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三国骑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中更
田信反问,现在军队里已经没人留大胡子了,就连孟达也把他的鬓须剃了。
全军那么多人眼睛又没瞎,一个个头发里藏着的东西又是明摆着的,特别是下巴大胡子,烂疮流脓都看不见,头上痱子、虱子更是不用说的事情。
田信是逃难汉中的汉博士亲传弟子,已经有足够的影响力来质疑蓄发、蓄浓密胡须对身体的恶劣影响。
何况……真以为大家不剪头发?
头发太长始终是累赘,时常会修剪,以维持在一个不臃肿碍事,又能方便扎束的长度。
指甲、头发、眉毛、胡须,为了仪表该收拾的还是在收拾,一直拖着最大原因就是没有便捷、高效率的工具。
等剪刀发明出来的时候,已无法撼动宋理学家的绝对垄断地位。
如果田信去乡邑、城镇里宣传短发的好处,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可军队里真的就很简单了,一些营伍不需要田信本人现身说法,就有吏士带头用配发的剪刀修剪头发。
头皮是不会说谎的,自能感觉到水太凉、或油汗引发的沉闷感。
修剪成短发后,那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只有当事人能理解。
特别是修剪后从头发里露出的各种污秽,绝对令人作呕。
军容洁净,是军律之一。
古之名将多多少少意识到了洁净服装的好处,但受限于环境,没能做到尽善尽美。
盲从的军中,除了部分中高级军吏,以及闲暇时间充裕可以经常打理个人卫生的书吏外,余下的几乎都把头发剪了,极端一些的会相互用匕首把头发剃光。
既然有能力、有威望,也有胆量和决心让身边人生活的更舒适,更健康,田信自然要试一试。
推行简体字已经站到世家对立面,难道还怕推广短发带来的诽议?
掌握军队,谁怕谁?
髡贼?
谁在乎呢?
田信蔑视世族的看法、评议,自然会影响身边人,就如关羽一样,关羽身边跟着的人也不怎么敬重门阀世家。
现在田信当众索要于禁的发须,于禁是真松一口气:“田君侯想要多少?”
“小小两束足矣。”
虞忠当即拿着王麻子款式剪刀上前,为于禁剪下两缕银白头发。
槊刃架到火槽前,田信投入白发瞬间烧成灰烬,槊刃在火里过一圈,就算是完成最后的仪式。
他在这里戏弄于禁,田豫、文聘及南阳郡尉邓辅联袂而来。
三人乘马走在路边,可见路边两里外有一座土城,那是当年曹操进攻张绣时所筑的土城,双方决战地点就在安众县的安众港。
过土城不远,就见百人一队的降军、征北军集中劳作,正在修复穰西石塌,这是拦截湍水的水利工程,仅这一处当年就能灌溉五千余顷,即五十万亩上好良田!
而冠军县西北还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长十里以蓄水,如今也已经荒废,处于修葺状态。
不论战马、挽马还是别的牲畜,此刻都在翻耕土地。
跟在他们身边的一名军吏讲述:“水塘若是易修,今年还能再种一季麦。若是难修,就种成冬麦。”
田豫询问:“那今岁能播种多少?”
军吏看一眼左右原野上处处开荒的军士:“不低于十五万亩,余下土地种豆种菜。可惜我军堵阳所开水田,还未养熟,又将荒废。”
待走近了,文聘看清楚路边休息的一伙士兵,不由一噎,再细看果然都是短发士兵,有的包了头巾,有的正刨着发间汉水,还有几个剃成光头的士兵手握竹笠扇风。
久习边事的田豫只是看了一眼,不以为意,边境的乌桓、鲜卑什么奇怪的发型都有,但这种吴越地区流行断发后的短发,还有徐州、江东流行的浮屠教特色的光头,对他来说多少有些新颖。
他一眼自然能看出这种发型的好处,也只是沉默,不去计较。
夷兵、南中蛮夷、秦胡中还有划伤自己脸为首领祈福、祷告的习俗,军中流行什么奇怪的风俗都是有可能的。
沉迷占卜的汉人迷信之余也多盲从,甚至不需要田信去摆弄事实讲道理,只要把太极图挂起来,说剪短头发对身体好,能延年益寿,能壮阳……有的是人剪头发。
南阳郡尉邓辅的神色越发的不自然,不敢想象这里的事情传到前线,不知道刘备、关羽会怎么想。
越是往北走,看到短发、光头的士兵越多,许多降军、汉军已混在一起午休避暑。
邓辅的脸色不由奇怪起来,不止是他,田豫、文聘也都想到了一些事情,神色各自有些变化。
这里穿帛衣的汉军,穿细麻衣的降军……一年前,他们九成五左右的人还是魏军,是穿着汉军衣甲的魏军!
肘腋之患,或许就在这里。
!--over--





三国骑砍 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
!--go--
汉水南岸,刘备大营所在。
关羽乘船抵达时已是正午,营垒中刘备坐在华盖下,观望营中吏士。
这些吏士正用剪刀修剪头发,关羽步履轻快,走近后见刘备对他招手,稍稍见礼后坐在橙黄华盖侧,亦有侍者为他端来青色华盖。
刘备长吁一口气,将手里剪刀递给关羽:“云长,军士难抵酷暑,贼臣又仰仗坚城,吏士已然愁苦。”
说着他抬手一指,关羽也看见面前一排木盘,里面是裁剪的头发,多有油垢,虮虱之类。
自出兵以来前期顺利攻下夏口,如今黄权、沙摩柯攻南岸武昌,与贺齐、步骘对峙;北岸黄忠、李严攻江夏城,与韩当对峙。
关羽的水军则与周泰、蒋钦的水师对峙于江面,三条战线各有厮杀,吴军战意坚韧,始终没有撕破。
若是撕破任何一路的防线,吴军总体防线就能逐次瓦解。
可孙权尽发江东兵马,留表兄吴奋、太子孙登守会稽,使吕范守淮南,一切能动员的军队都堆积到江夏战场。
这跟汉军预期的不一样,江夏这个地形也能算是险要,防守下游更有优势,防守来自上游的敌人虽然有优势,但远不如柴桑、鄱阳湖一带。
汉军预期的是江夏、武昌守军坚守月余,迟滞汉军进攻速度,把战争拖入盛夏,再以酷暑延迟汉军兵锋。
越是酷热的天气,对重甲部队、攻城部队就越不友好。
吴军的战略应该是江夏这里防守月余,借酷暑气候延迟月余,然后将战场转移到下游五百里处的柴桑,延长补给线,使汉军分兵守卫两岸,分薄正面战场汉军的兵力。
然后在柴桑对峙,等待魏军从武阳关南下重新开辟江夏站场,解救吴军的正面战场。
可战争发展已经超出刘备的预料,孙权竟然还敢亲自领军来战。
在合肥、麦城吃了大亏后,这次又起倾国之兵来江夏死守,毫无后撤柴桑的迹象。
以至于北岸黄忠、南岸黄权,中路荆州水师都难以建功,越来越酷热、潮湿、沉闷的气候,以及难以推进的战线,也让军中士气日益低落。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看马超、田信打出的宛口会战,上到刘备,下到各军吏士,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
从建安二十一年开始就出现全国性的瘟疫,到去年秋后荆州战场出现的瘟疫,虽然被压下去,可也夺走了法正、董和、孙皎等人的生命,因疫而亡的吏士、百姓更是难以统计的数据。
现在双方对峙,汉军怕瘟疫,吴军也怕瘟疫。
得益于田信的《防疫救护十二策》,双方都有针对性的布置,以应对湿热环境下肯定会滋生的疫疾。
可也因为《防疫救护十二策》,让双方统帅摸到了瘟疫传播的脉络,虽然恐惧时疫,可也有了勉强能控制、驱使的……可能性。
人为制造,有目的的瘟疫,最为可怕。
甚至基于田信的这本书,霍去病的死因得以解释,也能发展出许多别出心裁、防不胜防的暗杀手段。
比如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质疑桓帝、灵帝的死因,就是有人将染疫的服饰、物品送到桓帝、灵帝身边,让他们壮年染疫而亡。
或许就是因为灵帝死因离奇,才使隐居山中的几位汉家博士研究疫疾,有所心得后,才教授给田信。
田信才多大年纪,怎么可能编写出《防疫救护十二策》,肯定是先人智慧,就是不知道这十二策是不是完整的十二策。
以当今各家家传学问留一手的情况来看,田信肯定会留一手,以作为田氏家传学问的底蕴。
这也意味着……田信若使用瘟疫杀人,几乎难以防备。
这种情况下,刘备本阵在汉水南岸,距离夏口足有百里之遥,保证与前线军队存在足够的安全距离;孙权也是差不多,本阵三万余人屯驻樊口对岸的来山,以避免大军扎堆屯驻,被瘟疫一锅端掉。
双方越是谨慎,越是不敢在一个区域内集结太多兵力,兵力分摊后,局部战斗就无优势可言。
对汉军来说,兵力进一步分摊,攻坚时劣势更大。
前线无所进展,田信又在后方带着本部、降军近四万人断发,导致许多人弹劾田信。
而田信也送来十把剪刀,说剪短吏士头发,或剃光头发可以防疫、防暑,你是刘备你怎么看?
跟吴军决战失利,大军折损再多,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若时疫席卷全军,染病后走不动、挥不动刀剑,那么战败就跟全军覆没一样。
战争面前,关系生死存亡,关系梦想,一切礼法、规矩都是可以变通的。
刘备大营里,关羽一时无言,本想见到刘备时主动狠狠骂一顿田信,可看刘备态度,似乎也想让军中吏士修剪头发。
吴越古民就有断发的习俗,还不是因为太过湿热,不得不修剪头发?
未过多久,十几名剪短头发,又剃发的军士上前,一个个很不适应,不知是害羞,还是不好意思,一个个相互看着强忍着笑意。
而他们剃下的短发堆里几乎满是油垢,有抓一把就能黏在一起的趋势,其中虮虱更多,还有刮烂的痱子。
刘备问一名头上鲜血淋漓的吏士:“感觉如何?”
“略有刺痛,颇为凉爽,有振奋之感。”
刘备又问了几名吏士,就打发他们去洗头,洗头的水是田信特意交代的草木灰水。
刘备脸上始终没有笑容:“云长猜猜,我军断发后,贼军几时断发?”
关羽抬手抚须:“陛下,今无益于战。”
“我知道,可是恨意难平。”
刘备起身,提起竹筐里的头发,倒入准备好的火堆里,这也是田信交代的,断发污秽焚烧为妙。
他后退几步,看着面前升起的烟火:“孙权集结大军死守江夏、武昌,这是洞悉了我军方略。不然以江东文武智略,怎可能看透?”
黄祖守江夏,孙策打了一辈子都没打进来。
拿下江夏、武昌,才是此次东征的真正底线。
顺便给中军、后军一个实战经验,让他们能立功,能追赶前军、左军,拉平五军之间的距离。
可孙权不知道吃了哪里的定心丸,率领倾国之兵顶了上来,战争陷入僵持。
如果后方粮秣充足,相持就相持。
可相持越久,越不利于锐意而来的汉军。
锐气消磨干净后,汉军与吴军又有什么区别?
刘备看跟上来的关羽:“若就此退兵,岂不为贼臣所笑?”
“陛下,臣愿督率水师,与周泰、蒋钦一决生死。”
关羽请战,刘备却是不许:“先等几日,我要看贼军几时断发。彼若断发,我便撤军。”
说完转身,将剪刀重新递给关羽:“云长回营后差遣吏士打造此物,是否断发悉由吏士自便,不可强迫。”
关羽接住,就听刘备问:“云长,孝先向来好战,为何不再上表求战?”
关羽稍稍愕然:“是,臣这就督促。”
!--over--




三国骑砍 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续
!--go--
约三日后,剪刀仿制品不分先后出现在孙权、曹丕手里。
来山,孙权大营里。
孙权是半夜里拿到仿制品,问诸葛瑾:“可有诈乎?”
“应不会,田信所部一夜断发已引得敌军上下哗然,想来非是诈术。”
诸葛瑾见孙权那剪刀剪着帐边帷幔,又说:“至尊,来使以青竹泅渡到我水军营垒,必然是忠贞之士,不如一见?”
孙权摸了摸自己略有弯曲的胡须尾,将剪刀递给诸葛瑾:“这小儿无须,欲使天下丈夫皆无须耶?子瑜,刘备可会布告其军施行断发?”
“臣以为难以施行。”
诸葛瑾认真思考:“田孝先若是禀明汉主,汉主下令,其军为避暑防疫自能断发。然田孝先自行聚众断发,必使荆人震怖。”
“孤也是如此做想,这小儿勇烈非常,早晚成其心腹之患。”
孙权开怀不已捏须微笑:“此役若使刘备无功而返,荆人失望,刘备亦失望,反倒是马孟起、田家小儿会徒增名望。刘备又老,英明不如当年,或许将行昏聩之事。田孝先绝非引颈就戮之辈,真是让人期待。”
诸葛瑾不接话,孙权抖抖宽松、轻便的双袖,笑声爽朗:“走,与孤见见这位荆州义士。”
约在天明时,曹丕也拿到剪刀。
当场让几个宦官、宿卫武士相互剪头发,宦官、宿卫武士轮班值守,休息时间更多,理应有更好的个人卫生。
实际不然,除了高级管理,勋贵、贵族女眷能有充裕时间整理发须外,余下的人并无太多时间,否则官员也不用五日休沐一次来整理个人卫生,实在是平日不方便。
但宦官、宿卫武士、低级官吏也有相关规定,三日一洗头,五日一休沐。
可大军征伐时,哪有这么多说法?
剪刀使用后经沸水煮烫,才回到曹丕手里,同时还有内侍送来的木梳,匆疾搜集来的草木灰。
“草木因得日月精华而茁壮翠郁,又以烈火去其阴邪,所留必是阳刚炽烈之物,能祛邪毒,料想石灰也是同理。”
曹丕对闻讯而来的司马懿解释,并说:“听说田孝先聚集百草取其灰烬,想来必有妙用,仲达务必仔细观察。”
“是,臣不敢疏忽。”
司马懿谨慎回答,躬身双手接住曹丕递来的剪刀,稍稍使用眼睛放光:“倒是方便缝制衣衫。”
“还是仲达机敏,此物田孝先在堵阳时就遣吏士打造,最初所用就是为裁剪布帛。后举兵屯养时才多造剪刀,佐以木梳,让其麾下吏士断发。”
曹丕取出两枚锦囊递给司马懿:“孙刘之战聚集兵马近三十万,不论孙刘,皆难全身而退。若是刘备大胜,仲达可尝试策反田孝先,朕愿以东乡公主相妻,并酬以秦王之尊。”
“秦王?”
“是,我大魏土德,秦水德也,汉乃火德,秦王正好。”
曹丕答非所问,反正现在曹彰已派到长安统军,曹植在徐州掌兵,曹丕也不需要太过在意司马懿这些昔年伙伴、朋友的态度。
田信一个《七步诗》打穿了曹丕的心结,他肯退一步,母亲卞氏自然是很高兴的,曹彰、曹植又不是脾气多恶劣的人,恭维曹丕几句,宗室、乡党也都夸夸曹丕,带给曹丕心理上的享受实在是太多。
这种亲族、乡党的认可、推崇,远不是司马懿这些人夸赞能比拟的。
反正就一个女儿,曹丕自己宝贝的很,找个好女婿也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个宝贝女儿也有关羽女儿的问题,那就是不好嫁。
司马懿不敢再问,就听曹丕继续说:“如若张文远建功,与孙权大破刘备,那就以公爵相酬,我大魏以二王三恪之礼使田孝先奉虞舜之庙。”
篡汉以来,一些前朝的爵位也是认可的,比如奉殷商国运的孔氏为宋公、奉两周国运的姬姓为卫公,再加上天子仪仗的山阳公刘协,凑齐了三恪。
有了三恪,再加一个奉虞舜土德的田氏,会不会有些尴尬、冲突?
司马懿不好意思问,恭敬辞别。
大家都怕曹丕,司马懿更怕。
许都之中,已准备了一支豪华队伍,会光明正大前往南阳与田信请教太极图学问,还有袁家、陈家、荀家旁支子弟组成的团队,他们想弄清楚隐居汉中的博士身份。
从履历档案上来看,当时有嫌疑假死、隐居汉中的汉家博士来回就那么十几个人。
如果是自家亲族,那实在是再好不过。
不止是他们,号称当世神卜的朱建平将会充任领队,前去与田信讨论天下顺逆、苍生大义所在。
太极图出世,最震惊是的研究易学的几个家族;最惊喜的就是朱建平这样的相士;最愕然、尴尬的是张家。
张鲁兄弟三人归降曹操后连续升仙,而汉中移民又分布于河东、河北、兖豫二州,散落在这些地方的五斗米道信众依旧维持着类似教区的大方、小方的建制,五斗米道称之为‘治’,可以引申为治所。
河北、中原的士民多数已经忘了太平道带来的痛苦,对新来的又神神秘秘的五斗米道邻居们很是好奇。
于是张鲁兄弟升仙后,五斗米道反而在曹魏腹心区域积极发展。
这下可尴尬了,几个隐居在汉中的汉家博士推导出先天、后天八卦太极图,传授给了田信,始终没张家什么事,这让张家还怎么宣扬道学?
仿佛版权一样,太极图挂在那里,田信已经有了讲道的资格。
想要质疑,除非你研究、推导出一个比太极图还要伟大的符号来。
五斗米道算是完蛋了,本就是低人一等的移民,本地豪强、吏民不再敬畏、好奇五斗米道的教义,那等待各地五斗米道信众的只有压榨、欺凌。
信仰、尊奉五斗米道得不到好处,也没法提升地位,也得不到相应的庇护,那谁还信奉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组织瓦解,那张家一代代天师升仙的传说也只能是传说。
成型的五斗米道都被太极图冲毁,还未成型的玄学家们本就没有核心思想理论,对太极图、对田信可以说是趋之若鹜,奉为圭臬。
若不是战争、两国交兵,他们早就跑到南阳去找田信了。
只听说过曹丕杀敌国士人的事情,没听过刘备杀敌国士人的事迹,而田信更是战场之外没杀过一人。
所以去南阳,对中原、北方士人来说,就跟回家一样安全。
对何晏来说,是真的回家。
!--over--




三国骑砍 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
!--go--
“近来军务自洽,颇多闲暇。我闻江陵入夏闷热,武当县内群山奇峻,景色秀丽气候清凉不失温润,欲与卿同游武当。”
湍水河边,午休时田信向关姬书写短信,话锋一转:“麦城仿制旋车、纺车,多赖卿力。若是阿兴及诸多少年欲出游,可同行。月中时徐承贞往返江陵输运物资,回程时舟船运力空闲,可携数百人。”
用锦囊装了,自己用松脂漆印封口,递给李衡:“叔平亲手交予关侯府上,随顺德侯至麦城后替我为祖父清扫院落,修葺篱笆,做些琐碎事。麦城气候湿热,若是祖父不适应,可迁往临沮避暑。”
临沮是马超的自留地,不断有依附马超的零散部族走汉水,穿过汉兴郡来到临沮投奔马超。
关羽的自留地是荆城一带,麦城能算是田信的自留地。
孟达带着部曲近两万口屯在昭阳邑,如果编户齐民的话,孟达的部曲就散了。
雷绪的部曲也有瓦解的趋势,不是刘备、关羽动手,而是襄樊战役以来雷绪能力不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他麾下部曲人口将近三万,有的是人才,雷绪自己成长缓慢,自然限制了麾下人才的提升速度。
随着地位、名望提升,已经有汉中、关中籍贯的寒门士人来投田信,也有举家从民屯据点里迁出,或去依附麦城,或来昭阳邑投奔田信。
而武关道是当年关中之乱时出逃主要道路之一,逃到南阳地区的关中难民有很多,其中要么继续向南郡、荆南逃亡,要么被迁移到中原、汝南军屯,再要么沦为南阳豪族的部曲。
一样是做部曲,做家奴,为什么不逃到乡党田信家中做部曲?
孟达主动接受编户齐民,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因素在,他麾下的部曲更钦慕田信。
他已经失去反抗能力,现在让他带着部曲屯守堵阳,他想带着部曲叛逃魏国,部曲也不一定会答应。
刘备对孟达也不错,扬武军编制不变,还将儿子孟兴任命为征北司马,相当于整个征北军的参谋长,保证了孟兴的前程。
前脚打发李衡离去,后脚虞忠就跑来,递来半卷竹简:“君侯,今日又有七户人逃奔我军,据说是涅阳张氏部曲。”
田信扫视竹简上的户口资料:“张氏可来人交涉?”
“未有,不过听逃人说张氏已巡查庄园,会严惩出逃者。”
虞忠拱手:“可要下官出使张氏?”
涅阳边上是安众,安众宗氏也有部曲、仆役出逃投奔田信,宗氏主动将关中籍贯的百姓放归,示好田信,并遣宗族长者登门致歉。
平黄巾时,卢植北路军的副将宗员是安众人,宗员有个侄儿宗林与袁术交好,到现在还有宗预、宗子卿分投汉魏两家,只是宗子卿被田信斩于岘山之战。
1...4748495051...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