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只有白素素和彭菁菁,已经提前知道了内幕,明白这张圣旨代表着什么,苏宸已经被出卖了,被朝廷放弃,作为了谈判的筹码。
彭箐箐脸色铁青,说道:“枉我们这样竭尽所能,保家卫国,到头来就是这样一个安排。”
苏宸给他使了个眼色,说道:“回屋再说。”
手拿圣旨,苏宸走在前面,步履坚定走向了书房。
回到了书房内,苏宸将圣旨随手一扔,落在了书桌上,毫不在意;心中没有了敬畏,所谓的圣旨,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已,
白素素说道:“宸哥,现在形势已经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朝廷明着册封你为王侯,增加了爵位,实则是在安抚,看来要送你去大宋了。”
苏宸点头说道:“我已经料想到了,以朝廷和当今官家李煜的性格,只要北方提出议和,他就会答应,因为在他的骨子里,就不敢跟大宋硬碰硬、这种畏惧,已经卑微到骨子里,所以我们是不能改变这一切的决议,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应对!”
彭箐箐说道:“那接下来?我们就这样任人宰割了,听从朝廷这样的荒谬安排吗?”
她的脾气有些大,不肯咽下这口气。
苏宸看了彭箐箐一眼,发现她正一脸愤怒,不禁声音转柔,安慰她道:“不然呢?朝廷下旨,我们身为朝廷的官员,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只能走一步说一步,暂时拆分一下财产,然后看如何一步步向北宋输送吧。
“以咱们苏家的目前财力,许多格物的新物品,即便去了大宋,我相信也会如鱼得水,无论是从文人名望,还是财力方面,我们都能在汴京城立足,只不过我有些担心,大宋朝廷同样充满了党争和内斗,我过去了,很可能陷入争斗的漩涡之中,无法独善其身。”
白素素惊讶道:“宸哥是担心到了大宋,会被各方拉拢,然后被迫得罪一部分人?”
苏宸点头道:“不错,据我所知,虽然大宋赵匡胤已经稳坐皇位,但是朝廷他一直没有立太子,还封他二弟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同平章事,权力极大,位列朝班之上,类似准储君,而赵普又是权相,目前与大皇子关系较近。
“赵普一直主张赵匡胤立大皇子为太子,所以赵普与赵光义之间已经正在争斗,而赵匡胤举棋未定这里,充满了博弈,朝中又有许多后周旧臣,和新臣之间的争权。
“所以,我去了北方朝廷,仍要面临着站队的选择,靠到一方,势必得罪其他方,我们在汴京无根、无靠山,自然就会如履薄冰一些,当谨慎行事。”
白素素露出了惊讶之色,恍然道:“原来如此,宸哥是在担心这些方面,这也难怪,你最近总是忧心忡忡,原来对大宋的局势也已经了解。我等妇道人家,却不知宋国朝廷有这些事情。”
苏宸怕二女担心,强颜欢笑道:“不过也无妨,我们边走边看,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遇到困难,解决就是了。”
白素素又问道:“那我苏家的家丁和仆人是一起带走,还是留一部分?”
苏宸想了想,说道:“我们暂时带一点忠实可靠的人北上即可,然后等我等在汴京城站住脚跟,在不断扶持经商代理人,打理这里的生意,定期折算成金银等,给我们运输北上,唐国有愧于我,必定不会阻止。而且,我们在汴京,也同样可以做生意,招募新的家丁、仆人。
“这一次,先把一些财产变换成金银珠宝,便于携带,我们带上一些,到了汴京城也能置办家产商铺,从头开始。”
白素素点头,也只能这样了,不过只要人在,有能力在,她并不担心会在北方生活窘迫,因为有苏宸各种格物发明,层出不穷,充满商机,白素素又有经商头脑,哪怕到了汴京城,也会顺利起步,发展成大商贾。
苏宸让吩咐荆泓挑选了十名侍卫,忠心可靠,能够跟随出行,都是没有家眷的年轻男子,孤儿长大,没有家人,这样避免他们思念家乡,生有反心。
荆泓也辞去了都虞侯之位,重新成为苏宸的侍卫长,打算明日随他一起返回京城。
苏宸在下午,去探望了卢绛,打算做了一个道别。
卢绛听到这个消息,同样有些悲愤,觉得朝廷做的有些过分了,反而是苏宸安慰他道:“卢将军,我们做臣子的终究还是臣子,没有什么自由,无论是作为将军,还是作为文臣士大夫,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形势所迫,就要站出来承担这一切。我能想得开,卢将军也不必为此事感到愤怒,还希望你能继续与邓王一起守住润州,不让润州的百姓遭受战火洗礼。”
卢将军闻言,长叹一声道:“苏将军,为难你了,希望你不要因此憎恨唐国,憎恨朝廷,无论身在何处,你都曾是唐国人,润州始终是你的故土。”
苏宸心知卢将军是一个忠君爱国之士,历史记载,哪怕南唐亡国了,他还一心念着旧主,誓死抵抗到底,这种气节,在五代十国期间,尤为难得。
因为这个乱世,朝代更替,有的官员,甚至在四个王朝做官,历经沉浮不倒,没什么气节可言,习以为常。
像卢绛这种死脑筋,愚忠之人,少之又少,但同样也值得尊敬。
苏宸心中轻叹,点头道:“我知道了,卢将军请安心养伤,日后若是事不能为,也请保护好自身。”
他是想提醒卢绛一句,万一日后灭国了,被擒住了,要懂得服软,历史明确记载,卢绛抵抗到最后,被抓到汴京,还拒不下跪,被赵匡胤下令,拖出去砍头了。
二人谈论一番后,不胜唏嘘,苏宸辞过了卢绛,又去了徐府、韩府,也逐一做了告别。
入夜后,苏宸又陪着白素素回了一趟白家,做个交待,毕竟这一别,白素素也要跟家人长久分离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四十三章 监控起来
苏宸陪着白素素,夜里坐车去了白府,见到了白素素的父母白守仁和宁氏,跟二老告别。
当着面苏宸向白守仁夫妇,解释了现在的局势,自己很有可能要离开唐国,去往大宋了,成为这次唐宋停战议和的关键人物。
白守仁夫妇听完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后,都感到无比意外,带着一丝愤怒。
宁氏抹泪气道:“朝廷太过分了,苏宸如此有才华,又替唐国治好了牛痘瘟疫,发展朝廷的经商充盈国库,替朝廷抵挡吴越进攻,可以说,做了很多大功绩,最后却如此过河拆桥,实在太过无情。”
“都是自古无情帝王家,一点不假,政治庙堂,比商人还狡诈无信!”白守仁也感到愤怒。
白素素在旁劝言道:“爹娘,现在说这些也是无用,毕竟我们在唐国,还是臣子和百姓,命运由朝廷掌控着,我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听任朝廷安排了,好在这次不是送出去砍头,应该没有危险,只是这口气难咽而已。”
白守仁点头,说道:“素素说的对,我们无论是经商、还是做官,终究属于唐国子民,要听从朝廷的安排,哪有自己的权利?这次被当做筹码送出,总比城破阵亡的好。而且,宋国强大,唐国却江河日下,岌岌可危,即便这次唐国不灭亡,说不定过两年,也会覆灭。
“与其等那时被俘虏去宋国,或是失守润州阵亡了,还不如现在作为大宋皇帝钦点的人才,北上汴京,如此苏宸去了宋国之后,也会受到大宋皇帝的重用,受到一些朝臣的关注,毕竟苏宸的诗词和许多话本,等已经流传南北,名声在外了。”
白素素说道:“不错,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苏宸去了北方,不会受气的,所以请爸妈放心。我和相公一起北上,明天就要返回金陵城了,今晚过来是想向父母道别......”
“这么快?”宁氏惊讶。
白素素解释:“朝廷催得急,恐迟则生变,女儿不孝,以后不能常在身边照顾二老了。”
白守仁夫妇这才恍然,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苏宸,也要跟着北上,从此白素素和白家人,一个在宋国,一个在唐国,南北隔江,何时相见,很难说得清。
宁氏听到自己的女儿也要去北方,从此南北相隔,无法再相见,忍不住落泪,但是嫁出的女儿,犹如泼出的水,也只能任其出嫁从夫,跟着她的相公远行了。
此刻,宁氏抹泪道:“素素,这些年苦了你,想不到你刚成婚不久,就要举家搬迁,去往北方汴京,前途难料,你自己多保重,爹娘也不能时刻照顾你了,出门在外,多注意身体,不要让自己受了委屈。”
白素素闻言感动,回答道:“爹娘请放心,相公他对我很好,我既然嫁入苏家,便要和相公一起北上,渡过难关,撑起整个苏家。”
白守仁夫妇虽然有很多不舍,但是却没有后悔将女儿嫁给苏宸,因为像苏宸这种大才之人,无论是在南唐还是在宋国,都会得到重视,说不定去了大宋反而有更好的发展,不担心他会出现什么穷困潦倒的问题。
白守仁道:“以轩啊,我们做长辈的,都相信你的才能,到了任何地方,都会出人头地的!”
苏宸微笑道:“但愿如此,就是让素素跟着辛苦受罪了。”
白素素侧头,眸光温柔的看着苏宸,说道:“不辛苦,我相信相公的才华,去了大宋,也总能养活了我们,不会受苦。而且我们也期待你在汴京城,同样平步青云,能够有所作为。小时候我错过了一次你,没有相信你的潜力,那是因为你从没有展现过才华,但是现在,我却不会再上当了。家有万贯家财,不如相公才华在身,去任何之地,我都相信,是珍珠永远会发光的。”
苏宸心中微微感动,心中对白素素过去冷淡,并不为意,因为实在是当初那个“苏宸”实在太纨绔了,也难怪人家白素素看不上,估计早就派人打听过,十分失望,懒得理会他。
只有当一个男人,表现出足够的才华和能力,有魅力的时候,才能让优秀的女子,真正爱上你,为你沉迷。
苏宸微笑道:“什么时候我们素素大小姐也这样捧人了,真的是出嫁从夫,开始捧着夫君说了。”
一家人闻言,忍不住笑起来,气氛倒也没有压抑,还是其乐融融。
聊到最后,谈及苏家的一些生意和店铺,苏宸请岳丈也帮忙照看一番,等自己在北方立足之后,再分批挪走一些财产。
白守仁都答应下来,表示没有问题。
从白家回到了苏府的时候,已经深夜,一路上,总有暗中监视者,似乎在提防着苏宸半夜逃走。
这些侍卫和斥候,都是邓王李从镒派来的,时刻掌握苏宸的信息和行程,唐宋两国的议和的大事,都系在苏宸身上,绝不能放任他逃走和出意外。
唐国的安危,都押在他身上了,马虎不得!
直到苏宸回了苏府内,跟踪的暗卫们,都潜伏起来,时刻盯着苏府的动静。
荆泓上前,小声跟苏宸说出府外被监控起来了。
苏宸脸色微沉,心中明白对方在担忧什么,轻哼一声,说道:“不用管他们,大家安心休息,明日一早,我们去往金陵城。”
“好!”荆泓点头。
苏宸回到房间,彭菁菁人在等候,还没有入睡。
见他回来,彭箐箐直接迎上去,拉住苏宸的手,关心问道:“跟白家的伯父伯母都说过了?他们同意素素姐,跟着我们一起去大宋吗?”
苏宸说道:“嗯,说过了,伯父伯母当然同意了,否则还要棒打鸳鸯啊?现在你素素姐可是嫁入苏家,成为咱们苏家人了,必须得跟着走!”
彭菁菁点头,带着几许期待和担忧,说道:“那就好,素素家里同意了,我爹爹应该也会同意的,反正,你去哪,我就去哪,绝不分离。”
她私自嫁给了苏宸,彭泽良还不知晓,忽然提出要出嫁随夫去大宋,估计彭府尹要发疯了吧!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四十四章 离开润州城
翌日清晨,阳光照射大地,整个江南水乡透发一股清晨下的灵韵。
苏宸和彭菁菁、白素素等人已经准备妥当,即将蹬车出门。
这次,荆泓挑选了三十名护卫来护行。
在苏府之外,还有三百御林卫和宦官带队,要一起护送苏宸返回京城。
呙彦、马诚信等将领,都是苏宸一手提拔上来都虞侯、都头等,全部来到苏府院内,站成一排,过来跟苏将军告别。
他们已经得知了消息,对朝廷此举同样感到愤怒,但是君命难违,他们也没有任何能力改变这一切,只是觉得憋屈,甚至觉得朝廷对苏宸过河拆桥,寒了将士们的心。
情绪都有些低落,甚至在怀疑,为这样的朝廷卖命是否值得,很可能前一刻还在为国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下一刻就成为被交易的筹码,直接给出卖掉了。
那么他们为朝廷效力的意义何在?这个国家还值得尽心守护吗?
“苏将军!”一些将领抱拳,眼神看向苏宸带着浓浓的不舍。
这几个月来苏宸的治军和带兵的能力,已经得到所有将士的认可,他治军严谨,但又同甘共苦,而且懂得赏罚分明,对伤员和阵亡的将士,有足够的尊重,让所有的将士都很爱戴他,愿意在他手下效命。
此时,这些将领都有些不舍,苏宸看下这这些都虞侯和都头,总有二十来人。
苏宸叹道:“诸位将军,你们多保重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未来不可测,今日一别,希望诸位将军能够各自珍重,照顾好自己。”
这些将士听完,全部热泪盈眶,抱拳单膝跪地,齐声喝道:“恭送将军。”
苏宸看到这一幕,也感到热血沸腾,仿佛这几个月的袍泽之情和治军,得到了认可与共鸣,他微微点头,看来这些日子的拼搏和奋斗,换回来一片赤城,还是值得!
苏宸说道:“诸位将军请起,可折煞我苏宸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希望日后我等还有再见之日。”
呙彦、马承礼等人起身,情绪低沉。
七八辆马车离开苏府,外面宣旨宦官正在等候,见苏宸和马车都出来了,他迎上去笑盈盈说道:“安国侯,咱们可以上路了。”
苏宸点头:“好,走吧。”
宦官点头,这件事没出幺蛾子,异常顺利,让他喜出望外,可以顺利回去复命了。
苏宸坐上马车,在禁卫军侍卫和众将士的护送下,沿着主街,向西城门奉天门走去。
在街道两侧,出现了不少百姓,在目送苏宸离开。
因为消息已经传开,所有人都知道苏将军要离开了润州,返回金陵城了,因此有些百姓担忧,有些百姓站在街头来相送,还有一些读书人也跟着来送行。
车队抵达城门口的时候,邓王李从镒、卢绛老将军、刺史王越超、太守等一些润州官员,都过来送别。
他们多少也知道一些内幕,一旦苏宸离开润州,吴越兵便会停止攻城,润州城也就保住了,这些官员心中还是有些高兴的,毕竟不用城破人亡,他们和家人的命也都保住了。
虽然送出苏宸一个,有些委屈他了,但是在这种大国外交面前,牺牲一个人,换取润州城成千上万百姓的生死存亡,还是值得的。
这些官员虽然觉得朝廷这个做法,有点不体面,但是大部分官员都觉得这样做,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还是非常值得的。
因为官员们不会像将士那样热血冲动,甚至刚毅、有羞耻心,而官员做久了,成为官场老油条了,往往都会掩盖初心,蒙蔽了自己的眼光,一切以利益和党派为主,在他们眼中,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公平和正义,只有权势得失,以小换大,这才是外交手段。
所以,他们没有人会替苏宸真正的抱打不平,但是都会敬畏,苏宸这次付出,换取了他们的安全。
当然也有个别官吏,心中露出嘲笑,觉得任他才能和威望很高,最终也不过一道圣旨,就能轻易改变他的命运,也更坚定了官员们听命朝廷,获取权势。
苏城下了马车,与邓王、卢老将军、刺史等人话别。
邓王李从镒微笑道:“安国侯,这次你在润州镇守三个月,抵挡住了吴越大军的数次猛攻,守护一方,功绩彪炳,这次封侯也是实至名归,相信许多人都会记着你!”
难得邓王出言褒奖了一番,大概是心中觉得皇室有些愧对苏宸,所以,此时放下了成见,觉得反正苏宸即将被送去北方了,倒是不好继续刁难和怀疑,因为苏宸不是唐人,而是宋人了,临行前说几句赞美之词,倒也应该。
苏宸没有虚与蛇委,只是淡淡一笑,懒得跟皇室的人再周旋了,轻描淡写说了一句:“多谢邓王!”
这时,卢老将军走上前,经过三个月的恢复,他体内的毒素已经排空,体力也正在恢复,虽然还无法持刀上阵,但是整个人气色倒是好了许多,他走上前伸手攥住苏宸的手,眼中带着一种哀伤、惋惜、不舍等情绪。
卢绛真诚说道:“苏将军,你现在已经是安国侯了,这次回京,希望你能平安喜乐。你在润州做出的一切,润州人会记着,唐国百姓也都会记得,功劳彪炳,注定会铭记于江东。”
“卢将军谬赞了!”苏宸握紧卢将军的手,这位老大哥,苏宸还是认下了,收获了一位忘年之交。
刺史、太守等人,也上前简单叙话,说了几句离别赠言。
随后,苏宸拱手道别,登上马车,出城去了。
城外的吴越大军,同样正等待,当苏城的马车来到的时候,丁德裕和一些吴越国的将领,也在方阵中,上前要与苏宸见上一面。
一是确认苏宸是否在马车上,二是他们对这位未曾谋面的江左苏郎,感到十分的好奇。
虽然吴越大将沈承礼等人,以前对苏宸怀恨在心,恨之入骨,觉得此人破坏了吴越大军的进攻,而且对吴越将士阵亡三四万人,都与苏宸脱不了干系。
但是,现下已得知苏宸即将被送往大宋汴京城后,这股仇恨,沈承礼等人也放下不少。
毕竟以后苏宸就是宋人了,他们吴越国也是宋国的附属国,日后说不定也会归入大宋朝廷,苏宸和他们谈不上是敌人了。
这时候,他们更多的是怀着一种好奇,想亲眼看一下这位年不到弱冠的苏宸,到底长什么样子?
他的才华为什么如此之高?好几首文章和诗词广为流传,武侠小说更是让不少军人爱不释手,许多话本在吴越之地演出,改变了当地人的娱乐习惯,都在传颂着苏宸的才名,因此,这些吴越将领也感到一种尊敬。
“江左苏郎,可在车上?”丁德裕率先问道。
苏宸掀开车帘,走下了马车,穿着一身襕衫,没有身穿甲胄,也没有穿锦袍莽带,只是文质彬彬、温润如玉的读书人形象。
苏宸下了马车,说道:“在下便是苏宸,这位将军怎么称呼?”
丁德裕上前两步仔细打量苏宸,果然是风姿如玉,一表人才,微微点头,觉得名不虚传,说道:“本将军是丁德裕,城外这支军队的监军。我们之间已经交战几个月,虽然未曾谋面,但是应该都听过彼此的名字了。”
苏宸点头说道:“原来是丁将军,苏某有礼了。”
丁德裕一摆手道:“不必繁礼了,你可是我们大宋官家钦点的才子,诏书也已经传到军中,不得伤害你分毫,所以,我们今日过来,也只想见一见你,毕竟交手已久,惺惺相惜,以前是各为其主,现在却都成为了宋人,提前认识一下。”
苏宸倒是觉得丁德裕这个人,倒也光明磊落,说话没藏着掖着,是一个标准武将的性格,微微点头道:“苏宸何德何能?让诸位将军在此,如此隆重等候相见。”
沈承礼说道:“苏宸,虽然过去,你是我等的敌人,但是不得不说,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虽然对你没有好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很钦佩你。今日过来,并不是要羞辱你。而是致敬对手,想看一眼,让我军不断受挫的江左苏郎,到底长的是何面目?
苏宸莞尔一笑道:“过去的事了,大家各为其主,难分对错,只希望有朝一日,城外大军侵入润州城内,能够善待百姓,他们都是无辜的,无论是吴越国还是宋国、唐国的百姓,他们一直生活在底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们这些人,祖上也都是百姓身份;若怀悲悯之心,定有好报。”
苏成说完,便不多言了,与这些人简单话别之后,再次上了马车。
车队离开了润州城下,去往了金陵城方向。
白素素和彭菁菁坐在车厢内忍不住,掀开车窗帘子,回眸看着不断远去的润州城,她们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从小到大,很少离开。
如今要背井离乡,长久分离,心中难免有一些失落和感伤,但是二女心中不悔,因为他们跟所爱的人在一起。
只有跟着相公,去了任何地方,都是自己的家,平安相伴一生,便会无悔!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与李煜对话
两日的车程,苏宸的车队抵达了金陵城,已是下午。
传旨宦官对着苏宸说道:“安国侯,官家有旨,等您一入金陵,不论早晚,先入宫面圣,请随奴家进宫复命。”
苏宸微微点头,明白这是李煜想要第一时间安抚他一下,虽然苏宸不想见,但是这一面是摆脱不掉的,所以,点头同意,跟着太监一起去往金陵城皇宫。
在宫门口没有等候,直接进入了皇宫内,直奔李煜所在的御书房。
李煜得知苏宸已经返回金陵,并入了宫,立即放下手头之事,让宦官将苏宸引入澄心堂内。
“臣拜过官家!”苏宸按规矩施礼。
李煜看着苏宸跪拜行礼,从书桌后走出来,伸手扶起苏宸,说道:“安国侯,不必多礼,这些日子你在润州抵抗,吴越大军数次抗住敌兵,功劳显著,朕在后方,没少听闻你的战绩和传闻,做的非常好。
1...196197198199200...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