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这就是小周后周嘉敏?
看到她,苏宸脑海里不禁想到了一首词《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算算历史时间,大宋乾德二年,各地会发生许多事,其中南唐方面,李煜小儿子死,大周后病逝,还有小周后与她姐夫的偷欢,皆是在这一年的夏秋时节发生。
如今已经入夏,这小周后周嘉敏不在金陵城的皇宫,跟她姐夫加深感情,怎么出现在润州城了?
苏宸肯定不会想到,原本李煜和周嘉敏的感情,会随着她入宫次数变多,娥皇的病情加重,要逐渐发生感情了。可忽然间,苏宸的诗词和话本出现在金陵城,使得天真烂漫、喜欢才华的周嘉敏,心思及时转移开了。
若是这次她不回润州来,很可能再过两个月,周嘉敏和李煜感情升温,真的会发生逾越礼数之事了。
无形之中,苏宸穿越的蝴蝶效应,已经在一点点改变了历史人物的命运走向了。
周嘉敏看到苏宸的吃惊发呆神色,更是有些失望:怎么这个苏才子,见到自己时,是这副惊讶神色,不像是痴迷她的容貌,倒像是……活见鬼的感觉!
你这什么眼神啊!
周嘉敏心中不满,眼神转冷,对苏宸的印象感到失望了。
“原来是周姑娘,失礼了。”苏宸回过神来,迅速掩饰内心的想法,淡淡一笑,手里拿着硝石,站起身来。
“哼!”周嘉敏轻哼一声,精美小脸上带着几分嗔怪之意。
徐清婉白了他一眼,倒是没有怪他,因为她了解苏宸,绝不会因为小姑娘的美貌而痴迷震惊,失了礼数,毕竟苏宸身边可不缺美人,白素素、彭箐箐、柳墨浓哪个不是万里挑一的美貌女子,他应该是听到周司徒和皇后的身份,才感到吃惊的吧!
“苏公子,你手里拿的何物,这是要做什么?”徐清婉及时转移话题询问,为他解围。
苏宸微笑说道:“这天气太热了,我打算造些冰块出来?”
“造冰块,在此处?”徐清婉露出诧异之色,这院子里如此炎热,如何能够制冰?
在徐府上,冰块是冬天时候收集的大冰块,常年储存在地窖中,到了夏季取出使用,消暑解热,几乎是权贵家族都会做的事,连皇宫也不例外,但从未听过有人在夏季烈日之下,制造冰块的。
周嘉敏则更是失望了,觉得这个苏才子,像是一个有神经质的人,有些胡言乱语啊!
苏宸已看出二女脸色的一脸不信,也不多解释,而是直接付出行动。
“你们看!”
苏宸说完,把手里硝石放入了大的铜门内,迅速吸热降温,被硝石围绕的小铜盆内,则迅速凝聚出冰霜来。
徐清婉目瞪口呆,吃惊道:“这……怎么可能?”
而周嘉敏更是瞪大眼睛看着这一幕,小嘴张开,脸色石化,完全震惊住了,比刚才苏宸看她时的吃惊更夸张。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二百二十五章 格物致知
看到苏宸举手投足间,能够让水凝聚成冰,这已经超脱了凡人手段的范畴,难道他还是一位……上古炼气士,仙师?
徐清婉通读各个时期断代史书,对许多正史、野史、神怪禁书、佛经道藏等,都有涉猎,也从一些野史中看到上古炼气士的说法,虚无缥缈。
但魏晋之后,许多玄学人物,入山修道,还有一些道庭弟子出山等,会有一些特殊手段,号称仙师、天师等等。
“苏宸,你学过仙师术法吗?”
苏宸摇头笑道:“哪有什么仙师,不过障眼法而已,不过,这里面蕴含的就是格物道理。”
“格物道理?”徐清婉蹙眉,陷入思索。
苏宸微笑点头,目光看向小盆内的冰霜,他有了其它想法,如果将小铜盆换成长筒,散热面积小,那么凝聚成冰的小块会更好。
周嘉敏回过神来,此时再看向苏宸的眸光,明显不一样了。
因为对方‘化水为冰’这一手段,的确震惊到她了。
她心忖也只有这等人物,才能写出绝妙诗词和戏剧话本的吧!
顿时间,苏宸在她眼中,变得与众不同,高深莫测!
“徐姐姐,什么是格物?”她小声询问徐才女。
徐清婉解释道:“格物,就是探究万物的规律,格则是“规律”之意。这个词出自儒家典籍《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句子。”
“不是道家学说吗?”周嘉敏觉得儒家士子,也没有研究这种东西的,似乎道士们经常出来装神弄鬼,会使这些手段。
徐清婉摇头叹道:“格物致知,是古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门科,后来失传了;原本格物为儒家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只可惜,后世无人研究,被排斥到了墨家、鲁门吸收,反被儒家士子看成淫工巧技了。”
周嘉敏听得似懂非懂,原来这里面还有如此大的学问,微微点头,看向苏宸的眼神,由失望转为了好奇、崇慕。
徐清婉目光看向苏宸,有了一股说不出的钦佩,询问道:“即便是格物,可究竟是什么道理,苏公子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二。”
苏宸微微点头,解释道:“好吧,其实说出来,也非常简单,利用了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热量转化的原理。我放入的是硝石,他遇水融化,由固态转为液态,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那么被包围的小铜盆内的水,会因为热量被吸收而瞬间降温,由液态转为固态,便能够凝聚成冰霜了。原理不难把握,只是容器大小,水的容量多少,跟硝石如何配合,则是需要反复试验的。”
徐清婉眼神一亮,口中喃喃道:固体、液体、气体、热量转化……”
苏宸起身,微笑道:“先别想这么多了,天气这么热,走,进房间,吃点冰镇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使得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西瓜这东西可能并非由国外传入,相传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原名叫稀瓜,在秦汉之后,它就被称为寒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陶弘景注瓜蒂言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
后世的现代考古者,曾在战国墓道、汉墓中发现过西瓜子,从而证明了西瓜在中华古代早就出现过,只是不叫西瓜而已。
苏宸吩咐仆人拿来了西瓜,他用勺子剜出了西瓜瓤,放入瓷碗内,放入了一些冰霜茬子搅拌,使得西瓜顿时变得凉爽起来。
他先进了房间,给箐箐盛了一碗,使女病号消热解暑。
徐清婉、周嘉敏也跟进房间,与箐箐相见了。
“一人一碗,还有灵儿!”
苏宸给四女都备份了,剩余的半碗,自己尝了尝,加冰的西瓜口感果然凉爽许多,回头可以弄个手摇榨汁机,以后各种加冰水果汁都能喝到了。
周嘉敏以前在润州生活,也认识知府千金彭箐箐,但是对于她住在苏宸的家里,还是有些吃惊,心想难道箐箐姑娘嫁入苏府不成?
彭箐箐看到周嘉敏,笑着问道:“嘉敏妹妹,你什么时候回润州城的?”
“今日上午方回,下午去看了牡丹亭戏剧,柳姑娘演的很精彩,故事也很好看……”周嘉敏说完,不忘偷偷瞥了苏宸一眼。
“是吗?可惜我不能外出,不然也要去看了。这个故事,的确比上一个《西厢记》离奇精彩,还有人鬼恋呢!”
彭箐箐直接剧透出来。
“人鬼恋?”徐清婉和周嘉敏都吃了一惊。
彭箐箐一脸得意道:“是啊,最新的稿子我已经看过了,那个杜丽娘,很快就要病死了。”
“病死了……”徐、周二女闻言,脸色一变。她们很难理解为何要写死那么温柔美丽的女主,她有什么错,只是一位追求浪漫爱情的未出阁女子,苏宸为何这样狠心!
苏宸顿时感受到二女那股幽怨目光投来,解释道:“剧情需要,放心,后面会复活的。”
徐清婉问道:“稿子呢?”
“拿回书房了。”苏宸如实答道。
“我先去看看。”徐清婉说完,带着周嘉敏匆匆出门,去往他的书房了。
彭箐箐见状,嘟囔道:“她们到底是来看望我的,还是来看稿子的?”
苏宸拿起扇子,给她扇着风,微笑道:“都有吧!不过,谁让你剧透了,引发她们迫不及待去看话本底稿了,哪还有心思搭理你。”
彭箐箐闻言轻轻一笑,嘴角溢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她本就是故意说的,因为以前她作为知府千金,去过权贵名媛场合,多数会被这些有才情的千金小姐们打趣,不懂诗词文章,只懂舞剑弄棒。
如今她面对润州知名的大小才女,箐箐反而得意起来,因为与她……交情匪浅的男人,便是江左第一才子,让润州多少大家闺秀们眼馋不已,慕名而来拜访,她如何能不表现一番?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二百二十六章 真是一个怪人
润州城,苏府。
周嘉敏在苏宸的书房,看到了他用的文房四宝,以及诸多诗词和话本手稿,有隋唐演义、西厢记、牡丹亭外,还有封神榜的开头,那是苏宸写给张大川的评书稿子。
飘逸隽永的笔体,优美动人的词句,剧情精彩的话本,让周嘉敏在这一刻,彻底相信了,这才是‘江左苏郎’的真正底蕴和形象所在。
“徐姐姐,这下我信了,院子内那个苏宸,就是苏以轩大才子了。”周嘉敏手里拿着一首她没见过的词,正是昨日苏宸刚写下的一首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徐清婉与周嘉敏默默读出来,顿时被这首如梦令的小词所吸引,词句不多,却意境很深,特别是绿肥红瘦,用词甚妙。
“苏公子的辞藻,用的比女子还要细致,令人叹服。”徐清婉向来是润州第一才女,可是,读过苏宸几首词之后,她感觉自己写的词,就过于粗糙和空泛了。
周嘉敏微微点头,惊讶道:“这还有一首《忆秦娥》,也是新词!”
徐清婉接过来,轻轻读出:“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周嘉敏惊喜连连:“哇,也是一手好词。”
徐清婉点头道:“嗯,写深夜相思,文字优美,深婉曲折,细腻空灵,没有花间派的脂粉气,清新淡雅,的确是难得的好词!”
“徐姐姐,咱们要抄录下来吗?”
“不用,直接拿他这原稿吧,回头让他再另写新的。”徐清婉微微一笑,她跟苏宸已经熟悉了,知他不拘小节的性格,也就不跟他客气,把这两首新词纸张折叠了一下,每人拿一份,然后相视而笑。
黄昏时候,徐清婉与周嘉敏没有离去,而是留在苏府上用晚膳,苏宸并不怠慢,亲自下厨,弄了一些拿手菜,让这打小锦衣玉食的周嘉敏,对菜品味道,赞不绝口。
徐清婉想起一事,询问道:“对了,苏公子,你前些日子的精盐,有没有制作出来?”
“当然制作出来,一会给你拿走一些带回徐府。这苏记精盐,肯定要比你们府上买的细盐,强上十倍,不但口感好,还补碘,更健康!”
徐清婉眼神一亮,她前些日子,已经听苏宸做过介绍,也见过少许苏记精盐的样本,一旦大量制造出来,肯定会对市面上的细盐造成巨大冲击了。
“好是好,苏宸,你是否考虑过,这种精盐一旦推出,很可能动了盐商的利益,虽然润州的盐商中没有一流大家族,但是金陵城内,却是有着几家豪族贩盐,与权贵和皇室有着关系,加上盐铁属于朝廷重点管控,你要做推广贩卖,怕是很难办到!”徐清婉说出她的担忧。
苏宸闻言后,微微点头,也陷入了沉思,他开始想着跟白家合作,但是,白家如今在润州的江左商会,已经有了一家独大的趋势,遭人眼红;倘若再独立包揽精盐生产与销售,很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步子太大,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他经过徐才女点醒,想了想后,觉得应该拉拢更多的大家族参与进来,自己只占一部分利益就可以了。
“徐姑娘,你们徐府,有自己的生意商铺吗?”
徐清婉点头道:“徐家很大,嫡系和旁系上百口子人,一年开销数目惊人。光靠封地和赏赐是难以度日的,肯定也有商铺经商赚钱,只是规模没有纯商贾家族那么大。你也清楚,我爹和我对经商都不感兴趣,都是让旁系在打理铺子。”
苏宸徇徇善诱道:“那不如,你们徐家,加上韩家,白家,和我苏家,咱们四家强强合作,共同经营这精盐生意如何?收益各占四分之一,我出制盐技术,白家负责生产和运输,徐家和韩家负责上下打理朝廷条款,销售方面,四家都可以贩卖,最后盈利额,按比例分摊。”
听完之后,徐清婉脸色惊诧,她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当面跟她谈家族生意合作的事!
其它读书人见到她,谈的都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阳春白雪的雅事,经商赚钱则是充满铜臭之事,徐才女很少参与,也从不过问家族生意。此时在饭桌上,苏宸说的很认真,让她愈发有怪异的感觉。
周嘉敏在旁也听得尴尬,这大才子怎么又谈起生意来了!
“这个……家族生意之事,清婉参与不多。”
苏宸笑着道:“没关系,你回头跟家族长辈提一下,要不要一起赚钱就行了。”
“你怎么这么爱钱呢?这非君子所为!”周嘉敏皱着眉头询问,她觉得才子不应该这样爱财。
苏宸脸色坚定,反驳道:“此言差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苏府家小业小,没有任何积蓄,要过上富裕生活,衣食无忧,不为五斗米折腰,看别人脸色行事,就必须自己做豪门。有足够的家底,在家里才能有写写诗词喝喝茶的悠闲生活。所以,我不能在贫穷时候光装清高,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财富,小则让自己和家人能衣食无忧,大则可以让江南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徐、周二女听完后,表情愕然,陷入沉默,似乎被他这番特殊言论给惊住,但仔细一想,似乎也有一番道理。
至于彭箐箐和灵儿,早就习惯他这些想法,倒是见怪不怪了,觉得他说出的话,肯定有道理,只要相信就行了。
“好吧,我回去跟父亲和族叔说一声,他们应该会感兴趣,毕竟谁会有钱不赚。”徐清婉微微一笑,洞悉世情,所以很容易理解。
周嘉敏眸光看着苏宸,有了一丝沉默,今日她见到苏宸,从开始的初见失望,到‘化水为冰’的震惊,然后在书房内叹服才情,饭桌上赞不绝口的厨艺,到此刻听着他精盐经商的想法,都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给她展现了苏宸的不同性格和才能,让她一时间有些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苏公子了。
夜里离开苏府的时候,周嘉敏心中都是复杂的,她梦中的那位青年才俊江左苏郎,跟眼前这个无所不通的苏宸,还是很难融合在一起。不过,对她的吸引力,却也丝毫未减。
真是一个怪人!
这是周嘉敏心中对苏宸的评价!
放下车帘子后,这位十四岁的少女,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笑靥如花。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二百二十七章 谋划小周后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宸已经逐渐融入了润州的生活,在这里有了他的家人灵儿,也有了关系匪浅的彭箐箐、白素素、柳墨浓、徐才女、韩云鹏父子等等,让他对润州城的认同感增多,对北上偷渡的想法已经不那么浓烈了。
虽然史书记载,从这一年算起的十年后,南唐会被北宋灭亡,但十年还很长,天下局势还没有完全大定,苏宸觉得,也并非完全不能够更改。
当然,前提是李煜能够奋发图强,亲贤臣,远小人,不要优柔寡断,心有大志一些,不沉溺于诗词歌赋,或许对他治国会有帮助!
或许韩熙载说的对,如果治愈了皇后周娥皇,她对李煜的约束和鞭策会更多一些。
据苏宸从韩熙载那里得到的信息,似乎李煜对娥皇十分敬重,不论是才情和断事能力,李煜都很欣赏娥皇。这两年朝中许多大事,李煜都是跟娥皇商议过后才做决断,使得政局比较稳妥。因此,不论是宋党、孙党、新党三方面的人,都极力对皇后表达善意,渴望得到皇后一方力量的支持。
如果苏宸能够治愈了皇后,那周皇后对他感激之下,以后势必会拉为心腹外臣,这样对孙党的政治诉求就会有很大帮助。
韩熙载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治病办法,能够得到李煜和周皇后的彻底信任,放权过来,干更多的大事,富国强兵,对抗宋军的步步紧逼。
苏宸此时也意识到了,自己一定要救好大周后,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不希望娥皇出事,如此有一个懂明理、知朝政的皇后,时常鞭策那个不靠谱的李煜国主,南唐的国运才能够延长一些。
至于周嘉敏,暂时还没有入宫跟李煜发生亲密关系,这个少女也是关键人物,一旦让她跟李煜亲昵温存起来,写下艳辞传到娥皇那里,就会使得娥皇自尊心受伤,心中感情崩溃,从而一命呜呼。
而且通过历史记载,可以看得出小周后虽然也有才情,但皆是在诗词、美食、染布、装饰、园林这些方面,对朝政完全不感兴趣,她对李煜的帮助,多也是负面的,更热衷与李煜后宫享受爱情浪漫,对国家大事无任何助力。
所以,为了南唐能够稳固,江南太平,苏宸觉得自己既要医治好大周后,还要想办法束缚住小周后,让她在润州城内‘乐不思陵’,在这关键的乾德二年,暂时不要回金陵城去添乱了。
润州街巷,去往白府的马车上。
“宸哥,我怎么发觉,你对那个周家二小姐,非常的关心,有故意讨好的意思!”白素素有点吃味,坐在车内,目光有些好奇地看着苏宸。
以白素素的冰雪聪明,只是最近数日,见过两次苏宸和周嘉敏的交往,便得出了这个结论。
苏宸却不能跟她实说,自己是为了南唐的国运,才故意讨好周嘉敏,打算把她多留在润州一段日子,不要回金陵插足她姐姐和姐夫的婚姻恋情。
“周姑娘年纪太小,天真烂漫的,应该特殊照顾一番。另外,她姐姐是皇后,咱们跟周家打好关系,以后说不定在官途和生意方面,都能有帮助。”苏宸只能如此解释了。
白素素微微点头,对苏宸的解释,倒也认可了。
苏宸又道:“素素,这件事对我和韩侍郎一方,都很重要,希望你也能暗中帮衬,多约周姑娘出来游玩,好吃好喝好玩的手段都用上,回头我再知会柳姑娘一声,让她也上些心,把周姑娘给束缚在润州,暂时不要回金陵了。”
苏宸对白素素说出部分想法,让她也跟着出力。
白素素愕然问:“这是为何?”
苏宸犹豫了一下,决定把事情说的再明白一些,于是解释道:“当今唐国皇后身染疾病,已经大半年不能侍寝了,咱们这个官家乃是多情之人,韩侍郎担心周家二姑娘去了金陵皇宫,会多生事端来。目前韩老他们在筹划,以治愈皇后病情为第一要紧事,只有她康复过来,继续对朝政产生影响,南唐才能稳固下去,至少韩侍郎他们能够借助皇后的支持,做一番为国为民的大好事!”
白素素听了苏宸这番话,微微吃惊,这可是朝廷秘事,牵扯到党争,竟是这样告诉了她实情,可见没有把她当成外人。
越是跟聪颖若狐的人打交道,越要以诚心,反而更能打动她,让她放下防备和猜疑,白素素心中对苏宸更加信任了,说道:“放心,这件事,我会全力帮衬。”
苏宸笑了笑,点头道:“那就好!”
白素素却担忧道:“可是,宸哥,你真的打算参加科举,步入仕途,然后站在孙党阵营吗?党争历来残酷,你这样做,会将自己陷入险境地步。”
苏宸自嘲一笑道:“富贵险中求吧,朝中无人,咱们容易被人欺负,等我高中了状元,位极人臣,看谁还能欺负苏白两家。”
白素素听他把白家也包含其中,没来由的又是一阵感动,目光看着他的脸颊,原本积压的责备和埋怨之语,这时候都不胫而飞,消散于无了。
“为什么,对白家…..也这么好?”白素素眼神避开,脸上带着羞涩问道。
苏宸嘿嘿笑道:“没办法,谁让你们白家是我的摇钱树呢!不对,应该是战略伙伴!”
白素素闻言后,那股羞涩之意,已经荡然无存了。
冷瞥了他一眼后,不愿意开口说话了。
苏宸略觉尴尬,转移话题道:“对了,那几个入府行凶的绿林歹徒,知府有没有审讯。”
“已经私下审讯过了,他们已经招认是丁家指使,不过,暂时殷刺史还在润州,彭知府还不能动丁家,只等殷刺史被调任了。”白素素冷淡回道。
苏宸掐指说道:“算算时间,距离韩侍郎所说,关于刺史的平调旨意也快下来了。”
白素素道:“昨日殷刺史还派人去知府衙门提审这几个人,以军务防卫的罪名声称要带走审讯江东五怪,不过被彭知府拦住了,双方军士和衙役差点起冲突,如今殷刺史与彭知府之间,矛盾彻底激化了。”
1...7071727374...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