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吴春秀眼神露出一抹亮光,说道:“我同意公主的观点,若是苏辰公子能够带着唐军击败了吴越之兵,将这数万吴越兵吃掉,那么对于吴越国来说损失惨重。到时候我们可以两面夹攻,由唐军从润州出发,收回常州,攻打苏州,对吴越北方进行压制。一旦吴越国调兵前往北方支援,那么他南方地带势必兵力空虚。
“那时候,我们便可以把兵力通过船只,从钱塘登陆,攻打杭州府,先灭吴越国,以此站住脚跟,等宋国与唐国两败俱伤,或者唐国大败之后接近灭国,我们趁机从吴越北上,消灭唐国,恢复吴国建制便指日可待了。”
卢俊升点头道:“有道理呀,这么一听,好像此战略更加稳妥,而且不伤苏公子,还能抬高苏公子的名望,我也支持。”
燕沛道:“此计甚好,我没有意见,可以执行。”
杨灵儿见众人都支持了这个观点,她内心还是有些高兴的,至少不会让她左右为难,一边会伤害义兄,一边是复国大业,两面之间摇摆。
如果选择了此策,那么黑云都部下志在复国,甚至可以成为润州的帮手,帮助唐军消灭这支吴越大军。
杨灵儿说道:“那我们的人手、间谍和刺客们,便陆续前往池州、铜陵等地,在林仁肇练兵和驻扎的几个沿江城池内,进行破坏、策反活动。若是能刺杀掉林仁肇,那么唐国将无可用大将,到时南唐必然会被宋国的曹彬、潘美等大将所击败,消灭唐国,李氏皇室被俘走北上,这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明白!”吴春秀、燕沛点头应下来。
卢俊升说道:“还有一点,属下有些担忧,我觉得现下皇室对苏辰公子格外器重宠信,我担心苏辰公子与李煜、皇室关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要加以注意,最好进行分化,离间他们的关系,让李煜对苏公子有一定的戒备,或者让苏公子对皇室失望,这样双方渐行渐远,才好展开我们后续的一些计划,比如招揽苏公子加入我们复国组织。”
杨灵儿皱眉说道:“你们有什么好的计策?”
卢俊升解释道:“属下这样考虑,苏公子名满天下,被称为江左第一才子了。李煜本人曾自诩唐国写词第一人,对自己的才学十分自负,未登基之前,不把唐国境内的年轻读书士子放在眼内,他曾傲称若是他能参加科举,定也能中个状元。我们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离间,散播苏公子的才华远比李煜强大,让李煜心生不满,甚至有嫉妒之心。
“另外,在金陵城时他与周嘉敏姑娘的关系也变得密切,但我听闻李煜原本对她也有一些喜欢,还在宫内醉酒后,戏称过纳妃想法,后来因为周皇后生病耽搁下来,如今周嘉敏钟情于苏公子,定会让李煜不快,这也是冲突点。”
杨灵儿点点头,这两点散播出去,的确能够离间一下李煜和义兄苏辰的好感。
她接着说道:“还可以派人到北方汴京城,扩大兄长苏辰的才华,使其赵匡胤爱才,若是能让赵匡胤索要义兄,使得李煜不敢不从,这样一来便可离间李煜与兄长之间的情分,到时候义兄心灰意冷,离开金陵朝堂,便是我们招揽的时机,只要宋国在被唐国打的支零破碎,濒临灭亡,那么我军便可趁机复国,取而代之,一切都能成为我们囊中之物。”
“公主说的在理,我们就按公主说的办。”
“这条计策更高,想不到公主年纪轻轻,却深谙谋算了。”
“是啊,公主越来越厉害了。”
三人忍不住夸赞了几句。
杨灵儿微笑道:“这些都是我通过看书所得,以前有些道理不懂,我便问兄长、徐才女,然后再和胡伯交流观点,的确能学到很多。只要对复国有利,不伤害我兄长,我杨灵儿都要竭力去推行,毕竟,杨吴的血海深仇我要报,吴国的复辟我也有责任,所以,我一定要竭尽所能,实现这个目标。”
其余几人听完,全都点头,对年仅十三岁的杨灵儿,愈发敬佩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二章 黑火药的研制
苏辰等四处的指挥使离开苏府之后,开始悄悄研制起火药了。
火药又称黑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古代很早就被发明了,据《范子计然》的记载,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于民间民生应用,范子计然说“硝石出陇道”。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部记载火药配方的古书,约成书于八九世纪。在书中写道“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里面提到的硫磺、硝石与炭混合,就是火药的配方。
它发明者跟古代炼丹之士息息相关,因这群人长期炼丹制药,通过实践的结果,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火药已被用于军事的话,已经到了唐朝末年才开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吴地杨行密的黑云都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将军便使用火器攻城,如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失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
到了宋代初年,统一战争接连不断加剧,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
据历史记载,北宋初期,开宝二年(969年),当时兵部的令史冯继升等人首次发明了制造火药箭的技术,经试验证明效果良好,他还向太祖赵匡胤当场做了表演。
赵匡胤观看后很高兴,奖给他许多衣物和布匹,在《宋史·兵志》中有所记载这件事:“时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
有了这种火力较勐的先进武器,在后来的北宋统一全国的战争中,黑火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开宝八年(975年),北宋的军队就利用这种火药箭作为攻灭南唐的重要武器。
咸平三年至五年(1000-1002年),有又了两个叫唐福和石普的人,先后向北宋献出火箭,火球和火蒺梨等新式武器。北宋朝廷并在都城汴京巨大的兵工厂“广备攻城作”内,专门设置了火药作和火作两大作坊。
眼下是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北宋那边黑火药还没有被重视起来,研发不成规模,前线军队也没有使用。
苏辰曾在课本和视频中,看过黑火药的一些研制方法,没有亲自操作过,一些不确定性,他也派人买来了硫磺、硝石与炭这些材料,进行自己的融合测试。
苏辰打算研制出威力强大的黑火药,以及盛放黑火药的雷管儿和铁器,里面装有大量的铁珠,在爆炸时会产生爆破力以及飞出的弹珠,会伤到周围的人。
但是,苏辰并不打算马上拿出来投入这次防守,除非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因为北方宋国能人无数,也会有人知道火药的存在,只是没有重视,没有大规模研发并投入军事用途,
一旦他将这种火器过早地投入使用,那么用不了多久,北方宋国也会在这方面入手,当宋军大量使用黑火药武器的时候,那么对于南唐而言,将面临巨大的破坏力和威胁。
毕竟以国力财力和版图等方面对比,南唐的财力和国力,是无法跟大宋抗衡的,一旦投入这方面的研发,南唐方面肯定没有大宋的优势。
所以,苏辰打算弄出来以备不时之需,先自己研制,倘若城池要被攻破,无法守住的时候,再拿出来力挽狂澜。
如果这种情况不出现,那么他打算将黑火药再晚一些使用,暗中动用自己私人力量,大规模制造,在最关键的时候,比如唐军与宋军的生死之战等,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晚,苏辰都在各种调配中,偶尔会在后院少量测试一下,声音也不大,主要看燃烧的状态等,真要是测试较大量的爆炸,必须要去山里测试,擦能掩人耳目。
次日,苏辰来到城内的临时帅府大堂。
卢绛将军颁布守城防务的细则,诸多偏将和都虞侯,都分到了不同的协防、守城、巡视的任务,有条不紊,各种物资的储备,如弓箭、长矛、皮甲等,也都在清点接收中。
正所谓:倍则分之,十则为之,这是兵法上详细记载和论述的,只有兵力达到守城的十倍的时候,才能全面围城,围城铁桶一块,如果吴越兵来的只有五万大军,那么目前润州城内已经有四五万人马,在人数上并没有占据劣势,反而是吴越兵马无法对润州城,进行四面合围,分散兵力,只能集中两个城池方位,进行攻打。
卢绛一本正经说道:“诸位将军,吴越贼子助纣为虐,侵犯我唐国,在常州留下罪行累累,士可忍,孰不可忍!吴越人欺我唐国太甚,这一次在润州,我们不但要守住润州,更要击垮吴越大军。”
“卢将军说的对,我们这次一定要把吴越兵,打得落花流水!”
“我等要报仇雪恨,让吴越人在润州城下全军覆没,来报常州百姓的血海深仇!”
“对,杀光吴越兵马!”
所有的将领武官,众将士同仇敌忾,对吴越兵感到愤怒和憎恨,甚至然对于吴越人已经深恶痛绝,更是超过宋军。
这跟地理环境有关系,两国接壤,曾经世代交恶,两国反复攻打,在边境冲突不断,早已结下了仇恨。
“诸位将军,那就按我们提前分配的任务,各位将军和都虞侯,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任务,日夜巡查城内城防,不得有误。”
“遵命!”
各将领、都虞侯起身抱拳接令。
卢将军点头道:“另外,派出斥候密查吴越大军行军情况以及军事部署,我们随时做好迎战准备!”
“喏!”众人异口同声回答。
等都虞侯和偏将退出了帅堂之后,屋内只剩下主将卢绛、刺史王越超和监军苏辰。
卢绛微微一笑,对着苏辰说道:“苏监军衣锦还乡,有何感受啊?”
苏辰微笑道:“曾经的确想过高中状元,衣锦还乡,满足读书人金榜题名、出人头地的虚荣心,但是,没有想到这次回来如此快,时隔不足几个月,还带着巨大的任务过来!国难当头,大军压境,身上的重任可不轻啊,要保护好这方百姓和自己故土的乡民,责任重大,什么炫耀和满足的心思都没有了。”
“说的好!苏监军这番话,让我作为地方官,都感到敬佩,身为刺史的王某,替百姓们先谢过苏监军的宅心仁厚,为民担当!”刺史王越超在旁附和赞道。
苏辰微笑,拱手表示客气,心下也很清晰,这样称赞,还是吹捧他的成分更多。
卢绛点头认可,他对苏辰的人品和才能还是极为欣赏的,毕竟江左苏郎的才名有目共睹,天下皆知。他虽然年过花甲,但是自己也读过苏辰的《留侯论》《岳阳楼记》等文章,深为佩服。
卢绛说道:“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就由我们三人共同担起防御润州的事情。老夫虚长了许多年岁,直到今日才受朝廷这般的大用,定当以死报效国家,身先士卒,马戈裹尸,在所不惜。若是后面我不幸负伤出事,那么指挥权就交给苏监军来担当负责。”
苏辰说道:“卢将军切莫悲观,我看您像长寿百岁之人,不会出事。我们定能携手击退敌军来犯,挽救唐国,消除这次国之危难。”
庐江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哈哈,那老夫就借苏监军吉言,长命百岁,大破敌军。”
三人又谈了一些话,苏辰起身告辞。
他打算出城去往北固山一趟,因为城外的北固山庄有他的私人武装,他要过去看哪些人训练的如何,并选拔出一些精锐可靠的武士,担任自己的侍卫和耳目,打造一支心腹私兵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装
苏辰趁着目前吴越大军还没有抵达,润州尚未形成包围之势,出城还算方便。
于是,苏辰坐上马车,在百名亲卫的护送下,带着彭晶晶和荆泓父子等人,去往了北固山庄。
山庄依旧风景秀丽,藏拙于北固山内,这里有数百的年轻男子和青少年,正在艰苦训练,刀法、拳法功夫、攀岩、体能训练等,全都当成了特种兵一样严格训练。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无法承受这么大的训练强度,但是,在北固山庄,伙食和肉能够保证,让这些原本瘦弱、营养不良的孩子、年轻人,变得结实起来。
山庄内挂着不少横幅,比如“忠于公子”“江左苏郎,仁义无双”,给这些人洗脑。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很有用,不断让他们记在脑海。
由于战事将近,苏辰看到这些训练的年轻面孔,想到大战将近,风雨欲来,应该把这些人带往城内,以免遭受吴越兵的围剿。
或者把一些人,化整为零,散于山林之中,充当自己耳目,对吴越兵军营进行勘察和破坏,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于是,苏辰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荆泓。
荆泓点头答道:“苏公子所言甚是,可以将这些人手中进行挑选,选出一些身手好,而且善于隐蔽的人散于丛林之中,充当渔夫、樵夫进行监测。接收任务后,便对吴越兵进行勘察和巡视,一旦逮住机会,可进行刺杀,行刺吴越兵的将领和都虞侯,帮助苏公子守城。
“有一部分年龄偏小的少年郎,可以先运往城内,不同府邸,继续进行秘密集训。还有一部分壮丁,可以挑选出来担任苏公子的贴身护卫,毕竟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熏陶,对苏公子的恩德铭记在心。他们会兢兢业业,以公子为中心,忠心耿耿,保护公子的安全,以备不时之需。”
苏辰点头说道:“这也正是我当初建立北固山庄的原因,要有我们自己的私人武装,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才能在这个时代存活下去,守住我们的家产和安全。
荆泓说做就做,按照苏辰的说法开始挑选人手,很快将一些教头喊到身边,按要求让他们进行分配,挑选出不同的人选出来。
苏辰在山庄内又巡视一番,检查一些训练项目、器材、兵器库和资源储备。
他吩咐人将这里的粮食和一些物资,要么运到山里山洞掩埋,要么运送到城内几个府邸,不能放在这里被吴越兵所得到。
巡视半日后,苏辰和彭菁菁等人带着护卫,返回润州城。
当苏辰回到府内的时候,看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竟然是小胖子韩云鹏,笑嘻嘻跟他打招呼。
“苏大哥,我来了,哈哈哈1
苏辰有些惊讶,看着韩云鹏说道:“你你不是在金陵吗?怎么跑来润州了?这边要打仗了,难道你不知道吗?”
韩云鹏笑着道:“我就是知道要打仗,润州是东部前线,还知道你是监军,所以我想了想,还是打算跟过来;咱们以前逛青楼是兄弟,现在上战场也离不开兄弟,所以我打算在你这里谋个差事,随便给我弄个都虞侯、都头但当,我从戎入伍。”
“”苏辰感到无语,这韩云鹏只有十五六岁,身体发胖,还想来做个都头、都虞侯。
“云鹏,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你怎么想入伍当差了?还是做回你的商贾吧,你是有经商天赋的。”苏辰劝导。
韩云鹏摇头道:“那多没意思,既然你有诗词才华,还能格物经商,又考中状元,还能做三军的监军。诸多不可能,都被你实现了。我觉得要多向你学习,不能天天搞那些商业,正所谓士农工商,我也不想当我爹没了之后,我们韩家就这样落魄啊,以后我就成为沦为一个商人了。”
苏辰看着他,说道:“那你知不知道,参军入伍,沙场对敌,是有风危险的,随时要面临着刀光剑影,枪林箭雨。在润州城外,吴越大军随时就要兵临城下了,到时候你要走,可是来不及了。”
韩云鹏说道:“这半年,我也在府上跟了一些护院教头,学了一点拳脚功夫,还练了棍法,我觉得对上几个士兵都没有问题,而且我精于盘算,在这里挂个差事,可以先为你盘算一下粮草、军饷等,都没有问题,能文能武,历练一番。”
苏辰一见无法说服韩云鹏,也只好无奈答应下来,既然他有心入伍混个差事,可以暂时做自己的亲卫军小官吏。
他瞅了瞅韩云鹏,的确身体比以前要瘦了二三十斤,不像以前圆墩墩的小肉球了,看来他所言非虚,的确在学武艺,这些日子做了一些训练。
苏辰开口道:“那好吧,嗯,暂时留下,在我亲卫军内,暂时挂一个什长吧,派给你十个人,负责一些监军账内的文书、账目的保护等,也轮岗跟随我出行。但是也要看你接下来表现,倘若吃不了苦,甚至胡来,不听调令,那么我也不会再留你,明白吗?这是军队,不是我们逛青楼1
韩云鹏见苏辰答应下来,笑着说:“我知道,我既然做了决定入伍,跟你过来吃苦,上了前线,肯定不会私自乱玩,严格要求自己,不会给你丢丢脸的,先从什长做起,回头再升都头、都虞侯。”
苏辰微微点头,对韩云鹏还是有很多好感,毕竟自己刚穿越回润州城的时候,小胖子没少帮他,自己跟着小胖子一起经历过不少事,既然自己飞黄腾达了,也该拉他一把。
“你爹知道你过来吗?”苏辰询问道。
韩云鹏点点头说道:“当然知道!我跟他墨迹了几次,起初他还不同意,最后他实在是不耐烦了,就同意了,让我过来到润州找你,反正他临行前也说了,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子,即便出事也无所谓。”
“苏大哥,你听听,这是当爹的说的话吗?他这是咒我,以为我来了真会出事一样,反正我跟在你身边,你不出事,我应该也不会出事。”
苏辰摇头无语,这是什么理论?
一对奇葩的父子啊,自己也算见识了。
不过韩云鹏已经成长起来,正是十六的年纪,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正在塑造阶段,苏辰觉得自己带一带他,约束一下他,对韩云鹏的成才会更有好处。
与其让他待在金陵做纨绔子弟,无所事事,还不如在他苏辰身边约束一下,帮着韩熙载管理他,或许将来也能成大才,至少韩熙载不在世之后,韩云鹏不会混的太丢人。
韩云鹏此时十分高兴,对着彭菁菁说道:“菁菁姐,以后我就是苏大哥的亲卫兵什长啦,以后在武艺方面,还请菁菁姐多指点,我好继续提升。
彭菁菁伸手在他的肩膀拍了拍,微笑道:“好说,小胖子,你要是听话,把你菁菁姐伺候好了,交给你几套拳法和剑法也是可以的。
韩云鹏很上道儿,从兜里掏出了掏出两块好玉递过去:“菁菁姐,这是我从父亲的书房内拿来的,均是上等翡翠玉,凋工精致,当做见面礼孝敬给您了,以后可要多多照顾。
这韩小胖很懂这些套路,他也清楚彭菁菁是未来的苏府女主人,所以要打点好彭菁菁这里,这样的话,还可以得到彭菁菁的一些指点和包容,更有利于他在这里,跟着苏辰一起混军伍。
这时候钟管家走过来,对着苏辰说道:“禀公子,门外有范杜潘陆等七大家族的家主,登门拜访,要见您”
苏辰略感惊讶,润州原来有九大商贾豪绅家族,如今七个家主一起过来拜访,倒也不好直接拒绝,且听他们为何事而来吧。
“把他们请入会客厅吧,我换一身衣服就来。”苏辰这样吩咐下去。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七十四章 有求而来
苏辰在房间换了一身儒雅襕衫,一边好奇他们为何来要见自己?
彭青青在旁帮他整理衣襟,一边说道:“你现在荣归故里,飞黄腾达,是朝廷新贵,他们作为富商肯定要跟你多走动,加上现下润州诚危机,也是想希望你能关键时候,保住润州,保护他们各大家族的利益。”
彭青青毕竟是官宦子女,出生在太守府,所以对这些官场相生之间的交流也算轻车熟路,深暗其道。
虽然她平时读的诗词歌赋少,但是毕竟乃名门千金,这方面人情世故,她还是门清的,毕竟在父亲身边打小耳濡目染。
苏辰听彭菁菁说完之后,心中也了然,于是来到客厅,会见了这七大家族的家主。
润州城原本有九大商贾豪绅家族,各个家财万贯,商铺很多,几乎掌控润州城的经济命脉。
但是,由于苏辰跟白家关系亲近,所以白家主白素素没有过来,另一个昔日大家族,就是生产青瓷的丁家。
但是因为上次受白家推出青白瓷的冲击,加上殷刺史调动,整个丁家没有了靠山,觉得在润州已经势弱,为了避免冲突和衰落,便举家搬迁去往了常州。
结果这次常州失陷,发生了兵祸,丁家人在这场动乱中,被吴越兵给抄家灭门了。
昔日嚣张跋扈的丁殷公子,自然也没能幸免了。
前车之鉴,丁家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给这些富商豪门敲响了警钟。
所以,这七大家族带着敬畏之心,来到苏府,原因不外乎是希望能够搭上苏辰这条线,因为他有足够的权势、地位和名声,加上现在又负责防御润州,对他们家族来说属于生死大权。
这七大家族分别是范、杜、虞、颜、潘、陆、慕容。
众人见苏辰进来,七位家主同时起身向苏辰问好:“见过苏监军。”
苏辰坐在主位后,微笑道:“诸位家主不必客气,请坐吧!”
七大家主还是有些拘谨,虽然他们年纪长,都是掌握了大量的财产,成为当地的富绅豪门,但毕竟士农工商的观念,根深蒂固。
他们商人地位本来就低,而苏辰是新科状元,又在朝廷担任要职,如今已经是官阶三品,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所以,他们少了平时做家主的那份从容。
潘家的家主潘令远先开口打圆场道:“去前苏监军在润州城时,就已经才惊四座,令我等惊叹才华。想不到这几个月过去了,苏监军不但连中解元、状元,名满天下,诗词歌赋堪比千古名篇,真的令我等钦佩不已,我润州出了一个千古难见的大才子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