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若兰之华
九辰伸出手,感受着从指间掠过的寒意,许久,轻道:“我在等人。”
晏婴一怔,道:“殿下在等何人?不如老奴派人去找找?”
九辰摇头,忽问:“时侯可好?”
晏婴心诧异,斟酌了一下,便道:“没听说有什么不好,应该一切如常罢。殿下怎么了?”
九辰默了默,忽然挑起嘴角:“无妨,我等的人,应该不会来了。”语罢,他嘴角笑意渐转冰冷,黑眸也几乎失去光泽。
“老奴扶殿下回寝阁休息罢。”
九辰没有说话,任由晏婴扶着走回床边,又听晏婴道:“老奴去把烛火点起来。”
“刺啦――”
火折燃起的声音,乍然响起,晏婴活动了一阵,应是点亮了烛火,然后又倒了碗热茶,递到九辰手里。
九辰握着茶碗坐了会儿,却没有喝,只问:“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若非心事重重,晏婴不会如此沉默,也不会总暗自叹气。
当真是什么事也逃不过这少年的眼睛,晏婴不忍说出来,可此事箭在弦上,也瞒不下去了,便道:“王上派老奴去长林苑要了夜照公主的生辰八字。”
晏婴本以为,九辰会反应激烈,至少也应冷冷的笑上一笑。谁知,九辰眸一丝波澜未起,很平静的道:“司礼合出结果了么?”
“老奴还没送过去。”晏婴如实道。
九辰终于轻轻一笑:“你倒是越来越聪明了。”
晏婴讪讪,九辰已把茶碗搁到榻边,起身道:“扶我去垂殿。”
独孤信奉命看守此地,自然不肯放行,可九辰态度冷硬,坚称是接了巫王传唤,还拉了晏婴作证。末了,还补了一句,如统领不信,自可找巫王核实。
独孤信哪里敢核实,只得带着几名铁卫,亦步亦趋的跟着九辰到了垂殿,在暗处守着。
寒冬之夜,冷风冰渣子似的,刮得人脸生疼。
巫王还没从芷芜苑回来,晏婴扶着九辰站了会儿,见九辰已冻得面色青白,便劝道:“老奴先扶殿下去殿里休息会儿吧。”
九辰摇头,只道无妨,坚持要在殿外等。足足过了一个时辰,巫王才回来,九辰恭敬的行过大礼,道:“父王心,定是恨极了儿臣。儿臣此来,是有几句肺腑之言,要同父王讲。”
巫王其实是从明华台回来的,听守卫说世子去了垂殿,才急急赶了回来。闻言,目光复杂的打量着九辰,不过一日,少年俊美的脸庞似乎又苍白了许多,额上汗淋淋的,微垂的黑眸也沉如古井,毫无光泽。
沧溟城里,这个年纪的王族子弟,哪个不是簪花遛马,穿着鲜亮,恨不能日日上街招摇一番。他的世子,无论春夏秋冬,却永远一身简单利落的黑袍,正与他那桀骜不驯的性子如出一辙。之前司衣局裁制的新袍,也没见他穿过,也不知是不合意还是不合身。
“进来吧。”巫王略有疲倦的道,便当先入殿了。
前殿堆满奏简,杂乱不堪,巫王便一路进了书阁。早有内侍过来替巫王解下厚重的裘衣,奉上暖身的枣茶。
一方长案,两杯热茶,两人相对而坐,不似往日疏离,倒像是一对寻常父子,茶余饭后闲话家常。
今日,巫王破例在书阁设了熏炉,并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羊毛毯子,把冬夜寒意驱散殆尽。九辰始终微垂双眸,烛火映照下,白如美玉的面上笼了淡淡一层阴影,看不出表情。
巫王抿了口茶,寂静的书阁里,声如沉弦:“孤答应你的条件。”
落花辞 第288节
九辰并无意外之色,又听巫王叹道:“不过,你也要答应孤一件事。”
“留他一条命。”巫王抬眼,语调隐有悲伤。
九辰轻笑:“那是条鳄鱼,父王因为一己私情,忍心吃掉,是要等他牙齿长齐后反过来咬人一口么?”
巫王心神一颤,凝视着那少年冰冷如玉的俊面,掌心不由冒出冷汗:“你到底想做什么?”
九辰抿起嘴角,目无波澜:“儿臣和那条鳄鱼没有情分,若有机会,自会毫不犹疑的斩草除根、永绝后患。”顿了顿,他冷冷笑道:“儿臣被他咬伤,父王可以大度的一揭而过,可儿臣却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这是埋怨么?巫王苦苦挣扎:“孤答应过一人,绝不伤他性命。孤不能再辜负那人。”他早知道,以九辰的脾性,名义上说是拿子玉的血祭旗,实际上是想拿子玉的命去祭旗。只是,他没想到,九辰竟然会毫不掩饰的说出来。
九辰满是失望:“若他举兵谋反,把刀架在父王脖子里,父王也要引颈受死么?”
巫王悚然一惊,险些振衣而起:“你胡说什么?”
“呵,父王当真以为,他只是为了保住父王的宠爱,才屡屡和儿臣针锋相对么?”九辰唇角一挑,满是讽刺的道:“一个只知争宠的侯爷,哪里有心计和手段去动用军的力量。押送云弩的马匹,究竟是谁做了手脚,父王难得真的毫无察觉么?父王究竟要自欺欺人到何时?”
“别说了。”巫王痛苦的打断九辰,头痛欲裂。
九辰不屑一笑,垂眸道:“劳烦晏公把东西拿出来。”
晏婴会意,从袖取出两根合在一起的竹条,放在案上。九辰摸过去,把竹条分开,下面那根,赫然工整的记着夜照公主的生辰八字。
九辰道:“父王既以儿臣为帅,战事方面,便由儿臣做主。粮草之事,儿臣自有方法解决,无需父王操心。”
语落,那根竹条,在他掌间折为两半。
“你――”巫王惊怒交加:“你今夜过来,就是为了气孤么?”
九辰眼角无端溢出丝酸涩,唇边笑意愈发冰冷,道:“儿臣岂敢?儿臣想要的,不过是一人性命。儿臣此来,是助父王达成心愿的。”
巫王冷笑:“如今,孤和整个巫国的命运都攥在世子手,世子这么说,孤岂敢消受?”
烛火摇曳,那少年俊美的玉面苍白的有些不真实,微挑的嘴角,亦冰冷如故,仿佛根本没听到巫王话讽刺之意:“儿臣寿数无多,此去剑北,只怕有去无回。若此战大捷,还望父王念在儿臣为巫国百姓免去一劫的份上,答应儿臣三个条件。”
这话实在太过突兀,巫王面色唰的惨白,目光剧烈颤动起来,张了张嘴,喉咙仿佛被巨力扼住一般,发不出声音,只如看鬼魅一般,看着对面的少年。
九辰垂眸,神色从容:“儿臣自小爱面子,不愿担废黜之名,父王可宣布儿臣病逝,另立新的世子;儿臣去后,母后不过是深宫一个可怜的妇人,再难威胁到巫国,请父王善待母后和茵茵。”
晏婴也没料到九辰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登时悲怆难抑,唤道:“殿下……”
那少年的面上,却毫无悲戚,语调平静如故:“还有一事,儿臣府的孟粱,被暗血阁的影子抓了起来,生死未卜,还望父王能施手救他出来。”
说完这些,他起身离案,撩袍朝巫王行过大礼,便扶着晏婴的手,毫无留恋的朝外面走去。
巫王心痛如绞,无端有些慌乱,眼看那少年的背影就要消失在视线里,颤抖着脱口唤道:“子
沂!”
九辰背影一僵,只一瞬,继续从容离开了垂殿。
后半夜,离恨天依旧没有回来,青岚却如约而至。
许久不见九辰,他甚是激动,霍霍抡着那只板斧,拍着胸脯道:“说吧!要我帮你教训哪个兔崽子?”
九辰不想打击他热情,坦然道:“我眼睛不大方便,又急需出远门,想了半天,也只有你武功高强,能护送我过去。”
青岚果然备受鼓励,兴奋的冲到九辰跟前:“还是你最有眼光,能慧眼识珠。”
说完,他望着漆黑的宫殿,忽然明白了什么,拿手在九辰眼前轻晃了晃,见那少年果然没有反应,顿时酸楚难抑,呆呆的问:“你眼睛怎么回事?”
九辰没他这么多愁善感,冷静道:“无妨,睡一觉就好了,我只是害怕路上再发作。”
青岚陷入深深的郁闷之,不止替九辰郁闷,还替自己郁闷。这事万一被爷爷知道了,他可如何交差。都怪照汐那个挨千刀的,非要说什么他自有妙计,屡屡阻止他入宫来寻九辰,否则以他的本事,怎么会让九辰被人欺负成这样。
九辰哪里知道他这些心思,只道:“今夜,你先带我去趟长林苑。”
次日正午,三军集结于沧溟北城门前,蓄势待发。一白一黑两个少年并肩策马而来,皆是丰神俊朗,宛如天神。
巫王亲携百官登上北城门楼,三杯烈酒,为将士们送行。
战鼓擂响,惊天动地,时侯披头散发,被推搡着至三军阵前,牢牢绑在旗杆上。一身黑甲的俊美少年策马上前,手长剑出鞘,在半空划出一个优美弧度。
将士们摇旗呐喊,呼声震天,时侯惊恐的瞪大眼睛,惶然四顾,最终,泪流满面的仰头望着城楼上的巫王,满是乞求。巫王不忍直视,狠心别过头。
百官顿时炸开了锅,他们只知道有祭旗仪式,却没料到这祭旗之人竟是时侯巫子玉。在巫国,只有敌国俘虏或罪大恶极的囚犯才会被绑来祭旗,昔日最受巫王宠爱的时侯一朝沦落至此,也着实令人感慨。不过,百官也听闻昨夜世子连夜去长林苑,凭三寸之舌说服夜照王子免费为巫军提供粮草药物,倒也是这位殿下的本事。
城楼下,寒风烈烈。九辰目光一寒,挥剑斩过时侯腰间,一道血线喷流而出,溅在迎风飞舞的黑龙旗上,将旗面染作暗红。
百官纷纷掩面,将士们却兴奋的摩拳擦掌,欢呼声此起彼伏。巫子玉顿时满身血污,眼睛里散发着仇恨兼恶毒的光芒。
九辰紧抿嘴角,剑尖寒光闪过,却是挑向巫子玉手筋。两道血线齐齐喷出,溅在旗上,巫子玉凄厉的惨呼,身体剧烈痉挛抽搐起来,片刻后,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巫王手足冰冷的站在城楼上,面色煞白,双掌剧烈的颤抖起来。百官此刻也渐渐发觉异常,这位世子殿下,哪里是用时侯的血祭旗,分明是在用时侯的命来祭旗。
按照规矩,这祭旗仪式一开始,是不能被打断的,照这情形看,时侯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
155.第 155 章
祭旗仪式统共斩三刀, 前两刀激发将士们的血性, 第三刀才是真正的壮士气。
若是拿战俘或犯人祭旗, 最后一刀定会结果掉他们性命。可眼下祭旗的人是时侯, 百官免不了暗自琢磨, 巫王素来偏宠这位侄子, 难道真的会忍心拿他性命祭旗么?
巫子玉满身血污, 耷拉着脑袋,已如断线的风筝一般, 挂在旗杆上, 被风吹得来回飘荡,看着着实凄惨。
巫王面上维持淡定, 一颗心却仿佛被利爪攥住,他没想到,九辰为了防止他救人,竟然下手如此狠辣, 他终究是辜负了那人。百官也暗暗思衬, 这等重伤, 时侯就是侥幸不死, 也得落下个终身残疾罢。
落花辞 第289节
城楼下, 寒风烈烈,刀子般刮着每一个将士的面部。九辰缓缓扬起追星剑,寒光流溢,直刺向巫子玉颈间。巫王眉峰骤然一紧,似乎那重若千钧的冷刃不是对着巫子玉,而是压在他头顶之上,令他喘不过气来。
许是感知到了这半空压来的致命一剑,昏迷,巫子玉陡然颤抖起来,牙关咯咯直响。眼见着剑光就要割破时候喉咙,除了久经沙场的国尉史越,百官纷纷引袖掩面,不忍直视接下来的血腥场面。唯独巫王一动不动的盯着旗杆上的血人,除了面色泛白,倒是很有一国之君应有的镇定。
季剑在城楼下瞧得真切,不由暗暗怪。爷爷去世后,他继承侯爵,少不得迎来送往,也听说了许多王族世家的秘闻。按传言,巫王对时候那般偏宠,就算心性再坚定,眼见着巫子玉引颈受死,也总该有些悲恸的神色,为何却反映如此平淡。他凝视着巫王不怒自威的面容,脑蓦然浮现出一个可怕的想法,难道――!
他脑的那声响铃还没来及敲响,耳边传来“叮”得一声,一道金色身影不知从何处飞掠而出,掌一柄软剑,隔开追星剑刃,眨眼的功夫,便掳走了旗杆上的时候。
季剑大惊,震出手银枪,击向金衣男子,可惜,那人身手极好,反应敏捷,巧妙避开迎面袭来的铁枪,几个纵跃,便消失在了道旁的树林里。季剑隐隐觉得这人有些熟悉,苦思片刻,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龙魂枪一击未,犹自铮鸣不已。季剑心猜想得到证实,一时心绪繁杂,抖起缰绳便要带人提枪追赶。刚掉转马车,便听身后传来极清冷的少年声音:“阿剑,不必了。”
季剑讶然回头,只见九辰正紧抿嘴角,黑眸如幽深的寒潭,望着他笑道:“逃便逃了,莫要因为一个废物耽误行军路程。”
季剑只能愤愤作罢,不由抬头去看城门楼上的巫王,只见巫王怔怔失神的望着树林方向,眸间隐有惊诧。季剑不由想,九辰比他心思更缜密深沉,他能参透的事,九辰又岂会猜不透,此刻,心愤懑苦楚只怕更胜他百倍千倍。
眼见着朝阳就要从东方跃出,两个少年将军下马拜别巫王,三军正式开拨。九辰刚掉转马头,后面忽然传来一声“且慢。”,却是巫王亲自从城门楼上下来,身后跟着晏婴,朝这边走了过来。
将士们自觉的让开一条宽道,九辰只能又翻身下马,单膝点地,朝巫王行礼。
许是受方才祭旗仪式的影响,巫王脸色尚有些发白,眼底却透着几分暖意,先命九辰起身,便朝晏婴使了个眼色。
晏婴立刻捧着一个小巧的托盘,凑上前来。巫王亲自揭开托盘上的红绸布,拿起里面的东西,眉间隐约有些笑意,说话的语调也比平日轻缓许多:“这是孤让人连夜缝制的,能驱除邪祟,护你一路平安。你好生保管着,切莫离身。”说完,不由分说握起九辰的手,放到了他掌间。
那赫然是一枚绘着黑龙图案的平安符,九辰冰冷的眸光陡然一僵,右手仿佛被狠狠烫了下,几不可见的颤了颤。在巫国,父母为即将征战的儿郎缝制平安符,是祈祷他们能早日杀退敌军,得胜归来。不知他的父王,突然赠他这枚平安符,又是在期盼什么?
正想着,就见巫王拿宽厚的手掌拍了拍他肩膀,语调异常隆重:“等三军凯旋之日,孤亲自到这儿迎你们归来。”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事一起,不知有多少将士们要埋尸荒野,多少爷娘妻子要哭得肝肠寸断。巫王言语谆谆,两侧将士闻言,俱是恻然不已。九辰纵使心冷如铁,乍闻此言,先是整个人僵住,继而眼眶很不争气的酸了一酸。
他自小亲缘寡薄,极少得到过来自父母长辈的关爱,也不知被人牵肠挂肚究竟是怎样的滋味。除了阿星死时,季礼离世那一夜,算是他第一次品味到亲人间生离死别的伤痛。他不由想起,今日晨起他和季剑到季礼墓前拜别时,胸涌起的那股压抑的悲怆和酸涩,比之当日不减反增,从心底直窜到眼睛里,令他泪流满面。
想到这儿,九辰不由握紧了掌心那枚平安符。他并非贪恋那份从来都不属于自己的温情,他和巫王都心如明镜,这道城门于他们父子而言,不是送别,而是永别。他的父王,可以以一国之君的身份站在城楼上,迎接将士们凯旋归来,却永不可能以一个父亲的身份,迎接他这个「儿郎」归来。而他,也再不会归来。
这东西,只当是一个了断。
礼物送了出去,巫王很想从九辰脸上找到些欢喜之色,哪怕是一丝也好。细细想来,这似乎是十八年来,他第一次主动送九辰礼物。可惜,那少年始终低垂着双眸,巧妙掩藏了一切情绪,也只有他攥紧那枚平安符时,俊美的面上,似有光泽闪动。
巫王呼吸一滞,还欲仔细打量,九辰已跪地谢恩,彻底把头低了下去,语调也跟平常一般无二,恭敬透着疏离。巫王只得放弃探究,他自衬,那道平安符已足以道明他的心意,通透如九辰,定能明白。
随后,巫王又把季剑叫到跟前,殷殷嘱咐了几句话,并点拨了两名杏林馆年轻力壮的医官,一路随军,照看世子伤势,才和百官一起,目送大军浩浩荡荡离开沧溟,向西北进发。
回宫后,巫王在垂殿黯然坐了半晌,忽阴着脸问晏婴:“王后这两日在忙些什么?今日也没见她去给世子送行。”语气一如既往的嫌恶。
因为九辰,晏婴对巫后近段时日的行为也极为不满,一时心血来潮,便毫不掩饰的将巫后大闹芷芜苑的事说了出来。巫王气得拍案:“她不经孤的首肯,便暗施毒计,将离恨天逼走,孤还未追究,她竟还敢兴风作浪,把云妃母子往死路上逼!”
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他恨不得现在就提剑将她斩碎,可骤然想起什么,又强忍着攥住铁拳:“若不是看在世子的面上,孤定将她――”
这时,独孤信带人匆匆来报:“徐暮在狱咬舌自尽了。”
巫王腾地站起来,震惊非常。徐暮好歹是在宫磨砺多年的禁卫统领,心智坚韧,非寻常人可比,怎会轻易咬舌自尽。
冷静下来思衬片刻,巫王神色转为阴沉:“昨日至今,可有人擅自进过诏狱?”徐暮这么做,最大的可能,恐怕就是保护他背后的那个人。
独孤信已一一查问过诏狱内的狱卒和守卫,便道:“属下依照王上吩咐,把原先守卫诏狱的禁卫都替换成了铁卫,他们日夜防守,并未发现有形迹可疑的人。”
巫王愈加心惊,徐暮究竟背负了什么样的秘密,竟在内外无串通的情况下,迫不及待的把自己性命交了出去,好让那幕后主使安心。他起身在御案前踱了会儿,先命独孤信封锁消息,又吩咐晏婴去暗查探这宫里头平日和徐暮有私交的都有哪些人。
等这些安排妥当,巫王正要去芷芜苑探望子彦,外面忽又有内侍来传:“内廷司造官俞芳覃求见。”
巫王心一动,忙把人传进来。不多时,一个面皮白净,长相甚是斯的年男子走了进来,身着墨绿官袍,先行过礼,便从怀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块绢布。展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把通体泛寒的匕首,制式与普通匕首无异,只匕身凸起一处图案。
那图案似是被什么东西磨去了一层棱角,轮廓纹理均有些模糊。巫王近前细细打量,只依稀辨出是花枝模样,至于枝上开的到底是什么花,一时倒难以分辨清楚。
俞芳覃在做宫司造之前,曾在地方做过几年县令,对刑狱之事很有经验,见巫王反应,便道:“当日,那凶手用匕首刺穿太祝令喉骨,虽用了法子掩饰,定然没料到王上为了追凶,不惜告罪神灵,拆卸掉那截断掉的喉骨,命工匠拓下伤痕,重新复原凶器。”
巫王不可置否,命俞芳覃将匕首留下,并再三严令他不要泄漏风声,才挥手让他退下了。这匕首上既刻着花枝,多半是女子之物,俞芳覃是个一点就透的人,料到此事只怕关系到王室辛秘,一番保证说得十分得体,着实令巫王格外刮目相看,消除了不少顾虑。
九辰和季剑率大军离开沧溟不久,刚出官道,便遥遥看到转弯处四匹通体肥美的白色骏马正簇拥着一辆缀满宝石的香车,静静停在道旁,看样子是等候已久。车旁,夜照王子舒靖懒懒的斜跨在马上,正眯眼朝这边张望。
季剑认出是夜照使团的车马,不由把目光投向九辰。九辰也不意外,暂命大军停止前进,便翻身下马,把缰绳交给一旁的将士,同季剑道:“我去去就来。”
------------
156.第 156 章
幽兰居, 轩窗洞开, 明月入户。
紫纱如流水,轻垂于地, 将小阁分作两处。隔着紫纱,隐隐可见置于一丛幽兰的七弦古琴及袅袅升起的白芷烟。
墨大娘牵着身侧的孩子,殷殷嘱咐,道:“小家伙,呆在这里, 不要乱走, 我们楚羽正在梳洗更衣, 片刻便到。”
白衣少年已然迫不及待的甩开墨大娘, 好的打量着阁内陈设, 一边摆手道:“我知道了, 你真吵, 聒噪了一路,怎么还不走?”
墨大娘挑着眼角再次将跟前的孩子打量一番, 暗道终究是个小娃娃,没什么见识, 只要多备些好吃的好玩的, 自然能哄住,料来也没什么□□烦,更何况,她素来活得精明,早窥破自家云老板与楚羽均不是一般人物,便也就甩着丝帕放心离去了。
楚羽已然除掉所有沉重首饰,只以一根碧钗挽住发丝,换上轻薄的紫纱衣,便命贴身的小婢女将点心美食摆到了幽兰居。
看到那个给自己带来无限好与意外的孩子正趴在窗边四处张望,楚羽静寂而笑。
听到动静,白衣少年回头,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楚羽看。
自入风尘,楚羽早已习惯缠绕在各式各样的目光之下,因而,起初,并不觉得有何异样,然而,一刻之后,对面的孩子依旧眼睛都未眨一下,楚羽心终于有些怪异。
双足早已站得有些酸痛,楚羽压下心头思绪,刚要抬脚准备到妆台上坐下,便听得一个稚嫩的声音不满的喝道:“你不许动!”
跟着楚羽的小婢女鹿儿何曾见过有人敢对自家小姐如此无礼,当即气得面红耳赤,道:“哪里冒出来的野小子,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
白衣少年冷冷道:“你又是哪里来的野丫头,长得这么丑,这么肥,这么黑,还对着小爷乱吼。”
落花辞 第290节
鹿儿急得跳脚,恨不得将对面的小子痛揍一顿,声音几乎带了哭腔:“你!――你!臭小子!你才是丑八怪!”
白衣少年抱臂,不以为意,道:“丑八怪又怎样?总比你嫁不出去强上十倍百倍千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