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范家主点头附和:“是啊,苏监军为我润州争光,值得所有润州人拥护爱戴。”
虞家主道:“苏监军的事迹,必将载入我润州地方志,甚至在唐国青史终都将有一席之地,我等见证了一位绝世文坛大家,朝廷历史名人的诞生啊,哈哈哈!”
众人见面一番吹捧,苏辰倒也受用,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因为身份差距,这些人来捧自己也是情理之中。
苏辰微笑道:“过奖了,不知几位家主相约今日到访苏府,是否有什么事要与苏某人相谈吗?”
他苏辰没有自称本官,倒是拉近了一些距离,让这几位家主心生好感,觉得苏辰不是那种傲慢之人。
诸家主彼此相看一眼之后,陆家家主陆天南说道:“我等今日到来登门,一来是给苏监军贺喜,苏监军从润州去往金陵之后,在春闱中了新科状元,同时在朝中颇受重用,这次又成为三军的监军,可谓步步登高,我等备了微薄之礼前来祝贺,请苏监军务必笑纳。”
说完,几大家族都各自准备了一份册子,上面写着一些礼品清单,这一出手,可不光是直接抬黄金白银过来,可是有不少东西。
苏辰微笑道:“几位太过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
颜家主摆手道:“应该的,应该的,同是润州人,我润州能出苏监军这样的大才子,我等也脸上有光,俱与荣焉,还请笑纳。”
“是啊,苏监军,您就不要客气了,这些微薄之礼,未必能看得入的苏监军之眼,但也确实是我等一片真挚诚意。”
苏辰看众人言语诚恳,表情真挚,倒是也不好拒绝。
再说了,这些东西不拿白不拿,对方有求于自己,自己若不拿,他们反而不安心了。
不过,苏辰也长个心眼,并不会给人一种贪墨的感觉,免得日后被揭发抹黑,成为官途上一个把柄。
苏辰说道:“那好吧,既然诸位有心了,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不过,这东西我不能独占,会整理在一起,作为亲兵侍卫的军饷等,按功行赏给一些将士,也能为我们拼力守城。”
众人听苏辰肯接受,露出释然之色,松了一口气,就怕苏辰为人清傲,一身文人的气骨,不接受他们豪商的黄白俗物,这样他们就难以靠近了。
既然苏辰愿意与尘同光,能够接受他们商人的馈赠,那么就代表苏辰不是那种酸儒僵化书生,是可以进一步加深关系的。
苏辰让钟管家暂时收下众人的清单册子,清单上就是各大豪门即将给苏辰送的礼物,里面有铜钱、白银、店铺、宅院等等,加起来,每一户至少拿出了十万贯的价值,给到苏群这里。
苏神把这些交给了钟管家,让他下去清点归拢,后续接洽之事就由钟管家来做,他不过多细问了,直到最后归账,他来看总数便可。
“是!”钟管家接了这些清单薄之后,退了出去。
陆天南继续道:“我们来苏府,还有一件事,就是关心防御之事,吴越人对我唐国有敌意,世代交恶,在常州失陷后,据说城内许多富户都被洗劫一空,甚至烧杀不断,许多富贵豪门的女子都被吴越官兵凌辱了。”
“昨日之常州,便是明日润州的对照,所以我等十分担心,恳请苏监军能够坚守住润州,保护好城内的富户与百姓,我等在此感激不尽,若有需要,我等家族帮忙,也定当不遗余力。”
慕容家主道:“若是发现力有不逮,难以守住时,还请苏监军能够派出一些人手,将城内的我们家族的人,能够护送出城,那是更好。”
苏辰微微点头,也猜到了几人的担惊受怕和心中想法,问道:“你们没有将府内的家卷,送往金陵城或者洪州等地吗?”
颜家主说道:“现在宋军和吴越兵都在攻打唐国,在润州也好,还是金陵也罢,或是洪州、池州等地,都会面临着战乱之祸,即便我们把家人送往那些地方。不久也会面临这种情况,而且途中多波折,异地他乡又不熟悉,也存在很多变故。”
“我等只将一些嫡系旁系族人,分化一些之后,送往不同城地,以求留下香火血脉,但家中一些老人和主干之人之是不肯搬迁,家产都在这里,都打算留在了润州,与城共存。”
苏城微微点头,肃穆说道:“吴越兵也好,宋军也罢,一旦攻城,双方激战后互有死伤,就会打出真火,当城破之后,敌军就会把一些怒火,发泄在城内的富户与女子身上,这些历来常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御敌于城外,不让敌军进入城内。”
“是的,我等也是这等看法,只希望苏监军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就像科举那般,连中解元和状元,横扫一切竞争对手,把吴越兵打得落花流水,这样润州保住,我等也能无恙。”
“对,我们相信,有江左苏郎在,保唐国山河无恙。”
几位家主纷纷称赞。
苏辰听完,感觉有点夸大,对他过份期待了。
但这个信心,也会稳定军心、民心,也是有帮助的。
“我会竭尽全力,诸位大可放心,只要有我在,不会让润州遭遇战火洗礼,不会让城内百姓生灵涂炭。”
“好,有苏监军这番话,我等也能安心不少。”
陆天南起身:“那我等便不打扰苏监军歇息和忙军务了,这便告辞。”
其余家主也纷纷起身,不想逗留,叨扰了苏辰忙事情。
苏辰起身:“好,近日大战将至,的确公务繁忙,也不留诸位在府上用膳了,日后若是击退的吴越敌兵,解除润州之围,山河无恙,宋军退去,我们便在城楼的酒楼内大摆宴席,与诸位共饮。”
“好,一定一定!”
“告辞,您不必送了。”
诸位家主一起动身离开,出了苏府。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临城下
蜀国都城,新册封的镇国公府内。
孟玄玉接到了从江南唐国传来的飞鹰密报,看到了一个醒目的消息:丹水大捷,唐军伏击成功,斩吴越兵数千。
当他浏览过后,脸上露出了笑容,灿烂如花,俊美无比。
孟玄玉觉得十分畅快,拍桉笑道:“我就知道苏辰肯定不会按部就班,被动防守,按常理出牌。果然,他不甘示弱,没有袖手旁观,竟然担任了监军,前往润州城抵抗吴越进犯,而且在未跟吴越主力交锋前,便率人在丹水之地,伏击了吴越兵的先锋,歼敌数千人,哈哈哈,不错不错,果然是江左苏郎能干出的事情。”
卫英听完或,对着孟玄玉说道:“这个苏公子还真是出人意料。”
孟玄玉横了他一眼,轻哼道:“怎么叫出人意料,本殿下完全就意料到了,苏辰的才华天下无双,只要他肯出手,就肯定不会有问题,这一下唐国,未必会一败涂地,至少北面吴越兵不会占到便宜,相信苏辰一定会战胜对手。”
“殿下对苏公子就这样有信心?”
孟玄玉点头说道:“那当然,苏辰这一年来种种表现,均是出乎意料,如此意料之外的事情多了,反而并不觉意外了。如果别人做不到,那是正常,但是换作苏辰,他便可以能人所不能,这就是江左苏郎的本事1
卫英听完有些无语,他现在觉得自家殿下,对于苏辰越发的盲目信任。
当然,卫英也清楚,苏辰的诗词才华无双,高中状元,以及武侠小说等这些方面,倒是让卫英也十分钦佩不已,甚至自己也已经成为他的铁杆书迷。
在军事方面呢,也是可圈可点,毕竟上次蜀国能够保全,跟苏辰辅助二殿下身边出谋划策,一起抗击宋敌,也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卫英此时倒是没有反驳。
“殿下,那我们还要不要出兵了,去援救唐国?”
孟玄玉沉思一下说道:“出兵还是要出的,我们可以集结一部分兵力,在沿着长江向南推进,这次我亲自入宫,跟父王解释,我们未必跟宋军直接交战,但是可以牵扯宋军的注意力,逼得他们无法全心与南唐作战,分散精力了,对南唐也会有大帮助。”
卫英感叹:“殿下对苏公子和唐国格外上心1
孟玄玉说道:“那当然了,毕竟我蜀国能够保住,与苏辰的出力有大关系,现在苏辰和唐国面临威胁,我不看唐国的面子,也要看在苏辰情面帮他一把,换上次的人情。而且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李煜不懂,但是我孟玄玉还是懂的。”
“我们出兵为了钳制宋军,让宋军陷入泥潭,无法完成统一南方、消灭唐国的战略意图。只有这样,宋国才能退兵,才能消停下来,放弃统一的想法。如此,无论是唐国、北汉、蜀国、南汉等才能够存活下去。否则,当宋消灭了江南唐国,吴越又归属宋,那么宋国下一个目标必是蜀国和南汉了。”
“有道理。”卫英也认可了殿下的说法。
孟玄玉显然心情不错,站起身走到院内的亭台处,随手抓起一把鱼饵,扔进了荷花盛开的池塘内,戏弄的池塘内的鱼儿,口中还打着口哨。
他的心情,完全是因为苏辰的大捷,使其感到高兴。
这样的苏辰,他才觉得有趣,不断给他惊喜,充满了期待。
........
“轰隆隆1
润州城外,东南数里处,数千铁骑,轰隆着奔腾而来,旌旗飘展,尘土飞扬,是吴越大军到了。
这数千骑兵,作为开路前锋,冲击在前,荡平道路障碍,增加气势。
在这数千骑兵之后,是四万的吴越大军,前后分成方阵衔接,铿锵有力,如山岳般凝重推动而来。
兵强马壮,旌旗飞舞,气势雄浑。
一名都虞侯杜雨,策马来到主帅宋承礼身前,说道:“宋将军,前方便是润州城了。”
吴越兵统帅宋承礼,一身造价不菲的锁子甲,坐在马背,目光遥望数里之外的润州古城,眼神透发着一股杀气。
因为丹水大捷,数千吴越儿郎,死伤惨重,他对此心生怨怒。
宋承礼哼道:“终于到了,血债当血偿,前两日唐军伏击我军先锋队伍,造成重大伤亡,此仇必在润州城下讨回,待我们攻入城内,便把当日伏击我军之人,尤其是苏辰和那几名都虞侯,全部枭首,挂于城门示众1
那都虞侯杜雨犹豫一下,提醒道:“宋将军,据说苏辰是润州守军的监军,上次伏击我们先锋军,也是此人带队,他的诗词文章、话本小说已经在我吴越国流传开,许多读书人对他十分崇拜,我们若是枭其首,悬挂于城门,是否有些得罪天下读书人?”
宋承礼不屑道:“那是读书人的事,现在上了战场,他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不能因为他写了点好文章,就对他格外开恩。”
“这......怕是将军会被写入文史,被那些文人记恨乱写啊1都虞侯杜雨有些担心地提醒。
宋承礼犹豫一下,他也知道文人笔杆子的厉害,如果因为斩杀苏辰,被文人骂一辈子,成为了千古大恶将军,也是有些不值得。
他想了想,说道:“这苏辰,斩不斩头,可以后面再做定夺,但是润州城必须要攻破,里面的唐军必须要为丹水之战负责,来偿还我吴越儿郎的上千亡魂。”
“这是一定1杜雨附和一句,又问道:“宋将军,我们是先安营扎寨,还是直接兵临城下,进行攻城?”
宋承礼沉吟了一下,说道:“大军直接开赴城下,两箭之地,原地休息,派出一支都虞侯选址安营扎寨,其余人马聚集润州城下,短暂休息后,补充清水和食物后,便进行攻城了。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是兵法明确记载的,我们既然来到润州城下,数万大军,声威浩大,我们便借助这股锐气,先进行一波攻城,让守城的唐军,为之胆寒,若是能一鼓作气拿下润州,便再好不过。如果今日攻不下,也能给唐军一个下马威,威慑唐军的士气1
都虞侯杜雨点头道:“还是宋将军考虑周到,那末将便去传令三军,抵达城下后,原地休息一刻,然后准备攻城。”
宋承礼微微点头,一脸的肃穆,说道:“好,就按这个军令传达下去,三军全都绷紧起来,不要有堕性,大战即将开始啦1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六章 攻城战
吴越兵来犯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城内,百姓开始人心慌慌,四处奔走相告。
有传令飞骑,负责传达消息,在飞奔去往将军府、刺史府等报信。
卢绛将军、刺史王越超、监军苏辰等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一起赶往南城门汇合。
当苏辰臣等人聚集在城楼上,望到城外方阵如林,吴越兵已列好阵势,有骑兵方阵、长枪方阵、陌刀方阵、重甲兵、弓箭方阵等等,严格有序,排列整齐。
四五万人马,全部列队城下,对润州城,形成了一种威压之势。
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城头守军只有三千人,看到这种千军万马的阵势,有些微微发颤。
卢绛立即传令下去,去军营调动城内的兵马。
调动五个军的人马过来,由五名都虞侯,率领五个军,每军两千五百人,到城门口这里进行待命,一旦攻城战打响,要轮番进行替补,随时补充城头损伤的兵员。
“遵命1
一名都头领命之后下了城头,开始飞奔前往城内的军营,要传将军令,调动人手过来进行待战状态。
卢绛将军看向城外的兵阵情况,说道:“这个宋承礼,在吴越国颇有将名,据说熟读兵法,数年前在边疆曾击败过我唐军,这次由他带兵,先是攻克了边关,拿下常州城,我们要与他对敌,当万分小心,不可大意。”
苏辰闻言点头,他对宋承礼这个人并不太了解,因为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课本儿中可能只有一个名字,他的生平事迹并没有被详细地记叙下来。
苏辰知道韩熙载,知道李煜,知道赵匡胤,知道赵普,这些都是历史名人,在青史留名上动用了不少笔墨,但是像吴越国这种小国里,除了钱俶还有一些笔墨介绍,至于宋承礼,就描写微乎其微了。
所以,哪怕作为穿越者,苏辰对于这个宋承礼也没有什么印象,所以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
刺史王越超说道:“想不到吴越兵还真是心急,今日刚到,还没有扎营,便迫不及待的要来攻城,这是要给我军一个下马威呀。”
卢绛道:这是吴越兵宋将军的一个计策,打算一鼓作气,万一趁着我们防守不及,守城懈怠,一举拿下润州城头,也是他的一种算计。不过,我们已经做过几次预演,只等他兵马来到,他们想用第一日简简单单就拿下润州绳,也太小觑人了。”
冬冬!冬冬冬!
擂鼓喧天,城外已经开始调动人马,一些攻城设备组建完毕。
如一些冲车、耧车、爬云梯等,也都在吴越兵的方阵中准备妥当,分发给相应的攻城队伍,看架势,攻城大战一触即发了。
吴越兵先锋将鲍志,走到宋承礼的面前,抱拳说道:“宋将军,请允许末将带兵攻打润州城,以报上次丹水失利之仇,我定要带兵拿下润州,杀入城内,血洗一番,给死去的儿郎们报仇雪恨。”
宋承礼说道:“好,这次攻城的队伍,就让你们先锋军上了,这次一定要给给唐军一个颜色看看。若是能趁机拿下润州的城墙,也算戴罪立功,回复朝廷,记你一个头功。”
鲍志抱拳道:“多谢宋将军信任,末将定不辱命,一定要跟唐军厮杀到底,踏平润州1
宋承礼点头道:“好,拿去令旗,准备攻城1
“得令1鲍志接过令旗,接过令旗,然后转身前往自己所在的先锋军阵,传达军令后,准备随时进行攻城。”
“将军令,准备攻城1
传令官手持令旗,飞奔在军阵之中,大声高呼。
所有的将士听到这个传令之后,精神一振,凌厉目光向前,带着一种狠劲儿。
与此同时。鼓声开始变得密集起来,冬冬冬冬冬,鼓声越来越急,代表着出兵进攻的势头和信号。
吴越兵开始迈步向前,足有五千人马方阵整齐,犹如一座山体般在移动气势磅礴,口中还喊着口号儿:破城,破城,破城!
鲍志最后大喊一声进攻,这五千人马已经不再踏步向前,而是开始向前狂奔而去,推动着耧车、冲车,以及抬着云梯,开始向城下攻去。
城头的卢绛将军看到这种情况之后,立即下令:“待敌军进入一箭之地后,开始放箭1
所谓一箭之地,就是长弓射出的箭的距离。
当吴越兵进入这个范围的时候,城头的弓箭手便搭弓上前,朝着吴越城下的吴越兵开始一顿狂射。
嗖嗖嗖嗖!
箭失破空响动,犹如冷雨一般从城头密集倾泻而下,足有两三千支箭失。
这些箭失落下之后,狠射在了攻城兵马的范围内,有些吴越兵手持盾牌,用滕盾、铁盾、木盾等,抵挡这股冷箭的射击。
还有的吴越兵藏在楼车后面,或是用长板组合在一起,护着冲车缓慢前进。
城头的弓箭手,占据了地利优势,居高临下射箭的时候,很容易射到城下的士卒。
噗噗噗,一些活跃兵中箭倒地,开始惨呼。
有的人被射中了胳膊,有的人被射中了肩膀、大腿。
“啊,我中箭啦1
有的士兵惨叫着,倒在地上痛得死去活来。
穿梭于军中的军医部队,开始抬着伤员往后撤,而那些被中箭的士兵,仍然狂热着舞动的刀枪冲向城下,士兵手抬着浮云梯,准备爬城。
他们手拿盾牌和短刃快速前冲,撑起了爬梯,登云梯架在城墙上,开始攀爬。
这时候,宋承礼将军再次下令,让弓箭手方阵压制城头的守军。
顿时间,城下五千弓箭方阵开始,开始射出,箭失如飞蝗一般冲向了城头,洒在在润州城内。
有都虞侯侯对着卢绛和苏辰说道:“卢将军,苏监军请移步到城楼内,这里流失非常多,十分危险。”
卢绛点头道:“好1
这种大战,他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知道流失无情,很容易被波及到,他们应该进入城楼中,透过窗窗挂有铁网的窗户向下俯视,会安全一些。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七章 残酷的修罗场
城头的守军展开了守城战,他们除了弓箭手之外,还用一些滚木、碎石、热汤往下砸去、泼洒,这样给城下的吴越兵造成一些伤害。
只见许多吴越兵爬到一半,被滚木、石块砸中,摔下城头,犹如熟烂的葡萄,啪叽啪叽栽落在地,非死即伤。
残酷的战场正在上演,到处是喊杀声和许多惨叫声。
这时候,城头的守军,也不断有人中箭,或是身子栽落下去,摔成重伤,或中箭倒退下去,给后面的替补人员,空出了作战位置。
“杀1
吴越兵呐喊着,不断的涌向城下、城头,远远望去,那些身影就如同爬墙的蚂蚁群一般,向城头覆盖而上,而城墙上的唐军,则顽强地抵御着,通过地利优势,居高临下,破坏着吴越兵的云梯,让这些攀爬的士兵,不得不半途而废,受伤或毙命。
双方的将士,都在殊死一搏,他们的立场不同,尽管都属于江浙之人,但国家不同,所以立场不一样。
在这里生死大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战争杀人,有时候是荣耀,但何尝不是一种上位者为了政治利益,而冷漠底层将士的生死。
每一场仗,都需要无数人的性命去填,史书上可能寥寥一笔,却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双方将士,为之阵亡,地盘夺来夺去,去也没有使用过。
这时候,彭菁菁、韩云鹏、荆泓、荆云等人也都来到了城头,站在了苏辰的身后,作为他的清军亲卫军武官等,透过窗灵,几人也看到外面城下激战的场面,都露出一些惊讶之色。
尤其是韩云鹏,第一次看到这等场面,脸色微变,甚至身子都有些发抖,太过残酷了,也太过真实,完全不像话本中写的那么简单,战争就发生在眼前,就在城墙下。
作为一个纨绔子弟,侍郎之子韩云鹏,只有十六岁,哪见过这等场面,不自禁的有些发抖。
而彭菁菁却是有些习以为常了,因为她除了在属地参加过几次战斗外,前两日丹水大捷,她还亲自带兵冲杀过,所以看到眼下这种场景,有一点小期待,想着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带兵出战,无任何的畏惧之色。
荆泓父子此时也是一身甲胃,这对父子自从跟随苏辰之后,不断的习武精进,本就是将门之后,隐没山林三代,如今在跟随苏辰后,从家将过渡到侍卫军的都头,荆泓觉得很有价值,对于战争之事,也看得倒是比较开,让他上战场也绝对没有问题。
荆云看了韩云鹏一眼,说道:“韩公子,你的腿在抖。”
韩云鹏故作奇怪,说道:“有吗?我腿有在抖吗?
荆云点头,一本正经第确认:“有抖,你看它现在还在抖,不信可以让菁菁姐看。”
韩云鹏不以为然道:“可能太兴奋了,对,太兴奋了,第一次面对这种场景,我觉得是到我施展个人才华与能力的时候了,一想着如何上阵杀敌立功,就有些兴奋,不打紧的1
虽然口上这样说着,韩云鹏心中在想:真枪真刀的拼杀,暂时还是缓缓吧,先做好入门级别的从军任务,比如清点账目,各种打杂军务等,韩云鹏做的还能得心应手。
他打算跟在苏辰的身边,他什么时候上阵自己就上阵,否则,还是不安全的,只有到了苏辰都上阵拼杀的时刻,自己再拼一拼。
1...174175176177178...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