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中枢,有肱股之臣掌握局面,没有政治投机者兴风作浪的空间。
外戚黄?,就在京城,必要时,靠着皇后之兄、太子舅舅的身份,以及军中的老交情,稳住京畿诸军并无问题。
有亲生母亲和舅舅在京城“看家”,太子在外,没什么好担心的。
真要是京城出了事,太子也不会是孤立无援:
一河之隔的河东,是太子的丈人武祥坐镇,而洛阳,是太子的姨父彭均守着,一旦开封出意外,太子不至于进退失据、无人可以依仗。
有武祥和彭均给太子保驾护航,太子若要立刻停止西征、回师开封都能做到从容不迫,即便开封真的变了天,谋逆者也掀不起大浪。
真要是开封出事,各地许多牧守或许会旁观,可徐州寒山,必然有勤王之师向开封挺近,和太子的军队东西夹击。
与此同时,黄河北岸的黎阳,也会有勤王兵马南下。
而坐镇冀州的梁淼,作为梁森的弟弟,忠诚没有问题,即便不能带兵入京勤王,也能留在任上震慑河北各地牧守,莫要投机取巧。
李笠这些年的布局,一直在巩固皇权,该有的布置一应俱全,谋逆者没有机会得逞。
所以关键在于,此次西征,皇太子能否如愿以偿。
李笠看着舆图,心情渐渐放松:万事俱备,只欠捷报。
没有人能抵挡西征军的进攻,因为西征军的战斗力,是这个时代的军队中,实力最强的!





乱世栋梁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们一定会赢的!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上午,天气多云,潼关,守将宇文孝伯在关墙上一处战棚内,透过觇口,用千里镜看着东面敌情。
东面黑压压一片的营地,为楚军大营,楚军已经进抵达潼关外。
今日一早,楚兵就在潼关外一里左右位置,布设攻城器械。
宇文孝伯本打算派兵出击,不让对方从容布置攻城器械,但因楚军戒备森严,无机可乘,只能坚守。
他所在的战棚,外围堆了许多沙袋,很厚,也很结实,正常情况下,投石机短时间内都砸不烂,所以能够相对从容的观察敌情。
千里镜的视野里,楚兵正围着一个个两轮车忙碌,这些两轮车上均有一根柱状物,其前端对着潼关。
宇文孝伯猜测,这应当是名为“克虏伯”、“忠勇伯”的兵器。
据说,齐国晋阳城就是被“克虏伯”、“忠勇伯”攻破的,再坚固的城墙,于这两种兵器面前,也不过是单薄的一道木栅而已。
宇文孝伯回想着自己所知的军情,眉头紧锁。
很显然,潼关迟早失守。
但是,在那之前,他无论如何都要让楚军付出沉重的代价。
或许,这样的坚持,改变不了大局,或许,周国最后还是会灭亡,但是,他绝不会轻易放弃抵抗。
他姓宇文,却不是皇族,不过因为和先帝宇文邕同一天生日,所以当初,得文帝(宇文泰)看中,接入府中抚养,与宇文邕相伴。
养育之恩,不能不报,宇文孝伯的心中,没有不战而降的丝毫念头。
为了抵御楚军的进攻,潼关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固,夯土关墙加厚了一倍,又挖了许多壕沟,以及各种防御设施。
这么做,都是为了增加楚军进攻的难度。
而为了让守关将士免遭敌军大威力兵器的伤害,关内又搭建了不少坚固的掩体,挖掘了不少藏兵洞以及地道。
并且故意把关内建筑弄得十分杂乱,道路蜿蜒曲折。
目的,就是等着楚军在攻破外墙之后、派兵攻入关城内时,被迫和守军在狭窄、复杂的地形里展开白刃战。
这样的短兵相接,那“克虏伯”纵然威力巨大,也使不上劲。
而敌军兵力再多,也无法在关城内施展。
所以,宇文孝伯明白己方能够发力的时机,在敌军攻破关墙、派兵入关城之时。
那么,在此之前,对方的“克虏伯”、“忠勇伯”为所欲为之际,他们只能默默承受。
他收起千里镜,在关墙上巡视,给坚守墙头的将士鼓劲,随后下了墙头,到城中掩体里等着。
因为“克虏伯”、“忠勇伯”威力巨大的缘故,宇文孝伯只留了少部分将士在墙头战棚里值守,提防楚军以兵器攻城之际,又派出步兵偷偷蚁附攀城。
其他大部分将士,则躲在关墙后、关城内的各类藏兵洞、掩体里,养精蓄锐,等着与破关楚兵展开白刃战。
走着走着,宇文孝伯闻到了一股炙肉味,而气味的来源很多,仔细一看,许多藏兵洞口处,兵卒们点起火,炙羊肉。
羊是什么羊?犒军时发的羊。
宇文孝伯为了鼓舞士气,今日特地发羊,让将士们加餐。
吃饱肚子,才好厮杀。
他走过一处藏兵洞口,聚集在火堆边炙羊肉的兵卒,见主将来了,下意识的站起来,手里拿着羊肉串,有些不知所措。
敌军即将攻城,他们却在炙羊肉,这种行为若是在平日,那是要倒大霉的。
“注意火候,烧焦了,就不好吃了。”宇文孝伯笑道,一脸轻松,继续向前走。
兵卒们见状放了心,随后想起来,今时不同往日,是主将允许他们在战前吃饱喝足。
于是纷纷坐下,继续炙羊肉,并且听老兵继续说往事。
老兵一脸沧桑,盘腿坐在洞内草席上,吃着别人帮炙好的羊肉串,说着当年的故事。
那是将近四十年前,奸臣(西魏对高欢的称呼)兴兵来犯,分三路大军进攻关中。
三路是哪三路?
奸臣自领数万大军,从晋阳出发,抵达河东蒲坂,架起数道浮桥,准备渡河。
另一路,是有当世项羽之称的高敖曹,率军从沔北走武关道,攻上洛,逼近长安。
第三路....
“轰!!!”
雷鸣声起,此起彼伏,宛若晴天霹雳,打断了老兵的话。
随后,众人只觉地面在震动,洞壁也在震动。
很明显,敌军发动进攻,关墙承受了攻击,位于关墙墙体内的藏兵洞,自然就“哆嗦”了。
洞内,顶部有些许沙土落下,弄得洞里的人们灰头土脸。
几名年轻兵卒手里的羊肉串落地,顾不得那么多,往洞内退了几步——虽然他们本身就在洞内(靠近洞口)。
雷鸣声不断,许多人的心有些颤抖,仿佛那一声声闷响,是无形的铁锤砸中自己的心,发出令人心悸的声音。
“第三路,是奸臣的妹夫窦泰,此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极得奸臣信任。”
老兵继续说,仿佛正在发生的“地动山摇”和自己没关系。
“他从蒲坂分兵南下,于风陵渡过河,抵达潼关东,一是夺潼关,策应奸臣于蒲坂过河,二是要朝廷之兵,使得官军无法集中兵力,阻止奸臣过河。”
“当时,关中大饥,人心浮动,丞相(宇文泰当年为西魏丞相)手中兵马寥寥,既无法分兵阻挡,也无法在集中兵力后,面对单路敌军有优势。”
“但丞相判断,奸臣三路大军,主攻是窦泰,其余两路不过是佯攻,于是当机立断,集中兵力向往潼关来。”
“官军精锐走小道绕过潼关,于关东郊的小关附近,打了窦泰一个措手不及。”
“窦泰兵败身亡,奸臣得知消息,吓得连夜拔营撤退,而那当世项羽虽然拿下上洛,得知主力已退,独立难支,也就退了。”
雷声阵阵,绵延不绝,洞内墙壁微微颤抖,人心悸动。
但是,兵卒们听老兵诉说着当年故事,得知当初官军面临的局面,比起现在还要凶险,忐忑不安的心,稍微稳了些。
要知道,当年,朝廷的实力比起东贼(西魏对东魏的称呼),相差十分悬殊,奸臣一次次大举来犯,哪一次不是局势危急?
可朝廷硬是一次次以弱胜强,一次次挺了过来。
所以,这一次,官军也会挺过去的!
我们一定会赢的!
兵卒们自己给自己鼓劲,吃着炙羊肉,听着外面的动静,感受着地面和墙面的微微颤抖,心中不再害怕,反倒有些期盼。
期盼着一会敌军攻进来,他们就利用地形,和对方短兵相接。
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忽然间,洞口方向火光闪烁,有不少火焰在洞外地面绽放。
火光照亮了兵卒们的脸,他们看着外面的动静,有些懵:不是有关墙挡着么?怎么会...
“他们或许有类似投石机的玩意,能把易燃之物抛过关墙。”老兵开口,依旧一脸淡定,“赶紧把门关上,莫要惊慌。”
老兵就是主心骨,兵卒们回过神,赶紧动手关门。
门是什么门?磨盘大小的石块,就放在洞口。
抽去“绊脚”,将磨盘状石块“滚”到洞口挡住,又在其上垒几颗大石头,“门”就关好了。
外面即便烧起来,也烧不进来。
而藏兵洞另一头有通风口,所以他们躲在洞里,不怕憋死、熏死。
很快,“门”关上,兵卒们心定不少,洞内虽然有些拥挤,却让他们觉得很安全。
就等“雷声停下”,和攻入关城的敌兵厮杀。
不知不觉,太阳西沉,夕阳余晖将大地染成黄色。
潼关及关城,在持续了将近大半天的炮击下,已经燃起熊熊大火,化作一个巨大的火盆,火光将昏黄的天空映亮。
潼关外,楚军炮兵阵地,一门门臼炮“忠勇伯”不停发出怒吼,仿佛怒火绵延不绝,离“息怒”遥遥无期。
阵地旁,堆积着大量灰烬,那是纸质弹药筒的“遗骸”,被炮兵们清理出炮膛,倾倒在周围。
旁边,围观“炮击”围观了大半天的几个年轻楚军军官,掏出堵耳朵的布团,打着哈欠,对身后乌央乌央一大群看热闹的兵卒说:
“散了,散了,都散了,赶紧回营,吃完夕食,早些休息,明早可是要入城收尸的。”
“记住,明早先别吃朝食,不然吃多少,就得吐多少。”




乱世栋梁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上膛!上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黄河东岸,蒲坂,大量楚军战船离开码头,向西而去。
西岸,沿岸浅水区,如林的木桩绵延数十里,举目望去,看不到头。
横渡黄河的一艘楚军战船里,兰午坐在桅杆下,默默看着眼前甲板上的甲士,又看着西岸那些用于阻拦船只登岸的“木桩阵”。
听着岸上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号角声,他忽然想起了家乡。
他家所在的村子,在安陆南郊、涢水畔,岸边有芦苇荡,远远看去,就如同眼前这些密密麻麻的木桩。
入夜,劳作一日的人们陆续入睡,此时,若是村外有人过来,村里外沿的一些守户之犬就会叫起来。
一犬吠人,百犬吠声,村里其他狗虽然没看见陌生人,但只要有狗开始叫,它们就会跟着一起叫,吵得不行。
现在,西岸的“狗群”叫起来,确实很烦人。
兰午正在走神,耳边传来军士们的吼声:“打起精神来!!一会下了水,机灵些,赶紧往岸上游!”
“虽说是冲滩,可人家在岸边钉了木桩阵,所以别指着船能靠岸,一会离岸差不多了,立刻跳船,游过去!!”
“身上别带那么多累赘,能上岸是最重要的,但也别拉下兵器,没兵器你上岸就是送死!!”
“全都打起精神来,现在是玩命,不是文化课学写字!!”
吼声把兰午的思绪拉回现实,听着军士们声嘶力竭的吼叫,看着前方“开路”的快船。
快船的移动速度很快,先一步出发,所以这些快船即将抵达西岸那“木桩阵”。
却见船上划棹的棹手纷纷跳入水中。
片刻后,撞入“木桩阵”的快船消失在雷鸣、火光和浓烟之中。
爆炸清障的效果如何?看是看不出来的,不过兰午知道爆炸清障战术在实验时的效果:勉勉强强。
事到如今,无论这些清障船是否能够成功清障,后续船只都要“冲滩”。
甲板下,响起激烈的鼓点声,划船的棹手们喊着号子,奋力划船,让船只开始冲刺。
兰午很快就感觉到自己所在的船快起来,距离前方烟雾弥漫的西岸越来越近。
左右火光大作,那是同行冲滩的船只燃放“一窝蜂”,对岸上那些木栅后聚集的周兵进行攻击。
然而船只摇摆不定,本来准头就不怎么样的“一窝蜂”,发射出去的“火蜂”真就是到处乱窜,毫无准头额可言。
不过大量“一窝蜂”发射的动静很大,呼啸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人不断吹响冲锋的号角,鼓舞着己方士气。
陆续有船冲到岸边浅水区“木桩阵”处,船上甲士呼喊着,跳下水,直接向岸边游去。
兰午只觉脚下一震,见是自己所在的船撞到了木桩,停下。
船首忽然消失,却是兼做跳板的船首横板向前放下,许多先登甲士呼喊着向前跑,经过横板,跳下水,往岸上游。
“一窝蜂”的呼啸声中,岸上有无数箭矢迎面飞来,钉在船板上,发出“剁、剁、剁”的声音。
兰午脑袋中了一箭,不过因为戴着兜鍪,并无大碍。
他和同伴翻过船帮,进入船舷外挂着的小船上,松开缆绳,拿起短棹奋力划船,向前而去。
船很窄,所以勉强穿过水中木桩阵,顺利抵达岸边,而岸上此刻火光大作,雷声此起彼伏。
那是己方先登和赶来拦截的周兵交锋,先登们不断投掷出火油弹、轰天雷,试图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
然而周兵数量很多,来得也快,因为其戎服为黑色,所以如同一波波黑潮,不断拍向登岸的楚军。
一直在西岸驻防的周军,已经尽可能的集结兵力,日夜提防,不让东岸蒲坂的楚军有强度黄河的可能,现在,自然是倾巢而出。
他们凭着数量优势,以及悍不畏死的冲锋,突破火与光的障碍,撞入楚军先登之中。
血腥的白刃战爆发,数里长的黄河滩涂一片混乱。
就在这一片血腥之中,一张张迎风飘扬的白旗分外显眼。
兰午所在小队,打出的旗帜就是白旗,白旗在阳光、火光、浓烟之中,显得分外显眼。
无数登岸的楚军先登,如同被花朵吸引的蜜蜂一般,向着一张张白旗所在位置聚集。
他们用血肉之躯,拨开“黑潮”,护送着白旗不断前进。
兰午和同伴身上多处中箭,也亏得身着铠甲、戴着兜鍪和铁面,所以即便被射成刺猬,依旧安然无恙。
他们奋力拖曳着从船上卸下的滑橇,要按计划,将滑橇上的“管风琴”,拖到岸上高处,哪怕只是某个土丘,也得上去。
赶在敌军骑兵发动大规模冲锋前,让“管风琴”准备就绪。
眼前一处丘陵,距离越来越近,而护卫他们前进的同袍,伤亡也越来越大。
耳边又响起号角声,声音来自前方,且前方尘土大作,看样子,敌军骑兵已经在集结。
兰午心中焦急,呼喊着“动作快些!”,和同伴以及一些兵卒一道,奋力将滑橇往前方那土丘上拖/推。
那里,就是他们的阵地,人在阵地在,阵地丢了,人也没了。
只有守住阵地,才能确保后续兵马顺利登岸,兰午明白自己任务的重要性。
官军从蒲坂强渡黄河,登陆军队必然面临西岸驻防周军的疯狂反扑,因为西岸一片平坦,所以敌军必然会出动骑兵,对登陆后阵型散乱的己方进行冲击。
所以,如何阻挡敌骑的冲撞,是登陆军队必须考虑的问题。
面对集群冲锋的骑兵,用火炮发射散弹最有效,但抢滩登陆时,没有充裕时间运送火炮上岸,毕竟火炮登陆期间,移动起来太慢了。
若光靠登陆步兵投掷火油弹、轰天雷,效果也不行。
用“一窝蜂”,聊胜于无,因为在没有障碍、没有结阵的情况下,步兵要和骑兵对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虽然铁丝网是不错的障碍,但是要在船只无法顺利靠岸的情况下,靠着人力泅渡把沉重的铁丝网弄上岸后,赶在敌骑冲过来前布设完毕,显然也做不到。
兰午和同伴好不容易把滑橇拖/推上土丘,却被眼前一幕惊呆:前方,大量周军骑兵已经排开队形,时刻等着冲锋。
之所以现在还没冲锋,是因为其步兵还在岸边激战。
可一旦楚军击退拦截,这些周军骑兵就要发动冲锋。
“架起来,架起来!把管风琴架起来!!”
兰午呼喊着,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的一个空地,另一个小队也开始假设滑橇上的“管风琴”。
岸边不断有火光闪烁,楚军先登不断投掷出火油弹和轰天雷,勉强击退了周国步兵的疯狂反扑。
就在这时,号角声起,周军步兵后退,而周军骑兵动起来,一场腥风血雨就要降临。
骑兵在动,速度越来越快,兰午看见敌骑化作一把把尖刀,快速向岸边逼近。
包括他这小队在内的“管风琴”,已经架设完毕,在滩涂和敌军骑兵之间,构成一道细细的防线。
直面敌军骑兵的冲锋,但每个小队身边,不过寥寥十余个步兵守卫。
号角声愈发凄厉,敌骑距离楚军防线越来越近,兰午奋力喊着“上膛!”,和同伴一道,不断转动“管风琴”的摇柄。
机括声起,“咔哒咔哒”响个不停,仿佛弹子音乐盒在运转。
大量弹珠被提升到机器顶部,然后有序进入管道。
不,是铳膛。
“管风琴”这种兵器,共有三十根“风管”(铳管),分三排、上下排列,参考弹子音乐盒的“供弹原理”,以手摇装置将弹丸和纸皮火药筒“上膛”。
“咔哒”声中,敌骑越来越近,兰午奋力扯动扳机,让“管风琴”的三十个独立燧发装置“发火”。
“爆竹声”起,“管风琴”前端不断喷射着火焰,兰午再次喊着“上膛!上膛!”,和同伴继续转动摇柄。
不断在铳膛里燃烧的火药,不断将弹丸发射出去,一台台“管风琴”不断喷射着弹丸,由此形成金属弹丸的风暴,将当面冲来敌骑席卷。
血花随后在骑兵群前端绽放。
“爆竹声”中,冲锋的周军骑兵伤亡惨重,人、马倒地,随后绊倒后续的骑兵。
冲锋的势头总是被打断,正面冲击各“管风琴”小阵地的骑兵,根本就无法接近这些“怪物”。
其他骑兵见状绕开这些喷火的“怪物”,从缝隙之中穿过,冲向一身血污的登陆楚军步兵。
但他们的数量少了许多。
零星骑兵冲锋面对以长矛结阵(小阵)的步兵,占不了便宜,滩涂上沙土较多,马匹回旋时容易“脚滑”,所以速度骤降。
慢下来的骑兵,面对有数量优势的步兵,根本就招架不了多久。
要么人被长矛捅下来,要么坐骑被几根长矛抵住,随后背上的人被捅下来。
周军骑兵的冲锋,从一开始的声势浩大,短时间内就变得柔弱无力,渐渐溃不成军,向后败退。
终于在滩头站稳脚跟的楚军步兵,总算是能松一口气,看着河面上陆续过来的大量船只,喜形于色。
敌军已经溃退,但耳边的爆竹声却未停止。
停止供弹的管风琴,按说应该“安静”,但许多“管风琴”却直接爆炸。
要么是铳管炸飞,要么是管风琴的火药箱被点燃。
爆炸声中,兰午后仰倒地,滚落土丘,仰面躺着。
然后爬起来,在身上摸来摸去,确定自己没有断手断脚,没有瞎眼、断手指,放了心。
坐在地上,看着土丘上的烟雾环绕,以及那残缺、严重变形的“管风琴”,兰午心有余悸。
这玩意的优点是射速快,只要多台配合,短时间内“织”起来的“火网”就能击退骑兵冲锋。
缺点是容易“失火”,因为其供弹原理是弹丸、火药(纸皮火药筒)分装,而火药的后续引燃,靠的是灼热的铳管内壁。
所以,高速射击一段时间后,“管风琴”失控的概率很大:时间越往后,火药被提前引燃的几率就越大。
加上铳管陆续被纸筒残骸堵塞这一“必然”,“管风琴”最后“炸膛”乃至引燃火药箱的概率是很大的。
故而每一个操作“管风琴”的小队,其实都是在玩命,所以才要穿戴铠甲、兜鍪。
马的嘶鸣不断传来,兰午回头一看,却见己方后续船只穿过被破坏的“木桩阵”靠岸,许多马拖曳着轻炮“马轻侯”上岸。
却因为炮车轮子陷在滩涂沙地里,炮兵不断赶马、推车,喧嚣不已。
果然,陷在沙滩上了。
兰午如是想,再次躺下,看着蓝天白云,松了口气:
接下来,没他们的事了。
正主来了,炮射霰弹,才是对付骑兵、步兵集群冲锋的利器!




乱世栋梁 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上午,黄河西岸,同州朝邑城外喊声震天,昨日渡河而来的楚军,于清晨发动进攻,奋力攻打城池。
1...359360361362363...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