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若兰之华
“公子莫怪,他烧糊涂了,听不明白话。”一旁的老军医解释道,并伸手从阿宝神色摘掉了那枚护身符,递到子彦手里,道:“这东西不是他的,是另一个小郎君落下的。”
子彦心头猛地一跳,急切的望着老军医:“哪个小郎君?”
想起那个少年,老军医依旧心有戚戚,不由叹了口气:“前日夜里,他们抬了个死士营的死士到我这里。那孩子年纪尚小,只可惜,伤势过重,无药可救。我问他是否需要捎话给家里,他只道不必。这护身符,便是他丢下的。”
子彦眼眶倏地泛红,喉头酸胀得几乎要裂开:“他,可是双目失明,手腕和脚腕皆戴着沉重的玄铁镣铐?”
老军医目露震惊:“公子、公子如何知晓?!”
子彦骤然捏紧那枚护身符,悔恨的几乎要昏厥过去,整个身体都剧烈颤抖起来,问:“你可知,他现在何处?”
这时,阿宝神智忽然恢复了些清醒,费力吐字道:“公子识得他么?昨夜,殷龙将军奉命来伤兵营挑选伤兵,要趁夜去落霞坡偷袭楚营,他也跟着去了。”
见子彦面上血色顿失,阿宝难过的道:“昨日我们挨着睡。他昏迷的时候,口一直唤着「阿星」,公子若认识他的家人,不如把这枚平安符带给那位阿星吧。”
子彦点头,把平安符收进袖,转身的一瞬间,倏地泪流满面。
很多年以前,那个小小的少年,拖着重伤溜进西苑,为了不让他发现,也曾彻底躺在思戾殿的殿门外,一面吹牛皮,炫耀他从鲥鱼宴上抢的彩头,一面数着星星,绘声绘色的讲着他在书看到那些传江湖故事。
直到说累了,那少年才心满意足的枕臂睡过去,梦无意识的呓语,或是「兄长」,或是「阿星」。
如今,他的呓语里,再不会有他这个「兄长」,只剩了一个「阿星」
夜,黑的不见五指,而背后,军医们正忙着在山洞里生火,给伤兵们取暖。子彦站在半山坡上,倾盆暴雨,兜头浇下,他也恍然未觉。直到一阵急促的哨子声从山脚下的巫军大营传来,他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这是加急斥候特有的传信声,忙疾步往山下走去。
“公子,汉水决堤,回鹘岭已被淹了!大军都被洪水冲散了,王上把所有的薜荔都分给了将士们,自己却带着随行死士,往汉水方向去了!”
落花辞 第363节
斥候悲痛禀完,便双目一翻,倒在了泥泞,口白沫横流,显然也是了水的夭黛之毒。
子彦震惊,面色雪白,身子晃了晃,险些站立不稳。他断没料到,连地势险峭的回鹘岭也糟了水患。
汉水平静了这么多年,一直风平浪静,今夜暴雨刚至,还未下满一日,江水便突然暴涨,实在蹊跷诡异。而父王,为何又会抛下将士们,独自往汉水而去?
子彦越想越乱,顾不得许多,急急上山嘱咐那些军医切不可下山,便提起内力,朝汉水方向飞掠而去。
大水淹了阙关之后,非但没有退去的迹象,反而越发汹涌的向南面奔腾。那方向,竟是直逼越女关和楚都寰州。
百姓们纷纷举家逃往山上避难,水里飘浮的腐尸,大多是些走不动的老弱病残。从山下望去,当真是一片汪洋,举目无家。
“听说,回鹘岭里,楚军被大水冲往了南面,巫军被冲往了北边。你们说,会不会是九州公主显灵,要借大水平息了这场战乱?”
幸存下来的几个老人,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正坐在山头上唠闲话。
另一个老头立刻反驳:“胡说!你们睁大眼往下面看看,这汪洋大水,分明是怨气冲天,有妖孽作祟。九州公主在世时,心系百姓,最是善良,哪里会无故生出这些怨气?”
老人这么一说,其他人侧耳倾听,倒真觉得极远处那奔腾翻滚的汉水,似在哀哀哭泣,牵人心肠。
“你们看!那、那是什么?”
众人定睛朝山下一看,只见一道青光,迅如闪电,竟是逆着汹涌的洪水,一路劈去。那方向,竟像是朝着最凶险的汉水去的。
洪水汹涌,暴雨如注,混沌的天地间,一个青衣人,正发疯了一般,催动剑气前行,一身青衣早被雨水和层层翻来的浪头打湿,紧贴在身上。正是离恨天。
一阵紧似一阵的惊雷在暗沉沉的天际滚过,越是向北,他越是心神不宁。
自阿语沉水,这么多年过去了,汉水一直风平浪静。便是水面上那令世人谈之色变的夭黛,也不曾主动祸害百姓们一丝一毫。
如今这水上忽然掀起惊涛骇浪,他心焦如焚,最担心的,便是尚沉睡在水底的阿语。而身陷这惊涛骇浪之,他心底深处,亦不受控制的冒出另一个更隐秘更可怕的念头,令他一颗心几乎要破膛而出。
莫非,有人发现了阿语沉睡在汉水水底的秘密,才用了什么手段,在汉水掀起如此风浪。是楚王,还是巫启?
他越是克制,这念头越是如藤蔓般在心底蔓延,令他几欲疯狂。
这两日他在阙关附近奔波,一直未能找到九辰踪迹,本就心神俱疲,待终于赶到汉水边上,已是筋疲力尽。
而眼前的景象,更令他吃惊。
浩浩汤汤、白浪冲天的汉水之水,夭黛疯狂滋长着,遮天盖地,比他之前所见多了十倍不止。无数缠绕在一起的薜荔,也冒出水面,向南面的土地上蔓延生长。
离恨天心头突突直跳,不知为何,竟从那愤怒咆哮的江水感受到了一股极熟悉而又极陌生的气息。
那是——
一个令他血脉偾张的念头,就要呼之欲出。
他抽出袖间的君子剑,催动剑气,正欲劈开那一层层冲天水浪,往江水心掠去,耳边忽然传来铁甲和兵器撞击之声。
离恨天拧眉,循声望去,蓦地看到数丈之外,密密麻麻身着黑色战甲的将士,正簇拥着一个眉目威严、身着玄色镶金战甲的人立在凶猛的浪头下,持盾与大水抗争着。
“巫启……!”
离恨天愈发证实了心猜想,胸口如遭一记闷击。
巫王也看到了持剑而立的离恨天,两人目光相交,倒是不若往日目眦欲裂,恨不得生啖对方之肉,反而平静的厉害。
那些早已深埋在心底的隐秘往事,也如同的翻滚的江水一般,争先恐后的涌了出来。
离恨天仰首默了片刻,才挥剑斩开水流,掠了过去。站定了,负袖道:“她就睡在这水底,已经十八年了。你若真为她好,便莫再扰她清宁。”
“她……”
巫王一震,痴怔的望着汹涌翻涌的江水,许久,目浮起水泽:“她……果然是在水底么?”
“军的巫师说,是有女子怨灵作祟,孤放心不下,便想过来看看。孤总觉得,一定是她……回来了……”
“当年,在巫山上,她也曾有过这样的怨气。只是,远不如今日强烈。那时,她是因你战死而怨恨我,今日,她可是在怨恨,我举兵攻楚?”
最后,他慢慢笑了。目光深处,几多怅惘,几多眷恋。
听巫王如此说,离恨天怔了怔,道:“这水患,与你无干?”
“你以为,是孤毁了南线堤坝?”巫王苦笑:“你可知,有多少巫国的将士,都葬身在大水之?”
离恨天心愈发不安。若不是有人故意摧毁堤坝,向来平静的汉水,为何会突然爆发出如此威势?
他隐约有所感觉,自十八年前阿语沉水后,汉水水脉便与她的命息连为一体。汉水突生异象,莫不是,阿语出了什么事?
如此想着,他再顾不得许多,猛地催动剑气,虚踩着一处浪头,朝半空掠去。待稳住身形,从上朝下俯视,登时变色。
汉水的心,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旋涡,正剧烈的旋转着,搅动着整个江面,并驱动着洪流朝南面翻涌。
那旋涡之下,正是……阿语安睡之处!
离恨天面上血色顿失,一只脚刚要踏出,却又迟疑了。
若此时下水,巫王定也会跟过去。若被他发现阿语沉睡之地,后果不堪设想。阿语,也再无安宁之日。
离恨天心绪一乱,体内气血骤然冲撞起来,一个不稳,从浪头上跌落下来,“哇”得吐出一口血。
巫王见状,隐约猜到些缘由,霎时,只觉心酸苦异常。
半晌,他强忍着某种意绪,以惯有的骄傲姿态道:“孤已和西楚平息干戈。这世上,能平复她心怨气的人,怕也……只有你了……”
“你放心去吧。孤不会去扰她安宁,更不会,让旁人扰她安宁!”
子彦赶到时,正见到巫王单手负在背后,咬牙说着最后一句。
落花辞 第364节
他负在背后的手,不知何时已握成拳头,因太过用力,捏的指节泛白,掌上青筋暴起。
得此承诺,离恨天扶剑站起,再无后顾之忧,只郑重道了句:“多谢师兄成全。”便持剑掠入了白浪之。
子彦走近一看,巫王眼眶,竟微微泛着红色。
刚经历了数场恶战、又两夜疲奔至此的巫国将士们,却是精神一振。若这青衣剑客真能平息楚公主怨气,消除这场水患,他们便能渡江北上,回到沧溟了。
一想到此处,这些筋疲力尽的士兵,又仿佛瞬间恢复了元气,皆满含期盼的看向离恨天消失的方向。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
一道紫色闪电,霹雳般从暗沉沉的天空击下,天地暗了暗,雨下得更大了。
巫王望着依旧怒涛翻滚的汉水江面,拧眉问子彦:“他下水多久了?”
子彦道:“刚好一个时辰。”
巫王眉心拧得更深,又耐着性子等了一个时辰,大水,却依旧没有退去的迹象。
将士们目的希望,也渐渐被失望所取代,面上俱露出凄然之色。
子彦捏着袖那枚护身符,仰头望着面前愤怒咆哮的滔滔江水,不知为何,脑忽然冒出一个古怪而强烈的念头。
------------
208 大结局(下)
楚军大营已一片混乱。
熊刚等守营大将皆聚在叔阳身边, 急得团团转。
“大水已淹了阙关, 正朝这边涌来!再不撤,就来不及了!求大夫再劝劝王上罢!”
“若王上一意孤行, 为了全营将士的性命,末将等只有死谏了!”
众将跪在地上, 齐齐恳求, 把希望压在叔阳身上。
叔阳何尝不是心急如焚, 可他侍候楚王数十年,最清楚这位老君上的脾气。若一味劝谏激怒了楚王, 还不知会造成什么后果。
计较片刻,他一咬牙, 负袖叹道:“罢了,我再试上一试。”一面又吩咐熊刚:“你立刻派人去给照汐报信, 让他带护灵军到越女关接应君上。”
熊刚如抓到救命稻草,激动道:“末将这就去办!王上这边,便拜托大夫了!”
昏暗的大帐内, 烛火摇晃不止,随时可能被风吹灭。
楚王正绞了一块热毛巾,敷到九辰额上。两名军医则哆哆嗦嗦的跪在床边,拿剪刀剪开那少年左肩上的衣料,把淡黄色药粉小心的洒在几道皮肉翻卷的鞭伤里。
帐外暴雨如注,电闪雷鸣, 正如他们此刻的心情。
榻上的那位小殿下,分明已经没有脉息, 他们的老君上却视而不见,不仅亲自守在床边,不知疲倦的换了一块又一块热毛巾,要替那少年退热,还蛮横的喝令他们,上药时务必轻手轻脚,不可把人弄疼了。
要知道,那少年额头早已和身体一样冰冷无温,根本无热可退,纵使有些温度,也是被那些热毛巾给捂出来的。至于那几道鞭伤,也早已凝了血,无论他们如何摆弄,伤者也不会感知到疼痛了。
君上既然装聋作哑,对真相视而不见,他们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戳破。
只是,两位老军医终究是想不明白,他们这位向来刻薄寡恩、脾气暴戾的老君上,平日里对世子西陵韶华和西楚其余王族子弟都没什么好脸色,为何偏偏对这位屡屡背叛他的敌国小世子如此另眼相待。
就算是因为九州公主和凤神血脉的缘故,可神女树已毁,这少年又心向巫国,君上用情,未免过深了些……委实不像他老人家平日的做派。
叔阳心情沉重的掀帐进来,见到这副情景,也是黯然。
他知道,除去语公主的缘故,他的老君上,是真的欣赏这少年的脾性,动了那份祖孙之情,才会对其屡加宽容。纵使得知那少年毁了神女树,毁了他一生心血,君上也只是略施惩戒,没有伤他性命。若换做旁人,只怕早被剥皮抽筋、千刀万剐,断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诸将还在帐外等着,他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犹豫,叔阳垂手走到床边,心一横,撩袍跪下,叩首,沉痛道:“君上,小殿下已经……已经随语公主去了!望君上节哀,以大局为重,速速撤离此地!”
那两名军医手剧烈一抖,药粉立刻撒得满地都是,显然没料到叔阳如此胆大包天。
帐一片死寂,烛火摇晃得愈加厉害,一道闪电劈过,霹雳般响彻夜空,也映照出楚王苍老可怖的侧脸。
“退下。再敢胡言,寡人决不轻饶!”
半晌,楚王阴着脸警告了一句,便不再理会叔阳。可心情终究是坏掉了,无端生了几分烦躁。
“君上!”叔阳膝行几步,痛心疾首的哀求:“小殿下已经断气!他不会再醒过来了!老奴求您,别再折磨自己了!将士们还在外面等着您带他们回寰州啊!”
见楚王置若罔闻,叔阳握起那少年垂在床边的一截手臂,老泪纵横道:“君上若不信,便摸一摸,小殿下脉息安在?!”
“混账东西!”楚王霍然起身,一脚踹开叔阳,暴怒:“你如此诅咒寡人的外孙,居心何在?”
叔阳挣扎跪起,抱住楚王那只脚,拼力呼号:“人死不能复生。老奴是不忍心王上为了一己私情,置万千将士的性命于不顾,沦为千古罪人啊!”
“不!不!你胡说!胡说!”楚王似被人当胸捅了一剑,踉跄几步,撞在床板上,转头,目光悲戚的望着榻上双目紧闭的少年,道:“他、他只是睡过去了,没有寡人的允许,他怎会死?怎敢死?……”
楚王满头华发披散下来,苍老的不成样子,又无助的像个孩子。破碎的声音,喃喃着,没入暴雨雷电交织的暗夜里,很消失不见。
随之而起的,是军急促的号角声。三长三短,只有遇到极大危险时,才会想起的报警声。
“大水来了……大水来了!”
不知谁呼喊了一声,王帐外,骤然喧哗起来,起了巨大的骚动。
这生死攸关之际,决不能再拖了……!趁着楚王转身兼神志昏乱之际,叔阳目光一颤,猛一推掌,从地上一跃而起,一掌劈在了楚王后颈上。
两名老军医惊恐的睁大眼睛,看着楚王威武的身影在他们面前倒下。
叔阳迅速扶起楚王,强稳住发软的双腿,气沉丹田,高声吩咐帐外诸将:“君上身体抱恙,尔等速速护送君上回越女关休养!”
众人又惊又惑,齐齐冲进帐内,见这情形,顿时明白了几分。
落花辞 第365节
熊刚当先背起楚王,往帐外冲去,振臂高呼:“将士们,回越女关!”
营将士们早已准备妥当,只等这一声命令。闻声,黑压压的甲兵迅速集结完毕,其余大将帮着熊刚一起将楚王扶上马车,便吹动号角,催动大军急行,浩浩荡荡的往越女关出发。
熊刚留在最后,觑了眼那唯一一个还亮着烛火的营帐,问与他并马而立的叔阳:“那位小殿下,该如何处置?”
叔阳强忍悲痛,目光坚定的看着正南方向:“君上向来冷静自持,今夜却险些为了一个孩子失了心智……语公主当年沉水明志,小殿下沉尸水,也算是天意!”
熊刚肃然起敬:“大夫深明大义,末将佩服。”
叔阳面上殊无喜色,喉间更是酸苦难当,道:“语公主于我有恩,我却如此报她。待君上平安归楚,我自会以死谢罪。”
楚军撤得匆忙,那两名倒霉的老军医被遗弃在了王帐。
外面闷雷滚滚,暴雨越发猛烈,两人紧挨着彼此,贴在床沿上,背后还躺着一个断了气的少年,心要多凄惶有多凄惶。
左右难逃一死,两人心惊胆战的扛了大半个时辰,都不见洪水袭来,反而有些不安。这种在砧板上等着被鱼肉的感觉委实折磨人,两人精神几近崩溃,便决定一起到帐外瞧个究竟。
这不看还好,哆哆嗦嗦出了帐门,待看清外面的景象,两人几乎吓得晕厥过去。
整个楚军大营,已然变成了一片汪洋,连片的营帐皆被冲毁,旗杆衣袍帐面等物,散乱的飘浮在水面上,不辨原形。而最诡异的是,三尺高的水浪,就那样停滞在王帐十步之外,不再流动,倒像是惧怕这帐的什么东西似的。
两人吓得魂飞魄散,一路滚爬着躲回王帐里,心跳如鼓,浑身冒汗。江水滞留,分明是天生异象,这方庇护他们的王帐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神秘的力量?这力量,又将会给他们带来何等灾难?
正胡思乱想,忽得,有极微弱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两人低头一看,惊恐的瞪大眼睛,浑身抖如筛糠,竟是吓得失声,连尖叫的力气都没有了。
帐门处,不知何时生出许多稚嫩的青菊,一根根相互缠绕、生满碧叶的薜荔枝,沿着帐门与地面间的缝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生长、蔓延,一直蔓延到床脚。
本以为,这些诡异的薜荔枝,终于停止生长。
两名军医手足冰冷,刚要松口气,便见那些薜荔枝像是受到某种召唤般,忽得齐齐舒展枝叶,又沿着床脚,攀绕而上,轻柔的缠住那少年的四肢和躯体。最后,像是密密织成了一个严密的蚕蛹,将床上的少年紧紧包裹了起来。
“妖、妖怪!”两人如同看到厉鬼,两眼一翻,竟同时了吓晕过去。
几乎同时,一声凄厉的鹰鸣响彻夜空,很消失在雨幕深处。
———————————————
———————————————
又一个时辰过去,离恨天才从水底出来。
也不知是冻得还是累得,他脸色惨白的厉害,一双黑瞳,幽暗无光。
暴雨愈发肆虐,江水依旧在愤怒咆哮,掀起更高更猛的风浪。
显然,这场水患,并没有因他这趟下水而平息。
巫王迫不及待的迎上去,看了眼他身后那条迅速被江水合住的通道,喉间梗了下,紧张的问:“如何?她……可还安好?”
离恨天不答,目光涣散的扫了眼四周滔天风浪,短短数个时辰,眼窝竟迅速凹陷了下去,整个人沧桑了十岁不止。
巫王心一沉,揪住他衣领,颤声道:“她究竟怎么了?”
离恨天目光剧烈颤动着:“这十八年来,她一直睡得很安稳,从未如现在这般,命息大乱,怨气冲天,仿佛要同这天地决裂一般……她本就只剩了那么一缕命息,再这样与江水冲撞下去,只怕要神魂俱灭。她深明大义,那么爱惜这九州的子民,怎会忍心掀起水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支撑不住,扶剑半跪下去,一拳砸到水的石头上,手掌关节处磕得血淋淋的。努力克制的清俊面容上,终于流露出彻骨的哀痛和无尽的茫然,仿佛这许多年支撑他活下来的信念,在一瞬间崩塌。
巫王遽然变色,如遭雷击,僵立许久,喃喃道:“一缕命息……一缕命息……”
念了会儿,猛地顿住,这才陡然意识到什么,面上露出欣喜若狂之色:“你是说——这十八年来,她一直都没有死?!”
可惜,这喜色只停留了一瞬,离恨天的话,便仿佛头顶的惊雷一般,在心头炸开,令他心神俱颤。
“告诉孤,如何才能护住她这缕命息?”巫王咬牙切齿的问,一颗心如被烹在油锅里,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这水下究竟发生了何事。
离恨天面如死灰,苦笑道:“她的命息,早已跟汉水连为一体。这些年,我每隔半月,便要为她渡一次内力,才勉强凝住她日益涣散的元神。我能感觉到,她是在用自己的性命,与什么力量很强大的东西抗争着。”
语罢,他沉默了一瞬,艰难抬头,双目赤红的盯着巫王,似不甘,似怨恨,又似嘲讽这可笑的命运,喉结滚了滚,终是直视着别处道:“我可以带你去见她,但你须遵守承诺,此生,莫扰她安宁!”
巫王一怔,很明白离恨天话深意。他是认定,阿语的怨气,是因他而起,要抗争的东西,也是兴兵伐楚的他,才不得已要带他下水,去平息阿语心头之怨。
“好,孤答应你!”纵使如此,他的心,依旧控制不住的狂跳起来。
正要移步时,耳边,却忽然传来长刀断水之声。
巫王微微拧眉,循声一望,却是随行的银刀死士,俱抽出刀剑,朝一旁的子彦靠拢了过去,神色异常凝重紧张,似是看到了极可怕之事。
子彦自站定开始,便感觉有什么东西,紧紧缠住了他的脚。
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水草,便想挪动一下位置,挣开那水草的牵绊。
谁知这一挪,便出了问题。他心头突得一跳,清晰的感觉到,那东西正沿着他的腿,一路攀绕而上。
低头,才看清,那是几根紧密缠在一起的薜荔。
周围的死士们也发现异常,纷纷拔出剑,欲要斩断那些从水冒出的薜荔枝。
“住手!”被缠住的子彦,忽然出声制止。他隐有所觉,便迫不及待的,想要证实心那个荒唐的想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