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三国骑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中更
“别无他意,只是夏日酷暑,长久对峙无益彼此。不若早早一战定下胜负,各自回乡也好与亲友团聚。待明年粮秣充足,再点齐兵马厮杀。”
田信说着仰头,阳光灼目,眯眼:“夏日毒辣酷暑杀人于无形,我欲在六月前退军回堵阳。”
见夏侯尚不语,田信翻身上马领着十余骑朝南扬长而去,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自己大营轮廓。
“兄长?”
真正的夏侯霸凑上来,他伸手捡起两步外的断刃,皱眉不已:“青釭剑竟如此坚锐?”
他想到了同时铸造的倚天剑,查档案找出当时铸剑的工匠,重新研究当时铸剑技艺,兴许能有新的收获。
夏侯尚却长舒一口气,声音喑哑:“还以为此人识出我来……”
若是被田信掳走,在这个关键的时间里,足以坏大事。





三国骑砍 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
!--go--
舞阳,曹休屯兵地。
提兵北上封锁澧水,本就有防备汉军散骑烧粮的用意。
今他麾下战兵两万余,分置五军扎七十里联营,与夏侯尚一样寻觅战机。
从荆州逃来的周魴正在他麾下充任中郎将,北方士人对江东士人深表同情,周魴这么个独苗跑出来不容易,又熟知江东地理气候,也在荆州转了一圈,也就给了个中郎将职位,统军千余勉强有了立足余地。
周魴也不是安分的人,与武义中郎将李绪一同外出侦查汉军营垒,舞阳距离田信大营只有不足六十里路而已。
亲自视察地理状况,是将校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情。
关系自己的命运,关系全军将士的性命,容不得马虎。
周魴、李绪也穿着普通轻骑皮甲,蹲伏在澧水南岸芦苇丛中观察北岸,这里距离田信大营只有十二里,大营外还有几座警戒小营。
李绪见河对面汉军轻兵收割芦苇,许多芦苇已经晒干,正打捆码放:“田孝先用兵还真大胆,其麾下吏士也多骄纵无备,易破也。”
“不然。”
周魴另有看法:“其麾下吏士固然骄纵,却也求战心切。多战意高昂,非速破易溃之敌,不可大意。”
河对面,李基头戴竹笠遮阳,领着一名亲兵在河岸边巡视。
李绪、周魴缩回芦苇丛中,等李基经过后才探头继续观察,周魴指着晒干的芦苇捆:“这是为夜战而备,荆南多鱼,官吏会收鱼油积存。浸染鱼油后,一捆芦苇可烧半夜,光焰煌煌如白昼。”
周魴稍稍沉默,见李绪沉默,用沙哑嗓音继续说:“当初田孝先守江陵,就缺鱼油。此人嗜好火攻,以火破吕蒙于江陵,与江东军决战麦城时又遣骑士纵火焚烧荒野,使江东无从布置伏兵、疑兵。今采割四周芦苇,也有扩宽视野之意。”
“原来用意颇多。”
李绪眯眼看着李基越走越远的背影,用手指澧水南岸上游未被收割的芦苇丛:“采伐北岸芦苇后,汉军必伐南岸。其伐空后,我军若想走南岸截击其后,则有暴露之虞。此事应上报镇南将军,以免误事。”
沿着澧水南岸,贴着山脚可以行军,芦苇是最好的掩护。又因澧水东南有山,地势较高,土地坚硬。
不像澧水北岸因地势平缓,多有泥塘、水洼,不宜大军潜行。
七十里荆豫驰道改造增修的甬道里,每十里列一座小营,有军七百驻守。
负责防卫甬道的是将军孙朗,麾下军队多是颍川、雒阳一带因徭役而反抗的吏民;作为放曹仁撤离的条件,曹操也放开通道,让颍川孙朗,梁县郑甘率部众、党羽撤往南阳。
二人带来两万余户饥馑灾民,尽数安置在宛城、新野之间。这样迁移来的灾民经历过战争、寒冷、饥饿磨难,故多是青壮男女,少有老幼。
正是追随孙朗,田信宗族才顺利从颍川南逃。
此时孙朗为将军,郑甘为司马,带着五千大难不死的新军扼守甬道,并不断增修甬道。
以甬道木墙为基础,版筑黄土增固并做防火准备;又在木墙内侧修建土垒长屋,既能屯驻军士,也能储放物资。
气候越来越热,修建甬道的木材又渐渐干燥,防火以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好在木墙甬道虽然长,但木墙高也就八尺左右,版筑土墙时工序简单,不需要搭高架。
没人会期望孙朗、郑甘这五千人的战斗力,完全当做工程队在使用,顶替了八千降军的作用。
田信大营,随着天热,孟达越发焦虑。
如果没有足够的功勋,他还有何面目留在荆州?
田信归营刚脱卸盔甲乘凉,孟达、申耽一同来见,询问军情。
地图摆在面前,田信手握一柄合拢的折扇在大营、叶县之间一划:“明日龙骧军从叶县往我军大营修筑栅栏,我军也想叶县修筑。只修一道,防备魏军轻骑即可。”
孟达抢着说:“此事易尔,某愿率军修筑。”
申耽山城口音重,只是讪讪笑着,面有不甘。
“如此也好,子度将军与龙骧军汇流后,可协助徐承贞运输新麦。首批新麦约在两万石,运抵我军大营后,可由孙朗将军所部分站运回堵阳。”
田信说着抿抿嘴,现在最大问题还是运力不足,十几万石的小麦,得要多少人运完?
人力挑运、背负,一人背负两石,一日脚程也就在八十里左右,勉强从叶县运到堵阳附近。
不管是一口气从叶县挑运到堵阳,还是以营为站点,接力式运输,一个人一天也就能运两石。
孙朗还要带人给木墙版筑黄土,所以每个营七百人,也就能挤出二三百人协助运输。扣除大军每日用度,加上随营的驴马、独轮车运力,孙朗所部一天的运力上限也就在七千石左右。
这是甬道的平均运力,南阳也在夏收,郡守邓辅缺乏丁壮动员军队,更不可能分出劳力协助运粮。
孙朗这五千人能就位,也是因为八千降军安置在新野,可以代替这五千人工作。
思考片刻,田信先安顿申耽:“征北将军所部剽捷善走,我有意当游兵使用,还请将军不要焦虑,安抚吏士休养锐气。待交战时,我自有大用。”
申耽迟疑,拱手:“君侯,我部吏士不耐燥热,还请早日用兵。”
“嗯,决战就在七日之内。”
得到一个准确回复,申耽才离去。
他麾下山民有巴人、汉人、荆蛮,生活区域夏日凉爽,实在熬不住平原盛夏酷热。
一些巴人、荆蛮头生痱子,不得已只能自己把头发剪短乘凉。
随后田信找到检查营垒战备物资的庞林:“士衡兄,我有意向梅氏借兵。”
蛮王梅敷带着绝大多数荆蛮迁移下山,但几个宽敞、优渥的山谷依旧握在梅敷手里,安置其亲族。
梅敷会率五千蛮兵参加东征,荆南的五溪蛮蛮王沙摩柯也响应刘备的征集,会率蛮兵万余顺江水而下一同参战。
荆蛮内迁人口在四万户左右,屯留山谷中的梅氏一族还控制着八千户左右荆蛮。
梅敷带走的是内附荆蛮中征发的精干丁壮,梅氏八千户荆蛮不在出兵范围内,可轻易动员五千自备武器的蛮兵。
不管内附的荆蛮,还是留守山谷的荆蛮,如今统计造册,都是要缴纳租税。
庞林稍作考虑摇头:“待梅氏援兵抵达,为时已晚。今陛下东征在即,又有孟子度前番擅自发兵之事,我以为孝先不宜再聚兵。”
观察着田信神态变化,庞林又说:“敌五倍围我,我能全军而退,本就是耀武扬威之举。孝先不应执着于俘斩多少,宜广思之。”
田信眨眨眼,这么一想也对,魏军集结三四倍的兵力,却眼睁睁看着己方完整后撤,自会打击魏军士气。
这也是魏军为什么要追击的原因,魏军宁可继续小败一场,也不能沾染‘怯战’的嫌疑。
!--over--




三国骑砍 第一百三十三章 请战
!--go--
许都,原丞相府。
曹丕鸡鸣时而起,披着水绿蜀锦绣袍站在廊前眺望远处,几处军营上空已有炊烟弥漫。
他左手负在背后,右手握一柄新制成合拢的折扇,驻望渐淡的烟柱目光专注,长久之后一叹:“彼有能人,非轻易可图。”
身后轻微脚步声传来,郭女王柔声宽慰:“陛下不必忧虑,夏侯伯仁精熟兵法,自能守御国门不失。”
曹丕转身回堂中,郭女王轻步相随,就见曹丕颓然坐在屏风前,用折扇轻敲左手掌心:“母后昨日来信,怨我软禁子文、子建。并说如今若以子文为将,何愁马孟起?”
郭女王跪坐在一边,为曹丕斟酌蜂蜜水递上:“太后希冀陛下兄友弟恭,乃爱护之情。”
曹丕抖开折扇一挡,郭女王将蜂蜜水放在边上,低眉垂目,声音细微:“陛下,鄢陵侯羽翼已散,不妨一用?”
曹丕垂眉看折扇上的字画:“多听人说田孝先书画双绝……”
郭女王将其他要说的话吞回肚子里,侧头看折扇上的短诗,正是钟繇仿写的静夜思。
曹丕盯着扇面,目光澄澈透亮:“此身若非国家所累,我将亲提一军,与田孝先阵前探讨学问。我有意遣使,策封此人为秦王,夫人以为如何?”
他目光越来越亮:“非刘氏不得称王,我大魏天下没有这类禁锢。孙仲谋儿子,如何配得上我家阿绫?”
见曹丕又犯了癔病,郭女王认真思考,眉目舒展顺着说:“陛下此计甚妙。”
曹丕呵呵做笑,端起蜂蜜水一饮而尽:“即便不能成,也能使其相疑,阵脚自乱。”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一起来办公时,曹丕又迟疑了。
一个秦王王爵不算什么,可这么贸然给出,恐怕会被天下人所笑。
如果能战场俘获田信,再给与王爵隆恩,那田信自会感激涕零,天下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陛下,吴王又遣使来催移交芍陂一事。”
孙资捧着一卷帛书:“该如何回复?”
“吴王太子一日不至许昌,芍陂一日不给。”
曹丕回应一声,随即问:“前将军所部如今在何处?”
“前锋已入屯武阳关(武胜关),大军尚在弋阳。”
孙资回答后,刘放补充:“武阳三关道路修葺平整,前将军可顺畅入援江夏。”
随着日头渐高,贾逵、司马懿、董昭、刘晔等人先后来当值办公。
战场就在许都二百里外,容不得疏忽。
只是夏侯尚突然从前线折返,引得曹丕惊诧,在偏厅接见。
君臣见礼后,曹丕急问:“伯仁突回许都,所为何事?”
“陛下,臣想请大将军出镇昆阳,如此便于节制各军,一齐攻敌。”
夏侯惇在三月份时病亡,现在继任大将军的是陈侯曹仁。
曹丕不快之色不做掩饰:“大将军岂可轻动?”
随即又问:“伯仁,这是何故?”
“臣昨日率数十骑侦查田信营垒,不想与此人相遇于河畔。”
夏侯尚面有惊魂:“田孝先座下有神驹高七尺余,名曰蒙多。而水浅,敌我轻易可渡。臣不敢贸然后退,若引此人追击,臣身死事小,败坏国事事大。正好仲权与臣同行,臣便勒马不退,诈称是仲权本人,邀田孝先相见。”
“结果如何?”
曹丕眼睛微微瞪圆,焦虑询问,身子也微微前倾,想听的更清楚一些。
“田孝先不疑有他,单骑渡河与臣相见,并递名刺于臣。”
夏侯尚从袖中递出田信的槐木名刺:“臣又斗胆向其讨要武皇帝所造青釭剑,此人欲与臣比剑,说能挡青釭剑一击而不断,就与臣换剑论交。陛下赐臣华铤剑……竟不能挡青釭剑一击。”
“嘶~!”
“臣大意毁坏御物,恳请陛下降罪。”
“伯仁何罪之有?”
曹丕袖中拇指用力搓着食指,又问:“那伯仁回许都?”
“陛下,臣观田孝先爱惜吏士无意死战。若以大将军督兵,则各军勠力上前,必能破之。”
夏侯尚又说:“昔年武皇帝造剑工匠必然有过人之处,臣以为田孝先已然掌握这等秘术,才能铸造神兵方天戟。这秘术兴许由来已久,为武皇帝造剑工匠略知一二。即便不知内情,但也知晓其形表、大概。”
曹丕长舒一口气,笑容灿烂:“好,伯仁知微见著,实有功于国。只是大将军不宜轻动,还望伯仁谅解。”
“臣明白,只是放任汉军自行退去,实有损国威军威。臣受陛下器重委任西南之事,若坐视敌虏从容退去,臣还有何颜面来见陛下?”
夏侯尚说着起身,单膝跪在曹丕面前,抬头目光诚挚:“陛下,容臣孟浪一回。”
曹丕把玩着手中槐木名刺,起身踱步衡量。
曹彰率兵来抢魏王玉玺时,贾逵义正言辞驳斥……看着贾逵功劳很大,可当时实际统兵的是夏侯尚,夏侯惇虽然在雒阳,可伤心过度又年老,当时已镇不住军队。
正是夏侯尚带头顶在前面,曹彰才半途放弃,使一场灾难消泯于无形。
夏侯尚要赌命打一仗,曹丕迟疑良久才说:“伯仁且回昆阳,三日后朕遣牛金率骑士三千助战。”
“是,臣领命。”
夏侯尚声音略提高,这对伙伴、君臣相互看着,夏侯尚起身后退六七步,才拱手,转身离去。
夏侯尚前脚走,曹丕就将督粮御史杜袭找来,询问此事。
杜袭曾在荆州避难,刘表派刘备北伐叶县时,杜袭在博望坡西边的西鄂县当县长,只有五六十部属,被刘备打的全灭,杜袭却带着部分民众一路跑到摩陂避难。
其后以丞相府长史的身份在关中、汉中效力,曹丕称帝后以杜袭为督粮御史,负责要命的军粮筹集、运输工作。
曹丕询问:“汉军将退,朕欲使夏侯伯仁督兵三万追击。战事顺利将与汉军对峙于堵阳,粮道如何?”
“陛下,臣以为中护军虚名在外,又纵情任性,不宜托付军国大事。”
杜袭屈身拱手,抬着头神色坚定:“故臣反对追击。若单论军粮输运,臣可保三万大军粮秣充足。”
曹丕又问:“夏侯伯仁悬兵三万于堵阳,曹文烈、张文远各拥兵三万,三路大军合计十万,又能供应多久?”
杜袭不假思索:“若镇南将军、前将军于七月中旬出兵,军粮可度支到明年三月。”
曹丕抖开手中折扇轻挥:“朕明白了。”
“臣,告退。”
!--over--




三国骑砍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赌
!--go--
五月十三日,汉军起兵东征。
后将军黄忠、后护军李严汇合梅敷所部三万余人号称五万,为北路军,从汉津乘船攻略江夏;光禄勋左护军黄权,汇合蛮王沙摩柯万余人,及刘封所部三万余人,亦自号五万,为南路军攻武昌。
大将军关羽为前部,督率水师、步军四万余人从乌林出兵,直扑夏口。
刘备亲统中军两万余人随后而行,全军号称二十万,实际十三万。
攻下武昌后还会调动员两万左右的南阳豪强部曲及文聘、田豫协防武昌,整体出兵规模十五万。
此外护军、关中都督吴懿督率本部留守江陵。
十五日时,汉军东征的消息从江夏送抵许都,曹丕将牛金所部三千骑投放。
此时叶县、田信大营之间已修通栅栏,夜中孟达、徐祚、申耽三支军队一万人正轻装往来运粮,或推小车,或以牛马,或肩抗,或扁担。
明月悬空,田信心绪躁动,体质越强,月圆夜时越是亢奋难眠。
大营营垒五十步、七十步外有芦苇捆各围一圈,魏军若发动夜袭,火箭点燃这两圈内藏鱼油的芦苇,足够拖到天亮。
叶县一带马超、关平也是亢奋难眠,等待魏军来袭。
汉军主力东征的消息传到中原,魏军若再静默,会很伤士气。
夏侯尚步行淌过澧水支流,近距离蹲伏观看汉军运粮队:“真有万人之众?”
“是,乃征北将军申耽、扬武将军孟达、平虏将军徐祚这三军。”
潜伏在此的军吏低声回答:“今夜月光明亮,这三军皆无碍行走,应是精锐。”
没有夜盲症,人口数据大爆炸以前,古典军制还存在时,夜盲症并不严重。
这是个强壮、出身好才能当兵的时代,体弱、穷人想死都没资格站在阵列前排的时代。
百姓土地资源富裕,轮耕休养地力时会养殖家禽、畜类,能参军的普遍是社会中层,所以口粮来源丰富,并非单一的谷物充饥。
营养丰富,夜盲症也就不严重了。
孟达所部驻屯宜都时没少吃鱼,申耽所部在山城多靠打猎维持生活,徐祚所部兵员多来自江河流域,所以这三支军队夜盲症最轻。
夏侯尚观察片刻后,从容后退,返回昆阳大营。
“破敌就在三日后。”
召集参战的将校,夏侯尚比划叶县说:“汉军今对我军十分警惕,其兵士气正盛却难以持久。待运粮将尽,其锐气不在,归心似箭,易破也。”
魏军也陆续完成夏麦收割、晾晒入库工作,赵俨吃过大亏,小心翼翼提醒:“将军,还要请镇南将军提兵响应,与我夹击敌军才是上策。”
“嗯,我已得镇南将军回信,其麾下两万吏士枕戈待旦。”
夏侯尚言辞肯定,又侧头看满头白发的于禁:“老将军如何看?”
于禁胡须越发稀疏,夜里皮肤灰暗:“田孝先谲诈多谋,若是等三日后,老朽担忧彼会弃叶县、余粮合军一处,从容整队,交替后撤。”
他说着干咳两声,又说:“田孝先依驰道所筑甬道坚固异常,我军若深追,必受其害。”
虽没有近距离观察过甬道,但远远看了修筑过程也知道这甬道跟春秋、战国时修筑的列国长城、边墙类似,糅合了防御、运兵两项优点。
于禁环视诸人,话锋又一转,说:“其所修甬道必须拆毁,否则沿甬道军屯,今后必将年年出兵中原。以其两万之众,拖我五万之众,本就是我军失利。而中原无险可守,其勒兵在侧,吏民震怖无心生产。时日一长,中原必然疲乏。”
他说着上前两步在关中点了点:“刘备若东征凯旋,与孙权相持于豫章,分兵三万余驻屯江夏、武昌足以相持。再以三万之众接替田孝先、马孟起,则有七八万大军可用。再兵出武关道,镇西将军恐难支应。”
反手又在堵阳一点:“此荆湘北门咽喉,若控于我军之手,我军屯三万之众,则南阳动荡,最少也能牵制五万汉军与我相持。不破我这三万,刘备不敢轻易进犯关中。而关中,万万丢不得。唯有拖到刘备老死,我军才可松懈,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关中早就被打烂了,可真的不能丢。
被刘备攥在手里,立马就会让人想起汉高祖七年平天下的神奇经历来,那时候人心更动荡。
把刘备拖到老死,大家才能喘口气。在此之前,必须竭力合作,不能松懈。
夏侯尚迟疑,皱眉:“我与镇南将军合流,兵五六万,若倾力追击,容不得疏忽。”
关羽卡住一个关键的时间逆击即将南征的曹仁,将刚组建不久的征南军团打崩,当时关羽也就两万人出头。
现在对面的汉军规模也在两万人,如果再重蹈一次襄樊之战,让马超、田信推到许都城下,那中原各郡可就不是简单的动荡。
于禁力劝:“将军,老朽多见其军骄纵之举。今唯有胜其一阵,才可确保中原安稳。否则明年关云长亲至,我军非集结十余万兵马不可。”
赵俨低头沉默,于禁督促他说:“今马孟起、田孝先、关定国不熟中原地理,不敢贸然进军。若是关云长统兵,以马孟起、田孝先为爪牙,必横行黄河以南,谁能相抗?”
不能等到明年,明年关羽统率汉军进伐中原,那战争更困难。
不说别的,关羽若坐镇叶县,那马超、田信就敢孤军深入,彻底将关东搅乱。
必须把汉军堵到南阳,在远离中原的地方与汉军相持。
也只有这样,中原才能稳定生产,为前线大军提供物资。
赵俨还是不言语,于禁将要老死之人,又不受曹丕喜欢,自然不怕贸然进兵战败后引发的恶劣影响。
于禁不计较战败后果,赵俨、夏侯尚要计较。
打赢汉军是一回事,驱逐汉军也是打赢;若是想大破马超、田信,就不能留余力。
这样一把全压上去,赌注太高。
见这些人都是谨慎模样,于禁气的仰天长叹:“竖子不足谋!呜呼!”
于禁愤慨而去,留下诸人面面相觑。
夏侯尚干咳两声:“此国家初立之时,容不得一点疏忽。待明年兵精粮足,关云长无水军大船助阵,如何横行中原?老将军兵败荆州以来已畏敌如虎,难免失态,勿要在意。”
赵俨也说:“此求稳之际,我军亟需一场胜利,却容不得一败。与其一战,能沾些便宜就好,不可奢求更多。”
典满跟着其他将校一同施礼,心中热情没了大半。
!--over--




三国骑砍 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
!--go--
又是一日,牛金率三千骑抵达昆阳大营,午间骑士在滍水河畔洗马。
1...4142434445...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