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放弃先手优势,突击变成对峙,战术上的突然性没了,战略目标模糊不清,你到底在想什么?
李笠百思不得其解,韩熙看看左右,斟酌用词,对李笠说:“郎主,小人说话难听,还请莫要介意。”
“说吧,又不是我带兵。”
“呃...以小人之见,梁军...官军从上到下,除了少数将士,恐怕都是害怕野战,没信心打赢。”
“各部将领大概是求稳的想法,所以只能如同乌龟一般,缩在龟壳一般的军营里,和东贼对峙。”
“这窝囊废主帅,恐怕是眼巴巴盼着西边的侯景打退当面敌军,然后东进、合围,如此一来,就能以多欺少了。”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李笠恍然大悟:“那么...你觉得,能对峙多久?”
“狼吃羊,不需要对峙多久。”韩熙说着说着,语气变得凝重:“小人虽然只是打过仗,不是将,但是,见也见多了。”
“郎主,小人认为官军必败,所以请郎主早做打算。”





乱世栋梁 第三章 未虑胜,先虑败
又是一个上午,寒山堰旁,李笠正在钓鱼,因为用的是假饵,也能钓上不少鱼,所以引来许多士兵围观。
当然,李笠不是在钓鱼,而是在用老套路“钓”人。
水花飞溅,李笠奋力扬竿,将一尾“尖嘴子”从水里扯出来。
“尖嘴子”又称“白条”,即后世所称鲦鱼,分布很广,是常见的肉食性鱼类,所以能够借助拟饵钓法将其钓起来。
旁边,一个年轻人见李笠钓上颇为难钓的“尖嘴子”,来了兴致:“李监作,这技艺可否传授一二?”
这位就是被李笠“钓”上来的人,两人如今算是熟悉了。
李笠把鱼放到鱼篓,取下拟饵,也就是‘铁片鱼’,放在手心里,向对方说:“简单,我仔细一说,你便能领悟。”
“这种钓法,只能钓那些性格凶猛的鱼类,所以,草鱼、鲤鱼很难钓得上来。”
“羊兄见过猫捉老鼠么?有时候猫捉老鼠,不是因为饿,而是因为本性,以及觉得无聊,所以抓了老鼠,不急着吃,而是不停把玩。”
两人是昨日认识的,年轻人姓羊名鹍,李笠称其为“羊兄”,对方称他为“李监作”。
“那些性格凶猛的鱼,就是水中猛兽,可以因为饿而捕食,也可以因为被激怒,而撕咬猎物,所以....”
“所以这拟饵钓法,是要用假鱼,在水里嚣张的游,尽可能搞出动静,让那些凶猛鱼类注意到。”
“它们可能因为饿,也可能因为被激怒,于是扑上来咬,那么,让假饵游起来像真鱼,就是要领。”
讲解了原理,李笠让羊鹍试着用拟饵钓法钓鱼,当然,这需要操作渔轮,所以渔轮的用法也得教。
教了一会,羊鹍觉得懂了,尝试着钓鱼,结果不知是运气好,还是有天赋,真就钓上来一不小的尾“尖嘴子”。
“这技艺不错,不错!”
羊鹍颇为高兴,将鱼取下,放入鱼篓:“未曾料,钓鱼也有如此技法。”
“其实跟打仗是一样的。”李笠将鱼竿收好,和对方聊起来,围观的士兵见状散去,走向不远处的军营。
“打仗,经常有诱敌的,对不对,把敌人引过来,引入伏击处,然后四面围之,敌人就完蛋了。”
“既然要放诱饵,那诱饵就得像模像样,如同这假鱼..”
李笠拿着铁片鱼,做着游动的动作:“引得对方按捺不住,不管不顾的扑上来咬...”
羊鹍点点头:“没错,这钓鱼,和打仗也有...”
话还没说完,羊鹍见李笠立正不动,一脸恭敬的看着自己身后,只觉后背发凉。
转过头一看,一个身着铠甲、须发斑白的中年人,板着脸、盯着自己。
“阿耶!”羊鹍赶紧行礼。
中年人发问:“你不去整顿军务,在此作甚?”
“孩儿,孩儿在领悟打仗的道理。”
中年人捻着胡须:“噢,钓鱼也能领悟打仗的道理?”
羊鹍干咳数声,把李笠方才所说,复述了一遍。
中年人听了之后,点点头:“这话说得没错,不过,不是你偷溜出来钓鱼的借口。”
“孩子知错,马上回去!”羊鹍说完要溜,被中年人一把抓住:“你说你钓鱼,鱼呢?”
“在这里、在这里。”李笠赶紧把鱼篓递给羊鹍,中年人看看李笠,又看看钓竿,再看看李笠的衣着。
“不知小郎是谁家部下?”
李笠知道这位来头不小,赶紧回答:“卑职鄱阳李笠,少府寺尚方署监作。”
“鄱阳李笠?”中年人闻言,又看了看李笠:“你就是、就是....那个多事的李笠?”
这话有意思,让左右不由得多看了眼前这高个几眼,李笠觉得最后一句话有些耳熟,却不敢迟疑:“卑职正是鄱阳李笠。”
“陛下提过你,呵呵,真是难得。”
中年人笑起来,看着李笠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鄱阳王府的命案,可把几位殿下折腾得不轻啊。”
“呃...”李笠不知该说什么,他想起来了,第一次见徐驎的时候,对方提起过陛下曾说“那个多事的李笠。”
于是李笠觉得无奈:你日理万机,当了几十年皇帝,一大把年纪了,什么风浪没见过,怎么就记得我这个小人物呢?
“小子,你为何会跑来这里?”中年人问,李笠回答:“卑职来寒山大营公干,顺便..顺便长长见识。”
“长见识?你要长什么见识?”
“想看看打仗是怎样的。”
“看打仗?你不怕丢了性命?”中年人说完,看向眼前几乎是一望无际的军营。
李笠能猜出对方的身份,权衡利弊,回答:“节下在此扎营,是最安全的地方,哪怕出了什么事,也一定能全身而退,小子在此避风,不怕。”
“喔?”中年人转头看着李笠,良久,笑起来:“你真不怕死啊!”
。。。。。。
下午,堰坝边上军营,一处篝火边,李笠正在烤鱼,羊鹍也在烤鱼,两人边烤边聊,因为周围没有闲杂人等,所以聊的话题有些犯忌讳。
“贞阳侯不会打仗,我看迟早要出事,阿耶也是看到这点,所以才特地移营到此,以防万一。”
“兵败如山倒,在旷野里溃逃,迟早要被骑兵追上,不过这里地势好,只要严阵以待,徐徐而退,追兵不敢轻易接近。”
“唉,当初堰坝筑成,回水灌了彭城时,阿耶就极力主张强攻彭城,赶在敌军援兵抵达前破城,结果贞阳侯不吭声。”
“后来,敌军援兵到了,阿耶主张趁其立足不稳,猛攻,贞阳侯还是不吭声,实在被问得不能不说,就说陛下自有安排,我等不能擅作主张。”
“呸!我看他就是胆小,畏敌如虎!不会打仗,成日里就只会喝酒,然后拿陛下的话当借口!”
“阿耶说了,这样下去迟早要败,别人,我们管不了,只能自保。”
李笠一边听着羊鹍的牢骚,一边听着北风带来的动静:北面的喧嚣声,越来越大了。
这动静,从上午开始就有了,越来越大,看来是前方正在交战,不过距离梁军主营地有一段距离。
也不知是对阵厮杀,还是攻拔营寨。
李笠觉得梁军此战前景堪忧,各部兵马表现不怎么样,于是打算回去。
无意间发现鼎鼎有名的“羊将军”在这寒山堰旁扎营,戒备森严,军纪严明,和其他梁军将领的营地形成鲜明对比,让他印象深刻。
给李笠的感觉,就是临近期末考试,男生宿舍里,其他人都在玩电脑、玩手机,只有这位羊同学跑到教室看书,温习功课。
所以他觉得这里安全系数高,决定冒着风险留下来,长见识,于是施展钓鱼套路,试图进入这军营。
四年多以前,李笠和梁森经历过一次大战,以及溃败,但他和梁森只顾着逃命,搞不清楚状况,没能长见识。
这一次,他要仔细看看,在大军溃败时,应该如何应对。
也就是学一学,如何打一场败仗。
兵法有云: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
打仗菜鸟就要有打仗菜鸟的觉悟,李笠认为既然羊将军先虑败,那就有一定几率在溃败之中全身而退,他正好见识一下。
哪怕为此堵上性命。
羊将军,当然就是眼前这位“羊兄”的阿耶,侍中、冠军将军羊侃,父子俩出身泰山羊氏。
羊侃此次随军出征,监作寒山堰,屡次提议主动出击,结果主帅萧渊明不置可否,于是羊侃驻扎堰旁,以防万一。
李笠之所以对这位羊将军如此有信心,是因为来之前,做足了功课,对于北伐军主要将领,都有了大概了解。
所以他能确定羊侃是很会打仗的将领,而不是草包。
羊侃祖父,据说为宋武帝刘裕部下,也就是说,羊侃祖上是南朝人。
后来刘宋政局动荡,宋国的徐州刺史叛变,带着地盘和军队投降魏国,羊侃的祖父当时在徐州为官,就此陷于魏国。
羊家是将门,羊侃自幼习武,又有长辈教授兵法,为将门虎子。
多次带兵平叛,积累了大量的打仗经验,甚至在魏国治下的关中平叛时,一箭射死叛军主帅。
因为其父经常在儿子们面前念叨要回南朝,加上各种因素,羊侃放弃在魏国的大好前程,大概在将近二十年前,和兄弟们一起,带家眷、部属南下。
重回南朝的泰山羊氏兄弟,深受重用,成为梁国‘军界’一股中坚力量,这也是南朝历代的短板:
能打的武将,大半是北人。
或者,是聚集在淮水、汉水流域(南北对峙前线)的北来流民、豪强集团,其中脱颖而出的将领。
这个趋势,越往后越明显。
当今天子起家时的武勋,大多是淮水、汉水豪强出身(包括祖上南下的北方世族),四十多年过去,元从武勋们相继去世,后代渐渐转化为文化贵族。
虽然这些家族中也有子孙为将,甚至还有出身寒族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但总体上而言,如今梁国的‘军界栋梁’,大多是最近二三十年间,南下北朝武将及其后辈。
其中就有以羊侃为代表的泰山羊氏子弟。
羊侃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个人勇武也很出名,李笠就听徐驎提到过,当年少府寺专门为这位羊将军,制作了长达二丈四尺的两刃槊。
矛长丈八即为槊,一般的马槊长度在二丈左右,而马槊越长就越难用,这位羊将军用二丈四的马槊,御前演武时震惊全场,可想而知武力有多强。
所以,李笠权衡利弊后,决定找机会到羊将军的军营‘暂住’,亲自感受一下,兵败之际,合格的将领要如何带领所部兵马全身而退。
这个时代没有军校,将门世家不会把带兵打仗的学问教给外人,所以,李笠只能自己想办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代价,就是以命相搏,这也是如今时代无数小卒走向名将的必经之路。
然而想在羊将军的军营混吃混喝可不容易,于是李笠用老套路,用拟饵钓鱼,成功套路了羊将军的年轻儿子。
看着眼前这位被他套路成功的“羊兄”,李笠问:‘大战将至,我也有些能战手下相随,想要助战,不知羊兄可否给小弟一些铠甲以及弓箭若干?’




乱世栋梁 第四章 水银泻地
上午,梁军大营东北角,潼州刺史郭凤营地在魏军的不断进攻下岌岌可危,指挥部下防守的郭凤,见援兵迟迟不到,气得不行。
贞阳侯萧渊明,果然是个混账!
北虏从昨日起,集中兵力进攻这里,郭凤不断派人到中军求援,援兵却总是不见踪影,现在他的部下伤亡不小,眼见着就要撑不下去了。
大营就在旁边,而不是隔了几十里地,结果主帅萧渊明就是不派援军。
郭凤琢磨着自己没得罪过萧渊明,好像也没跟其他将领有什么过节,怎么自己被敌人围攻,主帅以及其他将领都不见动静。
就这样看着我死?我死了你们有什么好处?
还是怕了,不敢和北虏野战?
无胆鼠辈!
“节下,节下!”有身上铠甲插着箭矢的部下跑来,哭喊着:“节下,我们快撑不住了,援兵何时才能来啊!”
郭凤不知该如何回答,若照实回答,只怕军心大乱,瞬间溃散,因为许多将士是觉得还有增援,才苦苦撑下去。
可若是说“就要到了,再撑一会”,这话从昨日说到现在,说了许多次,恐怕也没人信了。
那部下见郭凤铁青着脸不说话,心中明白大半,随后绝望不已:“节下,不会有援兵的,是吧?”
见郭凤艰难点头,部下指着大营方向,声嘶力竭的喊起来:“他们就在旁边,就在旁边!怎么能见死不救,我们是为朝廷打的仗啊!”
“莫要说了!”郭凤让左右近前,“传令下去,死战!有敢妄言后撤者,斩!”
就在这时,后方号角声起,郭凤一开始还以为是幻听,仔细听了一会,确认无误,赶紧登上高处张望。
循声看去,却是己方大营方向冲来一支队伍,尘土大作,兵马众多。
看旗号,是北兖州刺史胡贵孙带着所部兵马来救,而胡贵孙一向以骁勇善战闻名。
“援兵来了,援兵来了!!”
郭凤营寨里,许多将士欢呼起来,甚至有人喜极而泣:他们苦苦撑了一昼夜,终于,终于撑到援兵来了。
郭凤也激动不已,下令擂鼓,振奋士气,原本已经快要放弃的将士,很快抖起精神,和围攻营寨的敌兵搏斗。
胡贵孙的骑兵从侧翼撞入魏军腰腹,所向披靡,魏军很快崩溃,呼啦啦往北跑,郭凤营寨里的将士,嗷嗷叫着冲出去,要痛打落水狗。
他们被对方围攻,憋了一肚子火,如今不趁机掩杀过去,哪里对得起战死的同袍?
不多砍几个首级换军功,怎么对得起自己的浴血奋战?
郭凤、胡贵孙所部兵马合作一处,追击溃逃魏兵,宛若狼入羊群,气势十足,南面大营,本已做好撤退的谯州刺史赵伯超,见状愣住了。
先前,郭凤营寨被敌军围攻,派人到大营求援,主帅萧渊明喝得醉醺醺,含含糊糊让人去救,赵伯超和许多将领见状不吭声。
胡贵孙坐不住了,私下找赵伯超合兵出击,赵伯超觉得主帅不会打仗、己方迟早要败,没有答应,并且让部下做好准备,一旦战事不妙,立刻开溜。
赵伯超不是怕死,是觉得萧渊明这废物不会打仗,迟早要把大军折在这里。
筑坝蓄水却不攻城,这不是蠢是什么?
敌军援兵刚抵达,立足未稳,又因为彭城被水淹,援军急切间无法和守军合作一处,这时候不进攻,不是蠢是什么?
敌军猛攻大营外围一角,该怎么办,你作为主帅大权在握,却不敢担责,不明说让谁去救,等我们出来担责?
我要是擅自出击,打胜仗了,功劳你占大半,打败仗了,责任我来扛?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赵伯超算的很清楚,各将领带的都是自己的兵马及部曲,没有谁傻兮兮的拿自己家底来搏,既然主帅不吭声,他也不吭声。
如今,敌军猛攻郭凤,萧渊明不增援,郭凤必然熬不过今日,然后其他将领人人自危,魏军再来,恐怕要溃逃。
赵伯超不想被萧渊明这种废物连累,所以要早做打算。
结果胡贵孙居然独自出击,现在把魏军击溃,郭凤也率军反击,如今形势逆转,二人率军追杀,搞不好还能反冲魏军大营。
赵伯超觉得此时不痛打落水狗抢军功,简直对不起自己几十年的戎马生涯。
“传令,擂鼓,全军出击!”
赵伯超下令,部将们一个个都没回过神:不是说随时要撤,怎么...
“愣着作甚!出兵,追击!”
赵伯超呼喊起来,很快便率领所部兵马出击,气势汹汹向北而去,其他各部将领也纷纷回过神来,带着部下出战,要乘胜追击,打顺风仗。
一直没有动静的主帅萧渊明,得知魏军溃败、己方全面反击,一开始还不敢相信。
反复确认之后,激动不已,亲自带兵出击。
一时间,梁军大营号角声如潮,大量兵马出动,追击溃败魏军,宛若水银泻地。
后方,堰坝旁,羊侃所部兵马纹丝不动,一骑疾驰而来,向羊侃回复主帅的决定:全军出击。
不过既然羊将军认为此举不妥,可留守营地。
也就是说,羊侃的苦劝无效:他得知魏军突然溃败,觉得其中有诈,一时半会又走不开,便派这将领前去提醒萧渊明,不可追击。
“唉!!”
羊侃长叹一声,气得胡子一颤一颤:“敌军定然是诈败,是诈败啊!!”
然而没有用,他知道自己无论说什么,无能主帅都会不听。
羊侃气得胸闷,骂道:“慕容绍宗,哪有那么容易击败!”
一旁,跟在羊鹍身边、凑过来看热闹的李笠,闻言觉得奇怪,见其他人也对羊侃所说最后一句有些疑惑,便壮着胆子问:
“节下,不知那慕容绍宗是何许人物?”
羊侃满腹郁闷无处发泄,见有人提问,也顾不得什么尊卑,反正周围多为子侄部曲,说出原委,也能让后辈心里有数,便大概说了一下。
率军增援彭城的敌军主帅是谁?大名鼎鼎的慕容绍宗!
梁国将领可能不清楚这位有多厉害,羊侃却知道得清清楚楚。
二十多年前,魏国爆发六镇之乱时,平定叛乱的尔朱荣权倾朝野,慕容绍宗即是其亲戚及心腹,平叛时出力颇多,很会打仗。
也就是说,早在二十多年前,慕容绍宗就是能征善战的名将了。
后来的权臣高欢,以及侯景等人,当时都是尔朱荣手下,羊侃当年还在魏国时,就听到一个说法:
是慕容绍宗教授侯景兵法,教其如何打仗,所以这俩个算是师徒。
后来尔朱氏败亡,高欢取而代之,慕容绍宗虽然保住了命,却因为和尔朱氏的关系,受到猜忌,于是不得重用。
许多人都忘记这位很会打仗,也忘记一件事:镇守河南十余年的侯景,是其徒弟。
现在,侯景叛魏,魏国以慕容绍宗为主帅讨伐侯景,对方率军南下,不往围攻谯城的侯景那里去,先来谯城东面的彭城,所为何故?
明摆着要先解决梁军,断侯景侧翼。
所以对方求的是速战,那就绝不会和梁军长期对峙,而梁军目前摆出一副长期对峙的阵势,对方必然要想办法引梁军出击。
羊侃不认为慕容绍宗这种名将会被轻易击败,所以现在魏军溃败,必然是诈败,而梁军各部先前畏战,如今却倾巢而出...
真是一群只会打顺风仗的蠢物!
李笠听到这里,只觉大事不妙:原以为梁军最后只是一般的战败,现在看来,全军出击的下场,莫非是全军覆没?
对萧渊明这个主帅,只想破口大骂。
你既然胆小,那一直守着也还行,大不了对耗;若胆大,那开始就该进攻,结果...
该攻的时候不攻,该守的时候不守,这么折腾,你是带着大伙一起给对方送人头的么?




乱世栋梁 第五章 兵败如山倒
兵败如山倒,寒山旁、泗水边旷野,无数梁军将士丢盔弃甲,惊慌失措的南向逃亡,期间有不少队伍勉强保持阵型,缓缓撤退。
但谁都知道,大事不妙了。
方才全军出击,未曾料中了魏军陷阱,许多兵马都折在前头,后方的梁军将士见情况不妙,掉头就跑。
魏军骑兵掩杀过来,宛若水银泻地,势不可挡。
兵马尽出的梁军大营,先是被溃兵冲击,根本就无法组织防御,又被尾随而来的敌骑冲破,宛若河边沙地,瞬间被如潮敌军淹没。
结队撤退的梁军士兵,还算从容,可那些完全溃散的将士,无助地跑在旷野里,被追来的骑兵肆意践踏、冲撞,收割着生命。
一片哀嚎声中,有一只规模不小的梁军队伍结阵,缓缓向南撤退,打出的旗号里,写着“羊”字的大旗分外显眼。
许多溃兵见状,如同溺水之人见了一片浮木,不要命的向那军阵跑去。
“不许靠近,否则格杀勿论!”
军阵不时有人呼喊着,提醒溃兵莫要冲击友军军阵,但溃兵们为了活命,顾不得那么多,毕竟这是自己人,逃过去,挤一挤,就安全了。
否则跑在旷野里,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
溃兵们不顾警告,奋力接近,追击的魏军骑兵,也故意驱赶这些溃兵,向着那军阵跑去,如同引导洪流,冲向临时筑起来的小坝。
只要溃兵冲乱军阵,他们就可趁势掩杀,将这军阵击垮,然后肆意收割首级。
却听阵中弓弦声起,箭如雨下,将接近的溃兵射倒。
哀嚎和叫骂,无法让箭雨停下,溃兵们诅咒着,不敢再靠近,只能继续向南跑,然后被追来的敌骑撞倒、践踏。
无数人在临死之前,看着近在咫尺的友军哀嚎着,阵中,李笠放下弓,看着外面血腥场景,面无表情。
他射箭了,杀人了,杀的,是自己人,但是不会觉得难过,因为没得选。
1...7778798081...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