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本来韩云鹏从军行,一大部分是觉得好玩儿,热血,有所事干。
以他们家的势力和钱财,完全没有必要像普通士卒、伍长那样,冲锋陷阵,为立军,获取爵位,韩云鹏根本不需要这些,他本以为上战场很简单,像话本里写的,战场没那么可怕渲染。
但是现在才发现,太过血腥,太过残酷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如此的脆弱,好像他们击杀的根本不是同类,是妖魔鬼怪一样,那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啊!
哪怕是吴越兵被箭失射穿了脑袋,洞穿了心脏,开始不断的掉落城墙下,甚至被滚木和流石砸中了身子和头颅,鲜血喷溅,残肢乱飞,首级滚动,犹如残酷的修罗场,令人发憷。
此刻,卢绛看到形势僵持着,城头上的守军也有许多损伤,便下令道:“更换一波守军进行替换,把伤员全部抬下去治疗。既然吴越兵要鏖战,那我们就跟他耗到底,反正我们有地利优势,只要不放松警惕,坚守下去,吴越兵肯定会知难而退。”
刺史王越超说道:“城外的敌兵只有四五万人,但我城内的守军也有这个数,也不知吴越兵哪来的底气,敢如此藐视我唐军?”
卢绛将军笑道:“吴越兵还以为我们是常州守军,不堪一击,会被他们随意击败。今日遇到我卢绛,镇守在润州,他们休想夺下此城。不要说这一日,就是一个月、一年,我也要把润州守得严严实实,让吴越兵不能得逞。”
苏辰说道“嗯,坚守是一种办法,若是我们能破坏这志吴越兵的粮道或是其他命门,化被动为主动,也能减少我们的压力,加速敌军的失败。”
卢绛将军点头:“苏监军,所言颇有道理,眼下,我们并不知道吴越兵的粮仓和军中弱点,还不好出手。等交手过几日,我军派出的斥侯和游枭,可以摸清吴越兵的命脉,便可以有针对的进行算计。”
这时候,城池的攻防战陷入了胶着,宋承礼将军不断投入兵力,向城门发起进攻。
几位都虞侯各自带兵攻打城墙,几架楼车靠近城墙后,不断的放出长板,搭在城墙上,由楼车内冲出一些吴越兵,杀向了城头。
“杀1这些吴越兵手持盾牌,手持着陌刀,通过耧车的夹板,跑过去跳到城头上,与唐军进行近身搏杀。
刚一交锋,几乎不是用技击本领,还是拼命地冲撞,要撞开一个空间,给后面跟上来的士卒一个作战区域,才开始真正地挥舞着兵器厮杀在一起。
噗噗噗刀锋、矛尖、剑芒涌汇在一起,相互砍杀着。
几个呼吸之间,几乎就有十几个人,数十人杀人或被杀,血柱飞溅,喷在对方的脸上、衣甲上,洒在地上,简直就是一个杀戮常
这是一场硬仗,最终胜负只取决于双方兵力的强弱、士气地高低,将士拼的就是气势,谁先示弱谁就先死。
扑鼻的血腥,刺激起士兵们胸中的杀意,如着了魔一般杀人如麻、勇往直前。
不过,冲上城头的吴越兵人数太少,即便有几十人跳上城头,或是通过云梯爬上城头,但很快被唐军所淹没了,尸体被挑落下去,摔下城墙。
即便如此,吴越兵仍然前仆后继,不论是爬云梯的,还是通过耧车,杀过来的士卒都在拼死冲杀。
而城门处吴越兵,正推动着冲车在撞击着城门。
城门内,唐军通过石板、木栓等层层倚靠,牢固城门,不让吴越兵得逞。
一瞬间,城头城下和城门处,各处都在呐喊冲杀,死亡不断增加。
但相比之下,吴越兵受伤的人数越来越多,唐军因为城池的优势,伤亡率只有吴越兵的四分之一。
这场大战,从晌午一直打到黄昏,却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甚至伤亡不轻。
宋承礼脸色阴沉,目光如炬,盯着润州城强,无奈下达了撤军令。
金锣收兵,铜锣声响后,先锋将鲍志意识到今日的攻城战,没有达到目标,他在主帅面前说的承诺也没有兑现,不禁有些懊恼,却又无计可施,无奈地下令撤军。
前方的吴越兵,听到后方的金锣声和撤军的命令,如释负重,有的甚至丢掉手中的一些装备,开始退去,生怕退不回去别射杀在这里。
“吴越兵退了,我们打退了吴越人。”
城头上的唐军,看到吴越兵马如潮水般退去,全都露出了笑容,欢呼起来。
今日守住了城池,也算出了一口热气,毕竟城池下有密密麻麻的尸体,足有上千具,大部分都是敌军的尸首。
看到吴越兵退兵了,城楼上的卢绛将军、刺史王越超等人也都松了一口气,果然吴越兵很想一鼓作气拿下润州,但目前的唐军士气仍在,没有被吴越兵的锐气和锋芒所吓倒,所以击退了他们。
将军卢绛说道:“派人去把尸体清理,对伤员进行救治,再清点一下人数,看我军伤亡了多少,至于敌人的尸体,也全部给清出来,给吴越兵一个过来收尸的期限,死者为大,不都是无辜的将士,战死沙场后,都应当值得尊敬。”
众人沉默,对卢绛的说法很认可,也觉得比较仁义,不偏激,也能削减一下敌军身上的戾气。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八章 恻隐之心
苏辰在侍卫队的护送下,黄昏后来到了城内一处伤兵营,探查今日守城一战,伤员的治疗情况。
来到这里之前,我已经得到了伤亡人数,整个唐军阵亡七百九十人,受伤一千三百多人,总数两千人,但是吴越兵将三四倍于此。
当苏辰来到伤兵营后,看到这里的伤员哀嚎不断,因为这个年代军医比较少,郎中紧缺,所以许多军医,都是会一点包扎止血医术,甚至都不太懂号脉等较深的中医的,加上人数很少,士兵在相互帮忙包扎。
而且,这个年代,也没有消炎药和很好止痛药,导致这些残肢断腿,受了箭伤的士兵们,强忍着剧疼,嚎啕大叫,十分痛苦。
苏辰走过来,看到一个被斩断胳膊的士兵,血流不止,躺在地上打滚,于心不忍,蹲下身来,亲自去帮着包扎止血,甚至用针灸,刺了几处嵴柱穴位,让这名士兵不那么疼痛,暂时昏迷过去,减少痛苦。
“见过苏监军。”一名郎中,对着苏辰施礼。
苏辰微微点头:“军医的人手充不充足?”
郎中摇头,叹气道:“军中的大夫太少了,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多伤员同时治疗,而且药草也准备也不够充分,止痛效果也没有那么好,这也没有办法,都是一些军中土方子,太医院已经很久没有给军中调配更好的止血止痛药方了,有些神医坐堂的医馆才有好的止痛汤药,但都是不传之秘,流传不到军中。”
苏辰微微点头,也明白他的苦衷,这个年代,止痛药和消炎药,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体系,目前流传的止痛药,都只是一些简单的药草而已,效果并不算好。
这些伤员中,可能还会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伤兵,无法顶住炎症,高烧等,而不治身亡,所以对伤员的治疗,也是值得高度重视。
即便有一些伤兵无法再参战了,甚至从此成为残疾,只能退伍回家,对朝廷而言没有大用了,甚至成为家庭和官府的累赘。
但是,这是为保家卫国付出过,都是英雄,值得尊敬,值得更好的治疗,保住他们的命。
苏辰又走了一圈,看到了不少伤员的缺少治疗,消炎贵乏的情况,动了恻隐之心。
“目前军中,有多少郎中,多少军医帮手?
“成手的郎中大夫差不多十多个人,学徒和帮手有三十人吧,但是这种大规模作战和受伤,一时间很难应付过来,肯定有治疗不周全的地方。”
“我知道了。”苏辰记在心里,巡查伤病营之后,返回自己府内。
他连饭也没有吃,衣服也没有换,直接去往了书房,写下几个药方,包括止血散以及消炎汤、止痛药方等,如果批量制造出来,可以对伤亡人员病情恶化,能进一步控制,让伤员不会遭到二次伤害,死于一些炎症、发烧等。
所以,苏辰准备了几个药方后,但并不打算直接给军中,因为这个时候,保密工作如果做不好,那么他这个药方,很有可能会被军中细作、间谍得知,迅速传到宋军,传到吴越军中去。
那样一来,就会让各方军队都掌握了这些消炎的止痛的药方,那么唐军的优势便没有了。
这不是苏辰自私,而是两两国交战,他还做不到普世、仁爱的程度,优先要给自己唐军伤员使用,而不是给资敌使用。
因此,苏辰打算将药方交给白家,让白家来生产,具体的配置制造,分成多道工序,严控药方外泄。
这也是苏辰的一个想法,苏家和白家可以合伙儿制造消炎药、止痛药的作坊啊,生产出大量适合军用疗伤的药粉和药剂,在军中使用,减少受伤后的病死率,如消炎、烧伤、内部止血等,至少能挽救不少伤员的性命。
于是,他坐车匆匆去往了白府,打算跟白素素当面夜里商议。
.........
白素素正在府中查看账单,身边的丫鬟小桐跟她说着今日城外大战的事情,虽然也是道听途说,但是讲得十分逼真。
这让白素素听完,心情也跟着有波动、忧虑,既担心白家的安危,也担心苏辰的处境,此时有下人来通传,苏辰来了。
白若溪听到苏辰深夜到府找她,有些疑惑,猜不到来意,立即起身带着丫鬟,直奔主宅的前堂。
苏辰正在前堂大厅喝茶,便看到白素素带着丫鬟疾步走进来。
“辰哥,你怎么夜里来了?可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白素素心中有些忧患,觉得这么晚了,苏辰到府,或许跟守城有关,难道是守城的局面不利?苏辰要连夜跟他说一些重要的建议,或许会让白家连夜出城,这都是有可能的。
毕竟现在吴越兵尚未分散兵力,进行围城,西面、北面的城门,并没有吴越兵出现,城里的百姓有一部分还在外逃。
至于吴越兵会不会在城外进行埋伏,也不好说,总之,现在润州城是许出不许进,担心奸细混入城内,但是不影响百姓逃离润州城。
若是等吴越国增兵后,将四个城门全部围住,那个时候想要再出城,可就困难了。
苏辰起身说道:“素素,不必惊慌,今晚我着急过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关于制造草药的事,你们白家,可有一些医馆和郎中吗?”
白素素点头:“的确有几家,都是以前收购的,或者接手的;但是由于并不是白家主营业务,没有大名气的郎中坐诊,更没有好的药方子,所以生意一直暗澹,除了一些风寒小病之外,生意并不大,人手也并不多。”
苏辰说道:“没有关系,我正好有几个药方可以适合生产止痛、消炎、杀菌等药方。可以跟你白家合作,加快扩大制药的规模,把城内的很多药草收购,进行这种止痛药、消炎药的生产。同时,再帮我招募一些想做军郎中大夫的一些人,我们可以请两个郎中进行培训学徒,我也会抽空教授一些医术。
“等出师后,一部分人会带入军中当军医,一部分人可以做成为坐诊郎中和护士,我有打算除了造医药作坊外,再建立一个综合型医院......就是大型医馆,这个医馆大夫会很多,分骨科、内科等等,把许多郎中、大夫集聚在一个地方,而不是分开成许多的诊所,这样的话,我们的医馆就成为润州城最大的医馆了,还用我们生产的药品,既有暴利,也能造福于民!”
白素素有些惊讶:“大型医馆吗?这个想法的确比较少见,以前都是某位医术高明的郎中,他自建一个医馆,依靠他的名气和药方在城内吃得很开。若是我们把许多郎中和学徒凑在一起,有充足的药方和制药,倒是可以在几个不同的病科方面,进行治疗,能救的人就更多了。”
苏辰进一步解释道:“现在主要还是军用,因为大战持续,这种药,对于我唐军伤员的生命挽救有很大的用处,一旦生产开之后,可以普及到军中,能救许多将士。”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九章 相言甚欢
白素素听着苏辰说的如此高大上,充满了情怀和大义,顿时内心激动,被pua了一般,备受感染和鼓舞。
这才是她喜欢的男人,该有的胸襟和志气!
“好的,辰哥的事儿,就是我的事,我一定会为你办妥这些。”
白素素很支持苏辰的想法,因为事实也证明苏辰的很多观点都有超前性,甚至前瞻性,只要信他的能力就对了。
白素素现在已经不做太多的思考,直接听他的,赚大钱,又博声名,难道不香吗?
苏辰从怀内掏出了几张纸,上面写着写这几种药方,以及如何开展大型医馆。
这些都是现代医院的理念,但是这个需要足够的财力作坊和产业链,能在短期内促成这种商业模式的,润州城也只有白家可以做到了。
虽然其他家族也有实力,但如今都被白家甩在后面,而且,主要苏辰跟他们也不熟啊,这种好事,肯定留给白素素。
所以,苏辰选择跟白素素商议也是情理之中,而且这方面一旦用于军需之后,产生大量的财富,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旦等战备结束,唐国危机解除,苏辰在考虑将一些军用药方留给朝廷枢密院,这样由朝廷秘密掌管,减少外泄的风险。
眼下大宋入侵,朝廷已乱,国将不国的时候,这些珍贵药方等还是先自己保管的好,免得被敌军的奸细得到,苏辰抱着这种想法。
目前,军医人手不够,苏辰也要决定对军医进行集训,打算从城内百姓中招募一些人做实习军医,以自己的外科医术和认知,提高实习军医们的整体能力和救死扶伤的效果,这样确保军中救人,能够及时,减少二次伤害,拖延伤情。
“好,暂时就这些事啦,我先回去了。”
苏辰交代完这些事情后站起身,由于一直在忙,还没有吃饭,所以刚站起,肚子已经咕咕在响了。
白素素见状温柔道:“辰哥,你一直在忙,还没有吃晚膳吧,不如留下一起吃吧,正好我刚才查账也没来及吃,府下的人已经做好了,我们一起快点用膳如何,不会耽搁多少时间的,反正你回去,也有吃的?”
苏辰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毕竟自己回到家中再吃饭,可能还会浪费很多时长,而且如果在这吃完,他可以直接去将军府,找卢将军商议扩充军医的事。
于是,苏辰点头道:“好吧,那就打扰素素了。”
白素素吩咐小桐去厨房让厨子热好饭菜,转身微笑道:“能留你在这儿吃一顿饭,可不容易,是你赏光才对,毕竟你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朝廷大人物,江左第一才子,书迷无数!”
苏辰闻言笑道:“那只是虚名而已,别人这么说也就算了,素素也来取笑。”
白素素摇头莞尔道:“我真的是发自肺腑,辰哥,你的才学,不但非浪得虚名,而且才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苏辰哈哈大笑道:“什么时候,向来清傲的白家家主白素素,也会如此恭维人了,真是少见啊,哈哈。”
“才不是恭维,人家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不信拉倒。”
白素素跟苏辰简单聊几句,那种默契反而越加深了,彼此相视一眼,都有些动心,而且感觉关系也更亲密了。
顷刻,小桐带着两个仆人,端来了两个木盒,里面都是热好的尚温的饭菜,十分丰盛。
有羊舍签、烤猪蹄、鳝鱼羹、炖乌鸡等,八菜一汤。
苏辰有些饿了,坐下来和白素素,同桌一起吃起晚膳。
屋内只留有丫鬟小桐在旁服侍,帮着二人来盛饭倒水,但白素素仍觉得小桐在这儿,也是多余的,于是对着小桐道:“小桐,你先下去吧,我和辰哥在这儿边吃比边聊就可以了。”
小桐会意,嘴角翘出一丝笑容,觉得这是大小姐要跟苏辰公子要单独相处,或有私话要聊,自己在这儿可能碍眼,于是憋着笑意离开房间,关好了房门。
白素素亲自为苏辰加了一些菜放进碗内,一边柔声说道:“辰哥,尝尝这个。”
“辰哥,吃这个,我平时爱吃它。”
“辰哥,这个也不错。”
苏辰来着不惧,狼吞虎咽,吃得很香。
白素素却吃得很慢,目光总盯着苏辰,看着他在用饭的动作。
这种两人安静的吃饭,倒是也格外少见,很像是平民家一对年轻的夫妻般,过着小日子的感觉。
白素素曾经不止一次在想过,如果自己不是生在大家族,不成为白家大小姐,是否也像许多普通百姓家的子女那般,到了年纪出阁嫁人,然后相夫教子,每日陪着相公吃饭补衣,过着简单而又温馨的生活。
此时此刻,白素素倒是体会到了一点那种感觉。
只有两个人,一桌饭菜。
她亲自为苏辰夹菜、舀汤,看着自己心意的男子正在大口吃菜,很有成就感。
………
白素素的房外院内,伫立三道身影。
一个是丫鬟小桐,还有两位,正是白素素的父母,宁氏和坐在轮椅的白守仁。
宁氏小声问道:“小桐,屋里的男人,可是苏辰公子?”
小桐点头,低声回答:“是的,苏公子深夜到访,来找大小姐,他们相言甚欢。”
宁氏点头,露出一抹微笑,有些欣慰道:“好,很好,大小姐和苏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也许她二人还是有缘分的,虽然说他们的婚约私自取消了。但是双方的家长并没有出面,婚约取消是不算数的,而且两个人现在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只要时机得当,就能把素素和苏辰的婚事重新提上日程。这次不会让苏公子入赘了,而是把素素嫁到苏府,这桩婚事才是最重要的事,比我白家发展生意重要多了。
宁氏现下说的时候,带着强大的自信,因为她觉得白家的生意,根本没有女儿嫁入苏府重要。
归根到底,白家还只是商贾家族,这种家族虽然也在培养白家的后人积极读书参加科举,能够改变身份,有一点底蕴和地位提升,可惜效果不明显。
不论是白家嫡系也好,旁支子嗣也罢,还没有几个可以中举的,更别提成为金陵朝廷的大官员,只有一些靠钱打通的官府关系在替白家说话,但这样利益结合,并不巩固,也不安心。
如果苏辰能和白素素结合,有了婚约,那么白家自然水涨船高!
即便白家继续生意,肯定一片大好。而且这苏辰,精通格物,不断有新东西和药方交给白家。
如此一来,白家扩张的速度,要比以前快得多,积累财富更大,还有朝廷关系保驾护航,一本万利。
白守仁也深谙这一点,微微点头,说道:“只要我伤病能够快些好转,素素就可以早一点从家族事务中脱离出来,而且三房白宇侄子也还不错,值得培养起来,我们爷俩暂时撑住白家二三十年也就够了,不能耽误女儿的人生大事。”
现在连白守仁对这门亲事也是十分认可,对苏辰相当满意,在积极的为女儿减轻家族的负担。
他觉得这些年,已经对不起女儿,让她操劳,顶住了各方压力,绝对不能在这种婚事上再把女儿耽搁了,错失机会,抱憾终生,将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八十章 发展军医
苏辰吃过晚膳,与白素素依依惜别后,离开白府,坐上马车走在润州城的街道上。
明月当空,繁星点缀,江南水乡的夜晚,微风吹拂,水波荡漾,长街窄巷,青砖黛瓦,远处的杨柳和蝉鸣构出了一幅静与动的画卷。
马车沿着河堤的路,去往将军府,在润州河面上还有一些画舫船的丝竹管乐的声音,一些权贵豪绅、纨绔子弟们,在这种战争之下,仍不忘醉生梦死。
也许他们觉得诚不会破,生活会依旧。
也许他们觉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之”,一旦城破,他们的富裕生活或者命运,都会不受自己的控制,所以,他们想及时行乐,麻醉自己,这也是一种消极的避世而已。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苏辰不自然想到了这一句,或许南唐以前的灭亡跟这有关系,大部分的人其实并不关心这种战争,是因为守卫城池和国家,不是他们的任务,也不是他们的职责,只有军人和一部分有志之士,才会关注。
王朝更迭,在五代十国很常见,会有太多的战乱和朝廷更换。
所以,许多百姓已经习惯了,甚至并不觉得自己完全属于哪个国家,他们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并不会那么在乎,因为无论城池地盘归属谁,他们的生活依旧,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苏辰轻叹一声,放下车帘,继续赶路。
大约半炷香的功夫,马车来到了润州城内西侧,临时将军府就安置在这里。
这是一个大宅院,昔日居住的人是前朝的一位官吏,曾经做过兵部侍郎,病逝后,家里中道衰落,子孙把房产卖掉,被当地大家族接手,馈赠给了信任刺史。
王超越不想白得,象征地给了一百贯买下,不落话柄。
这次王越超亲自派人腾出来,给了卢绛居住,暂定为临时的将军府邸,待退军之后,卢绛离开,再归还府郏
苏辰通报名字之后,会很快就被两名侍卫引入进去,其余护卫留在门外等候。
走近院子内,苏辰看到了月色下,卢绛正在院内练着红缨长枪。
卢绛虽已过花甲之年,但是舞起枪来,仍然孔武有力,看得出来,卢绛是有武艺在身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