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朱星说:“我为什么要回去?我已经是汉人了,我有北京的户籍,我的孩子也是汉人。”
两人瞎聊一通,特里维迪的心情非常复杂。
只听院子里吵嚷起来,特里维迪出门一看,却是自己的两个同伴,被四合院里其他国子监生围观。
雅利安人种,明显跟汉人长得不一样,国子监生都跑来看稀奇。不仅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甚至嘲笑他们是白鬼,这让印度青年不理解,汉人的皮肤明明也很白啊。
朱星也跟着出来,对特里维迪说道:“你们最好取一个汉名,可以少些鄙夷。我刚来的时候,也天天被笑话,那时我连汉话都不懂。”
特里维迪说:“你帮我取一个吧。”
朱星随口说道:“韦迪就不错,还可以请先生赐字。”
突然,院子里有人喊道:“自请削藩的郑王来了!”
“快走,去看贤王!”
院子里的围观人群,瞬间走得干干净净,三个印度青年没搞明白状况。
梦回大明春 634【宇宙大战】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在朱星的解释下,三位印度青年,终于明白郑王是个什么东西。
一位皇室出身的地方大领主!
而且,这个大领主,还主动放弃领地,只为到国都这边来读书考试。
疯了吗?
三人好奇的跟过去,却见一群老师,亲自礼送郑王出门。
显然,郑王已经办完入学手续,正要离开学校回自己家。皇帝恩赐京中宅院,专门给郑王读书所用,平时住在校外并不算违反校规。
其实违规了也没人管……
朱元璋那会儿管得很严,国子监生必须请假。若请长假回乡探亲,还设置了名额,每月只准多少个,超过数额就得慢慢排队。
至于现在,九成以上的国子监生,别说是住在学校了,他们连京城都没来过。
校长也不敢让他们全都来,因为学生数量太多,教室和宿舍会直接爆炸。
仅北京国子监,就有注册学生数万人,长期在校的仅三四百而已——可以纳粮入监,捐给朝廷100石粮食,即可成为国子监生。
学校领导把郑王送出门后,监生们连忙围过去拜见。
即将年满十五岁的郑王,认认真真朝众人作揖,彬彬有礼找不出任何可指摘之处。
“果然是贤王啊!”
目送郑王离去,监生们纷纷赞叹。
翌日,不上课,校长突然召集全体学生开会。
杨慎已经不当校长了,回到翰林院潜心研究甲骨文,如今的国子监祭酒是欧阳德。此人是王阳明的早期追随者之一,考上进士后又研究过物理学,由南京国子监教务主任,转升北京国子监校长。
欧阳德历任南北两京国子监官员,早就看不惯国子监的散漫学风,王渊提出改革正合他的心意。
见学生来得差不多了,欧阳德宣布道:“遵陛下、内阁及礼部令,今日宣布国子监改革之策——”
“举监生(举人监生)、荫监生(蒙荫入监),平时可不用入监读书,但每过三年必须到国子监报备。逾期不来报备者,开除监生学籍,因丁忧延误者例外。”
“岁贡生(地方推荐的秀才监生),必须在半年之内,来到国子监登记报备。逾期不至者,取消监生学籍。岁贡生,平时必须在国子监读书,无故逃课三次以上者开除。”
“取消选贡生(岁贡的例行恩科),取消例监生(捐钱捐粮入监),取消俊秀生(好字、好文章入监),今后不再选贡、纳捐。已有的选贡生,必须入监读书,半年不至者取消学籍。例监生与俊秀生,爱来不来,来了就必须守规矩读书。”
“夷生。土司子弟入学者,必须来国子监读书,逾期不至者开除,并严厉惩戒其父。属国官派入学者,每年学费五十块,住宿费二十块,饮食自费。属国民间入学者,每年学费一百块,住宿费五十块,饮食自费。”
“恢复太祖旧制,不可无故旷课,归乡探亲者必须请假。”
诸生凛然,一些高兴,一些懊恼。
眼前这三百多人,骨子里还是很上进的,否则就不会老实待在学校了,毕竟还有几万名学生不来北京呢。
可是校风散漫,上进者也渐渐懈怠,平时都潇洒习惯了,一时之间不想被管束。
欧阳德又说:“今后国子监选官,三年一考。愿意为官地方者,可报名参加考试,名列前茅者方得外放。国子监选官考试,必须用台阁体,试卷必须糊名。”
此言一出,诸生哗然,随即欢呼雀跃。
国子监的学生,是可以做官的,大部分被外放地方当老师,少部分留用京城当末流杂官,甚至是当不入流的杂官。
以前想要分配官职,要么有关系,要么送银子,今后只能用考试成绩说话。
在校学生们,不管如何贪玩,总比不到学校上课的更努力。如果仅凭成绩就能做官,他们的希望更大啊,简直就是喜从天降。
欧阳德继续说:“每年岁考,前三名奖励10块钱,第四至十名奖励5块钱,此后十名奖励1块钱。此为奖学金。”
学生们更加高兴,想要奖学金就必须参加考试,不来学校的肯定没法考试,只能出现在他们这三百多人当中。
欧阳德又说:“国子监教学科目,亦有改正。四书五经,依旧为主科,《说苑》、律令、武射、御制大诰依旧为副科。废除《九章》,废除回回文字。增加《数学》为副科。岁考不合格者,饮食自费,国子监不再免费提供膳食。”
这是跟学生有关的改革,跟老师有关的改革没有对外公布。
国子监有祭酒一人,相当于校长;有司业一人,相当于教务主任;有监丞一人,相当于学生处主任;还有掌馔一人,专门给师生提供饮食。
其余有品级的官员,都是授课老师,有博士、助教、学正、学录。
博士主要传授五经,相当于研究生导师。其他助教什么的,都只是专业课老师。
改革之后,视学生的岁考成绩,三年评一次绩效,学录、学正、助教依次往上升,最高可以升为博士。
博士也三年评一次绩效,带出的进士学生越多,就越有机会被外放。绩效第一的博士,必定外放知县;绩效第二、第三的博士,只能去地方当杂官,有可能还不如留在国子监教书。
这个规定一出,礼经博士和春秋博士顿时叫苦,因为治这两经的学生最少。
诗经博士则乐得找不着北,因为每年的进士榜,诗经士子的数量最多,他几乎铁定被外放去当知县。
国子监的五经博士,仅为从八品而已,一下子外放正七品知县,简直就是祖坟在冒青烟。
欧阳德笑嘻嘻说道:“从今往后,国子监设三名诗经博士,两名尚书博士,两名易经博士,一名春秋博士,一名礼记博士。”
那位诗经博士瞬间傻眼,诗经进士确实多,却要被一分为三啊!
当天就有两个治诗经的助教,被升级为诗经博士,尚书和易经也各提拔一人。
他们带的学生,先按本经区分,再抽签随机细分。
分配完学生以后,九个博士立即考试,挑选各自手下的优等生。从此无微不至的关怀,恨不得将本事倾囊相授,因为这关乎到自己的前途。
若今年一个都考不上,那才叫尴尬呢,也别谈什么绩效了。
别看明代的监生进士很多,但大部分都不来学校读书。因为老师太烂,老师是举人,学生也是举人,指不定该谁教谁学问,还不如自己另行寻找良师。
……
国子监的学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
三位印度青年,也渐渐融入学校,就是功课有些糟糕,还得从蒙学开始学起。
可是,国子监没有蒙师……
如果把蒙学比作小学,那么国子监只有初中、高中和大学课程。
广业、崇志、正义三个年级,可理解为初一、初二、初三,要求是通晓四书。
诚心、修道两个年级,可理解为高一、高二,学习五经和史书。
率性这个年级,可理解为大学,通过考试累积学分,学分修满了就可以毕业,然后等着朝廷分配工作。
明代国子监确实是学分制,每月考试一次,还分文科和理科。四书五经是理科,公务文章是文科,每次考试文理优秀者得1分,理优文劣者得半分,其余没有分数。一年累计考试得八分者,就能从国子监毕业,获得分配杂官的资格。
三个印度留学生,连《三字经》都看不懂,怎么在国子监读书?
好在他们有钱,悄悄出银子,请老师或者同学,给他们私底下开小灶。
不得不说,这三人虽然出身婆罗门贵族,却比大多数国子监生更努力。他们废寝忘食读书练字,每天晚上还给自己加课,除了初一、十五放假,平时全都待在国子监认真学习。
这天,三人花钱打来饭菜,在食堂里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筷子用得很艰难,干脆用勺子舀饭吃。
邻桌的朝鲜留学生,指着他们笑道:“此蛮夷也,刚来之时,竟用手指抓饭吃,可见往日也是茹毛饮血的。”
“哈哈哈!”
邻桌学生哄堂大笑。
三人大怒,他们认得这个朝鲜人,因为都是广业堂(最低年级)的同班同学。
已经改了汉名的韦迪,虽然不敢惹汉人学生,却不怕这个朝鲜学生。他起身回击道:“这里是学校,只论学问,不论出身。你那么厉害,为什么还在广业堂读书?应该在率性堂(最高年级)才对。”
那朝鲜学生似是受到侮辱,辩解道:“我刚刚入学,还没来得及考试。只等下次月考,必定升入崇志堂!”
韦迪挖苦道:“等你升了再说。”
朝鲜学生瞟了一眼韦迪面前的,顿时开心大笑:“居然还在读《小四书》,这在我们朝鲜是蒙学读物,只有几岁大的孩童才会去读。听说你们是天竺人,想必天竺那边,平时都只念佛经,根本不知道何为圣贤书。干脆也别留在国子监了,剃了头发去做和尚更有前程。”
“匡匡!”
另外两个印度青年,也齐刷刷站起来,因为他们读的是《吠陀经》,让他们当和尚无异于奇耻大辱。
印度人对阵韩国人,后世两大网络喷子齐聚,全世界网民都要为之颤抖。
正所谓,宇宙起源于韩国,韩国起源于印度!
眼见三个印度人发怒,另一个朝鲜学生也站起来,五个留学生瞬间打成一团。
汉人学生欢呼大叫,纷纷捧着碗过来看热闹,国子监食堂弥漫着愉快的气氛。
梦回大明春 635【京城治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三个印度青年,第一次月考全军覆没,他们刚学会用毛笔写大字。
大字都写得歪歪扭扭,更何况考试时的台阁体小字?整张答卷,犹如画卷,活脱脱一副泼墨山水。
好不容易熬到二月初一,国子监终于放假一天,他们立即结伴到城里嗨皮。
人生地不熟,也没啥好玩的,就东走走西逛逛而已。
离开国子监,逛了大概一个小时,他们就被一队“巡警”盯上。
“会说汉话吗?”一个巡警拦住三人问。
韦迪说道:“会。”
几个巡警对视一眼,脸上浮现出玩味笑容,突然暴起揪住他们,喝道:“路引文书拿出来!”
三人被吓了一跳,改名舒宗儒的舒拉克连忙说:“路引没带,放在国子监学舍里。”
“你们是国子监生?”巡警讶然道。
舒宗儒说:“正是。”
改名程嘉的迦乃士说:“我们真是国子监生,我的授业先生叫李俊。各位长官如果不相信,可以跟我们一起去国子监。”
韦迪迅速掏出几个银元,讨好道:“各位长官,这些银子请拿去买酒吃。”
巡警们这才高兴起来,笑着直呼误会,一人分到五角钱,相当于250文铜钱。
自从朱棣死后,北京的五城兵马司就开始糜烂,其中一个惯用伎俩便是勒索外地商贾。近年来,北京偶尔出现异域面孔,迅速成为兵马司的勒索对象,因为这些外国人肯定有钱且不敢报官。
把三个印度留学生放走,这些巡警又继续在街上巡逻。
他们专门搜寻外地客商和外国面孔,利用各种机会敲诈钱财。王渊刚整顿五城兵马司时,这些家伙还消停了一阵子,现在故态复萌又干回了老本行。
“兀那乞儿,站住别动!”巡警们喝住一个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连忙解释:“我是贵州应考举子赵维垣,不是什么乞儿,我身上有路引文书和应考文书。”
“胡说八道,哪有穿成你这样的举子?抓去西山烧炭!”巡警们立即动手。
赵维垣急道:“我真是贵州举子,文书在我身上,不信你们自己查验。”
一个巡警说:“定是假文书。你若真是举子,便让同学拿钱到兵马司大狱赎人。你可有同乡在京城?”
赵维垣大怒,挣扎大喊:“岂有此理,我堂堂应考举子,今天是到礼部取票待考的,身上一应文书俱全。怎容你等恶差刁难?快快把我放开!”
“还敢嘴硬?捆起来再说!”巡警们拿绳子办事。
赵维垣的老家在贵州关岭,赶考路程比王渊当年还远得多,没点本事怎敢翻山越岭?而且,他还是军官子弟,从小就随父兄练习弓马。
双方当场殴打起来,赵维垣以一敌五,竟迅速将巡警们逼退。
五个巡警手里有木棍,仗着兵器之利反攻,终于将赵维垣给打趴下,又用绳子捆起来抓去兵马司大狱。
兵马司本身是没有监狱的,只有类似拘留所的地方,必须把人拘留之后,再送去刑部进行审理。但实际操作出现偏差,这些家伙抓捕罪犯不行,敲诈勒索却个顶个厉害,兵马司拘留所直接变成收容所。
就算王渊不下令抓乞丐,兵马司也同样会乱来,因为他们有权抓捕流民。
他们喜欢检查路引文书,以整治流民为借口,把外地人抓进收容所,然后令其写信让同乡赎人。是不是非常熟悉的套路?查暂住证、身份证,拿不出来就收容,让亲戚朋友花钱赎人,交不出钱便送去西山挖矿烧炭。
只不过,他们以前不爱抓乞丐,因为乞丐榨不出什么油水。
被捆起来的赵维垣大呼:“烦请哪位义士,往国子监走一趟,找贵州监生李存禄,就说好友赵维垣被兵马司无故抓捕!烦请哪位义士,找国子监李存禄……唔唔……”
赵维垣的嘴巴被堵上了。
赵维垣是真的很倒霉,他穿越大半个中国进京赶考,随行书童在湖广病倒。他只能孤身继续赶路,好不容易到达天津,自己又感染风寒生命了。在天津卧床半月,夜里有盗贼入室,抢走他身上所有财物,就连好衣裳和皮靴都被扒走。
赵维垣只能去当铺,典当笔墨纸砚,换了点钱购置廉价衣物,风餐露宿到北京又被当成乞丐收容。
三个印度青年全程旁观,韦迪说:“我们回学校报信吧,听说举人都可以做官,我们给一个举人帮忙,还能跟举人的朋友搞好关系。”
今天国子监放假,许多学生都出去玩了。
直至傍晚,他们才找到那个李存禄。李存禄一听就炸了,又不敢直接跟兵马司杠上,于是把情况告诉同班同学。
很快,数十个国子监生,风风火火杀出学校。
刚到校门口,便被老师拦住,因为假期结束不能再离校。双方闹将起来,国子监祭酒欧阳德都被惊动,欧阳德听说应考举子无故被抓,气得亲自前往兵马司要人。
士子之间,或许互相看不惯,但也容不得一群火甲兵欺负!
此时已经宵禁,各坊市的街口,都被兵马司设卡,闲杂人等不予通行。
欧阳德带着几百监生出动,把守卡火甲兵吓得不轻,连忙询问出了什么大事。
互相之间一沟通,又问明事发地点,这些火甲兵笑嘻嘻放行。因为他们是北城兵马司的人,相当于首都北城公安分局兼城管分局;而无故抓捕举子的是东城兵马司,虽然同在一个系统,却根本没啥交情可言。
随即,国子监祭酒欧阳德,带着数百监生杀往东城兵马司。
在东城设卡的火甲兵,根本不敢阻拦,只得悄悄派人通报消息。
事态很严重,因为赵维垣不听话,国子监见到人的时候,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
欧阳德又带人闯卡,半夜寻来医生救治,总算把这倒霉举人给救活。
翌日,欧阳德上疏弹劾好几个官员,其中包括五城兵马司指挥、副指挥,东城巡城御史、东城兵马司官校。
“王相,此事该如何处理?”王宪拿着弹劾奏章来请示。
内阁经手的各种政务,例行公事由中书舍人搞定,根本不会拿去打扰阁臣。稍微重要的政务,普通阁臣也会处理,首辅、次辅只需过目批示便可。
这次的事件,说小也小,说大也大,必须首辅亲自决定。
五城兵马司的官员,最初有亲王、郡王的岳父担任,明中期则由两京勋贵担任。
普通火甲兵(类似警察兼城管),栽赃陷害、敲诈勒索,都还只是小打小闹。那些担任主官的勋贵,才是真正的保护伞,京城所有的青楼、赌场,必须给勋贵们交保护费,甚至是勋贵自己就是青楼赌场的老板。
青楼和赌场,都肮脏得很,不知有多少百姓被坑得家破人亡。
甚至还有商贾勾结兵马司勋贵,暗中搞不正当竞争,导致一些外地商贾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负责维护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马司,反而严重威胁京城安全和市场秩序。
王渊看了欧阳德的奏疏,对那倒霉的贵州士子表示同情。随即笑道:“总算搞出大事了,我正愁没机会开刀呢。”
五城兵马司,王渊去年就在整顿,表明取得良好效果,实际上却一塌糊涂。
北京五城兵马司的指挥,是一位国公爷的儿子,只有闹出了大事才能追罪!
梦回大明春 636【大案要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上一代成国公朱辅,有嫡子三人。
长子朱麟,正德二十年袭爵,当年就患病身亡,未留下子嗣。
次子朱凤,兄死弟及,正是如今的成国公。
幼子朱鸾,宁王之乱,其父守御南京有功,荫封锦衣卫百户。后转为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两年前升任正六品指挥,相当于北京公安局长、兼城管局长、兼消防局长、兼环卫局长。
国公府。
朱鸾直接趴伏于地,哭喊道:“二哥,救命啊!”
成国公朱凤,面无表情,淡淡说道:“兵马司殴伤一举子而已,王相还能杀了你不成?”
朱鸾的表情无比恐惧:“五城御史,皆上疏弹劾于我,王二处心积虑已久,这次怕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五城兵马司,有个兄弟单位叫巡城察院。
巡城察院,设五位巡城御史,由监察御史或给事中担任,专门负责监督五城兵马司。
去年王渊整顿兵马司,专门把五个御史全部换成自己人。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逼迫兵马司乖乖改正,希望那帮勋贵能够迷途知返。
不改正也行,五位巡城御史,一直在搜集黑材料,只等着来个一击致命。
朱凤说道:“你自己的事,自己去解决,哥哥我无能为力。”
朱鸾苦苦哀求:“二哥,咱们一母同胞三人,大哥早已亡故,如今就你我相依为命。你就忍心看着弟弟往死路走?”
“那我能干什么?”
朱凤突然激动起来:“先帝的豹房新军,已被调去边镇当营兵,回到京中的只有五千人。我提督三千神机营,并这五千新军,组建兵额八千的新式神机营。你哥哥我,经手的油水最丰厚,手里的火铳兵最精锐,多少人盯着肥缺呢。去年文官就弹劾了三次,我又怎敢站出来帮你!”
朱鸾说道:“王二与咱们父亲有旧,二哥可以去求情。”
朱凤怒斥:“王二身为首辅,跟他有旧的勋贵多了。更何况,你都说他处心积虑已久,又怎会因为一点旧日私情而放过你?”
朱鸾彻底绝望,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宁王造反之时,他们的父亲朱辅,正好提督南京兵马。后来朱厚照巡幸南京,虽然是江彬和张永在张罗,但朱辅也忙前忙后跑腿,因此跟皇帝和王渊都比较熟。
这算啥交情?
……
北京城,鸡飞狗跳。
顺天府是没有捕快的,甚至大兴、宛平两县,都没有任何巡捕机构。北京城、大兴县、宛平县,出了案子全靠五城兵马司抓人,逮捕之后直接将罪犯移交给刑部。
王渊整顿兵马司,只能借助锦衣卫,否则就是让兵马司自己抓自己。
五个巡城御史,各自带着锦衣卫,直奔京中的青楼和赌场。
王渊、金罍当初逛过的那座青楼,如今生意依旧火爆。还有几天就会试了,一些没心没肺的应考举子,居然还有精力结伴来逛青楼。
这些举子,喝酒听曲正玩得欢快,突然听到楼下传来吵闹声。
“何事喧哗,扰人性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