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举子们非常不高兴,有人打开房门出去查看,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回到房里说:“锦衣卫抓人来了!”
诸生瞬间酒醒,犹豫着是否该跳楼离开。
不管是官员还是士子,都不许逛私人青楼,普通士子甚至连官方青楼都不能进。平时一般没人来查,可若较真起来,能够直接抹去他们的功名,更何况还有几天就会试了。
楼下,老鸨正在赔笑脸,偷偷塞银子说:“这位军爷,劳烦行个方便。”
负责搜查工作的锦衣卫千户,将银元扔给手下:“贿赂银元二十块,都给我记下了。把各处门窗封死,不准走脱一个,挨着房间慢慢查。”
老鸨顿时变了脸色,语气阴沉道:“你们可知这是谁的生意?”
锦衣卫千户大喜:“你说,我记,省得慢慢审问。”
“你……我……”老鸨欲言又止,不知如何是好,她还真不敢把幕后股东供出来。
私人开设青楼是违法的,但朝廷已经默认,王渊也没打算取缔,毕竟这也算是一种娱乐产业。但是,只许保留官妓,私妓一律带走,遣去给边镇士兵和移民做老婆,反正新开辟的北方疆土严重缺少女人。
私妓这玩意儿,往往附带逼良为娼、拐卖妇女等勾当,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不多时,锦衣卫就搜到举子们的房间,吓得这些人或低头、或面壁,生怕被官差戳穿了士子身份。
很奇怪的一种现象,平时他们逛青楼,属于读书人的风流韵事,真被扫黄查房却又没脸见人。
幸好,锦衣卫没有为难他们,只是把娼妓带去问话。
赌场那边却要严重得多,甚至有人跳楼逃跑,一不小心被当街摔死、摔残。
里面的人,不拘身份,抓到就送去当免费役工,反正要扩建东城和南城。等京城增筑完毕,这些人就能重获自由,期间干活别想拿工资。
王渊不讲人权吗?
按律要打八十棍,王渊怕把人打死了,丢去修筑城墙才是真的仁慈。
也不管赌场老板是谁,反正被堵在里面的人,都送去等着修城墙。至于赌场的房产,按律没收充公,今后会拍卖给商贾。
顺便一提,无论青楼还是赌场,负责查抄的锦衣卫,都能捞到许多油水,王渊对此睁只眼闭只眼。
如此行事,锦衣卫自然铁面无私,坚决不肯收受贿赂,因为他们能拿到的更多。
五城兵马司指挥、副指挥,以及下面的许多官校、士兵,有三百多人被请去锦衣卫大狱喝茶。
成国公的弟弟朱鸾,被打得半死不活,交三千两银子赎罪,并被免去所有职务。
在锦衣卫的严刑拷打之下,绑票、敲诈、杀人、拐卖……诸多案件被供出来,五城兵马司似乎才是京城最大的黑恶势力。
京城本地商贾,也被顺藤摸瓜抓了十二个,全都是勾结兵马司对付同行。
甚至还牵扯到工部、户部官员,比如这次筑城需要采买物资,王渊让户部和工部公开招标。结果在招标期间,本地商贾贿赂文官,提前获知竞标结果,并宣布标书有问题,需要延期重新竞标。又勾结五城兵马司,半夜把中标商贾抓走,要么被打得同意离开京城,要么嘴硬被活生生打死。
如此,筑城物资的采买合同,全都落入本地商贾手中,然后再高价转包给外地商贾。
锦衣卫把案子移交给刑部,左侍郎金罍负责重审。因为案情重大,又把都察院、大理寺拉来三堂会审。
朱鸾且不提,另有一个侯爵、两个伯爵被夺爵,削去一切职务贬为庶民。两个国公的子侄辈,被免去一切职务,继而罚银若干,被打得半死回家。
十二个犯事的本地商贾,三人秋后问斩,两人徒刑十年,七人流放海外,罚银一万两到八万两不等。
五城兵马司的官校和士兵,秋后问斩者二十六人,流放海外及边疆者八十三人,另有百余人被罚免费修筑城墙。
工部、户部官员,有两人被流放海外,十四人缴纳罚银并罢官。
另外,一些街头混混也牵连其中,秋后问斩六人,流放边疆或海外十一人,七十七人被罚免费修筑城墙。
一时间,京城内外秩序井然,无人再敢作奸犯科,数十万官民皆对此拍手称快。
且不论其他地方,王渊在北京的民间声望,因为这次整肃直接达到顶点,草民百姓都希望他能一直做首辅。





梦回大明春 637【加速改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每次朝会,有几个给事中不能说话,因为他们是“会议记录员”,全程负责记录君臣的发言内容。
今天的早朝不用动笔,都在听鸿胪寺卿宣读诏书。
鸿胪寺卿叫余本,王渊曾经的室友,王渊那届进士的探花。此人清廉正直,可惜有些书呆子气,在鸿胪寺负责礼仪和外交也算靠谱。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渊的同乡、同年、同窗,有许多都得到提拔。
鸿胪寺卿展开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扫黑除恶只是个开始,王渊的真正动作是制度改革。
从今往后,锦衣卫和东厂,如果没有接到皇命,不得干预司法事务,除非是谋逆这样的大案。
南北两京兵马司,从原本的正六品衙门,升级为正五品衙门。
五城兵马司之指挥、副指挥,为正五品、从五品武官,不得由勋贵直接担任,必须从外地武将当中提拔,且必须是武进士出身。
巡城察院,从原本的正七品衙门,升级为正四品衙门。
巡城察院的主官,由右佥都御史担任,拥有两京民事、刑事案件的司法初审权。下设巡城御史五人(扩建城墙后増为七人),分管京城各片区的司法权。
啥意思?
巡城察院,即京城中级法院,其分设机构为初级法院。
今后,五城兵马司只有执法权,抓捕罪犯之后,必须送去巡城察院审理。京中普通案件,巡城察院自行解决,重大案件移交大理寺和刑部。
巡城察院和五城兵马司,只能在城内执法,不得干预大兴县、宛平县事务。大兴、宛平两县案件,由知县自行解决,这两县的知县升级为正五品,且可直接跟刑部对接,否则根本压不住京郊权贵。
另外,京城各部衙门,包括东厂和锦衣卫,不得干预巡城察院事务,不得调遣五城兵马司做事。
五城兵马司为啥不干正事儿?、
因为他们干不过来。
本来兼管治安、消防、交通、环卫、城管等事务,就已经让五城兵马司人手不足。
东厂和锦衣卫,还隔三差五让兵马司做事。这都不算什么,刑部、工部、户部,甚至是礼部也能指挥兵马司。
刑部让兵马司帮忙抓捕囚犯,帮忙检验尸体,帮忙执行分家官司。户部让兵马司催收京城内外税务,帮忙巡查盐务。工部让兵马司修桥铺路,帮忙追缴赎罪物料。礼部主办的皇室婚礼、科举考试,也让兵马司去当差。
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五城兵马司只能将工作外包,而且是免费外包。他们把京城百姓编甲,一旦有事情要做,就让百姓出役差,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这些现象,必须纠正。
首先,环卫、交通、城管工作,全部移交给顺天府,由顺天府官员来管理,不再隶属于五城兵马司,所需费用由户部直接拨款。
五城兵马司,今后只管治安和消防。
大理寺配备法差(法警、税警),催交城内税收、执行审判结果,都由大理寺的法差出面。为了防止执法犯法,法差执行公务的时候,必须要大理寺少卿签发命令。
王渊这一番动作,增加了大量官员、吏员和差役,相关行政开支是以前的五倍。
趁机再度减少京营士兵,把那些吃闲饭的京兵,挑选三千青壮,补充差役缺口,并将这些人的全家,从军户直接转为民户。
看似行政开支增加五倍,却让军费大量减少。且这些军费,以前都进了勋贵腰包,士兵被权贵免费役使,生存状况非常糟糕。
诏书一宣布,无人提出异议。
文官集团能够获得利益,从勋贵手里边,抢走了京城的基层司法权。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都获得了更多职权,唯一倒霉的只是勋贵而已。
不仅文官们喜气洋洋,全家被转为民户的京兵,也将王渊视为大恩人。即便他们大多变成皂吏之家,子孙失去了科举资格,但总算能够过正常日子了,以前只能给权贵当牛做马。
王渊本来还想开放皂吏的上升途径,无奈内阁全员反对,暂时不好强行通过。
那就给文吏和皂吏涨工资,集体加薪两级。以前皂吏是不划分品级的,现在依照文吏情况,给皂吏也定下品级。
只要皂吏工作干得好,又通过基础文化考核,就可转升为文吏,子孙拥有科举资格。
并且再次申明,各地官府不得免费聘用吏员,一旦发现,该衙门全体罢官!
接着,内阁又颁布行政命令,在浙江、福建、广东、湖广、四川、河南、山西推行一条鞭法。南北直隶,加快清田速度,若有权贵阻挠,该夺爵夺爵,该罢官罢官!
为了以身作则,小皇帝朱载堻宣布,取消全国所有皇庄、皇店。
皇店产业,交给户部拍卖,所得钱财归属内库。
皇庄田产,派出专职御史,无偿分配给军户。获得田产的军户,全家转为民户,百户以上军官,不得参与分田。
经过杨廷和、王渊的多次精简,现在又拿皇庄来分地,京城的冗余兵员被清除一空。
整个北京,也不分什么神机营、三千营了,京城卫所全部取消,只剩新练之军一万二千人。除了炮兵之外,就连骑兵都清一色配火枪。
当然,这不包括腾骧四卫和守城军士。
腾骧四卫是皇帝的亲兵,守城军士直属于后军都督府,王渊为了避嫌没有去改动。
中央冗兵问题,由此被彻底解决。
以此同时,王渊还在清除冗官。就拿京城来说,一次性清理四百多个有品级的官员,同时又增设五十多个新官职,并扩充翰林院的学术研究部门。
最终,只有两百多个文官,被闲置起来等待任命,其余被裁掉的官员都另有安排。
裁撤冗官,精简部门,再次招来反对声音,大量中立派官员怨声载道。
就拿六部来说,按制只有左右侍郎各一人。但到了明代中期,实际却有大量增补侍郎,即每部一个左侍郎,好几个右侍郎。
王渊做出规定,从今往后,六部侍郎,最多增补两个。即每部最多三个右侍郎,而且必须明晰权责,要有实际的分管工作。如果没有分管工作,就不得增补侍郎。都察院也是如此,都察院最多只能有两个右都御史。
王渊这一系列动作,等于突然加速改革,所带来的是毁誉参半。
倒是小皇帝得到众口称赞,朱载堻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个主动放弃所有皇庄皇店的君主。
圣主啊!
诸多官员殷勤上疏,请给顾太后增加徽号。
因为那些被裁撤的皇庄,顾太后也占很大一部分,都是正德皇帝留给老婆的遗产。
必须得奉承褒奖一下,于是顾太后的全称就变成了:崇仁昭义康正慈安·圣母皇太后。
在无数对王渊不满的官员眼中,皇帝是好皇帝,太后是好太后,可惜内阁首辅是个王八蛋!
王渊对此无所谓,只要别跳出来阻挠改革,他才懒得跟那些文官计较。
殿试已经结束,王渊还要批阅试卷呢,今年的状元该由他决定,皇帝按惯例只需点头即可。
顺便一提,那个倒霉的贵州士子,竟然吊着一条胳膊,鼻青脸肿的成功通过会试。也是今年进士榜里的贵州独苗。




梦回大明春 638【盛世图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相比另一个时空,殿试题目变了,这届进士的排名也变了。
朱载堻出的题目,是让诸生讨论变法改革,且重点论述田赋和军队改革。
殿试阅卷官们,捧着改好的试卷,拿去奉天殿让小皇帝过目。
朱载堻恪守传统规则,让王渊诵读前三名,便提笔钦点了一甲进士,并未像朱厚照那般闹幺蛾子。
这三篇文章,都朴实无华,论述严丝合缝。
没办法,王渊是首辅嘛,当然要按他的喜好打分,天下士子也得按他的喜好写文章。
当着皇帝的面,拆开一甲答卷,山西人王琼连声咳嗽。
状元,孔天胤,山西人。
榜眼,林春,南直隶人,王阳明、王渊共同的再传弟子。
探花,林大钦,广东人,王阳明再传弟子,受好友翁万达影响兼修物理。
见王琼有些失态,朱载堻忍不住问:“一甲有问题?”
王琼拱手回答:“回禀陛下,今科状元之父,是前代晋王的女婿,状元乃前代晋王的外孙。”
众臣面面相觑,都觉得此事很神奇。
前代晋王的外孙,按制可以参加科举,但身为宗室不能做京官。历史上,孔天胤考中榜眼,直接被扔去地方打转,升至左布政使便仕途到顶,最后干脆选择主动辞职归乡。
或许是亲历了山西清田,亲历了山西改革军制,甚至亲历了晋王舅舅被削藩,孔天胤的殿试文章写得很有水平,这个时空被王渊排在第一名,又被小皇帝给点为状元。
这是大明开国以来,山西出的第一个状元。
偏偏其出身不好,竟是前代晋王的外孙,是刚被夺爵的晋王的外甥。
王渊作揖说道:“陛下,如今直系宗室都能参加科举,前代晋王的外孙又如何呢?更何况,当代晋王已被削藩。臣建议一视同仁,将孔天胤留任翰林院,不要直接外放地方为官。”
留任京官只是手段,打破宗室为官限制才是目的。
朱载堻想了想说:“可以。”
王渊又说:“臣建议,地方土司子弟,亦可参加会试。只不过,土司子弟外放时,须与家乡隔一个省。”
这就更没问题,朱载堻点头道:“可以。”
以前的土司子弟,最高只能考举人,现在终于有资格考进士了。
天色已晚,殿试阅卷官们,还得回去继续拆卷,并比对姓名和文章,接着再誊抄到金榜之上。
搞完这些已经大半夜,众臣全都睡在紫禁城的客房里,差官则拿着金榜到贡院门口张贴。
王渊在做礼部尚书时,就把贡院翻修一新,为了防火而拆除草木料,又增加了砖墙和瓦顶。这些士子可幸福得很,至少不用自己钉油布,防风效果也比原来更好,不怕考到一半被大风吹走答卷。
第三榜贴出,众人纷纷围过去,很快就有士子手舞足蹈。
第二榜贴出,被打断胳膊的贵州士子赵维垣,挥舞着刚拆夹板的左臂兴奋大呼。
第一榜贴出,孔天胤直接傻了。
我中状元了?
我是山西第一个状元?
破天荒啊!
随即,孔天胤摇头苦笑,他外公是前代晋王,他舅舅是被削藩的晋王。就算他考中状元又如何?
“子仁兄,恭喜!”
“敬夫兄,同喜!”
榜眼林春和探花林大钦,彼此抱拳祝贺,他们都是心学弟子,在会试期间就已经熟识了。
林春有两个老师,一个是王阳明的学生王艮,一个是王渊的学生王相。
王艮是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的开派祖师,核心思想是“民用即为道”、“圣人与庶民平等”,在不触犯法律道德的前提下,人人自利则可致国家大兴。
王相是物理学派的庶吉士,被杨廷和刻意打压,扔去泰州做官时认识王艮。
一个民用即为道,一个又是物理学生,王艮和王相互为知己,彼此交流学术心得。于是,全新的泰州学派诞生了,全新的物理学派也诞生了,他们要利用物理知识开万世太平。
今年的榜眼林春,就是二人共同的弟子,也是王渊和王阳明共同的再传弟子。
又过两日,孔天胤簪花游街,这位状元一脸苦涩。
直至拜完孔子,翰林院的任命下来,孔天胤才终于心情舒畅,他居然可以留在京城做官!
孔天胤独自来到城西大学士第,对着王渊家的大门,默默执弟子礼,长揖之后又悄然离去。
孔天胤、林春、林大钦三人,按理该参与编撰《武皇帝实录》,这是对一榜进士的恩荣,白送给他们一份功绩。
但是,王渊却召他们进文渊阁,跟着一群中书舍人实习,每天旁观如何处理国家大事。他们在文渊阁观政一年,就会被外放地方积累实政经验,升到左布政使便调回中央当六部侍郎。
这是王渊定下的潜规则,一榜进士必然外放,只要不做糊涂官,就升迁速度飞快。
让他们在文渊阁观政,是为了认识阁臣,找一个阁臣做靠山,免得外放出去被遗忘,这辈子都回不到中枢。
当然,也可以申请留在翰林院,但今后的升迁通道比较狭窄,只能走礼部、制敕房和翰林院入阁,别想进吏部、兵部、户部、工部和刑部。
因为有王渊打招呼,三人被分配到同一个四合院居住,没两天就彼此熟络起来。
闲暇之余,林春带着孔天胤、林大钦学物理,因为这两人本来就自修过数学。并且,林春积极传播泰州学派的理念,一天到晚宣传“民本”思想,忽悠着两位室友一起开创万世太平。
四月十五,新科进士休假。
三人相约去城外看火车,这三个一榜进士,就跟半大孩子似的,看着来往的蒸汽机车傻乐。幸好没有挖掘机,否则他们能看一整天,毕竟挖掘机才是男人的浪漫。
转身回望筑城工地,林大钦感慨道:“我们欲开万世太平,如今又何尝不是太平盛世?王相乃千古奇男子,初定西北疆,又收复北方故土,蒙古不敢南下牧马。海上千帆争航,境内织造大兴,国库日渐充盈。如此功绩,已是一代名相,他却还要变法改革。若变法成功,可称致君尧舜上!”
因为能够留在翰林院,孔天胤已化身王渊的死忠粉,他点头说:“如此盛世,我辈之荣,更当加勉之。”
他们真得感谢王渊。
孔天胤就不说了,如果王渊不拉一把,他这辈子顶多做到布政使。
历史上的林大钦,则受到政争排挤,当官两年就主动辞职。回乡之后,一边奉养寡母,一边传播心学,至死都没有再去当官。
林春则更惨,他出身贫寒,时常断粮饿肚子,因此笃信“民本”思想。常年穷困饿出毛病,又因心学弟子身份被排挤,好不容易累升郎中就病死了。
林大钦笑道:“听说王相奏请陛下,令翰林院编撰《绍丰大字典》。如此盛举,恨不得参与其中。”
林春说道:“何止《绍丰大字典》,王相还在翰林院设舆图房,要编撰《大明天下广舆图》。”
孔天胤说:“待两书编成,文治武功皆可称盛世!”
其实吧,编撰《绍丰大字典》,纯属为了平息官员怒火。
一堆冗官遭到裁撤,其中不乏六部高层,暂时没有合适的职位安排。这些人没犯任何过错,不能一直闲着让人家等官,毕竟有好几十个在正四品以上。
于是,王渊大手一挥,把品级最高的五十人,全部丢进翰林院里编字典,又丢了几个去帮忙编地图,还有一堆扔去研究甲骨文。
而且王渊定了编撰字典的原则,即把笔划最简单的字形,编为常用字形,特别用圆圈框起来。又颁布标点符号,《绍丰大字典》,必须使用标点符号。
不强行推广简体字,不强行推广标点符号,但可用《绍丰大字典》来引导。
说实话,即便是反对改革的官员,内心深处也不得不承认,王渊正在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衰败之世,哪有心情编什么广舆图、大字典?
等把《绍丰大字典》编完,王渊甚至想重编《五经大全》,因为现有的《五经大全》错漏百出,顺便可以在编书的时候加入私货。
三位一榜进士,在城外感叹盛世,王渊家的葡萄架子却倒了。
黄峨带着儿子、儿媳从四川回来,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小妾,她老公把殷州来的少女收房了。




梦回大明春 639【腰悬长剑斩愚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黄峨这回真的生气了,直接搬去驸马第,跟儿子和儿媳一起住。
反正那里面积大、房间多,以前是张永外甥的宅子,原主人被抄家流放,皇帝顺手就赐给了驸马。
王渊站在驸马第门口,却见大门紧关着,居然敢给首辅吃闭门羹。
过了许久,里面传出声音:“老爷请回,夫人说他不见客。”
王渊隐约听出来了,此人是儿子的书童,在驸马第担任男仆管事。王渊顿时没好气道:“说的什么话!我是客吗?”
里面回道:“夫人说的,谁也不见。”
王渊说道:“我不见夫人,我来见驸马,快快把门打开。”
里面回道:“夫人还说了,驸马和公主也不见客。”
就在此时,一顶轿子经过,轿中喊道:“落轿,落轿!”
官轿落地,英国公张仑钻传来,笑着跑到王渊身后:“真是王相啊,我还以为刚才听错了。王相来寻驸马?”
1...269270271272273...338
猜你喜欢