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所以,我时常觉得我是幸运的,并没有怪父亲,也没有怪白家,更没有怪爷爷。这一切是我作为白家儿女应该做的,只要白家需要我,我始终都在这儿。”
白素素说的情真意切,真挚又感人,因为她很懂知足,也知道报恩于家族。
白守仁微微点头,对自己的女儿很是满意。
以前的时候,他总是觉得自己膝下没有一个儿子,而感到失望,对这白素素并没有太在意,但是经过了这些年,尤其是当他出事以后,把自己关在屋里,不问家事的时候,当白家生意遭到丁家等曹家等攻击的时候,是白素素帮着老爷子顶起了这个大家族。
忽然间,白守仁觉得自己的女儿是如此的优秀,是比太多的男儿身做的都要好,甚至她挽救了白家与危难,他已经很满意了。
白守仁说道:“素素,你为白家付出的已经足够多了,现在就让我这白家的男子们,扛起为家族振兴的使命。有爹在,不需要你这么劳累,接下来我会逐渐接管白家事务,你可以不那么辛苦了,也可以适当放松,陪陪苏辰和菁菁。”
苏辰、彭菁菁凝视丫鬟小桐等人,听着白素素和白守仁这对父女的谈话,都深受感染。
白素素听完父亲这些话,已经满眼泪花,内心激动,因为他的父亲终于站起来了!
在形象上,逐渐符合他心目中父亲形象,好像跟儿时那个坚定的背影重叠在一起。
父爱如山的那种感觉,再次找到,让白素素有些渴望和激动。
苏辰走到一旁,在书桌上拿起笔沾了墨,写下了两个药方,都是针对骨病和腰椎骨髓的药方,有利于骨质增长和下半身的血液循环,对白守仁重病的康复,会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苏辰说道:“接下来可以换新药啦,按照我新写的两个药方,每日早晚各服一次,然后再让丫鬟们每日按摩腿部一下部位,加速他的血液循环,适当的可以站起来走一走,都有利于恢复。而腰部的敷药还继续这样下去,腰椎破裂已被修复,相信再过一年半载,就可以脱离轮椅了,那时候真正的恢复站起来。”
白守仁听完,目光看向苏辰,一脸的期待和感激之色,对着苏辰连忙说道:“多谢、多谢。”
此时的白守仁,看着苏辰是越看越顺眼,心中叹息:苏明远有个好儿子啊,也能在九泉之下瞑目了。
苏辰见这里复诊的差不多了,对着素素道:“素素,我们去你祖父那里看一看吧,令尊只要按时服药,问题不大了。”
白素素抹了抹眼泪,露出一战笑容,对着苏辰点头道:“好,我这就带你过去,去见我爷爷。”
苏辰点头,隐隐带着了一丝期待。毕竟,当初白老爷子可是对他诸多的轻视,各种不看好和冷嘲热讽,如今苏辰衣锦还乡,虽然不至于要多得瑟,但是,无形无声的打脸,也是很过瘾的!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六十九章 后悔了不!
苏辰和白素素、彭菁菁来到了白老爷子所住的院落。这里十分幽静,修竹园圃,假山水榭,造景质朴讲究,倒是林幽僻静。
如今白老爷子不问世事,安心在这里养病,倒也适合。
白素素走在前面,来到院子的时候,发现白老爷子正坐在假山池塘边,垂杆钓着鱼,不禁娇嗔道:“爷爷,你怎么出来钓鱼了?”
“闷得慌呗!”白老爷子应了一声,转过望了一眼白素素,露出慈蔼的笑容。
当他的眼神,看到后面的苏辰的时候,明显一惊,想不到他也来了。
“你、你是苏辰,什么......时候回来的?”白老爷子说话扔有些口齿不清,甚至身子也不大利索。
苏辰上前几步,澹澹一笑道:“今日上午刚入城,在刺史府用过午膳后,下午便来到白府,给白伯父和您复诊一下,刚才本来担心,但现在看老爷子您的气色和身体状态,明显比几个月前要好上许多了。”
白老爷子看着苏辰,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儒雅沉稳的样子,真是又爱又恨啊!
爱的是才,当他在府内听闻了苏辰的那些事迹后,也是惊叹不已,如同小说的男主一样,一路开挂,钦佩不已。
恨的是这小子,本来差一点就成了白家的姑爷,还是入赘的那种,只可惜他后面硬朗的很,并不同意,还跟白素素私下退了婚。
所以,白老爷子对苏辰是百感交集,也为自己的孙女感到愧疚、后悔。
若不是白老爷子提出入赘的要求,强行拆散了苏辰和白素素,或许现在白素素已经是苏家的发妻了,那样的话,白家也会水涨船高,从商贾家族身份,甚至能成为权贵家族,使得整个白家都跟着跨越阶层!
众所周知,现在苏辰的身份非常的尊贵,既是新科状元,又是三军的建军,还是皇室的恩人,孙党的中流砥柱,任何一条都足够一个儒生士子吹嘘炫耀一辈子的了。
可是这些万般恩宠,全部聚集在一个人的身上时,显得光芒万丈,不可思议。
他一个人,日后就可以成为庇佑白家的参天大树。
可惜啊,错过了,不知还没有机会!
白老爷子心中是不甘的,现在他想得就是,找机会一定要把孙女嫁给苏辰,把婚约继续履行下去。
白老爷子动了动身子,但是腿脚都不利索,病症明显还没有康复,他的左手还有点瑟瑟发抖,甚至身子也不能长时间的站立,多数时候都坐在轮椅上。
但是长时间憋在屋里,他也煎熬难受,于是经常在院子里坐在轮椅,靠在池塘边,进行垂钓打发时间。
“苏辰,那这次回来,你真的是要镇守润州的?”白老爷子忽然发问,对这件事还不放心。
苏山点头道:“是啊,国难当头,我身为唐国子民,也有义务为朝廷效力,所以听从调遣,来到润州担任监军,保卫润州城的百姓。”
白老爷子显然不看好,摇头叹道:“荒唐,胡闹!你只是一个读书人,即便再有才华,难道还通兵法不成?放着你的新科状元、翰林编撰不做,跑来前线逞能,难道你就不担心城破人亡?”
苏辰露出一抹从容不迫的笑容,风度翩翩道:“我做事向来求个问心无愧,更讲究大义所在。若是现下我对润州安危不闻不问,对自己的故乡置之不理,我即便在金陵城安逸一时,我良心何安?这不是我苏辰所为。”
彭晶晶和素白素素听完,顿时对苏辰肃然起敬,更加钦佩了,目光都带着一种崇拜的眼神,苏辰的话十分有感染力,给人以正能量。
白老爷子像是第一次认识苏辰一般,抬头望了望他,真是有些不明白,这个年轻人许多思维跟正常人不大一样。
他实在是搞不懂,就如同当初以万贯家财诱惑苏辰入赘一样,却被苏辰断然拒绝。
当时白老爷子心中讽笑:觉得苏辰不识时务,到头来,真正不识时务的反而是他自己。
所以,白老爷子现在听了苏辰的言论,以他性格,本想说几句嘲讽之意,但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因为他怕自己继续被打脸。
看到苏臣胸有成竹的神态,大义凛然的气节,白老爷子忽然觉得,有些自惭形秽。
枉费自己活了六七十载,在润州危城的时候,他想的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假设自己是苏辰,便想着躲在金陵里不出来,天塌下来,交给那些将士去抵挡,完全没有想过依靠自己力量去扭转这个局面,再造这个乾坤,保家卫国,或许这就是自己远不如这个年轻人志向的原因。
输在了心胸,输在了志气!
如此相比之下,白老爷子变得没有脾气了,目光看着苏辰,忽然他觉得自己虚长了,这么多年岁数儿都长在猪身上去了。
苏辰上前两步说道:“白老爷子,我给您再把把脉吧,看你恢复如何,是否需要换药,或许能将你的中风后遗症能够清除一些。”
白老爷子闻言后微微点头,没有再自视清高,同意了让苏辰给他诊断,毕竟他对苏辰的医术还是信任的。
苏辰走上前,用手触碰落白老爷子的手腕进行号脉,老爷子的脉相也趋于平稳,只是年龄大了一些,脂肪三高还是有的,加上中风的原因,许多地方气血运行出现了淤堵,还有神经反射方面也欠佳。
综合来说,白老爷子的身体状况一部分来自中风后遗症,一部分是体内的老年病。
他年过花甲,在这个年代就已经是长寿的人了。毕竟古语说得好,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这个年龄段儿,自古就十分稀少,不像后世七老八十大街随处常见。
苏辰松开手,对着白老爷子和白素素说道:“恢复的尚可,但体内仍有许多湿气寒毒,还需要继续祛除邪风,我这儿有一副新的汤药方可以更换,调节身体,配合来用,增加效果。由于老爷子的年龄偏高,由于这个疾病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所以要想恢复到以前那样健步如飞,是有些困难了,但吃药疗养后,会比现在要利索一些。”
白素素上前道:“谢谢你了,辰哥,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若是连你也没有办法,那么普天之下,任其他郎中就更没有法子了。”
苏辰一听,心想白素素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这句话说的,让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苏辰迎上白素素的目光,微笑道:“我只是尽了最大努力,至于其他,或许看老爷子的福气和造化啦,还有心态的调整,日常三餐和活动方面的配合,都会影响恢复的程度。”
“明白,我会安排好,让下人们也注意的!”白素素回道。
这时候,白老爷子又看着苏辰问了一句:“你从金陵回来,深知朝廷的事,你觉得我们润州能守住吗?我们白家会不会有灾祸?”
苏辰沉吟道:“事在人为,现在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此次大宋对唐用兵,本属于赵匡胤统一天下的战略,但是时机尚未成熟,有点操之过急,我唐国气数仍在,不至于一次就被灭亡。吴越兵虽然派了大军,来势汹汹,但是刚刚有了丹水大捷,对他们士气打击也不小。
“这几万吴越兵来攻打润州城,我军以逸待劳,又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相信能够击退吴越,绝不会像常州那样遭到劫难,这个你们大可放心。”
白老爷子看着苏辰,疑惑道:“你就这么有信心自己能守住润州?可不要忘了,你以前只是一个写诗词文章的,并没有带过军,你何以如此自信断定?”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章 刮目相看
苏辰见白老爷子似乎不信,脸颊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从容说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国难当头,有志之士当奋起反抗。当年张子房博浪沙刺杀秦始皇,需要何等的胆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需要大勇气,大气节,方能成事。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今日面对宋军,不可未战先怯1
“再者,用兵本是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当运筹在作战之前。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此谋攻之法也。只要我们深谙这些兵法,提前预知许多关键因素,加以防备,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便能知己知彼,稳中胜敌。”
白老爷子听完苏辰的这些话,陷入了一种惊呆,他完全没有想到苏辰会说出这么一番军事理论,兵法大家的典故信手拈来,让他彻底刮目相看,无比佩服。
彭菁菁在旁边难掩激动,因为这里的许多兵法典故,她竟然全部看过,只是无法像苏辰这样滔滔不绝,画龙点睛,引以致用,说得如此严谨缜密,逻辑自洽,只有翻阅过不少兵法典籍,有自己的思维和见解才能捋顺的如此的完整。
彭菁菁对自己未婚夫苏辰的这些看法十分赞同,甚至当面赞誉道:“辰哥哥,你说的太好了,我们一定可以守住润州的。”
白素素也在旁边说道:“想不到辰哥有如此多的见解,相信我们一定能守住润州,击退吴越国的兵马。”
白老爷子唏嘘道:“希望不是像赵括那般纸上谈兵,我也希望润州能够守住,这样至少城内的百姓不会遭殃,我白家也不会蒙难,只有唐国好了,润州保住,我们城内的人,才能正常安全生活下去。苏辰,虽然我们过往有诸多误解和不快,但是在这等大义面前,我白家会无偿支持你,做任何有利于保护润州城的决策,无论是钱财和粮草,或其他的物资,只要需要白家帮忙,白家都会义不容辞。”
苏辰表示感谢道:“先谢过老爷子康慨解囊,若是其他家族豪门都能像白家这样识大局,愿意付出,那么润州上下一心,铁桶一块,军民合作,定能击败来犯的敌军,若只是守城将士孤军奋战,得不到任何帮助,就如无根之木,注定难以持久。”
白老爷子点头,说道:“你放心去做吧,现在已经是年轻人的机会,扛起责任,我们这些人都老了,不中用了,认识也不到位,就看你们年轻人如何付出,保家卫国,守住江南这片土地了。”
苏辰说道:“老爷子请放心,苏辰定不辱命,守住故土,不让其遭遇战火洗礼,更不会让城内的百姓遭到劫难。”
“好1老爷子微微点头,对苏辰的这番话也表示认可,对他的个人想法也比较赞同。
越是如此,心中那份后悔和愧疚感越浓,只恨自己当初眼力不好,看人不准,没有发现苏辰的这些优点和品格,耽搁了白素素和他的婚约,没有进行下去,以至于错过了这这完美姑爷。
白老爷子心想,等这些事了,一定找机会把两个人的年轻人的婚姻大事,再次提上日程,重续前缘。
不然的话,自己真是死不瞑目了,白老爷子心中这样想着。
此时,池塘里的鱼干发生了颤动,有鱼咬到了鱼饵,老爷子转过身,略有激动道:“上钩了,上钩了,垂钓了半炷香的时候,终于咬饵了。”
他双手颤颤巍巍的挑起鱼竿,里面果然有鱼咬到了钩子,这种乐趣,让白老爷子心情舒畅不少。
苏辰在这不打扰他的兴致了,趁机告辞,离开了白老爷的院子。
白素素边走边说道:“辰哥,要不要留下用晚膳,晚上再回去。”
苏辰摇头道:“不了,军务当前,我着急回去做一些守城方面的计划,不耽搁时间了,我回府简单吃口就行了。”
白素素也明白苏辰的处境,守城为第一要务,于是也就不再强留。
彭菁菁对着白素素道:“素素姐,要不你晚上到苏府去吃?”
白素素微笑摇头:“今晚就不了,爷爷和父亲复诊刚结束,我想留下多陪他们说说话,明天再过去看你们吧,顺便带一些白润楼大厨的菜。”
彭菁菁笑着道:“好啊好啊,好久没有吃白家白润楼的菜了,明日正好订做一桌丰盛的菜肴,我拿来下酒。
白素素失笑,答应下来,送苏辰和彭菁菁离开白府。
苏辰匆匆回到府上,开始直接进入了书房,研究黑火药的方子,同时派人把黑火药的木炭、硫磺等材料一一运来府上,准备夜间开始调配火药,设计投射装置和爆破武器。
这种东西算是守城利器,在对方没有的情况下,自己掌握,能够在关键时候发生重大的助力,改变战场的方向。
不过,事关重大,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轻易使出,因为一旦黑火药这些传去北方,宋军使用之后,对唐国也是一种攻城威胁。
此外,苏辰不会忘记常州失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城内发生叛乱,这一点也需要高度重视,搜查城内的敌军间谍。
秘谍司六处已经派来了四个处的人手,过来配合苏辰,防御润州,这是一支暗中力量。
黄昏时候,四个处的指挥室天黑到访,在书房内与苏辰相见。
苏辰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常州失利,与城内有诸多的敌军间谍和游枭破坏了常州内的粮草和军马有关,里应外合,制造混乱,导致常州迅速失利,连守城的刘将军也中了冷箭重伤,被送回了京城。”
“我等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秘谍司负责带足够的人手,安插在城内,严格监控,查询宋国和吴越的间谍、游枭,别让这些老鼠显形,或是让他们无法作乱。”
一处指挥使彭康说道:“可以,只不过我们秘谍斯成立不久,暂时还没有那么多人手,而且对润州并不熟悉,恐怕一时间无法全部查出来。”
苏辰说道:“无妨,我在润州生活已久,这里面有很多可以借力的地方,比如当地的丐帮,还有白家人手都可以帮忙,而且你们最好把城内的一些小帮派、地头蛇组织,想办法控制,作为你们的耳目,重点对近期外来的人进行盘查和监控。”
彭康点头道:“明白了,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苏辰想了想,又说道:“另外,派出一些人手区往余杭之地,散播吴越兵大败的消息,动摇后方的吴越王钱俶。这个人已经年迈,缺了锐气。此次出兵,他一方面是迫于宋国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要报复唐国。而他本身的志气不足,优柔寡断,只要我们把丹水大捷、吴越兵马失败的消息,大肆传播,就会动摇钱俶继续投入兵力的决心。”
“这样对于我们前线来说会有一定的帮助,后方不稳,前线的钱粮方面没有足够的保证,会影响吴越兵前线作战。”
三处指挥使刘景铮点头道:“这个办法可行。我立即派几个可靠的游枭秘谍,前往杭州府,散播这些消息,收买一部分余杭官员,动摇他们的后方。”
苏辰看向六处的指挥使唐廷瑞,问道:“派人去往北方的汴京城没有,我让你们密切关注赵匡胤与其弟晋王,还有宰相赵普之间,是否出现了利益冲突,这是我们瓦解宋朝廷的一个手段。”
唐廷瑞有些不解,问道:“提司是打算用分化的手段,来对付赵官家和晋王、宰相赵普,让他们朝廷内斗。”
苏辰说道:“不错,眼下他们可能利益还没有实现,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制造一些言论和麻烦,毕竟赵官家做了天子,他的皇位是传给其弟赵光义,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本身就充满了矛盾,赵普与大皇子有联姻关系,是他的岳父,他肯定拥护的是大皇子,而赵光义成为了晋王、开封府尹,不断的积攒权势,他们之间。早晚会进行分裂,出现你死我活的场景,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一点,便能对宋进行内部的破坏和瓦解。
四个处的指挥使,都不理解,但是,既然苏提司这样说,他们照办就是。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一章 离间之计
金陵城,一座不起眼的墨坊之内。
杨灵儿有武功在身,深夜翻墙离开苏府,前来此地,与一些部下相见。
卢俊升开门见山说道:“公主,现在情况有变,苏辰公子亲自带兵去往了润州,担任了监军,那我们的人手,还要不要继续像在常州那样,在城里搞破坏,让润州迅速城破?”
杨灵儿摇头道:“不可,这样会毁了我兄长的。他好不容易才顺风顺水到了这个位置,一旦润州成败,他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危,万不可这样做。”
杨灵儿脸色冷峻,完全不同意他们的计划,不准许有人破坏润州的防御,给苏辰带来麻烦,甚至威胁他的人身安全。
所有不利于苏辰的这些计划,杨灵儿都不接受。
燕沛有点不快,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进行破坏,那么,唐军和吴越兵之间就会陷入了焦灼和鏖战,甚至会击败吴阅兵,这跟我们的利益不符。”
吴春秀也说道:对啊,吕将军已经派了不少人手混入唐国,就是想趁此机会,让唐国覆灭,若是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反而给唐国恢复了,那我们海外的兵马,何时才能杀回江南,重建吴国?”
杨灵儿摇头道:“那也不能毁了我兄长,他是我们复国的关键,我们现在的计划有变,应该把主要破坏的对象,放在林仁肇将军那边,因为林仁肇将军麾下有十五万兵马,对抗宋国的十万大军。这才是影响唐宋生死之战的地方,而润州城并没有那么重要,且让他们在这里鏖战罢了。
卢俊升说道:“林仁肇将军治兵有方,而且熟读兵法,武艺高强,想破坏林仁肇治兵的计划,有些不好实施。”
杨灵儿沉吟道:“我们可以多商议,派人把江面可以搭浮桥,测水位,以及沿江的军事部署,都可以派人测绘下来,交给宋军进行辅助。”
“其次,我们也可以安插一些人混入唐军中,等待时机,制造混乱,或者进行投毒,让唐军发挥不出多少战力,甚至烧毁其粮草,目前唐军国库空虚,粮仓能持续,军饷能够坚持的日子不多,只要粮仓一破,唐军便抵抗不了多久。”
吴春秀问道:“公主的意思,润州这里,我们便不做管了。”
杨灵儿道:“对,润州不需破坏,暂时交给我义兄,给他一次练兵的机会。若是义兄真的有带兵才华,可衬托出他的威望,倘若他击败吴越兵,让吴越损失惨重,也未尝不可。吴越国元气大伤,兵力减少,我海外兵马便可以入钱塘,在那里重新立国。”
“以钱塘之地为中心,可以北上灭唐,甚至对抗宋国,这个战略也是可行的。我和胡伯商议已久,觉得此方桉是备选中最佳方桉,可以执行。”
几人听完杨灵儿的话后。都有些惊讶。
但仔细琢磨之后,发现此战略的确可行,海外的黑云都旧部已经发展了四五万兵力,分布在多个岛屿上,但是因为地理环境限制,被分割成许多岛。
如果这些岛民长期不交流,不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各自为政,甚至分化,所以必须要将这些岛民和部队重新运回江东陆地上,那么选择一个登陆点。建立政权,便是重中之重了。
杨灵儿继续说道:“如果唐国不能立即灭亡,我们无法攻占润州沿海等地,那么,吴越国的地盘,便也是我杨吴供选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