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苏宸微微点头,看着她在稿纸上的计算公式,并没有出错,得出这样的答案,也十分正确。
“好,那再听这一题,有一群鸡和兔,腿的总数比头的总数的二倍多十八只,那兔有多少只?”
徐清婉听完之后,立即动笔,在白纸上列了方程式,片刻后,抬头说道:“九只兔子!”
苏宸赞叹道:“不错嘛,想不到你学习本领这么强。”
徐清婉轻轻一笑道:“多亏这种计算公式和运算思维!”
苏宸又出题了:“再听一道,鸡与兔共有一百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八十只……”
徐清婉此时打断问题道:“苏公子,咱们能不能别总计算鸡和兔,换一个其它动物吧。”
苏宸微微一笑,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咱们换几种动物,增加一些难度!有了,蜘蛛有八条腿,蜻蜓有六条腿和两对翅膀,婵有六条腿和一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动物共十八只,有一百一十八条腿和二十对翅膀,每种小动物各几只?”
徐清婉轻蹙眉头,听得出来,这次问题有些难度了,她开始耐心在纸上写着公式,然后计算各自动物的数量,只要数学思维有了,看似有难度的问题,其实有了好用的解题公式,最后倒是不难算出来。
半晌后,徐清婉眸子一闪,说道:“蜘蛛五只,蜻蜓七只,蝉六只,对吗?”
苏宸看着徐大才女的容貌,孜孜求学的样子,已然明白,小学算术题是难不住她了。
别看徐清婉只是第一天解除这些数字和公式,但是她学习的思维非常快,数学能力极强,入手既娴熟,很快融会贯通。这要是在他那个时代,准是个北大才女了,而且本硕博连读那种。
“行了,今日就计算到这吧,你回去再掌握熟悉一番!”苏宸担心把这妮子数学兴趣给勾起来,天天过来找他做题可糟了,还是适可为止吧。
徐清婉的确意犹未尽,笑吟吟看着他,说道:“想不到你懂这么多奇思妙想,简单便捷,却又蕴含道理,本以为苏公子只是擅长诗文一道,原来连算术方面,也这般精通,日后当多向苏公子请教才是。”
苏宸闻言,心里叫苦啊,被一个女学霸给盯上,日后可够他头疼的了。
“其实吧,诗文和算术,都是纸上谈兵,我最喜欢的却是格物,昨日你在酒席上不是还怀疑格物的用处吗?我现在带你来看一看,它是否能够真造福于民。”苏宸说完之后,把徐清婉带出书房,坐在院子内的木桌竹椅上。
桌案上还有他搁置的过滤细盐的几个设备,苏宸取来了一些粗盐,都是市面上百姓能够买到的大粒盐块,里面蕴含不少矿物杂质,吃上去会有干涩酸苦味道,长期服用,对人身体也有一定损伤。
徐清婉好奇问道:“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苏宸解释道:“制作细盐,还能加入碘成分,以后食用我苏记的精细碘盐,能够让百姓从入食方面,减少疾病,增强体质,唐国的百姓平均年龄,至少多活五年寿命!”
徐清婉目光露出惊诧之色,显然有些不敢相信,狐疑道:“当真有此效果?”
“那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你就瞧好吧!”话落,苏宸开始专心制作,从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的步骤做起来。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一百八十三章 化学理论
夏日炎炎,午后的阳光格外刺目一些,天气有些闷热了,庭院内一丝风都没有,墙角一簇青色修竹的长枝和竹叶纹丝不动,苏宸和徐清婉将桌案放在竹荫处一边乘凉,一边在研制的细盐。
在晌午的时候,由于制盐没有完成,徐清婉以此为借口,留在了苏府用了午膳,尝到了苏宸的手艺。
几种农家小炒,以及黄焖鸡的做法,使得徐清婉胃口大开,暗忖箐箐的话没有错,这苏大才子厨艺也是没的说,而且口味与他们徐府家厨,以及酒楼大厨的做法都一样,瞧上去并不如何的美观,却十分可口。
下午的时候,苏宸终于把一斤多精盐细粒给做了出来,嘴角勾出一抹笑容来。
“大功告成了,瞧瞧如何?”
徐清婉看着苏宸制作出了苏记精盐,色泽如雪,颗粒如沙,观感十分不错。
“这就是精盐吗,果然比我市面上买到的细盐,还要精致看好。”
苏宸微笑道:“不光看着美观,食用起来无其它异味,用它烧烤和做菜,口感自然更好了,最主要是,它有利百姓身体健康,能够延年益寿。”
徐清婉叹道:“若是唐国境内都食用这种精盐,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苏宸闻言后,点头道:“那是,这种格物技巧,能够改善民生,虽然看上去不算什么大学问,也非“形而上”的学识理论,但是,它也有一些化学原理在其中,也有普世的科学真理,不能简单看成粗鄙之事。”
徐清婉以前对工匠之事,并没有多大感觉,也很少关注,基本都在研究诗词歌赋、古典文章,都是阳春白雪的知识学问,忽然听到苏宸这一番理论,既觉得怪异,但又深有体会,亲眼所见,认为苏宸的话不无道理。
“化学原理,是什么原理?”徐清婉抓住了苏宸话语中的一个词汇,不解问道。
苏宸沉吟了一下,说道:“格物是一个笼统说法,我曾经跟一位神秘老师学过格物,他自称是墨家后人,将格物又称为科学,分为化学、物理、生物多个细微不同门类,化学的意思,就是通过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像融化、溶解等方式。比如染布的天水碧,其实就是不同颜色之间化学原理。”
“原来是这样。”徐清婉顿时听明白这“化学”词汇的意思。
苏宸笑了笑道:“现在相信了吧,读书人掌握了格物能力,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并非完全只会诗词谈论和交流,有位大人物说得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唐国的才子们,都学习一些格物知识,有的擅长化学,有的擅长物理,有的研究生物,有的精通天文历法和算术学,社会才能全面发展。生产力强大了,百姓的物质条件才能充裕,人人都温饱了,才能实现一个盛世。”
这些道理很朴实,也很通俗易懂,但是放在南唐时代,却已经是一种新颖的治国之论了。
徐清婉没少研究过前人的史书典章,对一些变法人物也有研究,不论是法家,还是儒家,做朝廷宰相,主持朝政变革时,却从没有人提过这种思想。跟李悝变法,商鞅变法,韩非子变法,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都大不相同。
距离这个时代最近一次变革,是十多年前后周世宗变革,无非汲取古制变法改革之优点,如减免苛捐杂税,安顿流亡农民;严厉惩治贪官污吏;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严肃军纪。简单有效地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军队战斗力大为提高。
但这种变革比较简单,没有更深层次的改变社会的生产力,只是短暂地让百姓从战乱中恢复太平生活状态下的稳定而已,休养生息,整顿了官吏队伍和军队,仅此而已。
“想不到,苏公子对改革变法,也有这般的新看法,公子高才,清婉钦佩!”徐清婉忍不住赞叹几句。
“不用夸赞我了,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因为这种苏记精盐,只有我会制作出来,到时候只要朝廷允许我经商,出售苏记精盐,那么我苏家日后就成为第一大盐商了,富可敌国,什么江左九大家族,到时在我面前,那都是渣渣!”
徐清婉目光带有异色地看着苏宸,想不到他如此直言不讳地谈论商贾之事,一般的大才子可都是羞与言商啊,觉得十分低贱之事,有辱斯文!
“白素素知道你这般想法了吗?”徐清婉笑着问道。
苏宸自然不敢在白素素面前说白家也是渣渣,那他剩下的九万五千贯钱,恐怕会被黑掉了,当下尴尬一笑:“哈哈,还没有跟她细谈合作,不过,只要有钱赚,她肯定有兴趣,苏白双贱合璧,天下无敌!”
徐清婉哭笑不得,看着她近些日子慕名已久的苏大才子,竟然这般高谈阔论着如何赚钱,如何经商,实在有些颠覆了她心中苏才子的完美想象!
以前她在闺房中辗转反侧,双腿夹着被褥动情幻想苏才子时候,他是身穿白袍襕衫,一尘不染,头戴平定四方巾的年轻俊美公子,风度翩翩,张口必有之乎者也,引经据典,句句不离诗词文采,谈到国家大事,口若悬河,都是“治国如烹小鲜”,“济民安邦天下”的大论,仿佛站在云端,那样的光芒四射!
可是,面前的苏才子,却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个有新颖思想,行为独特的读书人,不但精于诗词之道,才华无限,还精通各种算术公式和理论,懂得格物与化学,朴实干事,为国为民的同时,也利人利己,甚至还热衷经商之道,实在是打破了她梦中的那个形象了。
“好了,徐姑娘,在下等会要继续为湘云馆创作戏曲了,恐无法相陪闲谈了,你要不要……”苏宸想问这个徐才女要不要先回去,因为她到苏府从上午待到下午,再过一个时辰,就到黄昏了,实在有点陪不动了,打算找借口送客。
谁知徐清婉像是没有听懂苏宸话意一般,笑着道:“正好,你创作戏曲的话本,我在旁边研墨,观看你下笔的字迹笔法,还有构思创作时的状态,如何写出如此精彩的西厢记来,说不定对清婉也有帮助!”
苏宸看着徐才女这般热衷恳求和期待神色,挺难拒绝的,心中顿时有点无语了,她是真没听懂我的话意,还是故意装作不知啊!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文坛的另类
到了黄昏时候,天气的燥热感才渐渐散去,有了一丝微风吹进院内,枝叶轻轻摇曳。
夕阳斜下,余晖似雾,放眼望去一片烟红,异常绚丽。
苏宸在房间写了一个时辰的稿子,已经把《西厢记》戏剧话本最后两折写完了,剧终曲散,算是真正的完成品了。
徐清婉安静坐在旁边,大才女难得保持沉默不发声地待了一个时辰,眸光不断在苏宸脸颊表情和纸张上写的剧情文字上来回转移,既被戏剧的冲突和解决感动,也被苏宸这样专注认真的创作精神所打动。
有句俗话说的好:男人只有在认真的时候才是最有魅力的。苏宸因为学医专业,导致他形成的习惯是,做任何事,一旦投入,都格外专注。哪怕身边坐着一位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大美人,红袖添香,温软如玉,在身侧近距离靠近他、注视他,苏宸竟然还能保持一颗定力心,不受‘美色’干扰地完成手里工作。
这既证明了苏宸做事专注的定力,同时嘛,也间接说明了,为何苏宸前世一直是单身狗了,跟女人相处的感情反射弧有点长。
“太感人了,这个结局相信被柳花旦演绎出来后,肯定引发一阵轰动和热议的,西厢记能一炮而红,苏公子的话本居功至伟!”
“兴趣所在,随手而为。”苏宸淡淡笑道。
徐清婉感慨道:“苏公子或许只是随手而为,但是这个传奇故事的戏曲话本,却开创了文学新的表现形式。由以前的文字解读,读书人观赏,向大众百姓过度,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观看戏剧,把他们吸纳到文学作品的演绎中来,这是一种开创新的做法,对文学形式亦是一种改进。苏公子,知道吗,你对当世文坛,会有巨大的改变!”
“当不起如此称赞,可能在当世许多大儒和贡生眼中,我写这些,都是不务正业,会被鄙视的!”苏宸轻苦一笑,他考研前大复习,可是熟读古代文学史,关于俗文学与雅文学上千年争斗,他还是很清楚。
在我国,诗、词、文、赋这是中国的雅文学,长久以来,“语”和“文”是分离的。文就是文章,古文,诗文词赋之类的。语是指语录,评话,戏文。
雅文学观念排斥以口语为文,语录不被视为文,直到清代的桐城派古文家,还提出了不可以语录入古文。
至于俗文学,诸如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长短篇小说,以及说唱文学等。一直在市民社会中发展,是接近民众的通俗语言。但这些作者和作品,是不被文坛正统接纳,什么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蒲松龄,也不被当时大儒和士子们,视为真正文人。
直到二十世纪初,清末近代社会大变革,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者需要向广泛的民众进行思想文化启蒙,必然要打破封建时代士农工商四民的格局,冲破士阶层垄断。
因此,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的时候,梁启超先生在《新小说》的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章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言论,不但将传奇小说纳入文坛正统地位,而且放在最高的位置,力压了散文、诗词歌赋等文体,小说作家被吸纳了。
此后,《红楼》《西游》《水浒》《三国》等文学作品才一点点被抬高文学地位,最后成为了华夏四大名著。
所以,苏宸的头脑是很清醒的,即便这次《西厢记》很成功,日后印刷出去能够名利双收,但是在当世文坛大儒和科举贡生眼中,他就是个不务正业的生徒而已,充满铜臭的另类读书人,依旧会被正统文士所鄙视,被大儒所痛心疾首,哀其误入歧途。
他尚未辩解,就听到院子内隐约传来对话声,柳墨浓今日没有演出,趁排练空闲之余,又偷偷跑到苏府来访了。
“灵儿,你兄长呢?”
“在书房中,正写话本呢!”
柳墨浓听到苏宸在为他写戏剧话本,顿时喜上眉梢,神色雀跃地向书房走去,来过苏府多次,所以轻车熟路,根本不用带路和引荐了,直奔男人的书房。
杨灵儿在后面尴尬提醒:“柳姐姐,里面还有……”
她的话尚未说完,柳墨浓香风飘过,倩影已经进入了书房门槛了,灵儿唯有扶着额头,苦涩一笑了。
书房内。
苏宸和徐清婉闻声望去,就看到一位身披长袍,轻纱遮面的女子走入房内。
“柳花旦?”
“墨浓!”
徐才女和苏宸的称呼各不相同,但也恰恰说明了彼此关系的远近。
柳墨浓亭亭玉立在那,伸手摘掉了面纱,解开系在身上的披风长袍,露出里面上襦下裙的服饰,剪裁精巧。上襦是一件藕荷色的窄薄罗衫,领口和袖口用银丝刺绣,还有一朵荷花争艳,边角镶着绫锦,华美中不失素雅。
下裳是一件浅石青色下摆呈圆弧形褶叶裙,染色上有浅赭白花,款式贴臀,飘飘曳地,腰间一条细细的带子,显得纤细体美,风韵潇洒。
不得不说,与唐代相比,南唐北宋时期,女子的化妆服饰经过五代十国百年变动,已经发生颠覆性改变。唐代以丰满为美,崇尚浓烈明艳服色,追新求奇、包容开放的潮流,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在北宋初年起,女子已不追求肥腴浑圆的腰身,贴满花钿的脸庞,戴胡帽、穿胡服、着胡靴的打扮;往日的繁华浓艳,过多的修饰与奢丽,一扫而空,取而代之以清新、质朴、典雅、自然的新风尚。
这个时期的女子以本真的妆容、苗条的身材、贴身剪裁的衣裙,凸显着女性本原之美;这种回归,反而更清美了。
“苏公子……”柳墨浓开口之后,忽然发现了徐清婉在这里,顿时微微一惊,因为她还不知晓苏宸昨日在韩府已经与徐才女承认身份之事,本以为还要瞒着她,但此时此景,让她一时间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帮着苏宸打掩护了。
苏宸似乎察出了柳墨浓的拘谨神色,微笑道:“没事,徐姑娘已经知晓我的字号,这次就是来寻以轩公子的!”
柳墨浓这才恍然过来,虽然心中还有好奇,她是如何得知的,但此刻还是堆起笑容,对着身份尊贵、公爵千金施礼道:“墨浓见过徐姑娘。”
徐清婉已经察觉到苏宸与柳墨浓私交不浅,看来这几女子之中,只有自己一直被瞒在鼓里,而柳墨浓、白素素、彭箐箐早就跟他相熟了,还一起联合起来欺瞒世人。想到她自己那些日子思君不见君,那种惆怅和失落的情绪,让她仍有点不爽,眼神幽怨地剜了苏宸一眼,还有嗔怪之意。
“柳姑娘,不必客气,想不到咱们会在苏府相逢。本以为润州人气第一的花旦,应该分身无暇才对,怎会轻易来到了这里?”徐清婉也有些奇怪。按理说,目前柳墨浓出演崔莺莺角色之后,在润州城人气居高不下,戏迷粉丝无数,应该忙于应酬和排戏才对,黄昏时候,意外出现在苏府,令人难以想到。
柳墨浓脸颊润红,尴尬笑道:“我是过来拿剩下的两场戏文话本,顺便探望一下苏公子,要不是这部西厢记,或许墨浓如今下场凄然,因此,当亲自过来,才能表示出墨浓的感激之意。”
徐清婉微微点头,心中也清楚,虽然柳墨浓这般说的很稳妥恰当,亲自过来拿戏文表示尊重和感激苏公子,但是,未尝没有其它的情意和想法。女人的心思,很难瞒过同是女子的敏感!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一百八十五章 难得有心郎
苏宸把剩余的四折戏交给了柳墨浓,让她过目一番,后者满心欢悦地接过手稿,先是含情脉脉地给他一个媚眼,然后目不转睛看向纸上的戏曲内容。
这些日子排练演出,柳墨浓饰演崔莺莺已经入戏了,对崔莺莺未来的命运走向,恋情结局,还是非常关注的,以女子正常的心理,她强烈希望崔莺莺能够和大才子张生可以够终成眷属,有个完美结局。
“怎么样,对这个解决还满意吗?”苏宸站立一旁,轻声询问。
柳墨浓发怔着,从这个剧情故事中久久不能退出来,就好像是她的人生一样关切和在意,好在结局是完美的,但她有些感叹,不知自己的人生命运,能否如此走运呢?
“挺好,这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很令人感动和欣慰,看得人内心舒坦,相信戏迷们也能接受。”柳墨浓不想第一部戏就是个悲剧收场,很容易惹起众怒来,反而弄巧成拙了,会让人排斥后面的新剧。
苏宸微微一笑道:“喜欢就好,拿回去排练吧,预计本月底就能全演完了。”
柳墨浓沉吟一下,问道:“苏公子,那五月份还有新剧吗?墨浓想跟你再预定一部剧。”
苏宸想了想,说道:“有倒是有,不过,不能像上一部免费赠送了。”
柳墨浓错愕半晌,微微点头道:“也对,上次是免费相赠墨浓,此次新的戏曲话本,墨浓可出金高价收购。”
苏宸摇头道:“不是让你出,是应该让湘云馆掌柜,或是幕后的金主,多支付一些银两来买话本,毕竟新的戏曲如果放在其它地方,如红袖坊、铜雀楼,她们肯定愿意出更高价,至少五千贯钱吧,即便这笔钱我不拿回府,也可以转赠给你,等你以后赎身之用,决不能便宜那些幕后黑心金主了。”
柳墨浓闻言,心底深处竟泛起一丝柔软感觉,眸子水灵灵地盯着苏宸,一股女儿家的情意油然而生。
徐清婉在旁看得仔细,看着柳墨浓一脸的春意盎然,心下暗暗一叹,这个柳花旦显然已经喜欢上苏宸了。
苏宸这时候笑着道:“怎么,这就感动了?哈哈,现在让你多赚一些,以后我就可以少借一些赎金给你了。”
柳墨浓原本还十分感动,但听到苏宸这番话之后,没来由的一气,白了他一眼,却又觉得这很苏宸,真实率性,不像其它男子那样花言巧语来欺骗她,想要得到她的身子之后,成为风流才子和权贵公子炫耀的资本。
但苏宸却不是这样风流才子,似乎对女子的爱慕和喜欢,有点察觉木讷,没有多想儿女之情一般。
“等以后墨浓若自己凑不够,人家就赖在苏府不走了,让你凑还不可!”柳墨浓故意提出了威胁,却又带着几分提示。
苏宸闻言有点肝颤,惊疑道:“我可没那么多银子啊,十万两,真没有!”
女人终究还是向着女人一些,徐清婉忽然在旁开口,帮腔道:“苏公子,刚才是谁跟我说,今后苏家会富可敌国,什么江左九大家族,到时在他面前,那都是渣渣!!”
“……”苏宸有点无语了,看着徐才女脸色若有若无的笑容,觉得这个女子也不简单啊,不知不觉给他挖个坑了。
“好吧,我收回那句玩笑话,不再是我说的了。”
“晚了哦,除非,看你晚上的厨艺表现。”徐清婉轻轻一笑,她吃过午膳之后,对苏宸下厨烧菜手艺赞不绝口,似乎认可了箐箐跟她提过苏宸好厨艺的话,还想继续留下用晚膳。
苏宸有点意外道:“你还打算留在苏府吃晚膳啊?”
徐清婉点头道:“嗯,已经黄昏,正好可以烧饭了,等吃完再走吧。”
柳墨浓趁机说道:“还有我,苏公子,墨浓难得出来一次,你不会忍心把人家饿着肚子给赶走吧?”
苏宸听着二女蹭饭的借口,有点哭笑不得了,一个润州人气第一的青楼花旦,一个润州城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大才女,竟赖在他府上,说着并不算好的借口,只求留下蹭一顿晚饭,说出去,估计能够惊掉润州男人的大牙吧!
“好吧,来者是客,我苏府现在不是从前拮据的时候了,那今晚就留下,给你们做一桌苏家特色菜。”
徐清婉和柳墨浓对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底的笑意,成功把苏宸给说动了。
有时候,女人的站线很容易达成,抱有同一个目的,瞬间就结盟了。当然,女人散伙翻脸也是一瞬间的事。
当苏宸走出书房之后,徐清婉目光看着柳墨浓,忽然开口道:“柳姑娘,似乎喜欢上了苏公子,难道有了从良之心?”
柳墨浓略带尴尬道:“烟花之地,终非长久之所,以前无力挣扎,也看不到解脱希望,浑浑噩噩认命而已。如今,我看到了希望,这里或许就是我的彼岸,只要度过最后的苦海,便能解脱了。”
1...5758596061...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