马疾驰,被各种繁文缛节束缚。
出行时,坐的是慢悠悠的牛车,前呼后拥。
像掀开车幔往外开,被随从劝阻,种种束缚,使得自己仿佛新妇那样,处处小心、谨慎,锐气全无。
曾经的满腔热血,渐渐消磨在京城的繁华之中,昔日快意恩仇的少年,渐渐变得圆滑世故。
李笠感慨之余,看着眼前这些生龙活虎的武将,若有所思。
昔年,开国不久的梁国,兵强马壮,天监四年挥师北伐,声势极其浩大,被魏人称为百余年来未有之势。
那时的梁军,不缺强兵,不缺悍将,韦睿、曹景宗、裴邃、夏侯亶,都是一时名将。
然而,帝王心术,使得皇帝萧衍担心军权易主,不选百战宿将为帅,选择任命懦弱无能且不通兵事的弟弟萧宏挂帅出征。
一群猛虎,带头的却是一只绵羊。
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夜雨,吓得萧宏以为是魏军夜袭,仓皇出逃,连夜弃军南下。
身为主帅,一声不吭,抛弃了麾下大军,此举直接导致梁军全线崩溃。
魏军趁机大规模进攻,兵锋直指淮南要地钟离。
钟离被大量魏军围攻,情况危急,儒将韦睿奉命救援。
他率领兵马短时间内横跨阴陵大泽,抵达钟离,协同曹景宗等人,奋力击破魏军,打出钟离大捷,俘获无算。
魏军惨败,将韦睿称为“韦虎”,将样貌英俊却不顶用的萧宏,戏称为“萧娘”。
至那以后,梁军再有北伐,也都是以宗室为主帅,然而这些无能的主帅,一次次浪费着机会,浪费着精兵良将的青春。
不仅如此,开国武勋们,为了融入士族的圈子,自己或者子侄开始弃武从文。
骑快马如龙的豪强子弟曹景宗,羽扇纶巾上阵的韦睿,以及同样是豪强出身的裴邃、夏侯亶,虽然是当打之年,未能再建奇功。
要么,在京城的繁华中慢慢逝去,要么,在淮南长达十几二十年的屯田、攻寿阳生涯中辞世。
不到四十岁就称帝的萧衍,没能将这些开国武勋们用好,甚至可以说,浪费了这些难得的人才。
现在,李笠也不到四十岁,麾下武将,大多经历战火磨炼,正值当打之年。
他看着这些魁梧的身影,自己问自己:
难道要为了权力的稳固,就要让这些骑快马如龙的豪杰们,在歌舞升平中,消磨斗志,慢慢跟着自己老去么?
乱世栋梁 第三十三章 布置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夏末,天气依旧炎热,一条小河畔,李笠和梁森驻足而立,东张西望。
看了许久,确定这里就是当年他俩被拐卖后,给“买家”干活时,曾经钓过鱼的河湾。
而远处庄园边上,一群破旧的院落当中,就有他们当年睡过的房子。
一眨眼,二十多年前过去,当初那艰苦而短暂的奴隶生活,李笠依旧没有忘记。
此次出巡至沔北,李笠特地派人去寻找当年的受苦之地,现在,看着“物是人非”,只有感慨。
“向北,过宛城,翻过群山,就进入阙南(伊阙以南),也就是伊、洛地区,过伏流城,出伊阙,距离洛阳就不远了。”
李笠望着北方,缓缓说着:“如果我们能到那里故地重游,那就意味着已经拿下洛阳,意味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从沔北翻山去攻洛阳么?”梁森问道,想了想,又补充:“翻越山岭,粮草输送,沿途消耗可不小。”
“当年,魏军南下,攻占沔北地区,不就是从洛阳南下,过阙南,翻山而来?”李笠笑起来,“他们能行,我们当然也能行。”
“那...将来若真的...若李使君不肯归降,怎么办?”梁森又提出一个新问题。
他口中所说李使君,是周国和州刺史李义孙,即李笠当年认的远亲。
和州位于阙南,州治伏流城,此为李义孙家族世居之地。
“那我便绕路嘛,从虎牢出击,西攻洛阳。”李笠私下里和梁森等故人交谈,不怎么用“朕”这个自称。
“他会奉命救援洛阳呀。”梁森提醒,李笠耸耸肩:“那你去劝降咯。”
这是把问题交给梁森去解决,梁森不知该怎么回答。
二十多年过去,李义孙的仕途走到了刺史这个级别,如其父兄那般。
而李笠,已经是一国之君。
真要有两军对垒的那一天,想来,劝降应该是能成的。
梁森听李笠说过,这二十多年,李笠和李义孙一直保持着联系,可以说是每年都有书信来往,今年也不例外。
李笠出巡沔北,就派人去“一山之隔”的阙南,给李义孙送去亲笔信。
前日,收到对方回信。
只是为了对方着想,联系一直是暗中进行,毕竟李义孙是周国官员,一旦事泄,可是要倒大霉的。
梁森觉得,若真到了那天,李义孙想来会归降“远亲”,或许,李笠还会给予这个“远房堂兄”以宗室的待遇。
不过,那一天何时会到来?
李笠受禅称帝已有两年,这两年,一直在推行各项新政。
其中,全国范围的检寺,暂时限定在三吴地区开展的检籍、检地,已经告一段落。
效果,当然是十分显著的,朝廷将大量田地清查出来,又清点许多隐户,使其重新成为编户民。
所以,朝廷的岁入大幅增加,在册户籍数也增加不少。
而三吴地区,许多士族、豪族对朝廷的怨气,也大幅增加。
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那么多士族、豪族名下田地、依附民,多少年来都不用缴纳一粒米,不用服劳役。
累世积蓄下来的田产、财富,以及大量部曲、奴婢、依附民,使得这些大户过着“闭门成市、僮仆成军、自给自足”的舒适生活。
但现在,行不通了。
每一亩田都要缴纳租赋,每一个僮仆、庄客、部曲都要服劳役,而官府又以优厚待遇(相对来说),扩招厢兵,这让士族、豪族们的收入大受影响,劳动力流失严重。
与此同时,朝廷虽然没有废除九品中正制,但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使得士族们对入仕渠道的控制,日益变得无力。
李笠不屑于收买那些累世富贵的世家高门,也不再给士族以经济上的特权,又慢慢夺走对方政治上的特权,如何不会惹得这些人怨气冲天?
虽然如今国内局势看起来平静,朝廷检寺、检籍、检地进行得很顺利,各项新政也推行开来,但是,梁森觉得这很可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那些心怀怨恨的人们,面上带着笑容,心中却会以最恶毒的诅咒,诅咒李笠出问题,与此同时,必然暗中酝酿着什么。
所以,李笠特地出巡,从淮阴出发,向西行进,过豫州悬瓠,入沔北,于宛城、穰城停留。
再南下,去襄阳、荆州,然后乘船由长江顺流而下,过湘州、郢州,走一个来回,安抚各地民心。
愿意为朝廷效力的地方豪强、各类人才,李笠会给机会。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那些坐壁观望,态度不明的地头蛇,李笠会适当安抚。
至于那些面上恭顺,但心中怨气满满、憋着劲要搞事的人,李笠会继续“钓鱼”。
在许多地头蛇不服气、怨气冲天的情况下,楚军若北伐,胜了还好,若战事不利,甚至吃了败仗,恐怕后方会起风波。
所以,梁森觉得前方的路并不平坦,还得小心翼翼的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