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但是,这个把戏施展起来有限制,那就是登门的客人,必须具备基本的算术能力,不然就白费力气了。
。。。。。。
鄱阳郡学,放学时间,学子们三五成群走出学堂,一些人走回学舍,一些人走出大门、各自回家。
新年伊始,郡学刚开学,许多学子尚未返学,所以郡学并未讲授新课,多以温习为主,门前没有昔日放学时的热闹情景。
黄大车的幺子黄四郎,跟着几个同学走出大门,往街角一隅走去。
在那里,有自称‘神童’的人在临街民宅开了个摊,说是能够‘读心’。
一开始,左邻右舍不信,放学经过的学子们也不信,但渐渐地,这个摊子‘神算’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将信将疑的学子纷纷去一探究竟。
现在,黄四郎就要去见识一下这个神童的本事,然后拆穿对方的把戏。
“他肯定是骗子,不然若真会读心术,何不去建康随便找个权贵,施展读心术,然后以此平步青云?”
“眼下,却在鄱阳租个院子、摆个摊子,不过是装神弄鬼,骗无知百姓的血汗钱罢了。”
黄四郎信心满满的说着,虽然不信什么‘读心术’,可同学们多有认同者,据说还有人亲自去试过,确实神奇。
所以,今日要和那个所谓‘神童’较量一下,最好能当众揭穿此人招摇撞骗、骗人钱财的真面目。
来到街角,却将那挂着特制招幌的民房前排起长队,黄四郎见状愈发精神起来,和同学说:“看我的,一会,我要让那骗子哑口无言!”
旁边,几个路过的男子停下脚步,目不转睛看着眉目如画的黄四郎,同学见状颇为嫉妒:
你长得如此样貌,任谁见了,都会以为你是个美貌女子。
他们当初也认为黄四郎极有可能是女扮男装,不过后来郊游时,见过黄四郎是站着“嘘嘘”,心中疑惑才打消。
现在见着路人围观,笑道:“黄郎,你可真是再世潘安呀。”
黄四郎不吭声,瞪着那几个围观自己的男子,这几个人有些不好意思,赶紧离开。
要见神童的人有很多,排队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两名身着布衣的年轻男子守在门口,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大声嚷嚷:
“要会算数的才能见神童,还得先交十文钱!”
“请大伙稍安勿躁,神童一次只能见一个人,一个个来,总是会轮到的。”
“不会算数的就别进来了,进来了钱也不退!”
“看热闹的莫要添乱,这是要收钱的!!”
黄四郎和同伴排队,见旁边侧门有同学出来,看样子是刚给神童‘读过心’,一脸震惊的模样。
黄四郎想了想,让同伴继续排队,自己迎上前,问那同学:“老兄,那神童果然有神通?”
对方见是郡学同学,点点头:“对,果真厉害啊!”
黄四郎又问:“莫非,又是让你选数字,记图案,然后读心?”
“嗯,和他们说的一样。”
黄四郎不再追问,回到队伍里。
看着前面的人们有些激动,低声议论着里面的神童是“神算”,黄四郎不以为然,但不敢掉以轻心,仔细琢磨起来。
先前已经有人打听过,知道神童占卜的过程是怎样的。
数日来,每个去过这个摊子的人,都说神童了不得,黄四郎仔细琢磨过这神童占卜的过程,一时半会想不出对方在哪个步骤做手脚。
不过自己跟着阿耶四处行走,见识过许多江湖骗术,所以有把握今日就拆穿所谓神童的真面目。
先来一次,仔细观察,出来后,再排队,来第二次。
黄四郎就不信两次下来,看不出对方的破绽,然后第三次,就要当场拆穿对方的把戏。





乱世栋梁 第三十五章 是男是女?
“十文钱....请进。”
黄四郎麻利的交了十文钱,进门,又被人带进院子里一个房间。
果不其然,房间里挂着一块白布,上面有黑色网格,每个格子里都有图案,还有对应的数字。
地上,摆着数排纸片,每个纸片写着一个数字。
房内有小童,向黄四郎说明了规则,见其表明听懂了,就退出房外,把门关上。
黄四郎没有马上去拿地上的纸片,认为必然有人偷窥,所以绝对不会让别人看出自己到底要的是哪一张纸片。
细细看了一遍,心中记下‘九十一’这个数字,然后心算。
九加一得十。
九十一减十,得八十一。
黄四郎随后看向挂着的布,从格子里找到八十一这个数字对应的图案。
却是三个圆圈组成的图形,宛若“品”字。
这很好记,黄四郎却不敢麻痹大意,用心观察,记在心里。
随后说一声“可以了”,随后房门被人推开,那小童进来,带着黄四郎出去,走过院子,来到对面房间。
‘还装得有模有样,人不在隔壁....这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偷看?’
黄四郎如是想,不以为然,现在已经想好了,只要一会神童无法让瓷碟浮现出那个圆圈构成的‘品’字,说明读心术就是假的。
进了房间,却见榻上坐着一个少年。
其人样貌端正,约十二三岁年纪,肤色一般,身着布衣,扎着总角发髻。
面前案上放着个白色瓷碟,里面盛着些清水。
按旁边‘护法’的介绍,这位就是神童。
黄四郎才不信,缓缓上前,慢慢坐下。
这是故意拖时间,要观察房间里的布置,看看有没有什么蹊跷之处。
却看不出来。
几句寒暄后,黄四郎直接问:“不知法师可否将我心中所想,展示一二?”
“可以。”神童淡淡的说,然后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对着黄四郎做各种奇怪手势。
黄四郎仔细看着,看不出什么不妥。
片刻,神童睁开眼,意味深长的瞥了一眼黄四郎。
似乎看破心中所想。
黄四郎被这一瞥,瞥得有些心虚,却不觉得对方真能看破自己心中记着的那个团案。
却见神童对着瓷碟做各种动作,仿佛在舂米,亦或是在剁菜。
黄四郎依旧仔细观察,看对方是不是有特别的动作,譬如对一旁做手势,亦或是两眼看向某出。
甚至突然回头左顾右盼,看看是不是有人在窗户等处,向神童展示图案。
却没发现异常。
过一会,神童忽然大喝一声“现!”,黄四郎定睛一看,发现白色的瓷碟里,忽然显现出黑色纹路。
再仔细一看,那图案,竟然是一个由三个圆圈构成的‘品’字图形!
那一瞬间,黄四郎脑袋一片空白: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神童轻轻一笑,问:“不知我可否读出贵客心中所想图案?”
黄四郎下意识点点头,脑袋依旧一片空白,以至于后面对方说了什么都没印象,糊里糊涂就跟着领路小童出来,出了院子。
见同伴围上来,问情况如何,黄四郎无言以对。
看着排队的人们,一咬牙:“再来一次!!”
又排了不知多久,轮到黄四郎进去,先交了十文钱,进了院子,来到那挂着布的房间。
却发现挂着的布换了一张,其上同样有网格,但九十一这个数字对应的图案,是一个三足乌。
黄四郎心中暗暗下了决心:好,这次我另外选一个数字,得另一个图案,不会让你看破我心中所想!
。。。。。。
黄四郎口中喃喃,一脸迷茫的走出院子,看着依旧排着的队伍,看着一脸关切的同学,不知该说什么。
连续试了三次,次次都被神童猜出心中所想图案,黄四郎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萧瑟离去。
院子里,神童(萧勤)所在房间后面,李笠也是口中喃喃,一脸迷茫的走出去,靠墙蹲下。
萧勤扮神童扮得不错,而他作为‘技术指导’,当然要暗中观察,以防万一。
结果,居然看到黄大车的幺子黄四郎上门光顾。
黄四郎是黄大车的庶子,平日除了打猎游宴,还在郡学读书,其母为杜娘镜店东主杜氏。
之前李笠和黄大车作了约定,要“授人以渔”,让杜氏和黄四郎有一门稳稳赚钱的产业,这个约定,他完成了。
但是,李笠每次去杜氏那里,都没碰到过黄四郎,而他琢磨出来的制镜工艺,是杜氏来学,黄四郎不见踪影。
李笠本来想和黄四郎做个朋友,为日后做打算,见对方成日不在家,觉得这是个不体谅母亲的富二代。
现在,李笠近距离观察了黄四郎,觉得这位英俊得有些过分,很像是女人。
但这太让人匪夷所思:黄大车要是有这么漂亮的女儿,可不得送去伺候贵人、攀高枝,亦或是与豪强大户联姻,女扮男装做什么?
然而黄四郎真的英俊得过分,李笠不太相信真有男人长得比女人还好看,后世那些娱乐界的花样美男例外,所以...
想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李笠觉得,很有必要弄清楚这件事。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蔡全见李笠发呆,上前问什么事,李笠没有明说,而是问:“如今世上,是否有女扮男装之人?”
“女扮男装?这种事发生过,没什么稀奇的。”蔡全回答得很干脆。
李笠来了兴致:“真有人女扮男装?那是怎么回事?”
“嗨,我也是听人说的,你听听就好,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
蔡全和李笠低声聊起来,隔壁,神童继续给客人‘读心’。
蔡全向李笠说起一件事,那是在萧齐年间,扬州有一名奇女子名叫娄逞,为了学下棋,女扮男装。
她很有才华,又会交际,于是和官宦子弟往来密切,甚至游走于公卿门下,后来得人赏识、举荐,入仕为官,当了扬州从事。
结果身份泄露,让身边人大吃一惊,皇帝知道此事后,专门下旨,让她恢复女儿身,自行返回家乡。
李笠听完,眉头紧锁,想了一会,得出结论:这娄逞一定是样貌平平,所以扮成男子,不会那么引人注意。
但是,黄四郎英俊得有些过分,可以说是男生女相,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身份有问题。
不过李笠实在想不通,若黄四郎果真是女的,为何黄大车要让女儿女扮男装,一扮就是十几年。
骑马射箭,打猎游宴,还入郡学读书,一切的一切都说明,这位是个不折不扣的男子。
黄四郎若是女的,黄大车根本就没道理让女儿扮男子扮到如此地步。
想着想着,李笠愈发好奇起来,若黄四郎果真是一个长得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那真是一个奇人。
“李郎,你成日里琢磨女扮男装,莫不是见着长得比女人还好看的男子了?”
蔡全问,他只负责‘看场子’,不会去观察表弟如何骗人,李笠点点头:
“我总听人说,有些富贵人家豢养**,只是觉得不可思议,男子真能长得比女子好看?”
“确实有,你别不信,我就亲眼见过。”蔡全低声说,看看左右,见没人在旁边,就向李笠说起一段‘佳话’。
如今被称为大才子的东宫学士庾信,曾有一书童,为上甲侯萧韶,两人有断袖之欢。
蔡全见过萧韶,这位确实长得比许多女人还漂亮,若不是知道对方为宗室子弟,蔡全真会以为此人是女扮男装。
“宗室子弟做**?朝廷都不管的?”李笠惊讶道,蔡全笑着摇摇头:“庾学士是何许人?能给他做书童,日夜侍奉,旁人只会将其视为佳话。”
“再说,权贵豢养**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就连当今太子,也作了一首诗,描述**的别样风采。”
“行文间暧昧不已,把**受宠爱的娇羞模样,描述得活灵活现。”
李笠听到这里,只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骤起、后背发凉。
龙阳之好、断袖之癖,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世间,许多有钱人玩女人玩腻了,就开始豢养**,甚至乐此不彼。
一想到黄四郎的样貌,他不由得感慨:看来,黄四郎真是和那上甲侯萧韶一样,是个长得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
然后思维发散:要是我有这种样貌,上战场怕不是要戴面具才行,否则会被人笑话是女子...
对了,南北朝有个大帅哥,封爵兰陵王,骁勇善战,但样貌柔美,状若妇人,以至于上战场时需要戴面具。
还很有逼格,有专属背景音乐“兰陵王入阵曲”。
李笠想着想着,居然有些羡慕嫉妒恨:我要是有黄四郎的条件...唉...
正感慨间,有便装的侍卫入内,跑到蔡全耳边低语几句,蔡全随后告诉李笠一个刚收到的消息:
不日,鄱阳世子就要抵达鄱阳。
也就是说,王妃派来考校萧勤的‘考官’是世子,当然,世子不可能就为了这件事来鄱阳,必然是顺便处理一下王府的其他事务。
李笠听完,差点就脱口而出:这不是放水么?还用考?
早知道这样,我干嘛那么费心费力?
正郁闷间,他忽然回过神:世子要来?这是个机会,说不得原计划要变动了。
得赶紧安排安排!




乱世栋梁 第三十六章 惊喜
天空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到来,鄱阳王府一隅,箭堂,一身便服的鄱阳王世子萧嗣,正在观看弟弟萧勤射箭,以作考校。
萧嗣此来鄱阳,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弟弟的事情过来,十一郎在鄱阳过年,已经是很好的惩罚,所以萧嗣只是要走个过场。
但是,当他来到鄱阳,见到萧勤之后,真是有些吃惊:十一郎瘦了,原本圆乎乎的脸,明显瘦了。
具体情况,防阁将军蔡平去年年底回鄱阳时,就已经和萧嗣禀报过,当时萧嗣认为蔡平所说有些夸大。
直到见了萧勤,才真相信这顽皮弟弟已经悔悟、改过,为当日大闹家宴的行为后悔不已,不然为何会变得消瘦?
再看现在,萧勤射二十步靶,已经射了五箭,箭箭中的,射术明显进步,是苦练的成果。
对此,本就打算走过场、放弟弟过关的萧嗣,不由得点头: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
旁边,蔡全见表弟射箭准头很好,而世子表露出赞许的神色,他心中激动不已:
虽然世子此来鄱阳,明摆着就是要让十一郎轻松通过考校,但十一郎表现这么好,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名正言顺通过考核,谁也说不了什么。
这几个月,没有白白辛苦!
箭堂外、屋檐下,一身青衣的李笠站得笔直,等候鄱阳王世子的召见。
鄱阳王世子抵达鄱阳,主要是来处理一些家事,其中包括考校弟弟萧勤,并且看看一年多来,王府中人是否老实本分。
对于李笠而言,这是结束:他来王府饷家,就是来陪萧勤的,萧勤离开鄱阳,他也就可以回家了。
现在,萧勤在接受长兄的考校,考文,考武(射箭),若通过了,就可以回襄阳和阿耶团聚,若不通过...不可能不通过。
据说世子一向看顾弟弟们,此次亲自来鄱阳,明摆着就是要‘包过’,所以萧勤必然是会通过考校的。
所以过了今日,他就大功告成,可以回家。
与此同时,有一个机,意料之外的机会。
忽然,箭堂里出来欢呼声,那是萧勤的声音,带着喜悦和激动。
那喜悦,仿佛被堰坝阻塞已久的河水,终于找到了出口,便倾泻而出,酣畅淋漓。
李笠对此颇有同感,萧勤这几个月,是真的很努力,那么当自己的努力获得认可,获得回报时,那种喜悦,确实是由心而发。
不一会,一名侍卫出来,对李笠说:“李三郎,世子召你入见。”
李笠赶紧整了整衣服,跟着侍卫进去,见到了那位“肥宅”世子,又看见一脸喜悦的萧勤站在旁边。
李笠行礼,萧嗣看着李笠,有些疑惑,他觉得李笠比去年..前年见时明显高了些,因为参照物是同一名成年侍卫。
好像还壮了些。
萧嗣看看弟弟,随后对李笠说:“李三郎,寡人听十一郎说了,这几个月来,你可帮了大忙。”
“去年年底,蔡防阁也说,你真是尽心尽力,帮了十一郎不少忙,有功劳。”
李笠连称“不敢当”,萧嗣摆摆手:“寡人考校十一郎,确实进步明显,也知道自己错了,所以,不日就要返回襄阳,你可愿随十一郎启程?”
萧勤听兄长这么说,满是期待的看着李笠,他希望李笠一起去,常伴自己左右,给自己出谋划策。
将来,自己有个一官半职,也得让李笠跟着。
李笠知道世子的话里是什么意思,毫无疑问这是个机会,但这不是他想要的,因为还不够。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李笠很快回答:“小人能跟随十一郎君左右,是小人的荣幸,不过,更想留在鄱阳。”
萧勤闻言有些失望,从脸上表情就可以看出来,萧嗣问:“为何?是怕当年的案子,王府里有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不是,小人以为,留在鄱阳,也能为王府效力。”
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蔡全觉得奇怪:留在鄱阳,那谁还理你?难得世子就在眼前,你不抓住机会,这机会可就再也没有了。
萧嗣笑了笑,问:“那你要如何为王府效力呀?”
“第下,小人有一物,想上呈第下过目。”
李笠缓缓说着,见萧嗣点点头,他将备好的木盒拿来,然后打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放在盘子里,端给对方。
萧嗣定睛一看,愣住了,旁人看了此物,也一个个惊讶不已:白色的瓷碗,这是...白瓷!
盘子里,是一个外沿为荷花状的白色瓷碗,其白色虽然不是“纯白”级别,白中带着微黄,却依旧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因为如今各处瓷窑烧出来的瓷器,基本上都是青瓷,白瓷很罕见。
萧嗣伸手去拿,动作很快,却又变得轻柔,轻轻拿起这白色的荷花碗,放在手中,如同捧着个一碰就碎的宝贝,十分小心的看着。
萧勤见着兄长端详这漂亮的白瓷碗,也起了好奇心,靠到旁边,踮着脚探头看。
萧勤觉得这瓷碗莫不是涂了一层白色涂料,所以才显得白,而萧嗣也这么认为,用拇指轻轻的搓着碗壁。
却没搓出什么涂料,仔细看了又看,确定这真的是白瓷碗。
而且做工不错,通体光滑细腻,没有什么疤痕,仅就造型而言,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就凭一个“白”,便可身价倍增。
“这...瓷碗你是从何得来?”萧嗣有些好奇的问,萧勤也好奇的看着李笠,李笠回答:“回第下,这碗是前几日烧制的。”
“什么?”萧嗣真的震惊了。
一开始准备要说的话、要做的决定,全都忘得精光,注意力全都被这白瓷碗,以及李笠所说“前几日烧制的”吸引过去。
前几日烧制的?
朝廷多少官窑都烧不出白瓷,你前几日烧制的?
莫非你知道如何烧制白瓷,还有了现成的瓷窑?
年纪轻轻的萧嗣,自认多年历练,已经练出城府,不会轻易被些许小事弄得失态,但此时,他呼吸变得急促。
顾不得城府,急得差点站起来:
“你快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第下莫急,且听小人慢慢道来...”李笠依旧从容,这个‘惊喜’,是他特别准备的,如今事成与否,就在这小小的瓷碗上。
“鄱阳郡新平乡如今以制陶闻名,又多有瓷窑烧制青瓷,不过,近日有人琢磨出了配方和工艺,可以烧制出白瓷。”
“那人是谁?”萧嗣有些急切的问,既然李笠能拿出这白瓷碗,想来知道烧制白瓷之人是谁。
这个人,他必须先找到!
“回第下,郡廨门下书佐刘德才,内人伍氏为新平乡人,其娘家制陶、制瓷,无意间,烧出了白瓷,然后加以研究,终于掌握技艺。”
“他、他人在何处?快派人去传..请来!”萧嗣知道能稳稳烧出白瓷的瓷窑意味着什么,所以迫不及待,顾不上城府了。
“第下,掌握白瓷烧制工艺的瓷窑,并非他一家,还有一家...”
“是谁?寡人要见,都要见!”
“是,二人均在王府外候见。”
“好,好!”




乱世栋梁 第三十七章 惊喜(续)
厅内,鄱阳王世子萧嗣正在接见能烧制白瓷的能人,能人有三,其一为郡廨门下书佐刘德才。
另两个则是郎舅:“郎”是大鲶彭的长兄彭塘,“舅”是彭塘的大舅兄曾泉。
刘德才的内人伍氏、彭塘的内人曾氏都是新平乡人,娘家都办有陶窑或瓷窑,这两家人都在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意外烧出了白瓷。
然后一番琢磨,琢磨出烧制白瓷的工艺,这是最近的事。
刘德才是郡廨佐吏,谈吐清楚,表达能力强,于是由刘德才进行详细介绍。
新平乡,位于鄱阳郡东北百余里外,有北鄱水经过新平,然后在鄱阳城东与南鄱水汇合,所以从新平来鄱阳很方便(乘船顺流而下)。
1...5758596061...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