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苏宸谦逊道:“这些都是臣应该做的,守护润州百姓,也是我立志所向,此行,不负使命。”
“来人赐座!”
李煜喊了太监,搬来了椅子给苏宸,让他坐下与自己交流。
显然李煜这次表现的异常热情,似乎是心中愧对苏宸,所以极力想多补偿一下。
苏宸看在眼中,心中如明镜。
李煜说道:“想必唐宋议和之事,你接到圣旨,也已知道了部分消息,这件事,朕代表皇室和朝廷给你表示歉意,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任何和平的机会,都不能轻易放弃。而你的才华,已经不光在唐国有名,即便在宋国,也同样广为流传。所以,大宋的皇帝赵匡胤,指名道姓邀请你去宋国为官,这件事也不完全是坏事。
“你也知晓我唐国无法抗衡大宋,而且实力差距越来越大,版图不断缩小。国力在衰微,能够撑住多少年,朕也心中无底,但大宋却蒸蒸日上,实力强劲。未来说不定能够统一天下,既然大宋皇帝惜才,欣赏你的才华,又能为唐宋两国和平邦交做出贡献,所以,朕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应了宋国和谈的条件,将你送至北方发展,你可愿意接受?”
苏宸听着李煜这番苦口婆心、放低身段的劝言,心中冷笑,若是信了他的诚意,那真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但是,苏宸很多产业还在南唐,他也不想直接撕破脸,否则自己在南唐的亲朋好友也会受到波及。
既然交易已成定局,自己注定要被送去北方,莫不如把表面功夫做足,让双方都舒心,这样自己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苏宸说道:“臣明白官家的良苦用心,目前两侧战线焦灼危机,随时有崩溃现象,一旦战火蔓延,受苦的还是我江南百姓,臣不才,既然有一点用处和虚名,大宋方面若愿意接纳我,用以换取唐国的安宁和平,臣愿意臣去一趟北方,去北方也无妨。
李煜听到苏宸这样平静的接受了,略有意外,不过心中还是难免高兴松了一口气。
他很担心一旦苏宸上来倔脾气,在这里冷嘲热讽,双方谈的不是很和谐,甚至撕破了脸,不大好收场。
毕竟,李煜现在也不能强行对苏宸进行打压和处置。
最多将他绑上马车送与北方,但那样交恶,一旦苏宸在北方得势,也会对唐国产生很大的威胁,因此,为了以后好相见,或是不得罪苏宸,李煜还是以安抚和赏赐为主,于是问道:“苏卿有如此的胸襟大度,一心为国为民,不惜委屈自身,让朕十分汗颜和感动,朕也绝非绝情之人,你有哪些诉求和心愿,留在南唐,朕可帮你完成。”
苏宸闻言心中微动,这正是他等待李煜要说的话,自己既然吃亏了,那么就要从其他方面索取利益,不能就这样糊里糊涂委曲求全的离开,他要争取一些利益。
苏宸说道:“臣的确有几件事诉求,请官家成全!”
李煜微微微感惊讶,问道,什么事你尽管说来,朕看看能否实现?”
“第一件诉求,臣在润州防御期间,由于形势所迫,又与白家大小姐白素素和彭府尹的千金彭菁菁情投意合,私下已经举办了简易婚礼。臣还有一个妾室,柳氏,请官家赐几位诰命夫人,为其正名。”
李煜一听,这只是小事一件,说道:“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是美事,朕愿意成全,便分别赐三位诰命夫人。虽说去了大宋未必会承认,但是在江南,唐国为你们正了,名分也让外人知晓,不苦了佳人。”
“谢官家成全。第二请求,臣在唐国有一些家产和亲属家眷,请朝廷能给予关照,不让王侯权贵们,欺负侵占。”
李煜点头说道:“这也不难,无论是你的家产,还是你的岳丈白家和彭家,朕都会许予特权,不会让其他王公贵族和将相权贵们侵占和欺负,你大可放心
“好!第三件事,臣还没有完全想好,待想好时,日后再向陛下申请,不知是否可以?”苏宸打算留一件请求,等需要李煜帮忙的时候,再提出来。”
李煜闻言露出讶然,想不到第三件事,苏宸还没有想出来。
不过,对比前面两个请求,李煜还是觉得满意,因为苏宸并没有狮子大开口,说道:“那好,第三件事等你随时想好,再说给朕,无论你在唐国还是在宋国,朕既然答应,第三个条件都尽力去办。”
“除此之外,朕再赏赐你五万贯钱,折成白银和黄金、珠宝,绢帛三十匹,你可以带去北方用于安家置办。虽然你人在大宋,但是不要忘了你的故土在江南,希望不要因此对我唐国心有芥蒂和怨恨。”
苏宸抱拳道:“臣明白,多谢官家成全。”
李煜微微点头,两人陷入了沉默,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彼此惺惺相惜,话题那么多了。
现在两个人的关系微妙,都不说话的时候气场发冷,倒是显得有些尴尬。
李煜本来想让李苏宸去后宫探望一下皇后和皇子,但转念一想,考虑到了外面的传言,心中仿佛有一根刺一般,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改口道:“苏卿,你从润州过来,车马劳顿,可以出宫回府休息了,明日早朝,朕便宣布对你的赏赐和出行安排!”
苏宸点头拱手道:“臣告退。”
说完后,苏宸起身离开,走出了诚心堂,目光瞥了一眼后宫的方向,微微摇头,直接离开了皇宫。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四十六章 离别前的团聚
夕阳悬空,晚霞铺了半边天,金陵城秦淮河边的树柳,全被映得橙红。
河面上波光粼粼,泛着点点的银光,一座座跨河拱起的小桥,在河面上投下婉约的倒影。
苏宸坐车从皇宫离开,经过秦淮河水上的一座石桥,逐渐接近了苏府。
他望着此情此景,忍不住生出感触,轻叹道:“夕阳西下人西辞,执笔纸上落几字。又是桃花纷飞时,故人归家是何日。
即将离开了江南家园,再回来时,不知多少年后了。
但苏宸也没有过度伤感,因为,他毕竟不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对金陵也好,对润州也罢,有一些感情和不舍,却也没有根深蒂固到‘离别欲断肠’的地步。
回到府上,苏宸发现府中已经来了几位嫁人,徐才女、周嘉敏来了,加上柳墨浓、灵儿、白素素,都在客厅叙话,五个年轻美貌的娇妇、少女,叽叽喳喳,莺莺燕燕,环肥燕瘦,胭脂飘香,令苏宸眼神一亮,烦恼顿时消除了许多。
周嘉敏看到苏宸的时候,再也忍不住直接冲过去,迎上了苏宸,一脸担忧道:“苏大哥,你没事吧?在润州阻挡吴越大军三个月,有没有受伤?”
苏宸摇头道:“我没事!受伤的多是那些将士和守城士兵,我负责指挥三军,在后面坐镇,并没有受伤。”
周嘉敏在诸女面前也不好过于亲热,几次想扑入他的怀抱之内,都被她克制住,然后说道:“苏大哥,朝廷的圣旨,你都知道了吧?这次唐宋谈判止战议和,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让你去北方宋国。”
苏宸点头说道:“我已经知晓。刚才入宫跟官家聊过了。既然有助于两国邦交,让我唐国百姓不遭受战乱之苦,牺牲我一个,也没有关系。”
周嘉敏闻言,更是感动落泪说道:“这太不公平了,你为唐国付出这么多,却被当成了交易的筹码。”
苏宸苦笑道:“这世上哪有什么公平?王侯将相阶层,一直享有权势。人生来就不平等的,命运多捉弄。既然无法避免,注定由我来止干戈,那就接受吧,也算功德一件。”
大厅里的五女,听到他说的如此大义凛然,全都内心受到震动。
尤其是徐才女,她读的史书很多,通晓的道理更多,所以苏宸这种大义,在她眼中分量很大,很是感动,充满了钦佩。
苏宸走近堂厅,淡淡一笑道:“大家也不必为我担忧,天下之大,何处不为家,只要自己有能力,我相信,哪怕去了北方,我也同样会闯出一番功名和事业。”
这句话中,苏宸带着强烈的自信。
徐清婉说道:“不错,以轩的才华名动天下,他的诗词和小说无人能及,是这个时代罕见的大才子,无论去哪里,都会大放光彩。”
听徐大才女这样夸赞自己,苏宸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在那些诗词和小说都是抄的,主要是因为自己记忆力好,所以将看过的那些诗词文章,全部印在了脑海,写了出来,仅此而已,真要比才学和天赋,他还是不够的。
苏宸转移话题道:“难得聚在一起,我们今晚吃一顿团圆家宴吧。可能过几日,我苏府就举家搬迁了,以后再相见还不知什么时候,多吃一顿是一顿。”
他笑着说出来,充满了一种豪迈之情,但是诸女听得心中不是滋味儿。
苏宸见几女心情低落,便开导说道:“刚才入宫,我向官家提了条件,其中一条,便是让朝廷保护苏家白家在唐国的利益不会受到,也不得阻止,我的家眷和仆人北上寻我,以后若徐才女、嘉敏要去北方游玩,也可以去汴京找我。”
徐才女和周嘉敏点头,多少有些安慰了,若以后可以北上去找苏宸,便不会真的南北相隔无法再相见。
苏宸目光看到了多日不见的妾氏柳墨浓,温润一笑道:“清瘦了!”
“相公!”柳墨浓静静的看着苏宸来到面前,心中那股柔情和思念,顿如潮水一般,无法遏制。
但是在诸女面前,她也不好表现过于亲热,眼眶微湿,脸色挤出笑容,只要相公回来就好,即便将去北方前途未卜,但柳墨浓觉得只要相公带着她在身边,柳墨浓便心满意足了。
“灵儿又长高了,变成大姑娘了。”苏宸转身看着灵儿,笑着夸赞,充满了宠溺和疼爱。
杨灵儿盈盈一笑,回道:“苏宸哥哥,你终于回家来了。”
诸女中,只有杨灵儿心思最复杂,她见到苏宸刹那,有久别重逢的喜悦,有朦胧的思念,同时还有一种内心忐忑。
因为灵儿这一年隐瞒苏宸,在外面做了很多事,而且是扯到了吴国复立的大事。
以前她很担心被苏晨,知道自己暗中正在对抗朝廷,分裂唐国,会不高兴。但现在唐国所作所为,已经伤了苏宸的心,因此,杨灵儿觉得这是件好事,终于可以找机会跟苏宸坦白了。
此时,在杨灵儿心中,愧疚和担忧,变少了很多,她正在思考,如何找到时机,单独跟苏宸聊一聊,劝他不要北上,而是能够南下,偷偷去往漳泉之地,这样就可以,义兄义妹在一起打天下了。
杨灵儿现在虽然依靠那些将领等人,但是她随着年纪增长,读书越多,心中明白,一旦复辟复辟之后,势力巩固了,那么她这个所谓的公主的价值,也就几乎消失了。
那个时候很可能会被废掉,甚至被害,都有可能,她心中是不相信那些武将的,更相信自己的义兄苏宸,至少这一年来,苏宸给了她足够的温暖,担当与责任等等,
所以,杨灵儿于公于私,她都希望,苏宸能站在她这一边。
苏宸吩咐府里的大厨,着手准备一桌丰盛的晚宴。
由于没有看到彭菁菁,转问白素素道:“菁菁呢?怎么没有看到她,身体不舒服,还是回彭府了?”
白素素说道:“菁菁回澎湖了,毕竟,她与家人分别许久,而且又一直困于润州城,难免让家人担心,所以回府之后,便回去向她父亲请安了。不过这个时候没回来,看样子是被他父亲软禁在家了。”
苏宸苦笑一声,他和彭菁菁之前虽是未婚夫妻的关系,但毕竟在润州时,未经过她父母允许,就私自拜堂成亲,还洞房了。若换以前,估计彭家人也勉强接受,但现在苏宸又要被送去北方,前途未知,彭泽良是否还会支持这门亲事,放任菁菁跟着苏宸一起北上,这就不得而知了。
苏宸叹道:“明日我上完早朝,会亲自带着礼物,在彭府接她,做实夫妻关系,顺带回门一下。
白素素点头说道:“彭叔叔毕竟是朝廷大员,金陵府尹,若是以前,你们的婚事,当然无需担心。但眼下你要去北方大宋生活,彭叔叔是否能接受让这么一个女儿离开,还不清楚,等你亲自去解释吧。”
“明白!”苏宸点头,心中还是带着一丝担忧的。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四十七章 小别赛新婚
这一场家宴团聚,苏宸与诸多红颜知己,把酒言欢,畅谈离别之苦,久违的思念,化为许多温情的聊天和畅饮。
“当时城外百姓被吴越兵驱赶,接近了润州城,我与卢将军商议后,决定不能就这样让唐国百姓受害,于是...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与赏赐
翌日清晨,苏宸穿上崭新的朝服,上了唐国皇宫的早朝,这一次,他的身份已经是安国侯。未弱冠,先封侯,在南唐过去三十年也极罕见。
文武百官在金銮殿上,看到苏宸的身影,目光都关注在他身上,有人表示惋惜,...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四十九章 集体登门拜访
彭泽良听到皇上都开金口赐婚了,这时候他若反对抗旨,也没用了,一是因为苏宸为唐国做贡献太大,牵扯了两国邦交顺利进行,朝廷不会在乎他的一个女儿。
二是她女儿跟苏宸本就有婚约,二人已经在润州私下办完婚...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五十章 苏氏六国论
苏宸答应了写一篇文章,顿时引起了在场所有孙党官员的惊喜,暂时放下目前朝堂局势和国家危难、官职身份地位之外,他们每个人,都是饱读诗书和先贤文章的文人,有的堪比鸿儒大佬,如徐铉徐锴兄弟,韩熙载等人,都在五代文坛有一定影响力。
此时,他们像是忘记了身份官职,忘记了朝堂局势,变成了单纯的竹林雅士一般,对苏宸即将下笔的文章表现出浓厚兴趣。
正所谓“苏宸出品,必出精品”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共识,所以,哪怕是这些南唐朝廷大员,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一时都翘首以盼。
苏宸起身走到了书桌前,拿起毛笔,旁白韩伉亲自研磨,其余人全都起身,围聚过来,屏住呼吸,全神贯注着苏宸如何落笔。
此刻,苏宸沉思了一下,脑海中搜到了宋代苏洵的那首《六国论》,主要是论述六国为何输给秦国,不是因为秦国实力足可以一挡六,而是六国轮番向秦低头,以地事秦,供给秦国,使它愈发强大,变得远超六国,归根到底是六国亡国了自己,给了秦国统一的原因。
苏宸蘸了墨汁之后,沉吟片刻后,先写了三個字“六国论”,定了题目名字,随后,开始写下正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一开篇的入题,立即高屋建瓴,拔高了层次,同时点明了主题。
韩熙载、徐铉、高越等人,一看之下,顿时眼神一亮,感慨这是神来之笔。
而且,这很像是唐国的局面,割地赔款,本身就很相似。
加上这个时代的风云局势,大宋强大,其余的北汉、南汉、蜀国、吴越、荆楚、唐国等,活脱当年七国的格局。
光凭这一点,众官员大夫,就觉得苏宸这是借题开始发挥了,在抒发自己的情绪。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第二段开始破题,论述事实、论点,给这篇文章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史料观点。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苏宸一边写着,旁边的官员大夫,便轻声念出来,一边念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钦佩,最后更是变成了震撼。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苏宸写到这里的时候,略微停顿,文章已经接近尾声,刚才这段中的句子,更是让他感同身受。
在场的所有人,全都惊愕万分,觉得这篇文章,也是超一流的,堪比前面的留侯论、赤壁赋了。
这又是一篇经典文章!
苏宸的情绪变得低沉,似乎被自己写的文章所打动,直击内心的愤怒和屈辱,然后,写下了最后一句: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写完这一句后,苏宸放下笔,神色落寞,没有‘笔落惊风雨’的激情,也没有任何自傲神态,因为文章不是他原创的,而是宋代苏洵老爷子写的著名议论散文,文中提出“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另外,苏洵是苏轼的父亲,苏宸自己以前摘抄的都是苏轼的诗词和文章,这次连苏洵的也抄了,都是苏氏的文学宝库。
“好文章啊!”
“这篇文章,绝了。”
“将六国与秦的关系都写出来了,好一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众人全都兴奋起来,满脸的钦佩,不愧是江左苏郎,一出手就是名篇,让他们弗叹不如,这是实打实的文采横溢,观点犀利。
韩熙载拿起来,爱不释手,反复细读,频频点头。
“以轩这篇文章,真是道尽了七国之争,六国灭亡的实质关系,而且,对日后强国与弱国之间的相处关系,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写的太妙了。”
徐铉等人,要求临摹一下,带回府上认真去读,韩熙载笑着答应了,苏宸在他府上写的,自然就归他了,其它人只能临摹一篇带走。
下一刻,就看到这些朝廷大员,纷纷提笔,边看边抄,临摹下来,还不断赞赏。
苏宸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好笑,这些文臣官员,还是很可爱的!
众人又饮茶聊了半个时辰,然后离开韩府,各自回家了。
苏宸出了韩家后,去买了一些礼品,然后直接去往彭府,登门来拜访老丈人彭泽良,解释一番,希望得到谅解,顺便接彭菁菁回家。
彭府管家把苏宸引到了客厅,然后就没人来理会他了,午饭也没有管,故意晾他一个时辰,来表达对他做法的不满。
苏宸倒是没有抱怨,毕竟这件事,他所作所为的确欠妥,没有跟彭府尹打招呼,就私下跟彭菁菁在润州办了简单婚礼,把生米煮成熟饭了,彭泽良既不知晓,也没有参与,感觉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自己受到了蒙骗一般。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女儿箐箐与苏宸的事,已经做到没有回旋的余地,彭泽良舍不得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女儿,掌中千金,就这样跟着一个混小子,去往北方生活,前途未卜,长途跋涉,以后有个风寒、生儿等意外,亡故都无法看最后一面,让彭泽良很是担忧。
虽然苏宸有才华,有潜力,但是,彭泽良一时过不了心中做父亲疼女儿那道坎儿。
一直从正午等到黄昏时候,彭泽良才气消一些,过来前堂大厅见他。
“见过岳父大人。”苏宸拱手行礼。
彭泽良坐在客厅主位上,没好气看他一眼,喝道:“我听箐箐说了,在润州时候,你们操办的婚礼极为简单,我的女儿,不能这样随便假了,离开金陵前,必须在金陵城好好补办一场婚礼,把她光明正大取进门。”
“这是一定的,苏宸能够办到!”
彭泽良脸色缓和一下,继续说道:“嗯,去了北方,任何时候,不能让箐箐吃苦,如果发现形势不对,立即派人把她送回来,哪怕是哄骗,也要把她送回金陵,我不希望就这么一个女儿,在大宋受委屈,出了什么意外。”
这是彭泽良的担忧和条件,一并说出来,让苏宸做出保证。
苏宸一听,就猜到彭泽良已经接受了这个局面,心中高兴,拱手道:“苏宸也能做到,会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箐箐,绝不会让她受伤害和委屈。”
彭泽良微微点头,事已至此,出嫁的女儿等于泼出去的水,终究是覆水难收,也不能要求太过分,否则,现在出气一时爽,也会给女儿日后再苏家生活造成不利的局面,适可而止了。
“箐箐被关在房间,赌气一天没吃东西了,你过去见见她吧,劝好了她,然后晚上一起留在府上用膳吧,日后相聚的日子,不多了。”彭泽良言语中带着几分难过和心疼。
苏宸闻言起身道:“好,我这就去见她。”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归于好
苏宸来到彭菁菁的闺房外,果然这里门都上锁了,而且有一些家丁在看护,不让菁菁出去。
其实凭彭菁菁的武艺,可以轻易破房而出,但是在古代,毕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有很强的约束观念,哪怕彭菁菁武艺高强,也不好直接忤逆父亲,违背古代传统家规,直接冲出去,无法无天。
除非到了自己不可接受的程度,才会用武力反抗长辈施压。
1...197198199200201...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