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对面?青州?”斛律羡瞪大眼睛,看着那将领。
那将领回答:“正是!”
“末将听沿海渔民提起过,铁雀关位置,往南,隔着大海,就是青州、莱州地区。”
“如今入夏,东南风起,自青州、莱州海湾扬帆的渔船,可以直接浮海而来,抵达铁雀关所在临渝地区。”
“到了秋冬季节,西北风起,临渝地区的渔船,可以乘风南下,前往青州、莱州地区。”
斛律羡如同见鬼一样看着对方:“这,这之前怎么没听说过?”
那将领有些尴尬:“往日,也就只有渔民如此往返南北,那还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平日里没多少人愿意如此,都是沿着海岸行船,一旦发现不对,也好立刻靠岸。”
“毕竟海上风浪大,若以大海船运送大量兵马直接横渡大海南下或北上,只要半途遇到风浪,那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现在楚军就浮海过来了!还特地往铁雀关过来!”斛律羡吼起来,之前的镇定已经荡然无存,只觉脑袋发胀。
“这是要阴谋,这是诡计!他们一定是算计好了,才撤往铁雀关!用数倍兵力来设伏!”
无缘无故的,他就折了将近一半的兵马,而对方是如此的无耻,居然经由海路从青州那边直接调援军过来。
这、这事前谁能想得到啊!
忽然,雷鸣声起,仿佛有无数惊雷炸响,然而外面晚霞满天,没有一点要下雨的样子。
很快,号角声再次响起,蓟城城楼上的哨兵,不用千里镜,已经能看到东面尘土飞扬之中,有大量骑兵向蓟城扑来。
在外围拦击的己方骑兵队伍,在一个个闪光和浓烟之中溃散,呼啸而来的敌人,仿佛铺天盖地的潮水,拍向蓟城外各营。
亲自带兵追击的主将之一、青州刺史羊鹍,忍着晕船未退的恶心以及昼夜赶路的疲惫,看着前方蓟城,心中激动不已。
这几年来,皇帝交给他一个特别任务,那就是操练水师,并让青州军将士适应乘船作战,为有朝一日运送大量兵马浮海北上“奇袭幽州”做准备。
此次,他按计划等风信起,便要运兵到幽州东部铁雀关附近,却正好碰到一次“奇谋”。
想了想自己登船前,留给家人的遗书,以及剪下来的一缕头发(万一死在海上,头发作为遗体安葬用),羊鹍只觉有些多余:
“这下,我和青州军将士们,要立一个大功!!”
乱世栋梁 第八十九章 作茧自缚(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长途奔袭的骑兵,对上以逸待劳、有些许时间备战的骑兵,双方交手,哪一边胜算更大?
蓟城内外的齐军将士认为己方胜算大。
他们因为马多,所以骑兵居多,虽然敌军的奔袭来得很快,但至少不是瞬间出现在眼前。
所以,不断有齐军骑兵迎战。
却挡不住楚军骑兵的突击,城外诸营很快被突破,而骑马奔袭的楚军步兵,随着骑兵突入营中,跳下马,开始步战。
他们投掷出火药武器“轰天雷”,弄出绵延不绝的雷鸣声和闪烁火光。
这种武器虽然直接杀伤效果不怎么样,但是爆炸时产生的火光、浓烟以及声音,足以让没见识过这武器动静的人们以为是妖术。
那些随着营州军南下的契丹兵、靺鞨兵,有不少留在蓟城,直接被这种如同“天雷”的武器吓得魂飞魄散,有人逃跑,有人则跪地求饶。
大量战马也因此受惊,很快,齐军营地大乱。
冲入营中的楚兵见人就砍,如同撞入人群之中的疯狗,见人就咬。
还用火油瓶纵火,很快就把各营点燃。
现场督战的楚国青州刺史羊鹍,见青州军将士奋勇杀敌,心中高兴:不枉费这几年的苦练。
青州军渡海奇袭幽州(蓟城),作为备选的一个北伐方案,一直在秘密进行操练,并为此打造大量海船。
这一战法的难点之一,在于将士们要能忍受乘船走海路的颠簸,不能因为严重晕船导致作战受影响。
并且登陆后能够骑马对蓟城发动突袭,故而对人和马的要求都很高。
所幸,朝廷舍得拨钱粮,青州军练兵数年终于派上用场。
羊鹍按照战前方案,指挥各部骑兵反复冲击城外各敌营,眼见着战局对己方越来越有利,命令新一批集结起来的骑马步兵(已经下马)准备攻击城门。
他在城外组织攻城,而城内,登上城头查看形势的斛律羡,见冲入各营的楚兵越来越多,看着地平线上扬起的满天尘土,只觉触目惊心:
楚军这是把青州地区的所有马匹都运过来了?怎么这么多马!
他不懂浩瀚大海,也没见过渡海突袭的战例,不知要实现如此之多的兵马渡海奇袭,需要动用多少船只,但事实就是有大量敌军在进攻蓟城。
而他之前的所有应对,都如同作茧自缚一般,导致关键时刻应对无力。
营州军基本上都折在铁雀关,他又派出不少骑兵充当斥候,在幽州南部进行侦查,所以蓟城兵力,可以说只有总兵力的四成。
面对全力进攻的大量楚军,己方一开始没能扛住,接下来,就很难施展反击。
听着轰轰作响的雷声,看着不时闪烁的火光和升起的浓烟,他又想起了那日,楚军赚入邺城后弄出来的动静。
。。。。。。
夜,火光和浓烟笼罩着蓟城,战事持续到现在,胜负已经分出来了:齐军惨败。
城外军营被楚军攻破,而蓟城很快也被攻破。
楚军的攻势凶猛而无情,持续不断,齐军各部悉数溃散,已经没有任何反败为胜的可能。
到处都是溃败的齐兵,被追击的楚军骑兵冲撞、践踏,城外各条河流上,都倒着不少尸体,河水为血水染红。
城北,率部突围的斛律羡,策马冲过高梁之水,往北面高梁水冲去,身后数十楚军骑兵紧追不舍。
前方高梁水畔也化作战场,两军骑兵正在混战,但齐兵已然处于颓势,无力招架越来越多楚军骑兵的冲击。
斛律羡举目望去,到处都是楚军骑兵,一如先前溃兵所说,铁雀关的敌人,真的比之前预测多了数倍。
他打了几十年的仗,第一次碰到走海路偷袭的对手,然而等到回过神之际,已经晚了。
敌军很强,骑兵很多,蓟城内外,齐军将士们伤亡无数,他这个全军主帅无法力挽狂澜,只能突围。
此刻突围,只能往西北方向居庸关而去,逃往别的地方,要么没有活路,要么办法重整旗鼓。
他在左右的奋力保护下,突破楚军骑兵拦截,过高梁水,奋力往北而去。
过了高梁水,前方就是易京水,过了易京水,就是汉魏时期的昌平城故址。
这一带的地形,他再熟悉不过。
三年前,斛律羡任幽州刺史时,为了让昌平故址周边开垦的农田得到更好浇灌,特地调集青壮挖沟渠,引高梁水入易京水,增加水量。
现在,他和部下奋力突围,后边追兵渐渐落下,所以,只要过了昌平故址,就安全了。
他们骑马过河,正要继续前进,却见前方火光大作,无数火把出现在旷野里。
斛律羡定睛一看,却见大量楚军骑兵已经在前方等着。
这支骑兵,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看看左右,不过百余骑,而对方,有数百骑之多。
或者,有上千骑?
夜幕下,对方点着火把,人影重重,看不清楚。
斛律羡见对方在此守株待兔,明白自己这一次,真的是凶多吉少。
北面,刚从西边大山里跑出来的吴明彻,看着被蚊子盯得满脸红点的部下们,再看看前方惶恐不安的猎物,以及远处已经烧起来的蓟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战,官军大捷,你们逃生无路,不枉我一番谋划!
之前,他在蓟城西南、故蓟城地址扎营,对周围地形仔细观察过。
昌平故址西,故蓟城北(隔着高梁水),有群山构成大山,可以藏兵。
其南麓,面对高梁水,有前汉燕刺王刘旦的戾陵。
所以,他和部下冒着全军覆没的风险,带着干粮和马匹潜伏在山里。
一旦占据蓟城的齐军发现他们的踪迹,他们就完了,因为其他官军兵马都已撤去东边铁雀关,不会有人来救。
但是,铁雀关有奇兵!
吴明彻知道青州军会按计划于近期乘船走海路北上,在幽州东部的铁雀关附近地区登陆,所以,之前楚军才拿下了铁雀关。
并在海边搭起了不少栈桥,以便船上人马登陆。
于是,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陷阱:让出蓟城,主力退到铁雀关。
这陷阱必然能诱使齐军钻进来,并不得不分兵铁雀关,而主力暂时“固定”在蓟城,如同作茧自缚。
所以,吴明彻说服了行军总督王琳,临时改变作战计划。
但必须有人率军潜伏在蓟城附近,以便给溃逃的敌人以致命一击。
这个任务,当然是他来承担,而故蓟城以北、故昌平以西的群山,就成了他们的潜伏之地。
虽然喂了几日蚊子,将士们被叮得十分狼狈,但这样的辛苦,是非常值得的。
一番冒险之下,即将迎来最终的美满结局,吴明彻让部下吹响号角,向着走投无路的猎物,发动致命一击。
他将佩刀向前一指,呼喊起来:“将士们!敌兵一个都不要放跑了!”
乱世栋梁 第九十章 和光同尘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邺城,皇宫,李笠又在欣赏人头,儿子们在左右同看。
人头即首级,有好几颗,刚从幽州那边送到,用木匣装着,为了“保鲜”,还装有生石灰。
这几颗首级,李笠一个都不认得,不过,经过娄定远、司马消难等人的辨认,还是认出来,这都是齐军将领的首级。
当中一个,是齐国骠骑大将军斛律羡的首级,这位在蓟城爆发的决战中,兵败突围,却没能突出去,兵败身亡。
所以,齐军对河北地区的反扑,以棘城之战的全军覆没为结局,完全失败了。
李时、李旸也目睹了这几个比较血腥的“战功”,不过他俩跟着父亲出征,见死人见多了,不觉得有什么。
打仗时,将士们斩首计功,所以,他们怎么能见不得首级呢?不如此,将来怎么带兵?
话说北伐幽州的将士确实骁勇善战,用计引齐军主力聚集,然后对方被迫分兵,于是,己方以奇兵破之。
那奇兵的出现方式,可谓“神奇”。
“青州军渡海北上,这是前几年就在操练的战法,包括对铁雀关附近海域的侦查。”
李笠将一项秘密公布,也算是给前来“鉴定”首级的司马消难和娄定远作讲解。
毕竟,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大规模渡海攻击”的现成战例。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进攻蓟城的行军,根据敌情修改了作战计划,让渡海而来的青州军,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司马消难听过之后,心中叹息:也不怪斛律羡中招,毕竟正常情况下,谁能想到对手居然能从海路调来援兵?
碰到这样的对手,恐怕没几个人能够赢。
娄定远则不关心具体战事,反正他向楚国投降,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了,楚军越厉害,就越证明当初自己的选择没错。
“根据战报,斛律羡是率兵突围时,在蓟城以北、昌平故址附近,被行军都督吴明彻率兵击杀。”
李笠缓缓说着,看着司马消难和娄定远:“这几颗首级,是要挂在邺城城门示众的,等时间差不到了,得有人出来哭。”
司马消难闻言一愣,随后明白李笠的意思,娄定远也明白了。
“让几个昔日受了斛律使君恩惠的人,出来哭拜,你们顺势...”李笠说到这里,就不说了,看着娄定远。
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配合演戏。
“明白,一切由微臣来处理!”娄定远立刻应承。
他发现楚国皇帝李笠是个妙人,不仅说话算话,还很精通人情世故,知道什么是“和光同尘”。
让人做事,不吝奖赏,所以,他给对方做鹰犬,好处大大的有。
“这数月来,邺城局势平稳,司马公、娄公功不可没,娄公安抚人心很有一套,朕很欣慰呀。”
“陛下言重了,这是微臣份内之事。”
“如今幽州局势已定,河北,再也不可能有谁掀起风浪,那么,许多事情可以开始做,譬如,赛马会的筹建事宜,司马公可得分心,操劳一下。”
李笠看看司马消难,又看看娄定远:“娄公一如既往,不能不帮忙。”
“是,微臣明白!”司马消难和娄定远回答,娄定远见皇帝有意和司马消难说些事情,于是识相告退。
赛马会,专门组织赛马,南边的赛马会,可是赚钱得很,娄定远听说了,知道这可是棵摇钱树。
现在,邺城要有“分会场”,他能分一杯羹,往后府里只要不挥霍,就不会缺钱了!
娄定远越想越高兴,离开宫殿之后,走路的步伐愈发轻快。
虽然身为齐国外戚、武明皇后侄子的他,投降楚国是个很大的污点,但如今日子过得不错,他就不在乎了。
楚军占了邺城,要招降纳叛,要安抚文武官员,他可出力不少。
而皇帝也很体谅,容许他适当收受“辛苦费”,这其中可以是金银珠宝,也可以是美人。
所以,他给皇帝安抚邺城官员人心,还整编了不少原来的齐兵给楚军效力,辛苦是辛苦,但也顺便发了不小的财。
还收了好几个美人。
这美人他是不敢要的,想要献给皇帝,毕竟没有男人不喜欢美人。
不过他旁敲侧击的提起后,皇帝好像不感兴趣,这让娄定远有些错愕,不知该怎么办。
后来是司马消难悄悄解释:要么皇帝惧内,毕竟十几年来都没纳过妾;要么是皇帝看不上,美女不够漂亮。
于是,娄定远只能勉为其难的将美人留下,近来快活得很。
每念及此,他总是为当初自己的当机立断感到自豪:若是当初为齐国尽忠,死了就死了,改变不了什么。
至于现在?在新朝为官,又有了摇钱树,只要不乱来,不激怒皇帝,好日子依旧能过下去不是?
想到斛律光、斛律羡,他不由得唏嘘。
斛律兄弟为国尽忠,确实比他强太多,可那又如何?
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呀!
。。。。。。
花园里,水池边上凉亭,李笠和儿子坐在亭中,拿着一盒炒饭,等着喂鱼。
水质清澈,阳光直接透过池水,洒在池子底部,却不见鱼儿的踪迹。
因为光照太亮,鱼儿都躲在石头缝里不出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李笠说完,问儿子:“典出何故?”
李时和李旸很快回答:“典出《大戴礼记》。”
李笠又问:“你们是通读了这书籍才知道的,还是?”
“是看了《常用成语和典故之含义及出处》这本书。”李时回答,李笠很满意:
“这就对了,我们读书,不是要做学问,是要提高知识储备,所以,效率怎么高就怎么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明了什么?往小了说,我们结交朋友,不能只和道德、品行毫无缺点的人做朋友,否则,就不会有朋友。”
“世间,没有任何人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大到治理地方,甚至治理国家,执政者要用的人,也不可能要求绝对完美。”
“你们一定觉得奇怪,那齐国的外戚娄定远,不仅卖国求荣,平日里人品也不好,还贪污受贿,为何父亲要用他?”
李旸问:“这是千金买马骨,为了招降纳叛?”
李笠点点头:“对,这就是树个榜样,为的是更好的招降纳叛。”
“让齐国的文武官员们知道,楚国皇帝讲的是和光同尘,只要能把事办好,些许污点,不是问题。”
“可如此一来,会不会让人认为...朝廷...没有法度?”李旸问,他实在想不通这点。
“那要看,朝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李笠见没有鱼出来,直接把喂鱼的炒饭拿起来吃。
“灭国,首先要稳住新征服地区的人心,那么,朝廷就要体现出容人之量,让亡国官吏放心,他们稳住了,治下百姓也就稳住了。”
“等到局势稳定,朝廷用慢慢换人的方式,掌握了州郡县,届时,就能以肃清吏治的方式,真正恢复秩序。”
“当然,这也是给那些有污点的人以机会,有个转变过程,如果不知悔改,依旧我行我素,那就别怪王法如炉。”
李笠用纸巾擦了擦手,教导儿子:“做事情一定要分清主次,为了达成主要目的,就可以适度容忍一些不好的事情。”
“如果房子里有很多老鼠,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灭鼠,那么就要放入几只猫去捕捉老鼠,并容忍猫身上有有跳蚤,容忍猫浑身上下脏兮兮、有异味。”
“等把老鼠灭光了,需要有宠物猫陪伴身边,那么这些猫自然是要干干净净,不能有跳蚤。”
“而且,你们要记住,想要底下的人用心去办事,那就一定要舍得给好处,毕竟,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俗人。”
“娄定远,就是一个榜样,只有尽快回复河北地区的秩序,才能使得北伐成果,转化为国力,而不是累赘。”
李笠说到这里,笑起来:“要知道,周国那边,已经坐立不安了,而战争,并没有结束。”
乱世栋梁 第九十一章 展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大雨瓢泼,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李笠站在屋檐下,看着檐下的“水帘”,有些感慨:
如果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队遇到暴风雨,那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
所以,青州军渡海直达幽州铁雀关,这一行动的风险并不小,也正是因为如此,数百年来,跨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从没出现过。
但在“很久以前”,是有过的。
大概六百多年前,汉武帝派兵讨伐卫氏朝鲜,就有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地出发,率领大军横渡渤海。
仅就渡海进攻这一战术而言,杨仆是成功的,奈何与陆路进攻的另一名将领荀彘相互争功、内讧,导致最后功亏一篑。
六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跨海大规模进攻的战斗,但随着中原四分五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陆地上,谁还会注意海防?
他转身走进殿内,儿子们正在舆图前,研究燕山长城防线。
因为天色昏暗,殿内点起蜡烛,李笠就着烛光,分析起幽州北境、燕山山脉的形势。
说到长城,现代人脑海里的长城多是明代长城,或者秦汉长城。
可是,实际上有一个朝代,曾经大规模修筑过长城,那就是高氏齐国。
李笠讲解道:“齐国初立,天保年间,齐主高洋就数次亲征北地,讨伐边地山胡以及契丹等部族,并修建长城,东起东海之滨,西至雁门关,防御突厥。”
“先前被官军击杀的斛律羡,在幽州刺史任上,主持修建了两千余里的长城,将幽州北境防线加强,并挡住了突厥十余万大军的入寇。”
“与此同时,在幽州地区开展屯田,提升粮食产量,以便养活当地驻军,减少外地粮食输入所产生的负担。”
“毫无疑问,作为边将,斛律羡的表现是合格的,那么,我军取而代之,就得承担起斛律羡之前承担的责任。”
“那就是抵御突厥对幽州地区的入侵。”
李笠用手在燕山山脉外沿点了点:“然而单纯的防御,效果并不好,所以,长城防线外沿,必须有牢固的军事据点,以分担敌军对千里长城防线的压力。”
“对方要突破长城防线,就必须拔掉防线外围的这些据点,如此一来,防线内侧的驻军,就有了充分时间进行备战。”
“这样的据点,在东段,是辽西地区的营州黄龙,汉时称柳城,所以,营州是必须拿下的,北伐幽州的官军,要乘胜去取营州。”
李笠说到这里,看向儿子:“营州位置很偏,偏东,仅就位置而言,似乎无法对燕山长城防线中部形成有效屏障,但依旧很重要,你们可知是为何?”
李时回答:“因为那里是辽西,辽西地区及其西面的草原,聚居着契丹、靺鞨、库莫奚大量部落,当年,也是鲜卑各部的活动区域。”
“中原朝廷必须在此有发力点,对各部落施加影响。”
“至少要稳住他们,分化他们,不让他们有机会形成统一的大部落,或者避免其中某个部落出现雄主。”
“譬如后汉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对东北边境构成巨大威胁,后来,又有聚集乌桓各部力量的蹋顿单于,威胁着河北地区。”
“那铁雀关,看上去如同鸡肋,但实际上是为了防止辽西地区东夷进犯而设立的,并不是鸡肋。”
李笠对儿子的回答很满意,不枉费他经常跟儿子说起中原周边形势。
见两个儿子没什么补充,他又说:“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为了尽可能抵消突厥对那些部落的影响,燕山北部是辽阔的草原,但就整个草原来说,这是东面草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